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计算24节气准确时间推算太阳节气(怎样准确精密推算阴历24节气)
二十四节气的具体时间是怎么计算的
24节气追溯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24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24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24节气的天文位置。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一年运行360度,共经历二十四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1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2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 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此刻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一叫作“节气”。24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二十四节气的具体的时候是如何算出来的?
阴历是依照24节气编排的。阴历依赖24节气,24节气不依赖阴历。24节气是直接依据太阳确定的,测量正午影子的长短,来核实确定24节气。阴历是怎么规定的?
first of all定节气。这是一切的基石。上古时期的做法是正午影子长度最长的时刻,叫做「冬至」;正午影子长度最短的时刻,叫做「夏至」。紧接着以这两天为参照,把影子长度来回的一个周期(用如今的话说就是地球公转太阳一圈)平均分二十四个时刻,定为24节气。其中第偶数个节气叫做「中气」。现代则完全依靠天文学仪器进行黄赤交角测算,由紫金山天文台发布24节气,精确到分秒级别。——从这里可以看出,24节气是完全依据太阳确定的,与月亮无关,与阴历无关,所以是彻底的阳历。
紧接着定阴历月份。把朔月(正好看不到月亮的时刻)规定成每月的第1天(初一)。——阴历的「初一」一定是朔月,因此此处才展现出农历。接着规定月份名。规定冬至所在的月份为阴历十一月(展现了阴历依赖节气)。以十一月为基础,规定阴历月份名叫正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冬月)、十二月(腊月)。最后规定阴历怎样置闰。假如连续两年冬至所在月(阴历十一月)之间有十三个月,那么找出一年之中的第1个没有中气的月份(又展现了阴历依赖节气),规定为闰月。——这个原则叫做「无中置闰法」。
二十四节气的精确时分是如何确定的?
上面已经回答得很详细了:“由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角速度决定的”,我再补充一下:
今年之立春时间有两个3号和4号,有一部分人可可以在怀疑日历的准确性。其实也就是说两个都是对的。2月4日是按北京时间计算的,2月3日是按世界标准时间——格林威治时间计算的。所以您买的日历、台历、挂历都是正确的。祝大家新春新气象!!!
节气的时间是怎样确定的?为啥可以精确到几点几分?
古时候劳动人民依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地段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此刻24节气是依据太阳在黄道上的具体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节气日期速算法见:
如何算节气?
24节气与阳历有比较固定的相呼应之关系,即上半年来6。二一,下半年来八、二三,但这是极其粗略的,如果想确切知道各年度各节气的日期、时刻,还得去查日历。24节气的准确日期和时刻,是由复杂的运算才确定的,这一个方法本书不适宜介绍。为了满足广大天文爱好者的要求,仅介绍一种精密推算节气的简易方法,但是这一个方法的精密推算结果和节气的时候也许有几分甚至十几分钟的误差。
这一个方法first of all须要晓得公历某年各节气的日期和时刻,紧接着以它为基数向前或向后做具体精密推算。
向后推:(1)如某年为平年,第2年也是平年,则在第1年各节气的日期、时刻上,再加5时49分,就得到第2年各节气的日期、时刻了。它真的可以写成一个表达式:(平后平)X节气=(前平)X节气+5时49分
例如由1981年(平年)2月4日5时56分立春,精密推算1982年(平)立春的日期、时刻。
(1982年)立春=(1981年)立春+5时49分
=2月4日5时56分+5时49分
=2月4日11时45分
(2)如前一年为平年,第2年为闰年,则闰年1。2两个月内各节气的日期、时刻,为第1年1。2两个月内各节气日期、时刻加上5时49分。3月至12月的要减去18时11分。
即:(平后闰)3~12月×节气=(前平)3~12月X节气~18时11分。
例如由1979年(平)3月21日13时X分春分,精密推算1980年(闰)春分的日期、时刻。
(1980年)春分=(1979年)春分-18时11分
=3月21日13时22分-18时11分
=3片20日19时11分。
(3)如第1年为闰年,第2年为平年,则平年1。2两个月各节气的日期、时刻为闰年对应的节气内减去18时11分;3至12月内各节气日期、时刻为闰年相应节气日期、时刻上加5时49分,表达式可写为:(闰后平)1~2月X节气=(前闰)1~2X节气-18时11分。
(闰后平)3~12月X节气=(前闰)3~12X节气+5时49分。
向前推:(1)由平年节气精密推算前一个平年的节气日期、时刻、算法与由平年精密推算下一个平年的方式方法相反。即:(平前平)X节气=(后平)X节气-5时49分。
(2)由平年精密推算前一个闰年的节气,算法与由闰年精密推算后一个平年相反。即:(平前闰)1-2月X节气=(后平)1~2月X节气+18时11分。
(平前平)3-12月X节气=(后平)3-12月X节气-5时49分。
(3)由闰年的节气精密推算前一个平年的节气,算法与由平年精密推算后一个闰年相反。即:(闰前平)1~2月X节气=(后闰)1-2月X节气+18时11分。
24节气如何算的啊?
一月:立春、雨水
二月:惊蛰、春分
三月:清明、谷雨
四月:立夏、小满
五月:芒种、夏至
六月:小暑、大暑
七月:立秋、处暑
八月:白露、秋分
九月:寒露、霜降
十月:立冬、小雪
冬月:大雪、冬至
腊月:小寒、大寒
正常是15天一个节气、一个月30天,两个节(注:都是按阴历算得);九天一九;十天一伏!!!
立春:立是开始之义,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之义。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之义。春分预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炽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炽热之义。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炽热。
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刻。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之义。处暑是预示炽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