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風水命理

辛未年太歲星君(太歲辛巳年是哪一年)

风水大全 風水命理 02-24

2023年太歲星君是誰

2023年太歲星君是誰?並入2023年當值的太歲是星座太細楊信大將軍。

本命星君、本命神將

本命星君就是大聖北鬥七元君每一年輪值,一個人出生年度相應的七元君就是他的本命星君

本命神將就是本命太歲

道教12生肖本命星君、本命太歲明細表與值年太歲、犯太歲釋讀解義

道教的“大聖北鬥七元君”,是12生肖相應的本命星君。據《北鬥經》記錄載入,凡人性命有五行12生肖,五行者金、木、水、火、土,12生肖者、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五行12生肖悉屬本命星官主掌。本命神將,本宿星官,常垂蔭佑,主持人命,使保天年。

子年生屬相為鼠之人的本命星君是中天北鬥解厄延生,陽明貪狼本命星君。

醜年生屬相為牛之人、亥年生屬相為豬之人的本命星君是中天北鬥解厄延生,陰精巨門本命星君。

戌年生屬相為狗之人、寅年生屬相為虎之人的本命星君是中天北鬥解厄延生,真人祿存本命星君。

卯年生屬相為兔之人、酉年生屬相為雞之人的本命星君是中天北鬥解厄延生,玄冥文曲本命星君。

辰年生屬相為龍之人、申年生屬相為猴之人的本命星君是中天北鬥解厄延生,丹元廉貞本命星君。

巳年生屬相為蛇之人的本命星君是中天北鬥解厄延生,北極武曲本命星君。

午年生屬相為馬之人的本命星君是中天北鬥解厄延生,天關破軍本命星君。

    各屬相生肖的本命真官,每歲六度,降在人間。代天執事,統制乾坤,建齊七政,,罡耀世間,消災延壽,大降吉祥,照管人世間光明。

    本命星君座下有六十位本命太歲,分別為:

甲子太歲辯公金星君 乙醜太歲林公陳星君 丙寅太歲興公沈星君

丁卯太歲章公耿星君 戊辰太歲達公趙星君 己巳太歲燦公郭星君

庚午太歲清公王星君 辛未太歲熹公李星君 壬申太歲玉公劉星君

癸酉太歲忠公康星君 甲戌太歲廣公詹星君 乙亥太歲保公伍星君

丙子太歲嘉公郭星君 丁醜太歲文公汪星君 戊寅太歲光公曾星君

己卯太歲仲公方星君 庚辰太歲德公董星君 辛巳太歲祖公鄭星君

壬午太歲明公陸星君 癸未太歲仁公魏星君 甲申太歲傑公方星君

乙酉太歲崇公蔣星君 丙戌太歲敏公白星君 丁亥太濟文公封星君

戊子太歲鏜公鄭星君 己醜太歲佑公潘星君 庚寅太歲柏公鄔星君

辛卯太歲寧公范星君 壬辰太歲泰公彭星君 癸巳太歲斝公時星君

甲午太歲嗣公章星君 乙未太歲賢公楊星君 丙申太歲仲公管星君

丁酉太歲傑公唐星君 戊戌太歲武公薑星君 己亥太歲燾公謝星君

庚子太歲超公虞星君 辛醜太歲信公楊星君 壬寅太歲諤公賀星君

癸卯太歲時公皮星君 甲辰太歲成公李星君 乙巳太歲遂公吳星君

丙午太歲祈公文星君 丁未太歲丙公繆星君 戊申太歲昌公俞星君

己酉太歲寶公程星君 庚戌太歲秘公倪星君 辛亥太歲堅公葉星君

壬子太歲德公邶星君 癸醜太歲雍公朱星君 甲寅太歲朝公張星君

乙卯太歲清公萬星君 丙辰太歲亞公辛星君 丁巳太濟彥公易星君

戊午太歲卿公黎星君 己未太歲儻公傅星君 庚申太歲粹公毛星君

辛酉太歲政公石星君 壬戌太歲克公洪星君 癸亥太歲經公盧星君

太歲神是什麼神?

太歲神是太歲星君,又稱“歲”、“太歲”。

太歲以六十甲子的幹支紀年法為運轉周期,共六十位,每一年有一位歲神當值,在當年當值的太歲謂之“值年太歲”,是一歲之主宰。如《三命通會》中所講:“夫太歲者,乃一歲之主宰,諸神之領袖”。

太歲也是道教信仰中太歲神的簡稱,乃道教值年神靈之一,太歲神在所有神中,作用與影響力最大,素有年中天子之稱,主管人世間一年的吉兇禍福。

作為一種中國民間信仰,每一年皆有沖犯太歲的生肖,如屬該生肖者,需要祭祀太歲神一年,以求太歲神保佑自己消災免禍。

更多閱讀:

太歲神來源:

天皇始制幹支之名以定歲之所在。十幹曰閼逢、旃蒙、柔兆、強圉、著雍、屠維、上章、重光、玄_、昭陽。十二支曰:困頓、赤奮若、攝提格、單閼、執徐、大荒落、敦_、協洽、_灘、作噩、閹茂、大淵獻。

道教對於太極的定位:地球即為先天太極。中華古文明,以大道中勾陳大帝,輔玉皇大帝執南北二極和天地人三才,統禦眾星。為實現元始天尊的意志,流傳大道智慧,應現為“伏羲天皇”為開端。

伏羲天皇作成先天太極八卦圖,以演釋天地變化由來的過程,無極就是虛空,先天太極就是地球,地球在圍繞太陽周轉時也在自轉,旋轉運動產生瞭萬有引力和離心力,天火地水相融形成混沌,剛柔相摩,鼓之與雷霆,奮之以風雨,混沌大氣清濁浮降形成天地。陰

陽凝結聚集震蕩形成水體,水體在地表的壓力使地殼皺褶,大山川澤定型。卦爻空間是天地經緯地勢。先天八卦以天南地北,東升日,西江源,東南澤地,西北高原,東北地摺多震,西南熱帶雨林表現中華地形圖。

太歲,其實就是太極方法時,大道智慧與能力凝結聚集的精神與意志。這幾個智慧與能力之神。是人道的保護神,能引導人道眾生在自然災害中預先脫難,趨吉避兇。

於是,太歲是管轄掌管一年凡間事務的天神,由六十位天界大將軍輪流值年,即咱們國傢的六十花甲。要知太歲的由來典故必須從太歲的上司鬥姆元君說來瞭。

在我們中國文明的經緯圖裡,天幹地支之意志之智慧能力凝結聚集成的星神,即為六十大將軍,主管人間每一年事務,即為六十太歲瞭。

因為眾星座中有不同位置,而這幾個位置古代人們亦以天幹地支代表,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即中華大地太極圖中的方位,天幹即各星星座位置,也就是每一年生肖。

參考資料來源:知識混裝大無極-太歲星君

太歲有幾位分別叫什麼

1、十二太歲:

傳說水神共工有一個兒子叫後土,是土地之神。後土生下時間神噎鳴,噎鳴有十二個孩子,就是十二太歲神。十二太歲:攝提格、單闋、執徐、大荒落、郭牂、協洽、涒灘、作噩、閹茂、大淵獻、困敦、赤奮若。分別與十二支按順序對應。

2、六十值年太歲:

太歲,為道教神明的尊稱,又稱太歲星君,或者歲君。太歲就是天上的木星,由於木星每十二個月運行一次,所以古代人們稱木星為歲星或太歲;太歲又稱太歲星君,它既是星辰,也是民間奉祀的神靈。 我國傳統的紀年方法叫幹支紀年法,它是由十個天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依次輪流搭配而成。始於甲子,終於癸亥。一個循環需要60年,稱為六十甲子。 可是,許多人都不曉得在這60年裡面,每年天上都會派一位神仙出來值年,他負責掌管此一年人間的福與禍,也掌管此一年出生人畢生的旦夕禍福,老百姓尊稱這幾個神仙為值年太歲,60年就有60位太歲,所以統一叫作60甲子神。 【六十甲子太歲星君】 太歲神從南北朝開始就有六十位,到瞭清代初期六十位太歲之名字全部更換,成瞭此刻各地有安奉太歲的廟宇裡面的六十太歲。 以下※甲子為紀年,金辨為太歲星君的姓名 甲子金辨, 乙醜陳才, 丙寅沈興, 丁卯耿章, 戊辰趙達, 己巳郭燦, 庚午王清, 辛未李訽, 壬申劉旺,癸酉康志, 甲戌訾廣, 乙亥吳保, 丙子郭嘉, 丁醜汪文, 戊寅曾光, 己卯龔仲, 庚辰章德, 辛己鄭祖, 壬午陸明, 癸未魏仁, 甲申方傑, 乙酉蔣嵩, 丙戌白敏, 丁亥封濟, 戊子鄭堂, 己醜潘佑, 庚寅鄔桓, 辛卯范寧, 壬辰彭泰, 癸巳徐斝, 甲午章誠, 乙未楊賢, 丙申管仲, 丁酉康傑, 戊戌薑武, 己亥謝燾, 庚子盧超, 辛醜湯信, 壬寅賀諤, 癸卯皮時, 甲辰李誠, 乙巳吳遂, 丙午文哲, 丁未繆丙, 戊申喻志, 己酉程實, 庚戌猊秘, 辛亥葉堅, 壬子丘德, 癸醜林樸, 甲寅張朝, 乙卯萬清, 丙辰辛亞, 丁巳易彥, 戊午黎卿, 己未傅儻, 庚申毛梓, 辛酉石政, 壬戌洪克, 癸亥盧程 。

3、“太歲”是一種存在於地球上的不明生物體,它的存在、作用和作用與影響在生物學界始終有爭議。 它不是動物,亦不是植物,是生命進化過程中的原生質生物。或者說,太歲是可能一種黏菌,是介於生物和真菌之間的一種原質體生物,既有原生物特點,亦有真菌特點。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叫作“肉芝”,並稱其為“本經上品”。古籍《山海經》稱“太歲”為“視肉、聚肉、肉芝”,描述它“食之盡,尋復更生”。 歷史記錄載入 其實也就是說在中國幾千年前的古籍《山海經》中就有關於太歲的記錄載入。在《山海經》中太歲也被稱為 “視肉”、“聚肉”、“肉芝”。

4、民間的六十位太歲

相傳,商朝最後一位君主紂王,拋棄瞭身懷六甲的妃子薑氏,薑氏仍把孩子生下來;孩子長大之後,助周文王討伐紂王有功,獲薑子牙封為「治德太歲」。

之後,道傢陸續將有德之士封為太歲,成瞭六十太歲。在魏晉南北朝時,已有瞭那個時候的六十位太歲,但到瞭清朝時,又重新編排另外的六十位太歲,變成瞭現時各廟宇的六十位太歲。

由此看來,六十位太歲是由人民選出來,而並 不是由神所禦定。以下,會按次序列出六十位太歲:

甲子年(公元2044年、2104年、2164年、22二十四年、2284年),太歲為金辦將軍,也叫作金濂,持桃;明朝山陽人,曾任僉部禦史,剛直不阿,推薦賢人為百姓疏通渠道、灌溉荒田。

乙醜年(公元2045年、2105年、2165年、2225年、2285年),太歲為陳材將軍,字俊卿,執紅纓槍;宋朝金華人,能徒手打虎,曾於火場救出數十科舉考生,及捉拿金庫竊賊。

丙寅年(公元2046年、2106年、2166年、2226年、2286年),太歲為耿章將軍,也叫作耿章光,執如意;明朝魯人,父為山西巡撫耿如杞。其父被陷害時,寫血書為父申冤。任曲沃知縣時,有感驛站制度加重百姓負擔,加以反對,但得罪權貴而離任。

丁卯年(公元2047年、2107年、2167年、2227年、2287年),太歲為沈興將軍,執槍;明朝建寧(今福建)人,多智多謀,曾任建寧右衛指揮使司屬下的武官,督建城墻,固守防盜,百姓遂得以安居樂業。

戊辰年(公元2048年、2108年、2168年、2228年、2288年),太歲為趙達將軍,雙手攥龍;三國時代河南人,年少時,跟漢侍中單用學方術,思維精密,精占卜計算之數,效力於東吳孫權。

己巳年(公元2049年、2109年、2169年、2229年、2289年),太歲為郭燦將軍,執棍;明朝安陽(今河南省)人,其父郭樸曾任編修;曾任直隸知府時選拔精兵,剿賊有功,施政寬嚴適當,處事以民為本。

庚午年(公元2050年、2110年、2170年、2230年、2290年),太歲為王濟將軍,手持卷軸;宋朝深州饒陽(今河北省饒陽市)人,曾上書宋太宗獻治國愛民條文,升任洪州知府兼江南路安撫使,時遇天旱,親督官吏煮粥振災,並招災民為兵;其父王恕曾任秀州知府,遭賊所殺。

辛未年(公元2051年、2111年、2171年、2231年、2291年),太歲為李素將軍,字貞一,手托鋼鞭;唐朝隴西(今甘肅省內)人,傢貧,七歲喪父,由其他人撫養長大,元和年間,帶兵力敵賊將姚志安,雖敗而不屈;亦曾任河南少尹,緩減賦稅,體察民生。

壬申年(公元2052年、2112年、2172年、2232年、2292年),太歲為劉旺將軍,手持書卷;明朝三萬衛(今遼寧省開原縣和吉林省琿春市)人,為人剛強正直,任都指揮使時偕子塔斯抗韃靼兵,奮勇作戰至死。

癸酉年(公元2053年、2113年、2173年、2233年、2293年),太歲為康志將軍,也叫作康志睦,字得眾,持令旗;唐朝靈州(今寧夏自治區靈武縣)人,擅騎射,先後討伐張韶、李同捷,獲敕封會稽郡公,一傢俱為良臣。

甲戌年(公元2054年、2114年、2174年、2234年、2294年),太歲為施廣將軍,持玉笏;明朝桂平(今廣西壯族自治區)人,路不拾遺,博學多才,精通經史典籍,面子自嚴,刻苦不懈,相當地受尊崇,出任訓導,制訂教規,訓育學生。

乙亥年(公元2055年、2115年、2175年、2235年、2295年),太歲為任保將軍,持鋼鞭;明朝建寧府人,孝順雙親,與下屬同飯共寑,對抗倭寇時身先士卒,因平定有功而獲升遷為山東佈政使參政。

丙子年(公元2056年、2116年、2176年、2236年、2296年),太歲為郭嘉將軍,字符禮,手托葫蘆;元朝濮陽(今河南省)人,任廣寧路總管時捐傢財護城,率義士抗賊,惜因寡不敵眾而犧牲,獲追封為忠烈。

丁醜年(公元2057年、2117年、2177年、2237年、2297年),太歲為汪文將軍,字質甫,執金瓜;宋朝婺源(今浙江省)人,多智多謀,討伐盜賊,屢戰屢勝,獲授予「神策將軍」封號。

戊寅年(公元2058年、2118年、2178年、2238年、2298年),太歲為魯先將軍,也叫作魯鑒,手拿桃枝;明朝西大通(今青海大通縣西)人,任參將總兵,作戰時英勇機智,率先沖鋒陷陣,死後獲追封為右都督。

己卯年(公元2059年、2119年、2179年、2239年、2299年),太歲為龍仲將軍,也叫作龍崇,持拂塵;宋朝永新(今江西省)人,與趙與權編修<中國致要>、<宋朝帝學增釋>二百卷,被授儒林郎、史館校勘等職,並獲宋帝評為「忠勤先生」。

庚辰年(公元兩千年、2060年、2120年、2180年、2二十四0年),太歲為董德將軍,也叫作董德修,字仲修,端盅;宋朝樂安(今江西省)人,性格穩重,行善助人,專研理學,師從大哲學傢陸九淵,學生多為名德之士。

辛巳年(公元2001年、2061年、2121年、2181年、2二十四1年),太歲為鄭但將軍,也叫作鄭旦,雙手持畫軸;宋朝代歙(今安徽歙縣)人,作詩,風格清新自然,任浙江右佈政使時已有詩人名望,為官勤奮清廉。

壬午年(公元2002年、2062年、2122年、2182年、2二十四2年),太歲為陸明將軍,持幡;明朝銅陵(今安徽省)人,好學,手不釋卷,為官正直無私,處事公平,施政以不擾民為本。

癸未年(公元2003年、2063年、2123年、2183年、2二十四3年),太歲為魏仁將軍,字子行,赤腳,持如意;明朝華州(今陜西華縣)人,勤學好問,尊師重道,任中進士訓導時,冒死替師洗冤,感動皇帝而放其師。

甲申年(公元2004年、2064年、21二十四年、2184年、2二十四4年),太歲為方傑將軍,也叫作方查,持器物;宋朝福建人,任同安知縣時,治績深得百姓愛戴,如緩催賦稅,昭雪冤案,興修堤防,清算田畝,為政不媚上,亦不縱富。

乙酉年(公元2005年、2065年、2125年、2185年、2二十四5年),太歲為蔣崇將軍,也叫作蔣尚,持雙鉤;元朝東陽(今浙江省)人,為人謙虛誠懇,忠厚老實,安分守己,助人為樂,深受鄉梓愛戴推崇。

丙戌年(公元2006年、2066年、2126年、2186年、2二十四6年),太歲為白敏將軍,也叫作白叔敏,持扇;明朝閩(今福建省)人,任潮州知府時,廉潔守禮,生活簡樸,興辦學校,關心民生疾苦,若遇潮漲水災,便請求朝廷減免百姓稅糧。

丁亥年(公元2007年、2067年、2127年、2187年、2二十四7年),太歲為封濟將軍,也叫作封益,執鋼鞭;明朝湖廣人,任湖廣嶽州知府時,親自招撫盜賊而平害,又設義倉以備荒年,建議朝廷推行平濟糴法,獲皇帝賞識任戶部侍郎。

戊子年(公元2008年、2068年、2128年、2188年、2二十四8年),太歲為鄒鏜將軍,也叫作鄒銳,字克剛,端坐;明朝蕪湖(今安徽省)人,為官清廉反對腐敗,崇拜道德教化,拒行苛政,不畏權勢,對抗奸惡,深受百姓愛戴。

己醜年(公元2009年、2069年、2129年、2189年、2二十四9年),太歲為傅佑將軍,也叫作傅求,字命之,執槍;宋朝考城(今河南省蘭考縣)人,在任時懲治貪官,消除夷獠等少數民族的畏懼,在陜西任職時,適朝廷用兵康定,遂建議以運錢代糧之策。

庚寅年(公元2010年、2070年、2130年、2190年、2250年),太歲為鄔桓將軍,也叫作鄔璚,持仙草;元朝新昌(今浙江省)人,任溧陽縣縣丞時勤政愛民,扶老助弱,壓制強暴,又平賦役,消除腐敗,令百姓安居樂業。

辛卯年(公元2011年、2071年、2131年、2191年、2251年),太歲為范寧將軍,字武子,執劍;東晉南陽(今河南省)人,任餘杭縣令時興辦學校,除瞭這些以外,更供養學生,接任豫章大守後,廣建鄉校,以私人俸祿資辦學,逾千人就讀,可謂開創豫章經學傳承良風。

壬辰年(公元2012年、2072年、2132年、2192年、2252年),太歲為彭泰將軍,雙手托龍;明朝鳳翔(今陜西省)人,為官勤奮正直,生活儉樸,常以古代人們箴言自勉,以古代人們軼事為鑒,其妻不嫌其簡陋,堅守婚約,所以舉案齊眉。

癸巳年(公元2013年、2073年、2133年、2193年、2253年),太歲為徐單將軍,也叫作徐幹,端盅;漢朝陜地平陵(今陜西省咸陽市西北)人,自幼練習武術,迅猛無比,善於作戰。他追隨班超,擊敗蕃辰及烏孫,平定西域。

甲午年(公元年、2074年、2134年、2194年、2254年),太歲為章詞將軍,也叫作章文粹,撫琴;明朝涇縣(今安徽省)人,自幼習儒傢經典,熱心教導;出任福寧州訓導時,勸百姓勤奮務農,後得豐收。倭寇來犯時,他不顧危險,開城讓百姓入內避難。

乙未年(公元2023年、2075年、2135年、2195年、2255年),太歲為楊仙將軍,執劍;宋朝淄齊(今山東省)人,幼年時,好習仙術,料事如神,能自己推算去世之日期;他淡泊名利,羽化後兩年,重現人間,其友朱司戶在其墓旁修塔以作紀念。

丙申年(公元2023年、2076年、2136年、2196年、2256年),太歲為管仲將軍,也叫作管夷吾、管敬仲,手托如意;春秋時代齊國穎上人,他與鮑叔牙為好友,獲推薦出任齊國宰相,一展其治國之才;他為之時,內主安居百姓、選拔人才、制訂律法、按貧富征稅,外主禮待他國、以德懷遠,令國傢強大,著有<管子>一書傳世。

丁酉年(公元2023年、2077年、2137年、2197年、2257年),太歲為唐傑將軍,也叫作唐查,字子文,執狼牙棒;唐朝安鄉(今湖北省)人,幼時習武,力度過人;高中武舉人之後,平定南方盜寇之亂,獲賜蠎服銀両。

戊戌年(公元2023年、2078年、2138年、2198年、2258年),太歲為薑武將軍,字我揚,持笏;明朝保德州(今山東省保德縣)人,。

己亥年(公元2023年、2079年、2139年、2199年、2259年),太歲為謝太將軍,也叫作謝廷輔,端坐;明朝臨晉(今陜西省大荔縣)人,。

庚子年(公元2023年、2080年、2140年、2200年、2260年),太歲為盧秘將軍,也叫作盧熙,字公暨,執刀;明朝昆山(今江蘇省)人,。

辛醜年(公元2023年、2081年、2141年、2201年、2261年),太歲為楊信將軍,秉筆;漢朝陜地(今陜西省)人,。

壬寅年(公元2023年、2082年、2142年、2202年、2262年),太歲為賀諤將軍,也叫作賀賁,舉劍;元朝顎縣(今湖南省炎陵縣)人,。

癸卯年(公元2023年、2083年、2143年、2203年、2263年),太歲為皮時將軍,也叫作皮喜,端坐;北魏漁陽(今天津市薊縣)人,。

甲辰年(公元20二十四年、2084年、2144年、2204年、2264年),太歲為李誠將軍,字克誠,一手執劍,一手握巾;元朝渭南(今陜西省河平原東部)人,為官清廉,處事明察秋毫,施行仁政,勸農興學,紀律嚴明而受贊揚。

乙巳年(公元2025年、2085年、2145年、2205年、2265年),太歲為吳遂將軍,字至道,執蛇形長矛;宋朝安徽人,。

丙午年(公元2026年、2086年、2146年、2206年、2266年),太歲為文哲將軍,名王縝,字文哲,執刀;明朝東莞人,為人淳樸厚道,政績良多,官運亨通,出使安南,拒收贈財,改革官吏,去除積弊,討伐反賊,設置防禦,安定民心,新帝即位時,上疏獻策。

丁未年(公元2027年、2087年、2147年、2207年、2267年),太歲為繆丙將軍,也叫作繆鑒,一手托桃;宋朝汴(今河南省開封)人,孝順爸媽,友愛兄弟,助人為樂,熱愛讀書,不慕名利,隱居自樂,著有<效顰集>。

戊申年(公元2028年、2088年、2148年、2208年、2268年),太歲為徐浩將軍,字季海,執釘錘;唐朝越州(今浙江省餘姚市)人,為官傑出,屢獲升遷,肅宗時詔令多為徐浩手書,遣詞用語明快精當,書法尤為堪稱,著有<太上皇誥冊>,人指是書法極品。

己酉年(公元2029年、2089年、2149年、2209年、2269年),太歲為程寶將軍,端坐;五代十國南漢(今廣東廣西一帶)人,。

庚戌年(公元2030年、2090年、2150年、2210年、2270年),太歲為倪秘將軍,也叫作倪翼、兒秘,登令牌;宋朝羅源(今福建省)人,傢境雖富裕,惟生活勤儉,行為樸實重誠信,曾任潮州秋曹,孤身到少數民族聚居地曉以大義,阻止動亂。

辛亥年(公元2031年、2091年、2151年、2211年、2271年),太歲為葉堅將軍,左手握拳;明朝閩縣人,。

壬子年(公元2032年、2092年、2152年、2212年、2272年),太歲為丘德將軍,手托牡丹;宋朝人,政和年間為進士洪皓之差役,後隨洪皓出使金國,因拒絕金國利誘而遭扣留十五年,生活雖困苦,仍以詩文表達憂國憂民之情,詔興十二年,終獲釋返國。

癸醜年(公元2033年、2093年、2153年、2213年、2273年),太歲為朱得將軍,持金瓜;明朝靈璧(今安徽省)人,。

甲寅年(公元2034年、2094年、2154年、2214年、2274年),太歲為張朝將軍,袖手而坐;明朝如皋(今江蘇省)人,。

乙卯年(公元2035年、2095年、2155年、2215年、2275年),太歲為萬清將軍,字仕廉,蹺腿而坐;元朝建昌南城(今江西省)人,。

丙辰年(公元2036年、2096年、2156年、2216年、2276年),太歲為辛亞將軍,也叫作辛公義,左手握拳,雙袖飛起;隋朝狄道(今甘肅省臨洮縣)人,。

丁巳年(公元2037年、2097年、2157年、2217年、2277年),太歲為楊彥將軍,字邦傑,一手立胸前,勸人向善;宋朝侯宮(今福建福州市)人,。

戊午年(公元2038年、2098年、2158年、2218年、2278年),太歲為黎卿將軍,也叫作黎近,一手持蓮花,一腳脫鞋上盤;明朝安徽人,。

己未年(公元2039年、2099年、2159年、2219年、2279年),太歲為傅黨將軍,也叫作傅黨或傅康,一手握拳,一手執槍;宋朝須城(今山東省東平縣)人,。

庚申年(公元2040年、2100年、2160年、2220年、2280年),太歲為毛梓將軍,也叫作毛子廉,手握長矛;金臨潢長泰(今蒙古巴林左旗東南波羅城)人,。

辛酉年(公元2041年、2101年、2161年、2221年、2281年),太歲為石政將軍,也叫作石正卿,執劍端坐;元朝河南人,。

壬戌年(公元2042年、2102年、2162年、2222年、2282年),太歲為洪充將軍,也叫作洪鍾,雙手握拳;明朝錢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任右副都禦史時整飾薊州邊防,增建墻垣,減少秋冬防兵,並開鑿水渠屯種養兵,節約大量軍費,升任刑部尚書時,指揮將士平定沔陽及陜西、湖廣等地之盜賊,被封為「太子太保」。

癸亥年(公元2043年、2103年、2163年、2223年、2283年),太歲為虞程將軍,也叫作虞臣,文袍加身;明朝昆山(今江蘇省)人,剛正不屈,孝順爸媽,為官二十年都謹慎自守,清正廉潔,之後歸隱山林,不問政事,怡然自樂。

以上是六十位太歲及其故事。據說,六十位太歲原是每一年的看守神,以保佑世人平安為重任。

滿意請采納答案!

2023年地母癸卯年詳細解讀

內容梗概

《地母經》是《黃帝地母經》的簡稱,相傳為軒轅氏黃帝所著,伴隨著黃帝起造的歷書《黃歷》和咱們國傢的文化歷史一直在流傳。

《黃帝地母經》,是一部依據太歲幹支依六十甲子的順序排列,預測推算每年農作物與養殖業的長勢及收成,各個地方上也許會發生的農事的書籍。

《地母經》最早見於什麼朝代,被什麼史料書籍所記錄載入,流傳瞭多少年,都已無從考證。

咱們國傢的農業情況和自然災害的確存在一定的周期性,在預防和災害上有著其獨一無二的意義。《地母經》言語平實不花哨,大約出於古時候勤勞中國對自然規律口口相傳的匯總,也可以看作是古時候中國人對於自然規律的一種研究。

《黃帝地母經》

一、甲子年

詩曰:

太歲甲子年,水潦損田疇。

蠶姑雖即喜,耕夫不免愁。

桑柘沒有人采,高低禾稻收。

春夏多淹浸,秋冬少滴流。

吳楚桑麻好,齊燕禾麥稠。

陸種無成實,鼠雀共啾啾。

卜曰:

少種空心草,多種妻子顏。

白鶴土中渴,黃龍水底眠。

固然桑葉茂,綢絹不成錢。

二、乙醜年

詩曰:

太歲乙醜年,春害萬民。

偏傷於魯楚,多損魏燕人。

高田宜早種,晚禾成八分。

蠶娘爭鬥走,枝葉亂紛紛。

漁父沿山釣,流郎陌上巡。

牛羊多瘴死,春夏米如珍。

卜曰:

水牯田頭臥,犢子水中眠。

桑葉初生貴,三伏不成錢。

有人解言語,種植倍收全。

三、丙寅年

詩曰:

太歲丙寅年,蟲獸沿林走。

疾疫多憂煎,燕子居山巖。

牛羊宿高荒,蝦魚入庭瀆。

燕魏桑麻貴,荊楚禾稻厚。

卜曰:

桑葉初賤不賣錢,蠶娘無分卻相煎。

魚行豆麻少,晚禾焦枯多不全。

貧兒乏糧相對哭,隻愁米谷貴當年。

四、丁卯年

詩曰:

太歲丁卯年,猶米得時豐。

春來多雨水,旱涸在秋冬。

農夫相對泣,耕種枉施工。

魯魏桑麻實,梁宋麥苗空。

卜曰:

桑葉不值錢,種禾秋有厄。

低田多不收,高田還本獲。

宜下空心草,黃龍臥山陌。

五、戊辰年

詩曰:

太歲戊辰年,禾苗蟲橫起。

多疾病,六畜憂多死。

龍頭出角年,水旱傷淮楚。

低田莫多種,秋季憂洪水。

桑葉無定價,蠶娘空自喜。

豆麥秀山岡,結實無多子。

卜曰:

龍頭禾半熟,蛇頭喜得全。

流郎夏中少,豆麥滿山川。

天蟲三眠起,桑葉難賣錢。

六、己巳年

詩曰:

太歲己巳年,魚遊在路衢。

乘船登隴陌,龜鱉入溝渠。

春夏多潦浸,楊楚及胡蘇。

早禾宜闊種,一顆倍千株。

蠶娘哭蠶少,桑葉貴如珠。

卜曰:

歲裡逢蛇出,賀太平。

桑麻吳地熟,豆麥越淮青。

多種天草,秋冬倉廩盈。

固然多雨水,黎庶盡忻歡。

七、庚午年

詩曰:

太歲庚午年,春蠶多災癘。

洪饒水旱傷,荊襄少谷米。

桑葉貴如金,蠶娘乏生計。

春夏流郎歸,秋來有餘慶。

早禾與晚稻,不瞭官中稅。

卜曰:

白鶴渴,黃龍隴上眠。

蠶婦攜筐走,求葉淚滔滔。

春夏雨水足,秋冬地少泉。

有人會我意,讖候在其年。

八、辛未年

詩曰:

太歲辛未年,高下盡可憐。

江東豆麥秀,魏楚少流泉。

桑葉初還貴,年中不賣錢。

無災難,須感天。

卜曰:

衣裳秀,青年陌上黃。

從今兩三載,貧富分兩行。

若人解此語,早種蓄飯糧。

九、壬申年

詩曰:

太歲壬申年,春秋多浸溺。

高下也無偏,中夏甘泉少。

豆麥方岐秀,桑葉稍成錢。

耕夫與蠶婦,相見勿憂煎。

卜曰:

白鶴土中秀,水枯半山青。

高低皆得稔,地上喜安寧。

三冬甚嚴凍,六畜有傷刑。

十、癸酉年

詩曰:

太歲癸酉年,亦。

雨水在三春,陰凍花實落。

蠶娘走不停,爭忙蠶桑葉。

蝴蝶飛高隴,耕夫愁收割。

卜曰:

春夏人厭雨,秋冬混魚鱉。

早禾收得全,晚禾半活滅。

絲帛價格高,種植多耗折。

燕宋少桑麻,齊吳豐豆麥。

禾稿物增上,封疆多。

十一、甲戌年

詩曰:

太歲甲戌年,早禾有蝗蟲。

吳浙民勞役,淮楚糧儲空。

蠶婦提籃走,田夫枉用工。

早禾雖即好,晚禾薄薄豐。

春夏多淹沒,秋深滴不通。

多種青年草,少植白頭翁。

六畜冬多瘴,又恐犯奸兇。

卜曰:

春來桑葉貴,秋至米糧高。

農田九得半,一半是篷篙。

十二、乙亥年

詩曰:

太歲乙亥年,高下總無偏。

淮楚憂水潦,燕吳禾麥全。

九憂甘泉竭,三秋衢回船。

蠶娘吃青飯,桑葉淚漣漣。

絲帛入皆貴,麻米不賣錢。

六畜多瘴疾,少橫纏。

卜曰:

蠶娘眉不開,攜筐討葉忙。

更看五六月,相望哭流郎。

十三、丙子年

詩曰:

太歲丙子年,春秋雨濕地。

桑葉沒有人要,青女如金貴。

黃龍土內伏,化作蝴蝶起。

高田半成實,低下禾後喜。

魯衛多熾熱,齊楚五谷肥。

卜曰:

田禾憂鼠患,豆麥半中收。

蠶娘空房坐,前喜後懷愁。

絲綿綢絹貴,稅賦急啾啾。

十四、丁醜年

詩曰:

太歲丁醜年,高下物得收。

桑葉初還賤,蠶娘未免愁。

春夏多淹沒,鯉魚庭際遊。

燕齊生熾熱,秦吳沙漠浮。

黃牛岡際臥,青女逐波流。

六畜多瘴難,傢傢無一留。

卜曰:

少種黃蜂子,多下白頭翁。

農夫相祝賀,盡願歲時豐。

十五、戊寅年

詩曰:

太歲戊寅年,高下禾苗秀。

桑葉枝頭落,討蠶競奔走。

吳楚值麥多,齊燕米且休。

三春流郎歸,九秋苗草留。

百物價騰高,經營相懊惱。

卜曰:

蠶娘行鄉村,皆被傷。

冬令嚴霜雪,災劫起狂。

早娶田傢女,且莫見風寒。

十六、己卯年

詩曰:

太歲己卯年,犁田多。

春來多雨水,種植還逢渴。

夏多雨秋足,流蕩遭淹沒。

蠶娘沿路行,無葉相煎逼。

黃龍山際臥,逡巡化蝴蝶。

禾稻秋來秀,農傢早收割。

淮魯人多疾,吳楚桑麻活。

卜曰:

春中溪澗竭,秋苗入土焦。

蠶姑望天泣,桑樹葉下朝。

黃黍不成粒,六畜多。

三秋多淹沒,九夏白波漂。

十七、庚辰年

詩曰:

太歲庚辰年,燕衛災殃始。

六畿盡遭傷,田禾蝗蟲肆。

春夏地竭泉,秋冬豐實子。

桑葉賤如土,蠶娘哭少絲。

卜曰:

少種瓜果豆,多種桑與麻。

傢長皆得收,處處總相似。

春夏少滴流,秋冬飽雨水。

農務急如煎,莫待冰凍起。

十八、辛巳年

詩曰:

太歲辛巳年,鯉魚庭際逢。

高田猶可望,低下枉施工。

桑葉初來賤,末後蠶貴龍。

蠶娘相對泣,筐箱一半空。

燕楚麥苗秀,趙齊禾稻豐。

六畜多瘴氣,瘧疾重。

卜曰:

蠶娘未為歡,果貴歲月窮。

車頭千萬兩,縱子得輸官。

十九、壬午年

詩曰:

太歲壬午年,水旱不調勻。

高田雖可望,低下枉施工。

蠶麥傢傢秀,蠶娘喜周全。

蠶蠶皆望葉,及早莫因循。

卜曰:

吳楚好蠶桑,魯魏分多災。

多下空心草,少種妻子顏。

桑葉後來實,天蟲在早。

晚禾縱淹沒,耕夫不用哀。

二十、癸未年

詩曰:

太歲癸未年,高下盡堪憐。

一井百傢共,春夏罕甘泉。

燕趙豆麥秀,齊吳多偏頗。

天蟲待當歲,討葉怨蒼天。

六種宜成早,青女得貌鮮。

卜曰:

歲若逢癸未,用蠶多種意。

青牛山上秀,一子倍盈穗。

更看三秋後,產滿閑田地。

二十一、甲申年

詩曰:

太歲甲申年,高低定可憂。

春來雨不足,早禾枯焦死。

秋後無雨水,魯衛生瘴。

燕齊粒不收,桑葉前後貴。

卜曰:

歲逢甲申來,早枯切須防。

高低苗不秀,燕齊主旁徨。

舟船空,仰面哭流郎。

二十二、乙酉年

詩曰:

太歲乙酉年,雨水不調勻。

早晚雖收半,田夫每苦辛。

燕魯桑麻好,荊吳麥豆青。

蠶娘雖足葉,簇上白如銀。

三冬雪嚴凍,淹沒浸車輪。

卜曰:

田蠶半豐足,種作不適宜遲。

空心多結子,禾稻生蝗起。

看蠶娘賀喜,總道得銀絲。

二十三、丙戌年

詩曰:

太歲丙戌年,夏秋井無泉。

春秋多淹沒,耕鋤唯怨天。

早禾宜當下,晚稻早留連。

豆益桑麻乏,吳齊最可憐。

桑葉初生賤,蠶老都賣錢。

卜曰:

歲臨於丙戌,高下皆無失。

豆麥穿土出,在處得成實。

六畜多瘴,少災疾。

24、丁亥年

詩曰:

太歲丁亥年,高低盡得通。

吳越桑麻好,秦淮豆麥豐。

三冬雨,九夏禾無蹤。

桑葉前後貴,簇畔不施工。

卜曰:

夏種逢秋渴,秋得八分成。

多瘧瘴,六畜盡遭迍。

二十五、戊子年

詩曰:

太歲戊子年,疾橫相侵奪。

吳楚多災瘴,燕齊民。

種植高下偏,鼠耗不成割。

春夏多淹沒,秋冬土龍渴。

桑葉頭尾貴,簇上蓋雪霜。

卜曰:

歲中逢戊子,人饑災。

土中成,沒有人收拾汝。

若得見三冬,卻又起。

二十六、己醜年

詩曰:

太歲己醜年,高低得成穗。

燕魯遭兵殺,趙衛奸起。

春夏豆麥豐,秋多苗谷媚。

臥,耕夫得稀微。

桑葉自青青,誰能采得汝。

卜曰:

歲名值破田,早晚得團圓。

金玉滿街道,羅綺不成錢。

二十七、庚寅年

詩曰:

太歲庚寅年,人物事。

麻麥固然秀,禾苗多損憂。

燕宋多淹沒,梁吳兵禍愁。

桑葉初生賤,後貴何處求。

田蠶女金價,桑葉好搔抽。

卜曰:

虎年高下熟,水旱值時年。

黃牛耕玉出,青年臥隴前。

稼穡經霜早,田傢哭淚漣。

更看來春後,煎。

二十八、辛卯年

詩曰:

太歲辛卯年,高下甚辛勤。

麻麥逢淹沒,禾苗早得榮。

秦淮受饑餧,吳燕旱涸頻。

桑柘不生葉,蠶姑說苦辛。

天蟲災患少,絲綿換金銀。

強徒多瘴疫,善者少災迍。

卜曰:

玉兔出年頭,處處桑麻好。

早禾大半收,晚稻九分造。

谷米稼穡高,漸漸相煎討。

要待龍頭至,耕夫脫煩惱。

二十九、壬辰年

詩曰:

太歲壬辰年,高下恐遭傷。

春夏蛟龍鬥,秋冬卻集。

豆麥無成實,桑麻五谷強。

齊魯絕熾熱,荊吳好田桑。

蠶子延筐臥,哭泣問蠶娘。

見繭絲綿少,租稅急淒惶。

卜曰:

是歲逢壬辰,蠶娘空度春。

禾苗多有損,田傢又虛驚。

三十、癸巳年

詩曰:

太歲癸巳年,農民半憂色。

豐歉各有方,封疆多種谷。

楚地甚熾熱,荊吳無災厄。

桑柘葉苗秀,天蟲繭如雪。

粟麥有偏頗,晚禾半收得。

卜曰:

蛇頭為歲號,陸種有虛耗。

秋成五六分,老幼生煩惱。

三冬足冰雪,晚秋宜及早。

三十一、甲午年

詩曰:

太歲甲午年,不用愁。

禾麥皆榮秀,高田全可留。

吳越多風雹,荊襄井涓流。

蠶娘爭競走,哭葉鬧啾啾。

蠶老多成繭,何須有煩憂。

卜曰:

蛇去馬將來,稻麥樂倍堆。

絕災厄,牛羊喜相陪。

識候豐年裡,耕夫笑顏開。

三十二、乙未年

詩曰:

太歲乙未年,五谷皆和穗。

燕衛少田桑,偏益豐吳魏。

春夏足漂流,秋冬多旱地。

桑葉初生賤,晚蠶還值貴。

雖無災,六畜多瘴難。

六種不適宜晚,收拾無成置。

卜曰:

歲逢羊頭出,高下中無失。

葉貴好蠶桑,斤斤都有實。

三十三、丙申年

詩曰:

太歲丙申年,高下浪濤洪。

春夏遭淹兇,秋冬杳不通。

早禾難得割,晚稻枉施工。

燕宋好豆麥,秦淮麻米空。

天蟲相競走,蠶婦哭天公。

六畜多災患,卒暴終。

卜曰:

歲首逢丙申,桑田亦主迍。

分野須當看,節候助黎民。

三十四、丁酉年

詩曰:

太歲丁酉年,高低徒種植。

春夏遭淹沒,秋冬少流滴。

吳楚足咨嗟,荊楊虛嘆息。

桑柘葉苗盛,天蟲中半失。

箱筐少絲綿,蠶娘無。

卜曰:

歲逢丁酉年,蠶葉多偏頗。

豆麥有些兒,其苗高下可。

六畜瘴氣多,五谷不成顆。

三十五、戊戌年

詩曰:

太歲戊戌年,耕夫漸漸愁。

高下多偏頗,雨水在春秋。

燕宋豆麥熟,齊吳禾成收。

桑葉初生賤,蠶娘未免憂。

牛羊逢瘴氣,百物主漂遊。

卜曰:

戊戌憂災咎,耕夫不足懽。

早禾雖即稔,晚稻不能全。

一晴兼一雨,三冬多雪寒。

三十六、己亥年

詩曰:

太歲己亥年,多橫起。

秋冬草木焦,春夏少秧蒔。

豆麥熟燕吳,桑麻淮魯死。

葉少天蟲盛,蠶娘面無喜。

稼穡不值錢,倉囤缺糧米。

卜曰:

歲逢己亥初,貧富少糧儲。

北子所貼

北子所貼

蠶娘相對泣,采葉扳空枝。

更看春秋裡,蜂蝶滿村飛。

三十七、庚子年

詩曰:

太歲庚子年,多暴卒。

春夏水淹流,秋冬頻。

高田猶及半,晚稻無可割。

秦淮足流蕩,吳楚多劫奪。

桑葉須後賤,蠶娘情不悅。

見蠶不見絲,徒勞用心切。

卜曰:

鼠耗出頭年,高低多偏頗。

更看三冬裡,山頭起墓田。

三十八、辛醜年

詩曰:

太歲辛醜年,疾病稍紛紛。

吳越桑麻好,荊楚米麥臻。

春夏均甘雨,秋冬得十分。

桑葉樹頭秀,蠶姑自歡欣。

漸蘇息,六畜瘴逡巡。

卜曰:

辛醜牛為首,高低甚可憐。

留一半,好桑田。

三十九、壬寅年

詩曰:

太歲壬寅年,高低盡得豐。

春夏承甘潤,秋冬處處通。

蠶桑熟吳地,谷麥益江東。

桑葉不堪貴,蠶絲卻半豐。

更看三秋裡,禾稻穗重重。

雖富樂,六畜盡遭兇。

卜曰:

虎首值歲頭,在處好田苗。

桑柘葉下貴,蠶娘免憂愁。

禾稻多成實,耕夫不用憂。

四十、癸卯年

詩曰:

太歲癸卯年,高低半憂喜。

春夏雨雹多,秋來缺雨水。

燕趙好桑麻,吳地禾稻美。

多疾病,六畜瘴煙起。

桑葉枝上空,天蠶無可食。

蠶婦走忙忙,提籃泣淚悲。

雖得多綿絲,盡費人心力。

卜曰:

癸卯兔頭豐,高低禾麥濃。

耕夫皆勤種,貯積在三冬。

桑葉固然貴,絲綿更有工。

四十一、甲辰年

詩曰:

太歲甲辰年,稻麻一半空。

春夏遭淹沒,秋冬流不通。

魯地桑葉好,吳邦谷不豐。

桑棄末後貴,相賀好天蟲。

估賣價例貴,雪凍在三冬。

卜曰:

龍頭屬甲辰,高低共五分。

豆麥無成實,六畜亦遭迍。

更看冬至後,霜雪落紛紛。

四十二、乙巳年

詩曰:

太歲乙巳年,高下禾苗翠。

春夏多漂流,秋冬五谷豐。

豆麥美燕齊,桑柘益吳楚。

天蟲筐內走,蠶娘哭葉空。

絲綿不上秤,疋帛價更高。

卜曰:

蛇頭值歲初,谷食盈有餘。

早禾莫令晚,蠶亦莫令遲。

夏季麥苗秀,三冬成實肥。

四十三、丙午年

詩曰:

太歲丙午年,春夏多洪水。

魯魏多疫災,谷熟益江東。

種植宜高地,低源遭水沖。

天蟲見少絲,桑柘賤成籠。

六畜多,少卒終。

卜曰:

馬首值歲裡,豐稔好田桑。

春夏須防備,種植怕流蕩。

豆麥並麻粟,偏好宜高岡。

四十四、丁未年

詩曰:

太歲丁未年,枯焦在秋土。

早禾稔會稽,晚禾豐吳越。

宜下黃龍苗,不益空心草。

桑葉前後貴,天蟲少見露。

春夏雨水足,秋來憂失福。

百物價競起,絲綿何處討。

卜曰:

若遇逢羊歲,高低中半收。

瘴煙防六畜,庶民也須憂。

四十五、戊申年

詩曰:

太歲戊申年,豐富人煙美。

燕楚足田桑,齊吳熟谷子。

黃龍土中,化成蝴蝶舞。

種植莫低安,結實遭洪水。

桑葉枝頭荒,蠶娘空自喜。

卜曰:

高下偏宜早,遲晚見流郎。

豆麥不成價,淹沒盡遭傷。

更看三冬裡,蝴蝶得成餐。

四十六、己酉年

詩曰:

太歲己酉年,高低盡可憐。

魯衛豐豆麥,淮吳好水田。

桑柘空留葉,天蠶足頗偏。

蠶娘相怨惱,得繭少絲綿。

六種植於早,收成得十全。

卜曰:

酉歲宜桑麻,豆麥益傢傢。

百物長高價,民物有生涯。

春夏遭淹沒,三冬雪結花。

四十七、庚戌年

詩曰:

太歲庚戌年,瘴疫害黎民。

禾麻吳地好,麥稔在荊秦。

春夏漂流沒,秋冬早水浸。

桑柘葉雖貴,天蠶吃十分。

田夫與蠶婦,相看空歡欣。

卜曰:

歲逢庚戌首,四方民初收。

高下田桑好,麻麥豆苗蔓。

嚴冬多雨雪,收成莫犯寒。

四十八、辛亥年

詩曰:

太歲辛亥年,耕夫多。

春夏雨調勻,秋冬好收割。

燕淮無瘴疾,魯衛不。

桑葉前後貴,蠶娘多喜悅。

種植宜山坡,禾苗得盈結。

卜曰:

出歲中,高下好施工。

蠶婦與耕夫,爭不荷天公。

六畜春多瘴,積薪供過冬。

四十九、壬子年

詩曰:

太歲壬子年,旱涸耕夫苦。

早禾一半乏,秋後無甘雨。

豆麥熟齊吳,饑荒及燕魯。

桑柘貴中賣,絲綿滿箱貯。

百物無定價,一物五商估。

卜曰:

鼠頭出值年,夏秋多甘泉。

麻麥不適宜晚,田蠶切向前。

更憂三秋裡,瘧疾起纏延。

五十、癸醜年

詩曰:

太歲癸醜年,多憂煎。

淮吳主旱涸,燕宋定流連。

黃龍與青牯,價例覓高錢。

桑柘葉不出,蠶娘愁不眠。

禾苗多蛀蝗,收成苦不全。

卜曰:

歲號牛為首,田桑五分收。

甘泉時或闕,淹沒在秋後。

六畜遭瘴厄,耕犁枉用謀。

五十一、甲寅年

詩曰:

太歲甲寅年,早晚不全收。

春夏遭淹沒,調食任秋冬。

虎豹巡村野,不自由。

魯衛多熾熱,秦吳麥豆稠。

桑柘前後貴,得半勿早抽。

卜曰:

先歲民不泰,耕種枉用工。

桑枯葉難得,又是少天蟲。

五谷兵初高,後來亦中庸。

五十二、乙卯年

詩曰:

太歲乙卯年,五谷有盈餘。

秦燕麥豆好,吳越足糧儲。

春夏水均調,秋冬鯉入門。

天蠶固然好,桑葉樹頭無。

蠶娘相對泣,得繭少成絲。

卜曰:

歲中逢乙卯,高下好田蠶。

豆麥山坡熟,禾糧在楚庭。

五十三、丙辰年

詩曰:

太歲丙辰年,春來雨水潤。

豆麥乏齊燕,田蠶好吳越。

牛犢瘴煙生,亦兼多癘疫。

桑葉樹頭多,蠶絲白如雪。

夏秋無滴流,深冬足淹沒。

卜曰:

龍來為歲首,淹沒應須有。

豆麥宜早種,晚隨波流走。

五十四、丁巳年

詩曰:

太歲丁巳年,豐熟足多害。

魯魏豆麥少,秦吳桑麻災。

高低總有成,種植無妨礙。

桑葉前後落,天蟲十倍來。

春夏多淹留,偏益在秋冬。

卜曰:

蛇首值歲中,農夫宜種蒔。

黃龍搬不盡,宜多下麥青。

蠶娘雖哭葉,還得秤頭絲。

五十五、戊午年

詩曰:

太歲戊午年,高低一半空。

楊楚遭淹沒,荊吳足暴風。

豆麥宜低下,稻麥得全工。

桑葉從生賤,蠶老貴絲從。

蠶娘車畔美,絲綿倍當年。

卜曰:

稀逢今歲裡,蠶桑無頗偏。

種植宜於早,美候在秋前。

固然夏旱涸,低下得收全。

五十六、己未年

詩曰:

太歲己未年,種植傢傢秀。

燕魏熟田桑,吳楚糧儲有。

春夏流郎歸,鯉魚入庭牖。

桑葉應是賤,搔收娘子喜。

豆麥結實多,宜在三陽後。

卜曰:

是歲值羊首,高低民物歡。

稼穡多商估,來往關。

農夫早種作,莫候北風寒。

五十七、庚申年

詩曰:

太歲庚申年,高下喜無偏。

燕宋田桑全,淮吳米麥好。

六畜多災障,少疫橫。

桑葉初生賤,去後又成錢。

更看三陽後,秋葉偏相連。

卜曰:

歲若遇庚申,四方民物新。

耕夫與蠶婦,歡笑喜欣欣。

秋來有淹滯,收割莫因循。

五十八、辛酉年

詩曰:

太歲辛酉年,高低禾不美。

齊魯多遭沒,秦吳六畜死。

秋冬井無泉,春夏溝有水。

豆麥山頭黃,耕夫挑不起。

蠶娘篋中泣,爭奈葉還貴。

種植宜及早,遲晚恐失利。

卜曰:

酉年民多瘴,田蠶七分收。

豆麥高處好,低下恐難留。

五十九、壬戌年

詩曰:

太歲壬戌年,高低亦不空。

秦吳遭沒溺,梁宋豆麻豐。

葉賤天蟲少,秧漂苗不稠。

雨水饒深夏,旱涸在高秋。

六畜遭災瘴,田傢少得牛。

卜曰:

歲下逢壬戌,耕種宜麥粟。

低下虛用工,漂流無一粒。

春夏災瘴起,六畜多災疫。

六十、癸亥年

詩曰:

太歲癸亥年,傢傢活業豐。

春夏亦多水,豆麥主漂蓬。

種蒔宜及早,晚者不成工。

吳地桑葉貴,江越少天蟲。

禾麻還結實,旱涸忌秋中。

卜曰:

歲逢六甲末,亦得安。

田桑七成熟,賦稅喜皇寬。

豆麥宜高處,封疆絕盜奸。

割禾須及早,莫過絕冬寒。

圖文均

《地母經》的原文是什麼?

《地母經》是以六十甲子的循環為排列,一詩一卜,用作預徵該年農作物生產情況的經書。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