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體改良與輪回選擇(半同胞輪回選擇示意圖)
李競雄的倡導玉米群體改良,提高性狀水平
為瞭不斷提高我國玉米育種材料的性狀水平,70年代李競雄倡導開展玉米群體改良研究。我國生產上種植玉米自交系間雜交種始於1961年,先是雙交種,隨後轉為單交種。據1988年統計,種植面積在100萬畝以上的雜交種有33個,其總面積為19726萬畝,占所有雜交種面積的85、96%。其中含有自交系“MO17”的雜交種為11036萬畝,占到百萬畝以上雜交種面積的55、94%。另外還有兩個骨幹自交系“自330”和“黃早四”。這三個自交系的雜交種占到雜交種面積的60%—70%。這說明我國生產用雜交種的遺傳基礎十分狹窄。倘若其中一個自交系出瞭問題,如喪失瞭對某種重要病害的抗性,那不如就會給生產帶來非常大的損害。這一潛在的危險,李競雄早在十幾年前就已註意和提防到瞭。那是通過他多年的觀察研究和1977年訪問瞭設在墨西哥的國際玉米小麥改良中心以後提出的。他在本人主持的課題內率先開展玉米群體改良研究,組成瞭“中綜I號”和“中綜Ⅱ號”群體。為瞭獲得適應性寬廣的改良材料,那個時候是與廣西壯族自治區玉米研究所協作,分別在北京和南寧兩地進行的。李競雄為廣西作出的主要貢獻是引種南美著名的改良群體“Tuxpeno 1號”,後來起名為“墨白1號”。這是他從墨西哥國際玉米小麥改良中心招來的,在廣西種植面積最大時達到2三十萬畝,促進瞭廣西玉米生產的發展。通過這一事例,我國和玉米小麥改良中心在玉米上的合作研究逐漸擴大到廣西、雲南和貴州三省(自治區)。1988年該中心在我國舉辦瞭第3次亞洲玉米討論會,我國借此機會也加強瞭與亞洲各國的科技交流。此前從此以後,李競雄還率領一個中國小組分別參加瞭在印度尼西亞召開的第2次和在巴基斯坦舉行的第4次亞洲玉米討論會,並在會上作瞭不同命題的學術報告。
玉米群體改良研究是一項長期的種質改良計劃,最近幾年以來該項工作已初見成效。李競雄采用半姊妹輪回選擇方法對中綜Ⅱ號群體的改良結果表明,從C1至C3輪,每輪改良選擇的遺傳增益為7%。經過多輪選擇後來的改良群體,有可能從中選到綜合性狀更好的自交系,由於在組成每一輪的群體時都要有針對性地導入各種優良種質,使群體的遺傳基礎更加廣泛和豐富。為瞭擴大我國溫帶玉米種質基礎,在育種攻關專題下還設置外源種質導入研究課題,以期將熱帶、亞熱帶玉米或近緣植物的種質導入溫帶材料中。這是一項從長遠考慮的育種計劃,要有一定時間的延續才能見到實際效果。
高粱育種母本不育不開花
你好,作物育種 Crop breeding
改良作物的遺傳特性,以培育高產優質品種的技術。又稱作物品種改良。它以遺傳學為理論基礎,並綜合應用植物生態、植物生理、生物化學、植物病理和生物統計等多種學科知識。是一項投資少而效益高的生物技術,對發展種植業生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歷史 早在栽培植物出現之初人類簡單容易的種植和采收活動中,就已寓有作物育(選)種的萌芽。《詩經》載:“黍稷重穋”,“稙稺菽麥”。稙、稺指播種的早晚,重穋指成熟的先後。可見中國在周代已形成不同播期和熟期的作物品種概念。北魏《齊民要術》按成熟早晚、苗稈高下、收實多少和米味美惡等記錄載入粟品種凡86個。明代的《理生玉鏡稻品》詳細描述瞭嘉靖年間江蘇蘇州地區的水稻品種,是中國最早問世的水稻品種志。至清代,《授時通考》已分別收錄粟和水稻品種約500個和3400多個。
近代育種技術和理論的發展始於西歐。1719年,T。費爾柴爾德最早進行植物人工雜交並獲得雜種。1823年,T。A。奈特在豌豆上發現爸媽本對雜種一代的貢獻均等,二代有分離現象。1843年J。庫爾特first of all采用個體選擇法進行禾谷類育種。1856年,L。德維爾莫蘭明確提出用“後裔鑒定”法檢查甜菜的選擇效果,後人叫作“維爾莫蘭分離原則”。1849年,R。A。加特納指出親本雜交一代、二代之間存在一定關系,並發現不少雜種一代生長健壯。C。達爾文在《物種起源》(1859)和《植物界異花受精和自花受精的效應》(1876)中所闡明的選擇和雜交等與進化的關系,對以後的作物育種工作有深刻作用與影響。
孟德爾定律在本世紀初被重新發現,使作物育種進入瞭一個新的階段。W。L。約翰森(1903)提出來的純系學說不但為純系育種奠定瞭理論基礎,也為區分遺傳變異和環境變異提出瞭有力的論據。其後歐洲和北美的很多育種傢通過在自花授粉作物上的育種實踐,逐漸形成瞭現今通行的系譜選擇法及其變通做法。在異花授粉作物方面,G。H。沙爾(1909)基於E。M。伊斯特(1904)和他本人對玉米自交的研究,指出瞭雜種優勢的實用意義。D。F。瓊斯隨後育成第1個玉米雜交種,並於1920年提出生產雙交種的方案,為玉米育種中廣泛利用雜種優勢開創瞭新途徑。20世紀40年代,G。F。斯普拉格和L。A。塔特姆提出來的配合力概念對自交系親本的選配,F。H。赫爾倡議的輪回選擇法(見雜種優勢利用(植物))對群體改良,都具有重要意義。輻射育種早在1927~1928年發現 X射線能引起果蠅和大麥的基因突變時已見端倪。其後,化學誘變進一步擴大瞭突變育種的范疇(見誘變育種)。A。F。佈萊克斯利等於1937年用秋水仙堿誘導植物染色體加倍成功,使多倍體育種成為可能(見倍數性育種),並有效地克服瞭遠緣雜種不育的難題。E。R。西爾斯在1954年建立的小麥非整倍體系統和隨後發現的部分同源染色體配對機理,為導入外源有利基因提供瞭方便。在抗病育種方面,E。C。斯塔克曼1917年關於小麥稈銹菌的生理小種分化學說和H。H。弗洛爾1940年關於抗(致)病性的基因對基因學說貢獻較大。從此以後,von de普蘭克於1963年提出來的“水平抗性”(即非小種專化抗性)概念,又進一步從病害流行學和生態平衡的看法完善瞭抗病育種的策略。此外,由Н。И。瓦維洛夫率先在20年代進行的world世界性植物資源考察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作物起源中心學說,由R。A。費希爾和S。賴特等人first of all使用於生物學研究范疇的數理統計等等,也都對促進作物育種技術起瞭重要作用。因為所有這幾個成果,作物育種終於發展壯大成為一門有理論體系指導並在農業生產上有巨大實用價值的學科。
中國應用現代育種技術改良作物品種始於20世紀初。先是在稻、麥、棉三大作物中進行引種、純系育種和雜交育種,先後育成瞭以中大帽子頭(稻)、金大2905(麥)、中大二十四19(麥)、雞腳德字棉、涇斯棉等為代表的改良品種進行示范推廣。1949~1979年間作物育種事業發展迅速,育成並用於生產的糧、棉、油、糖、麻、煙等25種大田作物品種多達2729個,其中推廣面積在100萬畝以上的有 265個。此刻主要農作物已基本實現良種化。作物育種的目標以增添產量為重點,在此基礎上註意和提防抗病、穩產等。50年代中後期開展水稻矮化育種;育成的著名品種有矮腳南特、廣場矮、珍珠矮等。這一成果也推動瞭小麥、高粱玉米等作物矮化育種的發展。在雜種優勢利用方面,玉米因為育成瞭配合力和農藝性狀兼優的自交系,加速瞭單交種的推廣,逐漸形成瞭以單交種為主,結合應用雙交、三交、頂交種的佈陣與佈局,1983年玉米雜交種面積達播種面積的70%。最早利用細胞質雄性不育生產雜交種的是高粱;從60年代後期開始,先後育成和推廣瞭以晉雜 5號等為代表的一批高產雜交組合。但這一方面的重大突破則是70年代雜交水稻的育成,它為大幅度提高。
選育玉米自交系的過成?
玉米自交系選育的方式方法綜述趙自仙 高祥擴 楊克昌 孔建華 雲南省農科院糧作所摘要:玉米雜交種選育“難在選系,重在組配”,自交系選育的方式方法有多種,各有優缺點,具體哪一種最適合,由所用的種質材料、技術或非技術等因素來決定。關鍵詞 玉米 自交系 方法選育出理想的玉米自交系是成功組配玉米雜交種的關鍵。a good自交系不僅表此刻以其組配的雜交種農藝性狀優良,而且還表此刻制種產量這一經濟性狀上。對生產單交種來講,母本產量的高低對制種產量比較高低起著極其重要的效果。采用適當的選育策略,有目的地組配群體,從中選育自交系,可以使自交系的產量與其他與種子相關的經濟性狀得以有效地改良,而且自交系選育的進程應隨著所用的種質和選系法而變化。1內交常出現的問題和對策1、 1內交後代表現有關玉米材料內交(指自交、姊妹交和同胞株混粉),其後代表現的信息較少,沒能很好地加以整理。世界各地的育種者們在自交系選育方面做瞭很多工作,匯總出:所選自交系的可用率低,大約萬分之一能在制種中展現出開發價值,熱帶、亞熱帶及高地適應型玉米種質這一問題更為突出。大部分育種傢都認識到要選育出優良的、能用於大面積生產的自交系有些難,即便組成綜合種再從中選系,連續自交代數也不超過S2、 S3代,出現的普遍問題就是生長勢差、自己一身產量低、繁殖異常、散粉抽絲間隔長、結實率低、感病、花粉量少等,利用中會出現繁殖難、錯期播種間隔特別長,去雄難,對高溫高熱環境敏感等問題,作用與影響制種產量,制約進一步利用。玉米的自交是一個“毀壞性’,過程,不同類型種質的衰退或存活都取決於交配的變化方式。一般而講,非改良種質比改良種質更加容易退化,通過輪回選擇改良的種質更耐自交,同時百提高系的存活率。自交不僅是選育自交系的重要工具,而且是玉米種質改良的重要手段。好的交配手段,其有效性表此刻又育種材料抗性的改良上,任何一個嚴格的篩選試驗,終要達至最大程度地提高其抗性水平的目的。自交致使自交系綜合性韋差、不利隱性基因暴露,連續自交,後代存活率低,隻有少數後可持續到高代,導致種質多樣性流失。1、 2內交的分類和要點選育玉米自交系有幾種方法,育種者可以隻以其中一種也可幾種同時使用。但總體上不外乎劇烈型、中間型和溫和互三類。自交屬劇烈型,姊妹交屬於中間型,同胞株混粉則屬於溫和型,選系能達到的代數水平要看選用的交配方式。自交將致使基因迅速純合,3次姊妹交和6次混粉各相當於一次自交選擇何種方式恰當要由時間決定。大部分育種者采用自交,但乖退嚴重,有的自交中穿插混粉防止基因快速固定和維持系的拒力,打斷自交時采用姊妹交而不用混粉,以防止混粉引起混雜 。 連續傢系內交配,大部分基因型會暴露致命的弱點,隻有少數可持續到高代,可考慮系間優良後代雜交,重新從重組F代或重組雜交種開始內交,能改善上述弱點選育出更好的系特別在材料展現出自交嚴重衰退時,采用雜交打斷內交很有壟要,否則很難獲得理想的自交系。內交代數依據玉米的“遺傳輝益值”來核實確定。遺傳增益值指從群體中隨機獲得純合系的平均值,大部分異花授粉作物,有利和不利基因純合的遺傳增益值代於50%,少數基因控制的性狀,其遺傳增益值一般在第四代1第五代,但數量性狀受多基因控制,還要持續好幾代才能達至該值,產量甚至要自交20代才能獲得。在自交系選育過程中,不提倡不可取、不科學的操作方式如抽絲前用小刀切割幼雌穗強迫其授粉,由於不小心會毀掉遙些植株,而且對雌雄不大協調的材料有掩蓋性,對如此的材料應該認真記錄載入雌雄穗花期,育種圃裡,要增添相應有用的協迫條件,實施一些如邊加代邊鑒定的有效操作,若有表現優良的後代,有其餘材料缺乏的性狀或具有優良稀有基因,要盡力重取樣。2各種方法探討下面介紹自交系選育的一些重要方法和各自的優缺點。2、1標準穗行法亦稱系譜,這一個方法應用最普遍。群體內植株自交,中選穗分別脫粒,下一季種成穗行,在穗行間進行自交後代選擇。隨著自交的進行,重點從穗行內選擇轉向穗行間選擇,自交加代期間每一代都要進行系譜記錄。通過記錄,能從遺傳表現追溯系間的異同性,所選後代數目隨自交代數增添依次半數遞減。當人、財、物力充裕時,這是一種絕好的方式方法。對於質量性狀和遺傳比較簡單容易的數量性狀,應用系譜法在早代進行選擇,能夠起到定向選擇的效果,到任何一代,其後代的中選或淘汰依據後代表現和後代相似性決定,也允許在不同生長期進行系內和系間選擇,若很有必要,可對優異後代重選樣。田間可采用密植、接種病原等操作,增大選擇壓力,自交系的加代和鑒定可同步進行。缺點是:假如遇見不適於選擇的自然條件,會使得不少優良個體被淘汰,浪費資源,而且當遺傳增益值較低或低於預期值時,它是無效的方式方法。假如粗心大意大意,還會選到較多的亞系或姊妹系。要是缺乏早代鑒定,對很多姊妹系都進行配合力測定,這樣的話會不必要地浪費人財物力。2、2混合法這一個方法實施起來容易,但它在自交系的選育上具有有限性。它要求把所種植的原始群體作為一個整體,中選株自交,收獲時選擇500穗左右,利用所有S3代選穗均勻混合組成一個平衡群體,緊接著至少種2500株,中選株自交,S2代選穗混合脫粒,這樣不斷自交混合脫粒,最後再把每一個傢系分別脫粒,用來構建傢系群。它有許多優點,即簡便、不需要記錄、田間容易操作。允許有較大的種質容量,初期可以選大量植株,主要性狀變異幅度廣,性狀多樣化,選到優良傢系的機率較高,可以在任何一代轉向系譜法。在加代過程中,高密度和其餘協迫條件都容易實施。該方法固有的不足顯而易見,因為自交早代作為一個混合群體,不可能進行各代自交系的後代鑒定和穗行間選擇,不可能對系重取樣,對遺傳力低的數量性狀的選擇無效,也由於混合脫粒,早代系間不能再循環,花費年限長也是一個缺點。該方法非常適宜於自交衰退嚴重、優良自交系出現頻率低的種質。當貯藏設施不完善、項目資金少時,用這一個方法較好。2、3系譜混合結合法它是系譜法和混合法的結合,使兩種方法優點互補。可以在早代用系譜法,隨後的自交後代用混合法。另一種選擇是早代用混合法,而後轉為系譜法。兩種方法結合有幾大好處:姊妹系可降到最低程度,可減少工作量,減輕配合力測定工作量,減少記錄載入量,縮小冷藏的占用空間,因為不允許穗行間選擇和優系重取樣,該方法具有混合法的所有有限性。2、4自交後代混合法這一方法具有系譜法和混合法的優點。它要求盡可能早地用自交後代構建基礎群體。具體做法是:基礎群體混合種植,自交1000株以上,選500穗獨立脫粒,緊接著種成穗行。除瞭穗行內或傢系內中選穗混合並不是獨立脫粒外,其餘的操作類似於系譜法,加代方法步驟就如系譜法。該方法的有益之處是:減少田間工作量,不可能選到姊妹系,有系譜法的大都優點,甚至傢系內可進行穗選,但要混合脫粒,混合種植,彌補補充瞭混合法的不足。因為群體構建很早,可以保持系譜記錄,可以對優系重取樣,有充足的種子在多點進行抗病性觀察和抗逆性鑒定。這一個方法的不足是:選穗不分別種植,需要有效的選擇手段或竅門,才能從穗行內獲得較多的期許性變異。2、5單塘選擇法詳細操作是:S3代選穗分別脫粒,每塘最多種3一5粒代表一穗,隨後有兩種做法:要麼優塘中植株自交,要麼表現好的下一季用餘下的種子種成一行。假如選擇前一種方式,塘內植株間隻能作微小的選擇。該方法的特征是:每塘隻能種少量植株,它對資源的利用很有效,也可以施加其餘的協迫條件,選擇姊妹系和亞系的機率很小。弊病是:每塘隻能種有限的植株,塘與塘之間株高的差別會作用與影響性狀表現,該方法幾乎不用於傢系內變異的選擇。2、6單粒傳法具體做法是:每一代中選穗分別脫粒,一穗隻選一粒進行加代,後代中選或淘汰隻依據單株表現。優點是:允許樣本容量大,不可能選到姊妹系,對資源的利用極有效,可以重取樣。最大的缺點是不能利用系內的遺傳變異,對自交中等程度或是重癥衰退的材料用它也不恰當。2、7純合二倍體法其重要程度很早就被肯定,但至今未取得突破性進展。單倍體的鑒定技術以前就報道過,實際中應用卻不相當成功。印度新德裡農業研究所進行瞭一些趣味性研究,認為提高單倍體機率的技術已經比較完善,而單倍體加倍獲得純合二倍體的技術問題還不成熟。於是,目前這項技術也還未得到有效利用,該方法假如能用於實際中,將極大地縮短育種年限,提高育種效率。2、 8自交系再循環法自交系再循環法是指一個系譜群體內的自交系或幾個同一雜優群的自交系重組形成新的群體,再從中選育優良自交系的方式方法,群體可以是F2代群體、回交群體,也可以是蘊含兩個或兩個以上後代的群體。如此的重組群體既可作開放授粉品種用,又可作為新的種質資源進一步改良。此方法尤為重要,CI妹子YT和發達國傢應用成功的例子相當多,如CI妹子YT用優良自交系組建的白粒晚熟馬齒群IBP-1,白粒晚熟硬粒群IBP-2,黃粒晚熟馬齒群IBP-3及黃粒晚熟硬粒群IBP-4,發展中國傢的育種者們也認識到瞭它的優越性。2、 9雜交種研究與群體改良相結合的方式方法群體改良和雜交種研究,它們相輔相成。在群體間改良中,這兩方面有緊密的結合點,利用測驗種的群體改良使潛在的雜交組合更便於鑒定。群體改良促進雜交種的選育,允許用自交雜交概念進行玉米群體改良,結合點有自交、配合力、雜交表現和主要農藝性狀。自交和配合力測定能夠起到好作用的群體改良,在輪回選擇中進行自交和配合力測定工作,把配合力遺傳參數作為自交系和雜交種選育的根據,將玉米群體改良和雜交種選育緊密結合,就能夠選低代系作為高代系的優良重組系,提高群體改良的利用價值。比較低代優系,可直接用它們來組成系譜群,再經過加代選出優系。為瞭能夠起到好作用的雜交種的選育,CI妹子YT先後推出瞭FS、FS1。FS2。HS1。HS2幾種輪回選擇法。也就是說,在群體改良過程中,每一步都應依據育種目標的要求,為雜交種選育服務。上面討論瞭自交系選育的很多方法,選擇一種或幾種要看各種方法的技術或非技術因素。
輪回選擇在作物遺傳改良中的效果
作物育種 又稱品種改良。高產、穩產、優質、高效是育種的目標。但特別規定的育種目標要綜合考慮當地品種的現狀、育種基礎、自然環境、耕作制度、栽培水平、經濟條件等因素,並隨生產的發展不斷加以調整。還要以本地區種植面積較大或有表現性的幾個品種作為基準,明確需要保持或提高、改進或克服的方向,使育種目標具體化。作物育種方法與作物的繁殖方法息息相關。自交作物群體是一些純合基因型混合體,也或許是單一的基因型,異質性不大或同質,遺傳上高度純合。這類作物宜采用混合選擇、純系育種、雜交育種(著重是品種間雜交)和回交育種。最終目的是育成純合度高的品種。但同是自交作物,育種方法也不盡一致。異交作物群體是異質的,含有許多不同的基因型,在遺傳上高度雜合,自交後呈現不同程度的衰退,再雜交時又恢復正常。這類作物宜采用混合選擇、輪回選擇、自交系間雜交和綜合雜交。無性繁殖作物用營養器官繁殖後代,育成的品種表型雖整齊一致,基因型則高度雜合。常會產生突變或芽變,因而可對之進行選擇。考種是指對某一物種親緣關系、遺傳特性進行溯源的活動。在舊社會農民選種,稱之為考種。
仙劍奇俠傳3秘籍
何曼婷 :女,是一名咱們國傢的歌手。2010年4月簽約華誼音樂的”寵物女生”何曼婷,推出首張EP《大愛》便獲得不凡的成績。
百度ID:何曼婷 (百度認證)
體重:42kg
星座:獅子座
愛好:寫日記,攝影,胡思亂想 唱歌,跳舞
參演:尚雯婕《什麼什麼》MV,《新絕代雙驕OL》形象大使,同許嵩合唱歌曲《素顏》,《胖娃娃》MV
粉絲稱呼:月兔
應援物:兔子棒 (12色)
偶像:By2
故鄉:中國 雲南 昆明
愛好:寫日記,攝影,玩遊戲
簽約公司:華誼兄弟
畢業學校:昆明市北大附中雲南實驗學院
12生肖為啥如此排序,有啥典故嗎?
1。生肖的來歷
作為一種古老的民俗文化事象,有關12生肖的源頭,歷代學者眾說紛紜。有人認為生肖與地支同源,能夠追溯到史前的傳說時代,《史記》中所載黃帝"建造甲子以命歲","大撓作甲子"就是這類說法的反映,學者們認為這裡所說的甲子就是指的12生肖。清代學者趙翼則認為生肖最早源於我國北方的遊牧民族,他在《陔餘叢考》中說:"蓋北俗初無所謂子醜寅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類分紀歲時,浸尋流傳於中國,遂相沿不廢耳。"(參見清·趙翼《陔餘叢考》)。有的學者甚至持生肖外來說的看法,認為12生肖是由古巴比倫傳入咱們國傢的,持這種看法的代表有郭沫若,他在《甲骨文字研究·釋支幹》中講" 十象於巴比倫、埃及、印度均有之,然均不甚古,無出於西紀後百年以上者。意者此始漢時西域諸國,仿巴比倫之十二宮而制定之,再向四周傳播者也 。"認為生肖為中東地區居民模仿巴比倫黃道十二宮而制定,其傳入咱們國傢的時間,當在漢武帝通西域之時。以上看法見仁見智,作者不敢主觀判斷是非,但通過大量的文獻資料證明,生肖的確追溯於中國,是華夏先民動物崇尚、圖騰崇尚以及早期天文學的結晶。
關於12生肖的記錄載入,現有文獻資料中,以《詩經》為最早。《詩經·小雅·吉日》裡有 :"吉日庚午,即差我馬"八個字,意思是庚午吉日時辰好,是躍馬出去打獵的好運的日子,這是將午與馬相相應的例子。可見在春秋前後,地支與十二種動物的相呼應之關系已經確立並流傳。 1975年,在湖北雲夢縣睡虎地十一號墓出土的竹簡,進一步證明12生肖在春秋前後已存在 。出土竹簡的《日書》甲種有一章標題為《盜者》,其內容為占卜盜者相貌特征,其中記錄載入 有:"子,鼠也,盜者兌口希須,……醜,牛也,盜者大鼻長頸,……寅,虎也,盜者狀,希須 ,面有黑焉。卯,兔也,盜者大面頭。辰,〔原文脫漏〕盜者男子,青赤色……已,蟲也 ,盜者長而黑蛇目。午,鹿也,盜者長頸小哘,其身不全。……未,馬也,盜者長須耳。申,環也,盜者圓面……"
《日書》中所記12生肖大致近似於此刻流行說法。據考證,睡虎地十一號墓下葬於秦始皇三十年(公元前217年),因此12生肖的產生至少能夠追溯到秦以前的春秋時期。學者們認為,這是迄今為止,在我國發現的關於12生肖的最早而又較系統的記錄載入。
和今天流行的12生肖說法完全一致的是東漢王充的記錄載入,王充《論衡·物勢》載:
"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午,馬也。子,鼠也,酉,雞也。 卯,兔也。……亥,豕也。未,羊也。醜,牛也。……已,蛇也。申,猴也。" 以上文字中,12生肖動物談到瞭十一種,偏偏缺瞭辰龍。該書《言毒篇》說: "辰為龍,已為蛇。辰、已之位在東南。"
如此,12生肖便齊瞭,且與現今流行的12生肖配屬完全相同,這的確算是古文獻中關於生肖的較早的最完備的記錄載入。
到瞭南北朝,生肖已廣泛使用,南朝《南齊書·五行志》中已經有具體的按人的出生年份稱屬某種動物的記錄載入。南朝·陳·詩人沈炯,曾創作瞭一首十二屬相詩,其言曰:
"鼠跡生塵案,牛羊暮下來。
虎哺坐空谷,兔月向窗開。
龍隰遠青翠,蛇柳近徘徊。
馬蘭方遠摘,羊負始春栽。
猴栗羞芳果,雞砧引清杯。
狗其懷物外,豬蠡窅悠哉。"
這首十二屬相詩明顯是按十二地支所配動物的順序寫成的,說明那個時候12生肖已為人們所十分熟悉。
從以上文獻記錄載入可以明確生肖文化的起源在中國。根據生肖外來說的看法,生肖是漢代由中東傳入中國,與佛教傳入時間差不多,我們從以上文獻中已證明早在春秋時期我國便有有關生肖的記錄載入(《日書》、《詩經》),說明生肖的產生以及生肖與地支之相配是早在漢以前就產生瞭的,所以可以肯定生肖是產生於我國本土的一種古老文化。那麼生肖的來歷到底是如何的呢?古代人們為啥選擇瞭這十二種動物呢?這個問題歷來受到學者的註意和關註,做出瞭種種解釋。
部分學者認為生肖追溯於原始時代的動物崇尚,中國科技大學張秉倫先生便持這一看法。他認為在原始社會生產力低下、認識自然能力極為有限的情形下,對與自已生活密切相關的動物產生一種依賴感(如馬、羊、牛、雞、犬等),對危害自己一身安全的動物產生一種恐 懼感(如虎、蛇),對一些超過人類的動物器官功能產生崇敬感(如狗的嗅覺等),致使產生對動物的崇尚。十二種生肖動物便是人們在動物崇尚的原始信仰作用與影響下產生的用來紀年、紀月的獸歷。
原始人的動物崇尚還表此刻儺舞等原始舞蹈上,儺大概產生於周代前後,大儺儀式中的主角是方相氏和十二神獸。驅儺舞蹈選中十二獸,是原始人對動物崇敬心理的表現。大儺儀式上選中的十二獸(或十二神)是為照應一年十二個月份,以求月月平安,驅除四方疫鬼,照應十二個方位的。對十二個方位的照應當然牽涉到十二支,於是與12生肖掛鉤,在驅儺儀式中的十二屬相被派上反兇化吉的用場。由此可以看出十二神獸、12生肖是一脈相承的,他們共同的來歷起源都是原始動物崇尚。
民族學傢劉堯漢先生認為12生肖與彝族"十二獸"紀日及"十月歷"法有關。居住於四川大涼山地區的彝族,有以十二獸紀日的歷法,他們以十二種動物紀日,今日為鼠日,明日為牛日,以此類推三輪為一個月,計三十六天,一個月三十六天,一年便為十個月,這便是之後的"十月歷"法。劉堯漢先生認為以十二屬相紀日的十月歷法產生於夏禹時代,(參見劉堯漢著《彝族社會歷史調查研究文集》)與原始的圖騰崇尚有關,漢族12生肖是受"十月歷法"的作用與影響,彝族十二獸歷後來發展為12生肖。生肖的淵源,必然要將生肖與天幹地支聯系在一起。近代在安陽殷墟出土的我國現存年代最久遠的幹支表,說明在殷商時代幹支紀日已嫻熟自如。之後隨著時間的推移幹支的功能逐漸多樣化,它作為充那個時候間單位的標號,一方面擴大瞭,用於紀年;一方面縮小瞭,用於紀時(一日的十二個時辰)。依據歷史記錄載入及研究證明,生肖是繼"幹支紀年法"創立後才出現的 ,十二種動物是對十二地支之一一對應,以動物作地支標志。哪年出生人就有哪年的地支所配屬的動物,由此以十二種動物用來紀年、紀日和計算每一自個的屬相。從中可以看出,12生肖與十二地支是不可分離的。很久以來有學者發現十二支的古字裡隱含著生肖的信息,他們將十二支與12生肖古字相比較,發現十二支的古字形與十二種動物有一些聯系。細致觀察可以發現其中確有大同小異之處。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中即講到"已"字為蛇的象形,同樣的還有"亥"、"豕"。近人還考證甲骨文、金文中地支字與生肖字有相近之處,令人猜想,十二支是否就是12生肖動物的象形字,因為十二支子醜寅卯容易記混,民間便用十二種動物代替,以動物來借代序數符號,與地支相配,成為紀年的符號系統。固然以上猜想有一定的可信度,但細想一下便可以作出判斷,十二支不或許是十二種動物的象形字,由於前面已經講到十二支在殷商時已嫻熟使用,而生肖是春秋時期才產生的,二者是不一樣源的。假若在造字之時,地支便與生肖有關的話,生肖豈不是與地支同時產生瞭嗎 ? 總的來說作者本人是這樣想的生肖的產生晚於十二地支,但與十二地支有著不可分離的關系,生肖是對十二地支之附會,至於選擇瞭十二種動物作為代替十二地支之符號,又源於古代人們的動物崇尚心理。
2。生肖的選擇與排列
漢族生肖中的十二種動物的選擇並不復雜,它與漢族人的平時生活和社會生活相接近的,是可以猜測的。在十二種生肖動物,大體可將其分為三類:一類是已被馴化的"六畜",即牛、羊、馬、豬、狗、雞,它們是人類為瞭經濟或其它目的而馴養的,占十二種動物的一半。"六畜"在咱們國傢的農業文化中是一個重要的概念,有著悠久的歷史,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六畜興盛"代表瞭傢族人丁興盛、吉祥美滿。春節時人們多數都會提"六畜興盛",所以這六畜成為生肖是有其必然性的。第2類是野生動物中為人們所熟知的,與人的日常、社會生活有著密切關系的動物,它們是虎、兔、猴、鼠、蛇,其中有為人們所敬畏的介入人類生活的,如虎、蛇;也有為人們所厭惡、忌諱和避諱,卻依賴人類生存的鼠類;更有人們所喜愛的,如兔、猴。第3類是中國人守舊的象征性的吉祥物--龍,龍是中國人民的代表象征,是集很多動物的特性於一體的"人造物",是人們想象中的"靈物"。龍代表富貴吉祥,是最具象征色彩的吉祥動物,所以生肖中更少不瞭龍的具體位置。從以上可以看出生肖動物的選擇而不是隨性的,而是有一定的涵義,人們所選擇的動物都是出於不同的角度,並帶有一定意義。
那麼這十二種動物又是依照什麼順序排列的呢?前面說到,生肖產生於遠古動物崇尚,圖騰崇尚的氛圍之中,人們僅是用動物來借代序數符號與地支相配,為啥選擇這十二種動物,誰先誰後,依照怎樣的順序排列並沒有定論,因為生肖是產生於遠古的古老文化,因時間的久遠人們已將排列的初衷丟失瞭,今人的傳說故事等隻是對它的附會,隻能依賴於傳說和想象。關於生肖排列問題大體有以下三個方面的解釋。
一是民間傳說故事中的生肖排列。漢族民間故事說:當年軒轅黃帝要選十二動物擔任宮廷衛士,貓托老鼠報名,老鼠給忘瞭,結果貓沒有選上,從此與鼠結下冤傢。大象也來參賽,被老鼠鉆進鼻子,給趕跑瞭,其餘的動物,原本推牛為首,老鼠卻竄到牛背上,豬也跟著起哄 ,於是老鼠排第1,豬排最後。虎和龍不服,被封為山中之王和海中之王,排在鼠和牛的後面。兔子又不服,和龍賽跑,結果排在瞭龍的前面。狗又不平,一氣之下咬瞭兔子,為此被罰在瞭倒數第2。蛇、馬、羊、猴、雞也過瞭一番較量,一一排定瞭位置,最後形成瞭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的順序。傳說故事雖不是對問題的科學解釋 ,但它卻展現瞭人們希望對12生肖的選擇做出解釋的願望。
二是我國古代學者從古時候晝夜十二時辰的角度解說地支和肖獸的配屬關系。黑天茍地,混沌一片,鼠,時近夜半之際出來活動,將天地間的混沌狀態咬出縫隙,"鼠咬天開",所以子屬相為鼠。天開之後,接著要辟地,"地辟於醜",牛耕田,該是辟地之物,所以以醜屬相為牛。寅時是人出生之時,有生必有死,置人於死地莫過於猛虎,寅,又有敬畏的意思,所以寅屬相為虎。 卯時,為日出之象,太陽本應離卦,離卦象火,內中所含陰爻,為太陽即月亮之精玉 兔,這樣,卯便屬相為兔瞭。辰,三月的卦象,此時正值群龍行雨的時節。辰自不然就屬瞭龍。已 ,四月的卦象,值此之時,春草茂盛,正所謂蛇的好運的日子,如魚兒得水一般。另外,已時為上午,這時候蛇正歸洞,於是,已屬相為蛇。午,下午之時,陽氣達到極端,陰氣正在萌生。馬這種動物,馳騁奔跑,四蹄騰空,但又不時踏地。騰空為陽,踏地為陰,馬在陰陽之間躍進, 所以成瞭午的屬相。羊,午後吃草為最佳時辰,容易上膘,此時為未時,故未屬相為羊。未之後申時,是日近西山猿猴啼的時辰,並且猴子喜歡在此時伸臂跳躍,故而猴配申。酉為月亮出 現之時,月亮屬水,應著坎卦。坎卦,其上下陰爻,而中間的陽爻代表太陽金烏之精。因 此,酉屬相為雞。夜幕降臨,是為戌時。狗正所謂守夜的傢畜,也就與之結為戌狗。接著亥時到, 天地間又浸入混沌一片的狀態,如同果實包裹著果核那樣,亥時夜裡覆蓋著天地萬物。豬是隻是瞭解吃的混混沌沌的生物,故此豬成瞭亥的屬相。宋代著名理學傢朱熹持此看法。
三是按中國人信陰陽的觀念,將十二種動物分為陰陽兩類,動物的陰與陽是按動物足趾的奇偶參差排定的。動物的前後左右足趾數通常是一樣的,而鼠獨是前足四,後足五,奇偶同體 ,物以稀為貴,當然排在第1,其後是牛,四趾(偶);虎,五趾(奇);兔,四趾(偶);龍, 五趾(奇);蛇,無趾(同偶);馬,一趾(奇);羊,四趾(偶);猴,五趾(奇);雞,四趾(偶) ;狗,五趾(奇);豬,四趾(偶)。持此說法的是宋人洪巽,明代學者郎瑛在其基礎上進行 瞭歸類,在其所著的《七修類稿·12生肖》中提出"地支在下",因此別陰陽當看足趾數目。鼠前是四爪,偶數為陰,後足五爪,奇數為陽。子時的前半部分為昨夜之陰,後半部 分為今日之陽,正好用鼠來象征子。牛、羊、豬蹄分,雞四爪,再加上兔缺唇且四爪,蛇舌分,六者均應合偶數,屬陰,占瞭六項地支。虎五爪,猴、狗也五爪,馬蹄圓而不分,六者均為奇數,屬陽,連同屬陽的鼠,占瞭另外六項地支。郎瑛的歸類法,是借洪巽的分類法, 二者大同小異。
以上三種解釋分別從不同角度來解釋生肖的排列,民間有關生肖動物排列的傳說故事非常豐富,這幾個傳說故事之傳播一方面豐富瞭生肖的內容,另一邊又促進瞭生肖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將十二種生肖動物分為陰陽兩類,將其納入中國人五行信仰的觀念之中,目的是將屬相與人生儀禮相關連,將陰陽、五行與生肖對應起來,從而解釋其它相關的人生文化現象。
3。中國人的生肖信仰
生肖本是用於紀年的一套符號,是古時候天文歷法的一部分,後來變成瞭普遍被人們認同的生肖歷法。我國古代哲學觀是"天人合一"、"陰陽五行為宇宙之本",認為陰陽五行決定瞭天地萬物的生存與發展,他們認為,日月是陰陽之源,金、木、水、火、土五行是萬物之本,合為七曜〖ZW(〗日、月、星稱為曜,日、月、金、木、水、火、土五星合稱七曜,舊時分別用來稱一個星期的七天,日曜日是星期日,月曜日為星期一,其餘依次類推。主宰一切,而12生肖分置於天,以紀十二辰,以七曜統之,因此12生肖便被陰陽五行觀念所浸染,成為民間宗教信仰的一部分。
自生肖觀念在老百姓中出現以後,它隨著算命術的盛行在老百姓中流傳不衰,民間認為,五行中的每一種要素都是相互制約的,對人的畢生會產生重大作用與影響。人們可以利用不同的五行要素來協調,使自已的活法及所從事的工作能順心如意。民間把生肖動物列為陰陽兩類,與五行相對應,從而生成一套生肖決定命運的算命術。同時民間還這樣想屬相生肖與人的品德性格也有著某種關系,即便同一屬相的人,因為出生的時辰不同,性格、命運也會各異。
生肖信仰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是中國人本命年的觀念。漢民族的本命年是依照12生肖周而復始推出來的,它與12生肖緊密相連。一個人出生的那年是農歷什麼年,那麼以後每到這一屬相年便是此人的本命年,因為12生肖的周而復始,每過12年,人們就要遇見自已的本命年,這樣依次推出,人生本命年為12歲、二十四歲、36歲、48歲、六十歲……。民間認為本命年為兇年,需要趨吉避兇,消災免禍。漢族北方各地每到本命年時,不論大人小孩都要買紅腰帶系上,稱為"紮紅",小孩還要穿紅背心、紅褲衩,認為如此才能趨吉避兇、消災免禍。
這種習俗到今天仍在各地流行,每逢春節,市場上到處都是出售"吉祥帶""吉祥結"的紅黃綢帶,本命年的人們將之系在腰間、手腕上,這樣便可禳解災禍、化兇為吉。我國很多民族都很註重和重視老人的六十歲生日,稱為"花甲",花甲為畢生中第六個本命年,也是幹支紀年的一個循環,須好好慶祝,以此寄托人們企求長壽、健康、吉祥的願望。
道教是在我國本土生養的本土宗教,創始於東漢時期,流傳至今已有1八百多年的歷史。道教以陰陽五行為其核心教義,在陰陽五行觀念的效果下,道教與天幹、地支、12生肖等產生瞭天然的親近關系。北京著名的道觀白雲觀中有元辰殿,元辰殿也叫作"六十甲子殿",為信徒向本命元辰之神祈福的殿堂。本人出生年稱為本命元辰,舊時習俗禮拜本命元辰之星宿神 ,祈求如意吉祥,名為"順星"。元辰殿其實就是禮拜本命元辰星宿神的地方,殿內現存有六十甲子神像,他們分別是:甲子太歲金辨大將軍、乙醜太歲陳材大將軍、丙寅太歲耿章大將軍、丁卯太歲沈興大將軍、戊辰太歲趙達大將軍、已巳太歲郭燦大將軍、庚午太歲王濟大將軍、辛未太歲李素大將軍、壬申太歲劉旺大將軍、癸酉太歲康志大將軍、甲戍太歲施廣大將軍、乙亥太歲任保大將軍、丙子太歲郭嘉大將軍、丁醜太歲汪文大將軍、戊寅太歲魯先大將軍、已卯太歲龍仲大將軍、庚辰太歲董德大將軍、辛巳太歲鄭但大將軍、壬午太歲陸明大將軍、癸 未太歲魏仁大將軍、甲申太歲方章大將軍、乙酉太歲蔣崇大將軍、丙戍太歲白敏大將軍、丁亥太歲封濟大將軍、戊子太歲鄒鐺大將軍、已醜太歲傅佑大將軍、庚寅太歲鄔桓大將軍、辛卯太歲范寧大將軍、壬辰太歲彭泰大將軍、癸巳太歲徐單大將軍、甲午太歲章詞大將軍、乙未太歲楊仙大將軍、丙申太歲管仲大將軍、丁酉太歲唐查大將軍、戊戍太歲薑武大將軍、已亥太歲謝太大將軍、庚子太歲盧秘大將軍、辛醜太歲楊信大將軍、壬寅太歲賀諤大將軍、癸 卯太歲皮時大將軍、甲辰太歲李誠大將軍、乙巳太歲吳遂大將軍、丙午太歲文哲大將軍、丁未太歲繆丙大將軍、戊申太歲徐浩大將軍、已酉太歲程寶大將軍、庚戍太歲兒秘大將軍、辛亥太歲葉堅大將軍、壬子太歲丘德大將軍、癸醜太歲朱得大將軍、甲寅太歲張朝大將軍、已 卯太歲萬清大將軍、丙辰太歲辛亞大將軍、丁巳太歲楊彥大將軍、戊午太歲黎卿大將軍、已未太歲傅賞將軍、庚申太歲毛梓大將軍、辛酉太歲石政大將軍、壬戍太歲洪充大將軍、癸亥太歲虞程大將軍。以甲子年為首,六十年內不同年份出生人皆能找到屬於自已的本命神 。
依照道教教義,修真煉性須致力於本命元辰,除去雜念私心,方能長壽永生。禮拜本命之辰 ,成為一種習俗流傳至今,每年正月初七、初八,北京人到白雲觀元辰殿"祭星",向各自的本命星辰燒香禮拜,祈求一年平安,即"順星",意思是即便碰到不順利的年份,通過祈禱得至本命神的保護也可轉為順利。其殿中供的以上六十位本命神,均為重彩泥塑,且都是座像,吸收瞭各自相關生肖的動物形象。六十神像的姓名有的為歷史真有的人物,形象則帶有明顯的生肖標志,如:甲子太歲金歲金辨大將軍,鼠相,持桃。
從道教有關本命神、六十甲子的內容中我們可以看出生肖信仰與道教相互溶合的關系,道教信奉老子的"道",認為"道"無所不在,是一切的開始,世間萬物都是由它化生主宰的, 生命自然不例外,生肖與天幹地支相配而形成六十甲子的觀念是生肖與道教信仰相溶合的表現,人們祭拜本命元辰之神,是為瞭祈求神靈的保佑,平安如意。從這裡可以看出生肖已成為主宰人生命的因素,成為生命信仰的一部分。
4。各民族的12生肖
在中國這個多民族國傢中,生肖不是漢民族的專利,很多少數民族都使用12生肖紀年。first of all我們來看看各民族12生肖對應表。 各族12生肖對應表 桂西彝族
十二獸:龍、鳳、馬、蟻、人、雞、狗、豬、雀、牛、虎、蛇 哀牢山彝族
十二獸:虎、兔、穿山甲、蛇、馬、羊、猴、雞、狗、豬、鼠、牛 川滇黔彝族
十二獸: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海南黎族
十二獸:雞、狗、豬、鼠、牛、蟲、兔、龍、蛇、馬、羊、猴 雲南傣族
十二獸:鼠、黃牛、虎、兔、大蛇、蛇、馬、山羊、猴、雞、狗、象 廣西壯族
十二獸: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蒙古族
十二獸: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鼠、牛 維吾爾族
十二獸:鼠、牛、虎、兔、魚、蛇、馬、羊、猴、雞、狗、豬 柯爾克孜族
十二獸:鼠、牛、虎、兔、魚、蛇、馬、羊、狐貍、雞、狗、豬
從上表可以看出我國很多少數民族如蒙古、壯、部分彝族的12生肖受漢族作用與影響,與漢族基本一致。不過有的民族在接收漢族生肖文化的並且還產生瞭一些變異,哀牢山彝族同胞在12生肖系列中,以穿山甲占據瞭龍的具體位置;柯爾克孜族12生肖中以魚代龍、又以狐貍代猴;海南黎族同胞以12生肖紀日,其次序以雞起首,猴煞尾;生活在西雙版納地區的傣族以黃牛代替牛,以山羊代羊,亥的屬相不是豬而是象。從以上變化中大體可以看出,各民族在選擇12生肖動物時,因為生存環境的區別、物種的區別,選擇瞭最親近的動物作為生肖動物,從而給生肖文化帶過來瞭一定的差別。除瞭在生肖動物選擇上的變異外,少數民族還形成各自不同的紀年、紀日方法,同時產生瞭很多與生肖有關的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