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幹地支發明者(天幹地支是依據什麼發明出來的)
一:天幹地支是誰發明的?
天幹地支簡稱“幹支”,十天幹: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十二地支:子(zǐ)、醜(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註:十二地支對應12生肖——子:鼠;醜: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
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十幹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古代人們以此作為年、月、日、時的序號,叫“幹支紀法”。
兩者按固定的順序互相配合,組成瞭幹支紀法。天幹地支在中國古代主要用於紀日,此外還曾用來紀月、紀年、紀時等
早在公元前2697年,於中華始祖黃帝建國時,命大撓氏窺探天地之氣機,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幹,及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為紀歷之符號。依據《五行大義》中記錄載入,幹支是大撓創制的。大撓“采五行之情,占鬥機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謂之幹,作子醜以名月,謂之枝。有事於天則用日,有事於地則用月。陰陽之別,所以有枝幹名也。”
我國歷法以月球繞地球一周的時間(29、5306天)為一月,以地球繞太陽一周的時間(
365、二十四19
天)為一年,為使一年的平均天數與回歸年的天數相符,設置閏月。據記錄載入,公元前六世紀中國開始采用十九年七閏月法協調陰歷和陽歷。
天幹地支,是古代人們建歷法時,為瞭方便做60進位而設出的符號。對古時候的中國人來講,天幹地支之存在,就好像阿拉伯數字般的單純,而且後來更開始把這幾個符號運用在地圖、方位及時間(時間軸與空間軸)上,因此這些數字被賦於之義就愈來愈多瞭。
古代人們(一說黃帝)觀測朔望月,發現兩個朔望月約是59天的概念。12個朔望月大致上是354天多(與一個回歸年的長度相近似),古代人們所以就獲得瞭一年有12個月的概念。在搭配日記法(十天幹),產生陰陽合歷,發展出如今的天幹地支;較為成熟時應該是在夏商周三代。
【來源】
它源自遠古時代對天象的觀測,是為“河圖”。
河圖和洛書,乃由天象觀察中產生的,在三代時期便形成帝王的寶貴之物。河圖和洛書構造簡明,它是我國古代的文化基石之一。清代經學傢廖平,曾將詩經,易經,內經三者反復印證,證實瞭內經的論理本於易經,而易經之數理又取則於河洛。
河圖以十數合五方,五行,陰陽,天地之象。圖式以白圈為陽,為天,為奇數;黑點為陰,為地,為偶數。並以天地合五方,以陰陽合五行,所以圖式結構分佈為:
一與六共宗居北方,因天畢生水,地六成之;二與七為朋居南方,因地二生炎,天七成之;三與八為友居東方,因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四與九同道居西方,因地四生金,天九成之;五與十相守,居中间位置,因天五生土,地十成之。河圖乃據五星出沒時節而繪成。五星古稱五緯,是天上五顆行星,木曰歲星,火曰熒惑星,土曰鎮星,金曰太白星,水曰辰星。五行運行,以二十八宿舍為區劃,因為它的軌道距日道不遠,古代人們用以紀日。五星一般按木火土金水的順序,相繼出現於北極天空,每星各行72天,五星合周天360度。由此可見,河圖乃本五星出沒的天象而繪制,這也是五行的來歷起源。因在每一年的十一月冬至前,水星見於北方,正當冬氣交令,萬物蟄伏,地面上唯有冰雪和水,水行的概念就是這樣形成的。七月夏至後,火星見於南方,正當夏氣交令,地面上一片熾熱,火行的概念就是這樣形成的。三月春分,木星見於東方,正當春氣得令,草木萌芽生長,所謂“春到人間草木知”,木行的概念就是這樣形成的。九月秋分,金星見於西方,古時候以多代表兵器,以示秋天殺伐之氣得令,萬物老成凋謝,金行由此而成。五月土星見於中天,預示長夏濕土之氣得令,木火金水皆以此乃中點,木火金水引起的四時氣候變化,皆從地面上觀測出來的,土行的概念就是這樣形成的。
二:幹支紀法是誰創造的?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誕生瞭“天幹地支法”來計算時間,不曉得大夥對它瞭解多少呢?接下來就由我帶大傢看看幹支紀法是誰創造的?希望對大傢有用處!
幹支紀法是誰創造的?
在我國古代的歷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稱為“十天幹”;子、醜、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叫做“十二地支”。兩者按固定的順序互相配合,組成瞭大傢都知道的“幹支紀法”。據現有文獻資料可知,我國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二月己已起,連續用幹支紀日,一直到清末宣統三年(1911年)止,已有2六百多年的歷史,是迄這一世界上最長的紀日資料。從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來看,幹支紀日法在殷商時代已普遍流行,並已有類似日歷的《幹支表》出現。(見《殷虛書契前編》三卷二葉四片)在東漢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按六十甲子的次序來紀年開始成為定制而施行,這種幹支紀年法一直沿用到今天。此外,“幹支”在中國古代還曾被用來紀月、紀時等。
幹支和幹支紀法是誰創造的呢?《世本》說:“容成作歷,大橈作甲子。”《尚書正義》解釋說:“二人皆黃帝之臣,蓋自黃帝以來,始用甲子紀日,每六十日而甲子一周。”對這大橈創造幹支的傳說,人們多不認為信。於是,幹支起源問題便成瞭一個謎,於是有人認為:“幹支和幹支紀法究竟最先出於何處?看來是很雄總結出結論的。”(唐漢良《談天幹地支》)
早年,梁啟超在《國文語原解》中認為“天幹”“地支”這22字頗為“奇異復雜而匪夷所思”,所以,許慎《說文解字》對這幾個字義的訓釋最為牽強附會,不達本義。他在文中引用瞭丹徒馬氏良對“幹支”的建議。馬氏良認為:“幹支”22字“與歐洲通用之羅馬字母同物,腓尼西亞及希臘文,皆22母,其數與此正同”。他把“幹支”與羅馬、腓尼西亞(腓尼基)和希臘文的字母等同起來看待,並從字形和讀音上指出瞭彼此間的聯系。如“甲”篆文字j,與羅馬文的A和希臘文的Φ在字形上都相近,在讀音上,粵語的“甲”音也與A相似。其他如乙、丙、丁、申等字的古篆體寫法與羅馬的I、B、T、S在字形和讀音兩方面皆相類似。對於馬氏良的解釋,梁啟超預示不贊同。他覺得中西從古至今的字形與讀音、方言屢經變遷,“若從兩方面盡搜羅其異形異音而校合之,安此二十二文,非即腓尼西亞之二十二母乎?”並譏馬說為“空前之新發明”。(《飲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
郭沫若在1929年所著《甲骨文字研究。釋支幹》一書中,對“天幹”和“地支”等有關問題,旁征博引,詳加考釋。郭沫若認為,自漢以來,人們對幹支的種種解釋,都是望文生義的臆測,從古文字和神話傳說的角度來看,“十天幹”純屬於十進位記數法的自然發生,其中多半是由殷人所創制的。
這幾個字既無神秘的意味,也沒外來的痕跡。(見《沫若文集》第一4卷)對於“十二地支”,郭老則認為追溯於古巴比倫。由於巴比倫天文學把太陽周年視運動的路徑——黃道分為十二宮,而中國古代則把周天分為十二辰,並用十二地支來命名。郭老把十二辰與十二宮互相比較後,主張咱們國傢的十二辰和十二地支都是從巴比倫的黃道十二官演變而來的,其傳人咱們國傢的途徑,郭老推測也許商民族“本自西北遠來,來時即挾有由巴比倫所傳授之星歷知識,入中土後而沿用之”,或許“商室本起 源於東方,其星歷知識乃由西來之商賈或牧民所輸入”。(《沫若文集》第一4卷)
從我國上古的`夏代帝王世系中可以看見,“十幹”中的字已被人用以名號,商代湯王以下的所有帝王之名字中都用到瞭“十幹”,於是,有人認為“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可能已有幹支”產生瞭。此乃幹支源於中國說,但較含糊。(陳遵媯《中國天文學史》第一卷)
力駁幹支外來說的是鄭文光所著的《中國天文學源流》一書。鄭文光認為,各個古老民族相互單獨產生的古時候天文學體系,雖有相異之處,但在研究共同的對象中也必然會有相似的地方,所以,“猜測咱們國的幹支法來自巴比倫”是不科學的。他進一步考證認為“十天幹”追溯於中國古代羲和“生十日”的神話傳說,是十進位法概念在記時中的反映。他依據郭沫若的甲、乙、丙、丁為“魚身之物”;戊、己、庚、辛、壬、癸是武器的考釋意見,認為“天幹”產生於漁獵時代的原始社會。至於“十二地支”,鄭文光認為它是由常羲“生月十有二”的神話傳說演變而來的,產生於殷商之前,並又演變為十二辰。十個太陽和十二個月亮的傳說,反映瞭人們對日月出沒的時間認識。他強調指出,十二支著重是刻畫瞭“十二個朔望月中的新月始見時(古時候稱為”胐“,即初三)其附近的星座”。按順序把十二支的甲骨文字形與新月所在天區的星象比較後,鄭文光認為,子與獵戶座等對應的兩者在形態圖案上,皆有相像的地方。可見十二支的產生與觀察天象有重要的聯系。
他還指出,“十二支宜乎是夏人的創作”,由於亥是商族先祖之名字,他是個“二首六身”的怪物,那個時候,日益強大起來的商族已對夏族構成瞭威脅,所以,夏人故意把商族的先祖——亥貶之為十二支之末。
天幹和地支究竟產生於何地,源於何事、何物,真是個謎!
來源沿革
幹支紀法在中國民間很早就使用瞭。史書上說中天皇君兄弟十三人,其中一人發明瞭數字,繼而又發明瞭天幹、地支。發明瞭天幹:閼逢、旃蒙、柔兆、強圉、著雍、屠維、上章、重光、玄黓、昭陽。發明地支:困頓、赤奮若、攝提格、單閼、執徐、大荒落、敦牂、協洽、涒灘、作噩、閹茂、大淵獻。天皇則以十兄弟為十天幹,以閹茂、大洲獻配入十二地支,另以十名(之後的地皇兄弟名)困頓、赤奮若、攝提格、單閼、執徐、大荒落、敦牂、協洽、涒灘、作噩合為十二地支。地皇依據三辰發明瞭歷法,地鏗以日照為晝,月照為夜,一晝夜為一日,三十日為一月。三辰歷法的發明,後世歷法基本沿用一年十二月,一月三十日的定式。
幹支的發明標志著最原始的歷法出現,配合數字用來計算年歲。在之後的傳承中,黃帝時代把幹支之名簡化為一個字。在《史記》《爾雅》等均有對照關系的記錄載入。但是《史記》與《爾雅》的版本不一樣。「大歲在甲曰閼逢,在乙曰旃蒙,在丙曰柔兆,在丁曰強圉,在戊曰著雍,在己曰屠維,在庚曰上章,在辛曰重光,在壬曰玄黓,在癸曰昭陽。」(語出《爾雅·釋天》)「歲陽,大歲在寅曰攝提格,在卯曰單閼,在辰曰執徐,在巳曰大荒落,在午曰敦牂,在未曰協洽,在申曰涒灘,在酉曰作噩,在戌曰閹茂,在亥曰大淵獻,在子曰困敦。在醜曰赤奮若。」(語出《爾雅·釋天》)後世以十二支紀月,稱之為月建,因為地支的數正好為十二,所以各月紀月的地支是固定的。那個時候人們一般把"日南至"即冬至的十一月定為子月,所以十二月為醜月,正月為寅月,二月為卯月,其後順次為辰月、巳月、午月、未月、申月、酉月、戌月、亥月。在各月固定地支之情況下,再配上天幹,就是幹支紀月法。
木星中國曾經采用過木星紀年,古代人們認為12年木星行天一周,所以把它稱之為歲星,並且把它的運行軌道分為12份,即12次,歲星一年移過一次,以次紀年。因為歲星的運行方向是自西向東的,與實際觀測的星象的運行方向正好相反,又由於歲星的運行並不均衡,有時還有逆行,所以用它來紀年有不少不方便之處。於是古代人們就假想瞭一個與歲星運行方向相反的"太歲"(歲陰、太陰),它每十二年在天球背景上自東向西均勻地運行一周,這就能夠用每一年太歲所在的軌道部分來稱呼該年。《開元占經》所引甘氏歲星法以及《漢書·天文志》所載甘、石歲星紀年法,表明戰國時代廣泛使用這種紀年法,並一直使用到秦和漢初,它是幹支紀年法的前身。後因發現木星運行的周期並不嚴格為12年,而是11、86年,因而再用太歲紀年就與實際的天象不相符合瞭,所以從東漢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以後,就一步步廢止瞭太歲紀年法而隻用幹支紀年法。
幹支紀日法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在發掘出的殷代甲骨片上已發現瞭完整的幹支表。可能在盤庚遷殷(約公元前1300年)之前,已經采用幹支紀日瞭。但是這種紀日法是不是有過間斷和錯亂,現今還不可以肯定。但從春秋以來,這種紀日法已被證明沒有間斷和錯亂。《春秋》所記第1次日食發生在魯隱公三年(公元前720年)二月己巳日,經現代計算證明,這個日期確實發生瞭一次日食,所以這個日期的記錄載入是準確的,表明從那時以來一直到清宣統三年(1911年)止,其間歷經2600餘年,我國一直井井有條地使用幹支連續紀日,未發生一日差錯,這是全地球最長的紀日史料,也是全地球極其珍貴的一份科學文化遺產。
我國古代使用過多種時段制度。春秋戰國時代曾用過十時制,即把晝夜各分為5個時段,晝有朝、禺、中、晡、夕;夜有甲、乙、丙、丁、戊,共10個時段。這種時段的劃分是不等長的,由於春夏秋冬四季中晝夜的長短是不一樣的。到秦漢以後,十時制就廢止瞭。至於幹支紀時,它是什麼時代產生和運用的,已經無從查考瞭。但是它當是在古時候十二辰制的基礎上演變出來的。古時候將一晝夜分為十二個時辰,並用子、醜、寅、卯等十二地支預示,子時的正中為夜半。一種相當普遍的觀點是,十二辰大約是在二十八宿之前創立的;到瞭唐代,才將十二支配上十幹,成為幹支紀時。
幹支組合
天幹地支所謂幹支就是天幹、地支之總稱,它是一種周期性的循環順序。十幹曰閼逢、旃蒙、柔兆、強圉、著雍、屠維、上章、重光、玄黓、昭陽。十二支曰:困頓、赤奮若、攝提格、單閼、執徐、大荒落、敦牂、協洽、涒灘、作噩、閹茂、大淵獻。後世簡化為一個字。天幹地支紀年法是60年一個循環,十幹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兩者按固定的順序互相配合,如:
甲子、乙醜、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戌、乙亥、丙子、丁醜、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醜、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醜、壬寅、癸卯、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醜、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於是,天幹地支紀年法中是60年一個循環並不是120年。
三:天幹地支是怎麼來的呢?
這即是數學上的排列組合題。
1。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稱為“十天幹”;
2。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稱之為“十二地支”。
天幹中任一字可以與地支中任一字進行組合,共有10組,每組12個,共1二十個。
不過,天幹地支紀年法必須天幹在前地支在後,排除瞭地支在前天幹在後這一組合,故而1二十個組合中僅有一半是符合要求的,亦即60個。這也是為啥天幹地支紀年法60年一輪回的緣故。
更多閱讀:
天幹地支據說其發明者是四5000年前上古時期的大撓氏。例如唐代劉恕在《通鑒外紀》中就引古書說:“(黃帝)其師大撓,始作甲子。”大撓作甲子雖是傳說,但從殷商的帝王名字叫天乙(即成湯),外丙,仲壬,太甲等來看,幹支的由來必早於殷代,即在三千五百年之前便已顯現瞭。
起先,咱們祖宗僅是用天幹來記日,由於每月天數是以日進位的;用地支來記月,由於一年十位個月,正好用十位地支來相配。可是隨之不久,人們感到單用天幹記日,每一個月裡仍然會有三天同一幹,所以,便用一個天幹和一個地支分別依次搭配起來的辦法來記日期,之後的日子,幹支記日的辦法就被漸漸引進瞭記年,記月和記時瞭。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天幹地支
四:天幹地支是誰發明的?
天幹地支,簡稱“幹支”,是夏歷中用來編排年號和日期用的。
天幹: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稱為“十天幹”,簡稱“天幹”。其中甲、丙、戊、庚、壬為陽幹,乙、丁、己、辛、癸為陰幹。
天幹讀音:甲(jiǎ)、乙( 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
地支:子(zǐ)、醜(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n)、亥(hài);十幹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古代人們以此作為年、月、日、時的序號,叫“幹支紀法”,主要用於計時。12生肖用於記年。
十二地支對應12生肖——子:鼠;醜: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 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十二地支讀音:子(zǐ)、醜(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被稱作“十二地支”,簡稱“地支”。其中子、寅、辰、午、申、戌為陽支,醜、卯、巳、未、酉、亥為陰支。
天幹地支紀年的口訣訣竅是:
“公元年數先減三,除10餘數為天幹,基數改用12除,餘數便是地支年”。
以2023年為例,年份減3得基數2023,除以10得餘數8,對查天幹次序(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得“辛”,再將基數2023除以12得餘數是2,再循環對查地支次序(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得“醜”故2023年為辛醜年。(若得0可理解為1之前即12)
計算方法就是:
天幹算法:用公元紀年數減3,除以10(無論商數)所得餘數,就是天幹所相應的位數;
地支算法:用公元紀年數減3,除以12(無論商數)所得餘數,就是地支所相應的位數; 天幹: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天幹即:甲、乙、丙、丁、戊(wù)、己、庚、辛、壬(rén)、癸(guǐ);十二地支即:子、醜、寅、卯(mǎo)、辰、巳(sì)、午、未(wèi)、申、酉(yǒu)、戌(xu第1聲)、亥。
十二地支又與12生肖對應:子鼠、醜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一、
二、
1 ~10 甲子 乙醜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11~20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醜 戊寅 己卯 庚辰辛巳 壬午 癸未
21~30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醜 庚寅辛卯 壬辰 癸巳
31~40甲午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醜 壬寅 癸卯
41~50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醜
51 ~60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五:壬戌年,是什麼幹支紀年,有啥來歷?
壬戌年就是幹支歷的六十甲子中的一年,大約相應的公歷年份如1982。1922。1862···(60年一周期),是戌(狗)年。
壬戌年就是幹支歷的六十甲子中的一年,是戌(狗)年。所謂幹支紀年,亦即:幹支就字面意義來說,就相當於樹幹和枝葉。中國古代以天為主,以地為從,天和幹相連叫天幹,地和支相連叫地支,合起來叫天幹地支,簡稱幹支。
天幹有十個,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個,依次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古代人們把它們依照甲子、乙醜、丙寅。。。。。。(亦即天幹轉六圈而地支轉五圈,正好一個輪回)的順序而不重復地搭配起來,從甲子到癸亥共六十對,叫做一甲子。我國古代人們用這六十對幹支來預示年、月、日、時的序號,循環往復,循環不斷,這便是幹支紀年。
更多閱讀:
幹支紀年起算自24節氣的立春,而幹支紀年又是幹支歷的紀年方法。歷代官方歷書(即黃歷)都是如此。民國後,皇帝年號被棄用,農歷隻能借用幹支來紀年,它一年的范疇在正月初一至除夕內,此點並沒有爭議。
而農歷和幹支歷是兩種不一樣的歷法,兩者在年份起點、月份劃分規則、每一年天數等都不相同。因為民國後使用瞭公歷,不少民眾在歷法知識上的欠缺,所以常把幹支歷和農歷混淆。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壬戌年 (幹支紀年法)
六:甲乙丙丁以及子醜寅卯的來歷?
天幹地支簡稱為“幹支”
天幹地支相當於樹幹和樹葉。它們是一個互相依存,互相配合的整體。我國古代以天為“主”,以地為“從”。“天”和“幹”互聯叫做“天幹”;“地”和“支”互聯叫做“地支”,合起來就是“天幹地支”。
天幹有十個字,依次順序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總稱為“十天幹”。
地支有十二個字,依次順序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總稱為“十二地支”。
這種有趣的天幹地支,據說其發明者是四5000年前上古時期的大撓氏
參考資料:http://resource。yqedu。com。cn/statics/zxxtb/czpdx/lshm/lshm14/lifa/tiangandizhi。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