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風水命理

南懷瑾六十四卦解卦(南懷瑾解卦法)

风水大全 風水命理 01-11

求64卦第59卦之名字及解釋 希望詳細點

64火水未濟,上離下坎。

互卦:63水火既濟。

初六:變卦為38火澤睽。

九二:變卦為35火地晉。

六三:變卦為50火風鼎。

九四:變卦為04山水蒙。

六五:變卦為06天水訟。

上九:變卦為40雷水解。

【啟福閣:詳細解讀六十四卦】

易經第六十四卦,火水未濟,上離下坎。

未濟,亨。小狐汔濟,濡其尾,無攸利。

〖釋〗

離上坎下,卦名稱作“火水未濟”。未濟卦,與既濟卦是形爻上下相反的“綜卦”,也是陰陽完全相反的“錯卦”,虧而盈,滿而損,完成為未完成的終結;同時,也是另一次未完成的開始;既與未,相互交錯作用。“序卦傳”說:“物不可窮也,故受之以未濟終焉。”“既濟”是極度的完成;但一切事物,不可能就此終止,永久美好,必然繼續變化發展。所以,完成是另一未完成的開始,‘易經’固然到此終止,但宇宙森羅萬象,則永久變化演進,無盡無窮。

這一卦,全部的爻都不正,意味著未完成。在形象上,極端惡劣,陰陽各爻,完全被分隔,與既濟卦同樣的,有小人得勢的衰敗現象。然而,正由於陰陽各爻都不在正當的位置,象徵變化正在醞釀中,使未來產生希望,“爻辭”也比既濟卦吉祥。

未濟,亨。小狐汔濟,濡其尾,無攸利。

〖釋〗

未濟卦,亨通。小狐貍快渡過水時濕瞭尾巴,無所利。

彖曰:未濟亨,柔得中也。小狐汔濟,未出中也。濡其尾,無攸利,不續終也。雖不當位,剛柔應也。

〖釋〗

未濟卦亨通,是柔順取得中位。小狐貍快渡過水去,是還未遊出水中。濕瞭尾巴,無所利,是不能繼續遊到頭。固然六爻位置不當,但剛柔相應。

象曰:火在水上,末濟。君子以慎辨物居方。

〖釋〗

火在水的上邊就是未濟卦。君子從中得到啟示,慎重分辨物類,使它們各居其方。

初六:濡其尾,吝。

象曰:濡其尾,亦不知極也。

〖釋〗

這一卦,“初”與“二”的“爻辭”,與既濟卦“初九”的用語相同。“初六”在最下方,相當於狐的尾,陰柔無力,又正當未濟卦的開始,難以渡河,以致打濕尾巴,沒有成功。

“象傳”說:這是不知道本人的力量極限,自不量力,招來羞辱。

這一爻,說明在成功最後的關鍵時刻,更應當量力,不能行動過當。

九二:曳其輪,貞吉。

象曰:九二貞吉,中以行正也。

〖釋〗

大致上,這一卦是指天下尚未平定,正面臨成功前夕最艱苦的時期。在君位的“六五”,陰柔無力,惟一所能仰賴的,是對應的“九二”。“九二”剛爻在柔位,於下卦得中,恭順中庸,能夠克制自己,就好像渡河的拖住車輛,不會逞強,這樣堅守正道,當然吉祥。

“九二”剛爻柔位,本來不正,但得中;“中”比“正”重要,所以“彖傳”說:由於得中,能夠行正。

這一爻,說明在成功的最後關鍵時刻,自我節制的重要。

六三:未濟,征兇,利涉大川。

象曰:未:濟征兇,位不當也。

〖釋〗

“征兇”與“利涉大川”,相互矛盾,似乎遺漏一個不字。下卦“坎”是險,“六三”在險的最上方,是即將脫離危險的形象。然而“六三”柔弱,位置不中不正,在這個時候,積極行動肯定不利。可是,當此即將脫離危險的重要時刻,充分考慮不利的條件,經過慎重周詳的策畫,斷然冒險反而能夠突破困境,找到出路,因而有利;這樣也解釋得通。

又,下卦“坎”是水,所以用利涉大川,比喻冒險犯難。

這一爻,說明在成功最後的關鍵時刻,應當慎重的斷然的冒險。

九四: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賞於大國。

象曰:貞吉悔亡,志行也。

〖釋〗

“震”是動,‘詩經’“時邁”中說:“薄震言之,”是振奮以威武行動之義。“九四”陽爻陰位不正,應當後悔,必須堅守正道,才會使後悔消失;然而,“九四”本身不正,想堅守正道,必然困難,所以必須奮起,將陽剛的根本發揮,長期堅持努力才行。就好像振奮以威武討伐異民族,經過三年艱苦作戰,終於完成任務,得到國傢的褒揚。

既濟與未濟卦中,皆有伐異民族的語句,由於“濟”有平天下的含意。“象傳”說:這樣,原有的志向就能實行瞭。

這一爻的說明在成功最後的關鍵時刻,必須堅持,奮發努力。

六五:貞吉,無悔,君子之光,有孚,吉。

象曰:君子之光,其暉吉也。

〖釋〗

“暉”與輝相同。“六五”陰爻陽位,固然在君位,但不正。不過,本身是陰爻,中心空虛,在上卦的中位,又與下卦陽剛得中的“九二”相應,因而中庸,能夠、尋求有力的輔佐;因為作為正當,所以吉祥,使後悔消失。又,上卦“離”是明,“六五”在光明的中间位置,象徵具備君子的光輝德性,是一位明君,加以誠信,更吉上加吉。既濟卦,是初吉終亂;未濟卦,則有初亂終吉的趨勢。

這一爻,說明在成功最後的關鍵時刻,更應當明智、中庸、誠信、謙虛,以號召賢能,鞏固團結,而底於成。

上九:有孚於飲酒,無咎,濡其首,有孚失是。

象曰:飲酒濡首,亦不知節也。

〖釋〗

“飲酒”是自樂。上卦“離”是明,“上九”陽剛,所以賢明剛毅。“未濟”正當不安定的時期,“上九”更到達不安定的極點,但否極泰來,不久,既濟時期即將到來。不過,上位無位,“上九”本身並沒有力量,使既濟時期早日到來,也許在未濟中就沒沒而終。然而,“上九”賢明剛毅,並不因此而怨天尤人,依然滿懷信心,飲酒自樂,泰然自若,聽天由命,所以無咎。可是,假如失去節制,飲酒過度,頭部被酒打濕,縱然信心十足,也不正當瞭。

這一爻,說明應有盡人事,聽天命,成功不必在我的胸襟。

〖卦意〗

‘易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至此完結。然而,“變更”“簡易”“不易”的原理,則永久進行;宇宙森羅萬象,依然在無盡無窮中變化演進。

成功,為極度的完成;但宇宙間的一切,不可能永久圓滿,就此終止。始終在醞釀中,必然由虧而盈,由滿而損,反復循環,繼續演變發展於無窮,具備無限的潛力,使未來永久充滿光明與希望,成為積極奮發的動力。

當成功與未成功的邊緣,更是危機危難四伏,最艱苦的關鍵時刻,成功與失敗,常常就在這一剎那間,突然到來。更應當堅守正道,把握中庸原則,剛柔並濟,不可掉以輕心;必須量力,適度節制,不可逞強,不能行動過當,以致功虧一簣。相對的,在這一即將突破重重險阻,關系成敗的重要時刻,也必須在慎重判斷,充分策畫下,斷然冒險,才能打開成功之門。明智、誠信、正當、中庸、謙虛,號召賢能,鞏固團結,振奮士氣,集中意志與力量,為成功的必備條件;更必須有長期艱苦奮鬥的堅定信念,與成功不必在我的恢宏胸襟,才能坦然冷靜肆應,貫徹始終,以底於成。

未濟卦的“上九”,正當未成功的終極,一面飲酒,一面眺望或許即將到來的成功,心中必然也在思索,一切又將返回起點,一切又將重新開始瞭!

〖六爻占卜〗

火水未濟;上離下坎,互體存乎其中,二氣相逢,陰陽不順,事皆倒置,蓋火在水上,兩無所成,君子得之,則為未濟之象。

未濟者失也,卦中缺官鬼,以離卦第三爻亥水官鬼,伏於本卦第三爻午火之下,午火是飛神,亥水是伏神,水克火,謂之伏克飛神,名為出暴。

【河洛理數:歲運六十四卦訣】

易經第六十四卦,未濟卦

總訣:亨。小狐濟,濡其尾,無攸利。

象曰:火在水上,未濟。君子以慎辨物居方。

乘龍防有失,濡尾有淹留。若得高人力,殊無戚與憂。

一牛二尾事難全,財祿須防兩不完。過瞭破田方有氣,若逢寅卯是根源。

蟄蟲泥脫得春回,誰謂春天不見雷。忽聽轟雷驚百裡,化龍飛起一都魁。

初爻訣:濡其尾,吝。

象曰:濡其尾,亦不知極也。

孤渡洶洶起,濡尾真有兇。前途休進步,坐上待春風。

桑榆催晚景,缺月恐難圓。若遇刀圭客,方知有異緣。

二爻訣:曳其輪,貞吉。

象曰:九二貞吉,中以行正也。

展輪千裡去,平坦俱無阻。一見水邊人,勿擊午時鼓。

險難危疑際,經綸拯救時。居中行正道,兇散即相隨。

三爻訣:未濟,征兇。利涉大川。

象曰:未濟征兇,位不當也。

掛帆風得便,不覺舟順速。保守有征兇,後笑還先哭。

千裡片帆輕,波平浪不驚。舟行無阻滯,還處即通津。

四爻訣: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賞於大國。

象曰:貞吉悔亡,志行也。

得志行其道,方離險難中。事因遲乃濟,乃可保初終。

親君掌大權,伐鬼三年克。有賞於大國,別種仙桃核。

目下事悠然,周全尚未全。久遠還不望,人與月團圓。

五爻訣:貞吉。無悔。君子之光,有孚吉。

象曰:君子之光,其暉吉也。

虛心求助己,柔可濟忽剛。信實無虛譽,斯為君子光。

芰荷香裡沐恩階,桂魄圓時恩愛來。從此成名山嶽重,光風玉節位三臺。

上爻訣:有孚於飲酒,無咎。濡其首,有孚失是。

象曰:飲酒濡首,亦不知節也。

中心安義命,自然保泰和。耽酒不知節,時哉可奈何?

勿飲卯時酒,濡其首可昏。有孚因失是,自我致災殃。

【南懷瑾、徐芹庭:白話易經】

第六十四卦:《未濟卦》

未濟:亨;小狐汔濟,濡其尾,無攸利。

〖白話〗《未濟卦》象征事未完成:經過努力能夠得到亨通;小狐貍渡河快到對岸瞭,卻浸濕瞭尾巴,則沒有什麼吉利。

《象》曰:火在水上,未濟;君子以慎辨物居方。

〖白話〗《象辭》說:《未濟卦》的卦象是坎(水)下離(火)上,為火在水上之表象。火在水上,大火燃燒,水波浩浩,水火相對相克,意味著未完成;君子此時要明辨各種事物,看到事物的根本,努力使事物的變化趨向好的方面,這樣做則萬事可成。

初六,濡其尾,吝。

〖白話〗初六,小狐貍渡河時被水浸濕瞭尾巴,會有麻煩。

《象》曰:“濡其尾”,亦不知極也。

〖白話〗《象辭》說:“小狐貍渡河時被水浸濕瞭尾巴”,說明其自不量力,不知道自己究竟能使多大的氣力,急躁冒進,結果招致麻煩。

九二,曳其輪,貞吉。

〖白話〗九二,向後拖拉車輪,使車不快進,堅守正道能夠得到吉祥。

《象》曰:九二貞吉,中以行正也。

〖白話〗《象辭》說:九二爻之所以可獲吉祥,是因其恃中不移,端正不偏倚,有所節制,這樣行事必獲吉祥。

六三,未濟,征兇,利涉大川。

〖白話〗六三,事情未完成,急躁冒進去遠行,有兇險,但能夠起到好作用的渡過大河急流。

《象》曰:“未濟,征兇”,位不當也。

〖白話〗《象辭》說:“事情未完成,急躁冒進去遠行,有兇險”,說明此時所處的位置不當。

九四,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賞於大國。

〖白話〗九四,堅守正道可獲吉祥,悔恨會消失;以雷霆萬鈞之勢征討鬼方國,經過三年的激烈戰鬥最終獲取瞭勝利,被封為一個大國的諸侯。

《象》曰:“貞吉悔亡”,志行也。

〖白話〗《象辭》說:“堅守正道可獲吉祥,悔恨會消失”,說明實現瞭建功立業的志向。

六五,貞吉,無悔;君子之光,有孚吉。

〖白話〗六五,堅守正道或獲吉祥,沒有什麼悔恨;這是君子所具有的美德的光輝,有誠實守信的德行可以獲得吉祥。

《象》曰:“君子之光”其暉吉也。

〖白話〗《象辭》說:“君子所具有的美德的光輝”,說明此時正在事情即將成功的關鍵時刻,應該具有誠實守信、光明正大的美德,才能取得成功,光彩煥發,得到吉祥。

上九,有孚於飲酒,無咎;濡其首,有孚失是。

〖白話〗上九,滿懷信心,充分信任眾人,這時可以安閑自得地飲酒作樂,沒有什麼災禍;縱情濫飲,被酒淋濕瞭頭,則說明過分相信別人,將會損害君子的正道。

《象》曰:飲酒濡首,亦不知節也。

〖白話〗《象辭》說:“縱情濫飲,被酒淋濕瞭頭”,這樣喝得醉醺醺的,就會誤瞭大事,就有滅頂之災,這是放縱自己沒有節制的結果。

《易經》雜談(南懷瑾)

孔子對易經的評價:“潔靜精微,易教也”,潔靜:學瞭易經,人會變的寧靜。精微:內容無比細密精確。

三易:《連山易》神農時代,艮卦開始。《歸藏易》黃帝時代,坤卦開始。這兩易在老百姓中用於醫藥和堪與。《周易》周文王的讀書筆記,乾卦開始。三易中最著名。

易經三原則:1、變易,變化萬端,同佛教的無常。2、簡易,學會後很簡單,掐指一算就好。3、不易,不變,萬變不離其宗。“宗”是本體。

易經三金科玉律:萬事萬物皆有的,理:原則,道理。象:現象,表象。數:量?。

《易經》就是仿生學,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八卦就是宇宙間的八個現象,八個事物:乾卦:天。坤卦:地。離卦:太陽。坎卦:月亮。震卦:雷。巽卦:風。艮卦:山,陸地。兌卦:水。

“爻”就是交,在易經中代表“筆畫”。不斷“—”陽爻。斷“——”陰爻。八卦的方位和順逆與如今的正好相反:太陽在西 ,逆時針是順時針。

  “對宮卦”指八卦圖中相對位置的兩個卦。咱們國傢的思維思考方式是歸納,由繁到簡,西方的是演繹,由簡到繁。

  “先天八卦”是宇宙形成的八大現象:天,地,日,月,風,雷,山,水。“後天八卦”是說明宇宙以內的變化和運用的金科玉律(算卦)。區別見P013。後天八卦記憶口訣訣竅:一數坎兮二數坤,三震四巽數中分,五寄中宮六乾是,七兌八艮九離門。後天八卦橫,豎,斜三卦加起來都是15,兩個卦加起來都是10。易經的象和數是科學的,理被朱熹講歪瞭(各說各有理,理不能統一)。

    八卦圖背誦:乾三連,坤三斷,震仰盂,艮覆碗,離中虛,坎中滿,兌上缺,巽下斷。

    八卦圖由三爻變六爻是由於人類社會的發展,人數也復雜,三爻不夠用瞭。此刻用的都是六爻。原因:孔子說: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三極指天地人三才,人分陰陽,3*2得6。

    六十四卦是由八卦變易來的,畫卦從下開始,下叫內,上叫外,任何事情的變化都是內因起作用,卦名是從上到下,變的規律是:1、本體卦。2、初爻變。3、二爻變。4、三爻變。5、四爻變。6、五爻變。7、四爻復原。8、內卦復原。八八就64卦。

    京房十六卦:是孔子弟子商瞿的一脈, 傳給漢的京房,他創瞭京焦易。他是一個基礎卦變革16次,並且卦名也與64卦之名字有所不同。

    秦統一之前中國文化屬於上古文化,各地不同:易經屬於中原文化(山西,河南);楚國文化(華中,華南);孔子文化(魯國);道傢文化(齊國);陰陽五行文化可能更早(河北,北京)。

  五行(金水木火土)與易經不是同時產生的,“行”指運動,這個運動包括:生,克。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克:隔一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五行的方位(易經方位):東方木,西方金,北方水,南方火,中间位置土。

    天幹:意思是在這個太陽系,天體間互相幹擾,相互招引。它的出現比周易早,由於五行不能解釋世界瞭,才創造出天幹來描述世界。天幹是五行的陰陽變化。

  我國古代醫學分兩大派,在養生長壽之道上,一派註重和重視養脾胃(南方)。一派註重和重視養腎(北方)。

    地支是地球的運行,它指的是天文上黃道十二宮的名稱,宮指位置,黃道指太陽從東方起來,向西方落下,所繞的一圈,叫黃道面。黃道面和赤道有區別。古代人們將黃道周圍的星空分為四個區,每個區有金,木,水,火,土,日,月七個星座,共28個星座,所以稱二十八星宿(宿通宮,指休息的地方)。每個星座在黃道面上每一個月位置都不同,用地支預示這十二個部位。

六十花甲是天幹與地支結合出來的名稱與天文學中的躔度(太陽與地球一天走一度,走完一年是365度)相似。??

12生肖或許是漢時候從印度傳過來的。

沖:相對就是沖,是指地支中的6個對立的位置。合:立場相同就是合,在地支圓圈中,橫平就是合。如:辰和申合??

把五行,八卦,天幹,地支歸納到一起就是納甲。與八卦伏羲畫連接就是乾納甲,坤納已,艮納丙,兌納丁,戊己在中間,震…

納甲是指天上的星座和地面的配合,也就是天生星宿的變異狀況會反應它所管轄的區域的人事變化。

數分陰:2、4、6、8、10。中數是六,所以陰爻也用6預示。陽:1、3、5、7、9。最大的是九,所以陽爻也用9來預示。如:初九,六二,六三,九四,六五,上九畫出來就是噬嗑卦。

易經用於卜卦有兩個:《周易》,《京焦易》,金錢卦(用三個銅錢卜卦,秦)。用於堪輿術是晉朝的郭璞。用於人文文化是孔子。

  卜卦講究心誠則靈,就論明人自己一身就具備先知的本能,所以道教,佛教要修身。佛教要修報通,修通,鬼通,妖通,依通(卜卦)。

數字卜卦法(p066)?

《河圖》《洛書》。中國文化大方向是從西北到東南變遷。文化統一在秦後,堯舜禹三代文化各不同,最早的文化在河北北邊的黃帝,晉朝往南遷移,到南宋時南方文化大盛。

在方位上:西方是東南西北,中國是,東南西北上下,印度是十方。

《洛書》圖中的數字和文王的卦圖數字一樣。

《系傳》是孔子研究《易經》的心得體會,分上下兩傳,共24篇。

易的解釋以漢朝的道人魏伯陽為最好,易字上日下月,易就是日月運行的大金科玉律。

是依賴,卜卦是尋求心靈的寧靜 ,由於不管物質世界還是人的精神世界,無時無刻不在不平衡中。

第三圈是地支對月份,子月是十一月。這個歷是夏禹歷法又叫夏歷又叫陰歷是以月亮為基準的歷法。

第四圈是中國音樂的名詞,通稱律呂。在陜西和河南的邊界古代人們在地下埋一種“呂管”,裡面放蘆灰,共十二支,不同的節氣呂管發不同的聲音,這便是中國音樂的由來。

“三陽開泰”就是地天泰卦,由於下面是三個陽爻,相應的月份是正月。冬眠中國叫蟄伏。

第五圈是節氣,如大雪是節,冬至是氣

十二辟卦可以推算天氣和歷史命運,邵康節—邵雍的《皇極經世》和流傳的燒餅歌,推背圖都是推算國傢命運的書,是易經象和數的部分,《系傳》是理的部分是哲學。

對於生命的起源:哲學上稱本體,傢稱主宰,神,上帝,佛,道,中國人叫太極,太極生兩儀(陰陽),兩儀生四象:老陰,老陽,少陰,少陽。《易經》稱乾,指宇宙未形成以前的階段,坤造成瞭萬物。《黃帝內經》是易經在醫學上的使用。

卜卦的結果四個字“吉兇悔吝”,悔吝指憂煩愁慮,“無咎”指沒有毛病,不等於好。古代人們講“一動不如一靜”的緣故是一動就是吉一兇三,悔吝也屬於兇。這個道理和此刻用的“舒適區”一詞有異曲同工之妙。

世界的都在談生死問題,基督教的上帝,天堂,佛教的輪回,西方極樂世界,佛教認為生命是兩種東西,有靈性,感情,思想的叫命,所以隻有人有生命,植物是有生沒命,佛教認為人的身體是正報,山河等是依報。中國最看淡生死,認為死但是就是天黑瞭,睡覺瞭,中國道傢認為生命是可以長久的,道傢的修煉精,氣,神就是對西方靈魂是“超電磁波的一種解釋”。所以禹王(治水)說:“生者寄也,死者歸也”。中國人對生命是樂觀的,西方哲學是悲觀的。

“三極”指天地人,分陰陽就是六爻。

占卜筮是三種方法,占是用數理推定結果。卜古時候用骨頭,還不錯以其它。筮是用筮草的一定數字卜卦,如今的抽簽就是這個道理。

彖辭是斷語之義,說現象,爻辭說每一爻,講變化的道理,卦辭說整個卦,說卦德和卦情。彖辭和象辭都是孔子寫的,是對卦辭和爻辭的解釋。系辭:除卦圖外所有的文字都叫系辭,主要指周文王,周公,孔子做的文字說明。《易經》的彖辭,爻辭,象辭都是以天地金科玉律的觀念,拉到人事上而言,就是《周易》的精神,是中國文化精神的開始。《文言》也是孔子寫的,是孔子研究乾坤兩卦的心得體會,是如今的“思想體系”。

中國人不,隻相信自己,“天人合一”的天指人心。我理解就是“身心合一”,超我,本我合一。

莊子《齊物論》的觀念:萬物是平等的,從起點說是平等的,打比方說,我們都是人,但任何人的人生都不同,是由於我們自身的努力不同。“吹萬不同”中“吹萬”指“萬有”就是萬事萬物,打比方說吹來的風是一樣的,那個時候遇見不同的事物會發出不同的聲音。

易經的三個重要觀念:化:造化,宇宙的來歷起源是變化而來的,用現代科學的解釋就是有元素,原子等不斷的轉化而來的。曲:認識到宇宙運行的軌道都是“圓”的,隻有“曲而全”(老子說)。神:是中國人的宇宙的本體,就是“天人合一”的那個東西,亦稱“道”,是西方人的“本體”,也就是宇宙起源的功能。“神無方而易無體”是中國哲學之頂點,就是一切都在變,在易。

《周易》是周文王對六十四卦的註解解讀,是心得體會。任何民族的文字都是從圖畫開始的,中國文化是從八卦開始的。周文王做瞭卦的卦辭(整個卦的圖案或叫現象)和爻辭(每一個爻的解釋)。

龍是咱們國傢的文化圖騰,在黃帝時就用龍給官員取名。

九五至尊:九是陽數中最大的,五是陽數中的中間,所以意思是至中至正,就是九五至尊。蔣介石字中正就源出此。中國哲學註重和重視“中”,認為中是吉星高照的,可上可下的,故有瞭“中庸之道”一詞。

性命:性是精神的生命,命是肉體的生命。中醫相應的八卦,乾為首,坤為腹,艮為背,離為眼,坎為耳,巽為鼻,兌為口。一天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兩個小時。

《周易》對卦的解釋分五個階段:1、卦辭。2、爻辭。3、彖辭。4、象辭。5、文言(就是以文化的觀念研究易經)。

性情:性是本體,情是情緒。七情六欲:七情指喜怒哀懼愛惡欲。六欲是佛傢的觀念。

西方哲學有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中國易經哲學講究心物一元也就是“精”。易經中出現“大人”一詞,它是《大學》(從乾卦來)中的大人,是馬斯洛認為的自我實現的人,超越的人,是聖人,是佛,是上帝。但是人人都是佛,是大人,隻要做到“知行合一”,“身心合一。”《中庸》(從坤卦來)。

《參同芪》是道傢的丹經鼻祖,為東漢魏伯陽真人所著,所謂“參同”是就《易經》,《老子》,《莊子》三本書的道理和方法,與人修煉成為神仙的科學是相通的。

坤卦是地,是月亮,是媽媽,厚德載物。乾卦是天,是太陽,是爸爸。是人們的引深意,中國文化是把宇宙的知識全部拉到人文方面,強調“天人合一”。

《易經》就是遠古代人們畫瞭世界的簡筆畫,後人寫畫的代表象征義,人文方面的代表象征義,所以易經是代代古代人們的共同智慧。對易經的崇尚可能有名人效應,是孔子最早研究的。

敲木魚是由於魚睡覺是不閉眼的,強調人要時刻警醒。

古代人們把太陽叫金烏,月亮叫玉兔。章是光明和美麗之義。乾卦談龍,坤卦談月亮。

衣裳:衣是外罩,裳是裡面的裙子。

”積善之傢,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傢,必有餘殃”是孔子在《系傳》中的話,說明中國也是講因果報應的,與佛教不同的是,佛教講前生,此刻和後世,儒傢講祖宗,本身,子孫。

蒙卦是談教育的,中國政教不分,最高領導人,事實上是大傢長。

孔子的《易傳》亦稱“十翼”,就是十篇文章,包括《彖》上下、《象》上下、《文言》、《系辭》上下、《說卦》、《序卦》、《雜卦》, 故稱“十翼”。

中國沒有,由於中國人不需要創造一個造物主,中國人本來就知道“有天地,緊接著有萬物”。且古代人們對物的認識是不分唯物和唯心的,“心物一元”就論明思想也是物質的。

幾個古字之義:師是眾,比是相隨,履可以解釋為路,豫是優越,蠱是一種蟲子,臨是擴大,噬嗑是啃,賁是飾,咸是都,夷是傷,乖是乖張,蹇是跛腳是受傷,夬(guai)是決,姤是遇,萃是聚,艮是止,巽是入,兌是悅,介是一個人頂天立地的站著。

三墳五典八索九丘指三墳指三易,五典指五經(尚書),八索就是八卦,九丘就是《河圖》《洛書》的理數。

一等人領導變化(開天辟地),二等人把握變化(見風使舵),三等人適應變化(順波逐流)。

看風水就是要避免風避免水。

先天八卦(伏羲)相對相加9是八卦的體,後天八卦(周文王)相對相加是十是八卦的用,可以卜筮。

女大十八變也是從易經而來,由於蓍草卜卦需要十八次分草才可以成一卦。

我們此刻用的陽歷是西方的,是自民國開始的。實際上我國古代也有陰陽歷之分,24節氣,七十二氣候,卜卦就用的陽歷(太陽歷)。此刻用的陰歷是依據每月十五月圓來訂定的。

天有三義:1、天空。2、道。3、人的良心。

老子的:道(太極是圓圈,是空)生一,畢生二(陰陽,男女),二生三(兒子),三生萬物(生生不息,萬物成)。老子的道理從人的現象而來。哈哈!

中國文化的精髓是:自助天助,自助人助,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所以沒有信仰的必要。

周易六十四卦中的吉卦有哪些?

沒有兇吉之分,莫非對你好的就是吉嗎,不好就是兇?隻是相對某人某事來講。要說吉卦也僅有一個,謙卦。沒有絕對的兇吉。

易經雜說--南懷瑾2

◆ 卦與八卦

>> 卦與八卦

>> 什麼叫做卦?古代人們解釋:“卦者掛也。”等於無解釋。事實上是說,卦就是掛起來的現象,八卦就是告知我們宇宙之間有八個東西,這八個東西的現象掛出來,就是八卦。這個宇宙就是一本《易經》,宇宙的現象都掛在那裡,此刻我們先瞭解它的原理。

>> [插圖]第一個乾卦代表天,

>> [插圖]坤卦是地,人類是地球的文化,地總是踩在腳底下,這個是地的現象掛在那裡。

>> [插圖]、[插圖]這兩個符號,代表著時間、空間、宇宙。在這個天地以內,有兩個大東西,一個是太陽,一個是月亮,像球一樣,不斷在轉,所以,[插圖]離卦代表太陽。[插圖]坎卦代表月亮。

>> 這兩個東西不停地旋轉於天地之間,於是有四個卦掛出來瞭,還有兩個卦是雷、風。

>> [插圖]震卦代表雷,我們以現代科學的知識和觀念,來說明我們自己先人的文化,他們認為宇宙間有這種能,電震動瞭就是雷,一震動以後,對面變成氣流瞭,就是風。

>> [插圖]巽卦代表風,亦其實就是氣流,氣流震動得太厲害,一摩擦又發電,又回轉來瞭,就是“雷風相薄”,這是雷風兩個卦。

>> 還有兩個卦是:[插圖]艮卦代表高山、陸地。[插圖]兌卦代表海洋、河流。

>> 是這八個現象,變化起來就大極瞭,是無窮的,不能窮盡的數字,變化肯定也無窮無盡的。

>> [插圖]

>> 《說卦傳》: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

>> 《說卦傳》: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說言乎兌。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

>> 後面是文王八卦方位圖,八個卦排列的位置不同:[插圖]伏羲八卦方位圖也叫作“先天八卦”,文王八卦方位圖也叫作“後天八卦”。

◆ 先天八卦

>> 先天八卦

>> 什麼叫“先天”?以哲學的看法說,宇宙萬物沒有形成以前,其實就是經常提到的先天,有瞭宇宙萬物,那就是後天瞭。

>> 我這個人,在媽媽未生我以前,是我的先天,生瞭我以後,就是我這自個的後天。

>> 伏羲的“先天八卦”,畫在紙上是平面的,看起來似乎毫無道理。如果有一種儀器,使其立體化,就更加容易展現出它的精神瞭,此刻寫在紙上的,不過呢是一種符號。

>> 卦的圖案,每個卦皆有三畫,我們稱為三畫卦,卦中的畫叫“爻”。為啥叫“爻”? “爻者,交也。”為啥“爻”就是交?這是說明卦在告知我們,宇宙間萬事萬物,時時都在交流,不停地發生關系,引起變化,所以叫做“爻”。

>> [插圖]乾卦的三爻,都是完整的[插圖],這叫做“陽爻”(大傢千萬別上當,我們中國人一遇見“陽”、“陰”,馬上產生一種神秘的觀念,覺得奇怪,其實也就是說並不奇怪,“陰、陽”也一樣的隻不過是一種代號)。一畫在中間斷裂的如[插圖]-,叫做陰爻,兩個是相對的。

>> 三個陽爻,完整的三畫,為乾卦,代表天。三個陰爻,斷裂的三畫,為坤卦,代表地。在人來說,乾卦代表男人,坤卦代表女人,以一隻手來說,手背是乾,手心是坤。

>> 八卦的圖案,乾卦代表天在上,坤卦代表地在下,畫出來就是前面伏羲的先天圖,它的方位,和現代我們所用地圖,上為北方、下為南方的情形,恰恰相反。八卦的方位,上面是南方,下面則是北方,它的圖是如此的:[插圖]兩者不同,各有它的道理存在。

>> 剛才我們談的是乾卦與坤卦,此刻再提出來一個卦,這個卦下面是陽爻,上面也是陽爻,中間一爻是陰爻[插圖],這是離卦,代表太陽,位置在東方。離卦[插圖]這樣畫,事實上古代人們已經看到,太陽中間有一個黑點,外面兩爻是陽爻,中間是陰爻,光明的,看得見的是陽,看不到的是陰,所以這是代表太陽,叫離卦,亦代表火,代表光明。

>> 離卦的對方是[插圖],下面是陰爻,中間是陽爻,上面是陰爻,卦名叫坎,代表月亮,這現象表現太陽在東方掛起來瞭,月亮掛到西方去瞭。

>> 這個坎卦,代表月亮,也代表水。

>> 乾、坤、離、坎四個大卦,掛在那裡大傢都看得見的,就是天、地、日、月四個大象。

>> [插圖]這個卦,下面一爻是陽爻,上面兩爻是陰爻,這個卦名為震。“震為雷”,它代表的是雷電、動能,以現代的觀念來說,宇宙間有一種動能,而動能最大的現象就是雷電,在八卦圖上,它的位置放在東北角上。在震卦的對面西南角上的一個卦是:[插圖]下面一爻是陰爻,上面兩爻是陽爻,恰和震卦的陰陽爻相對,這個卦名是巽,代表宇宙的氣,代表風。

>> 仔細再看這兩個卦的卦象,震卦正所謂一種震動的現象,打雷瞭,雷電震動以後,陽變為陰,陰變為陽,就變成氣流瞭。這兩個卦的位置相對,名為“對宮卦”。

>> 的確不是這個意思,古代人們說的“宮”,就是位置、方位。震卦的對宮卦就是巽卦,宇宙的雷電一震動,就發生大氣流,大氣流摩擦,又發生雷電,這兩個不斷地在互相變化。

>> 另外在圖的西北角上,下面兩爻是陰爻,上面一爻是陽爻,形成:[插圖]艮卦,代表山,它的對宮卦是:[插圖]下面兩爻是陽爻,上面一爻是陰爻,名兌卦,又叫做澤,代表海洋江河。這是先天八卦圖的基本觀念。

>> 其次要註意和提防的,是先天八卦圖的“數”,乃根據八卦排列的秩序產生的

>> 此刻這個先天八卦圖的數字排法是: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這八個數字,假如連接起來,它的順序方向是一條線自正南乾起,走向東南兌,而東方離,而最後至東北震,這是順。另一條線,是起自西南的巽卦,而走向西方的坎,而西北的艮,終於正北的坤,這是逆

>> 這八個卦,是古代人們告知我們,天地間就是這八個大現象在變化,這幾個圖案都是相對的,如乾卦三條完整的[插圖]代表完全的陽,而對面三條中間斷裂的[插圖]-坤卦,代表完全的陰,兩卦的現象是相對的,坎、離是相對的,震與巽、艮與兌都是陰陽相對的。

>> 所以古代人們說:“善易者不言卜。”通瞭《易經》的人,不必算卦,一看現象,就瞭然瞭

>> 在後來進展到一種“梅花易數”,聽別人的聲音,一句話,就知道瞭問卜的結果,這種卜卦的方法,就是依據問卜的時間、空間,那個時候環境、景物,問卜者的身份以及所問的事情等等因素,以《易經》的數理推算結果出來,沒有什麼稀奇。

>> [插圖]艮卦,圖案就是高山,下面兩爻是陰爻,上面是陽爻,畫成線條,就是高山。地球開始形成,原來是一大塊濃漿,漸漸冷卻,凝固起來就是高山,下面平地,再下去就是海洋,陰的上面是陽爻,成凸出的高山。[插圖]相反的,地球的下面是海洋,海洋下面的海底又是石塊為陽,就是兌卦,和高山相對的,這和震、巽兩卦相對,雷電的震動產生氣流,氣流的摩擦產生雷電的道理一樣。

>> 這個圖案,就叫做“先天八卦”,亦叫做“伏羲八卦”,由於我們的先人伏羲,在黃帝、神農以前,伏羲還不是最早的先人,以前還有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慢慢才到伏羲,照我們舊觀念的講法,我們的歷史文化,到此刻已經是兩百多萬年。

>> 那個時候畫八卦,是以我們中國為本位,試依艮、兌、震、巽四個卦的位置看,艮卦在西北,而我國西北高原是高山,艮卦是代表山,由艮卦一直下來,到東南方位是兌卦,而我國的東南,正所謂海洋。西南方位是巽卦,代表風。

>> 但是西南多風,東南多河川及海洋,東北多震雷,西北多高山,這個八卦的圖案,代表著宇宙的一切現象,平面的現象,代表著咱們國傢的地形,由於這是以中國為本位的。

>> 這是初步介紹“先天八卦”,亦即“伏羲八卦”圖案的大約,獲得一個基本的概念,接著下面介紹“後天八卦”,亦其實就是“文王八卦”的方位。

◆ 後天八卦

>> 後天八卦

>> “後天八卦”的卦,還是乾、坤、離、坎、震、艮、巽、兌八個卦,可是圖案上擺的位置完全不相同瞭。

>> 假使對《易經》學到需要在某一方面應用,而且用得有功效,就要特別研究後天八卦瞭。“先天八卦”等於是表明宇宙形成的那個大現象,“後天八卦”是說明宇宙以內的變化和運用的金科玉律。

>> 從前面的圖可以看到,後天八卦的位置,坎卦在北方,離卦在南方,震卦在東方,震卦對面的西方是兌卦,東南方位是巽卦,東北方位是艮卦,西南方位是坤卦,西北方位是乾卦。

>> 說到這裡,先講一點八卦的運籌使用,此刻大傢把這個後天八卦,放到左手的手指上,排的位置是如此的:

>> 無名指的根節上放乾卦,中指的根節上放坎卦,食指的根節放艮卦,食指的中節放震卦,食指的尖節放巽卦,中指的尖節放離卦,無名指的尖節放坤卦,無名指的中節放兌卦。

>> 記住瞭這個手指上的後天八卦,要註意和提防同時記住幾個數字,記憶的方法,可以 使用下面四句歌詞背誦下來,更加容易記住:

>> “一數坎兮二數坤,三震四巽數中分,五寄中宮六乾是,七兌八艮九離門。”[插圖]

>> 從圖上看數字,似乎很亂,其實也就是說仔細研究一下,一點也不亂,試把這個八卦圓圖,加幾條線,改成方圖:[插圖]

>> 從這個圖的位置上看,凡是相對的兩個卦加起來,都得十的和數,假如連中心的五亦計進去,則不管任何一行,橫的、直的、斜的三格總和都是十五,而兩卦相加,都合而為十。

◆ 監本《易經》

>> 監本《易經》

>> 《易經》為啥不容易看懂?由於對象、數方面沒有基本的認識,所以必須把《易經》的象(這個“象”我們不妨輕松點,以現代語來說它是圖案畫)認識清楚。

>> 而且宋朝以後的《易經》註解解讀,大部分是走物理的路線,就是用儒傢的學術思想來解釋《易經》,而我們手邊的這本《易經》,過去叫做監本,就是明朝以後的國子監——近乎現代的國立大學的課本

>> 這個監本是明朝儒傢采用瞭朱熹的思想來定的。

>> 。明朝之所以捧朱熹,等於唐太宗捧道教,由於老子姓李,唐太宗也姓李。明朝的皇帝姓朱,因此也找出一個姓朱的人來捧。

>> 譬如對於乾卦,朱熹認為是那樣,我們亦可以認為是這樣,各有各的理,正理僅有一條,歪理可有千條。而《易》的象與數,卻是科學的,沒有辦法講歪的,就非要學會它的規矩、金科玉律,才能懂得《易經》。

◆ 六十四卦的來歷起源

>> 六十四卦的來歷起源

>> 《易》的象、數,該怎麼樣開始學起?大傢要先把八卦、六十四卦默誦熟瞭,不過這很不容易,但是每一天假如能夠抽出十分鐘到十五分鐘,坐在公共汽車上背誦,三個星期就默誦熟瞭。

>> 八卦的乾三連、坤六斷、震仰盂、艮覆碗、離中虛、坎中滿、兌上缺、巽下斷,這八個卦,是韻文,也還易默誦。至於八八六十四卦,就難瞭。

gou四聲

>這個次序的排列,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是由每一卦變出瞭八個卦,八個卦變成六十四卦,如乾卦的變:[插圖]乾為天,乾是卦名,接著下面天風姤,為啥接著下面就是天風姤?是什麼道理?

>> 這個次序的排列,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是由每一卦變出瞭八個卦,八個卦變成六十四卦,如乾卦的變:[插圖]乾為天,乾是卦名,接著下面天風姤,為啥接著下面就是天風姤?是什麼道理?

>> 像這個[插圖]乾卦,從下數到上,有三爻,名三爻卦,這是先天卦的畫法,是伏羲畫的卦,亦是中國有文字的開始。這八個圖案,是中國文字的始源,亦是中國文化思想的來歷起源。後來人類社會越發展,人事越復雜,三爻卦已經不夠用,就變成瞭六爻卦,如[插圖]乾為天,便是六爻卦。

>> 為啥要用六爻?由於一直到現代的科學時代為止,宇宙間的事情、物理,沒有超過六個階段的。一切的變,隻能變到第六個階段,第七個變是另外一個局面開始。以現代科學證明,物理上、化學上、電子、原子的變,都是六個階段,隻有化學的變有七個階段,可是化學的第七個階段是死的,沒有用的。

>> 古時候的解釋,孔子在《系傳》中說六爻的道理是:“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何謂“三極”?就是天地人三才。人文文化中是人就有男有女,亦即有陽有陰,三才有陰陽相對,三二就得六,這是孔老夫子的心得報告,幾千年來沒有脫離他的范疇。

>> 要註意和提防的,畫八卦是從下面畫起,不像寫字是從上面寫起,如[插圖]既濟卦,第一爻是陽爻,第二爻是陰爻,第三爻是陽爻,第四爻是陰爻,第五爻是陽爻,第六爻是陰爻,這樣一路往上畫的。學《易經》是學哲學,亦是學科學

>> 第一個道理,天下的事情發生變動,都是從下面開始變,換言之是從基層變起;第二個道理,《易經》的卦,原來隻是三爻,後來變成六爻,名稱上就有瞭分別:下面的三爻卦為內卦,上面的三爻卦為外卦,內外兩卦相連起來,自下面開始畫卦,亦說明瞭宇宙事物的變,是內在開始變,如人的變,是內在的思想先變,一個公司機構出問題,必定是內部先出瞭問題,亦是我們中國人說的:“物必自腐,緊接著蟲生。”一切東西都是從內變開始,所以畫卦是由下往上,由內而外。

>> 分宮卦象次序[插圖]乾坎艮震為陽四宮,巽離坤兌為陰四宮,每宮陰陽八卦

>> 我們先看分宮卦象次序的頭八個卦:乾為天,天風姤,天山遁,天地否,風地觀,山地剝,火地晉,火天大有。

>> [插圖]先看乾卦。我們說過,《易經》是講天地間的變道。宇宙間的事物,隨時隨地,在時、空以內沒有不變的。此刻,這個乾卦,第一爻開始變瞭,陽極陰生,一件事物到瞭極點,就要走下坡路瞭,所以咱們國傢的人生哲學,任何事物都留一點餘地,一到瞭極點就完瞭。

>> 這個[插圖]乾卦是陽極瞭,第一爻變瞭,陽極就變陰,是由內開始變,於是外卦還是乾[插圖],內卦第一爻變作陰,便形成[插圖]巽卦,巽為風,所以成為[插圖]天風姤。

>> 接著第二爻變瞭,外卦還是[插圖]乾,內卦第二爻變為[插圖]艮卦,艮代表山,所以成為[插圖]天山遁。繼續變下去,外卦還是不動,內卦第三爻變為[插圖]坤卦,坤代表地,於是成為[插圖]天地否。這樣一看便次序井然,懂瞭這個道理,就容易默誦瞭。

>> [插圖]天風姤,外卦乾就是代表太空,內卦巽代表風——氣流

>> 最妙的是到瞭第三爻一變,外卦還是乾代表天,內卦完全變成坤卦,坤卦代表地,天地否,就是倒黴瞭

pi三聲

>否

>> ,假如沒有宇宙,亦沒有人生,大傢免得煩惱,都空空洞洞的,蠻好。一有瞭天地宇宙,便倒黴瞭。猶如一個窮小子,身上僅有一個明天吃的饅頭,夜間睡覺一定安逸,假使袋裡忽然有瞭一百萬,夜裡反而失眠。

>> 內在開始變,變到第三爻,等於我們內在思想中動一個念頭,想做一件事,逐步地思想成熟瞭,可以進展到外面去瞭,內卦作用與影響到外卦,從內變作用與影響到外變,外面環境亦受到作用與影響瞭,於是外卦的第一爻亦開始變瞭,就變成為[插圖]風地觀,再第五爻變瞭,成為[插圖]山地剝,此刻外卦隻剩下瞭一點陽,所謂“碩果僅存”,陽能被一點一滴剝削完瞭,隻剩最後一點唯一的生機,所以是剝。試看地球上海洋的面積最大,陸地最少,高山又占瞭許多面積,剝削瞭可供人類生存的大地。

>> 從乾卦的本卦開始,到剝卦依然出現瞭六個卦瞭,再變下去,則產生第七個卦瞭,那麼這一次變,我們祖先的金科玉律,不能再往上變瞭,若是再往上變,則很簡單,變成[插圖]坤卦,陽極就是陰。

>> 此刻說乾卦的變,由一、乾為天,二、天風姤,三、天山遁,四、天地否,五、風地觀,六、山地剝,到瞭第七變不能再往上變瞭,於是改為外卦的初爻再變,即第七卦:[插圖]山地剝的外卦即[插圖]艮卦的初爻,亦其實就是[插圖]剝卦的第四爻變,又是陰極陽生,成為[插圖]火地晉,晉就是進步的進。這第七個卦名為遊魂之卦,這是預示由內在的思想變成行動,由行動作用與影響到外在的環境,此刻又是外在的環境,又壓迫自己內在的思想發生瞭變,遊魂就是這樣回來的。到瞭第八變,名歸魂卦,意思是回到本位瞭,內卦變成原位,於是成為[插圖]火天大有。

>> 簡單地說,分宮卦象次序的變是如此的:一、本體卦,二、初爻變,三、第二爻變,四、第三爻變,五、第四爻變,六、第五爻變,七、第四爻變回原爻,八、內卦變回本體卦,知道瞭這個道理,發現原來有如此好的組織,就容易默誦瞭。

>> 再舉[插圖]坎卦:[插圖]坎為水,第一爻開始變,內卦成為[插圖],兌卦為澤。[插圖]水澤節,第二爻再變,陽爻變為陰爻,內卦變成[插圖]震卦,震為雷,於是成為[插圖]水雷屯。照同樣金科玉律依次是[插圖]水火既濟,[插圖]澤火革,[插圖]雷火豐,[插圖]地火明夷,[插圖]地水師。

易經雜說--南懷瑾3

◆ 錯綜復雜

>> 錯綜復雜

>> 我們中國人說話,往往都是來自《易經》,如說“不三不四”,為啥不說“不五不六”或“不一不二”呢?“不三不四”這句話,又是依據《易經》來的。由於《易經》的道理,卦的第三爻和第四爻最重要,這兩爻在卦的正中間,亦是中心的位置,要是一個人不成樣子,就被形容為“不三不四”。又如“亂七八糟”,其實就是從遊魂卦、歸魂卦來的。中國人處處都在引用《易經》的話,隻是自己不知道而已。

◆ 錯綜——正對與反對

>> 錯綜——正對與反對

>> 卦的錯綜復雜有什麼含義?此刻先說綜卦,為瞭使大傢看八卦圖案的方便,還是舉乾卦為例來說明:

>> [插圖]乾卦的第一爻變為[插圖]姤卦,假如把這個[插圖]姤卦倒過來看,或者是平放在桌面上,站到對面來看,就成瞭[插圖]夬卦,這便是姤卦的綜卦。綜卦是相對的,全部六十四卦,除瞭八個卦以外,沒有不相對的,這綜卦是象,而綜卦的理,是告知我們萬事要客觀,由於立場不同,觀念就完全兩樣。

>> 。除此之外,其餘五十六卦都是相對的,這表明宇宙間事物都是相對的,這便是綜卦的道理。

>> 錯卦,是陰陽交錯之義,錯卦的理是立場相同,目標一致,可是看問題的角度不同,所見也就不同瞭。如:[插圖]天風姤卦,它的第一爻是陰爻,其餘五爻都是陽爻,那麼在陰陽交錯之後,變成瞭[插圖],這樣第一爻是陽爻,其餘五爻是陰爻,如上面的這個卦象,它的外卦是坤,坤為地,內卦是震,震為雷,就是地雷復卦,所以天風姤卦的對錯卦,就是地雷復卦。六十四卦,每卦皆有對錯的卦

>> 以《易經》的道理去看人生,一舉一動,皆有相對、正反、交錯,有得意就有失意,有人贊成就有人反對,人事物理都一定是如此的,離不開這個宇宙大原則。

>> 以如今的觀念來解說,綜卦可以叫作反對的或相對的,錯卦可叫作正對的。

◆ 復雜的道理

>> 復雜的道理

>> 《易經》還有一個道理——復雜,亦即等於交互卦的道理,我們都講究互助,這個互象就是《易經》的圖案,像同樣的掛鉤交相掛住,就是一個“互”字

>> 換句話說,這是告知我們看事情,不要看絕瞭,不要隻看一面,一件事情正面看瞭,再看反面,反面看瞭,再把旁邊看清楚,同時旁邊亦要看反面,這樣四面都註意和提防到瞭,還不算完備,由於內在還有變化,而內在的變化,又生出一個卦瞭。

◆ 交互卦

>> 交互卦

>> 此刻談交互卦,以[插圖]火雷噬嗑為例,說明如下:[插圖]火雷噬嗑,如以噬嗑卦的第二爻與第三爻、第四爻卦配上去,便成為[插圖]代表山的艮卦,這便是噬嗑卦的互卦。又把噬嗑卦的第三爻,交到第四、第五爻上去,便成為[插圖]代表水的坎卦,這便是噬嗑卦的交卦。再把噬嗑卦的交卦[插圖]和互卦[插圖]重疊起來,便成為[插圖]水山蹇卦,於是大傢都清楚,噬嗑卦的交互卦就是蹇卦,以圖示之即:[插圖]

>> 至於復雜,復就和綜卦一樣,是重復之義,雜是指相互彼此的相互之關聯聯系,六十四卦可進展到無數的卦,每一卦牽一發而動渾身,都是彼此相互的關系。

>> 再告知大傢一個有趣的事,這六十四卦八宮卦的最後一卦是[插圖]雷澤歸妹,而《周易》卦序的最後一卦是[插圖]火水未濟,這就告知我們,自宇宙開始,人生最後永久是未濟,有始無終,沒有結論,所以學瞭《易經》,沒有人能下一個結論的。歷史沒有結論,人生沒有結論,宇宙亦沒有結論,把握到瞭這個哲學,研究《易經》的道理就出來瞭。

>> 後人把它編成瞭一個韻文的歌,叫做《上下經卦名次序歌》,幫助我們便於記憶。我們要懂《易經》且知道運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萬事萬物皆能未卜先知。

◆ 六十四卦的方圓圖

>> 六十四卦的方圓圖

>> 下面有個伏羲先天卦的方圓圖,很重要。

>> [插圖]

>> 上面這個圖,圓圖是管宇宙的時間,代表宇宙的運行金科玉律,亦可說代表太陽系統時間運行的金科玉律或原理,圓圖中的方圖管空間,代表方位方向,這便是前人的秘傳口訣瞭。

◆ 方圖

>> 方圖

>> 先說方圖,右邊第一行最下為[插圖]乾卦,我們由下向上看,為啥先從下看?八卦的卦爻是自下向上畫的,所以這方圖亦是自下向上看,因此,乾卦上邊的第二卦是[插圖]天澤履,第三卦是[插圖]天火同人,第四卦是[插圖]天雷無妄,第五卦是[插圖]天風姤,第六卦是[插圖]天水訟,第七卦是[插圖]天山遁,第八卦是[插圖]天地否。

>> 是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那麼我們從方圖的第一行由下往上看,全部八個卦,每卦的上卦,亦其實就是外卦,都是天亦即乾卦,而每卦的下卦,亦其實就是內卦,都是按照先天卦的次序乾、兌、離、震、巽、坎、艮、坤配合的,所以成瞭乾、履、同人、無妄、姤、訟、遁、否等八個重卦。

>> 我們再從乾卦起,從右向左看橫列的卦,重卦的次序是乾、夬、大有、大壯、小畜、需、大畜、泰等八個卦,再仔細分析這八個重卦的內外卦,又能夠發現,內卦都是乾卦,而外卦從右到左,則是乾、兌、離、震、巽、坎、艮、坤,又是先天卦的次序。

>> 假如以數字來代表,直行的乾是11。履為12。同人13。無妄14。姤15。訟16。遁17。否18。橫列乾11。夬21。大有31。大壯41。小畜51。需61。大畜71。泰81。以圖示之如下:六十四卦方圖數字圖[插圖]

>> 這個六十四卦的方圖,變化無窮。應瞭解這個圖。以前的讀書人學瞭八卦,就能未卜先知,做事遇見困擾,如有人被重兵包圍瞭,在沒有辦法的時刻,就用這個方圖來算卦,找到最好的方位,安全地沖出重圍。

>> 例如在目前所處的房間內,亦可以劃分成六十四卦,而算出在某一時間,自己處在某一方位最有利

>> 因此我國古代文化的未卜先知,能知道未來的事情,隻不過是一種非常精密的計算方法,但是如要算得正確,還是要靠人的。

◆ 圓圖

>> 圓圖

>> 圍繞在這個方圖外的圓圖,亦是六十四卦,要從哪裡開始看起?這更麻煩瞭,等於我們的羅盤,到處有八卦,不知道上面有些什麼名堂

>> 其實也就是說這也是一個金科玉律問題,圓圖是代表時間,和代表空間的方圖配起來,某一空間在某一時間會起作用。

>> 那麼這個圓圖的六十四卦,是用哪種方式排列起來的呢?我們看圓圖上面頂端左邊的第一個卦是[插圖]乾卦,再看最下面右邊第一個卦是[插圖]坤卦,在這乾、坤之間有一條線,代表夜間天空中的銀河,亦代表地球南極、北極的磁場,緊接著再來排列圓圖。

>> 但要特別註意和提防的,假如是畫卦,還是要內卦畫在內圈,外卦畫在外圈,切記不能錯。

◆ 京房十六卦變

>> 京房十六卦變

>> 此刻講卦的變化方法,這方法用之於卜卦,人事的預知,最早是在漢朝的京焦易,由焦贛傳給京房這一系統,後來演變成各傢的卜法,而京焦易這一系統,也是來自孔子。

>> 京房的易變名十六卦變,後人把它歸納起來成為四句話:“自初至五不動復,下飛四往伏用飛,上飛下飛復本體,便是十六變卦例。”我們以乾卦為例說明:

>> 乾卦,第一爻變為天風姤[插圖],第二爻再變為天山遁[插圖],第三爻再變為天地否[插圖],第四爻再變為風地觀[插圖],第五爻再變為山地剝[插圖],第六爻不能變瞭,如再變成為坤卦就變完瞭,所以第六爻不變,因之第六爻在用的方面是不動的,這不動的第六爻,便成為宗廟。

>> 所謂下飛,事實上是上飛,從下往上飛,上飛是從上往下飛。

>> 像《系傳》上孔子所說的:“易之為書也不可遠,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

◆ 從《系傳》看京氏十六卦變

>> 從《系傳》看京氏十六卦變

>> 繼續談到卦變,下飛四爻,變成火地晉遊魂卦後,跟著八宮卦的變法,下面是最後一變——內卦三爻全變,成為火天大有[插圖]卦,但京房十六卦變的變金科玉律不相同,是到瞭遊魂卦以後,下飛三爻變,成瞭火山旅[插圖],這名為外在卦,剛才提出孔子在《系傳》中所說的“外內使知懼”,就是這個外在。

>> 此刻把乾卦十六變的卦名依次記在這裡:乾、姤、遁、否、觀、剝、晉(遊魂)、旅(外卦)、鼎(內卦)、大有(歸魂)、離(絕命)、噬嗑(血脈)、頤(肌肉)、益(骸骨)、無妄(棺槨)、同人(墓庫)、乾(還原)。京房十六卦變表[插圖]

>> 其他坎、艮、震、巽、離、坤、兌等十六卦變,也都同乾卦一樣。

◆ 京房卦變與人生

>> 京房卦變與人生

>> 這種十六變卦,又說明瞭一個道理,由遊魂、外在、內在,到歸魂告一個階段,總之明瞭人生的流程

>> 如以乾卦比人生,十歲到二十歲為天風姤很好,二十歲到三十歲為天山遁,事業一帆風順,年齡步入中年,三十到四十歲為天地否,差不多瞭,眼睛快老花瞭,快腰酸背痛瞭,四十到五十歲更變瞭,到瞭六十歲則是山地剝瞭,六十以後遊魂之卦,靠後天打坐、練太極、瑜伽術、吃補藥等培養,到底不是本命的力量。遊魂卦弄不好,就火天大有,進入歸魂,假如搞得好,中間還不錯變外卦內卦。所以人生到瞭這一時刻,要曉得外在、內在的因素,假如還不能自知,而認給自己尚在天風姤卦的階段,還想張揚得意,什麼事都幹的話,說不定一下子就到墓庫去瞭,最後回到本體,就進入宗廟,到祠堂裡放木頭牌子(靈位牌)瞭。

◆ 京房卦變的使用方法

>> 京房卦變的使用方法

>> 以上已介紹瞭京房的十六卦變,至於怎樣用呢?其大要是如此的:“占者遇:變入本宮卦者,災福應十分。外戒卦:吉兇從外來。內戒卦:禍福從內起。骸骨卦:生則羸瘦,死不葬埋。棺槨卦:病必死亡。血脈卦:主血疾漏下。絕命卦:事多反復,為人孤獨,不諧於俗。遊魂、肌肉卦:精神恍惚,如夢如癡。歸魂、塚墓卦:墳墓吉,而無事可成也。”

>> 第一個變卦入本宮的,災與禍應十分,就是十六變卦,最後動爻一變還是乾,就進入本宮卦,假如壞是十分的壞,好也十分好。

>> 外戒卦則不同,要看動爻的關系,吉兇是從外來的,譬如卜問房子,如是外戒卦好,這好是外來的,出乎意料的;壞的話,說不定一架飛機掉下來,把整個房子壓垮,不是本身的問題。

>> 內戒卦碰到禍福從內起,從本身起來的,或自己傢中,或公司內部發生問題。

>> 骸骨卦是對人的觀點,生來瘦,瘦得過分,有病的瘦,叫做羸瘦。死不葬埋,死瞭連一塊地都占不到,死無葬身之地。卜到棺槨卦,假如是患病問卦,得到這個卦,就不要慎重考慮痊愈的問題瞭。血脈卦,若患病就要開刀,或者外傷,或者要見血等。

>> 絕命卦,做某一件事情 反反復復,很難滿意,假如看人的命運,畢生都是孤獨的,而與別人合不來。假如是遊魂卦或者肌肉卦,對於人來講,一輩子腦袋昏聵,精神恍惚,如夢如癡。

>> 假使卜到歸魂卦或塚墓卦,除瞭安葬是好以外,其他免談,都是不好的,人算命如走到墓庫運瞭,還有什麼好說的!

◆ 先知——邵康節的毛病

>> 先知——邵康節的毛病

>> 這方法找不到,他把這個鑰匙藏起來,不告知人,假如把這鑰匙一開,就沒有什麼瞭不起。可是話說回來,他也真值得尊敬,他真的可以把孔子以後古代人們們的各種金科玉律融匯在一起,構成一套完整的金科玉律,的確是瞭不起的。可是我往往說我對《易經》僅隻玩玩,不願深入,我怕深入瞭成為邵康節。他五十九歲就死瞭,而且一年到頭都患病,風一吹就垮,夏天外出,車子外面還要張掛佈幔,還要戴帽子,春夏秋冬四季要天氣好才敢出門,由於用腦過度瞭。

>> 可是在歷史上一般懂《易經》的人,能未卜先知的都不健康。《易經》要學通,智慧腦袋要爽朗,如不爽朗被困進去,就變成蝸牛瞭。

◆ 五行思想的起源

>> 五行思想的起源

>> 《易經·系傳》中說到“剛柔相推而生變化”,我們先要認識另一個東西,才能對這句話有更深入一層的認識與瞭解

>> 占卜等數術方面的體系,就是用八卦、五行、幹支配合起來,去作推算。

>> 那麼陰陽五行的文化,可以說比《易經》的文化,亦即中原文化還要更古老一點,或許是黃河下遊,北京、河北這一帶的文化,如黃帝、伏羲這一時代的文化一樣。

◆ 何謂五行

>> 何謂五行

>> 五行的文化,所謂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此刻研究它第一個要註意和提防的,假使算命先生算命,把行認為是走路,那就絕對錯瞭。我們看乾卦象辭的“天行健”這句話,這個“行”是代表運動之義,就是“動能”,宇宙間物質最大的互相關系,就在這個動能

>> 這個“動能”有五種,以金、木、水、火、土作代表

>> 所謂“金”而不是黃金,“水”亦而不是和杯中喝的水一樣,一定不要看成瞭五行就是五種物質。上古文化的五行:金、木、水、火、土,就是現代的地球文化,地球外面的五星,對我們的關系很大,此刻先解釋這五個字。

>> 金,凡是堅固、凝固的都是金。上古時不像現代的科學分類,那個時候對於物質世界中有堅固性能的,以金字作代表。

>> 木,代表著樹木,代表著草,代表著生命中生的功能和根源。草木被砍掉以後,隻要留根,第二年又生長起來。

>> 這便是木的功能,生長力非常大亦特別快,木就代表著生發的生命功能。

>> 水,代表著流動性,周流不息的效果。

>> 火,代表著熱能。

>> 土,代表著地球的本身。

>> 所以稱它們為五行,是由於這五種東西互相在變化,這個物質世界的這五種物理,互相在作用與影響,變化得很厲害,這種變化,名叫生、克。

◆ 五行的生克

>> 五行的生克

>> 說到生、克,我們研究《易經》,都明白知道綜卦。綜卦就是告知我們全地球的事物,皆有正反兩個力量:有生,有克。

>> 在學術思想上,則為禍福氣倚,正與反,是與非,成與敗,利與害,善與惡,一切都是相對的,互相生克

>> 幫朋友的忙,正在他困難中救濟一下,他永久感激,但幫助太多瞭,他永不滿足。常常對好朋友,自己付出瞭很大的恩惠,而結果反對本人的,正所謂那些得過你的恩惠的人,所以做領導的人,對這點特別要註意和提防

>> 此刻青年人談戀愛也知道,愛得愈深,恨得亦愈深,這亦就是“恩生於害”的原理,也是生克的金科玉律。關於五行的生克道理,可以 使用下面這兩個圖案來表現:[插圖]

>> A圖的箭頭是預示相生的,就是依時針的方向順序,依次而生,成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B圖上的箭頭是預示相克的,五行的位置,和第一圖相同,箭頭所指的方向,也是順時針方向,所不同的,相生圖的箭頭,是指向緊憑借自己的鄰居,而相克圖的箭頭,是跳瞭一個位置,指向隔鄰的位置上,於是成瞭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 五行的方位

>> 五行的方位

>> 上面的兩個圓圖,隻是便於說明五行相互生克的關系,而五行所處的方位,並不如上圖,而是像下面的五行方位圖:[插圖]

>> 上面這個五行方位圖(務 必要記住的),為東方木(請特別註意和提防,圖中的方位,是以《易經》的方位為準,不是現代畫地圖的方位),西方金,北方水,南方火,中间位置土,這個方位非常有道理。

>> 西方金,在西藏,越到西方,藏金越多。東方木,植物易生發,早受陽光熱能。南方火,氣候熾熱。北方水,冰雪最多。

>> 金生水,《千字文》——這篇文字很妙,以一千個不同的字,寫成瞭這篇文章,把天文、地理、物理、等等,都容去瞭,幼年讀來似乎無所謂,實在是一篇很偉大的著作——其中有一句“金生麗水”,這個麗水不是浙江的麗水縣。麗水是形容水多,凡是藏金的地方,一定是雨帶地區。

>> 金克木,當然砍木頭要用鐵器,或用鋸子去鋸,這還不足為奇。在古時候,如果門口有一棵大樹,認為風水不好,而又覺得砍伐麻煩,不如讓它自己枯死,就用一枚大鐵釘打到樹的中心,這棵樹很快就枯萎瞭,這便是金克木的現象。

>> 例如金生水,在古時候就論:“水者金之子。”水是金的兒子,於是水生木,木是水的兒子,木生火,火是木之子,火生土,土是火之子,土生金,金又是土之子。

>> 克則是隔代相克

>> 所謂隔代相克,逢三必變,這是一個金科玉律

>> 在生克之中,恩生於害,害又生恩

◆ 天幹與五行

>> 天幹與五行

>> 五行之外,還要加上幹支,要學《易經》的卜筮,沒有什麼秘傳口訣,不外是五行卜筮,重點在五行,不是在八卦

>> 此刻介紹的是天幹文化,天幹文化也很古老。我們研究《易經》發展史、中國文化發展史,知道天幹文化也比《周易》古老得多。天幹地支,我們此刻可以從甲骨文裡找出來,可見這個文化的來歷起源很早

>> 天幹就是五行的金科玉律,意思是說:在這個太陽系中,地球和外面的星球,彼此幹擾的效果。

>> 發現瞭五行的雙重作用,天體在物理世界中,又用瞭十個字的符號,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並編定圖案如下:[插圖]

◆ 天幹五行配

>> 天幹五行配

>> 看到上面的圖案,和前面五行的方位圖案配合起來,就能夠知道,東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中间位置戊己土。

>> 這裡要問,東方或木,都是一個方位或一個動能,為啥要用甲和乙兩個符號來代表?這中間又有另一個金科玉律,這套金科玉律在咱們國傢的算命卜卦上很用得到。

◆ 天幹之陰陽

>> 天幹之陰陽

>> 但是這一套金科玉律,是來自科學的,如東方木,又為啥用甲、乙兩個字來代表,而成為甲木和乙木呢?甲木是代表生長的原素,乙木是成形瞭的代表,換言之甲木是代表生發的物理,乙木是代表成形的物質。丙與丁亦是如此,丙是代表火的原素,丁是代表成形的火。戊己、庚辛、壬癸皆如此。而這中間又分陰陽,如甲木為陽木,乙木為陰木,丙為陽火,丁為陰火,庚為陽金,辛為陰金,壬為陽水,癸為陰水,戊為陽土,己為陰土。如中國醫學,在《內經》上女人的第一次月經來,中國古代認為直接說出女人的隱秘很不禮貌,所以說“女子十四而天癸至”。為啥不說“天壬”至?由於月經是成形瞭的水,同時女子屬陰,所以稱為“天癸”

>> 中醫對於人身各部位的代表為木屬肝,火屬心,金屬肺,水屬腎,土屬脾

>> 這個五行和內臟的關系此刻懂瞭,那麼金生水,肺出瞭問題的時刻,腎一定虧,因此生肺病的人,臉紅紅的,而是腎水不足,火氣上升。肺病到瞭相當嚴重,腎盂就特別擴大,就是腎虧,所以中醫之難學是除瞭講究內臟的個別功能以外,還講究互相作用與影響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因素,也就是生克的道理。

>> 以中醫能站得住,針灸亦是一樣,中醫的醫理,病在上者其治在下,病在下者其治在上,病在左者其治在右,病在右者其治在左,病在內者其治在外,病在外者其治在內。

>> 因此而知人必須讀《黃帝內經》,懂瞭《黃帝內經》就懂得養生長壽之道,亦懂得怎樣修道瞭。

南懷瑾易經雜說這本書怎麼樣?

《易經》為五經之首,是儒道乃至諸子百傢學術思想共同的來歷起源,也是中華文化的本質思想。要真正認識中華文化,不可不清楚《易經》。然而,易理艱深,讀者每看成是畏途,有志者或不得其門而入。懷師的《易經雜說》從“變易、簡易、不易”和“理、象、數”這幾個基本金科玉律入手,將《易經》知識娓娓道來,如數傢珍,把有志學易者引入門徑。《易經系傳》是孔子研究易經的心得報告。懷師在另一部易學講稿《易經系傳別講》中,不但對《易經》有更精辟的講述,也透過對《易經系傳》的分析,深入探明孔孟思想、儒傢學說的文化源頭。內容涉及自然哲理、人文精神、藝術以及身心修養之道。

懷師的儒學著作有5個鮮明的特征:一是以經解經。也就是將唐宋以後的批註推開,依靠熟讀原文來理解儒傢經典。由於在這幾個經典中,前文之義常常在後面的語句中就有清晰的解釋。隻要前後篇章,貫而通之,就自然能理解經典作者原來的思想。《論語別裁》的寫法基本上就是運用瞭這種以經解經的方式。

二是經史合參。也就是將儒傢經典與相關的歷史記錄載入對照、比較、融會,來參究經典作者那個時候所表達的思想。如《論語別裁》以《論語》與春秋時代的史跡相融會,看到那個時候社會、的混亂面貌,以見孔子所開創和確立的文化精神之偉大。《孟子旁通》以《孟子》7篇本經結合戰國時期相關歷史資料,來說明孟子存心濟世的精神所在。

三是旁征博引。懷師幾乎在每一種著作中都用其淵博的知識,包羅諸子百傢思想精華,融會中外古今學說於一爐,且常常能觸類旁通,解答令歷來名儒卻步的難題。例如,《大學》中提及的“知、止、定、靜、安、慮、得”七個修證層次,是先秦時期我國傳統文化中教化學養的特色,也是儒傢心傳的修養功夫。固然這“七證”對後世作用與影響甚巨,但《大學》中並未具體說明怎樣實踐。宋明以來的理學傢囿於門戶之見,而無法疏解清楚。懷師在《大學微言》中借用佛道兩傢學術來闡明“七證”功夫,因而超越前人的見解。

四是深入淺出。懷師講課寫書都鐘意把深奧的道理說得清楚明白易懂,態度平易近人,語言機智幽默。例如,以往《易經》總是給人一種神秘奧妙、莫測高深的體驗感覺。懷師的兩本易學著作則以獨一無二的妙悟勝解,把高深的易理說得人人能懂。通過懷師的講解,讀者會發現《易經》其實也就是說是一門很平易的學問。

五是貫通古今。“通古今之變,成一傢之言”是懷師儒學著作的最突出的特點。在他看來“四書”、“五經”皆有超越時空的價值,但理解這幾個經典不能泥古不化,而是要結合時代的變遷。在《論語別裁》和《大學微言》中,懷師不僅每每聯系今人今事幫助讀者理解經典作者思想,而且經常比照現代世界文化潮流,指明自己民族、國傢今後應該要走的路線和方向。因此,懷師的著作填平瞭古今文化隔閡的溝壑,成為當代中國人瞭解傳統文化的橋梁。

全集的第二類是佛學著作。這部分著作所占數量最多,包括《禪海蠡測》等17種。佛教是對古時候印度文化的一次系統匯總和重大變革。它在漢代傳入中國以後,與中國本土的儒傢、道傢文化相接觸,經歷瞭一個由沖突到融合的過程,逐漸成為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說,六朝以來的中國文化已是儒、佛、道三傢匯合而成的文化形態瞭。因此,瞭解我國傳統文化,離不開對佛教的研究。

佛教在今天這個世界仍有其重要的存在價值。在當前這個時代,全人類都以現代化為社會目標。現代化雖帶過來瞭物質進步,但也造成瞭社會病態。現代化的基調是理性化,理性主義獲得最有力的表現是科學和技術。根源於科學的技術事實上塑造瞭現代世界的品德性格。德國思想傢馬克斯·韋伯稱這種現代理性為“工具理性”,由於它隻涉及達致具體目標的手段和工具的合理性,卻根本無視生命的價值問題。德國法蘭克福學派的當代代表赫勃瑪斯指出:“工具理性之高揚,致使科技意識之橫決,已造成生命世界的殖民化。”在當今世界,人為追逐物質財富而忙碌,自己則迷失在忙碌之中。人們逐漸把自己異化成物,生命成為物的附屬品。人們與自然疏離,與社會疏離,與傢庭疏離,也與自己疏離,割斷瞭與精神傢園的古老聯系。人們在表面上仍舊把幸福、成功或創造視作生活的目標,但事實上已沒有目標。人們愈益被空虛、焦慮、煩躁、寂寞、孤獨和絕望所煎熬,產生一種被美國社會學傢彼德·勃格稱為“心靈的飄泊”的體驗感覺。因此,怎樣安頓人的心靈,對完美人生來說已愈來愈重要。

此時,人們猛回頭才重新發現對人生的意義。,唯有才可以滿足人類超越自我,追求永恒、圓滿、至真、至善、至美的心理需求。這是一切共同具備的功能。因此,人的精神可能改變本人的存在形式,但它是不會消失的。西方基督主張依靠上帝的拯救,實現這種超越。但“上帝萬能”觀念在當今社會理性精神沖擊下已經崩潰。人們不再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上帝創造世界、創造人類,上帝甚麼皆能做,甚麼都能夠做。用尼采的話說,就是“上帝死瞭”。人們可以丟棄上帝這個“拯救者”的幻象,卻不能沒有精神,丟棄超越自我的精神需要。佛教沒有這個“拯救者”概念的拖累。它教人面子自信,依憑借自己的力量從生死痛苦中解脫出來。因此,佛教能夠擔負起安頓人心、提升人生價值的使命。這便是今天佛教由東向西,逐漸在全球廣泛傳播的本質原因。

懷師的17種佛學著作,大體可分成佛經釋讀解義、禪學、佛法修證等三部分。佛經釋讀解義包括《楞嚴大義今釋》、《楞伽大義今釋》、《圓覺經略說》、《金剛經說甚麼》和《藥師經的濟世觀》5種。因為以往流傳的漢文佛經多數都是唐代以前所譯,文辭古奧,語意晦澀。何況時歷千載,理解闡釋,古今完全異趨。因此,一般讀者皆感到佛經難讀,往往望而生畏。然而,這幾個佛經一經懷師講解,就變得清楚明白易懂,為各種文化層次的讀者喜聞樂見。懷師講解佛經的特征是:揉合翻譯和解釋,一方面在保持原文字句意義的前提下,采用現代語言來述說大義;另一方面用現代事物理則來解釋佛法精要。例如,懷師推薦《楞嚴經》為全部佛法綱要。這部經典有條理、有系統地概括瞭佛法的中心要義。不但給利智者指明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法門,也為鈍根者道盡修行證驗方法與次序以及種種方便。古賢稱:“自從一讀楞嚴後,不看人間糟粕書”。可見《楞嚴經》在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懷師指出,《楞嚴經》從七處征心與八還辨見開始,逐層深入、條分縷析地講明心物一元的原理。懷師在《楞嚴大義今釋》中對此作瞭現代闡釋,說明《楞嚴經》是怎樣從身心的實驗去證明物理世界的原理,又怎樣從物理的范圍指出身心解脫實驗的論理和方法。告知我們:佛教所說的心物一元,不但是一種思想理論,而且是基於人們實際心理情形,可加以實驗證明的。因此,佛教確實有科學的證驗和哲學的論據。

當然,佛經的難讀不但在於文字,很多佛經更因其內容博大精深,倘不能通達因明,善於分別法相,精思入神,並從真修實證入手,會之於心,實在很難窺其堂奧。例如,《楞伽經》被公認是最難讀的佛經之一。蘇子瞻曾言:“楞伽義趣幽眇,文字簡古,讀者或不能句,而況遺文以得其義,忘義以瞭心者乎。”懷師精研法相唯識,對《楞伽經》下過一番苦功,慎思明辨,嚴謹分析,歸納論據,融會於心。因此,他在《楞伽大義今釋》中,為讀者清晰地理出此經頭緒:經中first of all借大慧大士之口,提出108個人生思想哲學問題,但佛陀並沒有一一作答,而是開門見山地說心、說性、說相,對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分別加以辨析,緊接著引向形而上的第一義諦,指出一個心物實際的如來藏識作為總答,指示空有不異的事理,說明理論與修證的實際。可見《楞伽經》宗旨在於直指人生的身心性命,與宇宙萬象的本質體性。經懷師一點撥,楞伽奧義昭然若揭。

懷師講經不但為讀者理清脈絡,而且常常點明重點,方便研讀。例如,在中國文化中,《金剛經》是作用與影響很大的一部佛經。它的獨一無二之處在於超越瞭一切,又蘊含瞭一切,不局限於佛教的范疇。千餘年來,無數人研究金剛經,念誦金剛經,因金剛經而得道,金剛經的奧妙秘訣何在?懷師在《金剛經說甚麼》中指出:此經的重點在善護念,這是由凡夫到成道之路,聖人和凡夫同一個修持的方法。護甚麼念?學佛就是證道,一切佛所證的,那個最高的境界叫涅盤。涅盤不是死亡,涅盤是圓滿,不生也不死,不來也不去,永久是清凈。如何護念?應無所住,不生法相,如如不動,不取於相,就是保持內心平靜的這一念。縱然在動亂中,也在清凈,如如不動。又如,《藥師經》是一部通俗但並不易懂的佛經。懷師在《藥師經的濟世觀》中點明:藥師佛12大願是此經重點,顯示瞭救人濟世的大乘精神之偉大。讀者把握瞭這個重點再讀《藥師經》就容易讀明白瞭。再如,《圓覺經》是一部指引眾生怎樣修行成佛的瞭義經。此經記錄載入釋迦牟尼佛答復12位菩薩所提的問題。這12位菩薩各有不同的表相,代表瞭12種修行法門。懷師在《圓覺經略說》中將怎樣明心見性,怎樣修止、修觀和修禪那的重點一一提示清楚。懷師在講解佛經時,往往列舉大量的例子來說明道理。在《圓覺經略說》中,講到見地、修證、行願都詳細舉例說明。許多例子就是懷師自己一身的經歷。在《藥師經的濟世觀》中,懷師常常以親生經歷舉例,融會經義而言解,因而即便深入到極細微處,也使讀者必能有所領悟。

懷師的禪學著作包括《禪海蠡測》、《禪與道概論》、《習禪錄像》、《禪話》、《禪宗叢林制度與中國社會》等5種。當然,佛法修證部分的著作也大多與禪學有關,隻為敘述方便而另列之。兩宋以降,禪宗漸成佛教主流。天下佛徒稱習禪者無計其數,佛寺號禪林者觸目皆是。然大都人對何為禪宗宗旨卻渾然不知,有以枯坐不動為禪宗者,有以遊戲文字為禪宗者。當今之世,像懷師這樣通義理、有修持的禪者已絕無僅有。因此,假如隻就這方面的成就來講,說南懷瑾是當代的禪學大師也是當之無愧的。

《禪海蠡測》是懷師最重要的禪學著作,不但紀錄瞭懷師一生習禪的心得,也是一本禪宗正本清源、撥亂反正之作。懷師開宗明義地點明:禪宗以明心見性,洞達法性為宗旨。廣征博引,直斥各種文字禪、知解禪和口頭禪,直探禪宗的活水源頭。懷師著重闡明瞭禪宗與教理、頓悟與漸悟的道理。佛法在中國大體有十宗之分途,禪宗以外各宗皆依教理(經、律、論)來講修證,唯有禪宗標榜“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後來禪宗之徒以為可以廢棄教下經藏之學而悟道。其實也就是說,禪宗與教理的關系是“言其理則,佛說三藏十二分教,皆為所依。推其極致,則一字不立,揚眉瞬目,已是第二義事矣。”懷師指出:禪宗的古德,固然不一定是先由學習教理而入禪,但大都也都於悟前或悟後通曉義理,融會心宗。因此,習禪者不能忽略研習佛經,應當溫故知新,融通諸說。

當初禪宗所以標榜“不立文字”,是希望擺脫教條,以獨一無二的方法給陷入種種文字名相戲論中不能自拔的佛徒打開思想活路,進入一個充滿自信和活力的world世界。及至唐宋禪門活法已成死語,故諸傢宗祖,不得不別標心法,如參話頭、看公案、擎拳、棒喝等,以勘驗學人,錘煉其知見。但後世習禪者舍本逐末,老死話下,永無出期。懷師有鑒於此,故不以話頭為實法,不以棒喝為傢風,回歸禪宗活潑潑的本來面目。

禪宗自五祖弘忍門下有南北分途,南宗主頓悟,北宗主漸修。後世南宗風行天下,習禪者以為禪宗法門不需坐禪,隻須於一機一境上驟然悟得,就能夠得道瞭。懷師指出:“盡一大藏教,統諸修行法門,皆漸法耳。即禪宗祖師,於言下頓悟者,亦由熏修漸積而來。”因此,習禪者必須註重修定。至於是先修後悟、修悟同時,還是悟後起修,懷師認為:三說雖異,通途是一,根器各異,自知適應,不必爭論高下。懷師的禪法不但融合佛教顯密之學,而且貫通儒、道各傢之言,相較比量,會歸一旨,別開生面。

《習禪錄像》是懷師歷年主持禪七的開示語錄,及十方來學的修行報告。假此文字因緣,讀者或可一睹名符其實的禪門風范。禪七用意在克期取證,以求明瞭生命之真諦,生死輪回之原因,進而超越生死。懷師參照禪密,采用唐宋方法,因眾生習氣煩惱各有不同,打破傳統打七方法,嘻笑怒罵,因人施教。讀者如能將此書與《禪海蠡測》結合在一直讀,對懷師的禪學思想與造詣會有更深一層的理解。《禪與道概論》的前半部敘禪宗宗旨與宗派源流,以及禪宗對中國文化之作用與影響。《禪話》深入淺出地介紹歷代禪門公案,堪稱一部通俗禪宗史。《禪宗叢林制度與中國社會》則詳述禪宗叢林制度的特征、起源和演變。這3種著作從不同方面介紹有關禪宗的知識。

佛法修證著作包括《靜坐修道與永遠不死》、《定慧初修》、《一個學佛者的基本信念》、《禪觀正脈研究》、《怎樣修證佛法》等5種。學佛不同於學習其它知識,不但要研讀佛學理論,而且必須親身實踐。見地、修證及行願是學佛修行必須依持的綱要,且三者不可分離。懷師在《一個學佛者的基本信念》中指出:行願是修學一切佛法的基礎。一個學佛者必須把信念建立在普賢菩薩般的大行大願上,才能突破來自多生累劫的罪障惡業,成就菩提道果。他在書中深入淺出地闡述瞭《華嚴經·普賢行願品》的密義,公開瞭普賢行願的修持法門。《怎樣修證佛法》是懷師最重要的著述之一,對學佛修證的實際步驟有精辟的講解及具體的指引,對修持路上的迷惑、歧路以及不自覺的錯誤都一一糾正。《定慧初修》是懷師傳授止觀、修定、修慧的講記,適合剛入門的人。其中,《觀無量壽佛經大義》著重介紹修凈土法門的入門知識,闡述瞭凈土與禪、唯識學的關系,消除修凈土隻是有口無心念佛號的誤解。大乘必須以小乘作基礎,小乘的修法是甚麼?懷師在《禪觀正脈研究》中,以《禪秘要法》作底本,教授白骨禪觀修法。經過這個觀法的修持,我們身體不凈的本相就會如實呈現心中,有助破除身見,進而見到空性。《靜坐修道與永遠不死》是有關靜坐修持最權威的著作。懷師在書中融合儒、釋、道三傢靜坐的原理,吸取藏密氣脈、明點諸法的知識,配合中西醫學,評述古往今來各門各派修道者的修持經驗,傳授正確的修定方法,解答氣脈反應變化的各種問題。懷師對佛法修持的傳授於今是獨步天下的。他不但融合瞭佛教顯密,儒釋道三傢,中西醫學,、哲學與科學等各方面知識,更加的重要的是他有數十年親身修持成就的功夫。懷師的禪定功夫是經過科學鑒定的。的鐵路醫院骨科主任周孝儒醫師和中興醫院麻醉科主任張慶灼醫師曾使用測試儀器,對懷師入定時的生理狀態進行測試。結果發現他的心電圖上呈現一條直線,不再有上下波幅。科學證明禪定境界的“氣住脈停”真有此事。

此外,收入全集的懷師佛學著作還包括《中國佛教發展史略述》和《道傢密宗與東方神秘學》兩種。《中國佛教發展史略述》是一本簡明的佛教史,從印度佛教起源,談至佛法傳入中國後的經過,以迄於當代世界各國的佛教現狀,對瞭解佛教歷史淵源提供瞭清晰的線索。《道傢、密宗與東方神秘學》介紹有關《易經》、中醫、神仙丹道以及西藏密宗的原理,闡述密法真義,道破神秘儀式之假象。誠如懷師所言:在人類文化中,神秘學自古相傳至今,似非,似哲學非哲學,亦、亦哲學。中國作為有悠久歷史文化的文明古國,是神秘學的策源地之一。以往神秘學因其神秘莫測而流行,人們常常牽強附會、妄引仙訣法要,甚至借此聚眾斂財。倘能發揚科學精神,去偽存真,去蕪存精,仍能從中發掘很多寶貴的文化遺產。

全集的第三類是有關道傢學術的著作,著重是《老子他說》和《中國道教發展史略述》2種。此外,前述《禪與道概論》、《靜坐修道與永遠不死》和《道傢密宗與東方神秘學》等佛學著作中,也有部分篇章是談道傢學術的。道傢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主流之一。道傢學術自老、列、莊諸子以下,“綜羅百代,博大精微”。自兩漢後,道傢一變而集於道教,因其“綜羅百代”之故而不免生“雜亂怪誕,支離破碎”之弊。因此,到瞭近代社會,學者常常把道傢文化看成是,更有一班孤陋寡聞者臆斷道教本身沒有思想學術,隻是對佛教的抄襲而已。懷師早年曾鉆研道傢學術,深得其中三昧,因此對道傢文化頗為推崇。他曾說:在儒、佛、道三傢裡,佛傢是偏重於出世的,固然佛傢的大乘道也主張入世,普救眾生,但出傢修道的人本身還是偏重於出世;而且佛傢的學問從心理入手,緊接著進入形而上道。儒傢的學問,又以孔孟之學為歸趨,則是偏重於入世的,固然像《大學》、《中庸》亦有一部分出世思想,但究竟是偏重入世,從倫理入手,緊接著進入形而上道。道傢的學問,老莊之學就更妙瞭,可以入世,亦可以出世;或出或入,都任其所欲。在自個的養生?/ca>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