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八字算命

用回曾用名算不算改名字改名之路集體(改名後性格徹底變瞭)

改名 八字算命 03-31

一:把曾用名換回來和改名一樣嗎?

一樣

二:改名後可以恢復曾用名嗎

對自己有自信,有志氣的人,不需要擔心吃穿問題。快樂容易過春秋。

三:改名後能改回曾用名嗎

由於摩羯好毒

四:改回曾用名和正常改名手續一樣嗎?

曾用名,是指戶口本上之名字,並非你曾今用過的。說來說去都是改名字,手續肯定一樣瞭,時間要看人傢的辦事效率瞭,找人辦事你說麻煩不麻煩

五:改過一次名字,能改回曾用名嗎?

應該可以

六:改瞭一次名字能恢復原名嗎

小崗村重走集體合作之路

2009年09月10日

乘車從安徽省鳳陽縣城往東,過臨淮關,東南行至小溪河鎮,小崗村很快出此刻眼前。

31年前,18位英勇的貧苦農民正所謂在這兒摁下鮮紅的手印,掀開瞭中國農村歷史嶄新的一頁,中國千百萬個鄉村從此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紀念建國60周年之際,記者重訪這個“中國十大名村”之一的小崗,發現歷史翻轉,這座名村又有瞭新的變化,合地、走集體之路,重新成為他們的抉擇。

名村依舊是一個普通村莊

2008年3月13日中午,50多歲的小崗村村民楊明吉走在村中心地帶的“友誼大道”上。碰到熟人,楊明吉會遞上一根香煙,閑談幾句,話題無非是,“你傢的房屋蓋起來沒有”。

此時,全長700米的友誼大道上四處堆積著成垛的紅磚、成堆的沙子和建築石子。友誼大道南北兩邊,好多傢庭正在將老屋拆除,修建新房,有的二層小樓已經初具雛形。

洋溢在春風之中的小崗村儼然成瞭一處大工地。“100來戶人傢差不多有五六十戶在翻修或新建樓房。”小崗村村委會主任關友江告知記者。

今年六十歲的關友江年輕時討過飯,是當年摁下紅手印的“十八戶”之一。現在的他,並且也是小崗村大包幹紀念館的副。

“傢傢戶戶都打算蓋房子。”楊明吉告知記者,國傢正在建設新農村,村裡蓋一棟小樓補貼兩萬塊錢,可是錢還沒拿到手。

楊明吉的傢在友誼大道的南側,那是一層樓的平房,“上面再垛一層,就成瞭兩層小樓”。

這項工程大概花費三四萬元錢,楊明吉認為這是一件好事,但是一下子拿出三四萬元絕非易事,“去年兒子才出嫁,年根又添瞭一個孫子,都是喜事啊,花瞭好幾萬塊錢”。

條件好瞭,不住草房瞭。楊明吉頗為感嘆:“房子蓋好瞭,腰包就癟瞭,農村人來錢難啊!!!”

記者眼跟前的小崗村仿佛成瞭一個集鎮。不但有社區醫療服務中心,通自來水,有垃圾填埋場,裝上路燈的水泥路上還三三兩兩停著小轎車。然而,村東頭滿目的葡萄架、村西頭黑壓壓的蘑菇大棚,告知記者這裡依舊是江淮大地上一個一般的村莊。

單幹搞生產是搞到頭瞭

嚴宏昌是當年搞分田到戶的帶頭人之一。憶起31年前的那個冬天,年近花甲的嚴宏昌眼裡閃爍著智慧和精明:“那時候,想找18個人一起開會,很難。就好像搞地下工作一樣,隻能單線聯系。”

“譬如說,我和你關系好,俺就偷偷地動員你。緊接著由你偷偷地動員和你關系好的人,不管怎樣不能將我暴露。”嚴宏昌說。

就這樣,1978年12月,“十八戶”的當傢人聚集在村民嚴立華傢,摁下瞭生死手印,分田到戶。在摁滿手印的“秘密協議”上,歪歪扭扭地寫著一行字:萬一走漏風聲,隊幹部為此蹲班房,全隊社員共同負責把他們的小孩撫養到18周歲。

1979年,作為帶頭人之一的嚴宏昌突然處在瞭風口浪尖。“剛開始就給我定瞭性。說我拉社會主義的倒車,挖社會主義的墻腳,走資本主義道路,是標準的現行反剪掉鞭子。”

嚴宏昌不服氣。他說:“我一個農民,交售瞭食糧,對國傢有貢獻,就是光榮的。莫非年年吃回銷糧反而光榮?”

大包幹第1年,小崗村大獲豐收,嚴宏昌交售的食物“差不多完成瞭二三十年的任務”。

三十一年彈指一揮間,如今,嚴宏昌的5個子女已成傢立業,長子開瞭公司,小兒子出國讀博士,嚴宏昌感到很滿足,“此刻生活有保證,黨和國傢條文又好,比30年前不曉得幸福多少倍”。

然而,嚴宏昌也頗有遺憾:“小崗村和過去相比,變化翻天覆地;但和別的先進村相比,差距很大。過去如此多年,小崗村錯失瞭好多發展致富的機會。”

和嚴宏昌一樣,當年一道摁下手印的“十八戶”們皆不是很滿足,“此刻農資價格漲得快,單搞農業生產、靠種地非常難致富”。

上個世紀80年代前期,是分田單幹的黃金時期,一傢人起早貪黑地幹,一年就成瞭萬元戶,嚴宏昌說,1989年自己傢花瞭10萬塊錢蓋瞭大瓦房。“後來就不行瞭,小崗走慢瞭,各式稅費、提留統籌負擔很重,後來農資價格漲得厲害,一畝地賺未到幾個錢,頂多落點口糧。”

單幹搞生產是搞到頭瞭,青年人開始外出打工。“全村100來戶人傢,有七八成人傢都外出打工瞭。”關友江說。

“分田到戶”還能一直沿襲下去嗎?多少年後,許多小崗人再次陷入思索當中。

重走集體合作之路

2008年3月12日,植樹節。在小崗村西頭的那片葡萄園裡,全村老老少少聚在一起,開瞭一個會。

“除瞭外出打工的,村裡人差不多都來瞭。”關友江告知記者,人非常多,沒地方坐,有的人隻好站著。

這次村民會議隻討論瞭一個話題:土地流轉。

村裡想得很清楚,個體式的農耕作業隻能吃飽肚子,沒有可能走向富裕。要發展,必須走集體合作之路。

在這次村民會議上,村裡拿出一個方案:以每一年每畝500元的價格,將農民的土地反租過來,統一平整,對外招租。引進資金和項目後,辦廠子,村裡人還不錯進廠打工,也可以求得額外的收益。

“至少80%的人同意這個方案。”關友江告知記者,即便退一步說,不把土地反租過來,大片土地集中於一起,進行平整,小田變大田,也可以順利實現大農機作業,效率會高得多。

小崗村當前一個重要的任務是招商引資,將這幾個土地資源利用好。關友江告知記者,目前小崗村有一個養豬場、一個鋼結構廠,還有一個面粉廠今年也要投產。

這幾個工業相比小崗村人致富的夢想顯然是遠遠不夠的。今天的小崗村讓周邊村莊很是羨慕,不過,盡管頭頂著“中國十大名村”光環,和全國其他名村相比,小崗村不論是產值還是人均收入,皆有不小差距。

種種跡象顯示,在“分田到戶”31年後,小崗村走向集體合作的脈絡愈來愈清晰。

今日集體合作非同昔日

“風正一帆懸。小崗人對未來充滿信心。”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小崗村黨支部書記沈浩以此開頭。

沈浩看來,小崗村當前已經走到瞭一種厚積薄發的節點上。“我們將小崗的產業發展定位於現代農業、旅遊觀光業。”沈浩透露,近幾年來,小崗村不斷更新、改良葡萄品種,差不多有600畝土地種上瞭葡萄,這占瞭全村土地的近三分之一;村裡還發展養殖業,這幾個皆有力地提高瞭農民的收益。“近日三四年,小崗村人均純收入連續走高,到2007年根已經達到6000元。”

全長21公裡的小崗大道將在今年6月底前貫通,屆時,鳳陽縣富饒的旅遊資源和小崗村的紅色旅遊將緊密地連在一起,遊客從韭山洞出來,可以很快來到小崗。

沈浩說,小崗人的收益一年一個臺階,“兩年後收入將達到1萬元”,農村居住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也大為改善,“不但摩托車、冰箱、洗衣機走進瞭小崗傢庭,還有3戶人傢買上瞭小轎車”。

這位從安徽省財政廳選派到小崗村擔任支部書記的“城裡人”告知記者,2004年他第1次來到小崗村時,路很難走,連那個時候一位副省長的座車底盤都壞瞭,固然有過心理準備,一看見實際情況,心裡還是特別落寞。“這幾個年下來,有時也很委屈,也流過幾次淚”,但是最終還是堅持下來瞭,小崗村也一天一天地變好。

掛職3年期滿的沈浩,本來可以回到合肥上班瞭,卻又被村民們挽留下來瞭。“小崗村的村民們時隔幾十年以後,再次主動按下手印,派代表到省裡要求將俺留下來。俺不可以辜負這樣的信任。”

“紀念改革最有利的方式就是繼續深化改革。”沈浩說,此刻是小崗發展史上的最好時期,小崗人有條件有自信通過集體合作之路,讓大傢的腰包鼓起來。並 且,這種集體合作之路,是一種市場化的道路,和31年前集體制的內涵完全不一樣。

再扮“試驗田”角色

2008年3月1日,小崗村和身邊的石馬、嚴崗正式合並。一個新的小崗村誕生瞭,“人口從400多人增添到4000多人”。老小崗村被稱作小崗村核心區。關友江告知記者,小崗村此刻描畫的集體合作之路,隻是在這個核心區進行。“等到時機成熟瞭,再考慮進行全面推廣。”

從這個角度來看,“分田到戶”30年後的小崗村,再次扮演著一塊改革試驗田的角色。

而事實上,農村土地流轉、走集體合作之路,正所謂全國許多農村地區當前不斷探索的一個宏大命題。

沈浩預示,在沒有任何資源優勢、區位優勢的背景下,個體化勞作的小崗能夠富裕起來才是不正常的。“社會進展到一定的階段,要富裕必須走集體合作之路。”

當年大包幹的帶頭人嚴宏昌,兩千年前後也擔任過村委會主任,那個時候他也曾try通過土地流轉,種植葡萄,發展農業,他覺得,“土地流轉是一個正確的思路”。

然而,嚴宏昌預示,走上集體合作之路,務必要妥善解決兩個難題,要不然就會回到30年前改革的原點,“一是集體化必須能產生更加的多的收入,農民手裡唯一的資源就是土地,務必要比個體經營更賺money。二是不能損害農民的利益,農民要得到更加的多的實惠。譬如說,租地的一畝500元錢務必要保證。唯獨這樣,才能得到農民的擁護”。

這不但是小崗村再次改革必須面臨的兩大考驗,並且也是中國千百萬個和小崗一樣沒有多少資源和區位優勢的廣大農村需要慎重考慮的問題。

告別嚴宏昌,路過小崗村大包幹紀念館時,附近小溪河鎮的一對新人正在紀念館裡拍攝婚禮外景。新郎邢正軍說:“大包幹不但是小崗人的驕傲,也是鳳陽人、安徽人的驕傲。”

新人手裡捧著的紅花,與遠處廣場上高高飄揚的五星紅旗交相輝映,格外耀眼。這裡,不但記錄著中國農村改革的30年歷史,並且也昭示著中國村裡的未來……

記者手記

變,是唯一的希望

這好像是一片充滿神奇色彩的土地。

31年前18位農民的驚人之舉,被演繹成無數個版本,爭相傳誦。當年的很多細節與關鍵其實也就是說已經無從追尋,即使是如今,被統一叫作“十八戶”的局中人,也非常難過多去刻畫他們最初的“勇敢果敢”。

一切,緣於活著的艱難。窮則思變,幾乎已成為中國農村歷經百年的永恒主題。走進小崗,你才會發現,中國農民對於這一主題的探索與開拓,還將繼續下去。前路茫茫,唯有努力。

這可能正所謂在建國60周年之際重新品溫小崗故事的最大價值。除瞭頭上那一道紅色的光環之外,小崗其實也就是說更像是中國千萬個普通得不能再一般的農村,一片貧瘠的土地,千百勤勞的村民,沒有更加的多的優勢。

變,是唯一的希望。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