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風水命理

天幹地支運用方法(天幹地支之規律)

风水大全 風水命理 02-29

一:天幹地支之運用

天幹地支五行八字運用

以下 地支的刑、地 支六沖 、地支三會、地支三合、地支、地支六害、地支三合、天幹五合可運用各五術之學術上

地支的刑--地支彼此之間或者和流年地支產生刑克,主傷害、意外之事,共分四種狀況

1、無禮之刑:子刑卯,卯刑子

2、無恩之刑:寅刑巳,巳刑申,申刑寅

3、恃勢之刑:醜刑戌,戌刑未,未刑醜

4、自刑:辰刑辰,午刑午,酉刑酉,亥刑亥

地支六沖--表沖擊、變動、改變,共有六種

子午沖、醜未沖、寅申沖、卯酉沖、辰戌沖、巳亥沖

地支三會--與流年三會產生的氣場很大,可是自身三會力量還算小,共有四種狀況,口訣訣竅如下

寅卯辰會東方木

巳午未會南方火

申酉戌會西方金

亥子醜會北方水

地支--表穩定、聚合,會產生另一種五行氣場

子醜合土

寅亥合木

卯戌合火

辰酉合化金

巳申合水

午未合日月

地支三合--與同義,但是力量更大(半三合另論)

申子辰化水

巳酉醜合化金

寅午戌合化火

亥卯未合化木

地支六害--表不合、離異、破壞,共有六種狀況(如論兇害時反為吉)

子未害,羊鼠相逢一旦休

醜午害,從來白馬怕青牛

寅巳害,蛇逢猛虎如刀截

申亥害,豬見猴猿似箭投

卯辰害,玉兔見龍雲裡去

酉戌害,金雞遇犬淚雙流

天幹五合--改變原來五行的性質,根據合出的午行為判別,共有五種

甲己合化土,中正之合,忠厚穩重,寬容雅量

乙庚合化金,仁義之合,重義氣,剛健穩重

丙辛合化水,威嚴之合,機智敏銳,反應力強

丁壬合化木,人壽之合,寬大仁慈,自我觀念強

戊癸合化水,多禮之合,積極開朗,真誠熱情

刑沖會合害乃判別[變化]重要的根據,也是流年運勢與運氣的主要參考指標,但是其中縱橫交錯,此亦為八字易學難精的緣故之一。不同的盤依據不同解盤人,會有不相同的解讀,著重是由於凡事有利有弊,無絕對的好與壞,端看任何人的價值觀與心態來定。

二:天幹地支法?

幹 支 紀 年 法

一.十支紀年是中國傳統的紀年方法。

1.幹和支之寓意:幹支是天幹,地支之合稱。

幹指天幹,共有10個符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支指地支,共有12個符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子 醜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2.幹和支組合後用於紀年。即:將十天幹和十二地支按順序搭配組合成幹支,用於紀年。按此排法,當日幹10個符號排瞭六輪與地支12個符號排瞭五輪以後,可構成60幹支。續排下去又將恢復原狀,循環往復,即如民間所說“六十年轉甲子”。

二.查看多個時間段的萬年歷。如:1516—2060年的萬年歷,記著五百年的天幹地支,一查便知。

六十年甲子(幹支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子 乙醜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醜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己 壬午 癸未

21 22 23 二十四 25 26 27 28 29 30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醜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醜 壬寅 癸醜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醜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依據“六十年甲子(幹支表)”的公元年對應進行向上或朝下地反推。如:《辛亥剪掉鞭子》的辛亥年是1911年(48號幹支),《戊戌變法》的戊戌年為35號幹支,比辛亥年早13年,則“1911-13=1898”故《戊戌變法》是1898年。

應用公元年進行計算。應用公元年的某一年,聊以60(指六十年甲子),餘數小於60,再用餘數減去3(幹支紀年是從公元4年開始使用的),便知。

如2002年:2002÷60,餘數是22,再22-3,得數是19,查六十年甲子(幹支表)19號幹支,得知是壬午年。

三.結合實際瞭解“十二地支”

1.用十二種動物分別與十二地支相配成為“12生肖年”。(見下圖)如凡是含有“子”的天幹地支年,就是“鼠年”,此一年裡出生人都是屬“鼠”;凡是含有“醜”的天幹地支年就是“牛年”,此一年進而出生人都是屬“牛”。以此類推。(如下表)

12生肖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子鼠 醜牛 寅虎 卯兔 辰龍 巳蛇 午馬 未羊 申猴 酉雞 戌狗 亥豬

2. 以十二地支來預示十二時辰。

一日有24小時,而中國傳統則以十二個時辰來預示,即一時辰是二小時。(如下表)

24小時和十二時辰對應表

子 醜 寅 卯 辰 己

23-01:01-03:03-05 :05-07:07-09:09-11

午 未 申 酉 戊 亥

11-13:13-15:15-17:17-19:19-21:21-23

4。由公元推幹支記年

為瞭便於運算和使檢索更加直觀,借用六十幹支表並按順序加以編號成表一如下:

六十幹支表

甲子0 乙醜1 丙寅2 丁卯3 戊辰4 己巳5 庚午6 辛未7 壬申8 癸酉9

甲戌10 乙亥11 丙子12 丁醜13 戊寅14 己卯15 庚辰16 辛巳17 壬午18 癸未19

甲申20 乙酉21 丙戌22 丁亥23 戊子二十四 己醜25 庚寅26 辛卯27 壬辰28 癸巳29

甲午30 乙未31 丙申32 丁酉33 戊戌34 己亥35 庚子36 辛醜37 壬寅38 癸卯39

甲辰40 乙巳41 丙午42 丁未43 戊申44 己酉45 庚戌46 辛亥47 壬子48 癸醜49

甲寅50 乙卯51 丙辰52 丁巳53 戊午54 己未55 庚申56 辛酉57 壬戌58 癸亥59

該表於公元前後的精密推算均適用,具體的方式方法如下:

1,求公元後某年(設為Y)的天幹地支。方法是:先以Y除以60總結出餘數,緊接著再減去4,最後依據所得結果查表相應序數所相應的幹支即為該年的天幹地支。

例如求公元1911年的天幹地支:1911÷60餘數是51,減4後得47,查表一47相應的幹支是辛亥,即1911年為辛亥年。因為幹支紀年60年一循環,當Y÷60的餘數小於4時,需借幹支紀年的一個周期60之數,例如1981年除以60餘數是1,直接減4不夠減,加上60之後再減4等於57,查表一便知1981年為辛酉年。餘可類推。

2,求公元前某年(設為X)的天幹地支。方法是:先以X除以60求其餘數,再用57減去所得餘數,依據所得結果再查表相應的幹支,即為該年的天幹地支。

例如求公元前221年的天幹地支:221÷60,餘數為41,以57-41=16,查表一16相應的是庚辰,即公元前221年相應的幹支應為庚辰。同樣因為幹支紀年的循環周期為60年,當餘數大於57時,也需再借60。例如求公元前479年(孔子卒年)的天幹地支:479除以60餘59,用57減59不夠減,加上60之後再減59等於58,查表一知該年相應的幹支為壬戌。其餘可以類推。

上述方法簡便易行,隻要記住表一,就完全可以不用紙筆,直接由心算推出結果。

三:天幹地支之用法?

天幹地支是早在公元前二千六百九十七年,於中華始祖黃帝建國時,命大撓氏窺探天地之氣機,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幹,及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60甲子用為紀歷之符號。

我國歷法以月球繞地球一周的時間(29、5306天)為一月,以地球繞太陽一周的時間( 365、二十四19 天)為一年,為使一年的平均天數與回歸年的天數相符,設置閏月。據記錄載入,西元前六世紀中國開始采用十九年七閏月法協調農歷和陽歷。

天幹地支,是過去人建歷法時,為瞭方便做60進位而設出的符號。對古時候的中國人來講,天幹地支之存在,就好像阿拉伯數字般的單純,而且後來更開始把這幾個符號運用在地圖、方位及時間(時間軸與空間軸)上,因此這些數字被賦於之義就愈來愈多瞭。

古代人們(一說黃帝)觀測朔望月,發現兩個朔望月約是59天的概念。12個朔望月大致上是354天多(與一個回歸年的長度相近似),古代人們所以就獲得瞭一年有12個月的概念。在搭配日記法(十天幹),產生陰陽合歷,發展出如今的天幹地支;較為成熟時或許應該是在夏商周這些朝代。

天幹地支簡稱幹支,是夏歷中用以編排年號和日期用的。

歷法用天幹、地支編排年號和日期,天幹共十個字,因此又稱為「十幹」,其排列順序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十二個字,排列順序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甲、丙、戊、庚、壬為陽幹,乙、丁、己、辛、癸為陰幹。子、寅、辰、午、申、戌為陽支,醜、卯、巳、未、酉、亥為陰支。

以一個幹和一個地支相配,排列起來,天幹在前,地支在後,天幹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陽幹對陽支,陰幹對陰支(陽幹不配陰支,陰幹不配陽支)得到六十年一周期的甲子回圈。稱為“60甲子”或”花甲子”。我國人民過去就是以60甲子循環來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的。

天幹地支這共二十二個的符號錯綜有序,充滿圓融性與規律性。它顯示瞭大自然運行的規律,即時(時間)空(方位)互動,和「陰」與「陽」的效果結果。中國歷法蘊含瞭陰陽五行的思想和自然回圈運化的規律。

年:每個幹支為一年,六十個幹後,又從頭算起,循環往復,循環不息。由甲子開始,滿六十年稱做一甲子或一花甲子。稱為幹支紀年法。

月:正月是由寅開始,每一個月的地支永恒不變,緊接著依次與天幹組合;由第1年的正月丙寅月、二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從甲子月到癸亥月,共60甲子,剛好五年。

日:由甲子日開始,按順序先後排列,六十日剛好是一個幹支的周期。

時:由甲子時開始,但記時的地支永恒不變,每一天十二個時辰。

它源自遠古時代對天象的觀測,是為“河圖”。

河圖和洛書,乃由天象觀察中產生的,在三代時期便形成帝王的寶貴之物。河圖和洛書構造簡明,它是我國古代的文化基石之一。清代經學傢廖平,曾將詩經,易經,內經三者反復印證,證實瞭內經的論理本於易經,而易經之數理又取則於河洛。

河圖以十數合五方,五行,陰陽,天地之象。圖式以白圈為陽,為天,為奇數;黑點為陰,為地,為偶數。並以天地合五方,以陰陽合五行,所以圖式結構分佈為:

一與六共宗居北方,因天畢生水,地六成之;二與七為朋居南方,因地二生炎,天七成之;三與八為友居東方,因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四與九同道居西方,因地四生金,天九成之;五與十相守,居中间位置,因天五生土,地十成之。河圖乃據五星出沒時節而繪成。五星古稱五緯,是天上五顆行星,木曰歲星,火曰熒惑星,土曰鎮星,金曰太白星,水曰辰星。五行運行,以二十八宿舍為區劃,因為它的軌道距日道不遠,古代人們用來紀日。五星一般按木火土金水的順序,相繼出現於北極天空,每星各行72天,五星合周天360度。由此可見,河圖乃本五星出沒的天象而繪制,此亦為五行的來歷起源。因在每一年的十一月冬至前,水星見於北方,正當冬氣交令,萬物蟄伏,地面上唯有冰雪和水,水行的概念就是這樣形成的。七月夏至後,火星見於南方,正當夏氣交令,地面上一片熾熱,火行的概念就是這樣形成的。三月春分,木星見於東方,正當春氣得令,草木萌芽生長,所謂"春到人間草木知",木行的概念就是這樣形成的。九月秋分,金星見於西方,古時候以多代表兵器,以示秋天殺伐之氣得令,萬物老成凋謝,金行由此而成。五月土星見於中天,預示長夏濕土之氣得令,木火金水皆以此乃中點,木火金水引起的四時氣候變化,皆從地面上觀測出來的,土行的概念就是這樣形成的。

四:我國古代天幹地支紀年法?

幹支(天幹地支)紀年,是指中國紀年歷法,自上古以來就一直使用的紀年方法。幹支是天幹和地支之總稱。把幹支順序相配正好六十為一周,循環往復,循環記錄,這便是俗稱的“幹支表”。幹支紀年以每一年以立春進入下一年。

註意和提防:不是以春節為進入下一年,亦不是以每一年的陽歷一月一號進入下一年的,而是以立春進入下一年。

天幹共十個字,因此又稱為“十幹”,其排列順序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十二個字,因此又稱“十二地支”,其排列順序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甲、丙、戊、庚、壬為陽幹,乙、丁、己、辛、癸為陰幹。子、寅、辰、午、申、戌為陽支,醜、卯、巳、未、酉、亥為陰支。

以一個天幹和一個地支相配,排列起來,天幹在前,地支在後,天幹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陽幹對陽支,陰幹對陰支(陽幹不配陰支,陰幹不配陽支)得到六十年一周期的甲子回圈。稱為“60甲子”或”花甲子”。我國人民過去就是以60甲子循環來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的。

年:每個幹支為一年,六十個幹支後,又從頭算起,循環往復,循環不息。由甲子開始,滿六十年稱做一甲子或一花甲子。稱為幹支紀年法。

五:天幹地支萬能計算公式是什麼?

幹支紀年法簡便算法公式

10天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12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幹地支紀年法計算的萬能公式:

天幹計算法:年減去3再除以10得到的餘數相應的天幹字就是幹。

地支計算法:年減去3再除以12得到的餘數相應的地支字就是支。

1。1900----2100年之年幹:年尾數-三、

例:1969年年幹=9—3=6,第六位天幹就是已。

2012年年幹=2-3=9,第9位天幹是壬(2不足減就補十成12)。

2。1900----1999年之年支:年尾二位數+1;2000----2099年之年支:年尾二位數+五、

例:1969年年支=69+1=70,去掉60的倍數為10,地支第十位為酉;2012年年支=12+5=17,去掉12餘5,地支第5位是辰;那麼1969年幹支就是已酉2012年幹支就是壬辰。

3。月幹公式,月的地支是固定的如正月起寅之類,隻計算月幹。

月幹=年幹數×2+月份。

例:1969年(已酉)年八月(酉月)的天幹=6×2+8=20,天幹10為周期就去掉10,天幹第十位為癸,則此月幹支為癸酉。

4。日元支公式:

1900----1999年日元支基數=(年尾二位數+3)×5+55+(年尾二位數-1)/四、

2000----2099年日元支基數=(年尾二位數+7)×5+15+(年尾二位數+19)/4(隻用商數,餘數不用,數過60就去掉60)。

六:天幹地支怎麼算

天幹地支算法:

天幹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稱天幹;地支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也稱十二地支。

幹支還是陰陽之分:甲、丙、戊、庚、壬為陽幹,乙、丁、己、辛、癸為陰幹;子、寅、辰、午、申、戌為陽支,醜、卯、巳、未、酉、亥為陰支。

以一個天幹和一個地支相配,排列起來,天幹在前,地支在後,天幹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陽幹配陽支,陰幹配陰支(陽幹不配陰支,陰幹不配陽支),共有六十個組合,稱為“60甲子”。我國人民過去就是以60甲子循環起來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的。

如甲子為第1年,乙醜為第2年,丙寅為第3年……六十年為一周。一周完瞭,再由甲子年起,周而始,循環下去。例如1929年是陰歷己巳年,1930年是陰歷庚午年……到1989年又是陰歷己巳年。我們在日歷上看見的己巳年、庚午年,就是按幹支紀年這一個方法排列下來的。

陽歷年份除以60的餘數減3便得該年陰歷幹支序號數,再查上面的天幹地支便是幹支年紀。假如序號數小於、等於零則於支序號數加60。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