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八字算命

天干原始宫位(天干甲子十二宫)

天干 八字算命 04-03

天干之由来

早在公元前2697年,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窥探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互相配合成60甲子用为纪历之符号。

依据历法知识大家都清楚,月的划分是依据月亮的一次圆缺循环为基准,分为大小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一年十二个月,又加以闰月补其不足。所以天文上把黄道平面划分为十二宫,以日躔过宫划分十二个月。中国古代把黄道十二宫以地支命名,十二宫又与二十八宿相对应,即子宫有女、虚、危三宿;丑宫有斗、牛二宿;寅宫有尾、箕二宿;卯宫有氐、房、心三宿;辰宫有角、亢二宿;巳宫有翼、轸二宿;午宫有柳、星、张三宿;未宫有井、鬼二宿;申宫有觜、参二宿;酉宫有胃、昴、毕三宿;戌宫有奎、娄二宿;亥宫有室、壁二宿。因 此,二十八宿的天文象意是我们干支学中地支取象的象意来源,十二地支中有藏有二十八天干,其意义应该也是源出此。

干支是用以计时的,俺们是可以把黄道十二宫平面想象成钟表的表盘,以地球为表盘中心,十二宫就是表盘的刻度指示,日月五星等同于七个指针,运行在黄道十二宫这个大表盘之上,形成一个巨大无比的时钟。其中,太阳就是“年”指针,太阳绕地球运行一周回到原点就是一年的时间;月亮就是“月”指针,月亮绕地球运行一周回到原点就是一个月的时间;我们前面讲过24节气是跟太阳过宫有直接联系,而和月球运转没有直接关系,所以造成了历法上月令和节气的时间差,所以我们干支学的月令是依据节气来定,即跟日躔过宫相一致。我们再看两个最慢的指针,即太阳系中两个最要紧的行星木星(岁星)和土星(镇星)交会的周期,需要20年,即一个运;假如两星要在同一个宫位上(打比方说子宫)交会的话,则会通过60年,即一元。同理,日月五星重合在同一宫位的周期,则需要大体180年左右,即一个正元;假如把日月五星重合的具体位置再具体化,由夹角30度的一个宫位变为夹角12、8度的一个星宿的宿位,则需要大体540年才能重合一次,即一个大元。这个假设与实际天文学计算有出入,但如此理解起来就很容易,也更加容易把时间和空间结合在一直,由于十二宫即十二地支,所代表的是空间上的十二方位;钟表的表盘代表着宇宙的能量场,即相对静止的天地的气场;日月五星的运行搅动了原本相对静止的能量场,日月五星在十二宫的具体位置分布,就代表着当前时间内各星对各宫的作用与影响力大小,即当前时间空间内天体能量的分布状态,其表达形式就是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上面我们假想的时钟只有年月指针,没有日时指针,还得需要我们把地球自转的因素加以考虑。地球自转周期为一天,即二十四小时,在地球自转过程中,日月五星对地球同一地点的作用与影响时时在发生着变化,地球上同一地点相比于日月五星运转了一周;地球一天时间内公转角度向前行进约1度,亦即相比于日月五星的空间位置变化为1度,循环往复,日复一日。于是,地球上同一地点的天体能量分布以每一天1度的具体位置而产生变化,即产生了同一地点能量分布逐日逐时变化的最终,这便是日和时的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等。地支有十二,而天干只有十个,这是为啥呢?first of all,我们刚才的钟表模型是建立在地心说之上,而事实上咱们地球和其余五星都是在围绕太阳公转,因为轨道和运转速度的区别,造成了行星运行之间相对位置的靠近和远离,亦即天文观测中的“行星逆行”,逆行在西方占星学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传统占星师认为逆行使得行星发挥弱势的作用与影响力。但在咱们国家古时候阴阳理论的指导下,依据五星相比于地球位置靠近和远离的这两种形式,把五星所代表的能量分为阴和阳,又依据五星作用与影响地球的能量大小依次排序形成: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天干。天干与地支相配,多出两个地支无天干相配,形成了旬空,亦称空亡。这是因为日月五星和地球皆在不停的自转和公转,搅动了原本相对静止的黄道十二宫的能量场,这就造成了地球周围能量分布的不均衡,这就等同于河流中的河水在石块下游,石块背后的地方形成的漩涡,这个漩涡的具体位置就是空亡。随着时间推移,日月五星位置发生了改变,漩涡的具体位置也随之发生改变,原来的漩涡消失,相邻的地方成为了漩涡,循环往复,循环一周,从而产生60甲子的往复循环。

天干地支之渊源发展

早在公元前2697年,于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窥探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

一些学者从中国上古的夏代帝王世系和商代汤王以下所有帝王之名字中,探究十天干中的字已被用于名号这有现象。郑文光在所著《中国天文学源流》一书中认为,十天干追溯于我国古代羲和“生十日”的神话传说,是十进位法概念在纪时中的反映,应当产生于渔猎时代的原始社会;“十二地支”则由常羲“生月十有二”的神话传说演变而来,产生于殷商之前,后逐渐演变为十二辰。因 此,郑文光推断:“十二支宜乎是夏人的创作。”陈遵妫在《中国天文学史》中指出,“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可能已有干支产生了”。杜石然等则在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一书中,主张夏代已有十天干纪日法,商代在夏代天干纪日的基础上,进一步使用干支纪法,从而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配合在一起形成六十循环的纪日法。

大概在战国末年,根据各国史官长期沉淀出来的材料编成的史书《世本》说:“容成作历,大桡作甲子”,《尚书正义》解释说:“二人皆黄帝之臣,盖自黄帝以来,始用甲子纪日,每六十日而甲子一周”。看来干支是大桡创制的,大挠“采五行之情,占斗机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有事于天则用日,有事于地则用月,阴阳之别,所以有枝干名也。”

隋朝《五行大义》同意干支是大挠创制这一看法。

天干地支最初的源头,尚无定论,以文物考查的话,近百年来出土的殷墟(盘庚迁都于殷后,商也称殷)甲骨卜辞中,就载有大量用于纪日的天干地支记录,而在甲骨文中出现最频繁的字也是干支。

从发现的商代甲骨文中,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内容都是与占卜相关的,亦即我们常说的“甲骨卜辞”,不过卜辞并不是甲骨文内容的全部,除了这些以外还有数量不多但内容也是很重要的其他种类的与占卜无关的刻辞。打比方说里边 的“干支表”刻辞。“干支表”刻辞,是甲骨文中的一种特殊刻辞,属于表谱刻辞的一种。这种刻辞刻写的是以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组成的六十个干支名称的天干地支表,学者们也叫作甲子表。这种甲子表罗列刻写六十干支的“干支表”就是那个时候的人们用以检核和精密推算干支纪日的谱表,干支表可谓是我国最早的日历。 固然没有确切的文字记录载入干支的由来,不过俺们可以依据现有资料进行推导。《易学原理与大六壬应用》一书解释如下:依据现代天文学知识,大家都清楚周天二十八星宿是由恒星组成的,天文学上恒星十分稳定,相对位置几千几万年甚至更长久内都保持不变,对地的作用与影响也是相对稳定的,而咱们地球及其他太阳系的行星不断的围绕太阳公转,而整个太阳系那么是相比于北极星(即紫微星)位置不变的在银河系中做螺旋运转,这就形成了因日月五星运行而造成天星之间位置关系的改变,进而改变了特定星宿对地球及地上万事万物的作用与影响,所以古代人们通过夜观天象来预测推算及凶,《开元占经》就是古占星学著作,而七政四余和紫微斗数就是延伸出来的古星命学。夜观星象受时间位置气侯等诸多不利因素制约,所以人们试图寻找更为简便的方式方法进行占卜,地支就是在这样的状况下被利用起来了。依据历法知识大家都清楚,月的划分是依据月亮的一次圆缺循环为基准,分为大小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一年十二个月,又加以闰月补其不足。所以天文上把黄道平面划分为十二宫,以日躔过宫划分十二个月。所以古时候把黄道十二宫以地支命名,十二宫又与二十八宿相对应,即子宫有女、虚、危三宿;丑宫有斗、牛二宿;寅宫有尾、箕二宿;卯宫有氐、房、心三宿;辰宫有角、亢二宿;巳宫有翼、轸二宿;午宫有柳、星、张三宿;未宫有井、鬼二宿;申宫有觜、参二宿;酉宫有胃、昴、毕三宿;戌宫有奎、娄二宿;亥宫有室、壁二宿。因 此,二十八宿的天文象意是我们干支学中地支取象的象意来源,十二地支中有藏有二十八星宿,其意义也是源出此。换一种特有的方式解释,由于干支是用以计时的,俺们是可以把黄道十二宫平面想象成钟表的表盘,以地球为表盘中心,十二宫就是表盘的刻度指示,日月五星等同于七个指针,运行在黄道十二宫这个大表盘之上,形成一个巨大无比的时钟。其中,太阳就是“年”指针,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回到原点就是一年的时间;月亮就是“月”指针,月亮绕地球运行一周回到原点就是一个月的时间;24节气是跟太阳过宫有直接联系,而和月球运转没有直接关系,所以造成了历法上月令和节气的时间差,所以我们干支学的月令是依据节气来定,即跟日躔过宫相一致。我们再看两个最慢的指针,即太阳系中两个最要紧的行星木星(岁星)和土星(镇星)交会的周期,需要20年,即一个运;假如两星要在同一个宫位上(打比方说子宫)交会的话,则会通过60年,即一元。同理,日月五星重合在同一宫位的周期,则需要大体180年左右,即一个正元;假如把日月五星重合的具体位置再具体化,由夹角30度的一个宫位变为夹角12、8度的一个星宿的宿位,则需要大体540年才能重合一次,即一个大元。这个假设与实际天文学计算有出入,但如此理解起来就很容易,也更加容易把时间和空间结合在一直,由于十二宫即十二地支,所代表的是空间上的十二方位;钟表的表盘代表着宇宙的能量场,即相对静止的天地的气场;日月五星的运行搅动了原本相对静止的能量场,日月五星在十二宫的具体位置分布,就代表着当前时间内各星对各宫的作用与影响力大小,即当前时间空间内天体能量的分布状态,其表达形式就是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上面我们假想的时钟只有年月指针,没有日时指针,还得需要我们把地球自转的因素加以考虑。地球自转周期为一天,即二十四小时,在地球自转过程中,日月五星对地球同一地点的作用与影响时时在发生着变化,地球上同一地点相比于日月五星运转了一周;地球一天时间内公转角度向前行进约1度,亦即相比于日月五星的空间位置变化为1度,循环往复,日复一日。于是,地球上同一地点的天体能量分布以每一天1度的具体位置而产生变化,即产生了同一地点能量分布逐日逐时变化的最终,这便是日和时的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等。地支有十二,而天干只有十个,这是为啥呢?first of all,我们刚才的钟表模型是建立在地心说之上,而事实上咱们地球和其余五星都是在围绕太阳公转,因为轨道和运转速度的区别,造成了行星运行之间相对位置的靠近和远离,亦即天文观测中的“行星逆行”,逆行在西方占星学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传统占星师认为逆行使得行星发挥弱势的作用与影响力。但在咱们国家古时候阴阳理论的指导下,依据五星相比于地球位置靠近和远离的这两种形式,把五星所代表的能量分为阴和阳,又依据五星作用与影响地球的能量大小依次排序形成: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天干。天干与地支相配,多出两个地支无天干相配,形成了旬空,亦称空亡。这是因为日月五星和地球皆在不停的自转和公转,搅动了原本相对静止的黄道十二宫的能量场,这就造成了地球周围能量分布的不均衡,这就等同于河流中的河水在石块下游,石块背后的地方形成的漩涡,这个漩涡的具体位置就是空亡。随着时间推移,日月五星位置发生了改变,漩涡的具体位置也随之发生改变,原来的漩涡消失,相邻的地方成为了漩涡,循环往复,循环一周,从而产生60甲子的往复循环。

已发现的“干支表”刻辞数量还不少,但大部分都残缺,其中发现最完整的天干地支表要算《甲骨文合集》第三7986片甲骨(见图)。

释文:(从右至左竖读) 甲寅 甲辰甲午甲申甲戌甲子乙卯 乙巳 乙未 乙酉 乙亥 乙丑 丙辰 丙午 丙申 丙戌 丙子 丙寅 丁巳 丁未 丁酉 丁亥 丁丑 丁卯 戊午 戊申 戊戌 戊子 戊寅 戊辰 己未 己酉 己亥 己丑 己卯 己巳 庚申 庚戌 庚子 庚寅 庚辰 庚午 辛酉 辛亥 辛丑 辛卯 辛巳 辛未 壬戌 壬子 壬寅 壬辰 壬午 壬申 癸亥 癸丑 癸卯 癸巳 癸未 癸酉这一份干支表共分六列,每列二十字,由右至左读,每列纪十天,十日为一旬,一列一旬,横向看,天干十行,脉络清晰;竖向看,天干六轮,与地支五轮相组合。这一版干支表刻辞六甲齐全,严谨有序,是甲骨文干支表中的一篇完整佳作,也是目前我们看到最完整干支表材料之一。通过了这“甲子表”,我们也可以看出,六十是殷人一周的日数,从甲日起到癸日止,十日是一旬,此亦为生意人的记旬法,因此甲子表也称为“六旬表”。殷人将60干支循环纪日,将60干支分为6旬,每旬十日,殷王往往在旬末末尾一天,即六癸日(癸酉、癸未、癸巳、癸卯、癸丑、癸亥),占卜询问下一旬后十天祸福,叫作“询问”。这版甲骨是商代末期纣王帝辛及其爸爸帝乙在位期间的刻辞,此乃一牛胛骨。在胛骨的正面骨扇上整齐地刻着一份干支表,也是我国最早的天干地支日历,字字清晰,完整无缺。

固然商代采用干支纪日的方式方法,不过因材料的缺失,我们并不能完整串联的商代的天干地支纪日。有资料证实可确知的纪日元支是从春秋时候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0年)二月己巳日开始的,从那时到清末的2六百多年间,干支纪日从未间断和错乱过,此亦为全地球记录时间最长的纪日法,这对于核查史实所发生的准确时间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如大家熟知的古文名篇《石钟山记》中“元丰七年六月丁丑”,即阴历六月九日;《登泰山记》“是月丁未”,指这个月的十八日。

之后的日子,干支纪日更进展到纪年、纪月、纪时,形成干支历。此历法至少从唐代开始,载于历朝的黄历中。

干支除了用于记录时间、占卜外,后来被付与的功能就愈来愈多了。

天干地支之由来?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夏历中用以编排年号和日期用的。

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称天干;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也称十二地支。干支还是阴阳之分: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共有六十个组合,称为“60甲子”。我国人民过去就是以60甲子循环起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

天干有哪些?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天干中的癸代表数字,什么时间代表0,什么时间代表10?

第1步:要记住奇门3盘各元素的数字次序及排列次序 戊、己、庚、辛、壬、癸、丁、丙、乙,三奇六仪对应: 1。2。 3。 4。 5。 6。 7。 8。 9; 休、死、伤、杜、中、开、惊、生、景,9门对应: 1。2。 3。 4。 5。 6。 7。 8。 9; 蓬、芮、冲、辅、禽、心、柱、任、英,9星对应: 1。2。 3。 4。 5。 6。 7。 8。 9; 符、蛇、阴、6。白、玄、地、天,8神对应: 1。2。 3。 4。 5。 6。 7。 8。 8门的排列次序:休、生、伤、杜、景、死、惊、开,依次环排8宫; 9星的排列次序:蓬、任、冲、辅、英、芮(禽)、柱、心,依次环排8宫; 8神的排列次序:符、蛇、阴、6。白、玄、地、天,依次环排8宫。 第2步:迅速判断时辰所在旬 甲子(戊)旬、甲戌(己)旬、甲申(庚)旬、甲午(辛)旬、甲辰(壬)旬、甲寅(癸)旬;分别对应数字:1,2,3,4,5,6; 十天干分别对应1 至 10 的数字; 十二地支分别对应:1 到 12 的数字; 在判断前先要记住:六十甲子共分6旬,每旬分别对应数字:0,10,8,6,4,2 打比方说:丙辰时要晓得在哪一旬,天干丙为3,地支辰为5,地支数5减天干数3等于2,故知丙辰时在第六旬,亦即时在甲寅(癸)旬;又如丙子时,丙为3,子为1,1-3= -2,这时总结出的数字小于0,如何办?那么这样就加上12吧!!!结果为10,故知为第二旬,甲戌(己)旬,这里特别要说明,知道时辰在哪个旬特别重要得,奇门排盘所求直符关键就在此!!! 汇总公式如下: 旬数对应数=地支数 - 天干数 假如旬数对应数小于0就再加上12,为最终旬数对应数,如结果为0就是甲子旬,为10就是甲戌旬,依次类推。 第3步:依据用局数求直符和直使 先看看阳遁直符和直使的求法: 直符直使序数=所用局数+时辰所在旬序数 – 1 假如直符直使序数结果大于9,那不如就再此基础上减去9,即为最终次序数。 假如:序数=1,那么直符为天蓬,直使为休门;为2时,直符为天芮,直使为死门,依次类推。 再看看阴遁直符和直使的求法: 直符直使序数=1+所用局数-时辰所在旬序数 假如直符直使序数结果大于9,那不如就再此基础上减去9,即为最终次序数。 假如:序数=1,,那么直符为天蓬,直使为休门,依次类推。 第4步:求直符直使落宫(书中36页的内容,几个公式就解决了) 阳遁时的求法: 直符落宫数=时干在三奇六仪中所相应的次序数+局数 - 1 假如落宫数>9,那不如就在此基础上减去9,即为最终所得的直符落宫数,假如落宫数9,那不如就在此基础上减去9,即为最终所得的直符落宫数。 举例1:如阳遁7局,乙丑时,求直符及落宫 乙在10天干中对应2,丑在12地支中对应2 2-2=0,知道乙丑为甲子旬,旬序数为一、 直符直使序数=所用局数+时辰所在旬序数 – 1 =7+1-1=7 知7对应7宫的天柱和惊门,既天柱和惊门为直符和直使; 直符落宫数=局数 - 时辰所在旬序数+时干在三奇六仪中所相应的次序数 =7-1+9=15 15超过了9,所以此处减去9等于6,既知直符落于6宫。 举例2:如阴遁6局,辛丑时,求直符及落宫 辛在10天干中对应8,丑在12地支中对应2 2-8=-6,小于0。所以-6再加上12等于6,知道辛丑为甲午旬,旬序数为四、 直符直使序数=1+所用局数-时辰所在旬序数 =1-(-6)-4=3,结果为3,故知3对应宫的天冲和伤门为直符和直使。 直符落宫数=1+局数-时干在三奇六仪中所相应的次序数 =1+6-4=3,所以直符落宫为3宫 以上不分阴阳遁,如逢天禽为直符可是,天禽皆随天芮走宫,以死门为直使。 第5步:求直使落宫 阳遁时的求法: 时干在十天干中序数:甲1。乙2。丙3,依次顺类推 直使落宫=直使序数+时干在十天干中序数-1 如结果大于9,既减去9为直使落宫数。 阴遁时的求法: 时干在十天干中序数:甲1。乙9。丙8,依次逆类推 直使落宫=直使序数+时干在十天干中序数-1 如结果大于9,既减去9为直使落宫数。 以上不分阴阳遁,假如直使落中5宫皆寄坤2宫。 如1:阳遁7局,乙丑时 天柱和惊门为直符和直使 求直使落宫 直使落宫=直使序数+时干在十天干中序数-1 =7+2-1=8,所以此时直使惊门落8宫。 如2:阴遁6局,辛丑时,求直使及落宫 天冲和伤门为直符和直使。 直使落宫=直使序数+时干在十天干中序数-1 =3+3-1=5,所以此时直使惊门落5宫寄坤2宫。 以上五步内容为必须记住的东西,三式盘面的各元素相应的数字,以及在某种条件下,数字要顺逆对应,如求直使的时刻十天干之对应次序数阳遁和阴遁是不一样的。

第四节:十天干之互相作用关系:冲合

十天干的间有相合、相冲的关系,在奇门遁甲里,天干之冲合代表着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

古代人们又把十天干分为五阳干和五阴干,符合阴阳之道。

我们通常来讲把一个宫内遇合的情形称为“合格”。

如值符(甲)己同宫;庚+乙,乙+庚;丙 +辛,辛+丙;丁+壬,壬+丁;戊+癸,癸+戊。

奇门遁甲中又把这类格局称为“奇仪相合”。

吉 格:乙庚、丙辛、丁壬为奇合;戊癸、甲己为仪合。

若得吉门,凡和解事吉利。

这个相合许多人弄不理解,打比方说乙庚合,或许应该是金克木,怎么又相合了?

其实也就是说道理特别容易,打比方说庚为阳金,乙木为阴木。阴阳相吸,阴阳互生,阴阳和合;因此为乙庚相合。

天干五合在奇门中我们最常用的一是如判断另一半的情况时,比较自己一身落宫 与相合之干的落宫状态以及关系。二是测合作、多人多事牵连时的动态。

接下来由我们再来说说天干相冲:

从第1张图中我们看出,甲阳木位居东方,和西方的庚阳金恰巧是,相对的具体位置,两天干同为阳性,同性相斥,还两两相对,比较容易起冲突,所以相冲的概念就出来了,剩下天干相冲同理,戊己土位居九宫中间位置不相冲。

关于天干相冲,在奇门遁甲里一般遇见相冲的格局,都是不太好的格局,被定为凶 格(这个不绝对,没有绝对的吉凶)。这个相冲关系有:甲与庚;乙与辛;丙与壬;丁与癸四组。其中:乙遇辛,丙遇壬,丁遇癸三奇失灵。冲格中还有那么一些六仪相冲的格局如戊+辛,辛+戊;己+壬,壬+己;庚+癸,癸+庚;我们在精论格局时再做具体剖析。

在论冲合动静时有一个讲法:“凡事 在没有发生的时刻,遇冲则发生变动;在发生过的时候,遇冲则冲散。事未起而遇合, 结果是静而不起;事已起而遇合,则事成。”

干支冲合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大家务必要牢记。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