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八字算命

壬为天干第几位(天干十二宫甲子)

天干 八字算命 04-10

壬申的简单介绍

壬申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9个。前一位是辛未,后一位是癸酉。壬是天干第九位,申是地支第九位,属相为猴。论阴阳五行,天干的壬属阳之水,地支的申属阳之金,是金生水相生。

天干之第5、6。七、八、九、十位分别为什么

戊、己、庚、辛、壬、癸

天干排第九位是什么肖?

以60甲子起始论。天干排第九位是壬,地支为申。生肖猴。

壬字有什么含义

壬,有多种意思。是天干之第九位,用作顺序第九的代称;壬人,指巧言谄媚的人。并 且,壬也是人名的姓。

求天干地支详细解释

天干地支tiān'gāndìzhī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辞源”里说,“干支”取义于树木的“干枝”。

十天干: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十二地支: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注:十二地支对应12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 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代人们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

两者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天干地支在中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以纪月、纪年、纪时等

早在公元前2697年,于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窥探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互相配合成60甲子用为纪历之符号。依据《五行大义》中记录载入,干支是大挠创制的。大挠“采五行之情,占斗机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有事于天则用日,有事于地则用月。阴阳之别,所以有枝干名也。”

我国历法以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29、5306天)为一月,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 365、二十四19 天)为一年,为使一年的平均天数与回归年的天数相符,设置闰月。据记录载入,公元前六世纪中国开始采用十九年七闰月法协调农历和阳历。

天干地支,是古代人们建历法时,为了方便做60进位而设出的符号。对古时候的中国人来讲,天干地支之存在,就好像阿拉伯数字般的单纯,而且后来更开始把这几个符号运用在地图、方位及时间(时间轴与空间轴)上,因此这些数字被付与之义就愈来愈多了。

古代人们(一说黄帝)观测朔望月,发现两个朔望月约是59天的概念。12个朔望月大致上是354天多(与一个回归年的长度相近似),古代人们所以就获得了一年有12个月的概念。在搭配日记法(十天干),产生阴阳合历,发展出如今的天干地支;较为成熟时或许应该是在夏商周三代。

天干之由来

早在公元前2697年,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窥探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互相配合成60甲子用为纪历之符号。

依据历法知识大家都清楚,月的划分是依据月亮的一次圆缺循环为基准,分为大小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一年十二个月,又加以闰月补其不足。所以天文上把黄道平面划分为十二宫,以日躔过宫划分十二个月。中国古代把黄道十二宫以地支命名,十二宫又与二十八宿相对应,即子宫有女、虚、危三宿;丑宫有斗、牛二宿;寅宫有尾、箕二宿;卯宫有氐、房、心三宿;辰宫有角、亢二宿;巳宫有翼、轸二宿;午宫有柳、星、张三宿;未宫有井、鬼二宿;申宫有觜、参二宿;酉宫有胃、昴、毕三宿;戌宫有奎、娄二宿;亥宫有室、壁二宿。因 此,二十八宿的天文象意是我们干支学中地支取象的象意来源,十二地支中有藏有二十八天干,其意义应该也是源出此。

干支是用以计时的,俺们是可以把黄道十二宫平面想象成钟表的表盘,以地球为表盘中心,十二宫就是表盘的刻度指示,日月五星等同于七个指针,运行在黄道十二宫这个大表盘之上,形成一个巨大无比的时钟。其中,太阳就是“年”指针,太阳绕地球运行一周回到原点就是一年的时间;月亮就是“月”指针,月亮绕地球运行一周回到原点就是一个月的时间;我们前面讲过24节气是跟太阳过宫有直接联系,而和月球运转没有直接关系,所以造成了历法上月令和节气的时间差,所以我们干支学的月令是依据节气来定,即跟日躔过宫相一致。我们再看两个最慢的指针,即太阳系中两个最要紧的行星木星(岁星)和土星(镇星)交会的周期,需要20年,即一个运;假如两星要在同一个宫位上(打比方说子宫)交会的话,则会通过60年,即一元。同理,日月五星重合在同一宫位的周期,则需要大体180年左右,即一个正元;假如把日月五星重合的具体位置再具体化,由夹角30度的一个宫位变为夹角12、8度的一个星宿的宿位,则需要大体540年才能重合一次,即一个大元。这个假设与实际天文学计算有出入,但如此理解起来就很容易,也更加容易把时间和空间结合在一直,由于十二宫即十二地支,所代表的是空间上的十二方位;钟表的表盘代表着宇宙的能量场,即相对静止的天地的气场;日月五星的运行搅动了原本相对静止的能量场,日月五星在十二宫的具体位置分布,就代表着当前时间内各星对各宫的作用与影响力大小,即当前时间空间内天体能量的分布状态,其表达形式就是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上面我们假想的时钟只有年月指针,没有日时指针,还得需要我们把地球自转的因素加以考虑。地球自转周期为一天,即二十四小时,在地球自转过程中,日月五星对地球同一地点的作用与影响时时在发生着变化,地球上同一地点相比于日月五星运转了一周;地球一天时间内公转角度向前行进约1度,亦即相比于日月五星的空间位置变化为1度,循环往复,日复一日。于是,地球上同一地点的天体能量分布以每一天1度的具体位置而产生变化,即产生了同一地点能量分布逐日逐时变化的最终,这便是日和时的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等。地支有十二,而天干只有十个,这是为啥呢?first of all,我们刚才的钟表模型是建立在地心说之上,而事实上咱们地球和其余五星都是在围绕太阳公转,因为轨道和运转速度的区别,造成了行星运行之间相对位置的靠近和远离,亦即天文观测中的“行星逆行”,逆行在西方占星学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传统占星师认为逆行使得行星发挥弱势的作用与影响力。但在咱们国家古时候阴阳理论的指导下,依据五星相比于地球位置靠近和远离的这两种形式,把五星所代表的能量分为阴和阳,又依据五星作用与影响地球的能量大小依次排序形成: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天干。天干与地支相配,多出两个地支无天干相配,形成了旬空,亦称空亡。这是因为日月五星和地球皆在不停的自转和公转,搅动了原本相对静止的黄道十二宫的能量场,这就造成了地球周围能量分布的不均衡,这就等同于河流中的河水在石块下游,石块背后的地方形成的漩涡,这个漩涡的具体位置就是空亡。随着时间推移,日月五星位置发生了改变,漩涡的具体位置也随之发生改变,原来的漩涡消失,相邻的地方成为了漩涡,循环往复,循环一周,从而产生60甲子的往复循环。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