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鼓詞潘雲英雙扇姻緣(溫州鼓詞雙扇姻緣07)
一:瞭解戲曲文化知識和越劇的地方戲
戲曲指的是我國傳統的戲劇。戲曲的內涵包括唱念做打,綜合瞭對白、音樂、歌唱、舞蹈、武術和雜技等多種表演方式,不同於西方將歌劇、舞劇、
戲曲(traditional opera)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京劇、越劇、黃梅戲、評劇、豫劇。 我國各民族地區的戲曲劇種,約有三百六十多種,傳統劇目數以萬計。中華人民成立後又出現很多改編的傳統劇目,新編歷史劇和表現現代生活題材的現代戲,都受廣大觀眾熱烈歡迎。比較流行著名的劇種有:昆曲、粵劇、川劇、淮劇、晉劇、漢劇、湘劇、潮劇、閩劇、祁劇、莆仙戲、河北梆子、湖南花鼓、呂劇、花鼓戲、徽劇、滬劇、京劇、越劇、紹劇、黃梅戲、評劇、豫劇、秦腔等五十多個劇種。
戲曲是我國傳統的戲劇形式。是蘊含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各種表演藝術因素綜合而成的。它的源頭 由來已久,早在原始社會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長發展的過程中,經過八百多年不斷地豐富、更新與發展,才逐漸形成比較完整的戲曲藝術體系
中國戲曲源遠流長,它最早是從模仿勞動的歌舞中產生的。
先秦時期
(1)先秦——戲曲的萌芽期。《詩經》裡的“頌”,《楚辭》裡的“九歌”,就是祭神時歌舞的唱詞。從春秋戰國到漢代,在娛神的歌舞中逐漸演變出娛人的歌舞。從漢魏到中唐,又先後出現瞭以競技為主的“角抵”(即百戲)、以問答方式表演的“參軍戲”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搖娘”等,這幾個都是萌芽狀態的戲劇。
唐中後期
(2)唐代(中後期)——戲曲的形成期。中唐以後,我國戲劇飛躍發展,戲劇藝術逐漸形成。
宋金時期
(3)宋金——戲曲的發展期。宋代的“雜劇”,金代的“院本”和講唱形式的“諸宮調”,從樂曲、結構到內容,都為元代雜劇打下瞭基礎。
元朝時期
(4)元代——戲曲的成熟期。到瞭元代,“雜劇”就在原有基礎上大大發展,成為一種新型的戲劇。它具備瞭戲劇的基本特點,標志著我國戲劇進入成熟的階段。其中最為傑出的作曲傢為關漢卿,他的代表作《竇娥冤》歷來被後人稱頌。
明清時期
(5)明清——戲曲的繁榮期。戲曲到瞭明代,傳奇發展起來瞭。明代傳奇的前身是宋元時代的南戲(南戲是南曲戲文的簡稱,它是在宋代雜劇的基礎上,與南方地區曲調結合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興的戲劇形式。溫州是它的發祥地)。
京劇是中國戲曲曲種之一,發源於十九世紀中期的都城北平,並於清朝宮廷內獲得瞭空前的繁榮。其腔調的西邊皮和二黃為主,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被看成是中國國粹。它是由安徽的徽調和湖北的漢調及昆曲、秦腔糅合發展而來的。清朝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來自中國南方的四大徽班陸續進入北平。第一個進京的徽班是以唱“二黃”聲腔為主的“三慶”,因為其聲腔及劇目都很豐富,逐漸壓倒瞭那個時候盛行於北京的秦腔。很多秦腔班演員轉入徽班,形成徽秦兩腔的融合。隨後,另外三個徽班:“四喜”、“春臺”和“和春”也來到北京,使盛行多年的昆劇逐漸衰落,昆劇演員也多轉入徽班。到瞭清朝道光年間湖北演員進京,帶過來瞭楚調(漢調、西皮調),在京師與徽班造成瞭西皮與二黃合流,形成經常提到的“皮黃戲”。此時在京師裡形成的皮黃戲,受到北京語音與腔調的作用與影響,有瞭“京音”的特色。後來因為他們經常到上海演出,上海人就把這種帶有北京特點的皮黃戲叫做“京戲”,亦稱“京劇”。又因為京劇在京師的迅速發展,使其藝術水平在中國戲曲中名列前茅,後來在全中國流行,因此也被稱為“國劇”。 京劇是在北京形成的戲曲劇種之一,至今已有將近二百年的歷史。它是在徽戲和漢戲的基礎上,吸收瞭昆曲、秦腔等一些戲曲劇種的優點和特長逐漸演變而形成的。徽戲進京是在公元1790年(清乾隆五十五年),最早進京的徽戲班是安徽享有盛名的“三慶班”。隨後來京的又有“四喜”、“和春”、“春臺”諸班,合稱“四大徽班”。 京劇的正式形成大概是道光二十年(1840年)以後的事,這時京劇的各種唱腔版式已初步具備,京劇的語言特點已經形成,在角色的行當方面已出現瞭新的變化,已坐擁一批具有京劇特點的劇目,京劇第一代演員也依然出現:餘勝三、張二奎、程長庚被稱為老生“三鼎甲”,此外還有老生演員兼京劇劇作傢盧勝奎。程長庚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他在融合漢調、徽調並吸收昆曲加以改造和提高方面,比同時期的其他京劇演員作瞭更加的多的努力,對京劇表演藝術的形成貢獻很大,對後世京劇的發展作用與影響起瞭巨大的功效。 京劇音樂屬於板腔體,主要唱腔有二黃、西皮兩個系統,所以京劇也稱“皮黃”。京劇常用唱腔還有南梆子、四平調、高拔子和吹腔。京劇的傳統劇目約在一千多個,常演的約有三四百個以上,其中除來自徽戲、漢戲、昆曲與秦腔者外,也有相當數量是京劇藝人和民間作傢陸續編寫出來的。京劇較擅長於表現歷史題材的和軍事鬥爭,故事大多取自歷史演義和小說話本。既有整本的大戲,也有大量的折子戲,此外還有一些連臺本戲。 粉墨春秋(陳芳演出楊門女將)
京劇角色的行當劃分比較嚴格,早期分為生、旦、凈、末、醜、武行、流行(龍套)七行,以後歸為生、旦、凈、醜四大行。 京劇形成以來,湧現出大量的優秀演員,他們對京劇的唱腔、表演,以及劇目和人物造型等方面的革新、發展做出瞭貢獻,形成瞭很多作用與影響很大的流派。如老生程長庚、餘三勝、張二奎、譚鑫培、汪桂花芬、孫菊仙、汪笑儂、劉鴻聲、王鴻壽、餘叔巖、高慶奎、言菊朋、周信芳、馬連良、楊寶森、譚富英、李少春等;小生徐小香、程繼先、薑妙香、葉盛蘭等;考勤武生俞菊笙、黃月山、李春來、楊小樓、蓋叫天、尚和玉、厲慧良等;旦角梅巧玲、餘紫雲、田桂鳳、陳德霖、王瑤卿、梅蘭芳、程硯秋、荀慧生、尚小雲、歐陽予倩、馮子和、小翠花、張君秋等、老旦龔雲甫、李多奎等;凈角穆鳳山、黃潤甫、何桂山、裘桂仙、金少山、裘盛戎等;醜角劉趕三、楊鳴玉(原為昆醜,加入京班演出)、王長林、肖長華等。此外還有著名琴師孫佑臣、梅 田、徐蘭沅、王少卿、楊寶忠等;著名鼓師杭子和、白登雲、王燮元等。 經典劇目: 霸王別姬(梅派)、白蛇傳、定軍山、貴妃醉酒(旦角折子戲)、群英會、借東風(須生)、玉堂春(程派)、九件衣、文昭關、望江亭、徐策跑城、轅門斬子、四郎探母、紅鬃烈馬(全部)鎖麟囊、探陰山、楊門女將、 文姬歸漢、羅成叫關、孟麗君、遊上林(折子戲)、趙氏孤兒、謝瑤環。。。。。。
豫劇
豫劇,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礎上,不斷進行繼承、改革和創新發展起來的。建國後因河南簡稱“豫”,所以稱豫劇。豫劇在安徽北部地區稱梆劇,山東、江蘇的部分地區仍稱梆子戲。 豫劇的流行區域主要在黃河、淮河流域。除河南省外,湖北、安徽、江蘇、山東、河北、北京、山西、陜西、四川、甘肅、青海、、等省區市皆有專業豫劇團的分佈,是我國最大的地方劇種。 豫劇是我國最大的地方劇種,緊次於京劇,居各地區劇種之首,目前在我國十六個省市有專業豫劇團的存在。豫劇起源已經很難考證。一說明末秦腔與蒲州梆子傳入河南後,與當地民歌、小調相結合而成;一說由北曲弦索調直接發展而成;一說是在河南民間演唱藝術,尤其是自明朝中後期,在中原地區盛行的時尚
小令基礎上,吸收"弦索"等藝術成果發展而成。 清朝乾隆年間(1736-1795),河南省已流行梆子戲。據那個時候的碑文資料記錄載入內容,明皇宮是"當年演劇各班祈禱宴會之所,代遠年湮,亦不知創自何時。於道光年間(1821-1850)河工決口,廟宇沖塌,瓦片無存",可見在道光之前,梆子戲就早已存在。這幾個記述與藝人間的傳說相符。據一些老藝人追憶,他們在1912年前後學藝時,曾聽師傅說起河南的"內十處",即祥符(今開封)、杞縣、陳留(今開封)、尉氏、中牟、通許、儀封、封(今並入蘭考)、封丘、陽武(今並入原陽)和"外八處即淮陽、西華、商水、項城、沈丘、太康、扶溝、鹿邑。據藝人相傳,豫劇最早的傳授者為蔣門、徐門兩傢,蔣門在開封南面的朱仙鎮,徐門在開封東面的清河集,都曾辦過科班。 辛亥剪掉鞭子以後,河南梆子更加的多地進入城市演出。那個時候開封較有名的茶社,如致祥茶社、普慶茶社、澄懷茶社、慶茶社、東火神廟茶社、同樂茶社等,均爭相邀聘河南梆子班社,義成班、天興班、公議班、公興班等因而活躍一時。從此以後,鄭州、洛陽、信陽、商丘等城市相繼出現演出河南梆子的茶社、戲園。在農村,則每逢迎神賽會必演雙在一些地區,所演多屬河南梆子。 20年代末到30年代,河南梆子的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這一時期,開封相國寺先後建立瞭永安、永樂、永民、同樂四個河南梆子劇場,很多著名藝人如陳素真、王潤枝、馬雙枝、司鳳英、李瑞雲、常香玉、趙義庭、彭海豹等,雲集於開封。1935年初,以樊粹庭為首成立瞭豫聲戲劇學社,改永樂舞臺為豫聲劇院,陳素真所在的杞縣戲班和趙義庭所在的山東曹縣戲班均參加瞭該學社。豫聲戲劇學社
革除瞭舊戲班的一些不合理制度,對表演和舞臺美術等進行革新,並演出由樊粹庭編寫的《凌雲志》、《義烈風》、《霄壤恨》、《滌恥血》、《三拂袖》等劇目。抗日戰爭爆發後,於1938年,采"醒獅怒"之意,改學社為獅吼劇團。 豫劇擁有一批專業和業餘的編劇人才,如樊粹庭、楊蘭春等。楊蘭春(1921年生,河北省武安人),先後改編和創作(有的是與他人合作)瞭《小二黑出嫁》、《人往高處走》、《劉胡蘭》、《朝陽溝》、《冬去春來》、《朝陽溝內傳》等。同時他還導演瞭不少現代戲和傳統戲。如《血淚仇》、《赤葉河》、 《志願軍的未婚妻》、《秦香蓮》、《唐知縣審誥命》等河南及全國很多省、市、自治區普遍建立豫劇演出團體。
評劇
於清宣統元年(1909)年形成於唐山,故也叫作“唐山落子”。民國十二年(1923),創建該劇種的警世戲社在天津演出時,因其上演劇多有“懲惡揚善”、“警世化人”、“評古論今”之新意,納名宿呂海寰建議,改稱“評劇”;民國二十五年名伶白玉霜在上海拍影版《海棠紅》,新聞界將評劇之稱謂載於《大公報》,從此評劇之名字廣泛傳播於全國。 評劇源於冀東民間歌舞“秧歌”,秧歌是民間農歷新正花會活動中的主要形式之一,由雙人彩扮,對歌對舞,群體伴唱伴舞,鑼鼓擊節,嗩吶或絲竹配樂伴奏,以歌唱民間生活故事、歷史人物、四季風光為主要內容。 明、清兩代多有以唱秧歌為業者,所唱曲調以蓮花落為主。至清末,秧歌又汲取瞭樂亭皮影、鼓書等,遂演變成為具有冀東地方特色的“蹦蹦戲”。 蹦蹦戲初期為兩小戲(一旦一醜),有唱有白,載歌載舞;所演劇目有百種以上,有一定的故事情節和首尾貫穿的人物,以敘事體第三人稱為其主要特征。音樂上也是向板腔體過渡的形態。因蹦蹦藝人所唱曲調以蓮花落為主,並以竹板(節子板)擊節,所以有蹦蹦戲與蓮花落之混稱。演出形式是先以群體合唱“四喜歌”開場,再引出正戲。 道光二十年(1840)後,農民以習蹦蹦戲謀生者日益增多,湧出瞭大批唱蹦蹦戲的藝人。因為藝人們各自所操的鄉土方言和活動地域的區別,遂形成瞭東、西、北三路蹦蹦戲。光緒六年至二十六年(1880-1990)間,出現瞭很多半職業和職業性的班社。班社中優秀的蹦蹦藝人在互相競爭角逐中,又彼此交流,互相汲取,從而推動瞭蹦蹦戲不斷向前發展,將對口彩唱兩小戲推進到三小戲(即拆出戲)階段。 折出戲扮演者由三人稱轉化為第一人稱,劇本由說唱體演變為代言體,出現瞭分場式的小型劇目,表演上也開始有瞭簡單容易的腳色行當劃分,表演上除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傳統秧歌舞蹈動作外,在一些劇目中開始引進模擬實際生活的寫實動作,並且也開始仿效大劇種的程式動作。但又不受嚴格的程式規范束縛,動作較為自由。 念白以唐山地方語言為基礎稍加韻化而成。音樂唱腔,初具板腔體樣式。有瞭慢板、二六板、小悲調、鎖板等;伴秦,以板胡為主,兼用嗩吶、笛子;擊節樂器甩掉瞭竹子板,改用棗木梆子並借用河北梆子鑼經,啟秦時以拉板胡者跺腳為令來指揮樂隊伴秦。舞臺設施隻置一桌二椅和"保守",別無他物。 折出戲劇目計有百餘種,多數源出兩小戲,或影卷、梆子劇本。另一部分則是根據民間實際生活、時事傳聞、古今傳奇、歷史小說、子弟書鼓詞等編寫而成。在折出戲時期,清光緒三十四年,因為光緒、慈禧的相繼逝世,清下令百日內禁止娛樂活動,導致蹦蹦戲各班社處於癱瘓狀態,多有解體。同年秋,一些藝人成立瞭慶春社。為防止當局禁演,遂仿照大戲模式對折出戲進行全面改造,大量汲取瞭梆子板式和鑼鼓,使蹦蹦戲具有瞭大型劇種的雛型。改革後的蹦蹦戲,定名為“平腔梆子戲”。 宣統元年,唐山興旺瞭永盛茶園,邀請慶春社做開業演出,深受廣大工人及觀眾的熱烈歡迎,從此慶春社在唐山站住瞭腳跟。為鞏固蹦蹦戲在城市中的陣地,班社藝人奮力趕寫趕排新戲,至民國元年,創作、改編、移植的大型劇目已達三十餘部,與此同時,也健全瞭表演行當,完善瞭唱腔板式和伴秦體制,從而使蹦蹦戲具有瞭嶄新的藝術風格面貌。至此,孕育在秧歌母體中的民間小戲,終於在民國初年以新的姿態嶄露頭角,時人稱其為唐山落子,後定名為評劇。 《楊三姐告狀》、《安重根刺伊騰博文》等現代戲面對社會實際生活,以時事新聞為題材,在那個時候很有作用與影響。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成立後,在黨的“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方針指引下,評劇呈現瞭一派繁榮景象;有很多省、市、自治區組建瞭評劇藝術團體,至此,評劇一躍而成為全國性的大劇種。 《楊三姐告狀》也叫作《槍斃高占英》。依據真人真事編劇。寫民國七年,富紳富貴章之子高占英娶貧女楊二姐為妻,高流氓成性,與其大嫂裴氏、五嫂金玉通奸。二姐勸夫改邪歸正,高便懷恨在心。奸夫淫婦合謀,害死二姐。三姐楊玉娥在吊孝中發現疑點,乃赴灤縣告狀,縣官受賄,導致三姐敗訴。三姐不服,上告直隸總廳(天津),鬥爭終於勝利。高占英伏法遭槍決。 此劇民國八年(1919)首演於哈爾濱慶豐劇院。劇本首載1929年誠文信書局出版的《評戲大觀》;中國戲劇出版社1957年12月出版的《成兆才劇本選集》亦收此劇。 《花為媒》故事見《聊齋志異-寄生》。寫王俊卿與表姐李月娥互相愛慕,但月娥父堅不允婚,俊卿相思成病。媒婆阮媽另選張五可,並定計花園相親。張、王一見傾心。迎娶之日,月娥母趁老公外出,亦將月娥送至王傢,俊卿遂娶二妻。 此劇民國三年(1914)由慶春平腔梆子班首演於唐山盛茶園。後收入《評劇大全》第2集。 越劇名劇玉蜻蜓
評劇表演藝術傢有新鳳霞、趙麗蓉等。
越劇
它的前身是流行於浙江嵊縣一帶的“落地唱書”,至三十年代一步步發展壯大成為“女子紹興文戲”。 四十年代初女子越劇在上海興旺發達,在藝術上吸取瞭昆劇、話劇的營養,逐漸成熟。以尹桂芳、徐玉蘭、王文娟、袁雪芬為代表的老一輩藝術傢,較早地受到瞭咱們國傢的關懷,在體制和藝術上進行瞭大膽的改革,新編越劇《祥林嫂》的演出是越劇發展史上的“裡程碑”。正所謂這批老藝術傢的勇於改革、積極創新,在繼承守舊的基礎上,依據自己一身的條件,博采眾長,創造瞭自己獨一無二的風格,逐漸形成瞭各具藝術特色的越劇流派。 新中國成立以來,在黨的文藝方針指引下、越劇進入瞭一個大發展的黃金時期,創作出瞭《梁山伯與祝英臺》、《紅樓夢》、《西廂記》,在國內和國外都獲得巨大聲譽,《情探》《追魚》《春香傳》《孟麗君》《孔雀東南飛》《何文秀》《沙漠王子》《九件衣》《玉蜻蜓》等成為優秀保留劇目,其中《梁山伯與祝英臺》《情探》《追魚》《碧玉簪》《紅樓夢》還被攝成電影等大批優秀劇目。 八十年代中期,浙江小百花越劇團在杭州成立,隨之,浙江出現瞭令人矚目的“小百花”現象。一大批優秀“小百花”如雨後春筍嶄露頭角。如梅花大獎獲得者茅威濤,梅花獎得主周雲鵑、吳鳳花等,他們又代表著新一代的越劇藝人,在百花園裡競相綻放,表示著越劇事業的進一步繁榮與發展。 主要劇院劇團有上越、浙百、紹百、芳華、南越等
黃梅戲
黃梅戲《天仙配》
是安徽的主要地方戲曲劇種。黃梅戲原名“黃梅調”或“采茶戲”,是十八世紀後期在皖、鄂、贛三省毗領地區形成的一種民間小戲。其中一支逐漸東移到以安徽省懷寧縣為中心的安慶地區,與當地民間藝術相結合,用當地語言歌唱、說白,形成瞭本人的特點,被稱為“懷腔”或“懷調”。這便是今日黃梅戲的前身。 在劇目方面,號稱“大戲三十六本,小戲七十二折”。大戲主要表現的是那個時候人民對階級壓迫、貧富懸殊的現實不滿和對自由美滿生活的向往。如《蕎麥記》、《告糧官》、《天仙配》等。小戲大多數表現的是農村勞動者的生活片段,如《點大麥》、《紡棉紗》、《賣鬥籮》。 解放以後,先後整理改編瞭《天仙配》、《女駙馬》、《羅帕記》、《半把剪刀》、《趙桂英》、《慈母淚》、《三搜國丈府》、《九件衣》等一批大小傳統劇目,創作瞭神話劇《牛郎織女》、歷史劇《失刑斬》、現代戲《春暖花開》、《小店春早》、《蓓蕾初開》。其中《天仙配》、《女駙馬》和《牛郎織女》相繼搬上銀幕,在國內和國外產生瞭較大作用與影響。嚴鳳英、王少舫、吳瓊、馬蘭、楊俊、韓再芬是黃梅戲的著名演員。 劇團主要有安徽省黃梅劇團、安慶黃梅劇團、湖北省黃梅劇團
潮劇
潮劇開臺吉祥戲《五福連》之《京城會》
潮劇也叫作潮州戲、潮音戲、潮調、潮州白字戲、潮曲,主要流行於潮州方言區,是用潮州話演唱的一個古老的地方戲曲劇種,距今已有440多年歷史的古老劇種,被稱為戲曲活化石。潮劇在國內主要流佈在廣東東部、福建閩南漳州地區的雲霄縣、東山縣、詔安縣及平和縣等,廣泛流行於、東南亞、上海、以及西方很多國傢和地區,泰國曾經是潮劇在全球的發展中心,現還有泰語潮劇,凡有潮州人的地方就有潮音。潮劇經常在廟會上演出,預示於對“老爺”(指 神明)的尊敬,老百姓也喜愛在非常熱鬧的氛圍下觀看,使節日氣氛更加濃重,因此,潮劇要比其它劇種更具濃鬱的民俗色彩。 潮劇唱腔的特征,主要表此刻唱腔的用調上。曲牌唱腔或對偶曲唱腔多數都應用四種調即〔輕三六調〕、〔重三六調〕、〔活三五調〕、〔反線調〕,此外還有〔鎖南枝〕調、〔鬥鵪鶉〕調,以及犯腔犯調。 〔輕三六調〕以61235為主音構成旋律,適合使用於表現歡快跳躍、輕松熱烈的情調,如《大難陳三》的〔哭相思〕。 〔重三六調〕以71245為主音構成旋律,用於表現莊穆、沉重、激動的情緒,如《奏黌門》的〔黃龍滾〕。 〔活三五調〕以57124為主音構成旋律,善於表現悲哀和優怨的感情。〔活三五調〕為潮劇唱腔中的特殊音調,在唱腔中,其音調和潮語腔調十分密切,因唱詞語音升降而產生音調圓活多變,故藝人說:“從樂譜上看,〔活三五調〕隻有五音,但唱奏之,則一音數韻,圓活變化不止十音。”具有潮腔潮調的濃厚韻味,如《瓊花》的〔晴天霹靂〕等;〔活三五調〕屬悲調,但潮劇唱腔用調多變,也有悲調喜唱的,如《京城會》的〔皂羅袍〕。 〔反線調〕以61245為主音構成旋律,它是〔輕三六調〕的變體調,即以凡為宮,唱奏起來有特殊的風味,多用於遊園玩耍、輕松明快的場面,如《刺梁驥》的〔羅漢月〕等。 犯腔犯調,是潮劇唱腔用調中經常出現的手法。潮劇唱腔用調比較講究,一般互不混雜,如〔輕三六調〕避開74為主音,〔重三六調〕避開63為主音,假如混用,則為相犯。傳統劇目《楊子良討親》中的曲牌〔弄魂幡〕,是由〔輕三六調〕〔重三六調〕〔活三五調〕〔反線調〕四個調相犯而成,藝人俗稱為〔四鬥臭(湊)〕,具有詼諧風趣的情調。〔鎖南枝〕調和〔鬥鵪鶉〕調也屬犯調,但其子母腔句比較穩定。 〔鬥鵪鶉〕調多用於自嘆或待遲(待人末至)場面,帶有淒清傷感的情緒。〔鎖南枝〕曲調較為沉悶,但也用於激動場面。 潮劇演唱用真聲,主要受外地傳入在弋陽腔、昆腔作用與影響,與京劇、粵劇等的假聲唱腔有很大區別,唱念用古譜"二四譜",韻味濃鬱。唱腔是以曲牌聯綴為主的曲牌體和板腔體的聯和體制,至今仍保留著一唱眾合(幫腔),二、三人合唱一曲或曲尾的形式,風格獨一無二,表現力很強。 劇目分三類: 一類是來自宋元南戲和元明雜劇,傳奇如《琵琶記》、《荊釵記》、《拜月亭》、《白兔記》、《高文舉珍珠記》等等;另一類是取材於地方民間傳說或以當地實事編撰的劇目,如《荔鏡記》、《蘇六娘》、《辭朗洲》、《金花女》,以及《龍井渡頭》、《陳太爺選婿》、《換偶記》、《月容夫人》、《柴房會》、等;中國辛亥剪掉鞭子(公元一九一一年)和“五四”運動前後,潮劇盛行“樣板戲”(即那個時候的現代戲)曾上演過《林則徐》、《人道》、《姐妹花》、《空谷蘭》等很多劇目,也是潮劇富饒的傳統劇目的一部份。 潮劇三寶:《掃窗會》《鬧釵》《楊令婆辯本》;此外還有《劉明珠》、《告親夫》、《鬧開封》、《蘆林會》、《井邊會》等經典劇目;後期新編的古裝潮劇更是數不勝數,樣板戲亦層出不斷。 特色樂器:二弦、椰胡、大笛、大鼓、深波、曲鑼、號頭、潮州嗩吶。
淮劇
淮劇《牙痕記》
淮劇,也叫作江淮戲,流行於江蘇、上海和安徽部分地區。淮劇是距今已在二百餘年的老劇種,早在清代中葉,江蘇鹽阜(鹽城和阜寧)、清淮寶(淮安和寶應)一帶流行著一種由傢民號子和田歌雷雷腔、栽秧調發展而成的說唱形式門嘆詞,形式為一人單唱或二人對唱,僅以竹板擊節。後與蘇北民間酬神的香火戲結合,稱為江北小戲。之後,又受徽劇和京劇的作用與影響,在唱腔、表演和劇目等方面逐漸豐富,形成淮劇。淮劇語言是以今建湖縣的方言為基調,經過戲曲化而形成的一種舞臺語言。淮劇語言在長期的實踐中一步步形成瞭二十個韻部。淮劇的唱腔音樂屬板腔體,以[淮調]、[拉調]、[自由調]為三大主調。[淮調]高亢激越,訴說性強,大多用於敘事。拉調委婉細膩,線條清新,適合使用於抒情性的場景;[自由調]旋律流暢,可塑性大,具有綜合性的代表性能。圍繞三大主調而派生出來的一些曲調,如一字腔、葉字調、穿十字、南昌調、下河調、淮悲調、大悲調等。 淮劇《一江春水向東流》
淮劇的伴奏樂器、管弦樂有二胡、三弦、揚琴、笛、嗩吶等,打擊樂器有扁鼓、蘇鑼、鐃鈸、堂鼓等。打擊樂在香火戲鑼鼓基礎上吸收麒麟鑼、鹽阜花鼓鑼等民間鑼鼓演變而成。 淮劇的經典劇目:早期有生活小戲和大戲“九蓮十三英”(即《秦香蓮》、《藍玉蓮》等9本帶“蓮”字的戲和《王二英》、《顧鳳英》(牙痕記)《蘇迪英》等13本帶“英”字的戲);淮劇傳統經典劇目有《孟麗君》、《牙痕記》(也叫作《安壽保賣身》)、《玉杯緣》、《嫁衣血案》(也叫作《九件衣》)、《打碗記》、《啞女告狀》、《恩仇記》、《櫃中緣》、《白蛇傳》、《嶽飛》、《千裡送京娘》、《狀元袍》、《官禁民燈》以及清宮戲《藍齊格格》等頗有作用與影響。 上海淮劇團為以《金龍與蜉蝣》為標志,都市新淮劇的旗號在戲劇界引起很大凡響。當今 江蘇省淮劇團編寫的精品工程淮劇現代戲《太陽花》、《一江春水向東流》、《孟麗君》也深受觀眾喜愛;《金色的教鞭》、《小豆莊風情》 被拍成電影。
二:溫州鼓詞 南遊大傳
陳春蘭和潘雲英2010年農歷11月21日在金傢樓演唱溫州鼓詞<南遊大傳>。
三:中國戲曲種類
北京:京劇 北京曲劇 西路評劇 北昆
河北:河北梆子 評劇 絲弦 老調 哈哈腔 河北亂彈 武安平調 武安落子 西調 蔚縣秧歌 隆堯秧歌 上四調 定縣秧歌 四股弦 唐劇 橫岐調
山西:朔縣秧歌 鑼鼓雜戲 耍孩兒戲 靈邱羅羅 沁源秧歌 祁太秧歌 繁峙秧歌 蒲州梆子 山西中路梆子 山西北路梆子 上黨梆子 孝義碗碗腔 曲活碗碗腔 鳳臺小戲 上黨皮黃 上黨落子 永濟道情戲 洪洞道情戲 弦子腔 晉北道情戲 壺關秧歌 臨縣道情戲 襄武秧歌
內蒙古:漫瀚劇 二人臺
遼寧:海城喇叭戲 遼南影調戲 彩扮蓮花落 蒙古劇
吉林:二人轉 吉劇 新城戲 黃龍戲
黑龍江:龍江劇
陜西:秦腔 合陽跳戲 合陽線戲 陜西碗碗腔 陜西老腔 眉 戶戲 弦板腔
甘肅:隴劇 甘南藏戲 影子腔 高山劇
青海:青海藏戲 青海平弦戲
:曲子戲
山東:山東梆子 萊蕪梆子 東路梆子 柳子戲 五音戲 柳琴戲 兩夾弦 棗梆 呂劇 茂腔 柳腔 四平調
江蘇:昆曲 通劇 淮海戲 錫劇 蘇劇 丹劇 丁丁腔 淮劇 揚劇 淮紅劇 海門山歌劇
安徽:黃梅戲 青陽腔 嶽西高腔 安徽戲 廬劇 端公戲 沙河 調 徽劇 安徽目連戲 泗洲戲 墜子戲 含弓戲 蕪湖梨 簧戲 文南詞 鳳陽花鼓戲 淮劇 淮北花鼓戲 嗨子 戲 皖南花鼓戲
上海:滬劇 奉賢山歌劇 滑稽戲
江西:贛劇 河戲 宜黃戲 萬載花燈戲 寧都采茶戲 景德鎮 采茶戲 武寧采茶戲 戈陽腔 寧河戲 贛南采茶戲 撫 州采茶戲 贛東采茶戲 高安采茶戲 九江采茶戲 盱 河戲 瑞河戲 萍鄉采茶戲 吉安采茶戲
福建:莆仙戲 梨園戲 高甲戲 閩劇 小腔戲 三角戲 閩西采 茶戲 庶民戲 平講戲 詞明戲 大腔戲 南詞戲 薌劇 閩西山歌戲 閩西漢劇 北路戲 梅林戲 右詞南劍調 打城戲 竹馬戲 遊春戲 肩膀戲
:歌仔戲
廣東:粵劇 正字戲 白字戲 花朝戲 粵北采茶戲 雷劇 梅縣 山歌劇 潮劇 廣東漢劇 西秦戲 粵西白戲 東昌花鼓 戲 臨劇
廣西:桂劇 邕劇 絲弦戲 廣西師公戲 彩調劇 牛娘劇 桂南 采茶戲 廣西壯劇 廣西苗戲 廣西侗戲
湖南:湘劇 祁劇 長沙花鼓戲 邵陽花鼓戲 湘昆 師道戲 湘 西花燈戲 常德漢劇 巴陵戲 常德花鼓戲 衡陽花鼓戲 零陵花鼓戲 湘西苗劇 湘西陽戲 衡陽湘劇 辰河戲 嶽陽花鼓戲 新晃侗族儺戲
湖北:漢劇 荊河戲 湖北越調 東路花鼓戲 南劇 山二黃 湖 北高腔 荊州花鼓戲 梁山調 遠安花鼓戲 黃梅采茶
戲 楚劇 隨縣花鼓戲 鄂西柳子戲 鄖陽花鼓戲 堂 戲 襄陽花鼓戲 陽新采茶戲 文曲戲
河南:豫劇 南陽梆子 河南越調 河南道情 大平調 懷梆 豫南花鼓戲 羅戲 卷戲 大弦調 河南曲劇 樂腔 懷 調 五調腔
四川:川劇 四川燈戲 四川曲藝劇 秀山花燈戲
雲南:滇劇 雲南花燈戲 昆明曲劇 關索劇 傣劇 白劇 雲南 壯劇 彝劇
貴州: 黔劇 貴州本地梆子 貴州花燈劇 貴州侗戲 貴州佈 依戲 貴州苗戲 安順地戲
西藏:藏劇
四:戲曲派別有哪些???
1。昆曲
昆曲,又稱“昆腔”、“昆劇”,是一種古老的戲曲劇種。它源於江蘇昆山,明中葉後開始盛行,那個時候的傳奇戲多用昆曲演唱。除瞭保持早期昆曲特色的南昆外,還在全國形成很多支脈,如北方的昆弋、湘昆、川昆等。昆曲的風格清麗柔婉、細膩抒情,表演載歌載舞、程式嚴謹,是中國古典戲曲的代表。
2。高腔
高腔,是對一種戲曲聲腔系統的總稱。它原被稱為“弋陽腔”或“弋腔”,由於它追溯於江西弋陽。其特點是表演質樸、曲詞通俗、唱腔高亢激越、一人唱而眾人和,隻用金鼓擊節,沒有管弦樂伴奏。自明代中葉後,它開始由江西向全國各地流佈,並在各地形成不同風格的高腔,如川劇高腔、湘劇高腔、贛劇高腔等 。
3。梆子腔
梆子腔,是對一種戲曲聲腔系統的總稱。它來源於於山西、陜西交界處的“山陜梆子”,特點為唱腔高亢激越,以木梆擊節。緊接著,它向東、向南發展,在不同地區形成不同形式的梆子腔,如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東梆子等。
4。京劇
京劇,也稱“皮黃”,由“西皮”和“二黃”兩種基本腔調組成它的音樂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調(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於北京,時間是在1840年前後,盛行於20世紀三、四十年代,時有“國劇”之稱。此刻它仍為具有全國作用與影響的大劇種。它的行當全面、表演成熟、氣勢宏美,是近代中國戲曲的代表。
5。評劇
評劇,清末在河北灤縣一帶的小曲“對口蓮花落”基礎上形成,先是在河北農村流行,後進入唐山,稱“唐山落子”。20世紀20年代左右流行於東北地區,出現瞭一批女演員。20世紀30年代以後,評劇在表演上在京劇、河北梆子等劇種作用與影響下日趨成熟,出現瞭白玉霜、喜彩蓮、愛蓮君等流派。1950年之後,以《劉巧兒》、《花為媒》、《楊三姐告狀》、《秦香蓮》等劇目在全國產生很大作用與影響,出現新鳳霞、小白玉霜、魏榮元等著名演員。此刻評劇仍在河北、北京一帶流行
6。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即流行於河北、北京一帶的梆子戲,它源於山、陜交界處的山陜梆子,經由山西傳至河北,結合河北與北京方言而形成。它保持瞭梆子腔以梆擊節的特征,唱腔高亢激越,善於表演悲劇情節。河北梆子著名劇目有《蝴蝶杯》、《轅門斬子》、《杜十娘》等
7。晉劇
晉劇,也叫作“中路梆子”,系由山西、陜西交界的山陜梆子發展至山西,結合山西語言特點而形成。現流行於山西中部及內蒙、河北一帶。它保持瞭梆子腔以梆擊節的特征,音樂風格在高亢之餘,也有柔婉縝密的一面。表演通俗質樸。著名劇目有《打金枝》、《小宴》、《賣畫劈門》等。
8。蒲劇
蒲劇,也叫作“蒲州梆子”,系由山西、陜西交界的山陜梆子發展而成,一說此即為原來的山陜梆子。現流行於山西西南部及陜西、河南一帶,在聲腔上近似於秦腔,語言也用陜西方言。著名劇目有《掛畫》、《殺狗》、《殺驛》等。
9。上黨梆子
上黨梆子,山西四大梆子之一,系由山西西南部的“蒲州梆子”發展而成,流行於山西東南部上黨一帶。其聲腔除梆子腔外,也兼唱昆曲、皮黃、羅羅腔等。劇目有《三關排宴》、《東門會》等。
10。雁劇
雁劇,也稱“北路梆子”,由“蒲州梆子”發展而來,流行於山西北部及河北張傢口、內蒙古一帶。據說它對河北梆子的形成有很大作用與影響。劇目有《血手印》、《金水橋》等。
11。秦腔
秦腔,陜西省地方戲,亦稱“陜西梆子”,是最早的梆子腔,約形成於明代中期。其表演粗獷質樸,唱腔高亢激越,其聲如吼,善於表現悲劇情節。劇目有《蝴蝶杯》、《遊龜山》、《三滴血》等。
12。二人臺
二人臺,流行於內蒙古、山西及河北張傢口一帶的戲曲劇種,在內蒙民歌及山西民間小調基礎上形成,後來又吸收晉劇的表演成份而漸漸成熟。表演生活氣息濃鬱,曲詞通俗。劇目多為表現農村生活的小戲,如《走西口》、《五哥放羊》等。
13。吉劇
吉劇,流行於吉林省的戲曲劇種。20世紀50年代在東北“二人轉”的基礎上發展而成,曲調輕快、詞句通俗、表演質樸火爆,劇目有《燕青賣線》、《包公賠情》等。
14。龍江劇
龍江劇,流行於黑龍江地區,20世紀50年代在東北“二人轉”、拉場戲、影戲及當地民歌基礎上形成,表演輕松幽默,曲詞通俗。劇目有《雙鎖山》、《荒堂寶玉》等。
15。豫劇
豫劇,又稱“河南梆子”。明代末期由傳入河南的山陜梆子結合河南土語及民間曲調發展而成,現流行於河南、河北、山西、山東等省份。原有豫東調、豫西調、祥符調、沙河調四大派別,現以豫東、豫西調為主。出現過常香玉、陳素珍、崔蘭田、馬金鳳、閻立品等著名旦角演員。劇目有《穆桂英掛帥》、《紅娘》、《花打朝》、《對花槍》和現代戲《朝陽溝》等。
16。越調
越調,河南地方劇種,流行於河南及湖北北部地區,因以“四股弦”為主要伴奏樂器,因此也稱“四股弦”。音樂為板腔體為主,也唱曲牌。著名演員有申鳳梅等。劇目有《收薑維》、《李天保招親》、《諸葛亮吊孝》等。
17。河南曲劇
河南曲劇,河南省地方劇種,流行於河南省及湖北西北部地區,由曲藝“河南曲子”發展而成。唱腔輕柔婉轉,以悲劇內容見長。劇目有《卷席筒》、《陳三兩》、《花亭會》等。(
18。山東梆子
山東梆子,山東省地方劇種,流行於山東荷澤一帶,因其地古稱“曹州”,故也叫作“曹州梆子”。此梆子系由山陜梆子經由河南再傳入山東,歷經變化而形成。主要劇目有《墻頭記》等。
19。呂劇
呂劇,山東省地方劇種,流行於山東中部及江蘇、河南一帶。20世紀初由民間說唱藝術“山東琴書”發展而成,1950年定名為“呂劇”。呂劇表演富於生活氣息,通俗質樸,唱腔曲調簡單,易學易唱。所以呂劇在廣大農村作用與影響很大。劇目有《王定保借當》、《小姑賢》和現代戲《李二嫂改嫁》等。
20、淮劇
淮劇,江蘇省地方劇種,流行於江蘇、上海及安徽等地區。它追溯於江蘇民間小戲,後又吸收徽劇的藝術因素而逐漸發展壯大成熟。其表演粗獷樸素。劇目有傳統戲《女審》、《三女搶板》和新編戲《金龍與蜉蝣》等
21。滬劇
滬劇,流行於上海一帶的地方劇種,源於上海浦東的民歌,後形成上海灘簧調,又受到蘇州灘簧的作用與影響。20世紀30年代以文明戲的形式在上海演出,並定名為滬劇。劇目多為現代題材,如《啼笑姻緣》、《羅漢錢》、《蘆蕩火種》等。
22。滑稽戲
滑稽戲,流行於江蘇、上海、浙江等地的戲曲劇種。源於上海的“獨角戲”,後發展為滑稽戲,曲調駁雜、表演滑稽。主要劇目有《三毛學生意》、《一二三齊步走》等。
23。越劇
越劇,流行於浙江一帶的地方劇種。它來源於於浙江嵊縣的“的篤班”,1916年左右進入上海,以“紹興文戲”的名義演出。先以男演員為主,後變為以女演員為主。1938年後,使用“越劇”這一名稱。1942年以袁雪芬為首的越劇女演員對其表演與演唱進行瞭變革,吸收話劇昆曲的表演藝術之長,形成柔婉縝密的表演風格。出現袁(雪芬)派、尹(桂芳)派、范(瑞娟)派、傅(全香)派、徐(玉蘭)派等眾多藝術流派。越劇劇目有《祥林嫂》、《梁山伯與祝英臺》、《紅樓夢》、《五女拜壽》、《西廂記》等。
24。婺劇
婺劇,流行於浙江金華一帶的地方劇種,也叫作“金華戲”。它是一個多聲腔劇種。其聲腔由高腔、昆曲、灘簧、徽調等組成,各有其劇目及表演特色。劇目有《僧尼會》、《牡丹對課》、《斷橋》等。
25。紹劇
紹劇,流行於浙江紹興、寧波一帶的地方劇種,形成於明末。以“三五七”、“二凡”為主要聲腔,表演上以武戲見長,風格粗獷、樸實。劇目有《三打白骨精》、《》、《吊無常》等。
26。徽劇
徽劇,流行於安徽、江蘇等地區的戲曲劇種,形成於清代中期,系多聲腔的劇種,主要聲腔為拔子、吹腔、二黃,也兼唱昆曲、高腔和西皮。1790年,徽班進京為乾隆慶壽,後演變為京劇。劇目多為歷史題材,如取材於《三國演義》的《水淹七軍》等。
27。黃梅戲
黃梅戲,追溯於安徽的戲曲劇種,流行於安徽、江西及湖北地區。它的前身是黃梅地區的采茶調,清代中葉後形成民間小戲,稱“黃梅調”, 用安慶方言演唱。20世紀50年代在嚴鳳英等人的改革下,表演日趨成熟,發展壯大成為安徽的地方大戲。著名劇目有《天仙配》、《牛郎織女》、《女駙馬》等。
28。閩劇
閩劇,流行於福建地區的戲曲劇種。興起於明中葉,到清代時已基本形成,隻是規模較小。20世紀初愛京劇作用與影響規模漸大,聲腔基本完備,包括逗腔、洋歌、江湖、小調和板歌五種。劇目有《煉印》、《天鵝宴》等。
29。莆仙戲
莆仙戲,福建地方戲,舊稱“興化戲”,明中葉時已完全成熟,流行於莆田、仙遊一帶。音樂為曲牌體,表演很具古意,典雅抒情。劇目有《張協狀元》、《團圓之後》、《春草闖堂》等。
30、梨園戲
梨園戲,一種歷史久遠的戲曲劇種,可看成戲曲的“活化石”。它保存瞭許多宋元時期的南戲,如《朱文走鬼》、“荊、劉、拜、殺”等。20世紀50年代後,又編演瞭《董生與李氏》、《節婦吟》等劇目。
31。高甲戲
高甲戲,流行於福建晉江、龍溪一帶,追溯於清代中期,後吸收瞭梨園戲的表演因素及劇目,漸成規模。20世紀20年代又受到京劇的作用與影響,漸漸成熟。它以醜角為主要行當,表演狀如牽線傀儡,很有特色。劇目有《連升三級》、《金魁星》等。
32。贛劇
贛劇,流行於江西省東北部的戲曲劇種,由明代的弋陽腔發展而來,系由弋陽腔、青陽腔、昆腔、亂彈等多種聲腔組成的劇種。劇目有《竇娥冤》、《荊釵記》、《珍珠記》、《還魂記》等。
33。采茶戲
采茶戲,流行於江西各地的戲曲劇種,主要由當地茶農采茶時所唱的歌曲小調結合民間歌舞發展而成。江西采茶戲分分東、南、西、北、中等不同路子,在表演上各具特色。劇目有《孫成打酒》等。
34。漢劇
漢劇,一般指流行於湖北、河南、陜西等地的戲曲劇種,來源於湖北地區,舊稱“楚調”或“漢調”,主要聲腔是西皮腔,兼唱二黃腔,迄今為止已有近三百年歷史。主要劇目有《宇宙鋒》、《二度梅》、《審陶大》等。又,在湖南常德和廣東也皆有漢劇,均為多腔劇種,與湖北漢劇迥然不同。
35。湘劇
湘劇,即湖南省的地方戲曲劇種,流行於長沙、湘潭一帶,來源於於明代的弋陽腔,後又吸收昆腔、皮黃等聲腔,形成一個包括高腔、低牌子、昆腔、亂彈的多聲腔劇種。劇目以高腔、亂彈為主,如《琵琶記》、《白兔記》、《拜月記》等。
36。祁劇
祁劇,又稱“祁陽戲”,流行於湖南祁陽、邵陽一帶,來源於明代弋陽腔,聲腔以高腔為主,兼唱昆曲、彈腔。劇目有《目連傳》、《精忠傳》、《夫子戲》、《觀音戲》等。
37。湖南花鼓戲
湖南花鼓戲是對湖南各地花鼓、花燈戲的總稱,其中包括長沙花鼓、嶽陽花鼓、常德花鼓、衡陽花鼓、邵陽花鼓等,它們各有不同的舞臺語言,形成瞭各自的風格。花鼓戲的表演樸實、歡快、活潑,行當以小生、小旦、小醜為主,長於扇子的毛巾的運籌使用。劇目有《打鳥》、《劉海砍樵》等。
38。粵劇
粵劇,流行於廣東、、東南亞等粵語語言區。形成於清初,由外地傳入的高腔、昆腔、皮黃、梆子等聲腔與當地民間音樂結合而成。音樂為板腔體、曲牌體兼用。劇目有《搜書院》、《關漢卿》等。
39。潮劇
潮劇,流行於廣東汕頭、福建南部及等地區。主要受外地傳入在弋陽腔、昆腔及漢調的作用與影響,形成於明代中葉,在劇目中保留瞭許多宋元作品,如《陳三五娘》、《掃窗會》、《蘆林會》等。
40、桂劇
桂劇,流行於廣西東北部及湖南南部地區,明末清初時形成,唱腔以皮黃為主,兼唱昆腔、高腔、吹腔等腔調。劇目有《搶傘》、《拾玉鐲》、《櫃中緣》等
41。彩調
彩調,原名“調子”或“采茶”,流行於廣西地區。在當地民間歌舞基礎上形成,已有近兩百年的歷史,1955年定名為“彩調”。其表演自由活潑,富於生活氣息。最為著名的劇目是《劉三姐》。
42。壯劇
壯劇,流行於廣西、雲南等壯族聚居區的戲曲劇種,分為南路和北路兩派。前者源於當地的“板凳戲”,主要劇目有《文龍與肖尼》;後者源於“雙簧戲”,主要劇目有《寶葫蘆》。
43。川劇
川劇,四川省地方劇種,流行於四川及其周邊地區。由昆腔、高腔、胡琴、彈戲、燈戲部分組成,各有其劇目。川劇唱腔高亢激越,表演詼諧幽默,富於生活氣息。主要劇目有傳統戲《玉簪記》、《柳蔭記》、《活捉王魁》等,新編戲《死水微瀾》、《變臉》、《金子》等。
44。黔劇
黔劇,流行於貴州省的地方劇種,由曲藝“文琴”發展而成,主要以揚琴為伴奏樂器,地方特色濃鬱。劇目有《珠娘郎美》、《奢香夫人》等。
45。滇劇
滇劇,流行於雲南及四川、貴州部分地區的地方劇種,形成於清末民初。由外來的絲弦、襄陽調和胡琴戲三種聲腔組成,經絲弦腔為主。劇目有《牛皋扯旨》、《闖宮》等。
46。傣劇
傣劇,流行於雲南省傣族聚居區,形成於清中葉,源於當地民間歌舞,並吸收京劇、滇劇的藝術營養而形成。以二胡為主要伴奏樂器,表演古樸,載歌載舞。劇目有《娥並與桑洛》等。
47。藏劇
藏劇,即流行於西藏、青海等藏族聚居區的戲曲劇種,用藏語演唱。形成於十七世紀,主要以佛教故事和民間傳說為表現內容。演員表演時多戴面具。表演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為開場,名為“頓”;第二部分為戲,稱為“雄”;第三部分為終結時的祝福,稱為“紮喜”。劇目以《文成公主》最為有名。
48。皮影戲
皮影戲,亦稱“影戲”、“燈影戲”、“土影戲”。用燈光照射獸皮或紙板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戲劇。劇目、唱腔多同地方戲曲相互作用與影響,由藝人一邊操縱一邊演唱,並配以音樂。中國影戲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因為流行地區、演唱曲調和剪影原料的區別而形成很多類別和劇種,以河北唐山一帶的驢皮影和西北的牛皮影最為著名。其中唐山皮影已發展壯大成為具有精美的雕刻工藝、靈巧的擺佈竅門和長於抒情的唱腔音樂的綜合藝術。
五:溫州鼓詞雙扇姻緣的全集能看的,發給我謝謝!
謎樣的人 3月20日出生人
3月20日是一個非常具有象征意義的日子,它不隻是冬季的末尾一天,並且也是占星年的末尾一天。在這一天出生人,通常擁有不建黨的天賦,不過也有一些難搞的疑難雜癥。打比方說說要他們拋下過去的經驗去開創、要他們作重大決定,都十分不容易,而且通常得花許多時間,特別是在面對人生重大決定的時刻。
這麼不同的特征氣質加上有時太過樂觀的天性,往會使他們容易陷入大麻煩之中。例如太夢幻的性情固然使他們擁有如磁石般的魅力,卻也讓他們對未來有著不切實際的空想。然而,假如這一天出生人可以找到適合的工作或人生伴侶時,那麼很幸運地,這個保護網便可以使他們不會走錯方向。
3月20日出生人通常多才多藝。因此,他們要花許多時間才能找出他們所想要走的人生路線。必須註意和提防的是他們比較容易羨慕或崇尚位居高位的人,而因此推動自我。而富於羅曼蒂克想像力的他們,也也許會給他人留下多情的印象。另外,因為他們太看重自己所崇尚的偶像,所以下意識裡會低估瞭本人的重要程度,往往不自覺地就把本人的信心丟到一旁去瞭。
3月20日出生人得小心不要使自己陷入沮喪憂鬱的情緒中,否則很難箏脫出來。而且不管是自己多麼努力或是別人的幫助,都很難讓他們恢復精神。然而,知心的friend或愛侶,會讓他們的路走得比較順利。一般來講,若他們能以自信又果斷的精神去做事的話,就比較不會墜入沮喪的深淵瞭。
這一天出生人比較容易被充滿靈性的事物所招引。他們在這一方面很有天分,但是也得註意和提防不要過於投入而走火入魔。否則,他們也許會因拋棄現實面前面是傷及自己與喜歡的人。相反地的,假如他們能適度的使用這能力,絕對有機會成功。
3月20日出生人通常擁有音樂或藝術方面的天賦,尤其善於聲音的表達。像唱歌就能夠是他們最有利的休閑,甚至不小心就能夠唱出像歌星般的專業。因為他們很樂意傾聽別人的念頭或感受,所以很擅長解讀別人的作品,也能對登門求助的人提供良好的建議。他們的建議對別人來講通常具有相當的分量,對客戶、同事或朋友都比較容易造成作用與影響。然而,在提供意見給別人時,一天出生人也要保持中肯、客觀的立場才是。
幸運數字和守護星
3月20日出生人受到數字2(2+0=2)與月亮的作用與影響。受數字2的作用與影響一般是溫和、有想像力又比較容易因批評或冷落而受傷的人。然而,因為並且還受海王星(雙魚的主宰行星)的作用與影響,所以得以減輕這種不太好的作用與影響。受火星(牡羊座的主宰行星)對月亮的作用與影響,3月20日出生人有兩大特征,就是懊惱與不安。固然,他們位居第二也能把工作做好,但仍會不時的排斥那些高居第一的人。因此,他們最好常保持主動,在行動上早別人一步去做,如此將有助於他們建立較自信的自我。
健康
3月20日出生人通常比較偏重精神層次,因此,容易受感覺所操縱。這天出生人會由於生活過度緊張而頭痛,旭果得不到妥當的休息與安定的生活環境,他們非常可能會因而崩潰。適度而規律的運動能使他們更健康,也可以消耗過盛的精力,進而得以對抗憂鬱與沮喪。3月20日出生的friend,應盡可能早點學會控制飲食然而,雙魚座對飲食的熱愛,卻使得這個目標顯得是困難重重!飲食最好就是清淡不油膩,諸如谷類、鷴蔬菜、低脂食物等等,至於狂歡暢飲、暴飲暴食最好就是能免則免。話說回來,過度的運動或嚴苛的飲食也會發生問題,畢竟狂熱的追逐健康實在太累人瞭。
建議
避開具有毀滅性的情緒。請保持冷靜理智。將精力運用在實際的目標上。多省思觀察自己。
塔羅牌
大秘儀塔羅牌的第20張是“審判”。這一張牌鼓勵當事者拋開物質上的束縛,尋求更高境界的靈性生活。牌面的圖案是吹著號角的天使,象征負有重任的嶄新一天。這一張牌具有超越自我,發掘無窮潛力的正面特質,至於負面的引喻則是,號角聲多半報喜不報憂,容易沉溺在歡樂的追逐中,並且缺少面對憂傷的能力。
靜思語
我們不能創造什麼,也不能表達什麼;我們所發掘或顯露的,都是那些早已存在的事實。
優點
合理、敏感、多才多藝。
缺點
不切實際、缺乏自信。
六:溫州鼓詞王詞名三世姻緣 馮仙珠
歷史就是過去的人或事,不過呢是出名人物還是一般人物,過去也許會有人用這個名字。溫州鼓詞馮仙珠,在潮劇有出現,是歷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