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光山佛光寺解簽惠來惠來縣改名(黃光山佛祖簽詩全篇)
一:隆江鎮的隆江旅遊
隆江鎮鎮江寺:位於隆江鎮市尾山餘脈的小山崗上,拓創於明正德年間,到現在已有400多年歷史。是惠來八景之1。縣文物保護單位。創寺時屬潮陽縣龍溪都,嘉靖三年(15二十四)冬十月惠來置縣遂屬惠來。嘉慶十三年(1808)、道光三十年(1850)孔美鄉捐資修建。光緒十九年(1893)接著重建山門,潮邑魏阿福資助,刻石匾“鎮江寺”。1945年日寇洗劫龍溪時毀掉寺內文物,1948年武工隊以此乃據點開展對敵鬥爭。1950年之後,因整理龍溪,拓寬江堤,拆去寺之前亭。1952年,潮陽縣靈山寺方丈釋寬鑒,行腳惠來縣百花山莊嚴禪寺時,來此傳教。1981年落實條文,釋宏江、宏遠、傳性返寺管理。但見木朽墻傾,貝葉凋殘,賴海內外善信解囊,癸亥(1983)籌備,乙醜(1985)興工,於戊辰(1988)修復。1991年6月恭請汕頭市佛協會長釋定持(1921—1999)主法。
黃光山佛光寺:惠來縣黃光山佛光寺。位於惠來縣城西北方向,距縣城17、3公裡,地處溪西鎮魯陽村與曲溪村之間的群山中
。原名“黃藤崗”,曾稱“黃亭崗”,後改名“黃光山”。清宣統三年(1911)桂月(陰歷八月)碑刻為“黃光山”,1997年改名為“黃光山佛光寺”故名。2004年佛光寺被省民族委員會評為“廣東省委文明活動場所”。2005年10月,應惠來縣佛教協會和寺內僧眾的誠邀,南華寺方丈傳正大沙彌正式擔任佛光寺主持。
惠來宋大峰景區(即惠來宋大峰祖師):位於惠來縣隆江鎮崗前村,供奉大峰祖師,由民間集資七百多萬元修建,時刻木雕均出自名師巧匠之手,是民間傳統藝術的精品,極具鑒賞價值。 隆江豬腳
隆江著名美食當屬隆江豬腳,其由來已久,風味獨一無二、色、香、味俱全。隆江豬腳色澤美觀、香氣襲人、唇齒留香、回味悠長。隆江豬腳,已走出隆江,遍佈廣東珠三角,成為隆江廣為人知的特色美食。
隆江綠豆餅
綠豆餅選用綠豆粉、白砂糖、花生油、杏仁、芝麻等主要材料,采取人工的方式精制而成,口味香濃、松化,用其酥皮清晰多層、入口即融、餡心冰甜而享譽馳名。綠豆餅的制作由來已久,有部分餅傢更是從18世紀初期開始制作綠豆餅,他們憑著數代人傳授下來的秘方,經反復推敲改良研制而成。現做現賣,新鮮出
爐,是最守舊的美食之一, 也是潮汕人最心愛的點心之一。
隆江腸粉
隆江腸粉是一種使用米作成的中國潮汕小吃,也是最為普遍的早餐,香氣噴噴!!!吃起來鮮香滿口、細膩爽滑、還有一點點韌勁。先是加上雞蛋、青菜,接著蘿卜幹粒、香菇絲、蝦米、魷魚。醬汁調料也精益求精,很快形成瞭吃過還想吃的隆江腸粉。
二:惠來縣的民族習俗
景屏:或稱活景、藏景、美景屏。是一種廣場遊展式造型藝術。以戲出場面為內容,人物由小童扮演,配以一定景物。真人(故叫活景)假景定格造型,構成一定主題的景觀。遊展時或配以鑼鼓八音,更具氣派,成為春節期間或盛大節日的拔尖節目。靖海鎮有張、林、曾三姓,以造景聞名,代代相傳。
潮州音樂:民國初期,縣內有儒傢樂社,又稱閑間、樂社,系能奏會彈之人,在工作之餘,組合彈奏。縣城有“怡情社”樂班。民國36年(1947)又創“陶情社”,為精通、喜愛潮樂者聚合的小團體,並起瞭積累、整理樂譜的效果。
方言歌:潮州歌冊是一種以潮汕方言為表現形式的敘事長詩。唱歌冊時,依歌冊唱誦,歌聲悠揚悅耳。聽者邊作手頭工作,邊聽曲文。唱歌冊隻憑唱者順口朗誦,七言、五言、淺白押韻,四名一韻,無樂伴奏。
唱漁歌:漁歌內容反映漁民生活與生產。1958年神泉鎮業餘劇團曾整理漁歌多首,其中《歌唱新漁村》曾參加汕頭地區民歌匯唱。
大鑼鼓:大鑼鼓,為惠來縣春節期間供遊行表演的文娛活動。一隊大鑼鼓的組成可多達上百人,頭尾可擺1~2華裡。前有大旗招展,後有鑼鼓鏗鏘,絲竹悠揚。大鑼鼓演出時,隊前用一根青竹掛上一幅紅幡,上帖金字“國泰民安”。接著是大旗隊,肩扛大旗,一隊數十人,多者上百人、徐徐前進。接著是以二十四面大鑼(有的多至32面),8付深鈸,10隻海螺為主的樂隊。
鰲舞:方言稱舞鰲,鰲魚用竹、木、佈紮形彩繪制成,長3尺,龍頭魚身。舞者手擎鰲魚揮舞。一班有5隻。在鑼鼓伴奏下,有追逐、穿花、跳徑、躍龍門、咬鬥、喧春等動作。
獅舞:方言稱舞虎獅。惠來縣春節至元宵有舞獅習慣。獅身是一幅近丈的黃佈,獅尾為一大簇流芳狀的紅麻絲。舞時,一人在前舞獅頭,一人彎腰舞獅尾,按鑼鼓節拍表演。動作神態有理毛、舔背、抓癢、瞌睡等。還有一種稱“高腳獅”,舞獅者肢踩高蹺,並增添一位戴面具的獅娘。舞獅後,有武術表演,多為南派的手拳、棍、叉、雙刀、雙鐧等真功夫。有的還表演縱身串火圈的驚險動作。
龍舞:方言稱舞龍。惠來縣舞龍,始於清咸豐年間。青山鄉的螃蟹村和葵潭鎮的長春村,有舞“雙龍搶寶”的節目。光緒年間,惠城鎮英內村開始組織舞龍隊,從此以後,每一年春節期間皆有舞龍。龍是用竹、木、佈造形,彩繪制作,九節或十一節為一條龍,一鼓一鑼一鈸伴奏。動作有反肚、翻滾、跳龍門、追珠等。
英歌舞:惠來英歌舞,一隊英歌大致分為剛健雄渾的扣棒為“前棚”;豐富多彩的戲曲片斷為“後柵”。集舞蹈、戲曲於一體。 七樣菜:在潮汕平原,正月初七惠來人有吃七樣菜的風俗,謂之能明目,並且日進鬥金。可上溯到晉朝,晉議郎董勛《答問禮俗》有記錄載入。七樣菜對哪七樣沒有具體規定,大多以潮汕所產的大菜、春菜、芥藍、厚荷等為主,數量的多少也無限制,可隨意。
謝神:陰歷10~12月中旬,每村每社每戶都擇吉日、備盛禮拜祭神靈。一般是演戲(包括皮影戲)、大鑼鼓、八音班、紙龍袍冠履、全豬全羊、大雅裸……特殊的祭禮有上刀梯、燒焰火,還有十年一祭的打火醮。 祈子:祈求得子的風俗與燈關系密切。“燈”,在潮語中與“丁”音,有為婆傢帶過來瞭男丁之含義。生瞭男孩的人傢,會在元宵夜舉行“上燈”活動。其實也就是說,以“燈”諧“丁”以祈求子的風俗,不但是潮汕地區有,在其他地區也許多。
每一年三月二十三,每逢媽祖聖誕這一天,潮汕鄉民都要到天妃廟去抬天妃出遊,意在求媽祖贈福賜子。而那些無能力為媽祖抬轎效勞的,就站在路旁,等媽祖聖駕經過時,摸一摸媽祖轎,也算得著是沾瞭光。
在老百姓中的風俗活動中,還有不少是將這一種期待得子的心理寄寓於民間風俗活動方式中。像新娘結婚時,除瞭備一盞油燈外,還得備些龍眼幹。除含有富貴圓滿的意義外,也含著早生貴子的願望。那些在此一年出嫁的人傢,搓完瞭湯圓後,總會將湯圓數一數,假如湯圓是單數,那麼象征著生男孩;假如是雙數,則意味生女孩。
保胎:婦女懷有身孕有很多忌諱與禁忌;生產婦女臨產時,必須請來接生婆;老公不能留在產房裡服侍老婆,要和整個傢的男人一樣離開產房。有一部分人為瞭分娩順利,還會到廟宇裡去祭祀禮拜“催生娘娘”,保佑順產。產婦產下嬰兒後,胎衣不可以隨便丟;產婦的娘傢就必須準備雞蛋送到產婦傢,為其補養。
坐臘、開葷:產婦在產後一個星期內,產房不能透風,這段日子叫做“坐臘”。到瞭第七天(有一些地方是第九天或十二天),舉行“開葷”儀式,產婦開始吃肉、吃魚來滋養身體。並 且,還要備辦禮物送給鄰裡親朋,生男孩的送甜面條,生女孩的送用薯粉制的圓子,稱為“圓仔”。到瞭滿月,則必須備辦豐盛的酒菜宴請親戚朋友,叫做喝“滿月酒”。許多地方嬰兒出生第十二日這一天要為他洗澡,會在洗澡盤裡放入一顆像碗一般大的石頭,預示孩子將來膽子會大。 最大的航標塔
海上航標燈塔。位於惠來靖海鎮坂美村西南石碑山岬角。初建於1882年,數建數毀。燈塔為1989年建成,鋼筋混凝土結構,塔高68米,塔頂燈光視二十四。5海裡,主光燈每10秒閃動一次,並配有雷達應答器和無線電導航系統等設備,是中國16個導航臺中最高者,有“亞洲第1航標塔”之稱。
葵潭大庚園
葵潭大庚園位於葵潭鎮3二十四國道北側,由81歲高齡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表現性傳承人、世界文化藝術研究中心會員、中國古建築專業人士薛福鑫主持設計。大庚園占地面積16800平方米。
赤松觀龍藏洞
在廣東省揭陽市惠來縣惠城鎮西北8公裡處,有一條羊腸小道通往古昔一仙廟,世稱“龍藏洞”。這裡山清水秀,清幽雅靜,自然風光綺麗,民間傳說:當地幹旱缺水時,唯有此處終日泉水潺潺。
葵潭世鏗院
世鏗院位於惠來縣葵潭鎮玄武社區,由林世鏗先生投資興建。
世鏗院分前後兩部分。前部分有石雕九龍吐珠,四周規模壯觀的280幅大理石碑林,雕刻著葉選平、馬萬琪、啟功、沈鵬、孫軼青、關山月等全國各地以及港、澳、臺地區領導、名人名傢無償饋贈的278幅丹青墨寶,該院收藏名書名畫共500多幅。後部分主建築九院合一,廳堂畫棟雕梁,金鑲玉琢,石雕石柱,別具氣派,極盡天工,廳堂及四廂刻有數百幀詩、詞、聯、匾額,東西長廊懸掛有匾額、楹聯,琳瑯滿目,皆是珍品;屋頂分別雕塑有各類具有江南潮汕一帶民居民間風俗的屏景,十八支豎立的大理石柱刻有十像動物,各式動物形象逼真,呼之欲出;幽靜的花圃,花樹掩映,草木繁茂,富有生機。
海角甘泉
海角甘泉位於神泉鎮區東南角,宋時是海灘上一個淡水泉眼,明時砌成泉井。清乾隆間知縣王瑋在井旁建亭,將蘇福獨聯刻在亭柱上,並樹碑撰文。清代歌詠神泉詩中有“天涯有奇景,海角出甘泉”的句子,因而產生瞭“海角甘泉”的雅稱。
黃光山佛光寺
惠來縣黃光山佛光寺。位於惠來縣城西北方向,距縣城17、3公裡,地處溪西鎮魯陽村與曲溪村之間的群山中。原名“黃藤崗”,曾稱“黃亭崗”,後改名“黃光山”。清宣統三年(1911)桂月(陰歷八月)碑刻為“黃光山”,1997年改名為“黃光山佛光寺”故名。2004年佛光寺被省民族委員會評為“廣東省委文明活動場所”。2005年10月,應惠來縣佛教協會和寺內僧眾的誠邀,南華寺方丈傳正大沙彌正式擔任佛光寺主持。
榕石永福禪寺
榕石永福禪寺在惠來縣城北部。石上曾有一祠奉祀九子母神,明代又於其旁建榕石庵,此庵幾百年間歷經滄桑,幾度興廢,解放後,由華僑捐助重建新寺,稱“榕石永福寺”,現有大雄寶殿、東西閣、功德祠、祖師廟等。
海市蜃樓
海市蜃樓不時出現於神泉港西南海面,時間多在春夏之交,天將大雨前夕。“海市蜃樓”的出現次次有異,有古時候的臺榭、亭閣,有現代的高樓大廈,還曾出現過日本侵華的戰爭場面。
靖海古堡
靖海古堡位於惠來縣靖海鎮,古稱靖海所。靖海所設於山地高處,城峘周長1500多米,高近5米。東北面城峘完整,有甕城及城樓,墻以石壘築,上有城垛及望孔。靖海所歷來是潮汕地區的軍事要地,明代在附近築有南北炮臺及烽火臺。
客鳥尾石筍
靖海鎮客鳥尾石筍區距離惠來縣城隻有小小的30多公裡,沿途是風光旖旎的海濱長廊,中間有國內第1航標塔等名勝風光,以及在建中的國內最大風能發電廠,是一條旅遊的黃金路線。
金海灣國際高爾夫俱樂部
金海灣國際高爾夫球會位於廣東省惠來縣仙庵鎮東鋪村金海灣植物園,具有國際標準的高爾夫球場,球會由澳大利亞T。W。P公司PeterThomson、Ross、Peter先生與咱們國傢的梁國坤先生共同設計和造型,具國際標準的美式、澳式和日式球道,標準的七十二洞球場。配套有金海灣島果嶺長擊練習場。
莊嚴禪寺
百花山莊嚴禪寺,位於惠來縣城的東邊三十裡處周田鎮施傢村,俗稱“百花尖”。它創建於宋,明、清均有葺修和擴建,規模宏大。1983年10月被列為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8月被批準登記開放,系嶺東名勝之一。
惠來宋大峰祖師
惠來宋大峰祖師位於惠來縣隆江鎮崗前村,供奉大峰祖師,由民間集資七百多萬元修建,時刻木雕均出自名師巧匠之手,是民間傳統藝術的精品,極具鑒賞價值。
文昌閣塔文昌閣塔位於惠來縣城之南,初建於明嘉靖年間,清順治時毀於火災,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知縣張秉政修閣,移北向南。乾隆二年(1737年)知縣楊宗秉於閣前祠原地建文昌閣塔三層,額曰“奎光閣”。此塔為風水塔,屬古時候磚石結構,貝灰夯築,狀為三層八角形,密簷式塔簷,高23米,每層都有石柱支架,外有欄桿,內有旋梯可上;藻井上繪有八卦圖。第3層北門上刻有清知府周碩勛“巢鳳凌雲”楷書。登塔遠眺,海光山色,盡收眼底。
三:請教 解簽
這是支平安簽
51號簽很靈驗,
既然抽到此簽務必要懷著虔誠的心,
緊接著在菩薩面前恭敬地上一柱香,
菩薩自然會保佑你住宅平安。
這是個什麼廟啊?寫的簽文都雜亂無章的。
四:千年之約——佛光寺
你的地澤臨卦不是一支財運卦,卦象是時來運到但又失去機會的卦。喻示你地機會來到的時刻不會把握,小心瞭。
五:佛光寺的歷史
佛光寺的前身玄德古寺,據史書記錄載入:南宋寧宗二十五年(1219),山東蔡氏遷徙來到黃光山下,為懷念北極玄天上帝之德,於南宋寶祐元年(1253),在黃藤崗山腰,在唐代高僧大顛雲遊足跡之處,創建一座寺廟,寺名稱“玄德古寺”,祀北極玄天上帝。草創之初,寺廟簡陋,明、清兩代曾數次維修,逐漸完善。原寺坐北向南,背依南山,面臨深谷。寺前有兩層6米水高的壘砌石壁:廟宇莊嚴,正面飛簷凌空,寺內雕梁畫棟,前後殿奉祀釋迦牟尼佛祖與彌勒佛,兩側為前後兩列廂房。寺院內構建精致,香火旺盛。信徒遍及潮陽、海豐(今潮陽、惠來、普寧和海豐、陸豐)與海內外各地。
寺內有明代銅錢,有皇封聖旨牌,有摩崖石刻等珍貴文物。在寺院前面有一片寬闊的場地,為清代惠邑武舉人練武之場所。土地剪掉鞭子時期與抗日戰爭時期,玄德古寺還曾作為zhong gong地下活動依據地。但自清末開始,因為戰亂與歷次運動的作用與影響,玄德古寺長期失管失修,破陋不堪。
20世紀80年代,由居士陳糧存、黃乃城等籌資進行擴建與全面修復。寺分前後座,前座為山門與前廳,並有左右房;後座為正殿。正殿兩旁建有鐘樓和鼓樓,樓外有雙層包廂。全寺建築面積擴至1500平方米。寺前有廣闊的前埕,前臨陡城,在6米高的石砌護壁上,銹有“黃光山”三個大字,1985年2月8日,惠來縣人民(惠府第l 0號文)公佈為第3批歷史名跡文物重點保護單位。1990年被汕頭市局評為兩個文明建設先進單位。1992年傳正方丈從緬甸塑造、迎來的佛祖釋迦牟尼的大理石雕像(也稱“緬甸漢玉釋迦牟尼尊像)供奉於前埕。1988年惠來縣人民批準為開放的佛教活動場所。寺院有僧尼8人。
1992年,惠來人民把黃光山玄德古寺列為旅遊勝地,同年,特地聘請惠來縣籍韶關南華禪寺大法師釋傳正,兼任黃光山玄德古寺住持。在國傢條文落實,尤其是傳正大沙彌出任佛光寺主持後,730餘年歷史的佛光寺迎來瞭自建寺以來發展最為迅速的時代。
傳正大沙彌籌辦擴建寺院工程。參照全國著名寺院,請專業人士設計,把寺院的范疇擴大至720多畝。依照佛教廟宇的構建實施,擬構建大雄寶毀,天王殿、地藏王殿、觀音閣、齋堂,以及鐘樓等殿堂、廟宇建築物,並修築高坡上山道路,直達寺院,建造停車場。各殿堂、廟宇及其配套設施,已初具規模。
1992年初,寺後主山夜間放出佛光,經傳正大沙彌提議,山上應端,可立大佛,普照萬民。深圳袁文錦居士上山禮拜,歡喜贊嘆,稱為稀有,遂捐資,籌劃在黃光山巔安置一尊大佛立像。經過數月的選料與臺基地質探測,於當年秋舉行奠基典禮。廣東省佛教協會會長釋雲峰蒞臨黃光山,參加奠基典禮,並登上山巔,吟詩雲:“佛光山上菩提栽,分得曹溪滴水來,不得風幡心已動,為傳正法築高臺。”歷經3年的施工,豎立大佛像的工程全面竣工,於1997年11月12日舉行大佛落成典禮。經釋傳正法師倡議,落成的佛像尊稱為“佛光大佛”。佛光大佛的蓮花座高2、08米,大佛身高21、34米,總重量為3200噸,造價300多萬元。佛像造型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為廣東佛像之最,譽稱為“粵東第1佛”。由此,黃光山玄德古寺,便改名為“黃光山佛光寺”,象征寺宇佛光永放萬丈光芒,成為粵東之“小南華寺”佛光普照惠、陸、潮、普、揭各縣眾生,凝結聚集萬民從善積德,構建和諧會,安撫世界。
六:曹彬字國華真定靈壽人文言文加點字
1、 曹彬二三事文言文翻譯
曹彬,字國華,是真定靈壽人。曹彬品質淳樸厚道。後漢乾佑年間,擔任成德軍的牙將。節帥武行德看出他正直誠實,指著他對身邊人說:“這個人器識遠大,不是普通人。”周太祖貴妃張氏,是曹彬的從母(堂房伯母或嬸嬸)。蒲帥王仁鎬由於曹彬是皇帝的親戚,對曹彬優禮有加。周祖登基,召曹彬回京城。曹彬越發恭敬有禮,公府舉行宴會時,曹彬一整天端坐少動,目不斜視。王仁鎬對隨從說:“我自以為日夜不懈怠,等看見曹監軍的衿嚴,才發現本人的散漫隨性。”
顯德三年,曹彬改任潼關監軍,又調任西上閣門使。顯德五年,出使吳越地區,等到任務完成就返回朝廷。私下見面時他人送的禮物,他一樣也不接受。吳越地區的人用小船追來送禮給他,推辭瞭三四次,曹彬還是不接受。後來(曹彬)說:“我在拒絕接受它們,就是在追求虛名瞭。”由此就接受並登記後載著它們回來,全部交給朝廷。後周世宗堅持要求禮物歸曹彬,曹彬才拜謝接受恩辭,把它們全部分贈給親朋故友而自己什麼也不留。曹彬出認為晉州兵馬都監後,一天,他和朱衰及賓客隨從在郊野之外圍坐,恰逢鄰近小路上守將騎馬飛奔送信前來,使者從來沒有見過曹彬,私下問別人說:“誰是曹監軍?”有人指瞭指曹兵來告知他,使者以為是在哄騙自己,笑著說:“什麼地方有皇親國戚卻穿黑色的粗絲長袍,坐在沒有裝飾的交椅上的呢?”認真觀察後才相信那是曹彬。
乾德二年冬天,攻打蜀國,任命劉光毅為歸州行營前軍復部署,任命曹彬作歸州行營監軍。蜀地峽中郡縣都被攻下,眾位將士都想殺光全城人來顯示他們的威武,惟有曹彬命令部下加以制止,所到之處無不心悅誠服。宋太祖趙匡胤聽說後,下詔書褒獎曹彬。川蜀之地被攻破後,全斌等人日以繼夜的聚宴暢飲,不體諒將士,部下對百姓爭奪不止,川蜀之地的百姓深受其苦。曹彬數次請求率軍回押,全斌等不聽。沒過多長時間全師雄作亂,率領眾兵十萬人,曹彬又和劉光毅一起在新繁擊敗敵軍,最後平定瞭川蜀之亂。那時各位戰將多掠奴仆、女子和錢財等貴重物品,曹彬囊中隻是書籍、衣物。等到回師,宋太祖得知一切具體情況,把全斌等交付有關官吏(處置)。認為曹彬清廉謹嚴,授予宣徽南院使、義成軍節度使。曹彬入見皇帝,推辭說:“此次伐蜀征戰各位將士都獲罪,隻我一個人得到獎賞,我擔心對全軍沒有勸勉的效果。”宋太祖說“你立有大功,又不自誇功勞,假如你有小的過錯,仁贍等人莫非會不說嗎?懲勸是國傢的常典,你就不必推讓。”
曹彬性情仁厚謙敬,在朝廷上不曾忤逆過皇上的意旨,也不曾說過別人的過錯。攻伐蜀和南唐,自己什麼也不占取。職位兼任將相,不用等級威嚴凸顯本人的不同。在路上遇見士大夫,一定駕車給他讓路。沒有名氣的小官,每每匯報事情,他必定穿戴整齊後才接見。任職期間的奉祿供給宗族,沒有剩餘的積蓄。
2、 曹彬傳的翻譯
曹彬傳
《宋史》
曹彬字國華,真定靈壽人。彬氣質淳厚。漢乾 中,為成德軍牙將。節帥武行德見其端愨①,指謂左右曰:“此遠大器,非常流也。”蒲帥王仁鎬以彬帝戚,尤加禮遇。彬執禮益恭,公府燕集,端簡終日,未嘗旁視。仁鎬謂從事曰:“老夫自謂夙夜匪懈,及見監軍矜嚴,始覺已之散率也。”
顯德三年,改潼關監軍,遷西上 門使。五年,使吳越,致命訖即還。私覿②之禮,一無所愛。吳越人以輕舟追遺之,至於數四,彬猶不受。既而曰:“吾終拒之,是近名也。”逐受而籍之以歸,悉上送官。世宗強還之,彬始拜賜,悉以分遺親舊而不留一錢。出為晉州馬都監。一日,與主帥暨賓從環坐於野,會鄰道守將走價馳書來指,使者素不識彬,潛問人曰:“孰為曹監軍?”有指彬以示之,讓人以為紿已,笑曰:“豈有國戚近臣,而衣弋綈袍,坐素胡床者乎?”審視之方信。
二年冬,伐蜀,詔以劉光毅為歸州行營前軍副部署,彬為都監。峽中郡縣悉下,諸將咸欲屠城以逞其欲,彬獨申令 下,所到悅服。上聞,降詔褒之。兩川平,全斌等晝夜宴欲飲,不恤軍士,部下漁奪無已,蜀人苦之。彬屢請旋師,全斌等人從。俄而全師雄等構亂,擁眾十萬,彬復為與光毅破之於新繁,卒平蜀亂。時諸將多取子女玉帛,彬橐中唯圖書,衣衾而已。及還,上盡得其狀,以全斌等屬吏。謂彬清介廉謹,授宣徽南院使,義成軍節度使。彬入見,辭曰:“征西將士俱得罪,臣獨受賞,恐無以示勸。”上曰:“卿有茂功,又不矜伐,設有微累,仁贍等豈惜言哉?懲勸國之賞典,可無讓。”
彬性仁敬和厚,在朝延未嘗忤旨,亦未嘗言人過失。伐二國,秋毫無所取。位兼將相,不以等威自異。遇士夫於途,必引車避之。不名下吏,每白事,必冠而後見。
(節選自《宋史·曹彬傳》)
[註釋]
①愨:音què,誠實。 ②私覿:私下相見。覿:音:dí,相見,面見。
翻譯下列語句
1。峽中郡縣悉下,諸將咸欲屠城以逞其欲,彬獨申令 下,所到悅服。
2。遇士夫於途,必引車避之。不名下吏,每白事,必冠而後見。
3。豈有國戚近臣,而衣弋綈袍,坐素胡床者乎?”審視之方信。
解析 :解析:本題考查文言翻譯能力,立足點落在對文言實虛詞理解及文言句式的把握上。3題共9分,每題三分。1句被動句,實詞“悉”“咸”,均為“都”之義;“逞”,顯示;以,連詞,來。2句狀語後置句,翻譯是要調整語序,使其符合現代漢語的習性。實詞“引”“名”“白”“冠”。3句固定句式“豈 乎”,表反問語氣;考查實詞虛詞“衣”“審”“方”。
答案:1。蜀地峽中郡縣都被攻下,眾位將士都想殺光全城人來顯示他們的威武,惟有曹彬強調命令部下加以制止,所到之處的(百姓)都心悅誠服。
2。在路上遇見士大夫,一定駕車給他讓路。不對部下官吏直呼姓名,每當要說事情,一定戴好帽子緊接著接見。
3。什麼地方有皇親國戚卻穿黑色的粗絲長袍,坐在沒有裝飾的椅子上呢?認真觀察後才相信那是曹彬 。
3、 【急】《明史》譚廣傳 文言文翻譯
譚廣,字仲宏,丹徒人。洪武初年,他以一名士卒從征金山,被授予燕山護衛百戶。隨從成祖起兵時,他以一百騎兵奪取涿州,生擒將校三十人。戰白溝、真定、夾河時,他皆有功,屢升為指揮使,留守保定。都督韓觀率兵十二萬來攻,譚廣以孤軍奮力抵抗瞭四十多天,後來抓住機會將他們擊退。
永樂九年(1411),他進升為大寧都指揮僉事,主管營建北京。後來掌管神機營,隨從皇上北征,充任驍騎將軍。十一年,他到山西練兵。第2年從征九龍口,擔任前鋒。賊人數萬憑岸佈陣,譚廣命能挽強弓的士卒射擊,萬矢齊發,賊人死亡無數,官軍乘勝夾擊,賊人大敗。論功,譚廣進升都督僉事。
仁宗繼位後,他升為左都督,佩鎮朔將軍印,鎮守宣府。宣德三年(1428),他請軍鎮也照郡縣之例,立風雲雷雨山川和社稷壇。六年,因宣府糧少,他請照開平、獨石的辦法,招生意人輸運食糧到宣府以求得銷售食鹽的權力,以此來充實軍糧。皇上都聽從瞭。第2年,皇上聽從戶部的建議,令戍守宣府的其他衛所的軍隊,都遣回屯田種植。譚廣上書說:“臣所防守的邊境有一千四百餘裡,敵人窺伺,隨時都可能入侵。假若有警,征兵於數百裡之外,怎能能趕上?屯田種植的意見,臣愚以為不能行。”皇上以邊兵戍守有餘,隻命永樂年間調戍宣府的不要遣回。
正統初年,朝廷意見認為脫歡固然已來歸附,但他狡猾的陰謀不可預測推算,皇上命譚廣以及其他鎮的總兵官陳懷、李謙、王。。獻上對策。譚廣等人各自呈上意見,大略是說:“邊寇出沒無常,惟防禦為上策。應分兵扼守要害之地,而間或派遣精銳部隊巡視塞外,遇上敵人則量力決定是戰是守。派間諜偵察敵人動靜,以輕兵跟蹤敵人的去向。敵人來則一無所得,去則有所畏懼,這樣邊防之患可以稍得減輕。”皇上采納瞭他的建議。六年(1441)十一月,他以禦敵之功,被封為永寧伯,食祿一千二百石,仍鎮守宣府。八年,他請求退休,皇上優詔留下他。第2年十月將他召回並接見他。皇上可憐他年紀已老,免以常朝。這個月他去世。謚襄毅。
譚廣身高體壯,從行伍奮鬥到大將,身經大小一百餘戰,未嘗遭挫敗。在宣府二十年,修建屯堡,嚴整守備,增設驛傳,又請給各邊鎮頒給火器。將校犯法,他即奏請治罪,但他安撫士卒有恩。邊境安然,他堪稱名將。他曾因憤怒而杖殺都司經歷,又曾以私怨杖打百戶,為此而受到言官的彈劾,皇上置之不問。他去世後,吏部說他沒有世襲誥券,便授予他的兒子譚序為指揮使。
4、 宋史•曹彬列傳 實詞 詞類活用和文言句式
曹彬傳
曹彬,字國華,真定靈壽人。漢乾佑中,為成德軍牙將。節帥武行德見其端愨①,指謂左右曰:“此遠大器,非常流也。”周太祖貴妃張氏,彬從母也。蒲帥王仁鎬以彬帝戚,尤加禮遇。周祖受禪,召彬歸京師。彬執禮益恭,公府燕集,端簡終日,未嘗旁視。仁鎬謂從事曰:“老夫自謂夙夜匪懈,及見監軍矜嚴,始覺己之散率也。”
顯德三年,改潼關監軍,遷西上閣門使。五年,使吳越,致命訖即還。私覿②之禮,一無所受。吳越人以輕舟追遺之,至於數四,彬猶不受。既而曰:“吾終拒之,是近名也。”遂受而籍之以歸,悉上送官。世宗強還之,彬始拜賜,悉以分遺親舊而不留一錢。出為晉州兵馬都監。一日,與主帥暨賓從環坐於野,會鄰道守將走價③馳書來詣,使者素不識彬,潛問人曰:“孰為曹監軍?”有指彬以示之,讓人以為紿己,笑曰:“豈有國戚近臣,而衣弋綈袍、坐素胡床者乎?”審視之方信。
當初,太祖典禁旅,彬中立不倚,非公事不嘗造門,由是器重焉。建隆二年,遷客省使,與王全斌、郭進領騎兵攻河東平樂縣,降其將王超、侯霸榮等千八百人,俘獲千餘人。二年冬,伐蜀,詔以劉光毅為歸州行營前軍副部署,彬為都監。峽中郡縣悉下,諸將咸欲屠城以逞其欲,彬獨申令戢下,所至悅服。上聞,降詔褒之。兩川平,全斌等晝夜宴飲,不恤軍士,部下漁奪無已,蜀人苦之。彬屢請旋師,全斌等不從。俄而全師雄等構亂,擁眾十萬,彬復與光毅破之於新繁,卒平蜀亂。時諸將多取子女玉帛,彬橐中唯圖書、衣衾而已。及還,上盡得其狀,以全斌等屬吏。謂彬清介廉謹,授宣徽南院使、義成軍節度使。(節選自《宋史·曹彬傳》)
【註釋】①愨,音què,誠實。②覿,音dí,相見,面見。③階:音jiè,傳送書信物件或傳達事情的人。④仁贍,人名。
譯文:
曹彬,字國華,是真定靈壽人。後漢乾佑年間,擔任成德軍的牙將。節帥武行德看出他正直誠實,指著他對身邊人說:“這個人器識遠大,不是普通人。”周太祖貴妃張氏,是曹彬的從母(堂房伯母或嬸嬸)。蒲帥王仁鎬由於曹彬是皇帝的親戚,對曹彬優禮有加。周祖登基,召曹彬回京城。曹彬越發恭敬有禮,公府舉行宴會時,曹彬一整天端坐少動,目不斜視。王仁鎬對隨從說:“我自以為日夜不懈怠,等看見曹監軍的衿嚴,才發現本人的散漫隨性。”
顯德三年,曹彬改任潼關監軍,又調任西上閣門使。顯德五年,出使吳越地區,等到任務完成就返回朝廷。私下見面時他人送的禮物,他一樣也不接受。吳越地區的人用小船追來送禮給他,推辭瞭三四次,曹彬還是不接受。後來(曹彬)說:“我再拒絕接受它們,就是在追求虛名瞭。”由此就接受並登記後載著它們回來,全部交給朝廷。後周世宗堅持要求禮物歸曹彬,曹彬才拜謝接受恩辭,把它們全部分贈給親朋故友而自己什麼也不留。曹彬出認為晉州兵馬都監後,一天,他和朱衰及賓客隨從在郊野之外圍坐,恰逢鄰近小路上守將騎馬飛奔送信前來,使者從來沒有見過曹彬,私下問別人說:“誰是曹監軍?”有人指瞭指曹兵來告知他,使者以為是在哄騙自己,笑著說:“什麼地方有皇親國戚卻穿黑色的粗絲長袍,坐在沒有裝飾的交椅上的呢?”認真觀察後才相信那是曹彬。
當初,太祖主管皇帝的親兵,曹彬中立不依靠,不是由於公事不曾上門,因此很受太祖器重。建隆二年,升為客省使,跟王全斌、郭進帶騎兵攻打河東平樂縣,收降王超、侯霸榮等千八百人,俘虜千餘人。乾德二年冬天,攻打蜀國,任命劉光毅為歸州行營前軍復部署,任命曹彬作歸州行營監軍。蜀地峽中郡縣都被攻下,眾位將士都想殺光全城人來顯示他們的威武,惟有曹彬命令部下加以制止,所到之處無不心悅誠服。宋太祖趙匡胤聽說後,下詔書褒獎曹彬。川蜀之地被攻破後,全斌等人日以繼夜的聚宴暢飲,不體諒將士,部下對百姓爭奪不止,川蜀之地的百姓深受其苦。曹彬數次請求率軍回押,全斌等不聽。沒過多長時間全師雄作亂,率領眾兵十萬人,曹彬又和劉光毅一起在新繁擊敗敵軍,最後平定瞭川蜀之亂。那時各位戰將多掠奴仆、女子和錢財等貴重物品,曹彬囊中隻是書籍、衣物。等到回師,宋太祖得知一切具體情況,把全斌等交付有關官吏(處置)。認為曹彬清廉謹嚴,授予宣徽南院使、義成軍節度使。
這幾個或許應該是全面瞭,希望能夠幫到你
5、 節度使劉遂凝數以寶貨遺之 遺有什麼含義
遺:饋贈
補充:
節度使劉遂凝數以寶貨遺之
翻譯:節度使劉遂凝數次贈予他珍貴的東西
出處:《宋史·曹彬列傳》)
原文:
曹彬字國華,真定靈壽人也。彬始生周歲,爸媽以百玩之具羅於席,觀其所取。彬左手持幹戈,右手持俎豆,斯須取一印,他無所視,人皆異之。
五年,使吳越,致命訖即還。私覿之禮,一無所受。吳越人以輕舟追遺之,至於數四,彬猶不受。既而曰:“吾終拒之,是近名也。”遂受而籍之以歸,悉上送官。
初,太祖典禁旅,彬中立不倚,非公事未嘗造門,群居燕會,亦所罕預,由是器重焉。建隆二年,自平陽召歸,謂曰:“我疇昔常欲親汝,汝何故疏我?”彬頓首謝曰:“臣為周室近親,復忝內職,靖恭守位,猶恐獲過,安敢妄有結交?”
七年,伐江南。長圍中,彬每緩師,冀李煜歸服。城垂克,彬忽稱疾不視事,諸將皆來問疾。彬曰:“餘之疾非藥石所能愈,惟須諸公誠心自誓,以克城之日,不妄殺一人,則自愈矣。”諸將許諾。明日,稍愈。又明日,城陷。煜與其臣百餘人詣軍門請罪彬慰安之待以賓禮請煜入宮治裝彬以數騎待宮門外。左右密謂彬曰:“煜入或不測,奈何?”彬笑曰:“ 煜素懦無斷,必不能自引決。”煜之君臣, 卒賴保全。
初,彬之總師也,太祖謂曰:“俟克李煜,當以卿為使相。”副帥潘美預以為賀。彬曰:“不然,夫是行也,仗天威,遵廟謨,乃能成事,吾何功哉,況使相極品乎!!!”美曰:“什麼是也?”彬曰:“太原未平爾。”及還,獻俘。上謂曰:“本授卿使相,然劉繼元未下,姑少待之。”既聞此語,美竊視彬微笑。上覺,遽詰因 此,美不敢隱,遂以實對。上亦大笑,乃賜彬錢二十萬。彬退曰:“人生何必使相,好官亦但是多得錢爾。”
咸平二年,被疾。上趣駕臨問,手為和藥,仍賜白金萬兩。六月薨,年六十九。上臨哭之慟
6、 黃光山佛祖簽文38簽
佛祖靈簽第3十八簽: 哪吒出身後為神 上上簽
簽詩
石中藏碧玉,老蚌含明珠;五馬庭前立,能乘萬裡程。
解簽
進身顯達 大器晚成之兆。
住宅
君傢明德合天心,些小淹留禍不侵,人口六畜休要說,平安二字值千金,》吉宅人口舌簽文有淹滯二字出 現,恐防流淚破失,若有婚事可保無慮,是埕口水道不美,有利修整,初一吉敬拜風調雨順可得財利》
歲君
紅日當日照破雲,無愁不獨眾人欽,君子進身應顯達,富貴昌盛得安寧。
生意
正道買賣勤經營,春夏可得小財經,秋冬時節有財利,肖馬五八厚利升,《生意取利葉吉,與人交易心地 宜從正道,五,九,十一月擴大經營得厚利肖馬者更佳》
謀望
天理人心兩不虧,自然合道免生災,公平感得神明佑,南北東西任所為,《卜謀事宜從正道,不可虧人,交秋月各事稱心如意,定可成功》
愛情婚姻
鴛鴦飛入鳳凰窩,莫聽旁人說事破,自是姻緣天配汝,兩人相笑白頭過,《愛情婚姻可成,但初時有小人破說 雙方勿認以為真,可到白頭皆老生子傳孫》
出外
一事身體平安但閑事勿近,宜從正道有貴人接濟,可得名利雙全。
開鋪
之卦葉吉如大器晚成之兆,要公平正道經營不可虧人,秋後可得厚利,肖馬者更妙。
合夥
之卦葉吉肖馬者更妙,如大器晚成之兆夥計宜同心同德刻苦經營秋後有財利可得。
求財
正財取利葉吉宜從正道,不可虧人,宜謹慎勤奮經營五,九,十月亨通得厚利,肖馬者冬月大勝,偏財定 失哦》
7、 '李邦寧,字叔固,錢塘人
原文:
李邦寧,字叔固,錢唐人,初名保寧,宋故小黃門也。宋亡,從瀛國公入見世祖,命給事內庭,警敏稱上意。令學國書及諸蕃語,即通解,遂見親任。授禦帶庫提點,升章佩少監,遷禮部尚書,提點太醫院事。成宗即位,進昭文館大學士、太醫院使。帝嘗寢疾,邦寧不離左右者十餘月。
武宗立,命為江浙行省平章政事,邦寧辭曰:“臣以閹腐餘命,無望更生,先朝幸赦而用之,使得承乏中涓,高爵厚祿,榮寵過甚。陛下復欲置臣宰輔,臣何敢當。宰輔者,佐天子共治天下者也,奈何辱以寺人。陛下縱不臣惜,如天下後世何,誠不敢奉詔。”帝大悅,使大臣白其言於太後及皇太子,以彰其善。
帝嘗奉皇太後燕大安閣,閣中有故篋,問邦寧曰:“此何篋也?”對曰:“此世祖貯裘帶者。臣聞有聖訓曰:‘藏此以遺子孫,使見吾樸儉,可為華侈之戒。’”帝命發篋視之,嘆曰:“非卿言,朕安知之。”時有宗王在側,遽曰:“世祖雖神聖,然嗇於財。”邦寧曰:“不然。世祖一言,無不為後世法;一予奪,無不當功罪。且天下所入雖富,茍用不節,必致匱乏。自先朝以來,歲賦已不足用,又數會宗-,資費無算,旦暮不給,必將橫斂掊怨,豈美事耶。”太後及帝深然其言。俄增大司徒、尚服院使,遙授丞相,行大司農,領太醫院事,階金紫光祿大夫。
太廟舊嘗遣官行事,至是復欲如之,邦寧諫曰:“先朝非不欲親致饗祀,誠以疾廢禮耳。今陛下繼成之初,正宜開彰孝道,以率先天下,躬祀太室,以成一代之典。循習故弊,非臣所知也。”帝稱善。即日備法駕,宿齋宮,且命邦寧為大禮使。禮成,加恩三代:曾祖頤,贈銀青光祿大夫、司徒,謚敬懿;祖德懋,贈儀同三司、大司徒,謚忠獻;父-,贈太保、開府儀同三司,謚文穆。
譯文:
李邦寧,字叔固,錢唐人,起初名李保寧,是先前宋朝的小黃門。宋朝滅亡,李邦寧跟隨瀛國公進京去見世祖,世祖命他在內廷供職,他機警敏捷,使世祖稱心如意。世祖讓他學習蒙古文和各式蕃語,他一學就會,因而他受到親近信任。他得任禦帶庫提點,提升為章佩少監,升任禮部尚書、提點太醫院。成宗即位,進升為昭文館大學士、太醫院使。有次,成宗睡床患病,李邦寧有十多個月沒有從成宗身邊離開過。武宗即位後,任命為江浙行省平章政事,李邦寧推辭說:“臣已受腐刑,茍延殘喘,沒有再生的指望。有幸蒙先朝赦罪,加以任用,使我得以在親近侍從中充數,爵位高,俸祿厚,蒙受的榮耀與恩寵已經太多瞭。陛下又想讓臣當輔政大臣,臣怎敢當!!!輔政大臣是輔佐天子共同治理天下的,怎能讓宦官辱沒這一職務!!!陛下縱然不憐惜臣,對天下後世又怎麼交侍!!!臣的確不敢受詔。”武宗大悅,讓大臣把他的話稟告太後和皇太子,以表彰他的善行。
有次,武宗陪皇太後在大安閣宴飲,閣中有一個舊日的小箱子,武宗問李邦寧說:“這是什麼箱子?”李邦寧回答說:“這是世祖裝衣帶用的。臣記得世祖的聖訓說:‘收藏此帶,留給子孫,叫他們看看我儉樸的作風,勸誡他們不要奢華。’”武宗打開箱子看瞭,感觸地說:“若不是你的話,朕怎知道!!!”那個時候身邊有一位宗王冒然說:“世祖固然神聖,對財物卻流於吝嗇瞭。”李邦寧說:“不然。世祖的每一句話無不為後世所效法,每一次給與和剝奪無不與功過相符,並且天下的資財固然富足,假如不節約使用,必然會致使財用匱乏。從先朝以來,每一年的賦稅已不夠用加上幾次會見分封在外的皇族,費用多得難以計算。早晚有一天財用難以扶助,必將橫征暴斂招致怨恨,豈是好事!!!”太後和武宗對他的話深以為然,不久便加任他為大司徒、尚服院使,掛銜丞相、行大司農,兼管太醫院事務,進階金紫光祿大夫。”過去祭奠太廟時,曾經派官員代行其事。到這時,武宗又想照此辦理。李邦寧進諫說:“先朝皇上並 不是不想親自前去祭祀,實在是因為有病,導致禮典荒廢。如今陛下剛剛繼位,正應該彰明孝道,先做天下的表率,親自去奠太廟,來完成一代的禮典。因循以往的弊病,臣不敢贊成。”武宗連連稱善,當日就乘車前往,住進齋宮,並命李邦寧擔任大禮使。祭典完成後,武宗對李邦寧前三代都施加恩典:曾祖李頤追贈為銀青光祿大夫、司徒,謚號為敬懿;祖父李德懋追贈為開府儀同三司、大司徒,謚號為忠獻;爸爸李扌為追贈為太保、開府儀同三司,謚號為文穆。
8、 求 曹彬為人 的翻譯 看圖
曹彬傳《宋史》曹彬字國華,真定靈壽人。彬氣質淳厚。漢乾中,為成德軍牙將。節帥武行德見其端愨①,指謂左右曰:“此遠大器,非常流也。”蒲帥王仁鎬以彬帝戚,尤加禮遇。彬執禮益恭,公府燕集,端簡終日,未嘗旁視。仁鎬謂從事曰:“老夫自謂夙夜匪懈,及見監軍矜嚴,始覺已之散率也。”顯德三年,改潼關監軍,遷西上門使。五年,使吳越,致命訖即還。私覿②之禮,一無所愛。吳越人以輕舟追遺之,至於數四,彬猶不受。既而曰:“吾終拒之,是近名也。”逐受而籍之以歸,悉上送官。世宗強還之,彬始拜賜,悉以分遺親舊而不留一錢。出為晉州馬都監。一日,與主帥暨賓從環坐於野,會鄰道守將走價馳書來指,使者素不識彬,潛問人曰:“孰為曹監軍?”有指彬以示之,讓人以為紿已,笑曰:“豈有國戚近臣,而衣弋綈袍,坐素胡床者乎?”審視之方信。二年冬,伐蜀,詔以劉光毅為歸州行營前軍副部署,彬為都監。峽中郡縣悉下,諸將咸欲屠城以逞其欲,彬獨申令下,所到悅服。上聞,降詔褒之。兩川平,全斌等晝夜宴欲飲,不恤軍士,部下漁奪無已,蜀人苦之。彬屢請旋師,全斌等人從。俄而全師雄等構亂,擁眾十萬,彬復為與光毅破之於新繁,卒平蜀亂。時諸將多取子女玉帛,彬橐中唯圖書,衣衾而已。及還,上盡得其狀,以全斌等屬吏。謂彬清介廉謹,授宣徽南院使,義成軍節度使。彬入見,辭曰:“征西將士俱得罪,臣獨受賞,恐無以示勸。”上曰:“卿有茂功,又不矜伐,設有微累,仁贍等豈惜言哉?懲勸國之賞典,可無讓。”彬性仁敬和厚,在朝延未嘗忤旨,亦未嘗言人過失。伐二國,秋毫無所取。位兼將相,不以等威自異。遇士夫於途,必引車避之。不名下吏,每白事,必冠而後見。(節選自《宋史·曹彬傳》)[註釋]①愨:音què,誠實。②私覿:私下相見。覿:音:dí,相見,面見。翻譯下列語句1。峽中郡縣悉下,諸將咸欲屠城以逞其欲,彬獨申令下,所到悅服。2。遇士夫於途,必引車避之。不名下吏,每白事,必冠而後見。3。豈有國戚近臣,而衣弋綈袍,坐素胡床者乎?”審視之方信。解析:解析:本題考查文言翻譯能力,立足點落在對文言實虛詞理解及文言句式的把握上。3題共9分,每題三分。1句被動句,實詞“悉”“咸”,均為“都”之義;“逞”,顯示;以,連詞,來。2句狀語後置句,翻譯是要調整語序,使其符合現代漢語的習性。實詞“引”“名”“白”“冠”。3句固定句式“豈乎”,表反問語氣;考查實詞虛詞“衣”“審”“方”。答案:1。蜀地峽中郡縣都被攻下,眾位將士都想殺光全城人來顯示他們的威武,惟有曹彬強調命令部下加以制止,所到之處的(百姓)都心悅誠服。2。在路上遇見士大夫,一定駕車給他讓路。不對部下官吏直呼姓名,每當要說事情,一定戴好帽子緊接著接見。3。什麼地方有皇親國戚卻穿黑色的粗絲長袍,坐在沒有裝飾的椅子上呢?認真觀察後才相信那是曹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