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太歲屬於道教嗎(犯太歲是佛教嗎)
一:犯太歲的起源說法,是來自道教嗎
犯太歲起源
中國民間有“六十星宿”信仰,“六十星宿”緣起於我國傳統的紀年方式——幹支紀年法。此法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幹和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依照順序組合起來紀年,如甲子、乙醜等,共得到60個組合,稱為六十甲子,如此循環往復,無窮無盡。
咱們國傢的道傢提出“本命”的講法,將出生年的六十甲子幹支之年,稱為“本命元辰”,即本命年。如某人出生於甲子年,那麼甲子其實就是其“本命元辰”,甲子年其實就是其本命年。道傢還認為六十甲子即六十星宿,代表著六十尊元辰星宿神。
“本命元辰”是中國古代人們提出來的獨具智慧的概念,而說道“本命元辰”又不得不說起太歲。太歲(又稱太陰、歲陰)是我國古代天文和占星術中虛擬的一顆與歲星(木星)相對並相反運行的星,隨著歲月的流逝,後被演化成一種神隻信仰。民間所言的太歲也叫歲神,也叫作歲星、順星。六十甲子的每年都對應一個太歲,如逢甲子年,甲子其實就是太歲,逢乙醜年,乙醜其實就是太歲。
《月令廣義·歲令二》雲:“太歲者,主宰一歲之尊神。凡吉事勿沖之,兇事勿犯之,凡修造方向等事尤宜慎避。又如生產,最引自太歲方坐,又忌於太歲方傾穢水及埋衣胞之類。”《協紀辨方書》卷三引《神樞經》雲:“太歲,人君之象,率領諸神,統正方位,斡運時序,總歲成功……若國傢巡狩省方,出師略地,營造宮闕,開拓封疆,不可向之。黎庶修造宅舍、築壘墻垣,並須目避。”
太歲,最早出此刻《荀子·儒效》篇中,而避太歲的信仰則是從避歲星的占星術中分化出來的,兩種信仰在戰國時期往往混淆,一直要到漢代以後才逐漸厘清。據唐代杜佑《通典》記錄載入,北魏道武帝時,已立“神歲十二”(即十二個太歲神)專祀。《春明夢餘錄》載:“明洪武七年(1374)甲寅,令仲春秋上旬擇日祭太歲。”太歲神因時而化,原本是兇神,後逐漸成為民間守護神。據《夷堅志》載,宋時常州東嶽廟後所供太歲,已儼然冠冕,具有人格特征。自元明以後,最高統治者設專壇祭祀太歲神,並常與月將日值之神並祭。因歲神為值年之神,掌人間一年禍福,又稱“值年太歲”,俗稱“歲君”。後來道傢又把太歲稱為大將軍。《神樞經》雲:“大將軍者,歲之大將軍也。”《正統道藏》中稱六十年太歲神均有真名實姓,且都有神歷。
那麼,這幾個太歲神是一些哪些人呢?如“丙子神仙郭嘉大將軍”,郭嘉為人慷慨,生有大志。從國子生升登為進士,被授林州判官的官職,後任翰林編修、監察禦使。
二:犯太歲是真是假?犯太歲是嗎?
犯太歲是的講法嗎:
犯太歲是地道的民間信仰,在嚴格的佛教教義立場上來看,是徹頭徹尾的附佛外道。還有一點希望您搞清楚,那就是何謂,是指:對一樣東西沒有透徹的或正確的瞭解,就人雲亦雲迷迷糊糊的去信仰去崇尚。對於民間信仰隻要不反人類反社會那就隨他去吧。既然存在,那就一定有存在的道理。畢竟皆有端正人心的效果與功能。假如說他有靈驗那也不會比皈依三寶的靈驗。這東西歸根到底還是劃在領域內的。
何謂太歲年 :
太歲也叫歲神,也叫作歲星,順星。中國古代記歷用六十甲子,由天幹地支循環,六十年為一周,每年由一位太歲輪值,太歲能祛除邪魅,獎善罰惡,掌理人間禍福之事,為值年太歲,俗稱為歲君也。如逢甲子年,甲子其實就是“太歲”,逢乙醜年,乙醜其實就是“太歲”。《月令廣義·歲令二》:“太歲者,主宰一歲之尊神。凡吉事勿沖之,兇事勿犯之,凡修造方向等事尤宜慎避。又如生產,最引自太歲方坐,又忌於太歲方傾穢水及埋衣胞之類。”
太歲為道教神名,相傳為天界兇神,來源於於古時候的天體崇尚,與歲星有一定之關系。古代人們以天幹地支紀年,甲子起至癸亥,共六十年為一循環,是為六十甲子神,又稱六十元辰,各神都有姓名,道教稱太歲為「大將軍」。
公元1190年,歲次庚戌,金章宗瑞聖皇太後久病不愈,禱於丁卯元辰,果愈,乃命建丁卯瑞聖殿於北京,供奉丁卯元辰,人稱「順星」,因可求流年順利。每年正月初八日特定為「順星節」,後於明永樂年間敕建北京白雲觀瑞聖殿,至清初全真龍門派第七代宗師王常月改瑞聖殿為元辰殿。
三:犯太歲是麼
犯太歲是麼
犯太歲是的講法。
犯太歲(太歲爺頭上動土),是普通老百姓對遭遇困難或對於當下發生瞭不好的事情的通俗叫法。
名詞解釋
民間傳說太歲是太歲神的簡稱,乃道教值年神靈之一,一年一換,當年輪值的太歲神叫值年太歲(流年太歲)。太歲神在所有神中,作用與影響力最大,素有年中天子之稱,主管人世間一年的吉兇禍福。
出處
《神樞經》說:"太歲;人君之象,率領諸神,統正方位,翰運時序,總成歲功"。 《淵海子平》記錄載入:太歲乃年中之天子,故不可犯,犯之則兇。《三命通會》說:夫太歲者,乃一歲之主宰,諸神之領袖。太歲當頭有災禍,刑沖破害鬼推磨,流年若還逢忌神,頭破血流難躲過。古語有雲:太歲當頭坐,無喜恐有禍。 可見太歲,乃諸神中最有權力的年神,主管人們一年的禍福,主宰全年運程。
此刻還有人說某事犯太歲瞭,就是的講法。
四:犯太歲有什麼含義?
犯太歲(太歲爺頭上動土),是普通老百姓對遭遇困難或對於當下發生瞭不好的事情的通俗叫法。
民間傳說太歲是太歲神的簡稱,乃道教值年神靈之一,一年一換,當年輪值的太歲神叫值年太歲(流年太歲)。太歲神在所有神中,作用與影響力最大,素有年中天子之稱,主管人世間一年的吉兇禍福。
更多閱讀:
太歲又稱太歲星君,太歲就是天上的木星,古時候中國稱之歲星,取其繞行天球一周為12年,與地支相同之故。太歲又稱“太歲星君”,簡稱“歲君”,它既是星辰,也是民間奉祀的神祇。
太歲以六十甲子的幹支紀年法為運轉周期,共六十位,每年有一位歲神當值,在當年當值的太歲謂之“值年太歲”,是一歲之主宰,掌管當年人間的吉兇禍福。
五:太歲是佛教還是道教
佛教
六:犯太歲去寺廟還是道觀
犯太歲去道觀。
在道教的world世界觀當中,吾人的先天性命稟賦,均由天穹星鬥註生而來。正由於先天命格的區別,因此才有瞭後天命運的差異。因此,才需要隨著太歲(木星)每年運行位置的區別,奉祀不同的太歲星君。所以,不管禮鬥、禳星、還是拜太歲(奉祀值年太歲星君),所有這幾個科儀的目的,均是借後天返先天,以期消災解厄、延壽長生—而這一切,都是以道教獨一無二的世界觀為基礎的。
佛教認為,包括日月在內,所有星辰均處於色界天的最底層,乃在乾陀羅山的上空,和四天王天同高。而在四天王天之上,在更高的宇宙層級當中,則沒有日月星辰的存在,而是由天人身上的衣物、宮室器物等自然發光所組成。因此,在古印度及東南亞原始佛教當中,原無星鬥崇尚之說,亦無北鬥七星君之稱,更無奉祀太歲之儀軌—至今亦然。
寺廟介紹
寺廟,我國的藝術瑰寶庫,它是我國悠久歷史文化的代表象征。從廣義上來說,寺廟不但僅與佛教有關。但在佛教中,寺廟就有很多種稱謂,如寺,最初並不是指佛教寺廟,從秦代以來通常將官舍稱為寺。
在漢代把接待從西方來的高僧居住的地方也稱為寺,從此之後,寺便逐漸成為中國佛教建築的專稱。寺是佛教傳到中國後,中國人為尊重佛教,對佛教建築的新稱呼,如白馬寺、大召寺等。除此之外,如庵,那是尼姑居住的寺廟。還有石窟,那是開鑿在山崖上的石洞,是早期佛教建築的一種形式,印度早期佛寺多用這種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