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幹地支指的是什麼意思啊(天幹地支意思)
天幹地支指什麼
天幹地支有什麼含義?
天幹地支,簡稱為幹支,源自中國遠古時代對天象的觀測。十幹曰:閼逢、旃蒙、柔兆、強圉、著雍、屠維、上章、重光、玄黓、昭陽。十二支曰:困敦、赤奮若、攝提格、單閼、執徐、大荒落、敦牂、協洽、涒灘、作噩、閹茂、大淵獻。
簡化後的天幹地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稱為十天幹,“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稱為十二地支。
應用范疇
幹支主要用於歷法紀元。原始幹支即“攝提”,也叫作“太歲”。太歲在甲曰閼逢,在乙曰旃蒙,在丙曰柔兆,在丁曰強圉。。。…;在寅曰攝提格,在卯曰單閼,在辰曰執徐。。。…在子曰困敦,在醜曰赤奮若。(語出《爾雅·釋天》)。這套歲紀攝提作用與影響深遠,後世用於歷法、術數、計算、命名等各方面(北宋時編撰的官方正史著作《資治通鑒》就以這套幹支術語紀元)。
在傳承發展中後世把這套攝提紀術語簡化為一個字的幹支名。歲紀攝提(原始幹支名)與簡化後的幹支在《爾雅》與《史記》等著作中均有對照關系的記錄載入。
天幹地支有什麼含義
天幹地支有什麼含義?有的friend在平時生活中經常聽到別人提起天幹地支之概念,究竟天幹地支之真正意思為什麼呢?天幹地支又是如何區分的呢?下面讓我們一起去瞭解這方面的內容吧。
- 01
天幹地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稱為十天幹,“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稱為十二地支。十天幹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兩者按固定的順序相互配合,組成瞭幹支紀元法
- 02
早在公元前2697年,中華始祖黃帝建國時,命大撓氏窺探天地之氣機,探究五行,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幹”,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為紀歷的符號。
- 03
古代人們以天幹地支作為載體,天幹承載的是天之道,地支承載的是地之道。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人成運;天道與地道決定著人道,故設天幹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運。十天幹與十二地支之組合,形成瞭六十甲子,六十甲子用以闡述天地人之學。
- 04
天幹五行分為陰與陽:甲木、乙木、丙火、丁火、戊土、己土、庚金、辛金、壬水、癸水。其中甲、丙、戊、庚、壬為陽性,乙、丁、己、辛、癸為陰性。十幹又分配以天文,甲木為雷,乙木為風,丙火為日,丁火為星,戊土為霞,己土為雲,庚金為月,辛金為霜,壬水為秋露,癸水為春霖。
- 05
天幹地支是古時候的紀年歷法,當一年的24節氣一步步形成之後,也就顯現瞭對應的“口訣訣竅”:立春念三丙火用,馀日甲木旺提綱。驚蟄乙木未用事;春分乙未正相當。清明乙木十日管,後來八日癸水洋;谷雨前三戊土盛,其中土旺要消詳。立夏又伏戊土取;小滿過午丙火光。自立春至大寒,春夏秋冬四季皆被蘊含其中。
特別提示
天幹地支之計算方法在中國已經流傳瞭幾千年,以前咱們國傢的科學水平不發達,天幹地支常常用來計算日歷,探索天文星相,勘探地理。
天幹地支是何意思?
天幹地支簡稱幹支,是夏歷中用來編排年號和日期用的。
天幹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稱天幹;地支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也稱十二地支。幹支還是陰陽之分:甲、丙、戊、庚、壬為陽幹,乙、丁、己、辛、癸為陰幹;子、寅、辰、午、申、戌為陽支,醜、卯、巳、未、酉、亥為陰支。以一個天幹和一個地支相配,排列起來,天幹在前,地支在後,天幹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陽幹配陽支,陰幹配陰支(陽幹不配陰支,陰幹不配陽支),共有六十個組合,稱為“六十甲子”。我國人民過去就是以六十甲子循環起來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的。
1、甲子 2、乙醜 3、丙寅 4、丁卯 5、戊辰 6、己巳 7、庚午 8、辛未
9、壬申 10、癸酉 11、甲戌 12、乙亥 13、丙子 14、丁醜 15、戊寅 16、己卯
17、庚辰 18、辛巳 19、壬午 20。癸未 21、甲申 22、乙酉 23、丙戌 二十四。丁亥
25、戊子 26、己醜 27、庚寅 28、辛卯 29、壬辰 30。癸巳 31、甲午 32、乙未
33、丙申 34、丁酉 35、戊戌 36、己亥 37、庚子 38、辛醜 39、任寅 40。癸卯
41、甲辰 42、乙巳 43、丙午 44、丁未 45、戊申 46、己酉 47、庚戌 48、辛亥
49、壬子 50。癸醜 51、甲寅 52、乙卯 53、丙辰 54、丁己 55、戊午 56、己未
57、庚申 58、辛酉 59、壬戌 60。癸亥
幹支紀年法
如甲子為第1年,乙醜為第2年,丙寅為第3年……六十年為一周。一周完瞭,再由甲子年起,周而始,循環下去。例如1929年是農歷己巳年,1930年是農歷庚午年……到1989年又是農歷己巳年。我們在日歷上看見的己巳年、庚午年,就是按幹支紀年這一個方法排列下來的。陽歷年份除以60的餘數減3便得該年農歷幹支序號數,再查上面的幹支便是幹支年紀。假如序號數小於、等於零則於支序號數加60。例如,求1991年幹支;1991÷60=33餘11,年幹支序號數=11-3=8。查幹支表知該年為辛未年。又如求1983年幹支:1983÷60=33餘3,幹支序號=3-3=0,加上60,查幹支表知該年為癸亥。
幹支紀月法
幹支紀月法未普遍實行,主要為星相傢推算八字用。其方法為: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為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為甲寅。正月之幹支知道瞭,其餘月可按六十甲子的序推知。
幹支紀日法
甲炎瞭第1日,乙醜為第2日,丙寅為第3日……60日為一周。一周完瞭再由甲子日起,循環往復,循環下去。例如農歷己巳年(1989年)正月初一是丁酉日,初二是戊戌日……到三月初七恰巧是60天,因此三月初二又是丁酉日。
幹支紀時法
一天中時辰的地支也是確定的,所以24小時配十二地支,由夜間十一點至一點為子時,一點至三點為醜時,其餘照推。時的天由該日所對天幹推求,其歌戾如下:
甲己還生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從戊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發,壬子是真途。
即若該日是甲或己的,在子時上配上甲為甲子;日是乙或庚的,在子時上配上丙為丙子;丙辛日子時配上戊為戊子;丁任日為庚子;戊癸日為壬子。知道瞭子時的幹支,便可推知其餘。
天幹地支有什麼含義
代表基本單位。天幹地支簡稱幹支,天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 癸;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幹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
1。天幹地支簡稱幹支,天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 癸;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幹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其順序為甲子、乙醜、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醜、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醜、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醜、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醜、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古代人們以此作為年、月、日、時的序號,用於紀時,也用於卜卦和配合記事,後來更用於風水、術數等范疇。
2。現今出土的殷商時代的甲骨卜辭中存有大量用幹支紀日的記錄,尤其是在商朝後期帝王帝乙時的一塊甲骨上,刻有完整的六十甲子單位,或許是那個時候的日歷。同文和金文中使用最頻繁的字也是幹支用字。於是,天幹地支之出現時間不會晚於商朝,而且那個時候已被普遍用於紀日。
3。春秋戰國時代開始采用十二地支來紀月。西漢時又采用十二辰加時制度,後又用幹支來紀年。唐五代用幹支紀月。北宋時用幹支配合來紀時。至此幹支全部可以 使用於紀年月日時,這便是幹支歷甲子歷的來歷。幹支紀時法在中國一直使用至今,從未間斷。
天幹地支有什麼含義
天幹地支有什麼含義?有的friend在平時生活中經常聽到別人提起天幹地支之概念,究竟天幹地支之真正意思為什麼呢?天幹地支又是如何區分的呢?下面讓我們一起去瞭解這方面的內容吧。
- 01
天幹地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稱為十天幹,“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稱為十二地支。十天幹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兩者按固定的順序相互配合,組成瞭幹支紀元法
- 02
早在公元前2697年,中華始祖黃帝建國時,命大撓氏窺探天地之氣機,探究五行,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幹”,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為紀歷的符號。
- 03
古代人們以天幹地支作為載體,天幹承載的是天之道,地支承載的是地之道。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人成運;天道與地道決定著人道,故設天幹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運。十天幹與十二地支之組合,形成瞭六十甲子,六十甲子用以闡述天地人之學。
- 04
天幹五行分為陰與陽:甲木、乙木、丙火、丁火、戊土、己土、庚金、辛金、壬水、癸水。其中甲、丙、戊、庚、壬為陽性,乙、丁、己、辛、癸為陰性。十幹又分配以天文,甲木為雷,乙木為風,丙火為日,丁火為星,戊土為霞,己土為雲,庚金為月,辛金為霜,壬水為秋露,癸水為春霖。
- 05
天幹地支是古時候的紀年歷法,當一年的24節氣一步步形成之後,也就顯現瞭對應的“口訣訣竅”:立春念三丙火用,馀日甲木旺提綱。驚蟄乙木未用事;春分乙未正相當。清明乙木十日管,後來八日癸水洋;谷雨前三戊土盛,其中土旺要消詳。立夏又伏戊土取;小滿過午丙火光。自立春至大寒,春夏秋冬四季皆被蘊含其中。
特別提示
天幹地支之計算方法在中國已經流傳瞭幾千年,以前咱們國傢的科學水平不發達,天幹地支常常用來計算日歷,探索天文星相,勘探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