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的農歷什麼時間祭財神好(每月初幾拜財神爺最好)
財神節什麼時間燒紙錢
農歷七月二十二祭祀財神生日,民間俗稱“財神節”。
財神節,是中國漢族、土族等地民間祭祀財神的節日。一般為農歷七月廿二日,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傳說此日是財帛星君的生日,不過在中國民間財神又有文武之分,所以逢年農歷正月初五及七月二十二便是祭祀財神爺的日子。中國民間通常掛燈籠以祈禱來年豐收。許多人也去中嶽廟財神閣奉請財神希望能保佑自己財運大好。
財神節是哪天,什麼時候段迎財神好呢?
財神節是農歷的7月22。放鞭炮迎財神11點到凌晨一點是吉時,12點前後迎財神最吉利瞭。
我國古代以商朝比幹為文財神,以三國關雲長為武財神。每年正月初五專祭財神。祭祀時,紅燭高燒,鞭炮齊鳴,用面做成元寶、聖蟲,或用錢做成錢龍,吃水餃謂之“元寶”,意謂進寶招財。臨清每年七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為財神會,唱戲三天。濰縣是七月二十一日為祭財神日。其財神廟有對聯雲:“頗有幾分錢,你也求,他也求,給誰是好?點上三柱香,朝也拜,夕也拜,叫我為難。”
財神節來歷:
傳說光緒年間,在即墨古城有一個姓周的掌櫃,經營一傢叫“春興永”佈匹絲綢店。他在七月二十一日那天夜裡,一連做瞭3個完全相同的夢。夢中的他清楚的記得自己正在照顧生意,門外突然來瞭個披頭散發的老者,一進門就坐在一把椅子上對他念叨說:“明天是我的生日,許多年沒有人給我過忌辰瞭,誰給我過,保證他生意亨通……”周掌櫃是商人,為討個吉利,第二天一早,他就早早準備好香紙、供品、鞭炮。在夢中老者的囑咐下,燃放鞭炮,祭奠先祖……說來也怪,那天來看熱鬧的人多,看完後都紛紛湧到店內帳割綢佈,本來冷清的生意立馬紅火起來。
周掌櫃迎財神的事兒很快被好事者一傳十,十傳百……所以,每年陰歷的七月二十二,即墨城的傢傢店鋪都效仿,流傳至今,形成瞭迎財神的習俗。
春節習俗:正月初五 祭財神 送窮 開市
【春節習俗:正月初五 祭財神 送窮 開市】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民俗一說破五前諸多忌諱與禁忌過瞭這日皆可破。依照舊的習慣要吃“水餃子”五日,北方叫“煮餑餑”。如今有的人傢隻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沒有不吃的。從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戶都如是,就連待客也如此。婦女們也不再忌門,開始互相走訪拜年、道賀。新嫁女子在這一天歸寧。一說破五這一天不適宜做事,否則本年內遇事破敗。破五習俗除瞭以上忌諱與禁忌外,著重是送窮,迎財神,開市貿易。
祭財神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財神。民間傳說,財神即五路神。所謂五路,指東西南北中,意為出門五路,皆可得財。
清代顧祿《清嘉錄》雲:“正月初五日,為路頭神誕辰。金鑼爆竹,牲醴畢陳,以爭先為利市,必早起迎之,謂之接路頭。”又說:“今之路頭,是五祀中之行神。所謂五路,當是東西南北中耳。” 上海舊歷年有搶路頭的習俗。正月初四子夜,備好祭牲、糕果、香燭等物,並鳴鑼擊鼓焚香禮拜,虔誠恭恭敬財神。初五日俗傳是財神誕辰,為爭利市,故先於初四接之,名曰“搶路頭”,又稱“接財神”。
五祀即祭戶神、灶神、土神、門神、行神,所謂“路頭”,即五祀中之得神。凡接財神須供羊頭與鯉魚,供羊頭有“吉祥”之意,供鯉魚是圖“魚”與“餘”諧音,詩個吉利。人們深信隻要可以得到財神顯靈,便可發財致富。
於是,每到過年,人們都在正月初五零時零分,打開大門和窗戶,燃香放爆竹,點煙花,向財神預示歡迎。接過財神,大傢還要吃路頭酒,常常吃到天亮。大傢滿懷發財的希望,但願財神爺能把金銀財寶帶來傢中,在新的一年裡大發大富。
路頭神
路頭神是吳地所信奉的一位財神。俗以是日為他的生日,祭曬迎接,頗為壯觀。
路頭又稱“五路神”。據說元末有一何五路,為抵禦外寇而死,人們因此祀他為神,名“五路神”。但此五路神好像與作為財神的路頭五路神無涉。或又以五路神實為五聖神,或曰五通神,在康熙年間湯斌毀禁上方山五通寺以後,民間不敢祀五通神,故改其名為路頭而祀之。多數以此路頭為古五祀中的行神,所謂五路乃東西南北中也;財貨無不憑路而行,故人們以行神為財神,謹加祭祀,冀求它引財入門,或出行獲利。古代人們外出行旅,祭祀路神以求平安,此乃“祖道”之俗;吳俗接路頭,祭祀的也是路神,而這路神變成財神。路神變為財神,是因商業的發展,財貨流通的加劇。財貨往來於陸水之間,人們直觀地認為,路在冥冥之中主宰瞭財貨。
常人認為接路頭,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別靈驗,因此叫“搶路頭”。有一些地方,真的在元日初四便“匆匆搶路頭”瞭,且相沿成俗。既然路神已不再是行旅的保護者,人們便不再在赴旅時祭祀它瞭。
至於人們在元月初五祭拜路頭神,並以此日為其生日,乃五路神中之“五”與初五之“五”牽連之故。北方於此日祭“五窮”也是一樣。在正月而非其他月,乃取新年新氣象,圖一年吉利,財源茂盛,東西南北中,財富五路並進。
送窮
正月初五“送窮”,是中國古代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這一天各傢用紙造婦人,稱為“掃晴娘”,“五窮婦”,“五窮娘”,身背紙袋,將屋內穢土掃到袋內,送門外燃炮炸之。這一習俗又稱為“送窮土”,“送窮媳婦出門”。陜西韓城一帶,破五這一天忌出門,而且要將鮮肉放在鍋中炙烤,還要爆炒麻豆,令其崩裂發聲,認為這樣可以崩除窮氣,求得財運。此外舊時除夕或正月初五要吃得特別飽,俗稱“填窮坑”。民間廣泛流行的送窮習俗,反映瞭我國人民普遍希望辭舊迎新,送走舊日貧窮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滿生活的傳統心理。
農歷正月初五,俗稱破五。這一天,很多地方時興一種叫做趕"五窮"的風俗。人們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掃衛生。鞭炮從每間房屋裡往外頭放,邊放邊往門外走。說是將一切不吉利的東西、一切妖魔鬼怪都轟將出去,讓它們離我們遠遠的,越遠越好。打掃衛生是一種徹底的大掃除。從每間房屋裡把垃圾掃出門外。臘月三十到正月初五以前,通常是不允許搞衛生的,也掃掃地,但隻能在屋裡掃,垃圾隻能先放在屋裡的拐角處。
非常大年初一,那是一掃帚也不能動的,說是動瞭就將好運氣弄掉瞭。可到破五這一天,卻非徹底地搞一回大掃除不可瞭。等到垃圾掃出大門,掃到某處角落,便也將鞭炮從屋裡放到瞭屋外,於是拿來一個非常大的爆竹,放在那垃圾堆上,點燃瞭,轟隆一聲,儀式完畢。人們說:這下子,一切窮氣窮鬼都給趕跑瞭!於是吃飯。
這風俗,在關中,東府西府,都差不多。但在放完大炮以後,所吃東西,不完全一樣。西府的隴縣是全縣都吃攪團,說是要把一切不如意的東西都用這糨糊般的糧食粘住粘掉。據說在渭河河谷一些地方,過年也吃攪團,但不是破五,而是臘月三十,如三原縣和武功縣。這和隴縣也一樣。隴縣是過年期間吃三頓攪團,臘月三十,正月初五,還有正月初七。彬縣在正月初五這一天也吃攪團,說是"吃窮飯,除窮根",又說"糊窮坑"、"填窮坑"。用攪團如此的食物來糊來填倒也適當。彬縣人說,反正不能吃酒肉。地處渭北高原的淳化縣,這一天也吃攪團,也說是用來填窮坑,並且這一天不能出門串親戚,說是不能讓親戚沾著瞭窮氣。
最有趣的是鳳翔縣,這是秦人的發祥地,亦稱破五,也早起,也搞大掃除,也放大炮,但是吃的糧食和吃的講究大不相同,他們是吃餃子。不叫餃子,叫煮角。先一天夜間包好,第二天早上煮瞭吃。也包肉餡。妙在包餃子時,須點一支香,在那盛餃子餡的盆上邊繞去又繞來,緊接著才包那餃子。這是為啥?鳳翔人說:這是將"五窮"之類趕攏瞭來,包將起來,煮熟瞭,吃掉。秦人豪邁,辦事徹底,這樣做,竟不隻是趕走"五窮",而要趕盡殺絕,有點"食其肉寢其皮"的味道。
按:"五窮"亦稱"五鬼"。指"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等五種窮鬼。曾見於韓愈的《送窮文》。這位詩文大傢說,"凡此五鬼,為吾五患",因此要送而走之。文人不管內心怎樣思謀,行文總是比較平和,雖屬我的大患,還是客客氣氣送走瞭吧。到瞭老百姓便實話實說,"趕五窮","填窮坑",而且動用瞭爆竹掃帚,不能客氣。這畢竟不是請客送禮。趕盡殺絕,當是其中最為慷慨激昂淋漓盡致者。
開市
舊俗春節期間大小店鋪從大年初一起關門,而在正月初五開市。俗以正月初五為財神聖日,認為選擇這一天開市必將進寶招財。
(註:民間舊俗,請勿。)
2023年財神爺什麼時間貼
財神節是二零二三年農歷七月二十二日。
財神節是中國漢族和土族祭祀財神的民間節日。7月22日是財富星王變成男人的日子。農歷正月初五俗稱破初五。這有很多習俗,如送走可憐的神和接受財神。
於是,農歷正月初五和農歷七月二十二日是祭拜財神的日子。中國民間通常會放鞭炮,掛燈籠,燒香,送紙錢等形式,以祈求來年廣納財源。
財神節的來歷起源傳說介紹如下:
財神節的來歷傳說光緒年間,即墨古城有一個叫周的店主,經營著一傢名叫春興永的佈帛店。7月21日晚上,他連續做瞭三個一模一樣的夢。在夢裡,他清楚地記得自己在打理生意。忽然,門外來瞭一個留著長發的老人。
一進門就坐在椅子上對他念叨:“明天是我的生日,許多年沒人給我紀念日瞭。誰給我的,保證他的買賣興旺……”店主周是個生意人。為瞭獲得幸運,他第二天一早就準備瞭香紙、供品和鞭炮。在夢中老人的命令下,放鞭炮,祭奠祖先。
說也奇怪,那天來看熱鬧的人非常多,看完後都跑到店裡裁帛,原本冷清的生意立刻變得紅火起來。
上面的內容參考:百度百科—財神節
每月財神日是哪一天
假如我們的財富運勢與運氣不是很好,在生活或者工作中得不到足夠的財富,咱們能夠通過在傢裡供奉財神來獲得良好的財運,此說法固然沒有一定的依據,但確實能夠讓人們的心中暢快,變得愈來愈有自信,因此我們的民俗中也有許多關於迎財神的講法,接著下面讓我們來看看財神日究竟是哪天。
一年一次的財神日
財神日就是我們俗稱的迎財神的日子,如此的日子是我們迎接財神回傢的日子,在中國傳統中正月初五是財神的生日,所以我們在財神生日到來的前一天夜裡,也就是正月初四晚上,就要迎接財神回傢。在正月四這天早晨,我們也可以看見各商店開市,一大早就金鑼爆竹來迎接財神。這個說法固然沒有什麼依據,但是我們此刻許多人仍然在遵守,多是為瞭本人的事業討個彩頭。
正月初四是迎財神的日子
正月初四是我們俗稱的迎財神的日子,迎財神的來歷起源是出自於北京的兩處財神廟,一處在廣安門外六裡橋,叫“五顯財神廟”,每年正月初四到正月十六開廟會,所以初四就成瞭北方人祭財神的日子,通常在清晨的時刻,需要燃放鞭炮。來宣告財神自己已經做好瞭迎接財神的準備,因此我們在這一天鬧的越開心越好,這樣能夠讓財神爺知道你們的心意。
迎財神的註意和提防問題與事項
不管是北方在大年初四迎財神,還是在南方在大年初五迎財神,我們在財神生日到來的前一天夜裡,各戶都會辦置宴席,為財神慶生。不但會放鞭炮,還會在初五內內外外地打掃衛生,意思就是要從每個房間裡將垃圾清掃出門外。不管我們有著如何的習俗,我們都應該保持虔誠的心態去面對財神的到來,祈禱財神可以接受本人的願望。
迎財神是正月初幾 拜財神是每一個月初幾
馬上就是一年一度的春節瞭,春節之後馬上就是正月,迎財神似乎是正月的活動,迎財神是正月初幾呢?
迎財神是正月初幾
一般在正月初四迎財神,部分地區也有在正月初五迎財神的習俗。
在中國神話傳說中,初四是女媧創世神話傳說中的“羊日”,是一個很吉利的日子,於是,民間有正月初四迎灶神、財神回歸的傳統習俗,此刻有不少地區是初四迎財神,初五、初六正式開始營業,某些地區也有初五接財神,初六營業的傳統。
迎財神有什麼含義
一種傳統習俗。
在我國民間神話傳說中,有一部分人專門掌管財運,這幾個人被稱為財神,財神有文財神、武財神等,民眾依據自己傢的實際情況,選擇迎接哪一位財神歸傢,緊接著就在初四或初五的時刻接財神回自傢,定期和供奉,祈佑自己在接著下面的一年財運滾滾。
迎財神的最佳時間
民間常用的迎財神時間為:子時(0-1點)、寅時(3-5點)、卯時(5-7點)。
迎財神在我國有很悠久的歷史和傳統,迎財神的時間也大體上比較固定瞭,人們往往會在子時(0-1點)、寅時(3-5點)、卯時(5-7點)這三個時間點中選取一個時間迎財神,一般情況下,選擇子時(0-1點)的羣眾比較多,由於中國人講究萬事宜早不適宜晚,於是,子時(0-1點)起來迎財神的人占瞭迎財神時間的很大比例。
迎財神去寺廟還是道觀
道觀。
財神重點分為兩大類:一是道教賜封,二是中國民間信仰。道教賜封為天官上神,中國民間信仰為天官天仙,所以,我們常說的財神都是從我國傳統文化中衍生出來的信仰,佛教是外來文化,並沒有財神如此的說法,於是,迎財神要去道觀。
拜財神是每一個月初幾
依照傳統是每一個月的初一和十五。
中國人很看重財運,於是,許多人會在每一個月拜拜財神,寄托心願,初一和十五是十齋日,是民間用於祈福和祭拜日子,於是,拜財神的話也可以在初一和十五的時刻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