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師靈簽26(觀音靈簽26簽詳細解讀事業)
一:天師靈簽二十二事業簽
天澤履(履卦)老老實實
中上卦
象曰:鳳凰落在西岐山,長鳴幾聲出聖賢,天降文王開基業,富貴榮華八百年。這個卦是異卦(下兌上乾)相疊,乾為天;兌為澤,以天喻君,以澤喻民,原文:“履(踩)虎尾、不咥(咬)人。”於是,結果吉利。君上民下,各得其位。兌柔遇乾剛,所履危。履意為實踐,卦義是老老實實的向前進取之義。
這是個易經卦,履:履虎尾,不咥人。亨。
【白話】《履卦》象征小心行動:跟在老虎尾巴後面走路,老虎卻沒有回頭咬人,當然亨通順利。
【白話】《象辭》說:《履卦》的卦象是兌(澤)下乾(天)上,為天下有澤之表象。上有天,下有澤,說明要處處小心行動,如行在沼澤之上,一不註意和提防就會陷下去;君子要深明大義,分清上下尊卑名分,堅定百姓的意志,遵循禮儀而行,必然秩序井然。
履卦,闡釋實踐理想,履行責任的原則,以“履虎尾”象征,充滿危機危難感,不可不戒懼。應以柔順和悅中庸的態度,小心謹慎去踐履。應當堅定平素的志向,不被世俗誘惑,單獨特行;又要能心胸坦蕩,擇善固執,甘於寂寞。應知量力守分,不可逞強冒進。應戒慎畏懼,要能把握以柔制剛的金科玉律,不可一意孤行,剛愎自用。並應一本初衷,貫徹到底,不可認輸,結果要求盡善盡美,稍有瑕疵,前功盡棄。
二:誰知道 道教陰歷二月初八所謂 江東神 誕 的江東神究竟是何來歷?有能。。。
關於這位“江東神”,在歷史上有著眾多神奇的傳說故事,這幾個故事在後世明清時期的人文著述中有所反應,例如明初名臣宋濂所寫的《江東廟記》一文中,就十分生動地描述瞭16個江東神顯靈的故事,其中提到江東神與漢代大將軍灌嬰的故事說:
“漢高帝六年,遣懿侯灌嬰略定江南,至贛。贛時屬豫章郡,與南粵接壤。尉陀寇邊,嬰將兵擊之,神降於絕頂峰告以克捷之期。已而有功,館神於崇福裡,人稱為石固王廟。”在這個故事裡,“崇福裡”乃是社富的舊名,由此可見,“江東神”信仰在社富當地的歷史已經十分悠久瞭。
到瞭宋代,關於江東神顯靈的種種故事更是如雨後春筍般層出不窮,宋濂《江東廟記》一文中記錄載入的16個故事中,有12個發生在宋代,如江東神在宋朝建炎三年,用陰兵嚇退金兵,保護瞭逃亡到贛州的隆佑太後;紹興二十七年,幫助都統制李耕殲滅禁兵和山寇的叛亂。
紹定三年,幫助荊襄監軍陳塏討伐朱光、陳達等叛亂;淳佑七年,幫助部使者鄭逢辰肅清湖南魯甲的嘯亂;淳佑九年,幫助監軍姚希得平定安遠崔文廣之變等等神跡。
在宋代,建立“正祀”是朝廷對待民間信仰的重要措施之一,那個時候經過對眾多民間神靈、廟宇進行賜爵位、題廟號等手段,從而建立起瞭龐大的官方祭祀體系。
在這場轟轟烈烈的全國性“封神運動”中,數次顯現神跡的“江東神”亦於嘉佑至紹興年間屢次榮獲“顯慶”、“昭烈”等廟號,從而被納入到官方的祀典體系之中。
朝廷的封號,更加挑起瞭民眾對江東神的崇尚,四方來此祈禱之人絡繹不絕。為瞭滿足香客的願望,宋寶慶年間,身為贛縣東尉的莆田人傅燁曾為贛縣聖濟廟寫瞭一百首簽詩,這便是後來收入《道藏》的《護國嘉濟江東王靈簽》。
此靈簽全文100條,分為簽詩(七言)、釋文(四言聯句)、聖意(三言聯句)三部分,簽名僅為序號,未註吉兇、上下字樣。此種格局與現存其他靈簽不同,當為靈簽中較早者。
三:解簽 張天師靈簽 第九十三簽 用主頗思宣大德 億萬人民占大思 萬民得 。。。
別太在意爭奪錢財利益,假如碰到災難會得救,假如生瞭病也可以痊愈。挺不錯的一簽。
四:求龍虎山張天師世襲表
1 張道陵 唐玄宗 天寶七年 封太師
唐僖宗 中和四年 封三天扶教大法師
宋神宗 熙寧元年 加封三天扶教輔元大法師
宋徽宗 大觀二年 封正一靖應真君
宋理宗 嘉熙三年 封三天扶教輔元大法師-靖應真君
元成宗 元貞元年 加封正一沖元神化靜應顯佑真君
明思宗 崇禎年間 加贈無窮高明上帝
(祖籍江蘇沛豐,東漢光武帝建武十年生,明帝時中舉,任四川江州令,和帝時來龍虎山煉丹,順帝赴四川創建道教,桓帝時在青城山飛升,年123歲,道教稱為祖天師。)
2 張衡 元武宗 至大元年 贈正一嗣師太清演教妙道真君
(陵大兒子,156年襲教在陽平山飛升,世稱嗣天師)
3 張魯 漢獻帝 建安廿年 曹操拜魯為鎮南將軍封閬中候
元武宗 至大元年 贈正一系師太清昭化廣德真君
(衡大兒子,以政教合一,雄據巴蜀三十來個年頭葬鄴城,世稱系師)
4 張盛 漢獻帝 建安廿年 曹操封奉車都尉散侍朗加都亭候
元順帝 至正十三年 贈清微顯教弘德真君
(魯三子,漢末遷居龍虎山創龍虎正一道)
5 張昭成 元順帝 至正十三年 贈清微廣教弘德真君
(盛大兒子,居龍虎山,年119歲)
6 張椒 元順帝 至正十三年 贈清微廣教弘德真君
(昭大兒子,居龍虎山,年百餘歲)
7 張回 元順帝 至正十三年 贈玉清輔教弘濟真君
(椒大兒子,居龍虎山,年百餘歲)
8 張迥 元順帝 至正十三年 贈玉清應化沖靜真君
(回之子,居龍虎山,年九十歲)
9 張符 元順帝 至正十三年 贈玉清贊化崇妙真君
(迥之子,居龍虎山,年93歲)
10 張子祥 元順帝 至正十三年 贈上清奧妙大虛真君
(符之子,居龍虎山,年1二十歲)
11 張通玄 元順帝 至正十三年 敕贈上清玄沖和真君
(子實之子,居龍虎山,年97歲)
12 張恒 元順帝 至正十三年 敕贈上清玄德太和真君
(通玄之子,居龍虎山,年98歲)
13 張光 元順帝 至正十三年 敕贈太玄至德廣妙真君
(恒之子,居龍虎山,年104歲)
14 張慈正 元順帝 至正十三年 敕贈太玄上德紫虛真君
(光大兒子,修道於聖井山,年百餘歲)
15 張高 元順帝 至正十三年 敕贈太玄崇德玄化真君
(茲正大兒子,居龍虎山,年九十歲)
16 張應韶 元順帝 至正十三年 敕贈洞虛演道沖素真君
(高大兒子,居龍虎山,年99歲)
17 張頤 元順帝 至正十三年 敕贈洞虛闡教孚佑真君
(應昭大兒子,居龍虎山,年87歲)
18 張士元 元順帝 至正十三年 敕贈洞虛明道贊運真君
(頤之子,居龍虎山,年92歲)
19 張修 元順帝 至正十三年 敕贈沖玄翊化昭慶真君
(士元大兒子,居龍虎山,年95歲)
20 張諶 元順帝 至正十三年 敕贈沖玄洞真孚德真君
(修大兒子,居龍虎山,唐武宗賜建真仙觀)
21 張秉一 元順帝 至正十三年 敕贈守玄紫極昭化真君
(諶大兒子,居龍虎山,建天師 廟,年92歲)
22 張善 元順帝 至正十三年 敕贈清虛崇應孚惠真君
(秉一大兒子,居龍虎山,年87歲)
23 張季文 元順帝 至正十三年 敕贈清虛妙道輔國真君
(善大兒子,居龍虎山,年87歲)
二十四 張正隨 宋真宗 大中祥符五年 賜號真靜先生
元順帝 至正十三年 敕贈清虛文教妙濟真君
(季文之子,居龍虎山,宋真宗敕建上清觀,年87歲)
25 張乾曜 宋仁宗 天聖八年 賜號澄素先生
元順帝 至正十三年 敕贈崇普濟湛寂真君
(正隨大兒子,居龍虎山,年85歲,葬耳口鄉曹傢源)
26 張嗣宗 宋仁宗 至和二年 賜號虛白先生
元順帝 至正十三年 贈崇真普化妙司真君
(乾曜大兒子,續建上清觀,善吐納)
27 張象中 元順帝 至正十三年 敕贈崇真通惠紫玄真君
(嗣宗大兒子,居聖井山,年81歲,其孫張憲為武狀元)
28 張敦復 宋神宗 熙寧元年 追封葆光先生
元順帝 至正十三年 敕贈太極無為演道真君
(象中大兒子,年53歲,無嗣,弟敦厚之子景端過繼)
29 張景瑞 宋徽宗 大觀二年 追封葆真先生
元順帝 至正十三年 敕贈太極清虛慈濟真君
(敦復侄子,年52歲,無嗣,叔敦信嫡孫繼先過繼)
30 張繼先 宋徽宗 崇寧四年 賜號虛靖先生
元武帝 至大元年 敕封虛靖玄通弘悟真君
元順帝 至正十三年 敕贈虛靖玄通弘悟真君
(景端長侄,9歲嗣教,13歲應詔赴闕敕建上清正一宮、天師府、演法觀,年36歲,葬安徽天慶觀,終生不娶,無子,著《虛靖語錄》七卷)
31 張時修 元順帝 至正十三年 敕贈正一弘化明悟真君
(敦直大兒子,繼先叔父)
32 張守真 宋孝宗 乾道六年 賜號正應先生
元順帝 至正十三年 敕贈崇虛光妙正應真君
(時修大兒子)
33 張景淵 元順帝 至正十三年 敕贈崇真太道真君
(守真大兒子,葬上清呂傢源)
34 張慶先 元順帝 至正十三年 敕贈崇虛真妙光化真君
(景淵大兒子,好酒,宴坐而化)
35 張可大 宋理宗 嘉熙三年 賜號觀妙先生,提舉三山符篆
元世祖 至元廿八年 敕贈通玄應化觀妙真君
(守真二兒子,主領龍虎宮,葬瑞訂觀,丞相江萬裡撰碑文)
36 張宗演 元世祖 至元十三年 賜封嗣漢天師
元世祖 至元十四年 敕授沖和真人掌江南道教事
元成宗 元貞元年 贈演道靈應沖和玄靜真君
(可大二兒子,官居二品,書頌而化)
37 張與棣 元世祖 至元廿八年 授體玄弘道廣教真人,領江南道教事
(宗演大兒子)
38 張與材 元成宗 元貞二年 授凝神廣道真人,領江南道教事
元成宗 大德八年 加授正一教主,兼領三山符篆
元武宗 至大元年 授金紫光祿大夫留國公,賜金印、視一品
(宗演二兒子,官居一品,善書畫,遺頌而化,葬金溪鳴陽山)
39 張嗣成 元仁宗 延佑四年 授太玄輔化應道大真人,主領三山符篆,掌管江南道教事
泰定帝 泰定二年 加授正一教主,知集賢院道教事
元順帝 至元三年
明太祖 洪武三年 特制加封知集賢院事,追贈正一教主,崇道大真人
(與材大兒子,化為舟中,工書畫,尤善畫龍,畫作有《廬山圖》傳世)
40 張嗣德 元順帝 至正十三年 授太乙明教大真人,主領三山符篆,掌管三山道教事
(與材二兒子,能書畫,微疾而化,生前在杭州鑄“上清宮銅鐘”傳世)
41 張正言 元順帝 至正十三年 授正一嗣教弘文廣教大真人,主領三山符篆掌江南道教事
(嗣德大兒子,微疾而化)
42 張正常 明太祖 洪武元年
明太祖 洪武五年 授正一教主護國闡祖大真人,主領道教事給銀印,視二品加賜永掌天下道教事
(嗣成大兒子,敕建大真人府,撰《天師世傢》一卷,微疾而化)
43 張宇初 明太祖 洪武十三年
明成祖 永樂四年 授正一嗣教闡祖光范大真人,奉旨編修《道藏》
(正常大兒子,人稱列仙之儒,撰《龍虎山志》10卷,《峴泉集》12卷,歷代天師的優秀者)
44 張宇清 明成祖 永樂八年 授正一嗣教光祖演道大真人,主領道教事
明宣宗 宣德元年 加封正一嗣教靜洞元大真人
(正常二兒子,善書畫,敕管武當山,中秋集歡,雷擊而化,著有《西壁文集》)
45 張懋丞 明宣宗 宣德四年 封正一嗣教演法大真人
明英宗 正統六年 加封正一嗣教弘化妙應大真人,主領道教事
(正常三子,娶王候劉基侄女為妻)
46 張元吉 明英宗 正統十年 授正一嗣教崇法真人,主領道教事
明太宗 景泰六年 授正一嗣教洞譯音大真人,賜尚方寶劍
明憲宗 成化三年 授正一嗣教妙應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
(懋丞之孫,善畫符,居一品,但品行不端,死後葬本裡播基灣)
47 張原慶 明憲宗 成化十三年 授正一嗣教保和守道大真人
(元吉之子,娶國公朱儀之女為妻,葬金溪長生觀)
48 張彥羽頁 明孝宗 弘治十四年 授正一嗣教丞先弘道大零點人
明世宗 嘉靖五年 授正一嗣教葆光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
(原慶大兒子,娶王候柳文之女為妻,建上清宮、真人府和正一觀,善詩文,葬弋陽疊山書院)
49 張永緒 明世宗 嘉靖廿八年 授正一嗣教崇道大真人
明世宗 嘉靖三十年 賜伯爵祭服
(彥羽頁大兒子,10歲襲教,善劍術)
50 張國祥 明神宗 萬歷五年 襲教賜玉印金冠帶及“真人府”、“宗傳”匾額
明神宗 萬歷三十五年 奉旨撰《續道藏》,授正一嗣教闡元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加增太子少保
(永緒堂侄,娶駙馬謝公之女為妻,補寫《天師世傢》,輯《龍虎山志》三卷,編《續道藏》等書,葬金溪明陽橋)
51 張顯庸 明熹宗 天啟六年 封正一嗣教清素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
明思宗 崇貞元年 加贈太子少保
清聖祖 康熙四十二年 追贈光祿大夫
(國祥大兒子,著《三教同塗論》、《金丹辯惑論《浴梧詩集》等書)
52 張應京 清世祖 順治六年 命襲職掌理道篆,給一品印
清世祖 順治八年 授正一嗣教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
清聖祖 康熙四十二年 追贈光祿大夫
(顯庸大兒子,郡主朱氏封為一品夫人)
53 張洪任 清聖祖 康熙四十二年 追贈光祿大夫,到顏氏封一品夫人
(應京大兒子,葬金溪朱坊)
54 張繼宗 清聖祖 康熙二十年 授正一嗣教大真人,賜書上清宮匾
清聖祖 康熙三十五年 賜乾坤玉劍
清聖祖 康熙四十二年 授光祿大夫
(洪任大兒子,葬筱嶺背南山)
55 張錫麟 清世宗 雍正殛年
清世宗 雍正五年
(授光祿大夫,妻韓氏封為一品夫人,奉詔入覲,病故於杭州,婁近恒請旨由慶麟署理大真人事 繼宗大兒子,年29歲)
署理真人 張慶麟 清世宗 雍正九年 命署理大真人,協修上清宮(錫麟二弟)
張昭麟 清世宗 雍正十三年 命署理大真人,授光祿大夫(錫麟三弟)
56 張遇隆 清高宗 乾隆七年 奉旨隨叔父昭麟入覲,襲爵賜書“演教宗傳”牌匾
清高宗 乾隆十七年 左都禦史梅轂成劾降為五品
清高宗 乾隆三十六年 追通議大夫
(錫麟之子,1740年,婁近恒撰《龍虎山志》16卷)
57 張存義 清高宗 乾隆四十一年 襲爵由五品晉三品,賜老子繡像,授通議大夫
(遇隆之子,年28歲,無嗣,以堂未能起隆襲教)
58 張起隆 清高宗 乾隆三十九年 任河南開封佈政使(縣丞級)
清高宗 乾隆四十五年 奉旨襲教、授通議大夫
清高宗 乾隆五十年 重修宗譜
清仁宗
清穆宗 嘉慶~同治 贈通議大夫
(錫麟繼子,葬正一觀)
59 張鈺 清仁宗 嘉慶年間
清德宗 光緒三十年 整修上清宮、天師府、正一觀,追贈光祿大夫
(起隆之子,葬南極觀)
60 張培源 清穆宗 同治十一年
清德宗 光緒三十年
(鈺大兒子,曾在鄉裡督辦團練,葬於南極觀)
61 張仁政 清穆宗 同治元年
清德宗 光緒十六年
清德宗 光緒三十年
(培源之子,光緒年間赴川省祖,葬於青城山)
62 張元旭 清德宗 光緒三十年
民國三年
民國八年
(仁政大兒子,中國民國道教總會發起人。病故於上海,葬楊傢山)
63 張恩溥 民國十三年
民國三十七年
(元旭大兒子,善畫符,1949年2月去,1969年12月底病故於臺北,由堂侄張源先在繼承64代天師)
和諧拯救危機危難系列片 (請從第2個視頻看起)
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1398899、html
正信的佛教
http://www。dizang。org/rm/zxdfj/
五:求事業求到觀音第2十六簽(鐘馗得道)
絕佳!怎麼會講不好呢?有的人講全傢人裡有三頭牛最好呢,你們出嫁瞭,再生個牛寶寶!不會忒賽瞭吧?!
六:有誰會觀音靈簽解釋? 前一些時日抽簽瞭,面對學業事業方面問題。有兩個事。。。
兩個都不佳,還是問問你的心,做你比較心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