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象類節氣(24節氣與天象)
冬至是第幾個被制定出的節氣?
- 01
它是24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公歷12月21~23日。冬至(Winter Solstice)也叫作‘一陽生’,是中國農歷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人民的一個傳統性節日,冬至俗稱“數九、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瞭冬至。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瞭冬至,它是24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也是中國人民的一個傳統性節日。殷周時期,規定冬至前一天為歲終之日,冬至節相當於春節。後來實施夏歷。但冬至一直排在24個節氣的首位,叫作“亞歲”。
人們最初過冬至節是為瞭慶祝新的一年的到來。古代人們認為自冬至起,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代表下一個輪回開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後來一般春節期間的祭祖、傢庭聚餐等習俗,也常常出此刻冬至。把冬至作為節日來過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
冬至又稱“冬節”、“賀冬”,華夏24節氣之一、八大天象類節氣之一,與夏至相對。冬至在太陽到達黃經270°時開始,時於每年公歷12月22日左右。據傳,冬至在歷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經是個很熱鬧的日子。冬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具體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南端,幾乎直射南回歸線(南緯23°26')。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陽光最少,比南半球少瞭50%。古代人們對冬至的講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
冬至過後是什麼節氣 冬至前一個節氣是什麼
24節氣分別為: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冬至和小寒的關系 冬至和小寒的不同
1
冬至和小寒的關系
冬至的下一個節氣就是小寒。
冬至又稱冬節、賀冬,24節氣之一、八大天象類節氣之一,冬至日是一年中白晝最短之日,北半球冬至多數都在西歷12月21日到12月23日之間;而小寒是24節氣中的第二十三個節氣,每年在1月5-7日之間,太陽位於黃經285°。這時正值“三九”前後,小寒標志著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通常冬至的下一個節氣就是小寒。
2冬至和小寒的不同
節氣時間不同
冬至是於每年公歷12月21。22或23日交節。冬至是太陽南行的極致,這天太陽光直射南回歸線,太陽光對北半球最為傾斜;而小寒是每年在1月5-7日之間,太陽位於黃經285°。
溫度不同
冬至的時刻固然氣溫也是有些低,不過一般不會很冷,名符其實的嚴寒在冬至之;而小寒時冷空氣頻繁南下,氣溫持續降低,溫度在一年的小寒、大寒之際降到最低。
習俗不同
冬至的時刻中國南方地區,有冬至祭祖、宴飲的習俗,在中國北方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而小寒時天氣比較冷,這時候人們以涮羊肉火鍋、糖炒栗子、烤白薯成為小寒時尚。
3冬至三候是什麼
一候蚯蚓結、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動。
蚯蚓結:民間認為,蚯蚓是一種陰曲陽伸的動物,冬至節氣時,陰氣生長旺盛,土地裡面的蚯蚓蜷縮著身體。
麋角解:人們認為麋的角向後生長,是屬性為陰的生物,冬至陽氣初生,麋感知到瞭陰氣的消退而解角。
水泉動:冬至節氣後,陽氣初生森林裡面的泉水開始流動。
4小寒三候是什麼
一候雁北鄉、二候鵲始巢、三候雉始鴝。
雁北鄉:古代人們認為候鳥中大雁是順陰陽而遷移,此時陽氣已動,所以大雁開始向北遷移。
鵲始巢:此時北方到處可見到喜鵲,並且感覺到陽氣而開始築巢。
雉始鴝:雉在接近四九時會感陽氣的生長而鳴叫。
傳統文化24節氣的冬至是哪一天
冬至是中國農歷24節氣之一、八大天象類節氣之一,多數都在公歷的12月21日或12月22日這兩日。在中國有南方吃湯圓,北方吃餃子的風俗。
農歷“24節氣”是誰發明的?閏年又是誰研究出來的?
農歷“24節氣”是顓頊發明的。
有人或許不認識顓頊這兩個字,顓之義是圓頭胖腦,頊是飾品之義,合起來就是頭戴玉的人。
顓頊(zhuān xū)中國上古部落首領,“五帝”之一,姬姓,號高陽氏,黃帝之孫,昌意之子 。
顓頊生於若水,生活在窮桑,後封地於高陽。後來稱帝。廢除鳥官制,建立五官制。並把少昊創立的八卦歷廢除,依據那個時候農業生產和生活需要, 創立瞭更為科學實用的顓頊歷法。
顓頊歷法以孟春為一年的開始,正月初一為立春。一年分十二月,每月三十天,每年的十二月為三十六天。一年分成一年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節氣,四季共十二個節氣。 這是24節氣的雛形和基礎。
漢初的歷法基本沿用顓頊歷法, 顓頊歷法是一種四分歷,以365日1/4日為回歸年長度,十九年七閏。漢武帝時,司馬遷等受命造漢歷, 鄧平所造的八十一分律歷,稱太初歷。
這時候“24節氣”基本創立完成。 劉安的《淮南子•天文訓》中確定24節氣的標準,是北鬥的運行方向。北鬥的運行與二十八宿配合,組成瞭一個科學的歷法和天象體系。
2023年,中國申報的“24節氣”,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
閏年創立於古時候帝堯,精確算法創立者是祖沖之。閏年概念有史記錄載入,最早出此刻《虞書堯典》“以閏月定四時,成歲。”孔傳:“一歲馀十二日,未盈三歲足得一月,則置閏焉。” 說明在古時候就已經有瞭比較準確的閏月方法。
在古時候一直沿用的是“一章”十九年裡七個閏年的計算方法。也就是十九年裡有七年是十三個月 。這個算法用瞭一千多年。不過這個算法不夠科學精密準確,祖沖之依據《元嘉歷》和古歷,加上本人的觀察試驗計算, 提出瞭三百九十一年內一百四十四閏的新算法。
而且首次提出“歲差”和“交點月”的計算使用。 終於創造出瞭那個時候最新歷法《大明歷》。
據傳說,24節氣是黃帝之孫顓頊發明的,閏年是堯帝做出來的。傳說不一定是真的,我國古代人們好把好事都集在名人身上,這樣便於流傳。24節氣的發明不是一天完成的,也不應是個人成就,而是集體智慧的結晶,更是數代人觀察實踐研究匯總的結果。閏年的精確計算應是中國古代科學傢祖充之。24節氣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發明的,這一點可以無疑問。
人類自誕生之日起,就同歲月結下瞭不解之緣,一切隨歲月而生,一切隨歲月而逝。一部歷法史,也是人類變化史。科學歷法的制定,說明歲月並不神秘。閏以正時,時以作事,依節時而為,順於天道而成。我國古代人們很早就觀察天文,制歷法瞭,這可追溯到黃帝時代,關於天文歷法,關於節氣及歲月之閏,皆有許傳說,而且還是神話的,這可信又不可全信。節氣歷是先從物候歷再到天文歷的。我國的歷法是經歷不少沿革與爭議的。在先秦歷法中,先百夏商周歷法,其中有四分歷,古六萬。到瞭漢至明清,又有太初歷,大衍歷,十二氣歷,授時歷,崇禎歷等。在歷法之爭上,有太初歷之爭,大明歷之爭,開皇歷之爭,大衍歷之爭,崇禎歷之爭,時憲歷之爭等。
24節氣來歷,敢於肯定的是始於春秋,確立於秦漢,不應是僅有一自個的發明,是集體的經驗智慧完善後匯總而得。閏年比較精確算準之功歸功於祖充之是對的。24節氣是一步步完善的,先測定二分二至,再到四立再及其他。最先是利用土圭測日影法確定。如今河南嵩山腳大還保留有最古老的“周公測量臺”,就是最好佐證。
24節氣不是某自個的發明,它是我國勞動人民 歷史 經驗和智慧的結晶,應該說是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24節氣追溯於黃河流域,通過人們不斷的改進與完善,於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太初歷》並正式把24節氣定於歷法。
同樣的道理,閏年也不是某自個的發明,它是為瞭彌補補充因人為歷法規定造成的年度天數與地球實際公轉周期的時間差而設立的。補上時間差的年份為閏年。
24節氣和閏年都是中國古代歷法的一部分,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農歷。
農歷“24節氣”是誰發明的?閏年又是誰研究出來的?
24節氣和閏月都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在農業生產實踐中逐漸創立的,不是哪個人研究和發明出來的,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24節氣
最早的時刻,一年分為春、秋兩季,到瞭周代才進一步分為春、夏、秋、冬四季。大概二千五百年前春秋戰國時期,逐漸有瞭二至(冬至,夏至)、二分(春分、秋分)四個節氣。以後又經過不斷補充、完善, 到西漢時期就已有瞭和此刻一樣的24節氣瞭。
24節氣在中國歷法上占有重要地位。按陽歷,24節氣排列為:
二月:立春、雨水;
三月:驚蟄、春分;
四月:清明、谷雨;
五月:立夏、小滿;
六月:芒種、夏至;
七月:小暑、大署;
八月:立秋、處暑;
九月:白露、秋分;
十月:寒露、霜降;
十一月:立冬、小雪;
十二月:大雪、冬至;
一月:小寒、大寒。
24節氣同農業生產有著極其親密的聯系。從24節氣的名稱就能夠看出: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的“立”字就是即將開始之義,預示春、夏、秋、冬四季將臨;
夏至、冬至 的“至”字則預示盛夏和寒冬已經到來;
春分、秋分 的“分”字,其實就是平分之義,這兩天晝夜相等,正好處於夏至和冬至的中間;
雨水 表明降雨開始,雨量漸增;
驚蟄 是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於地下冬眠的昆蟲;
清明 則預示天氣晴和,萬物滋生;
谷雨 標志著雨量的增添,谷物茁壯成長;
小滿 表明麥類等夏熟作物即將成熟;
芒種 則是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和晚季作物搶種時期;
小暑、大暑 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所謂“三伏”就是這個時期;
處署 的“處”字是終止之義,預示暑天結束,氣溫開始下降;
白露 預示氣溫降低,出現露水;
寒露 預示天氣轉冷,露水很涼;
霜降 ,開始結霜;
小雪、大雪 ,開始下雪,直至形成積雪;
小寒、大寒 是一年最冷的季節,人們一般數“九”來說明這一時期的寒冷程度。
為便於記憶,廣大群眾還將其編成歌訣廣為流傳: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寒又寒。
閏月
中國古代的歷法不是純陰歷的,而是陰陽歷。
陰陽歷平年十二個月,六個大月各三十天,叫“大盡”,六個小月各二十九天,叫“小盡”,全年354、355天。而朔望月的長度為29、5306天,全年天數與太陽年365、2422天相差約十天二十一時故須置閏,即三年閏一個月,五年閏兩個月,春秋中葉後規定十九年閏七個月。每逢閏年加一個月叫“閏月”,閏月加在某月之後就叫“閏某月”。
古代人們很註重和重視置閏,置閏可使歷年的平均長度約等於一個太陽年,並和自然季節大體吻合。 所以《尚書·堯典》說“以閏月定四時成歲”。
從現有文獻看,殷周時代已經置閏,閏月一般放在年終,稱為“十三月”。 那個時候置閏尚無定制,有時一年之中閏兩個月,所以會有“十四月”。春秋時代就沒有這樣的狀況瞭。秦至漢初在九月之後晦日已西,稱為“後九月”,如《史記·呂太後本紀》:“後九月晦日已酉,至長安,舍代初以十月為歲首,以九月為歲末,所以閏月置於年終。上古也有中置閏,如閏三月、閏六月之類。當閏而不閏叫做“失閏”。
感謝閱讀!我是“當文化插上翅膀”!
古老的24節氣,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指導著傳統農業生產和平時生活。國際氣象界,24節氣被譽為“咱們國傢的第五大發明”,並在2023年被列入瞭“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目錄。
“‘第五大發明’的講法有科學根據。由於‘24節氣’不但是人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還是中國人民的祖先歷經幾千年的農業生產實踐創造出來的寶貴科學遺產。從氣候學角度看,‘24節氣’是中國人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一步步認識到的季節更替和氣候變化規律,凝結聚集瞭中國人對自然界的科學態度和正確的看法及方法。
“24節氣”追溯於黃河流域,把全年分為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等,以反映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這體現出我國古代民間對氣候的樸素認知,農耕時代中國農民一直依靠“24節氣”來安排生活和生產,這種科學認識緊接著又遠播海外各大洲,作用與影響瞭全世界。
“以現代氣象學的看法來看,氣候的形成主要受太陽輻射、地球運動、大氣環流等作用與影響,‘24節氣’雖沒有從這幾個角度去解釋,但也從自然現象中體現出我國古代民間對氣候的認知,客觀反映瞭我國獨一無二的氣候特點,打比方說四季分明等。
《夏小正》一書是我國最早記錄節氣以及物候變化的裡程碑式的文字,所記錄載入的內容和觀察,是後來‘24節氣’形成的基礎。古代人們以五日為候,三候為氣,六氣為時,四時為歲,每歲‘24節氣’,七十二候應,氣候的實質是地球與太陽的相互運動,以及農業生產實踐過程中物候與氣象的有機組合。
在中國,“24節氣”系統是一步步完備起來的。 早在春秋戰國時代,中國就已經能用土圭(在平面上豎一根桿子)來測量正午太陽影子的長短;戰國末期《呂氏春秋》已明確提到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個節氣: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時分影子最短的一天為夏至,最長的一天為冬至,影子長度適中的為春分或秋分。西漢劉安組織創作的《淮南子》一書裡就有完整的“24節氣”記錄載入,並詳細地介紹瞭節氣推算的方式方法和節氣的有關內容,論述瞭天地日月、風雨雷電等自然現象的生成,以及對人類和 社會 生活秩序與農業生產的作用與影響。
尤其值得註意和提防的是,陶寺古觀象臺形成於公元前2100年的原始 社會 末期,比目前全地球公眾承認的英國巨石陣觀測臺(公元前1680年)還要早近500年。 隨著山西襄汾陶寺古觀象臺的發現,進一步印證瞭《尚書·堯典》中的記錄載入,這說明中國人觀測氣象比西方早瞭500年。
那麼為啥要設計出閏年呢?
據考證,最早在一年365天的歷法當中加入“閏年”這個類似概念的是埃及帝國,他們希望在使用太陽歷的同時確保歷法與季節不脫節。
之後,羅馬時期的尤利烏斯·凱撒基於埃及的歷法,創造出一年12個月365天的歷法。在這之前,人們主要用一年355天的歷法,每兩年就插入一個月。固然這個歷法盛行瞭一些時日,但是隨著研究發現一年其實也就是說大概為365、24天,因此凱撒創立瞭每4年一次閏年的辦法來修正,他也所以被成為“ 閏年之父” 。
在格裡高利歷和閏年系統下,現代世界多數國傢的日歷與季節周期保持同步。
幾個世紀以來,人類一直在努力讓民用歷、歷和農業歷與太陽年同步。最終,人民經過增添“閏年”的辦法,解決瞭這個難題。然而,這隻是暫時的,再過3300年,這個問題又會出現。
閏年如約而至:本周六,也就是2月29日,是一個閏日。歷法上的這一奇怪現象(幾乎)每隔4年就會出現一次。
幾個世紀以來,人們一直在try讓日歷與自然年同步,可惜事與願違,反而引發瞭許多混亂。直至閏年出現,才補回瞭失去的時間。
這是由於地球繞太陽公轉的周期而不是完整的365天,而是365、24219天。
回歸年——地球公轉一圈的真實天數(近似)
但是誰會想在365、24219天的時刻慶祝新年呢?
於是我們把零頭去掉瞭,把一年的時間統一為365天 。但是,這個零頭是多少呢?0。24219天大約等於5、8個小時。總之, 我們每年都少過瞭5、8個小時。
時間都去哪兒瞭?這便是答案。
然而,時間等於金錢,這個道理很早就有人想清楚瞭。於是在公元45年,古羅馬獨裁者凱撒皇帝針對每年丟失的5、8小時想出瞭一個解決辦法:
“ 我們先隨便過個3年,無論那多出來的5、8個小時。到瞭第4年,我們把這幾個沒過的時間加起來,湊出一整天安排在二月份裡。”
就這樣,閏年和閏月出現瞭!
凱撒固然是拍頭腦想出這一個辦法的,但是你別說他這麼做還挺有道理。
假如我們一直忽視每年少過的5、8個小時,那麼100年後,我們的“日歷年”和“真實年”(或者說回歸年)之間就差瞭25天!總之, 每個世紀我們就會少過將近1個月的時間。
在古時候,我國歷法傢一向把十九年定為計算閏年的單位,稱為 “一章” ,在每一章裡有七個閏年。總之,在十九個年頭中,要有七個年頭是十三個月。這種閏法一直采用瞭一千多年,不過它還不夠周密、精確。
公元412年,北涼趙厞創作《元始歷》,才打破瞭歲章的限制,規定在六百年中間插入二百二十一個閏月。可惜趙厞的改革沒有引起那個時候人的註意和提防,例如著名歷算傢何承天在公元443年制作《元嘉歷》時,還是采用十九年七閏的古法。
祖沖之吸取瞭趙厞的先進理論,加上他本人的觀察,認為十九年七閏的閏數過多,每二百年就要差一天,而趙厞六百年二百二十一閏的閏數卻又嫌稍稀,也不十分精密。因此,他提出瞭三百九十一年內一百四十四閏的新閏法,這個閏法在那個時候算是最精密的瞭。
除瞭改革閏法以外,祖沖之在歷法研究上的另一重大成就,是破天荒第一次應用瞭 “歲差” 。
祖沖之在歷法研究方面的第三個巨大貢獻,就是能夠求出歷法中通常稱為 “交點月” 的日數。
祖沖之依據上述的研究成果,終於成功制成瞭那個時候最科學、最進步的歷法——《大明歷》。這是祖沖之科學研究的天才結晶,也是他在天文歷法上最卓越的貢獻。
2023年,真是個特別的年份,閏年、閏月,皆有瞭。希望一切能好起來,在這個特別長的一年裡。
農歷“24節氣”是全地球隻有中國才有的一種對季節的劃分,在古時候的中國對指導農業生產具有關鍵性的效果。
為啥中國會產生24節氣?中國文明是一個 農業文明 ,農作物的播種、田間管理、收割都必須不違農時,也就是必須在適合的時間裡進行,才能有好的收獲。那麼為啥全地球其他以農業為主的古文明沒有產生出24節氣呢。
這是由於像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這幾個古文明所處的地理位置,氣候溫暖濕潤,冬天沒有嚴寒,因此農作物的耕作時間不會受到太多限制。而中國不同, 中國是大陸性氣候,冬天氣候寒冷 。因此春天什麼時間播種,秋天什麼時間收割都必須嚴格的依照節氣來進行,否則一年的辛苦就白費瞭。
這樣一個重要的發明,卻而不是某一自個的功勞,它是我國古代先民歷經漫長的時間和實踐慢慢匯總出來的,就像木結構的房屋、陶瓷制作等,也都是集體智慧的產物。
24節氣是怎樣劃分的?我國古代用的是陰歷,可24節氣是依照陽歷來走的,打比方說每年的春分秋分、夏至冬至都是固定的日期,為啥會這樣呢?這是由於 陰歷對農業生產並沒有太大的效果,隻有依照太陽歷,即太陽的高度,才能指導農業生產 。
因此, 古代人們將太陽歷中的一年平均分成24等分,每一等分規定為一個節氣 。古代人們並沒有我們今天的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認識,因此他們是依據北鬥七星的方位變化來劃分節氣的。
24節氣的具體名稱如下:
立春、雨水、驚蟄、春分
清明、谷雨、立夏、小滿
芒種、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處暑、白露、秋分
寒露、霜降、立冬、小雪
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古代人們在依照節氣來進行農業生產的時刻,匯總出瞭許多訣竅,如”清明下種,谷雨插秧“、”芒種開瞭鏟,夏至不納棉“、”白露忙耕地,秋分把地翻“等,形成瞭寶貴經驗,在古時候世代相傳。
閏年是怎麼來的?first of all,閏年也不是某一個人發明的, 歷史 上就算有人發現很有必要規定閏年,也早就湮沒於 歷史 洪流中瞭。
現代意義上的閏年,是為瞭補齊陽歷上的誤差。由於地球繞太陽公轉的周期是365日5時48分46秒,而普通的年份是365日,每過四年,多出來的時間合起來約為一天,因此每四年便在這一年加一天。
但我國古代的閏年而不是這麼規定的。
中國古代依照農歷,每年有十二個月,每一個月30天,這樣一年與陽歷一年的天數差5天多,於是每隔2到4年,會增添一個月,增添的這個月叫做閏月。而閏月加到一年的什麼時間,則需參照24節氣來推測斷定。 加有閏月的那一年便稱為閏年 。
同樣,我國古代的閏年也不是哪一自個的功勞,也是依據老百姓的長期觀察的基礎上,而後由國傢而定的。
農歷起源傳說從三皇時起,至夏朝定型,以太陽軌道做根據,從立春日開始,分成24節氣為一年,以幹支和節氣計時,一年約366天,亦稱夏歷、幹支歷、農歷、太陽歷等。。到瞭春秋時期,又以月亮軌道做根據,一朔一望為一月,一年十二個月,叫做陰歷、朔望月、太陰歷,月、日以數字計時(年份仍以幹支或以年號),一年約為354天。。
中國歷法實際是太陽歷與太陰歷合用,凡陰歷月份隻有節沒有氣的,就得重復過一次,稱為潤月,有潤月的一年約有383天。(中國歷不稱潤年而稱潤月。)
節氣與公元紀年的西歷(公歷、新歷),都是依據太陽運行的軌道制定,所以歷時最接近。中國是辛亥剪掉鞭子後才引進的西歷,到中華人民建國後,才停止使用民國國號,一律以公元紀年和中國農歷一同使用。
24節氣,是古代人們“法天則地,合以天完”,“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人”(註:《黃帝內經》),並結合長期的生產。天文。氣象實踐匯總而成。
24節氣預示地球繞太陽軌道(黃道)公轉時到達的具體位置,黃道的圓周是三百六十度,太陽每年在公歷三月二十一日通過春分點,黃經為0 ,以後沿黃經運行逐漸增添,繞行一周為一年。
每隔十五度便是一個節氣,這樣每一個月裡皆有兩個節氣,一年十二月共二十四個節氣,每個季節有六個節氣。節氣在古時候稱為“氣”,每一個月含的兩個氣,前的叫“節氣”,後的叫“中氣”。
24節氣精確的指出瞭春夏秋冬四季的氣候變化,直接為農業。天文。地理。醫療 養生 服務,這是我國歷法最鮮明的特色,是世界其他國傢所沒有的。
24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
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兩節不變更
最多相差一兩天
上半年來六。廿一
下半年來八。廿三
24節氣在農歷中的日期是逐月推遲的,於是有的農歷月份,中氣落在月末,下個月就沒有中氣。一般每過兩年多就有一個沒有中氣的月份,這正好和需要加閏月的年份相符,有“三年兩頭閏,三年兩不閏”之說。所以農歷就規定把沒有中氣的那個月作為閏月,跟在幾月份後邊就叫閏幾月。如2023年四月沒有中氣,就以四月份後閏四月。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也是不錯的問題。
您的問題事實上是兩個,節氣和閏年。
先說第一個,“農歷24節氣是誰發明的”。這裡指出您的兩個錯誤:一是農歷的提法有誤,中國歷法分為陽歷和陰歷,而且是陰陽合歷,農歷不是標準提法。一般而講,農歷就是陰歷,是初一十五,是以月球為視角,反映的是陰晴圓缺;陽歷是以太陽為視角,24節氣不是農歷而是陽歷。
24節氣是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個回歸年一年四季變化的二十四個結點日,它是陽歷,不是陰歷。相傳是黃帝發現的(不是發明),其實也就是說更早。
閆年還是陽歷。一個太陽回歸年是365、25日,四個太陽回歸年就多出一個整日,閆年是366日,四年一閆。
閆年同樣不是發明,隻是發現,也是黃帝以前的事瞭,至少是五千年以前。
中國農歷中的24節氣絕對不是某一個古代人們發明的,是長期觀察天象,長期觀察農時與太陽運行關系,匯總出二十四節氣。
全世界的古時候人最初都是依據月盈月虧計時的,一年355天,共分12個月。
古時候經濟著重是農業和畜牧業,都是靠天吃飯。人們發現農作物及牧草生長跟月亮運行毫無關系,反而跟太陽運行有直接關系。於是發明瞭太陽歷,原來的月亮歷不要瞭,隻有水手才用月亮歷。
中國古代人們最先也是用月亮歷計時,中國稱陰歷。也是發現陰歷與農時不合,發明瞭太陽歷,一年365天。那個時候陽歷不用十進位,用的60進位的天幹地支計數法,但將陽歷一年365天分為二十四節氣。每個節氣對應農時,指導農事。所以二十四節氣是陽歷,不是陰歷。
中國人最講傳統,不象古時候埃及人希臘人將月亮歷廢瞭。發明瞭陽歷還是放不下放棄陰歷,想出折衷辦法。計時還是用陰歷,某月某日,指的是陰歷,二十四節氣才與陽歷對映。這種陰陽共存的歷法稱為農歷,實際還是太陽歷。
陽歷一年365天,陰歷一年355天,每年少10天。古代人們很有智慧,既放不下陰歷,又要用陽歷,如何辦?於是想出三年多一個月,這便是閏年的緣故。閏月跟吉兇禍福毫無關系,千萬莫被Ⅹ經大師及算命先生忽悠。
如今的農歷是民國以後的改良版,主體是陽歷以I2個月為一年。但又保留瞭二十四節氣及陰歷的計時法。
陰歷除瞭記錄主要節日,已毫無用處,完全可以舍棄。
24節氣的來歷與天文歷法的關系
24節氣是我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歷法,是在春秋戰國時代形成的。因為中國農歷是一種“陰陽合歷”,即依據太陽也依據月亮的運行制定的,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陽運行周期,但中國又是一個農業社會,農業需要嚴格瞭解太陽運行情況,農事完全依據太陽進行,因此在歷法中又加入瞭獨立反映太陽運行周期的“24節氣”,用作確定閏月的標準。24節氣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作用與影響著千傢萬戶的衣食住行。24節氣是依據太陽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具體位置來劃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