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支纪年法日子如何算天干太岁丙子(干支纪年纪日法)
干支纪年法是如何计算的?
干支(gānzhī)纪年法是中国历法上从古至今就一直使用的纪年方法。
干支是天干和地支之总称。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循环往复,循环记录,这便是俗称的“干支表”。
剖析如下:
1。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叫作“十天干”;
2。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之为“十二地支”。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已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已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已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已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已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已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天干和地支这样组合完,开始新的一轮时恰巧是六十年,所以是六十年一个循环。
更多阅读
干支纪年相传来自黄帝时代。实际是萌芽于西汉初,始行于王莽,通行于东汉以后。有人认为中国在汉武帝以前用干支纪年。那么,这便是岁星纪年, 岁星是颗真实的天体因此用岁星所在纪年,干支预示十二辰(把黄道附一周天分为十二等分)。
木星11、862年绕天一周,所以岁星约85年多走过一辰,这叫做“超辰”(刘歆提出)。此时,干支纪年亦有使用,在颛顼历上,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是太岁在丙子,太初历用超辰法改变为丁丑。汉成帝末年,由刘歆重新编订的三统历又把太初元年改变为丙子,把太始二年(前95年)从乙酉改变为丙戌。
由此知,西汉时期的天干地支纪年存在与太岁纪年转换的一些混乱。到东汉时,历学者没用超辰法。所以太岁纪年和干支纪年在太始二年表面一样。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朝廷下令在全国推行干支纪年。从此干支纪年固定下来,并一直延续到现在未再混乱。
不过用天干和地支搭配纪日的表现方式追溯于夏代,商周沿袭,在殷墟商代考古发现过60甲子表的牛骨残片。
参考资料:知识混装大无极:干支纪年法
干支纪年法怎么计算
干支纪年法,中国传统的纪年方法。
1.干和支之寓意:干支是天干,地支之合称。
十大天干: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十二地支: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龙) 巳(蛇) 午(马) 未(羊) 申(猴) 酉(鸡) 戌(狗) 亥(猪)
2.干和支组合后用于纪年。即: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顺序搭配组合成干支,用于纪年。按此排法,可构成60干支(即为一花甲)。续排下去又将恢复原状,循环往复,永无止尽。
此刻公元纪年换算干支纪年的方式方法
(一)将十大天干、十二地支编号。如下: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4 5 6 7 8 9 0 1 2 3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4 5 6 7 8 9 10 11 0 1 2 3
(二)计算时,年最后一位的数对应天干之编号、用年数除以12,得到的余数对应地支之编号,合起来就是该年的天干地支纪年法。
如2012年:最后一位是2,相应的天干之编号就是“壬”,再用2012除以12得到167余8,对应地支编号为“辰”合起来即2012年为“壬辰”年。
怎样计算干支纪年法?
从黄帝纪年以后,乃至东汉时期在很长一些时日内,都沿用着天干地支之年份计算。天干地支与我们平常所熟知的甲乙丙丁和12属相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怎样用最简单容易的方式计算干支纪年呢?可以学习一下下面的内容。
天干地支分别为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每一年的年尾数天干从庚0、辛1。壬2。癸3。甲4。乙5。丙6。丁7。戊8。己9
地支从子4。丑5。寅6。卯7。辰8。巳9。午10。未11。申12。酉1。戌2。亥3
以2018年为例尾数8是天干戊,地支2018除以12=168。16≈2,戊戌年
更多阅读:天干地支纪年法,源于中国。中国自古便有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简称“干支”,取意于树木的干和枝。
十天干即:甲、乙、丙、丁、戊(wù)、己、庚、辛、壬(rén)、癸(guǐ);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mǎo)、辰、巳(sì)、午、未(wèi)、申、酉(yǒu)、戌(xu一声)、亥。
十二地支又与12生肖对应: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天干地支纪年法是如何计算的?
天干地支纪年的口诀诀窍是:
“公元年数先减三,除10余数为天干,基数改用12除,余数便是地支年”。
以2021年为例,年份减3得基数2018,除以10得余数8,对查天干次序(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得“辛”,再将基数2018除以12得余数是2,再循环对查地支次序(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得“丑”故2021年为辛丑年。(若得0可理解为1之前即12)
天干地支纪日怎么计算?
我把公式给你
日天干地支
从已知日期计算干支纪日的公式为:
g=4C+[C/4]+[5y]+[y/4]+[3*(m+1)/5]+d-3
z=8C+[C/4]+[5y]+[y/4]+[3*(m+1)/5]+d+7+i
其中c是世纪数减一、奇数月 i=0,偶数月 i=6,年份前两位,y 是年份后两位,M 是月份,d 是日数。[ ] 预示取整数。
1月和 2月按上一年的 13月和 14月来算,因此C和y也要按上一年的年份来取值。
g 除以 10 的余数为天干,z 除以 12 的余数为地支。
假如先求得了g,那么
z=g+4C+10+i(奇数月i=0,偶数月i=6)
如:
2009年7月16日
G=80+5+45+2+4+16-3=149 余数是 9,天干是「壬」
Z=149+80+10+0=239 余数是11,地支是「戌」
干支纪日的方式方法是什么?
干支纪日与干支纪年的方式方法一样,每一天用一对于支来预示,六十日为一周,循环记录。
干支纪日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发掘的殷代甲骨片上发现了完整的天干地支表,例如,甲骨文中有一条关于日食的记录载入,称:“癸酉贞日夕又(有)食佳若”,意思是癸酉日这天傍晚有日食。有人猜想这可能就是那个时候人们所使用的一种“日历”。
据考证,比较确切地知道,我国从春秋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0年)二月己巳日起,应用于支连续纪日一直到清代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止),在这2600余年的漫长岁月中,既没有间断又尚未发生错乱,这是全地球现今知道的最长的纪日史料。这一史料对于历史学,特别是对科学技术发展史的考证和研究,都是不可多得的原始资料,因而我国保存下来的天干地支纪日资料,不但是我国,并且也是全地球一份贵重的科学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