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妙吉祥真实名经(开示藏文佛教)
诸境之内出无生,有什么含义?
这是《圣妙吉祥真实名经》中的其中一句,这和下一句和在一起才能看清楚明白,不能断章取义。
诸境之内出无生,即此远离于言说 。。这是说一切境界相,其性本空,离一切生灭相,皆是不生不灭的法性,故称无生。此非是语言文字之所能知。
佛教,念文殊真实名经,有师兄念过没,念文殊真实名经真能得更聪明吗
我此刻就是每一天念一遍,这个经是无上、是最上、是胜、是最胜、是最深、是极深,专心诚心的去念吧,何止变聪明,你看经中说的功德,无量无边,最胜无上!!!
南无《圣妙吉祥真实名经》!!!南无文殊师利菩萨!!!
诵圣妙吉祥真实名经有何功德?
诸佛菩萨护持你~
龙天鬼神保护你~
这是称念诸经,诸佛号之通用功德啊·
阿弥陀佛
进来看一下,明 白的大师帮翻译一下。谢谢谢谢
《圣妙吉祥真实名经》
1。经文
《圣妙吉祥真实名经》的经文主体共有一百七十颂。此经是由密自在者金刚手启请后,释迦牟尼佛所开示。藏文本是由Kamalagupta以及Rin-chen—bzang—Po所译,后来又由ShongBlo-gros-brtan-pa所校订,今日流通的藏文本最少有二种,局部的译文略有不同。
此密续的汉译本收集在《大正藏》中有下列四本(编号依次为一一八七至一一九〇):
1。《佛说最胜妙吉祥根本智最上秘密一切名义三摩地分》 (二卷),宋施护译。
2。《文殊所说最胜名义经》 (二卷),宋金总持等译。
3。《佛说文殊菩萨最胜真实名义经》 (一卷),元沙罗巴译。
4。《圣妙吉祥真实名经》 (一卷),元释智译。
以上四种译文,长短不同,其主要的共通部分,有一百七十颂,前三译本的颂文译成每句五字,后一译本为每句七字。值得注意和提防的是,第4本的译者名号为[元讲经律论、习密教、土番译主、聂崖沙门释智],预示此译者释智是精通三藏并且修习密教的西藏(土番)翻译师,他翻译时或许是梵文与藏文一起参考,再译成汉文。
此经的一百七十颂如下:
1、祈祷十六颂 (一至一六)
2、回答六颂 (一七至二二)
3。观察六种性二颂 (二三至二四)
4、幻网现证菩提次第3颂 (二五至二七)
5,金刚界大中围十四颂 (二八至四一)
6。清净法界智二十五颂 (四二至六六)
7、 不动中围十颂 (六七至七六)
8。妙观察智四十二颂 (七七至一一八)
9。平等性智24颂 (一一九至一四二)
10、成所作智十五颂 (一四三至一五七)
11、赞如来智五颂 (一五八至一六二)
12、结尾八颂 (一六三至一七〇)
此中,第2六及二七颂为密咒,第1六三至一六五颂亦为密咒,唯其中部分可以直译其义。于是,若将此密咒完全不计入,则整个经文共一六五颂。
以下的讨论,以释智的七字译本为主,并依藏文略加订正,使与月官的《广释》一致。
2。经文解释
在《西藏大藏经总目录》中,有关《真实名经》的解释及修行仪轨许多,其编号为一三九五至一四〇〇,二〇九〇至二〇九八,二五三二至二五五九等。此中,第2〇九〇号即为月官菩萨的广释,其特色是顺着经文逐句解释,并且以全面的看法,指出密宗的修持方法与各乘的意义。月官于西元六一〇年左右出生,是印度佛教的显密大师。
一般对《真实名经》的解释,大多数将注意和提防力摆放在[七中围]的安立,此乃生起次第的核心,今略述于下:
1、大幻化网中围:根据经文第2十六颂的十二个咒字,生出东方十二天女、南方十二波罗蜜多天女、西方十二天女、北方十二明女:并由首二咒字及末二咒字,生出四方佛(不动佛、赞生佛、无量光佛及不空成就佛)及其佛母(法界大自在母、忙忙机母、白衣佛母及度母)等等。此中围的主尊是四面八臂的妙吉祥菩萨。
2、金刚界大中围:根据经文第2十九至四十一颂,依次代表四佛母、五方佛、十六金刚菩萨、八天女、十六菩萨。此中围的主尊是大日如来(毗卢遮那佛)。
3、法界体性智中围:以不空成就佛为主尊。
4。大圆镜智中围:以不动佛为主尊。
5。妙观察智中围:从经文八十四颂到九十五颂,依次代表五方佛、十六菩萨、释迦佛、梵寂及金刚持。此中围的主尊是无量光佛。
6。平等性智中围:以宝生佛为主尊。
7、成所作智中围:以金刚萨缍为主尊。
以上是依[七中围]来解说此经。月官菩萨则认为整个《真实名经》在于描写妙吉祥智慧勇识这一主尊而已,为了度化根器不同的众趣,智慧勇识以种种中围、种种方法来引导众生灭除烦恼,证得三身与五智。在《广释》中,月官除了逐句解释经文外,还开示二个重要的见解:
1、在一三五颂[种种乘者方便理]的解释中,剖析那个时候内外道的宗派思想,月官认为:(一)外道的见解堕入断见或常见,故不合理,(二)佛教的声闻乘、独觉乘及唯识宗真假二相的主张皆不究竟,(三)中观宗的[诸法如幻派]也不合理,只有中观宗[极无所住派]的宗义才是究竟,(四)密宗的见解完全相同于极无所住派,(五)密宗与极无所住派的差异在于修行方法上的[无愚、方便多、无难、利根]。
2、在一四五颂[十六半半具明点]的解释中,月官将那个时候密宗圆满次第的修法扼要开示出来:先观想外为阎魔爸妈之本尊形相,内为三脉四轮,而后拙火燃起,气入中脉,明点于四轮融化并领受大乐。故知月官时期已有脉气点的密法实践。
很多密宗名相之易受误解者,在月官的《广释》中,皆可以得到厘清。于是,凡对密宗感兴趣者,值得好好研读这本《广释》 。
圣妙吉祥真实名经广释
1。礼 赞
敬礼世尊妙吉祥智慧勇识
增益损减空,体性大安乐,持乌巴拉及长剑,(一)
孺童前敬礼,辞广密续中,甚深之龙品,于此我分辨。
此处我从[怙主世自在]如所听闻而写出。
2。目的与连系
对具有通达能力的人,若(觉得此密续)没有[目的等]将不进入,是故:
一此密续的内容为啥呢?
二目的为啥呢?
三最终目的为啥呢?
四连系为啥呢?
(答:)
一内容只是妙吉祥智慧勇识。
二目的是通达各式乘的意义。
三最终目的是能证得三身及五智。(二)
四连系是以方便及方便所生的义相连系而安住。
此密续是等同虚空的密续一事续、行续、二俱续、瑜伽续、无上瑜伽续及一切续的[解说续],此由颂文[一切本续殊胜主]可明显看出(三),也是一切乘的枢要,此由颂文[种种乘者方便理]可明显看出(四)。
有许多不同的教典,都从本人的想法方面来解说,彼等对此密续的部份外,并未通达,由于对各自的分别,执为真实之故。
3。摄 义
于此,且先解说摄义:一缘起圆满。二密续本身,三随喜。
一缘起圆满(分三)
1。眷属 2。大师 3。开示圆满。
二密续本身
1。是一字的密续,由于[阿]字为主的原因。(第2十八颂阿者一切字中胜)
2。以[外道恶兽皆怖畏]及[诸义三种功德性]开示外道的见解。(分别见第4十七颂及第1四〇颂)
3。以[于彼四谛宣说者、不还之中复不还。]开示声闻的见解。(第5十颂及第5一颂)
4。以[引导独觉麟喻理、种种出离中出生。]开示独觉的道与果。(第5一颂)
5。以[亦种种识具色义、于心与识具相续。]及[具种种色意中生”开示瑜伽行的见解。(第1二三颂及第七九颂)(六)
6。以[于无二中说无二]开示双运的体性如幻。(第4七颂)
7。 以[二谛理趣住于中] [住于真实边际中]开示最上安住的意义。(第5三颂、第4七颂。)
8。以[其实就是真际无有字]开示无上密咒究竟的意义。(第七七颂)
9。以[二种资粮积集者]开示积集福德及智慧资粮。(第5七颂)
10。以[一刹那中正等觉]开示以一刹那忆念圆满生起本尊天。(第1四一颂)
11。以[金刚吽者吽声吼、器中执持金刚箭、以金刚剑无余断、众持金刚具金刚]开示用三仪轨生起(本尊天)。(第七1。七二颂)
12。以[金刚坐者具无余]开示生起(金刚)坐。(第1一四颂)
13。以[胜智灌顶具头冠]开示灌顶的仪轨,及其支分。(第八四颂)
14。以[一切恶趣悉清净]开示烧尸的仪轨。(第1一九颂)1
15。以[智火炽炎光显威]开示火供的仪轨。(第1一八颂)
16。以[静虑支分皆遍知]开示彼等宗义务各的修法。(第1四六颂)
17。以[亦无支分超于数,即四静虑具初首]开示无相的圆满次第。(第1四五颂)
18。以[十六半半明点具、普具行相无行相]开示有相的圆满次第。(第1四五颂)
19。以[大中围者是广大]当通达此一切中围的意义。(第3三颂)
20、以[正觉遍照大事业]指种性的主尊,开示五种性的中围。(第4二颂)
21。以[彻妙净住乔答摩]开示释迦牟尼的中围。(第九四颂)
22。以[怖畏金刚能怖畏]开示怖畏金刚的中围。(第6六颂)
23。以[忿怒王者具六面]开示六面童子的中围。(第6七颂)
二十四、以[哈拉哈拉具百面]开示百面妙祥瑞的中围。 (第6七颂)
25。以[死主害者障之主别开示害阎摩(大威德金刚)的中围。(第6八颂)
26。以[五面具有五顶髻]开示妙吉祥容颜的中围。(第九三颂)
27。以[具祥星宿具中围]开示具祥星宿的中围。(第1。四颂)
28。以[自在之天]开示遍入(毗纽天)的中围。(第1四八颂)(九)
29。以[天中天]开示梵天的中围。(第1四八颂)(十)
30、以[天中主]开示带释的中围。(第1四八颂)(11)
31。以[非天自在]开示罗怙罗的中围。(第1四八颂)(12)
32。以[天之师]开示木曜的中围。(第1四八颂)(13)
33。以[作坏]开示净心天曜的中围。(第1四八颂)
34。以[作坏] (后者)开示罗刹王楞伽十颈的中围。(第1四八颂)
35。以[自在者]开示摩诃提婆的中围。(第1四八颂)
36。以[智慧为剑持弓箭]开示妙吉祥智慧勇识本身的中围。(第1五〇颂)
37。从彼积聚资粮者:由地、道及解脱之门,开示对妙吉祥智慧勇识之赞扬。
38。以[具禅定身身中胜、圆满报身一切胜、化身其实就是殊胜身]开示果。(第1四六颂,第1四七颂)
39。[彼等]以及[五智]与此所摄,当知是广大的赞扬。
三随 喜(藏文此句略)
[尊者我等亦随喜] (第1六八颂)
注1:此段的藏文前二句标出[空乐]。[持长剑]是妙祥瑞的名号。
注2:三身是法身、报身及化身。五智是法界体性智、大圆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
注3:见本续第1一四颂。
注4:见本续第1三五颂。
注5:藏文为[二谛通达者],今改正。
注6:藏文为[于种种识具相续]。
注7:藏文此二句互换。
注8至13:这里的引文依密续本身的次第调整。
进来看一下,明 白的大师帮翻译一下。谢谢谢谢
《圣妙吉祥真实名经》
1。经文
《圣妙吉祥真实名经》的经文主体共有一百七十颂。此经是由密自在者金刚手启请后,释迦牟尼佛所开示。藏文本是由Kamalagupta以及Rin-chen—bzang—Po所译,后来又由ShongBlo-gros-brtan-pa所校订,今日流通的藏文本最少有二种,局部的译文略有不同。
此密续的汉译本收集在《大正藏》中有下列四本(编号依次为一一八七至一一九〇):
1。《佛说最胜妙吉祥根本智最上秘密一切名义三摩地分》 (二卷),宋施护译。
2。《文殊所说最胜名义经》 (二卷),宋金总持等译。
3。《佛说文殊菩萨最胜真实名义经》 (一卷),元沙罗巴译。
4。《圣妙吉祥真实名经》 (一卷),元释智译。
以上四种译文,长短不同,其主要的共通部分,有一百七十颂,前三译本的颂文译成每句五字,后一译本为每句七字。值得注意和提防的是,第4本的译者名号为[元讲经律论、习密教、土番译主、聂崖沙门释智],预示此译者释智是精通三藏并且修习密教的西藏(土番)翻译师,他翻译时或许是梵文与藏文一起参考,再译成汉文。
此经的一百七十颂如下:
1、祈祷十六颂 (一至一六)
2、回答六颂 (一七至二二)
3。观察六种性二颂 (二三至二四)
4、幻网现证菩提次第3颂 (二五至二七)
5,金刚界大中围十四颂 (二八至四一)
6。清净法界智二十五颂 (四二至六六)
7、 不动中围十颂 (六七至七六)
8。妙观察智四十二颂 (七七至一一八)
9。平等性智24颂 (一一九至一四二)
10、成所作智十五颂 (一四三至一五七)
11、赞如来智五颂 (一五八至一六二)
12、结尾八颂 (一六三至一七〇)
此中,第2六及二七颂为密咒,第1六三至一六五颂亦为密咒,唯其中部分可以直译其义。于是,若将此密咒完全不计入,则整个经文共一六五颂。
以下的讨论,以释智的七字译本为主,并依藏文略加订正,使与月官的《广释》一致。
2。经文解释
在《西藏大藏经总目录》中,有关《真实名经》的解释及修行仪轨许多,其编号为一三九五至一四〇〇,二〇九〇至二〇九八,二五三二至二五五九等。此中,第2〇九〇号即为月官菩萨的广释,其特色是顺着经文逐句解释,并且以全面的看法,指出密宗的修持方法与各乘的意义。月官于西元六一〇年左右出生,是印度佛教的显密大师。
一般对《真实名经》的解释,大多数将注意和提防力摆放在[七中围]的安立,此乃生起次第的核心,今略述于下:
1、大幻化网中围:根据经文第2十六颂的十二个咒字,生出东方十二天女、南方十二波罗蜜多天女、西方十二天女、北方十二明女:并由首二咒字及末二咒字,生出四方佛(不动佛、赞生佛、无量光佛及不空成就佛)及其佛母(法界大自在母、忙忙机母、白衣佛母及度母)等等。此中围的主尊是四面八臂的妙吉祥菩萨。
2、金刚界大中围:根据经文第2十九至四十一颂,依次代表四佛母、五方佛、十六金刚菩萨、八天女、十六菩萨。此中围的主尊是大日如来(毗卢遮那佛)。
3、法界体性智中围:以不空成就佛为主尊。
4。大圆镜智中围:以不动佛为主尊。
5。妙观察智中围:从经文八十四颂到九十五颂,依次代表五方佛、十六菩萨、释迦佛、梵寂及金刚持。此中围的主尊是无量光佛。
6。平等性智中围:以宝生佛为主尊。
7、成所作智中围:以金刚萨缍为主尊。
以上是依[七中围]来解说此经。月官菩萨则认为整个《真实名经》在于描写妙吉祥智慧勇识这一主尊而已,为了度化根器不同的众趣,智慧勇识以种种中围、种种方法来引导众生灭除烦恼,证得三身与五智。在《广释》中,月官除了逐句解释经文外,还开示二个重要的见解:
1、在一三五颂[种种乘者方便理]的解释中,剖析那个时候内外道的宗派思想,月官认为:(一)外道的见解堕入断见或常见,故不合理,(二)佛教的声闻乘、独觉乘及唯识宗真假二相的主张皆不究竟,(三)中观宗的[诸法如幻派]也不合理,只有中观宗[极无所住派]的宗义才是究竟,(四)密宗的见解完全相同于极无所住派,(五)密宗与极无所住派的差异在于修行方法上的[无愚、方便多、无难、利根]。
2、在一四五颂[十六半半具明点]的解释中,月官将那个时候密宗圆满次第的修法扼要开示出来:先观想外为阎魔爸妈之本尊形相,内为三脉四轮,而后拙火燃起,气入中脉,明点于四轮融化并领受大乐。故知月官时期已有脉气点的密法实践。
很多密宗名相之易受误解者,在月官的《广释》中,皆可以得到厘清。于是,凡对密宗感兴趣者,值得好好研读这本《广释》 。
圣妙吉祥真实名经广释
1。礼 赞
敬礼世尊妙吉祥智慧勇识
增益损减空,体性大安乐,持乌巴拉及长剑,(一)
孺童前敬礼,辞广密续中,甚深之龙品,于此我分辨。
此处我从[怙主世自在]如所听闻而写出。
2。目的与连系
对具有通达能力的人,若(觉得此密续)没有[目的等]将不进入,是故:
一此密续的内容为啥呢?
二目的为啥呢?
三最终目的为啥呢?
四连系为啥呢?
(答:)
一内容只是妙吉祥智慧勇识。
二目的是通达各式乘的意义。
三最终目的是能证得三身及五智。(二)
四连系是以方便及方便所生的义相连系而安住。
此密续是等同虚空的密续一事续、行续、二俱续、瑜伽续、无上瑜伽续及一切续的[解说续],此由颂文[一切本续殊胜主]可明显看出(三),也是一切乘的枢要,此由颂文[种种乘者方便理]可明显看出(四)。
有许多不同的教典,都从本人的想法方面来解说,彼等对此密续的部份外,并未通达,由于对各自的分别,执为真实之故。
3。摄 义
于此,且先解说摄义:一缘起圆满。二密续本身,三随喜。
一缘起圆满(分三)
1。眷属 2。大师 3。开示圆满。
二密续本身
1。是一字的密续,由于[阿]字为主的原因。(第2十八颂阿者一切字中胜)
2。以[外道恶兽皆怖畏]及[诸义三种功德性]开示外道的见解。(分别见第4十七颂及第1四〇颂)
3。以[于彼四谛宣说者、不还之中复不还。]开示声闻的见解。(第5十颂及第5一颂)
4。以[引导独觉麟喻理、种种出离中出生。]开示独觉的道与果。(第5一颂)
5。以[亦种种识具色义、于心与识具相续。]及[具种种色意中生”开示瑜伽行的见解。(第1二三颂及第七九颂)(六)
6。以[于无二中说无二]开示双运的体性如幻。(第4七颂)
7。 以[二谛理趣住于中] [住于真实边际中]开示最上安住的意义。(第5三颂、第4七颂。)
8。以[其实就是真际无有字]开示无上密咒究竟的意义。(第七七颂)
9。以[二种资粮积集者]开示积集福德及智慧资粮。(第5七颂)
10。以[一刹那中正等觉]开示以一刹那忆念圆满生起本尊天。(第1四一颂)
11。以[金刚吽者吽声吼、器中执持金刚箭、以金刚剑无余断、众持金刚具金刚]开示用三仪轨生起(本尊天)。(第七1。七二颂)
12。以[金刚坐者具无余]开示生起(金刚)坐。(第1一四颂)
13。以[胜智灌顶具头冠]开示灌顶的仪轨,及其支分。(第八四颂)
14。以[一切恶趣悉清净]开示烧尸的仪轨。(第1一九颂)1
15。以[智火炽炎光显威]开示火供的仪轨。(第1一八颂)
16。以[静虑支分皆遍知]开示彼等宗义务各的修法。(第1四六颂)
17。以[亦无支分超于数,即四静虑具初首]开示无相的圆满次第。(第1四五颂)
18。以[十六半半明点具、普具行相无行相]开示有相的圆满次第。(第1四五颂)
19。以[大中围者是广大]当通达此一切中围的意义。(第3三颂)
20、以[正觉遍照大事业]指种性的主尊,开示五种性的中围。(第4二颂)
21。以[彻妙净住乔答摩]开示释迦牟尼的中围。(第九四颂)
22。以[怖畏金刚能怖畏]开示怖畏金刚的中围。(第6六颂)
23。以[忿怒王者具六面]开示六面童子的中围。(第6七颂)
二十四、以[哈拉哈拉具百面]开示百面妙祥瑞的中围。 (第6七颂)
25。以[死主害者障之主别开示害阎摩(大威德金刚)的中围。(第6八颂)
26。以[五面具有五顶髻]开示妙吉祥容颜的中围。(第九三颂)
27。以[具祥星宿具中围]开示具祥星宿的中围。(第1。四颂)
28。以[自在之天]开示遍入(毗纽天)的中围。(第1四八颂)(九)
29。以[天中天]开示梵天的中围。(第1四八颂)(十)
30、以[天中主]开示带释的中围。(第1四八颂)(11)
31。以[非天自在]开示罗怙罗的中围。(第1四八颂)(12)
32。以[天之师]开示木曜的中围。(第1四八颂)(13)
33。以[作坏]开示净心天曜的中围。(第1四八颂)
34。以[作坏] (后者)开示罗刹王楞伽十颈的中围。(第1四八颂)
35。以[自在者]开示摩诃提婆的中围。(第1四八颂)
36。以[智慧为剑持弓箭]开示妙吉祥智慧勇识本身的中围。(第1五〇颂)
37。从彼积聚资粮者:由地、道及解脱之门,开示对妙吉祥智慧勇识之赞扬。
38。以[具禅定身身中胜、圆满报身一切胜、化身其实就是殊胜身]开示果。(第1四六颂,第1四七颂)
39。[彼等]以及[五智]与此所摄,当知是广大的赞扬。
三随 喜(藏文此句略)
[尊者我等亦随喜] (第1六八颂)
注1:此段的藏文前二句标出[空乐]。[持长剑]是妙祥瑞的名号。
注2:三身是法身、报身及化身。五智是法界体性智、大圆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
注3:见本续第1一四颂。
注4:见本续第1三五颂。
注5:藏文为[二谛通达者],今改正。
注6:藏文为[于种种识具相续]。
注7:藏文此二句互换。
注8至13:这里的引文依密续本身的次第调整。
捡了一本书,叫《文殊菩萨真实名经》,不晓得是还是不是佛教经典。_百度知 。。。
《文殊菩萨真实名经》,不是佛教经典。这个藏传的,不知怎么弄出来。
藏传许多莫名其妙的,传言所谓“空行母”(类似侍女),将不知怎么弄出来的所谓“经”,
偷偷藏于树洞石洞或放置路上,使人捡取借以流传。【正法是完全不能接受这种做法的】
据考证:藏传其实也就是说不是真真正正佛法。藏人到印度求法,业已是古印度被灭断,佛法尽失。
之后,印度也不再有佛法,而是到现在的婆罗门教等印度教。上述只称之“藏传”,就在于此。
印度教是西方人给出的称谓,指的是一个地域性文化集合,是对印度这一地理范围内所有、信仰、风俗、哲学的总称。简单说印度教是印度人信仰的。
自古以来印度有许多,早在雅利安人入侵印度之前那个时候的原住民就有本人的,希瓦大神(湿婆)据说就是当时产生的,后来被并入婆罗门教。
婆罗门教是雅利安人的,在雅利安人入侵印度之前已经存在,崇拜“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神袛多是自然现象之神,如雷电之神因陀罗(Indra)、火神阿耆尼(Agni)、风神伐由(Vayu)等等。信仰吠陀、种姓制度和轮回学说也是婆罗门教的主要教义。
婆罗门教伴随着雅利安人在印度次大陆上的杀伐与兼并,不断扩大作用与影响并 且,为了安抚被征服的民族,也大量吸收了土著的信仰和文化,使得印度教愈来愈庞杂,印度教众神殿里的神灵也愈来愈多。打比方说象头神葛奈什(Ganesha)、室健陀(Skanda)等原来都是土著部落的神袛,后来被吸收进婆罗门教。
这时的婆罗门教有了很大变化,从最初的“祭祀万能”慢慢发展出哲学、史诗、神话等新的内容,神袛也从最初的自然神发展为以梵天、毗湿奴和希瓦为主的神仙体系。
印度教:12世纪伊斯兰教在印度站稳脚跟,然后莫卧儿王朝统一了印度次大陆,伊斯兰成为受支持的主流,婆罗门教受到打压,不过仍然顽强的存在着,而佛教却彻底退出了印度的历史舞台。16世纪的时刻,印度西北部显现了婆罗门教和伊斯兰教的混合——锡克教。随着英国殖民统治的开始,“印度“作为一个国家的概念开始形成,而”印度教“代表一种开始被西方人所认识和了解。
!!!!!!!!!!!!!!!!!!!!!!!!!!!!!!!!!!!!!!!!!!!!!!!!!!!!!!!!!!!!!!!
佛学——佛陀释尊所说 ,方可称为经。
《文殊菩萨真实名经》冠以【经】已是问题;是还是不是佛教经典?一般认为《大藏经》才是。
大藏经,是将一切佛教典籍汇集起来编成的一部全集。起初称之为“一切经”,后而定名为“大藏经”,“藏”有“保藏”之义。因其内容十分广泛,故称“大藏经”,又称“藏经”。其内容主要由经、律、论叁部分组成,又称为“叁藏经”,分别称为经藏、律藏和论藏。“经”是佛教为指导弟子修行所说的论理;“律”是佛教为信徒制定的平时生活所应遵守的规则;“论”是佛教弟子们为阐明经的论理的着述。此外还包括印度、咱们国家的其他相关佛教史、佛教理论钻石的专著。此刻,在佛教的诞生地印度次大陆,佛教原典已荡然无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