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與天人合一(易經中天人合一怎麼理解)
一:易經即是算是天人合一的學術、
我們學《易經》,first of all要搞清楚、弄清楚明白,《易經》究竟是什麼?它是如何的一門學問?這樣,我們才能走進《易經》的大門,探索《易經》的奧妙秘訣,把握樂天知命的無憂人生。
那麼,《易經》到底是如何的一門學問呢?請大傢牢牢記住這6句話,易經確實非常容易!
1。易經是天人合一的學問;
2。也是精確定位的學問;
3。可謂是未來變化的學問;
4。是大傢追求趨吉避兇的學問;
5。它是一門以德為本的學問;
6。易經是一門永續經營的學問。
1。易經是天人合一的學問,促讓人類與自然的平穩安定共存。
大自然的變化,並非因為外在的動因所造成,而是一陰、一陽的互動、交感,產生的結果。我們是本人的主宰,必須給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起全部的責任。
天那麼高,人這樣渺小,就算有瞭人造衛星,也很難天人合一。由於,天人合一不是在外部合一,而是將外在的world世界,納入人的內心,用道德精神,來點化理想人格。透過“人”合“天”的方式,把人事問題與自然現象合起來看。從自然天道尋找人類行為的合理途徑,用模擬萬物的形態和事理來輔導眾人。天人在我們的內心合一。人的心中敬天、順天,自然天人合一。
二:《周易》中“天人合一,物我相通”的思想的解釋
“天人合一”是易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也是傳統文化之中的一個重要概念。這幾個年來,學界談論甚多,在一定范圍內,它已經確定被作為易學甚至整個我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概念。因此,弄清這個概念的本來含義,對於易學研究和傳統文化研究,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
然而,要弄清這個概念的意義,不能依據我們當代學者對它的望文生義的理解,而應該求助於古代人們本人的言論。看一看,在古代人們的觀念中,這個概念究竟是什麼含義。而是要弄清“天人合一”之寓意,關鍵又是弄清“天人合一”中的“天”是什麼意義。
本人從《四庫全書》zhong gong找到二百餘條明確表述“天人合一”的材料。發現“天人合一”中的“天”蘊含著如下內容:1,天是可以與人發生感應關系的存在;2,天是付與人以吉兇禍福的存在;3,天是人們敬畏、事奉的對象;4,天是主宰人、尤其是主宰王朝命運的存在(天命之天);5,天是付與人仁義禮智本性的存在。今天很多人把“天”理解為自然界,因而認為“天人合一”就是“人與自然合一”的內容,則一條也沒有找到。
本人此刻把這幾個材料公佈出來。供關心此事者研究、討論。需要說明的是:1,這幾個材料本人隻是粗略加瞭一些標點,未及推敲,也不想推敲。由於研究者皆有相當的古文水平,也用不著我去推敲;2,略去瞭一些。所略去的,是那些重復的,或是看法已經明確、無須再重復引證的。好在《四庫全書》此刻不是難找的書,如對這個資料不相信,可以自己去查。
另一需要說明的是:最早使用“天人合一”概念的,此刻所能查到的出處,是張載的《正蒙》。然而和張載同時的程頤就不認可,他說:“天人本無二,不必言合”。(《二程遺書?卷六》)依本人理解,張的“合一”,程的“無二”,其內容是說,天人同此一氣,或同此一理,人的仁義禮智本性乃是天的付與。在他們的著作中,這個付與人以善良本性的天也是一個人們必須敬事的天,是一個可以和人感應的天,是能夠給人以吉兇禍福的天。
繼續向前追溯,則此一思想的發明者可以歸於董仲舒。董仲舒的名言是:“天亦有喜怒之氣,哀樂之心,與人相副。以類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陰陽義》)在董仲舒那裡,天是一個有喜怒哀樂的天,當然,也是一個主宰世界,可以和人感應、可以給人以吉兇禍福的天。
在董仲舒那裡,“天人一”的“一”,是“一類”之義。由於在董仲舒那個時候,因為自然科學新的發現,人們知道,物與物在不接觸的情形下是可以發生感應的。打比方說磁石可以吸鐵,琴弦可以共振等等。人們認為,感應的發生,是由“氣”在做著它們的中介。同時人們還發現,以氣為中介的感應,是有條件的。打比方說磁石可以吸鐵,但不能吸銅;琴弦的共振,也是宮弦和宮弦共振,商弦和商弦共振。如同牛鳴牛應、馬鳴馬應一樣。於是總結出結論:隻有同類的事物可以互相感應。董仲舒為瞭論證天人可以感應,first of all需要論證天與人同類。這是天人合一的現實背景。
董仲舒論證天人同類的方式方法,叫做“天人相副”。即,人是天的副本,“拷貝”。打比方說,天是圓的,所以人的頭圓;地是方的,所以人的腳方。人為啥有兩隻眼睛?由於天有日月;人為啥有四肢?由於天有四季;人為啥有喜怒哀樂?由於天有陰有晴。天有三百六十日,人的骨頭有三百六十節。如此等等。類似的思想進展到宋代,就顯現瞭明確的“天人合一”說。周敦頤的《太極圖》,邵雍的先天圖,都被看作是講述天人合一思想的代表作。那裡講的也是,人的仁義禮智本性是天所付與的,人世的秩序是天的秩序的副本。
三:為啥呢《易經》說天人合一,卻不說地人合一或者天地人合一?
“天人合一”作為一個名詞,可謂是任何人都明白知道,最起碼都聽說過,但卻又說不上來楚其具體含義。好像是一個咋樣說都對,但無論咋樣說都似乎不算很全面、不準確的命題。歷經百年,無數人就此著書立說提出本人的看法,儒釋道也分別形成和闡述著本人的看法,但最終卻又聚訟不絕,形不成一個能夠被公眾承認的定論。
在一些非常平常景觀上,都石刻著“天人合一”,可見其普及度之高,實際上,“天人合一”是中華文化最核心、最本質的一個問題,也是一個有些終極概念性質的哲學問題。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綿延流長,作為其最基本的命題,又豈是三言兩語能夠說清楚?!這就恰如,魯迅先生在《文學和出汗》所雲:“這真是所謂‘你不說我倒還清楚明白,你越說我越糊塗瞭’”。
深厚的天際,浩瀚的宇宙,古代人們和我們並不懂“天人合一”,有人認為出自董仲舒,就是經常提到的糊弄皇帝的“天人感應”的基本原理。無論有還是沒有道理,但確實深刻作用與影響瞭強大的漢朝,一直到程朱理學的出現,“天人感應”才退出歷史的舞臺。然而實際上,“天人合一”的最早來源應該是出自《易經》。
《易傳·系辭下》說:“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三字經》則更簡潔直白說:“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所以,“天人合一”,應該是“天地人合一”的簡稱。
四:易學的天人合一理論是什麼?
易學認為,人與天地宇宙(簡稱“天”)有著深刻的統一性,構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因此人的道德、養生以及其他一切社會生活,都應當與天相應相通。《文言傳·乾》曰:“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這裡所說的“鬼神”,與《系辭上傳》“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中的鬼神同義,指氣往來屈伸之運化。依照《周易》,人的品德、意志和實踐都必須在遵從天地之道,與天運相合的基礎上,充分地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才有可能取得成功,達於理想之境。所謂“天地設位,聖人成能”(《系辭下傳》),就是要人們認識天地,參贊天地,成就天地化育萬物的功能,也就是後來道教所說:“每當天地交合時,奪取陰陽造化機。”隻要人掌握瞭自然金科玉律,就能夠改變自然所給予的東西,建造出奇跡。
中國文化中的所謂養生,決不是一個單純生理學的、醫學的或自然科學的概念,也決不但僅是為瞭健康長壽。養生同時就蘊含著道德以至治世。在易學和中國哲學看來,養生、修德、治世相互制約,相互促進,而且就是同一過程。於是,天人合一既是易學哲學的論理,也是極其重要的養生理論。
五:天人合一怎麼解釋
天人合一,多指人與道合而“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境界,也指天人相合相應。。 中文名。 天人合一。 提出者。 莊子。 來源於學派。 道傢。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因此莊子說:“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天人本是合一的。
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對應的。《莊子·達生》曰:“天地者,萬物之爸媽也。”《易經》中強調三才之道,將天、地、人並立起來,並且將人放在中心地位,這就論明人的地位之重要。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於“始萬物”;地有地之道,地之道在於“生萬物”。人不但有人之道,而且人之道的效果就在於“成萬物”。《易經》進一步說:“立天道曰陰陽,立地道曰柔剛,立人道曰仁義。”天地人三者雖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對應、相互聯系的。這不但是一種“同與應”的關系,而且是一種內在的生成關系和實現原則。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則,人之道是實現原則,二者缺一不可。
六:何謂易經的天人合一
人類社會也是這樣,就每個生命體來講,first of all應該發揮乾德自強不息的精神,否則個人以致社會的生機就會窒息。從《易經》的卦理來看,64卦都要以乾卦為主卦,384爻都要以飛龍為主爻,各卦自己一身也隻能以一爻為主。而假如要系統宏觀來考察易理,那麼在母系體系中,子系統裡的飛龍,不過呢是更大母系統裡主卦爻的一個配角,一個“利見大人”的下屬。所以,不論是在易理卦象中,還是現實生活中,我們都要知道,唱主角的隻是少數人,大部分人都是在唱配角。假如人人都要唱主角,不唱配角,豈不是天下大亂、萬事無成瞭麼?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修養坤德,培養自己敢當配角,當好配角的高尚品德,是為人做事的最基本要求。所以坤卦代表地、代表陰、代表柔順、代表母。。。。。。
《易經》系辭上講: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動靜有常,剛柔斷矣。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在天成像,在地成形,變化見矣。
系辭裡面談到的尊卑,是與時代分不開的。《易經》成書與古時候,在咱們國傢的古時候重男輕女,社會上等級制度森嚴,不像今天的社會人人平等,講究民主。於是,顯現瞭尊卑之分。乾卦為天,古代人們崇信天是最大的,所以稱皇帝位真命天子,是奉天之命來領導眾人的。是權力的代表象征,古代人們以乾卦代表權利與男人及力量、尊貴的代表象征,前面說瞭古時候重男輕女,男人是尊貴權力的代表象征,而女人在那個時候沒有啥社會地位,以卑賤為主。所以古代人們稱老婆為“賤內”,這與那個時候封建制度和社會環境分不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