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風水命理

吉兇悔吝屬於哪個卦(三分鐘講清楚易經中的吉兇悔吝)

风水大全 風水命理 01-22

關於易經中一句話

資料一:

“吉兇悔吝者,生乎動者也。”吉兇悔吝就是我們打卦的結果,一個卦背後必然將會有一些好的、不好的種種結果。當然還有“厲”,就是很嚴厲、很嚴重的情形,還有“無咎”,就是跟你沒有啥關系,你沒有什麼錯,固然說結果似乎不太好,但是這個不是你的錯,是老天爺的錯,或者是外人的錯。我們說一個事情,一般不是好就是壞,“悔吝”呢,事實上是指的吉兇之間的中間狀態,有些事情有點“悔”,心頭有點後悔、不舒服,還有點“吝”,就是還有點缺陷、不完滿,心頭還留有遺憾。這幾個結果是怎麼來的呢?為啥會有這幾個“吉兇悔吝”的這幾個結果呢?就是“生乎動者也”,就是從“動”中而來。

人一動,就要生吉兇,所以我們打出一卦,最要緊的是看它的動爻,吉兇常常就在動爻上面展現。我們生而為人,每個人都逃不出“吉兇悔吝”的這幾個結果,我們人一動,依照佛教的講法,動則生業,你會有業力,那麼業力所致,就有人生的種種境遇。所以我們在這個事情上面,確實要把人生看開、看透,要趨吉避兇,就要培養這種洞悉世間萬象的智力。

既然“吉兇悔吝,生乎動者”,那我不動行不行?看起來行,事實上不行。為啥呢?人畢生下來,哪有不動的呢?不或許不動。生老病死那麼這樣就是動,喜怒哀樂那麼這樣就是動,吃喝拉撒也是動,所以動就要生業,不或許不動。即便我們每一天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每一天呆在屋子裡面,你也不能保證本人的思維不動、念頭不動、妄想不生,所以不動根本不可能。

成皆有一個現代詩人叫張棗,比我這一輩年齡大一點,上世紀五十年代出生的,此刻定居歐洲,他寫瞭一首詩叫做《鏡子》,內容就是一個人,每一天呆在屋裡沒有事幹,就成天照鏡子,其中有一句詩非常出名,“當我想起畢生中後悔的事,梅花就落滿南山。”這一句詩非常出名啊!是中國現代詩之中的經典名句。這個句子固然看起來很美,很有禪意,但是仔細想想,一個人就這麼靜靜呆在屋裡,假使你的思維停不下來,吉兇悔吝就都在裡面。不信你每一天照鏡子,日復一日,就會看見頭發也慢慢變花白瞭,皺紋也慢慢多瞭,這一時刻就回憶、想起畢生中後悔的事情,那真是一言難盡!

也就是說,你想要不動,你想生而為人卻沒有吉兇悔吝這幾個東西,那是不可能的。不動不行,關鍵怎麼動才行。《易經》裡面數次提到要“慎動”,上傳第八章裡引的好幾個卦都是要我們要“慎動”。為什麼要“慎動”呢?俗話說得好,人生不如意者常八九,如意者僅一二,我們看“吉兇悔吝”這四種結果,稱得上好的也就是“吉”,占整個結果的四分之一,其它的兇、悔、吝,都不怎麼好。所以我們要動的時刻,務必要小心,務必要謹慎,務必要看準,不要隨便亂動。不但這樣,一個人呆在傢中面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時刻,更不要一個人胡思亂想。越是在一自個的時候越要“慎獨”,把我們頭腦裡面的七情六欲、喜怒哀樂務必要關照好,看清楚它,管理好,不然的話,就好像張棗的那句詩一樣,“想起畢生中後悔的事情,梅花就落滿南山”,後悔有啥用呢?梅花都落滿南山瞭。所以是,“吉兇悔吝,生乎動者”,我們特別是要慎動、慎獨。

以上摘自:

《易經·系辭》通講(二十九)_xuexi學習

資料二:

以下摘自:《12辟卦的應用·一動不如一靜》

此刻回過頭來說,用在卜卦算命上,也有一個哲學的原理,先要明白,這便是《系傳》二章所說的,此刻我們繼續講《系辭》上傳第二章:

“是故,吉兇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憂虞之象也;變化者,進退之象也;剛柔者,晝夜之象也。”

這便是哲學問題瞭,這是說人類文化。我們人類認為的吉兇,好的或壞的,以哲學來說,沒有絕對的,而是依據人類本身利害的需要;我們得到,便覺得是吉,失去便覺得兇,但這並非絕對。譬如說得病,這個得就不是吉,而且人生得意不一定是好事,有時失意也不一定是壞事。因此對於古文,不要僅在文字表面上讀過去,而是要知道在文字的深處包涵瞭很大的哲學思想。可見吉兇隻是依據自個的觀念而來,而悔吝就是憂煩愁慮之象,虞即慮。前面說過,卜卦的結果,不外“吉兇悔吝”四個字,沒有六個字,換句話說隻有兩個字——一個是好,一個是壞,——或吉或兇,悔吝隻是加上去的。由於“悔吝”兩個字,是憂慮。在《易經》中一方面是小心,如卜到一個卦是悔吝,就是有煩惱,事情辦不通,有困難。所以人生的一切,看《易經》隻有四個角度,吉兇悔吝。這吉兇悔吝怎麼來的,下傳有兩句話:

“吉兇悔吝者,生手動者也。”

人生的一切,任何一件事,一動就有好有壞。再說任何一動,壞的成分四之三種,好的成分隻四之一種,所以中國人的老話,一動不如一靜。凡事一動,吉的成分隻有四分之一,壞的成分有四分之三,不過這三分當中,兩分是煩惱、險阻、艱難,如此而已。這把宇宙的道理、人生的道理、事業的道理都說清瞭,所以儒傢就知道慎於動。動就是變革,變更一個東西,譬如創業,譬如新造,這個動不是不可以,但需要智慧,需要作慎重的考慮。所以學瞭《易經》的人不卜卦,由於大約的道理都明白知道瞭。“善於易者不卜”,用不著卜瞭,看現象就明清楚明白白瞭。

吉兇悔吝語出何處?

語出《易經系辭上傳》

第二章

聖人設卦觀象,系辭焉而明吉兇,剛柔相推而生變化。

是故,吉兇者,失得之象也。

悔吝者,憂虞之象也。

“悔吝者,憂鬱之象也”。悔,後悔;吝,心上有事舍不得,有包袱,進而舉棋不定等等,從而呈現憂虞之象。這幾個象都可以在六爻的關系中展現出來,得位、居中,就吉;不得位,就也許有憂虞之象;又不得位,又不居中,且其中陰陽組合又有諸多麻煩,那麼這樣就可能呈兇象。

要視情況來定,不同的情景兩個字的輕重不同,打比方說求財就是悔輕吝重,求官則相反。

求【吉兇吝悔,可不敗矣】的註釋和出處

周易是群經之首,是中國正統學術文化的起源;同時周易也是卜筮之書,是中國正宗神秘的占卜巫術文化或謂之預測推算文化的集大成者。因為周易兼具學術與神秘的雙重屬性,可謂功用非凡,因而從古至今學易、研易、解易、用易者甚眾。不過易經的思想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蔚然可觀,加之言辭古奧,命意神秘,因而想要理解易經真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然而,話又說回來,周易也未必如想象的那麼難學。簡單地講,周易的思想可以 使用吉兇悔吝四個字來概括。

何謂吉?吉就是利人利己,相得益彰。順天命——順應自然規律,應人心——符合人民意願,因而處處順利,可以成功業、致吉祥。

何謂兇?吉就是損人損己,相互剝奪。逆天命——違反自然規律,拂人心——不符合人民意願,因而處處碰壁,可以毀基業、致兇險。

何謂悔?悔就是後悔之義。俗話常說“天下沒有賣後悔藥的地方。”如此的說法對不對呢?站在周易的角度,如此的看法是不對的,由於周易是主張後悔的。後悔就象征著自我反省與調整,因而也就能夠回歸中道正途,於是就能夠獲得吉祥瞭。乾卦之“上九:亢龍有悔。”至於“用九:見群龍無首,吉。”這就是由悔而獲吉的例子呢。

何謂吝?吝就是吝嗇、小氣之義。周易中經常提到的吝,不單單是指一種財務上的過度緊縮,更是指一種心胸氣度上的狹隘、驕傲與封閉,特別是聽不進他人正確的建議。因而一個吝字,往往使人漸漸偏離正軌,以至於步入險途瞭。《論語�6�1泰伯》雲:“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所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依照周易之內在的邏輯結構,悔吝和吉兇是一對因果關系,由悔而能生吉,由吝而能致兇。其實也就是說假如我們進一步濃縮瞭而言,周易的主旨就是一個悔字。 語出《易經系辭上傳》 第二章 聖人設卦觀象,系辭焉而明吉兇,剛柔相推而生變化。 是故,吉兇者,失得之象也。 悔吝者,憂虞之象也。 “悔吝者,憂鬱之象也”。悔,後悔;吝,心上有事舍不得,有包袱,進而舉棋不定等等,從而呈現憂虞之象。這幾個象都可以在六爻的關系中展現出來,得位、居中,就吉;不得位,就也許有憂虞之象;又不得位,又不居中,且其中陰陽組合又有諸多麻煩,那麼這樣就可能呈兇象。 要視情況來定,不同的情景兩個字的輕重不同,打比方說求財就是悔輕吝重,求官則相反。

《易經》雜談(南懷瑾)

孔子對易經的評價:“潔靜精微,易教也”,潔靜:學瞭易經,人會變的寧靜。精微:內容無比細密精確。

三易:《連山易》神農時代,艮卦開始。《歸藏易》黃帝時代,坤卦開始。這兩易在老百姓中用於醫藥和堪與。《周易》周文王的讀書筆記,乾卦開始。三易中最著名。

易經三原則:1、變易,變化萬端,同佛教的無常。2、簡易,學會後很簡單,掐指一算就好。3、不易,不變,萬變不離其宗。“宗”是本體。

易經三金科玉律:萬事萬物皆有的,理:原則,道理。象:現象,表象。數:量?。

《易經》就是仿生學,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八卦就是宇宙間的八個現象,八個事物:乾卦:天。坤卦:地。離卦:太陽。坎卦:月亮。震卦:雷。巽卦:風。艮卦:山,陸地。兌卦:水。

“爻”就是交,在易經中代表“筆畫”。不斷“—”陽爻。斷“——”陰爻。八卦的方位和順逆與如今的正好相反:太陽在西 ,逆時針是順時針。

  “對宮卦”指八卦圖中相對位置的兩個卦。咱們國傢的思維思考方式是歸納,由繁到簡,西方的是演繹,由簡到繁。

  “先天八卦”是宇宙形成的八大現象:天,地,日,月,風,雷,山,水。“後天八卦”是說明宇宙以內的變化和運用的金科玉律(算卦)。區別見P013。後天八卦記憶口訣訣竅:一數坎兮二數坤,三震四巽數中分,五寄中宮六乾是,七兌八艮九離門。後天八卦橫,豎,斜三卦加起來都是15,兩個卦加起來都是10。易經的象和數是科學的,理被朱熹講歪瞭(各說各有理,理不能統一)。

    八卦圖背誦:乾三連,坤三斷,震仰盂,艮覆碗,離中虛,坎中滿,兌上缺,巽下斷。

    八卦圖由三爻變六爻是由於人類社會的發展,人數也復雜,三爻不夠用瞭。此刻用的都是六爻。原因:孔子說: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三極指天地人三才,人分陰陽,3*2得6。

    六十四卦是由八卦變易來的,畫卦從下開始,下叫內,上叫外,任何事情的變化都是內因起作用,卦名是從上到下,變的規律是:1、本體卦。2、初爻變。3、二爻變。4、三爻變。5、四爻變。6、五爻變。7、四爻復原。8、內卦復原。八八就64卦。

    京房十六卦:是孔子弟子商瞿的一脈, 傳給漢的京房,他創瞭京焦易。他是一個基礎卦變革16次,並且卦名也與64卦之名字有所不同。

    秦統一之前中國文化屬於上古文化,各地不同:易經屬於中原文化(山西,河南);楚國文化(華中,華南);孔子文化(魯國);道傢文化(齊國);陰陽五行文化可能更早(河北,北京)。

  五行(金水木火土)與易經不是同時產生的,“行”指運動,這個運動包括:生,克。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克:隔一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五行的方位(易經方位):東方木,西方金,北方水,南方火,中间位置土。

    天幹:意思是在這個太陽系,天體間互相幹擾,相互招引。它的出現比周易早,由於五行不能解釋世界瞭,才創造出天幹來描述世界。天幹是五行的陰陽變化。

  我國古代醫學分兩大派,在養生長壽之道上,一派註重和重視養脾胃(南方)。一派註重和重視養腎(北方)。

    地支是地球的運行,它指的是天文上黃道十二宮的名稱,宮指位置,黃道指太陽從東方起來,向西方落下,所繞的一圈,叫黃道面。黃道面和赤道有區別。古代人們將黃道周圍的星空分為四個區,每個區有金,木,水,火,土,日,月七個星座,共28個星座,所以稱二十八星宿(宿通宮,指休息的地方)。每個星座在黃道面上每一個月位置都不同,用地支預示這十二個部位。

六十花甲是天幹與地支結合出來的名稱與天文學中的躔度(太陽與地球一天走一度,走完一年是365度)相似。??

12生肖或許是漢時候從印度傳過來的。

沖:相對就是沖,是指地支中的6個對立的具體位置。合:立場相同就是合,在地支圓圈中,橫平就是合。如:辰和申合??

把五行,八卦,天幹,地支歸納到一起就是納甲。與八卦伏羲畫連接就是乾納甲,坤納已,艮納丙,兌納丁,戊己在中間,震…

納甲是指天上的星座和地面的配合,也就是天生星宿的變異狀況會反應它所管轄的區域的人事變化。

數分陰:2、4、6、8、10。中數是六,所以陰爻也用6預示。陽:1、3、5、7、9。最大的是九,所以陽爻也用9來預示。如:初九,六二,六三,九四,六五,上九畫出來就是噬嗑卦。

易經用於卜卦有兩個:《周易》,《京焦易》,金錢卦(用三個銅錢卜卦,秦)。用於堪輿術是晉朝的郭璞。用於人文文化是孔子。

  卜卦講究心誠則靈,就論明人自己一身就具備先知的本能,所以道教,佛教要修身。佛教要修報通,修通,鬼通,妖通,依通(卜卦)。

數字卜卦法(p066)?

《河圖》《洛書》。中國文化大方向是從西北到東南變遷。文化統一在秦後,堯舜禹三代文化各不同,最早的文化在河北北邊的黃帝,晉朝往南遷移,到南宋時南方文化大盛。

在方位上:西方是東南西北,中國是,東南西北上下,印度是十方。

《洛書》圖中的數字和文王的卦圖數字一樣。

《系傳》是孔子研究《易經》的心得體會,分上下兩傳,共24篇。

易的解釋以漢朝的道人魏伯陽為最好,易字上日下月,易就是日月運行的大金科玉律。

是依賴,卜卦是尋求心靈的寧靜 ,由於不管物質世界還是人的精神世界,無時無刻不在不平衡中。

第三圈是地支對月份,子月是十一月。這個歷是夏禹歷法又叫夏歷又叫陰歷是以月亮為基準的歷法。

第四圈是中國音樂的名詞,通稱律呂。在陜西和河南的邊界古代人們在地下埋一種“呂管”,裡面放蘆灰,共十二支,不同的節氣呂管發不同的聲音,這便是中國音樂的由來。

“三陽開泰”就是地天泰卦,由於下面是三個陽爻,相應的月份是正月。冬眠中國叫蟄伏。

第五圈是節氣,如大雪是節,冬至是氣

十二辟卦可以推算天氣和歷史命運,邵康節—邵雍的《皇極經世》和流傳的燒餅歌,推背圖都是推算國傢命運的書,是易經象和數的部分,《系傳》是理的部分是哲學。

對於生命的源頭:哲學上稱本體,傢稱主宰,神,上帝,佛,道,中國人叫太極,太極生兩儀(陰陽),兩儀生四象:老陰,老陽,少陰,少陽。《易經》稱乾,指宇宙未形成以前的階段,坤造成瞭萬物。《黃帝內經》是易經在醫學上的使用。

卜卦的結果四個字“吉兇悔吝”,悔吝指憂煩愁慮,“無咎”指沒有毛病,不等於好。古代人們講“一動不如一靜”的緣故是一動就是吉一兇三,悔吝也屬於兇。這個道理和此刻用的“舒適區”一詞有異曲同工之妙。

世界的都在談生死問題,基督教的上帝,天堂,佛教的輪回,西方極樂世界,佛教認為生命是兩種東西,有靈性,感情,思想的叫命,所以隻有人有生命,植物是有生沒命,佛教認為人的身體是正報,山河等是依報。中國最看淡生死,認為死但是就是天黑瞭,睡覺瞭,中國道傢認為生命是可以長時間的,道傢的修煉精,氣,神就是對西方靈魂是“超電磁波的一種解釋”。所以禹王(治水)說:“生者寄也,死者歸也”。中國人對生命是樂觀的,西方哲學是悲觀的。

“三極”指天地人,分陰陽就是六爻。

占卜筮是三種方法,占是用數理推定結果。卜古時候用骨頭,還不錯以其它。筮是用筮草的一定數字卜卦,如今的抽簽就是這個道理。

彖辭是斷語之義,說現象,爻辭說每一爻,講變化的道理,卦辭說整個卦,說卦德和卦情。彖辭和象辭都是孔子寫的,是對卦辭和爻辭的解釋。系辭:除卦圖外所有的文字都叫系辭,主要指周文王,周公,孔子做的文字說明。《易經》的彖辭,爻辭,象辭都是以天地金科玉律的觀念,拉到人事上而言,就是《周易》的精神,是中國文化精神的開始。《文言》也是孔子寫的,是孔子研究乾坤兩卦的心得體會,是如今的“思想體系”。

中國人不,隻相信自己,“天人合一”的天指人心。我理解就是“身心合一”,超我,本我合一。

莊子《齊物論》的觀念:萬物是平等的,從起點說是平等的,打比方說,我們都是人,但任何人的人生都不同,是由於我們自身的努力不同。“吹萬不同”中“吹萬”指“萬有”就是萬事萬物,打比方說吹來的風是一樣的,那個時候遇見不同的事物會發出不同的聲音。

易經的三個重要觀念:化:造化,宇宙的來歷起源是變化而來的,用現代科學的解釋就是有元素,原子等不斷的轉化而來的。曲:認識到宇宙運行的軌道都是“圓”的,隻有“曲而全”(老子說)。神:是中國人的宇宙的本體,就是“天人合一”的那個東西,亦稱“道”,是西方人的“本體”,也就是宇宙起源的功能。“神無方而易無體”是中國哲學之頂點,就是一切都在變,在易。

《周易》是周文王對六十四卦的註解解讀,是心得體會。任何民族的文字都是從圖畫開始的,中國文化是從八卦開始的。周文王做瞭卦的卦辭(整個卦的圖案或叫現象)和爻辭(每一個爻的解釋)。

龍是咱們國傢的文化圖騰,在黃帝時就用龍給官員取名。

九五至尊:九是陽數中最大的,五是陽數中的中間,所以意思是至中至正,就是九五至尊。蔣介石字中正就源出此。中國哲學註重和重視“中”,認為中是吉星高照的,可上可下的,故有瞭“中庸之道”一詞。

性命:性是精神的生命,命是肉體的生命。中醫相應的八卦,乾為首,坤為腹,艮為背,離為眼,坎為耳,巽為鼻,兌為口。一天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兩個鐘頭。

《周易》對卦的解釋分五個階段:1、卦辭。2、爻辭。3、彖辭。4、象辭。5、文言(就是以文化的觀念研究易經)。

性情:性是本體,情是情緒。七情六欲:七情指喜怒哀懼愛惡欲。六欲是佛傢的觀念。

西方哲學有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中國易經哲學講究心物一元也就是“精”。易經中出現“大人”一詞,它是《大學》(從乾卦來)中的大人,是馬斯洛認為的自我實現的人,超越的人,是聖人,是佛,是上帝。但是人人都是佛,是大人,隻要做到“知行合一”,“身心合一。”《中庸》(從坤卦來)。

《參同芪》是道傢的丹經鼻祖,為東漢魏伯陽真人所著,所謂“參同”是就《易經》,《老子》,《莊子》三本書的道理和方法,與人修煉成為神仙的科學是相通的。

坤卦是地,是月亮,是媽媽,厚德載物。乾卦是天,是太陽,是爸爸。是人們的引深意,中國文化是把宇宙的知識全部拉到人文方面,強調“天人合一”。

《易經》就是遠古代人們畫瞭世界的簡筆畫,後人寫畫的代表象征義,人文方面的代表象征義,所以易經是代代古代人們的共同智慧。對易經的崇尚可能有名人效應,是孔子最早研究的。

敲木魚是由於魚睡覺是不閉眼的,強調人要時刻警醒。

古代人們把太陽叫金烏,月亮叫玉兔。章是光明和美麗之義。乾卦談龍,坤卦談月亮。

衣裳:衣是外罩,裳是裡面的裙子。

”積善之傢,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傢,必有餘殃”是孔子在《系傳》中的話,說明中國也是講因果報應的,與佛教不同的是,佛教講前生,此刻和後世,儒傢講祖宗,本身,子孫。

蒙卦是談教育的,中國政教不分,最高領導人,事實上是大傢長。

孔子的《易傳》亦稱“十翼”,就是十篇文章,包括《彖》上下、《象》上下、《文言》、《系辭》上下、《說卦》、《序卦》、《雜卦》, 故稱“十翼”。

中國沒有,由於中國人不需要創造一個造物主,中國人本來就知道“有天地,緊接著有萬物”。且古代人們對物的認識是不分唯物和唯心的,“心物一元”就論明思想也是物質的。

幾個古字之義:師是眾,比是相隨,履可以解釋為路,豫是優越,蠱是一種蟲子,臨是擴大,噬嗑是啃,賁是飾,咸是都,夷是傷,乖是乖張,蹇是跛腳是受傷,夬(guai)是決,姤是遇,萃是聚,艮是止,巽是入,兌是悅,介是一個人頂天立地的站著。

三墳五典八索九丘指三墳指三易,五典指五經(尚書),八索就是八卦,九丘就是《河圖》《洛書》的理數。

一等人領導變化(開天辟地),二等人把握變化(見風使舵),三等人適應變化(順波逐流)。

看風水就是要避免風避免水。

先天八卦(伏羲)相對相加9是八卦的體,後天八卦(周文王)相對相加是十是八卦的用,可以卜筮。

女大十八變也是從易經而來,由於蓍草卜卦需要十八次分草才可以成一卦。

我們此刻用的陽歷是西方的,是自民國開始的。實際上我國古代也有陰陽歷之分,24節氣,七十二氣候,卜卦就用的陽歷(太陽歷)。此刻用的陰歷是依據每月十五月圓來訂定的。

天有三義:1、天空。2、道。3、人的良心。

老子的:道(太極是圓圈,是空)生一,畢生二(陰陽,男女),二生三(兒子),三生萬物(生生不息,萬物成)。老子的道理從人的現象而來。哈哈!

中國文化的精髓是:自助天助,自助人助,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所以沒有信仰的必要。

吉兇悔吝,易經的四個角度——讀易筆記

《易》卜卦結果,不外乎“吉兇悔吝”四個字。

而“吉兇悔吝”四個字,就是從字面上也可以看出:

隻有“吉”是好的,有益的吉祥的;

“兇”自然是不好的,是“吉”的反面;

“悔”則是後悔、煩惱;

“吝”就是慳吝、困難。悔吝也是小兇。

總之,卜卦隻有吉兇兩個結果,再細分的話,則是好的隻占四分之一,不好的卻占四分之三。

是以善易者不卜,由於大道理都明白知道瞭,看現象就很清楚明白瞭。

《系辭》雲:吉兇悔吝者,生乎動者也。

所有的吉兇,都生於動。天地萬物,人間萬事,隻要一動,就生出“吉兇悔吝”四個結果。

總之凡事一動,吉的成分隻占四分之一,壞的成分卻占四分之三,所以中國人常說“一動不如一靜”,就是這個道理。

但也不是教人墨守成規,一動不動,不過是要謹慎,要有智慧,要謀定而後動。

從易經“吉兇悔吝”四個角度,到南宋詞人辛棄疾在《賀新郎·用前韻再賦》中寫到:“嘆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是異曲同工,還是取法前者,就是見仁見智的事瞭。

那麼這樣也就是說,就是說人生在世,如意之事少之又少。不如意者本是常態,當遇見困難、磨難時,也就不要過於沮喪,煩惱。

如意,我幸;不如意,再繼續努力!

以此自勉吧!

10掌握“吉兇悔吝”的運轉規律,做到趨吉避兇

人今生當中,我們會遇見許多問題,經歷一些坎坷,那有還是沒有哪種方式,可以讓我們趨利避害呢?

在《易經》裡面就有這樣一套哲學的思維,這套哲學思維,給我們提供瞭一個路徑,假如你依照《易經》的這個思維來做,通常能夠起到趨吉避兇的效果。匯總下來其實也就是說就四個字,吉兇悔吝。

我們可以把它當成哲學思維來看,也可以把它當成一個趨吉避兇的密碼,那這套密碼就是——吉、兇、悔、吝;

我們就先看一看何謂吉。表面解釋起來,吉就是吉祥的、吉利的,任何人都在追求。

許多人學《易經》是用來占卦的,當占出吉的時刻他就非常非常高興,由於知道結果是好的,有收獲的。其實也就是說吉而不是結果,而是過程。吉是告知你,你有一種可能性向著你想要的方向去發展,這便是吉的意義。假如我們把吉直接定義為結果,那麼這樣就比較偏頗。

其實也就是說研究《易經》時間長的人都明白知道,有些時候你起出的那個卦,卦辭告知你是吉的,但真正事情演發出來的時刻發現並不吉,哪些原因?吉隻是過程,結果是靠我們怎麼來把控這個過程。假如說吉是過程,兇也一樣,兇有什麼含義,表面上理解兇險的,有危險的。有些時候起一卦,說這個卦象有兇兆,其實也就是說兇也是告知我們,依照不順利的方向去發展是在提醒你。

古代有一個清朝有個大學子,這個大學子名氣非常大叫紀曉嵐。我想許多人都明白知道他,由於在許多影視作品當中都以他為原型拍出來。紀曉嵐這個人非常有學問,他的學問是從小時候就已經展現出來瞭

小的時刻紀曉嵐參加童子試,就是未成年人開始考試。考試之前他的老師就給他占卜瞭一卦,想告知紀曉嵐這次考試你要註意和提防點什麼,或者說你到底能不能考上。這卦起來瞭之後,他的老師覺得不太好,悶悶不樂。他老師起的這一卦,最後一個字是兇。其中一個爻辭就寫道:困於石,據於蒺藜,入於其宮,不見其妻,兇。這話說出來挺拗口的,特別是文言文,許多人看《易經》也看不懂,但是我們翻譯起來,它是比較容易理解的。困於石,石頭是很堅硬的,就是你遇見瞭一個困難,像石頭這樣很堅硬,你不容易把這個困難解決掉。“據於蒺藜”就更有意思瞭,何謂蒺藜?蒺藜是一種植物,這種植物我們在生活當中,其實也就是說是常見的,就是這個植物的果實長滿瞭刺。因此你看困於石,據於蒺藜,這兩句話連在一起,就是表示著你,你這次考試困難重重,你想達到的結果達不成。

入於其宮,不見其妻,就是回到傢中瞭,進瞭房子一看,自己妻子不見瞭,最後一個斷辭,兇。這個辭他的老師起出來,當然是心裡有所不安。他就在考慮這次紀曉嵐的考試,到底能不能考上。想來想去,他決定跟紀曉嵐交流一下給他點建議,要不然這次就不考瞭。

於是他老師就把這段爻辭說瞭出來,可紀曉嵐想瞭一想,他說:“老師你看,學習一直就是有困難的,你看最後兩句是入於其宮,不見其妻。他說我此刻還小沒出嫁,我本來就沒有妻子所以這也不是兇兆,再說這個老婆的妻,我們用《易經》的角度而言,就是陰陽。男人為陽,女人就是陰,男人為單數,女人為雙數,雙數就是偶數,偶數也代表競爭角逐之義,所以入於其宮,不見其妻是還是不是在表示著,我在這次考試當中沒有對手。因此他的老師想瞭一想說,假如你要是堅持去參加這次考試,那我就支持你,我們好好復習,但是仍然要把風險考慮到,怎樣的題你不經常做,哪樣的看法,你不經常有,我們在一起好好的就你的短板來研究復習。最後紀曉嵐去參加考試,這次考試之後,榜文發下來,紀曉嵐考瞭第一名。考在第二名的是一個姓石的人。

所以這一個卦辭出來之後本來看到的是兇,但在紀曉嵐眼裡,兇又變成什麼,成為瞭吉。我們再看一下過程,師徒二人在研究這件事的時刻,就把本人的短板和弱點分析出來,緊接著去彌補補充它。所以再一次強調的就是,所以吉和兇它而不是終點,不是結果,它是過程。

在《易經》當中每一個爻辭和卦辭,給瞭我們一些提示,告知我們怎樣把過程做好。 有些人在起卦的時刻一起到大不吉,緊接著就垂頭喪氣心態不好。 所有的兇就是告知你有風險,你務必要想辦法解決風險,吉和兇是在一起的。

其實也就是說我們都懂吉兇是一體的,吉的一面背後就是兇的一面,兇的一面背後就是吉的一面。我們我國傳統文化的思維就是這樣,福跟禍是在一起的。你看一個人很有福分,但假如不惜福的話,馬上就轉化為災禍,一個人遇見災禍的時刻,但隻要他冷靜處理這個災禍會變成他的福報。從《易經》的角度而言,叫做陰陽的兩面。

這第3個字就是悔,悔在《易經》當中也經常出現,字面上理解就是悔恨、悔過。我們生活當中也經常用這句話,打比方說說這全地球沒有賣後悔藥的。悔字究竟是啥意思,其實也就是說我們看看這個字的結構,它裡面有哲學在。一個心加上一個每,構成瞭悔字,就是每一天都在用心。曾子有一句話說:“ 吾每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和朋友交而不信乎,傳而不習乎。” 你看這個文言文許多人看到,不太想去理解裡邊之義,特別是信息化時代,娛樂化時代的時刻,這幾個先人留下來的很珍貴的哲理,已經確定被我們忽視瞭。它翻譯過來之義,就是每一天曾子他都要思考幾件事,什麼事?在幫別人出謀劃策,在幫別人做事的時刻,有還是沒有認真對待,有還是沒有忠心耿耿。在結交朋友的時刻,有還是沒有對朋友,無比的講究的是本人的信用。傳而不習啥意思,就是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有還是沒有把學習到的知識不斷地去實踐,不斷地去匯總復習。曾子的這句話恰恰就解釋瞭悔。

在我們如今的企業管理當中,有種人在工作當中遇見瞭問題,就會向外求,並不是向內求。向內求是尋找本人的問題,如曾子所說,每一天他都要反思,我到底為朋友怎麼樣,對本人的學業怎麼樣,對有求於我的人怎麼樣。他每一天在反思本人的問題在哪裡,緊接著不斷的去找到解決辦法。而那種遇見瞭問題就向外求的人,找的都是借口,向內求找的都是辦法。

有些時候我們覺得老祖宗的話過時瞭,沒有用瞭,但是認真看過之後你會發現,每一句祖先留下來的經典都非常珍貴,對我們當下是具有特別大的指導意義的。我們在處理自己手頭工作的時刻,假如能像曾子這樣向內求就做到瞭悔。悔也是反思之義,一個不懂反思的人在事業方面想要有成就,那是絕對做不到的,這好像變成瞭一個鐵律。

第四個字就是吝,吝這個詞匯,在我們平時生活當中應用的不多。提到吝,一組詞大傢就論吝嗇,很小氣之義。但是吝在《易經》當中出現的不少,在表面的字義上而言,你把它解釋為吝嗇,這也沒有問題。但是我們看一下吝的結構,上面是文,下面是口。那是有文化的人說出的話嗎,恰恰不是。孟子的一句話可以形容吝的狀態,孟子說:“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患有什麼含義?就是生病瞭,其實也就是說也可以把它理解成禍患。我們在生活當中就有這樣一種人,處於好為人師的狀態,有人就覺得好為人師都有哪些不好嗎?你看要是一個人好為人師的話,他會出現兩種狀態,第一種狀態就會升起一種驕傲心,由於他會展現出來,你不懂我懂我教教你。遇見什麼事都似乎自己懂,這種狀態一出來的時刻,用此刻流行的話而言,朋友就變少瞭。由於什麼事隻有你會,隻有你懂,隻有你願意教育別人,他會為自己的生活造成很大的阻力。

第二種狀態是什麼,就是輕浮的狀態。由於真正意義上,老師是教導別人的。當一個人好為人師的時刻,他總喜歡去教育別人並不是平心氣和的去探討,這樣的狀況也會招來許多人的反對。所以孟子就論好為人師,它表面上看是一種病,這個患理解成為病,其實也就是說是什麼,是禍患。

假如人在本人事業的道路上,因為自己不好的一個習慣,為自己制造瞭許多的障礙,那這條路走起來就容易不通,阻力就會很大。好為人師,孟子告知我們這是一個禍患。用好為人師來理解吝,我們就能夠理解什麼叫吝言吝語,說話的時刻不至於心平氣和的去講,總是高高在上一臉的浮躁,這種習慣一旦養成的時刻,我們會發現身邊的friend就愈來愈少。

在企業當中也是如此,務必要依據本人的位置來思索你應該表達什麼。假如你是這方面的專業人士,那你就當為人師,假如不是的話就不要好為人師,這個哲學道理對我們人生的指導意見特別大。

吉兇悔吝這四個字,假如把它們放到一起的話,就出現瞭一個邏輯。這個邏輯很有意思,就是《易經》當中,隱藏著的一個鐵律,告知我們怎樣趨吉避兇。第二種狀態就是浮躁,緊接著剛才講瞭吉兇悔吝的邏輯。我們在前面提到過,萬事萬物假如以五行的角度而言,會存在兩種關系,一種關系是相生的,一種關系是相克的。吉兇悔吝這四個字,它也存在著這兩種關系,特別是我們發現它的相生關系恰恰是推動瞭一個因果輪回的效果。

打比方說說吉,吉通常會生出吝。我們剛才講過吉,就是事物向順利的方向去發展,你很可能就獲得瞭你想要的結果。所以許多人,在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之後,會生出好為人師的狀態出來瞭。我們想想看,假如身邊的人做一件事情做成瞭,緊接著開始誇誇其談:你看這件事隻有我能做成,你們做不成,你看我多麼厲害,我就是老師。

人在做成事之前的狀態,大體上是比較謙虛低調的,是可以接受別人意見,會去和別人研討,找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但一旦這件事做成瞭,那種傲慢和浮躁就升起來瞭,因此生出的是什麼,是吝。以往一群朋友可以在一起研究解決問題的辦法,但是成功之後他不會研究,他會反過來告知別人,我是怎樣成功的,你們要跟我學。因此這種驕傲和浮躁的狀態,即是吝的狀態,吉就生出瞭吝。

吝會生出什麼,吝通常會生出兇。我們不管在人生的生活道路,還是創業道路,我們都懂,沒有任何一件事是不需要外人幫助的。有什麼事是自己百分之百就能夠做到的?很難。我們做什麼事情,其實也就是說都需要別人的聲援或者是支持。當我們沒有浮躁和傲慢的時刻,心平氣和的時刻,許多人會願意來支持聲援我們,推動你的力量就特別多。但假如你的狀態是吝,這種浮躁和驕傲就會讓許多人遠離你。你遇見的問題,就會由吉開始向兇去轉化,所以吝生出來的恰恰是兇。

兇生什麼,兇就是向著負面的方向去發展。我們做一件事本來很順利的,最後卻吃瞭惡果,結局很慘。這一時刻人會如何辦,他會開始思考,我到底哪裡做錯瞭,為啥事的開頭很好,到瞭結局卻是這樣一個很糟的場面,於是兇就生出瞭悔。開始後悔瞭,我為啥要那樣巧言令色,為啥要好為人師,我要像之前一樣心平氣和,那麼這樣就從頭到尾整個結局都非常圓滿。

所以吉生出吝,吝生出兇,兇生出悔,悔就會生出吉,事情開始好轉。你看其實也就是說這四個字,就好像K線圖一樣,波峰波谷,有上就有下。所以用這套邏輯去思考,我們就有辦法,讓它時常保持吉星高照的狀態。

那麼瞭解瞭這四個字的邏輯關系,對我們還有什麼更深入的指導嗎?確實有一定的指導。我們追求的吉星高照,至少向吉的方向去發展,那我們看看,吉可以生出吝,吝生出兇,兇生出悔。那麼,假如我們改變一下它的邏輯關系,當一件事越有成就的時刻,你越要馬上進入悔的狀態,就是每一天反思這件事為啥我做成瞭,真的是我的能力很強嗎?還是有一點運氣,或者說身邊有那麼多人在幫助我,我還怎樣做能做得更好?我的缺點能不能在下一次事情當中得到改善?我能不能想一個辦法去報答那些幫助我的人,以便我下次再有問題的時刻,大傢齊心協力一起去解決?每一天就開始反思我還能做些什麼,所以當我們吉的時刻,就生出悔的話,悔自不然就會生出吉,這樣我們就把吝和兇,排除到這個循環之外。

當然道理很簡單做起來是非常難的,我們想要做到遊刃有餘地利用吉兇悔吝如此的道理,使自己保持一個有吉的狀態,就務 必要有所參考,由於人面對的場景特別多,假如每一個場景皆有一面鏡子來提示我們,由吉生悔,由悔生吉,那我們畢生的過錯就會不算多。

這幾個鏡子在《易經》當中匯總出來瞭,這64面鏡子,也就是《易經》之中的64卦,這64卦就寫瞭我們人從生到死,從創業開始到創業有成就,我們會遇見的所有場景是什麼匯總成瞭64卦,每一個卦都對我們有提示。從下一講開始我們就在之前掌握的基礎知識的基礎上,來正式的開啟《易經》的64卦。下一講,咱們就來一起探尋一下64卦之中的第一卦乾卦,乾卦裡面提到一個關鍵詞叫做龍。關於龍,東西方文化是有爭議的,由於在西方文化當中認為龍是兇惡的,可是咱們國傢的哲學源頭《易經》卻把龍當成瞭吉祥之含義,到底東西方文化對龍是如何看?而龍在《易經》當中,又給我們帶來哪些啟示?下一講,咱們就來講一講乾卦六龍。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