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气伤寒临证指南(推算伤寒论五行)
请问古时候医书大全有啥,按时间顺序排列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原为18卷。其中9卷名《素问》;另外9卷无书名,汉晋时被叫作《九卷》或《针经》,唐以后被叫作《灵枢》,非一人一时之作,主要部分形成于战国时代。注重整体观念,既强调人体本身是一整体,又强调人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运用阴阳五行学说解释生理、病理现象,指导诊断与治疗;把阴阳的统一对立视为宇宙间万事万物产生、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人体在多数情况下阴阳平衡,一旦这种平衡被破坏,就会患病,强调精神与社会因素对人的身体及疾病的作用与影响及疾病的预防,反对鬼神。全面汇总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预示着中国医学进展到理论汇总阶段。该书在咱们国家医学有很高地位,后世历代有所作为医家,无不注重和重视此书。部分内容曾被译成日、英、德、法等文字,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亦产生了不可忽略的作用与影响。
《神农本草经》又称《神农本草》,简称《本草经》、《本经》。非一人一时之作,“神农”为其托名。战国及秦汉医药学家经过对药学资料不断搜集整理,最后成书。分为序例(或称“序录”)1卷,本文3卷。收载药物365种,其中植物药材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涉及病证约170多种,包括内、外、妇、儿等科疾病。该书依据功用毒性的区别,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这是中国药学史上最早的药物分类法。该书为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典籍,所收载的大都药物沿用到现在,其功效已为长期临床实践和现代科学研究所证实。书中提出来的药物学理论和用药原则大多正确而具有相当高的科学价值。该书为我国古代的药物学理论奠定了基础,对后世药物学发展产生了深远作用与影响,到现在仍是学习中医药的重要参考书。
《伤寒杂病论》也叫作《伤寒卒病论》,张仲景著于汉末。书中概括了中医的四诊、八纲、八法,理法、方药齐备,确立了辩证论治原则;以脏腑论内科杂病,兼及妇、外科疾病,共记录载入40余种疾病,对其病因、病机及诊断、治疗均有精当论述;载方269首,基本概括了临床各科的常用方剂,对方剂的君臣佐使及加减变化已有较高要求,所用剂型已有10多种,积累了富饶的实践经验和较系统的方剂学理论知识。该书为中国医学史上作用与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曾有四五百家对《伤寒杂病论》进行探索,留下近千种专著、专门讨论,形成独一无二的伤寒学派,自唐宋以来,其作用与影响远及国外。
《千金翼方》孙思邈撰于682年,系作者为补充《千金要方》而编集。卷首为“药录”,辑录药物800余种,精论其性味、主治等,其中有些是唐以前未收录的新药和外来药物。书中对内、外各科病证的诊治在《千金要方》的基础上均有增补,并收载了那个时候医家秘藏的汉张仲景《伤寒论》内容,选录《千金要方》所未载的古时候方剂2000余首。中国刻印或影印本近20版次,日本也有多种刻印本。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又称《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简称《铜人经》或《铜人》。宋王惟一撰。刊于1026年,并刻石于相国寺仁济殿内。系在作者创制的针灸铜人模型基础上编撰的。书中手足三阴三阳经脉和督循任穴的循行、主病及其腧穴部位,参考各家学说予以订正。附经腧穴图。该书汇总了北宋以前针灸腧穴的主要成就,流传甚广,对针灸学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1949年后有影印本。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撰写于1578年,初刊于1593年。全书载药1892种,其中植物药1094种,其余为矿物及其他药物,由李时珍新增入的药物就有374种。书中附有药物图1109幅,方剂11096首,其中约有8000多首是李氏自己收集或拟定的。每种药物分列释名、集解、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方等项。书中不但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的科学资料,也提出了相当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尤其是书中将动物药按“从贱到贵”的顺序排列,记录载入了动物对生活环境适应的重要资料,说明李时珍具备生物学进化思想。此书曾先后刻印数十次,在咱们国家促进了本草学、生物学研究,在全地球也产生了很大作用与影响,出现英、法、德、日等多种文字的节译本或全译本。里边 的一些资料,直接作用与影响达尔文进化论的形成。
《温热论》清叶桂讲授,门人顾景文等据笔记整理而成;《续临证指南》中称为《外感温热篇》;《温热经纬》中称作《叶香岩外感温热病篇》;《医门棒喝》则称《叶天士温热论》。阐明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归纳为“温邪上受,first of all犯上,逆传心包”;提出温病发展的卫、所、营、血四个阶段,预示疾病由浅入深的四个层次;叙述辨舌、验齿、辨斑疹等意义。在温病学说的发展上,起了承前启后的效果。现有多种刊本
您好,我还想问一问
叶天士
B 添加义项
?
叶桂(1667年-1746年),字天士,号香岩,别号南阳先生,晚年又号上津老人,江苏吴县(今苏州市)人。清代名医,四大温病学家之一,与薛雪等齐名。
10
本词条 正文缺少必要目录或最新动态, 欢迎各位 编辑词条,额外获取10个积分。
基本信息
个人概况
姓名:
叶桂(字天士)
别名:
号香岩、别号南阳先生、上律老人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
出生地:
江苏吴县(今苏州市)人
出生日期:
公元1666年
逝世日期:
公元1745年
个人背景
医生,温病学研究、治病救人
其他信息
其他成就:
为中国温病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其他作品:
《临证指南医案》;《温热论》
目录
展开
1 人物生平
1、1 少年时代
1、2 行医事迹
2 医术水平
3 成就荣誉
3、1 《温热论》
3、2 《临证指南医案》
3、3 其他著述
3、4 培养医学人才
3、5 后世评价
4 对奇经八脉的认识与临床
4、1 八脉简单介绍
4、2 奇经用药
5 个人作品
6 叶天士的传说
6、1 按方服一百剂
6、2 奇术治暴盲
6、3 治难产
6、4 治 痘
6、5 叶薛之争
6、6 治 贫
7 社会评价
7、1 天医星下凡
7、2 医名最著
人物生平
叶天士生于江苏吴县(今苏州)人,其高祖叶封山从安徽歙县蓝田村迁居苏州,居上津桥畔。
少年时代
叶天士少承家学。祖父叶紫帆(一作子蕃),名时,医德高尚,又是有名的孝子。爸爸叶阳生,名朝采,医术更精,读书也多,且喜欢喝酒赋诗和收藏古文物,但未到50岁就去世了,那个时候叶天士才十四岁。叶天士十二岁时随爸爸学医,爸爸去世后,就走江湖,家贫难为生计,便开始行医应诊,同时拜爸爸的门人朱某为师,继续学习。他聪颖过人,“闻言即解”、一点就通,加上勤学好问、虚心求教,见解常常超过教他的朱先生。
叶天士从小熟读《内经》、《难经》等古籍,对历代名家之书也旁搜博采。不但刻苦不懈,而且谦逊向贤;不但饱读诗书,而且虚怀若谷、善学他人长处。叶天士信守“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古训,只要比自己高明的医生,他都愿意行弟子礼拜之为师;一听到某位医生有专长,就欣然而往,必待学成后始归。从十二岁到十八岁,他先后拜过师的名医就有十七人,其中包括周扬俊、王子接等著名医家,无怪后人称其“师门深广”。
行医事迹
山东有位姓刘的名医擅长针术,叶天士想去学但没人介绍。一天,那位名医的外甥赵某由于舅舅治不好他的病,就来找叶天士。叶天士专心诊治,几帖药就治好了。赵某很感激,同意介绍叶天士改名换姓去拜他舅舅为师。叶天士在那里虚心谨慎地学习。一天,有人抬来一个神智昏迷的孕妇。刘医生诊脉后推辞不能治。叶天士认真观察,发现孕妇是胎儿不能转胞,痛得不省人事的。就取针在孕妇脐下刺了一下,叫人马上抬回家去。到家后胎儿果然产下。刘医生很惊奇,详加询问才知道这个徒弟原来是大名鼎鼎的叶天士,心中很感动,就把本人的针灸医术全部传授给了他。
叶天士妈妈生病,他总治不好,又遍请城内外名医,也不见效。他便问仆人:本城有无学问深而无名气的医生?仆人说:后街有个章医生,常夸自己医术比你高明,但请他看病的人没有几个。叶天士吃惊地说:出此大言,当有真才实学,快请来!!!仆人请章医生时说:太夫人病势日危,主人终夜彷徨,口中反复念着“黄连”。章医生到叶天士家诊视老太太后,细看过去的药方,很久才说:药、症相合,理当奏效。但病由热邪郁于心胃之间,药中须加黄连。天士一听便说:我早就想用黄连,因妈妈年纪大,恐怕会灭真火。章医生说:太夫人两尺脉长而有神,本元坚固。对症下药,用黄连有何不可?叶天士很赞同,结果两剂药病就好了。以后叶天士便对人说:“章医生医术比我高明,可以请他看病。”
医术水平
叶天士本来就“神悟绝人”、聪明绝世,加之这样求知如渴、广采众长,且能融会贯通,因此自然在医术上突飞猛进,未到30岁就医名远播。除精于家传儿科,在温病一门独具慧眼、富于创造之外,天士可谓无所不通,并在很多方面有其独到的见解和方法。在杂病方面,他补充了李东垣《脾胃论》详于脾而略于胃的不足,提出“胃为阳明之土,非阴柔不肯协和”,主张养胃阴;在妇科方面,阐述了妇人胎前产后、经水适来适断之际所患温病的证候和治疗方法;他对中风一症有独到的论理和治法;他还提出久病入络的新看法和新方法,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因为精研古籍,他还十分善于运用古方。
叶天士最擅长治疗时疫和痧痘等证,是中国最早发现猩红热的人。在温病学上的成就,尤其突出,是温病学的奠基人之一。清代乾隆以后,江南显现了一批以研究温病著称的学者。他们以叶天士为首,汇总前人的经验,冲破旧杠杠,开创了治疗温病的新途径。叶天士著的《温热论》,为我国温病学说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和辨证的基础。他first of all提出“温邪上受,first of all犯肺,逆传心包”的论点,概括了温病的发展和传变的途径,成为认识外感温病的总纲;还依据温病病变的发展,分为卫、气、营、血四个阶段,作为辨证施治的纲领;在诊断上则发展了察舌、验齿、辨斑疹、辨白疹等方法。清代名医章虚谷高度评价《温热论》,说它不但是后学指南,并且是弥补补充了仲景书之残缺。其功劳很大。
除精通医术外,叶天士在其它学问的研究中也具严谨精细的治学精神,饱读诗书、学究天人,使医术和学术相得益彰。他认为“学问无穷,读书不可轻量也”,虽身享盛名,而手不释卷,展现了学无止境的进取精神。后人也说他“固无日不读书也”。他在医学中治病救人的仁者之心,也展现在他的为人处世方面,故后人赞其“内行修备,交友以忠信。……以患难相告者,倾囊拯之,无所顾藉。”
成就荣誉
叶天士生前伤病盈门、日日忙于诊治病人,无暇亲笔著述。他留给后学者的宝贵医学著作,全部都是他的门人和后人搜集、整理的结果。其中顾景文和华岫云两位门人的功劳非常大。
《温热论》
在清代以前,中医论治热病大多数用《伤寒论》的方式方法。明末清初的吴又可著《温疫论》,才把伤寒与温疫分别对待。固然他对温病理论的建立起了先导作用,但却没有分清“温疫”和“温病”的界线。叶天士首次阐明温病的病因、感受途径和传变规律,明确提出“温邪”是致使温病的主因,冲破了“伏寒化温”的传统认识,从本质上划清了温病与伤寒的界限。《温热论》开宗明义第1句话“温邪上受,first of all犯肺”,指明温邪的传入是从口鼻而来,first of all出现肺经症状,如不及时外解,则可顺传阳明或逆传心包,与伤寒之邪按六经传变截然不同。其中“逆传心包”之说,确属对温病传变认识的一大创见,也是对《伤寒论》六经传变理论的一大冲破。打比方说,热病中神昏谵语一症,过去多从《伤寒论》燥屎下结之说。天士first of all指出此症更加的重要的缘故是“邪入心包”,并创立以清营清宫为主的方式方法,使用犀角、金汁、竹叶之类比较轻灵的药物,避开芒硝、大黄等杀伐之剂。这不但仅在按道理来讲独具只眼,并且在治法上独辟蹊径,拯救了很多危急病人的生命。
《温热论》为温病学说的形成开创了理论和辨证的基础。书中创立的卫气营血辨证论治方法,表明温病的病理变化着重是卫气营血的病机变化。提出“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的从浅至深的认识原则,拟定了“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的治疗大法。在诊断上则发展、丰富了察舌、验齿、辨斑疹、白疹等方法。对一些常见急症热病,如时疫和痘麻斑疹等,叶天士皆有独到观点和妥善治法,他也是中国最早发现猩红热的医家。他的很多治法方剂,经吴鞠通的整理而成为广传后世的效验名方。《温热论》自问世以来,一直被后世医家奉为经典、推崇备至,它不但对温病学,而且对整个中医学皆有着深远的作用与影响。清代乾隆后期,又显现了一批研究温病的著名江南医家,其中优秀者有吴鞠通、章虚谷、王孟英等,他们也都是叶天士的私淑弟子。
《临证指南医案》
《临证指南医案》则系华岫云收集叶氏晚年医案,分门别类集为一书,每一门由其门人撰附论治一篇,门后附徐灵胎评议。书末附所用方剂索引。此书刊于1764年,展现了叶天士治病辨证细致,善于抓住主证,对症下药。其中温病治案较多。后人称其辞简理明,“无一字虚伪,乃能徵信于后人。”美中不足的是,案中均未注明每次处方之后,病况的转变和最终的治疗效果。
其他著述
《叶天士医案存真》是叶天士的曾孙叶万青,取家藏处方验案编成。还有门人周仲升开抄录而成的《未刻本叶氏医案》等,也颇为流行。
此外,题为叶氏所作的医案和著述还有许多,打比方说《医效秘密传授》、《叶氏医衡》、《叶氏名医论》、《叶天士家传秘传口诀》、《女科症治秘方》、《本事方释读解义》(有乾隆十年自序)、《叶评伤寒全生集》、《柯氏来苏集评批》、《景岳发挥》、《眉寿堂方案选存》、《三家医案合刻》、《南阳医案》等等。世间所传叶天士注释的《本草》,其中颇有心得之言。
培养医学人才
除上面提到过的门生和后人外,叶天士还培养了不少济世救人的名医。历史称为“大江南北,言医者辙以桂为宗,百余年来,私淑者众”。他的儿子叶奕章、叶龙章都是著名医家,不过呢被爸爸的巨大名声掩盖了。很多反映其独到经验和深厚医理的名言,一直对后学起着启迪和借鉴的效果。他的学说在身后200多年的持续发展中,形成了中医史上一个重要的医学流派——“叶派”,在近代医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具体位置。
叶天士在世八十年,临终前警戒他的儿子们说:“医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敏悟,读万卷书,而后可借术济世。不然,鲜有不杀人者,是以药饵为刀刃也。吾死,子孙慎勿轻言医。”这是一个对本人的言行极端负责的仁者之言。并且也显示出他在医学,乃至人生哲理的追求上所达到的极高境界。由于往上走得越高,就越知道天高远不可及,越知道本人的渺小不足言。最聪明的人,多数都是谦虚的人。
后世评价
在整个中国医学史上,叶天士都是一位具有巨大贡献的伟大医家。后人称其为“仲景、元化一流人也”。他first of all是温病学派的奠基人物,又是一位对儿科、妇科、内科、外科、五官科无所不精、贡献很大的医学大师。史书称其“贯彻古今医术”,他是当之无愧的。不管其医学理论,还是治学态度都是值得后人珍惜和学习的宝贵遗产。尤其是他那种谦恭好学、改名换姓求师学艺的精神永久是后世习医者的光辉典范。
对奇经八脉的认识与临床
从叶氏对奇经八脉治疗疾病的医案来剖析,冲、任、督、带各有一味主药,结合相关文献,现将医案中叶氏奇经用药归纳如下。
八脉简单介绍
督脉:为阳脉之海,起着总督统摄作用,督脉主病治在少阴。叶氏说“鹿性阳,入督脉”。鹿茸、鹿角胶、鹿角霜为其主药,其他如河车、羊肉、猪骨髓、牛骨髓、羊骨髓、杞子、肉桂、黄芪、羊内肾等。
任脉:为阴脉之海,起担任作用,任脉主病治在厥阴。叶氏说:“龟体阴,起任脉。”龟版为其主药。其他如阿胶、鳖甲、鱼胶、淡菜、覆盆子、丹参、紫河车、艾叶等。
冲脉:为血海,叶氏说“病在冲脉,从厥阴阳明两治”,“石英收镇冲脉”。紫石英为其主药。其他如熟地、枸杞、沙菀、五味子、代赭石、肉苁蓉、当归、河车、鳖甲、杜仲、山药、丹参、巴戟天、白术、莲子、川芎、附子、香附、木香、吴茱萸、黄芩、黄柏等。
带脉:起管束作用,叶氏说“脉遂气散不收必引之收固之,震灵丹意,通则达下,涩则固下,惟其不受偏寒偏热,是法效灵也”。震灵丹由禹粮石、赤石脂、紫石英、代赭石、乳香、没药、朱砂、灵脂组成。其他药如当归、乌贼、龙骨、牡蛎、熟地、白芍、五味子、莲子、黄柏、黄芩、艾叶等。
阳维脉、阴维脉:起拥护作用。阳维为病苦寒热,阴维为病苦心痛,治在中焦。叶氏常用当归桂枝汤加鹿角霜、沙苑、枸杞等治疗。入阳维脉的主要药物有白芍、桂枝、黄芪等;入阴维脉的主要药物有龟板、鳖甲、山萸肉、五味子等。阳跷脉、阴跷脉:起到拥护作用。阳跷为病阴缓而阳急,阴跷为病阳缓而阴急,治在肝肾。叶氏常用白芍、山萸肉、熟地、龟版、淡菜、淮小麦、大枣、炙甘草、五味子等。
奇经用药
至《得配本草》,后人共汇总出43种药物归入奇经的记录载入。纵观后世医家对奇经用药,均用血肉有情之品,因其温而不燥,补而不腻,为后世“通补奇经”必用之药。其他药物各有交错,大多与叶氏意见相符。
个人作品
《幼科心法》相传为叶天士亲定,著名医家徐灵胎盛赞其“精卓”。章虚谷改题为《三时伏气外感篇》,因书中主要论述春、夏、秋三时温病,以及一些有关儿科疾病的辨证论治。此书内容比较概括,但很具实用,对温病学说亦颇有发挥,与《温热论》有相得益彰之妙,也是后人推崇的经典著作之一。
叶天士的传说
提起江南名医叶天士,可神了!!!他自号香岩,人称半仙,有手到病除的本事。连康熙皇帝也感激他治好了本人的搭背疮,御笔亲题“天下第1”的匾额赐给他。因他毕生治愈过不少奇疾怪症,连神仙都慕名而来,变做一个平常人请叶天士诊断。叶天士号罢脉后,说了八个字:“六脉调和,非仙即怪。”羞得那神仙看过仓徨逃遁。无论这一传说是真是假,可叶天士妙手回春,起死复生的事都是有口皆碑的。有多少个如此的小故事——
按方服一百剂
有一个人患一种慢性病,经常复发,十分苦恼。他找叶天士诊治。叶天士开了个方,嘱他按方服一百剂,就不会复发了。病人服了八十剂,病已好了一个多月,他就再不服药了。没想到,事隔一年,病又复发。叶天士朝着他说:“我叫你服一百剂,你才服八十剂,当然复发了。从今天开始,你听俺的,再服四十剂,病就永不复发。”事情果真如他说的一样。
奇术治暴盲
据史载,清代藩宪向为京官,而清代京官没有多大实权,极想外任,所以藩宪听说要到苏州外任,暴喜而盲,急忙差人去请名医叶天士疗疾。叶了解他发病详情以后便说:“我是一方名医,怎能如此请我?必须备全副仪仗来,方可前往。”差人回禀,藩大怒,众人相劝,依允名医要求,若治不好目疾,重罚不迟。因此,令仪仗相迎,但谁也未想到,叶并不去,又说,“去回禀大人,必须由藩夫人亲自请!!!”藩闻后,怒不可遏,咆哮如雷。在这之间,藩大人怒气未消,而目却忽明,众人难解,叶天士已匆匆赶到藩府上请罪了,对藩说:“我并 不是无礼得罪大人,而是为了治好大人的病。”藩大人由怒转喜,尽释前疑,并重礼相酬。叶天士奇术奇在于不药而愈,因此,叶天士以阳治阴,奇术疗暴盲的佳话传遍苏州城内外。
叶天士运用《内经》理论,心藏神,过度兴奋和喜乐伤神,暴喜将心神荡散,可致暴盲,怒为阳胜,喜为阴胜,阴胜制阳,阳胜制阴,故让藩大人暴怒,以阳制阴,阴阳平衡,暴盲激怒消散。
叶天士在治疗疑难杂病方面,强调心理治疗,名医治奇病,奇术疗顽疾,故事趣闻相传到现在,人们无不拍案称奇。
治难产
邻居的一个妇人难产,别的医生已经处好了药方。她的老公拿着处方来问叶天士,叶天士在处方上加一片梧桐叶做引子,婴儿马上就产下来了。后来有人也仿效叶天士在催产方上加梧桐叶。叶天士笑着说:“之前俺用梧桐叶,是由于刚好碰到立秋的时节,此刻不是秋天,用了有啥益处呢?”
还有一个孕妇难产,因别的医生治不好,勉强支撑着去找叶天士求救。那个时候叶天士正在下棋,他随便瞅了孕妇一眼,不屑地哼了一声,继续埋头与人对弈。孕妇流着眼泪,再三哀求,连叶天士的棋友也不忍心了,帮孕妇说话。没想到把叶天士说火了,顺便举起棋盘,“叭”的一声甩到地上,棋子顿时撒得四处都是。紧接着又声色俱厉地对孕妇说:“病来如山倒,病好如抽丝,你急什么?给我把棋子捡起来!!!”孕妇因有求于他,只好忍气吞声地把棋子一一捡起。叶天士此时忽然大笑起来,对孕妇说:“好好好,这回孩子自然会顺利地生下来了。”说得那孕妇半信半疑赶回家里,果然应了叶天士的话,顺利地分娩了。叶天士的棋友又钦佩又诧异,问起拾棋子竟然能治难产的玄妙。叶天士说:“滚动之石,不长苔藓。我一眼就看出那妇人是捧心胎,当她拾棋子时,佝偻了很久,胎儿的手靠她的运动之力,已离其心窝,所以不得赖在娘肚子里不出来了!!!”一阵话说的对方哑然失笑:“你刚才好一场真真假假的把戏,连我也给蒙住了。”
治痘
吴县城郊有一个富商,中年得子,十分宠爱。没想到第2年春天,孩子出起了痘子(俗称红花疹)。先是全身发烧,又哭又闹,后来竟昏迷不醒。富商略懂医术,知道这是逆症,病邪内陷引起的痘闭。不仅非常难医治,而且有性命之忧,正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忽然想到叶天士,像溺水人抓住了救命草。对此病除了他再无二人救得,可叶天士是当今名医,能屈尊大驾到乡下来吗?他急中生智,听人说叶天士好斗蟋蟀,便买了几个“饶将”,分别放在精致的盒子里,找上叶天士的门来,要和他的“勇士”斗个输赢。结果是两军对垒,各有胜负。富商不服气,说家中还有一位十分厉害的“黑元帅”,可以说交起战来天下无敌。一句话惹得叶天士兴起,马上同富商到他家。这时,富商才说出实情,并望叶天士能原谅他因救子心切而得不到已用的激将法。叶天士毫不怪罪,只说:“救人要紧!!!救人要紧!!!”当他看见孩子全身的斑疹混浊凹陷时,大吃一惊,忙叫富商找了十余张新油漆的桌子,紧接着把孩子的衣服脱光,放在头一张桌子上用手辗转揉搓。待十余张桌子都用过了,已到了五更天,这会儿,孩子终于“哇”的哭出声来,全身的痘子也全发了。富商见“宝贝”起死回生,对叶天士感激不尽,又赠金,又赠银,但叶天士推辞不要。终因好意难拒,才拿了一盒蟋蟀连夜赶回城了。
叶天士的外孙刚满一岁,得痘症,痘发不出来,抱回家来请他医治。叶天士觉得非常难治。叶天士的闺女气得直撞头,朝着他说:“爸爸平常都说‘痘无死症’,此刻就单单外孙儿不能救吗?那么这样就使俺和他一起死吧!!!”拿起剪刀就要。叶天士不得已,低头沉思了好久,最后把婴儿赤身裸体地抱到一间空屋里去,自己出去和一帮人打斗嘻戏。女儿想看婴儿,门又打不开,叫了几批人去催爸爸回来,爸爸正玩得兴高,不听女儿的话,女儿哭得死去活来。到了半夜,才去开门看婴儿,痘出得很好,一粒粒就象珠子一样饱满晶莹。原来那间空屋里蚊子许多,叮咬婴儿的皮肤就使痘发出来了。
叶薛之争
乾隆某年,吴地瘟疫大流行,郡里设置医局救济穷人,给他们免费看病,当地的名医每一天要去那里看一次病人。有一个更夫,浑身浮肿、遍体黄白色,到医局去看病。名医薛生白先到医局,给他诊脉后就挥手让他走,并说:“水肿已经太牛逼了,不能治了。”更夫走出医局,刚好碰到叶天士到医局来,从他坐的轿子里远远地看见了更夫,便说道:“你不是更夫吗?你这是中了驱蚊带的毒而造成的,两剂药就能够治好。”由此就给他开了处方。据说薛生白因此羞愧成怒,把本人的居处改名“扫叶庄”;又传说叶天士以牙还牙,把本人的居处改名“踏雪斋”。据他们共同的friend沈德潜解释,薛生白确有“扫叶庄”,但其名另有其意,不是为了侮辱叶天士才那样改的。而叶天士到现在也无人发现他有“踏雪斋”。
治贫
一天,叶天士正在药房给病人号脉,忽见一个衣衫破烂的人冒冒失失的闯了进来。他不等主人问语,就拱一拱双手说:“向先生请安!!!听说先生是当今的活神仙,能治百病。我有一致命的病症,不知先生能治否?”叶天士说:“只要我能治得好,一定效劳,你有啥病直说无妨。”那人说:“人不欺病,病难欺人。其实也就是说我一无内患,二无外伤,只是太贫穷了,你可会治贫吗?”叶天士还没回答,来看病的人却火了:“我看你这个人是蛮不讲理!!!浪迹天涯,哪有医生能治贫的?”没想到叶天士捋着长须笑道:“贫也算种病嘛,既无佳肴滋补,又频添忧愁伤身,可谓有损元气。但是要治它也不太难。我看这样吧,我给你一枚橄榄,只许你吃肉,光留核,再把它种下,到明年自不然就不穷了。”看病的人听了这番话,像降到五里雾中摸不着真山实水。来人也觉得种橄榄核与治贫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本当不信,又见叶天士说得诚恳,便拿着一枚橄榄满腹狐疑地回去了。
那人抱着试一试的念头,照叶天士的话办了。第2年,橄榄树就长高了。挺拔的小树上长满了绿叶,就是不开花,不结果。那人想:无果树有什么用?就去问叶天士。叶天士笑道:“到时候了,过几天自有人送钱来。”那人还是不信,悻悻地回家了。没过三天,怪事显现了,买橄榄叶的人竟像赶会一样,后脚跟着前脚地接踵而来。固然每人只买几片,价钱也便宜,但一树浓叶何止万千,所以那人为此发个小财。再以这笔钱做个小本买卖,不久便成了小康之家。他十分感激叶天士,抽空带了一份厚礼去向这位神医道谢,并探问里边 的玄妙。叶天士婉言谢绝了对方的赠送,把买橄榄叶的秘密告知了他。原来,叶天士早料到这一季节有某种传染病流行,配治医治此病的药物少不了橄榄叶,因此在开药方时,每方必加几片。老话说:“药不分贵贱,能治病就是好药。”可满城的药肆就是没有这个东西,病家只好在叶天士的指点下,到那人的住处买橄榄叶了。此亦为叶天士平时遵循医德,乐善好施,对贫苦人的一片心意。
叶天士的名声为啥重有千斤,流传到现在?人眼是秤嘛!!!
社会评价
天医星下凡
史书称其“切脉望色,如见五藏”,“治病多奇中”,十分神奇。他自己也说:“病有见证,有变证,必胸有成竹,乃可施之以方。”那个时候的尚书沈德潜曾为他立传说:“以是名著朝野,即下至贩夫竖子,远至邻省外服,无不知有叶天士先生,由其实也就是说至而名归也。”可见那个时候其知名度之高。后人对其医术汇总说:诊疾深明病源;立方不拘成法;投药每有奇效;治疗常多变通。史书也叫“那个时候威名满天”,为众医之冠。民间则普遍传说其为“天医星下凡”。
医名最著
词条标签: 科学 人物 历史 医学名家
医术和医德的名言警句
导语:中国自古不同于西方,宋代以前,对医生的称呼较为复杂,一般依据其专科进行称呼,如食医、疾医、金疮医等。以下“医术和医德的名言警句”,欢迎阅读原文!!!
医术和医德的名言警句 1
1。医病非难,难在疑似之辨。不可人云亦云,顺波逐流,误人匪浅。——王肯堂《肯堂医论卷中杂记》
2。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纯良,不值得信也。——杨泉《物理论》
3。医学贵精,不精则害人匪细。——陈梦雷等《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4。医不难於用药,而难於认证。——温载之《温氏医案咳嗽》
5。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和扁至妙,犹或加思,仲景明审,亦候形证。一毫有疑,则考校以求验。——王叔和《脉经序》
6。盖医出于儒,非读书明理,终是庸俗昏昧,不能疏通变化。——李梃
7。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为名也。——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
8。尝思用药如用兵。善用兵者必深知将士之能力,而后可用之以制敌;善用药者亦必深知药性之能力,而后能用之以治病。——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9。医者,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精。临证游移,漫无定见,药证不合,难以奏效。——吴谦等《医宗金鉴凡例》
10。世无难治之疾,有不善治之医;药无难代之品,有不善代之人。——褚澄《褚氏遗书》
11。无恒德者,不可以作医。——陈梦雷
12。医者人之司命,如大将提兵,必谋定而后战。——倪士奇《两都医案北案》
13。人必有特长之才而读破万卷,庶能够为医矣。——王秉衡《重庆堂随笔卷上论治案》
14。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张机《伤寒论原序》
15。大概心细则眼明,而理名则心细,多读书辨证则理明识广。——魏荔彤《金匮要略方论本义卷一》
16。医者,意也。善于用意,即为良医。——孙思邈《千金翼方针灸上》
17。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王叔和《脉经序》
18。药能活人,亦能杀人,生死关头,间不容发,可不慎欤!!!——刘昌祁《白喉治法要言白喉症最为忌服表药》
19。夫医诚难知,知之不精,则罪更甚于不知。——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贯众》
20、盖医学通乎性命,知医则知立命。——赵学敏《串雅内编绪论》
21。读书而不临证,不能够为医;临证而不读书,亦不能够为医。——陆九芝《世补斋医书李冠仙仿寓意序》
22。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吴瑭《温病条辨自序》
23。凡看病施治,贵乎精一。——张介宾《景岳全书论治》
二十四、医之道最微,微就不可以不深究;医之方最广,广就不可以不小心。——梁拓轩《疠科全书自序》
25。夫医学之要,莫先于明理,其次则在辩证,其次则在用药。理不明,证于何辨?证不辨,药于何用?——吴仪洛《本草从新原序》
26。夫医官用药,如将帅之用兵。——赵宜真《秘密传授外科方总论》
27。人不穷理,不可以学医;医不穷理,不可以 使用药。——陈士铎《洞天奥旨卷十六劝医六则》
28。一人生死,关系一家,倘有失手,悔恨何及?——吴尚先《理渝骈文续增略言》
29。学医总须多读书,多看各家书籍,自然腹中渊博,胸有准绳。——张畹香《张畹香医案卷上》
30、寸尺弱,勿汗,寸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阳;尺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阴。——程钟龄
31。盖医者人命所关,固至难极重之事,原不可令下愚之人为之也。——徐灵胎《医贯砭卷上伤寒论》
32。学医业者,心要明天地阴阳五行之理,始晓天时之和不和,民之患病之情由也。——吴谦等《医宗金鉴运气要诀》
33。疾有误凉而得冷,证有是非而实非。差之毫厘,损其寿命。——褚澄《褚氏遗书》
34。夫以利济存心,则其学业必能日造乎高明;若仅为衣食计,则其知识自必终囿于庸俗。——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华序》
35。医非博不能通,非通不能精,非精不能专。必精而专,始能由博而约。——赵晴初《存存斋医话稿序》
36。医以济世,术贵乎精。——吴尚先《理渝外治方要略言》
37。术日以精,怀日以虚;名日以高,行日以谨。——吴尚先《理渝骈文》
38。要在临病之时,存神内想,息气内观,心不妄视,着意精察,方能通神明,探幽微,断死决生,千无一误。——华佗《中藏经察声色形证决死法》
39。良医医病,病万变药亦万变。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陈梦雷等《古今图书集成草本典卷二十二》
40、病无常形,医无常方,药无常品。顺逆进退,存乎其时;神圣工巧,存乎其人;君臣佐使,存乎其用。——李中梓《医宗必读用药须知内经之方法论》
41。学者非读万卷书,未可轻言医。——魏荔彤《金匮要略方论本义卷五》
42。知针知药,固是良医。——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卷三十针灸孔穴主对法》
43。医虽小道,而性命攸关,敢不知慎!!!——张介宾《景岳全书卷之三传中录京师水火说》
44。欲救人学医则可,欲谋利而学医则不可。——徐廷祚《医粹精言卷一胞以为怀》
45。知其浅而不知其深,犹未知也。知其偏而不知其全,犹未知也。——程国彭《医学心悟》
46。临病若能三思,用药终究是无一失。——沈李龙《食物本草会纂病机赋》
47。病不可不察隐情,药不可徒拘成法。——倪士奇《两都医案北案》
48。凡读古代人们书,应先胸有识见,引伸触类,融会贯通,当悟乎书之外,勿泥乎书之中,方为善读书人。——顾仪卿《医中一得》
49。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程国彭
50、自古无不效之方,而世医不识之病。——孙一奎《赤水玄珠序》
医术和医德的名言警句 2
1。不为良相,则为良医。
2。学到知羞处,方知艺不精。
3。学医从"伤寒论"入手始而难既而易,从后世分类书入手初若易继则大难矣。
4。话传三遍假成真,药方抄三遍吃死人。
5。夫业医者,当先明脏腑……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王清任《医林改错》
6。大医精诚。
7。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8。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治风先治血,血足风自熄。
9。邪在脾胃,阳气不足,阴气有馀,则中寒肠鸣腹痛。
10。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
11。春捂秋冻,无病无痛。
12。医贵乎精,学贵乎博,识贵乎卓,心贵乎虚,业贵乎专,言贵乎显,法贵乎活,方贵乎纯,治贵乎巧,效贵乎捷。知乎此,则医之能事毕矣。
13。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
14。不服庸医药,胜请中流医。
15。疮大疮小,出头就好。
16。学不博无以通其变,思不精无以烛其微。
17。暴怒伤肝,五志化火。
18。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临证多,更要熟读王叔和。
19。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20、少年进补,老来吃苦。
2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22。读仲景书,须于无字处求字,无方处索方,方可谓之能读。
23。医为仁人之术,必具仁人之心。
二十四、扶正即所以祛邪,祛邪即所以扶正。
25。用药难,识证难。
医术和医德的名言警句 3
1。夫病有宜补,以泻之之道补之;病有宜泻,以补之之道泻之。——程杏轩《医述·药略》
2。久病成良医。
3。故治疝必先治气。——金翼匮
4。是痛之休作由气聚散也。
5。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6。痘要结,麻要泄。
7。药为治病之器,可以除疾,亦可杀人。若知之不详,用之不的,小错则贻误治疗,大谬则关系性命。故医者于药不可不精。
8。修和没有人见 存心有天知。
9。必先岁时,勿伐天和。
10。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
医术和医德的名言警句 4
1. 一个医生务必要有音乐家的耳朵,戏剧家的嘴巴。在病人痛楚时,能用精确的听觉去辨别病况,用明快的语言消除疑虑,安抚病人,减轻病人的苦楚。——罗生特
2. 行医以德为先,服务以诚为本,做人以品为重,做官以廉为先。
3. 贪人财害人命,无德无术任你焚香也无益;忠于责勤于职,清正廉洁见佛不拜又何妨。
4. 合理地用好病人的每一分钱,尽早地帮助他恢复健康。
5.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收人红包,你的一切祷告统统无效。
6. 科学上的很多重大冲破,都是一点点细微的成绩积累起来的。我此刻只是在生物遗传的基础理论研究上,为同代和后代人做一点铺路的工作,就象一捧沙土,一粒石子,让别的科学工作者踩在俺的身上继续前走。就是失败了,使他人能吸取俺的教训,绕开这条道,亦有好处。——童第周
7. 每一个白衣天使的背后,皆会有一条医德医风铺就起来的道路。
8. 埋头苦干,廉洁行医,清清白白,热诚做人,争当德高医精之良医。
9. 医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敏悟,读万卷书,而后可以济世。不然,鲜有不杀人者,是以药饵为刀刃也。吾死,子孙慎勿轻言医!——[唐]孙思邈
10. 一个医生,只要生存,就不能忘记伤病员。——柯棣华
11. 俺要象蚕一样,将最后一根丝都吐出来,贡献给国家,贡献给人民!——林巧稚
12. 黄牛虽老,余力犹存,霜染鬓华,壮心愈迫。——张香桐
13. 身如逆流船,心如铁石坚,望父成儿志,至死不怕难。——[明]李时珍
14. 古代人们云,行医“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病人把最宝贵的生命交出来给了医院,医务人员在打工时稍一粗心大意大意,就有可能致人伤残,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医疗工作不能有半点马虎和轻率。——张孝骞
15. 顺境勿骄逆勿沉做堂堂正正人,平境勿庸浊勿乱行廉廉洁洁医。
16. 临床临床,就要亲临病床,亲手掌握第1手资料,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周华康
17. 本人的活着是为了别人更佳的活。——林巧稚
18. 世无良医,枉死者半,此言非虚。——[唐]孙思邈
19. 廉洁自律三个我:从我做起,对俺监督,向我看齐。
20. 动摇理想信念,必然迷失方向;追求骄奢浮华,终将身败名裂。
21. 我时刻警告自己:第1想到,如果我是病人,自有病痛,希望医生怎样做;第2想到,如果病人是俺的爸妈兄弟姐MM女,他们身生病痛,我将怎么做。于是,凡是对抢救病人有益的,即便要冒非常大的`风险,也坚决去做;凡是对自己有利而对病人不利的,就坚决不做。——周礼荣
22. 医道,古称仙道也,原为活人。这一世之医,多不知此义,每于富者用心,贫者忽视,此固医者之恒情,殆非仁术也。以余论之,医乃生死所寄,责任非轻,岂可因其贫富而我为厚簿哉?——[明]龚廷贤
23. 白衣天使最崇高的境界:医德·心中春意常在,医风·人间无处不开花。
医术和医德的名言警句 5
1。医生是我们文明世界的精华。——罗·路·史蒂文森
2。酒越陈越好,医生越老越好。——(英)托·富勒
3。医生也是屠夫的一种。——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 钱钟书 《围城》
4。带着感情看病,想着农民开方。
5。医生之本,德术并举。
6。用俺的爱心点燃您生命之火,用俺的医术解除您疾病之苦。
7。医生三世,不服其药。——西汉学者 戴圣 《礼记》
8。医院之本,救死扶伤。
9。由于驱病、康复是你我共同的心愿,所以健康、快乐是你我同样的感受。
10。转变角色,把病人当亲人;诚信服务,倡导高尚医德。
11。上世纪最最聪明的人尼采曾经写上了这句可怕的话:最好别做身患不治之症者的医生。在尼采交给我们解析的那些前后矛盾、内容危险的句子里面,这差不多是最最错误的一名话了。实际
12。上正好反其道而行之才对啊。俺要说,要做医生,恰好要做身患不治者的医生,甚至要进一步;一个医生假如一开头就接受了“无法治愈”这个概念,他就抛弃了本人的使命,临战之前已经缴械投降。——茨威格
13。无知虽然没有欺骗可恶,但医生的幼稚的危害却要比欺骗大得多。——爱略特
14。友情即良药;我们都是相互彼此的医生。—— 奥立弗·萨克斯
15。常修从医之德,常怀律己之心!!!
16。毒但是黄蜂针,狠但是郎中心。
17。医生不过呢是精神上的慰藉者而已。——罗马guanyuan与作家 佩特罗尼乌斯
18。只有医道高明的医生才明 白何时不开方。——格拉西安
19。廉洁行医,医者潮流,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20、尽心为安全而看守,尽责把隐患屏除。
医术和医德的名言警句 6
1。志士长医国,良医亦念民。不嫌南海远,独占上池春。瘴疠何多处,安危系此身。但令全活众,老婆任长贫。
2。寒山钟声杳,枫桥千年渡。风卷云舒皆过往,只把诗留住。创业乐无边,挥汗写新赋。待到乘风破浪时,高医潮头铸。
3。白衣燕帽洁无尘,细语柔声更可亲。救死扶伤忙昼夜,寒冬炎夏省昏晨。查房问病况怀暖,送药量温服务臻。饮誉五洲人敬仰,南丁格尔术回春。
4。湖海相逢尽赏音,囊中粒剂值千金。单传扁鹊卢医术,不用杨高廓玉针。三斛火,一壶冰。蓝桥捣熟隔云深。无方可疗相思病,有药难医薄幸心。
5。古来行医济世穷,仁者悬壶沐春风。望闻问切寒冬暖,身背药囊铁鞋功。三山五岳尝百草,誓拔病魔还佳荣。那堪今者似劫掠,看病归来一扫空。
6。庚子今年是,心伤此际春。三阳虽照旧,万象未更新。疫疠将生死,良医独苦辛。深恩惟爸妈,与尔亦亲人。
七、冷雨寒窗好感伤,新春伊始意彷徨。无私天使功勋著,大德仁心世泽长。气节襟怀惊海国,神针宝药赋华章。茫茫楚汉江河醉,处处笙歌草木芳。
八、素衣赤胆豪侠义,白发苍颜天使心。鏖战疫瘟何惜命,恨无方解但求真。人间苦痛堪余月,地狱铿锵有一旬。无幸神州经此难,是缘华夏得医亲。
九、古代人们医在心,心正药自真。今人医在手,手滥药不神。我愿天地炉,多衔扁鹊身。遍行君臣药,先从冻馁均。
十、劳动诸贤者,同来问病夫。添炉烹雀舌,洒水净龙须。身是芭蕉喻,行须筇竹扶。医王有妙药,能乞一丸无。
十1。入死扶伤救众生,抗毒前线诊疗明。神州百姓皆称颂,驱病降魔是俊英。
十2。三秋伤望眼,终日哭途穷。两目今先暗,中年似老翁。看朱渐成碧,羞日不禁风。师有金篦术,怎样为发蒙。
十3。今将去也,思之良久。救命之恩,不敢稍忘。
十4。白衣天使无所惧,铁血丹心逆行来。回春妙手驱顽疾,纯钧怒剑斩厉怪。
十5。欲问长生药,句漏有丹砂。只今医国妙手,还属葛仙家。出入圣神工巧,操纵温凉寒热,功用妙无涯。谈笑起沉痼,阖郡万人夸。又何必,神楼散,紫荷车。火攻更是上策,一灼补千瑕。使子声流梁楚,使子名齐和缓,当代更谁加。金帛何足报,吾笔解生花。
十6。无影灯下显神通,腐朽神奇心血功。生命之树看守者,白衣天使不虚名。
十七、药物辨真伪,方书通古今。有时能起虢,一剂直千金。
十八、披肝沥胆赤诚心,敬佑苍生入杏林。炬眼亮睛识病疫,昌言警语破迷津。
十九、岩峰耸峙一青松,火眼金睛瞰汉城。赤胆忠心攻疫病,舍家忘死救群生。
二十、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
二十1。谦虚又谨慎,与病人勾通。和蔼又可亲,精益又求精。刻苦又钻研,攻克医学难。帮患过难关,多活几十年。
二十2。天地一气犹冶甄,埏埴万汇随方圆。神形九藏通九野,八风中物如戈鋋。天元玉册有遗义,探索始自三皇前。桑君越人不世出,鑱石针灸谁能传。贱工增余损不足,常常横夭残天年。羡君妙龄踵其学,至理隐赜常精研。闻阴得阳以神遇,反视方术犹蹄筌。道隅并虀即为饵,车上已有长蛇悬。嗟予羸苶苦多病,维摩丈室方萧然。愿君速已天下疾,为予一洗沉病痊。
二十3。白盔银甲罩英雄,双目护屏透美睛;一见如故不敢认,但凭后背书姓名。
24、九重天子寰中贵,五等诸侯门外尊。争似布衣狂醉客,不教性命属乾坤。
二十5。尊容幸晤礼彬彬,拜读华章沁客心。弄墨佳珠文苑秀,回春妙手杏林珍。粗言意浅惭濡帛,雅句情长贵比金。老凤山深鸣更暖,声声唱彻主旋音。
二十6。日出妖雾散,江汉已清零。医护凯歌后,整装重逆行。
二十七、歌声阵阵献红医,颂扬健康好卫兵。医术高超驱疾苦,生将痛弱变康宁。白头不改扶伤志,衣钵定循思邈心。天降重任为家园,使命光荣万民尊。
二十八、求学千里行,医海万丈深。惧为含灵贼,大医靠精诚。
二十九、妙手回春医术高,医生敬业领风骚。行医治病众人赞,救死扶伤日夜熬。
三十、望闻问切察疾患,语言手术刀并用。救死扶伤旨为上,发财不循医道行。
中医临床必读名著
中医临床必读名著
中医,一般指以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因此也称汉医。这是我为各位带来的中医临床必读名著,愿家人们喜欢。
中医临床必读名著
【基础部分】
1。名老中医之路(精装),周凤梧、张奇文,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97875331407二十四。
2。医学源流论(中医临床必读丛书),徐大椿,人卫,978711708834三、
3。冷庐医话(中医经典文库),陆以湉,中国中医药,978780089402二、
4。步入中医之门1:道少斋中医讲稿(第二版),毛以林,人民军医出版社,978750914489三、
5。我是铁杆中医:彭坚学术看法与临床心得集(增订本),彭坚,人卫,978711718574五、
【内经部分】
1。原文及校注
1。*黄帝内经素问(中医临床必读丛书),田代华,人卫,978711706722五、
2。黄帝内经素问(新版梅花本),人卫,9787117153317。
3。*黄帝内经素问校注(中医古籍整理丛书重刊),郭蔼春,人卫,978711717117五、
4。*黄帝内经素问校释(第2版,上下册),山东中医学院,人卫,978711711078五、
5。*灵枢经校释(第2版),河北医学院,人卫,9787117108409。
6。灵枢经(校勘本),刘衡如,人卫,978711717074一、
7。*灵枢经(中医临床必读丛书),田代华,人卫,9787117067157。
2。古时候注本
1。*类经(中医典籍丛刊),张介宾,中医古籍出版社,9787515212517。
2。*黄帝内经太素(中医典籍丛刊),杨上善,中医古籍出版社,9787515213170。
3。黄帝内经素问吴注(黄帝内经名家评注选刊),吴昆,学苑,978750774075二、
4。*内经知要(中医临床必读丛书),李中梓,人卫,978711708627一、
5。素问灵枢类纂约注(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汪昂,中国中医药,9787513230957。
6。素问直解(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名著),高士宗,中国医药科技,978750676326四、
7。灵枢注证发微(黄帝内经名家评注选刊),马莳,学苑,978750772860六、
8。*灵素节要浅注(陈修园医学丛书),陈修园,中国中医药,9787513223607。(所有陈修园相关著作,可用《陈修园医学全书》代替。)
3。现代注解解读
1。*内经(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程士德,人卫,978711707233五、
2。黄帝内经集解:素问·灵枢(套装共2册),龙伯坚,天津科学技术,9787530833919。
3。素问三识,胡天雄、多纪元简、多纪元坚,中国中医药,978751320273二、
4。*一针疗法:《灵枢》诠用,高树中,济南出版社,978780710426一、
5。黄帝内经类编,王新华,上海辞书,9787532637829。
6。*内经精义(中医药畅销书选粹·医经索微),周信有,中国中医药,9787513210270。
4。医案及其他著作
1。*黄帝内经临证指要(藏象篇),陈明,学苑,9787507726497。
2。*王洪图黄帝内经临证发挥,翟双庆,人卫,978711707460五、
3。*难经校注(中医古籍整理丛书重刊),人卫,9787117171960。
4。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讲解(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方药中,人卫,978711708856五、
5。五运六气三十二讲,柳少逸,中国中医药,97875132二十四727。
【伤寒论部分】
1。原文及校注
1。*伤寒论(中医临床必读丛书),钱超尘等整理,人卫,9787117067二十四9。
2。*伤寒论校注(中医古籍整理丛书重刊),刘渡舟,人卫,978711717102一、
3。*伤寒论(医道传承丛书),邱浩重校,学苑,978750774173五、
2。古时候注本
1。伤寒论条辨,方有执,学苑,9787507734027。
2。*尚论篇,喻嘉言,学苑,978750773371六、
3。*伤寒来苏集,柯琴,中国中医药,978780089678一、
4。伤寒论后条辨·读伤寒论赘余,程应旄,中国中医药,978780231758一、
5。*伤寒贯珠集,尤在泾,中国中医药,978780231457三、
6。*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中医临床必读丛书,上册),吴谦,人卫,978711707633三、
3。现代注解解读
1。李培生医书四种,李培生,人卫,978711711746三、
2。*伤寒论译释(第4版),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科学技术,978753239929一、
3。伤寒论(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第2版),李培生等,人卫,9787117072328。
4。李克绍医学文集,李克绍等,山东科学技术,978753314二十四8三、
5。伤寒论(中医药学高档丛书,第2版),熊曼琪等,人卫,9787117138680。
6。*刘渡舟伤寒论讲稿,刘渡舟,人卫,978711709612六、
7。*伤寒论求是(修订版),陈亦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9787547810019。
8。*伤寒新解与六经九分应用法(中医师承学堂),张再良,中国中医药,978751321182六、
9。名老中医带教录,巫君玉,人卫,978711716500六、
10。寒温统一论,万友生,中国中医药,978751323584六、
11。伤寒常变论,何毅,中国中医药,978780231006三、
12。伤寒论集解,聂惠民等,学苑,978750771888一、
4。医案及其他著作
1。许叔微医案集按,赵兰才,华夏出版社,9787508067230。
2。经方实验录,曹颖甫,中国医药科技,978750676992一、
3。*皕一选方治验实录(上),陶御风等,人卫,978711713155一、
4。*伤寒名医验案精选,陈明等,学苑,978750771257五、
5。名医经方验案,聂惠民,人卫,9787117108430。
【金匮要略部分】
1。原文及校注
1。*金匮要略(中医临床必读丛书),何任等,人卫,
2。金匮要略校注,何任,人卫,978711717195三、
3。元邓珍本《新编金匮方论》校注,梁永宣,学苑,97875077343二十四。
2。古时候注本
1。*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见伤寒论部分
2。*金匮要略心典,尤怡,中医中医药,978780089016一、
3。*金匮要略浅注,陈修园,中国中医药,978751322358四、
4。高注金匮要略,高学山,中医古籍出版社,9787515203409。
3。现代注解解读
1。王维川金匮心释,王渭川,中国中医药,978751323639三、
2。金匮篇解,程门雪等,人卫,9787117155038。
*3。金匮要略(中医药学高档丛书,第2版),陈纪藩,人卫,9787117142229。
4。医案及其他著作
1。重订补注《南雅堂医案》,马昆等,人民军医,978750913093三、
2。*张聿青医案,张乃修,人卫,978711707614二、
2。*金匮名医验案精选,陈明,学苑,978750771059五、
3。*皕一选方治验实录(上),陶御风等(同伤寒论部分)
【温病学部分】
1。古时候著作
1。温疫论,吴有性,人卫,978711708662二、
2。温热论·湿热论,叶桂、薛雪,人卫,978711708661五、
3。*温热经纬,王孟英,人卫,9787117067218。
4。*温热条辨,吴鞠通,人卫,978711706720一、
5。伤寒温疫条辨(市面缺货)
6。*时病论,雷丰,人卫,978711708677六、(缺货则:中国中医药,9787513203487。)
7。六因条辨,陆廷珍,人卫,978711709578五、
8。*三订通俗伤寒论,俞根初,中医古籍,9787801740427。
9。随息居重订霍乱论,王孟英,中国中医药,9787802315129。
2。现代著作
1。温病源流论,刘祖贻等,人民军医,9787509173二十四四、
2。*温病方证与杂病辨治(增订本),张文选,9787506788380。
3。*叶案发微,俞岳真,中国中医药,9787513220二十四8。
4。*叶天士诊治大全(修订本),陈克正,中国中医药,978751321397四、
3。医案及其他著作
1。*临证指南医案(中医临床必读丛书),苏礼等整理,9787117076159。
2。*全国名医验案类编,何廉臣,北京科学技术,978753046826五、
3。*温病名方验案说评,陈明,学苑,978750771782二、
4。未刻本叶天士医案发微,潘华信,江苏科学技术,9787553721958。
;反复出现荨麻疹,和哪些疾病有关,务必要警惕?
荨麻疹是一个使人非常痛苦的疾病。由于每一个和荨麻疹的人都会长期的处于身体的瘙痒状态。当荨麻疹出现的时刻,人就会无法得专注精神,也无法做好自己该做的事,这对于人的活法是有特别大的作用与影响的。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因为皮肤黏膜小细管扩张以及渗透性增添而出现的一种有限性水肿反应,通常来讲在二到24小时内消退的反复的出现荨麻疹。运气病发期延伸到数日甚至数月也是特别有可能的情形。而丙肝的患者也会经常反复的发生荨麻疹,象征着病毒在人体内不断的复制,病人的病况不稳定。这都是特别严重的情形。荨麻疹会致使人体的浑身皮肤瘙痒,成为阵发性尤为夜间为重。严重时呈现连续瘙痒,并且办法一阵阵的疼痛。喝酒,喝咖啡,喝茶或者是情绪剧烈变化。饮食过于刺激。抓挠。有很多很多的外界原因会致使人体发生荨麻疹或者是瘙痒的发作加重。能够想象哪些人带给人多么难以忍受的苦楚。
而且身患荨麻疹的人多数都免疫力有些低。时常会混一些不大也不小的疾病。在平时生活中总是小病不断,经常地就会发烧,胃疼,感冒流鼻涕。对于人的精神状态一般也会造成特别大的作用与影响。
而且荨麻疹是一种遗传性的病痛。每一位长辈都会把这种免疫力低下的病传递为自己的孩子。而对于小幼年时候的荨麻疹病人是一种非常疼痛的折磨。由于孩子没有足够的抵御能力,所以从小时候就会体弱多病。反复出现荨麻疹很有也许会致使你的身体出现其他别的疾病。打比方说上面提到的丙肝等等。中医之中的五运六七是指的是什么?中医治病真的只靠运气吗?
五运指金、木、水、火、土的运行;六气指自然界风、寒、暑、湿、燥、火的六种气候变化,所谓“运气”。古籍记录载入,中医的“运气”,到了高深阶段是能够预测推算疾病的,还能预测推算气候的变化,预测推算自然灾害的发生。中医治病并不是靠运气,而是五运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