首页 > 八字算命

中醫與周易的關系周易五行陰陽(中醫解周易)

周易 八字算命 04-09

一:八卦,周易和中醫是啥關系?有還是沒有教程可以瞭解下、

八卦、周易是陰陽的變化,中醫的深入理論以陰陽五行是基本工具。

大學裡因該有術數和中醫的教程,網上或許也有相關知識。

二:中醫與五行陰陽,周易八卦有關系嗎,假如有算是啥關系?

中醫與五星陰陽似乎有點關系,與八卦似乎沒啥關系~

三:中醫與周易

   

        中華哲學是中醫的基礎。中華哲學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而陰陽哲學是中華哲學的基礎之一。  陰陽哲學追溯於遠古時期人們的實際生活實踐,從樹影的日升日落的變化中中得到啟示,即以木桿的陰影來度量太陽的變化,逐漸形成瞭古老的“陰陽”意識。在後世的發展中 陰陽哲學分為兩個支線:

      一個是以“物”和“相”為主,從早起的陰陽天相理論,包括陰陽七曜,亦稱陰陽七政,陰陽九行,陰陽十行等,一直到春秋戰國時代,百傢爭鳴,人們開始逐漸以周邊的金、木、水、火、土5種身邊事物來代替天上的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才形成瞭作用與影響深遠的陰陽五形理論。

        第二個支線以“形”和“數”為主,表現為不同的卦象和術數。陰陽理論產生之後,經過漫長的發展和豐富,到瞭“伏羲—神農文明時代”(距今1、2萬年—1萬年),創造瞭“陰陽八卦”理論。

        這一時期正所謂母系氏族社會向父系社會大變革的時代,形成瞭父系社會價值觀和母系社會價值觀兩大思想體系,表此刻人們對事物的認識上的“陰生”和“陽強”兩種不一樣的社會價值和精神追求,即在“伏羲八卦”的基礎上,逐漸發展壯大成《洛書》《連山》和《河圖》《歸藏》兩個流派。

    《洛書》流傳發展瞭三千年左右,發展壯大成為《連山易》。因 此,《連山》是以艮卦開始,艮卦代表山,像山之偉出,展現出高大強盛,崇拜力量,以男性為尊的思想。而母系氏族社會崇拜陰藏生養,柔弱哺育,在陰陽按道理來講,逐漸形成瞭《河圖》《歸藏》流派。《河圖》流傳發展三千年左右,發展壯大成為《歸藏易》。因 此,《歸藏》由坤卦開始,坤卦代表大地,象征萬物皆生於大地,終於又歸藏於大地,展現出歸藏、生養之德,以我為母,以女性為尊的母系社會價值思想。

        啟建立夏朝後,推崇《連山》,突顯高大強盛和力量。之後的日子,商朝滅夏,易政懷柔,改推《歸藏》。到商周之際,周文王被囚羑裡城,在《連山》《歸藏》的基礎上,去繁就簡,歸納提煉,將以前的陰陽理論和生克變化思想,進行瞭系統化、格式化和哲學化,以極高的思維和語言形式,科學地闡述瞭事物存在變化的形式、狀態、量變質變、各式情形以及普遍存在的金科玉律、規律等,成為單獨的哲學理論體系—《周易》。從這裡也可以看出,《連山》《歸藏》已經非常古老,那個時候的信息思想傳播很慢,《周易》的形成已是幾千年以後的事瞭。

        從更宏觀的歷史角度看,《洛書》《河圖》及其《連山》《歸藏》,以及之後的《道德經》《易經》及其之上的文明和文化體系,繁衍廣大,博大精深,被後世稱為“河洛文化”。“河洛文化”是人類文明中母系社會和父系社會文明分離與融合形成的絢麗文化文明,是華夏文化的價值核心。在之後的社會發展中,《洛書》《連山》和《河圖》《歸藏》兩個流派,事實上就是一直左右中國社會幾千年的儒傢與法傢,或是說“法制”與“德治”思想的肇始,是社會國傢管理的兩大根本基礎。直到今天,這依然是我們要面對的實際問題,以“法制”求強,以“德治”求明,陰陽一體,相克相生,不可偏廢,方是完整的華夏哲學倫理,也才能保證和推動社會國傢的健康發展。

              中 原 智 庫

          2023年1月二十四日

   

        資深中醫理論學者羅廣英教授一直主張中醫的自立性,不同意把周易的論理說成中醫背後的萬能之說,他直說:"周易的卦序排列是沒有中土五表達的,陰中之陰,陽中之陽的表達也沒有,這是很關鍵的問題,是卦象體系的缺陷"。周易稱離卦/心、坎卦/腎,艮卦/脾,怎麼能說沒有表達呢?

        周易的離卦/心

        下爻為陽爻,中爻為陰爻,上爻為陽爻,反映瞭兩陽爻被一個陰爻隔離瞭,不過,心實為陽中之陽。

          周易的坎卦/腎

        下爻為陰爻,中爻為陽爻,上爻為陰爻,反映瞭兩陰爻被一個陽爻作為坎擋住瞭,不過腎實為陰中之陰。

        由此可見,離坎都無法真實地描述《內經》裡心腎的陰陽真面目。周易說心的形象為外面有心殼,裡面有可流動的血液,故可以 使用離卦形象來描述心。也說中爻為火,上下陽爻怕火離得遠遠的,符合心/火之意。

        而坎卦/腎,周易說腎/水,故上下爻代表水,中爻為山,預示山水,山為坎。

        周易還用這種形象的方式方法來描述瞭艮/脾/土。下爻為陽,中爻和上爻為陰爻,預示土和上面繁茂的生態,但看不出陰陽中土之意。周易也用肺、肝、心包的爻卦。

        我不反對這種唯象之論,但必竟無法定量地描述《內經》的真真正正原理,就不可以說周易之論可以復蓋整個中醫中藥之原理,甚至說《內經》及中醫是由周易派生的,周易的原理遠遠超出中醫之原理。在這一方面,國內比較典型的著作有《周易與中醫學》。

        其實也就是說,《黃帝內經》裡陰陽學說的具體內容及其定量原理遠遠超出易經學說。打比方說,在《內經》裡說純陽精導致人夭,可見,帝/師是知道純陽精是哪些東西,不過沒說什麼具體東西。又如周易可以 使用先天八卦的陽→陰順序,可以列出臟器循環順序,不過由什麼動力,按這個順序推動的,就無法說出裡邊 的知其所以然。當代科學語境比較園滿地解讀裡邊 的知其所以然。

(作者,金日光先生,中原智庫資深研究員、原全國政協常委、原 北化大學術委主任、現世界華人報網總編)

        (圖片選自互聯網)

四:周易與中醫學

周易與中醫可以說 是爸爸跟兒子一樣,周易是中醫的鼻祖在遠古時代我國對於中醫來講隻是針灸和少量的藥草,這都記錄在我們的周易之中,也正所謂這幾個誕生瞭中國最早的 醫藥記錄文獻周易。而後又有李時珍本草綱目的誕生從尓有瞭今天的 中醫學

五:易經與養生

提起《易經》,很多人一致認為它是一本占筮之書,跟養生學沒有啥關系。實際上,《易經》與養生學有著深邃的淵源。《黃帝內經》被看作是中國人養生治病的經典之作,其實也就是說,它不過呢是《易經》的一條分支。包括其在內的眾多醫學典籍,都是直接或間接地從《易經》發展而來。古代人們雲“不知易,不足以言太醫”、“醫不可無易,易不可無醫”。可見,醫易相通,隻有把《易經》的精髓運用到養生和診療的實踐中去,才能達到盡享天年、懸壺濟世的意圖。

人類與自然的關系,與“魚與水的關系”相同,人的生老病死好比大自然的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所以《易經》倡導“天人合一”的養生觀。隻有人體的機能與大自然的變化保持一致,我們的生命才能年復一年地“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素問?金匱真言論》中指出“五臟應四時,各有收受”,“和於陰陽,調於四時”,這說明人與自然是一個整體。人體的五臟功能活動、氣血運行都與季節的變化密切相關。於是,古往今來,中醫養生學傢們都將“氣候?物候?病候”作為養生的重要課題來研究。

氣候發生變化時,人體會隨之產生一些特殊反應:春夏季節,天氣變暖,在人們體內蟄伏一冬的陽氣開始向體外生發,從而推動血液通暢速度加快,大量的汗液從體表排出,這是機體用排汗的方式來散熱,以調節體內陽氣的過分亢盛;相反,在秋冬季節,氣溫低,人體為瞭自保陽氣,會表現為尿多、尿頻而皮膚汗少。

中醫還這樣想,晝夜晨昏也會作用與影響人類的活法,所以人們的活法作息要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規律,要不然人體會產生諸多疾病。於是,養生貴在天人合一,應特別註意和提防以下幾點:

第1,順應天地自然原則。人和自然界是一個整體,所以人要隨著自然環境的變化而變化,與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自然規律相對應。通過觀察日月星辰的運行及位置,順從陰陽的消長,依據天地自然四時氣候的變化來調養身體,吐故納新,養精守神,隻有心神、形體應和於陰陽的變化,調適於四時氣候的變遷,才能讓人體強健、祛病、增壽,樂活於天地之間。

第2,順應人體生物鐘原則。人體的血液中含有60多種化學元素,它們和地殼中的元素含量的分佈規律完全一致。這也就能夠解釋為啥人體的生物鐘與自然界的變化也是一致的。我們若想養生,必須做到“起居有常,不妄作勞”,“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唯有凡事都順應生物鐘,做到適應日節律、月節律、年節律的大環境,使日常生理活動、行動坐臥和這些節律合拍、和諧,才能擁有健康。

第3,溶入生活養生原則。社會在進步的並 且,也給人類帶過來瞭一些對身體健康不利的因素。如城市代步工具汽車的大量湧現能給人帶來的噪聲、尾氣污染,住房裝修帶來的環境污染,加上過度緊張的快節奏生活,都會給人們帶來精神焦慮、頭痛、頭暈、煩躁、失眠等癥狀。於是,把養生貫穿於平時生活中,做到飲食養生,遠離山珍海味,做到主食與副食平衡,酸性食物與堿性食物平衡,雜與精平衡,寒與熱平衡,幹與稀平衡,攝入與排出平衡,情緒與食欲平衡等。

六:中醫是怎樣從易經衍生出來的?

你莫非不是從實踐中產生出來的嗎?

隻是說後來發展瞭,和易經產生瞭一定的聯系而已。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