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是什麼(去祠都問什麼)
廟是最大的廟宇嗎?
廟即祠 (祠) 。
祠,在中國有兩個,分別為廣州祠和祠,祠也叫作嗇色園,始建於1945年,是九龍有名的勝跡之一,是最出名的廟宇之一,在本港及海外享負盛名。廣州祠始建於清朝已亥年,即公元1899年,是廣州宗教聖地之一。
祠的歷史沿革
建於1945年,是九龍有名的勝跡之一,最出名的廟宇之一。享負盛名,無人不曉,香火鼎盛,每一年的農歷大年初一,市民都要爭頭柱香。相傳祠內所供奉的是“有求必應”的,十分靈驗。該祠也是唯一一所可以舉行道教婚禮的道教廟宇。
祠原名嗇色園,始建於1921年,經過幾十年的悉心經營,整個殿堂金碧輝煌,建築雄偉。整個廟宇占地18,000多平方米,祠也叫作嗇色園,建於1945,是九龍有名的勝跡之一,是最出名的廟宇之一,在本港及海外享負盛名。據傳說,也叫作赤松仙子,以行醫濟世為懷而廣為人知。相傳祠內所供奉的是“有求必應”的。
在每一年的農歷年底及正月初一至十五日,有大量善信前往該祠,所有的弟子會於正午時份聚集於祠內的主殿參與祭祀
活動。
在20世紀初,道士梁仁庵等人從廣東西樵山普慶祖壇奉接赤松仙子寶像來港。最初,他 在灣仔開壇闡教,奉拜赤松仙子。1921年,他們經過仙人指點,選擇瞭九龍獅山下的龍翔道建祠。後來,信眾漸多,香火日漸鼎盛,成為港九著名廟宇之一。據說“有求必應”,簽文尤其靈驗。每年,不少善信爭相在農歷新年大年初一上“頭柱香”,成為一年一度的城中農歷賀歲佳話。
祠據明朝萬歷年間的《金華府記》載:原名黃初平,是浙江金華蘭溪人,東晉年間(公元328年)出生於一個貧困的傢庭。他8歲牧羊於浙江金華赤松山上;15歲上山牧羊時遇道士善卜。善卜見初平有異相,就帶他到金華赤松山修煉瞭40年,最後得道成為神仙。因此,以“赤松子”為別號。後來,其兄黃初起去尋找他。兄弟相見,初起問:“羊在哪?”初平大聲地叱之:“羊起!”滿山坡的白石立刻變成瞭羊。廣州祠大門對聯“叱羊傳晉代,騎鶴到南天”.記錄載入瞭成為神仙的傳奇故事。而復建的這座廟祠中,殿門前所掛的也同樣是這麼一副對聯。 道教是多神教,在眾多的神當中,是相當出名的。當年雲遊四海,治病救人,濟世扶危,留下瞭許很多多的仙道,其功德傢喻戶曉,受到廣大民眾的擁戴,紛紛立祠來尊奉他。
廣州祠始建於清朝已亥年,即公元1899年,並於1904年得各界熱心人士捐款重修。當年這裡地雖偏僻,但曾是廣州的宗教聖地之一,其香火鼎盛,對廣州市區及珠江三角洲一帶有非常大的作用與影響。該祠雖於1910年遭受破壞,但舊祠所留下來的遺跡,如石刻對聯、浮雕石柱、扁額、門飾、石獅等,都飾以精致的雕刻,由此可以想見當年祠殿的宏偉規模和精致的建築藝術。
1915年,原祠的主持人梁仁庵道長攜帶的畫像、靈簽和藥簽等南遷到,並於1921年建成祠。同樣地,也深受海內其他人士的信仰和祀奉。改革開放以來,海內外廣大熱心人士紛紛要求在原地恢復建造芳村祠。後經有關部門批準,由(加拿大置地有限公司和芳村新荔枝灣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合作,組成廣州嘉遊旅遊景區開發有限公司,負責祠的復建項目。經過2年的策劃和設計,於1997年11月破土動工,1999年2月6日完成第一期工程,供各界人士參觀遊覽。
在1921年前,廟原設於廣州的。廣州的廟已有百年歷史,隻因那個時候廣州的政局非常復雜。那個時候廣州由陳炯明所控制,他突然以“剪掉鞭子者”自居,說要破除,便拆去廟宇築馬路,或拆廟賣地建屋,最主要的是乘機霸占房產。那個時候許多廟宇遭殃。 廟在軍閥借破除之名,而刮地為實的時代裡,自然也受到作用與影響,但幸得紳商李亦梅、譚傑生、梁仁庵、郭述亭、張殿臣、陳桂石和唐麗泉等,把寶像接來,安奉在嗇色園內,才使寶像才得以保存。
1915年,道侶梁仁庵、梁鈞轉父子,從廣東西樵山普廣祖壇奉接赤松仙子寶像來港。原先在灣仔供奉,1921年,大仙乩示,到竹園吉地,建“嗇色園”至今。
嗇色園本來是上述幾位紳商的私人修道別墅,1921年初接來港時,並不是任人參神,但因後來善信要求入廟參神者日眾,各紳商平日樂善好施,於是就定下開放時間,並且將香火收入,撥充善舉,贈醫施藥,年年無間。到1956年9月25日正午12時,由該廟正總理黃允畋,將廟宇的收入,正式交由東華三院接管。
祠經歷過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盟軍飛機數次用地毯式的轟炸,但大仙祠一草一木均安然無恙。
昔日的祠1915年,廣東西樵普慶壇梁仁庵道長及梁鈞轉道長把師畫像帶來,先後在乍畏街及大笪地開壇闡教,後來再於灣仔大道東設壇安奉師及開設藥店,兩年後該處被火燒毀,又把壇遷移往灣仔海傍東。其後於1921年師降乩啟示,命那個時候的道侶往九龍城一帶相地建殿,道侶到竹園村附近一山,見靈秀獨鐘,便再扶乩請示仙師,得乩示“此為鳳翼吉地”,適合開壇闡教,遂決定於現址建祠,並於同年7月落成啟用。1922年8月,嗇色園正式成立,負責管理祠廟。祠建成之初,原為私人道場,隻供道侶及傢屬入內參拜。後來參拜善信漸多,及至1934年,園方礙於那個時候的廟宇條例及租地批約所限,不能再讓民眾入內,後經那個時候華人廟宇委員會委員周峻年向華民政務司請準,才特許於每年正月初一開放讓善信入內參拜。至1956年8月21日,祠才正式獲批準全面開放予善信參拜。2008年4月3日,園方宣佈斥資1億4000萬元,進行35年來最大規劃的擴建工程,包括擴建現時供奉師的大殿部分,並會破天荒,在大殿底部,打造一座供奉太歲的地下宮殿“元辰殿”。工程期間師畫像將移鑾至鳳鳴樓,擴建工程預計歷時約一年半。
2008年12月17日祠下周起破天荒推出“網上祈福”,朝七晚六地實時直插香火盛況場面,善信即便外遊或出差,或是遊客,均可透過互聯網,為住宅、為自己一身、為祈福,再由道長擇日稟告,但粗鄙、詛咒及議題免問。
廟怎麼樣
廟,亦稱祠,原名嗇色園,是一座中國式道廟2(19張)教寺廟,也是香火最旺的廟宇之一。位[廟正門——嗇色園坊]廟正門——嗇色園坊於九龍半島東北部高樓廣廈之間。廟1(19張)是的精神寄托,不管保平安,求事業,問姻緣或者任何疑難雜癥,可以來這裡求解迷津。據聞廟非常靈驗,但是求得來的簽果,都隻是解今年的運勢與運氣,不包括明年或者以後永久如此。因此在農歷過年前後,是廟香火最鼎盛的時刻,善男信女紛紛前來求問一整年的運勢與運氣。編輯本段歷史沿革,本名為黃初平,東晉人,著名道教神仙,公元328年生長於浙江省金華縣,是當地的一名牧[照壁]照壁羊小孩。十五歲時得神仙指點得道而隱居金華縣蘭溪赤松山。18歲開始修道,得道後易名赤初平,號赤松子,故號稱“赤松仙子”。民間流傳其法力高強,能夠點石成羊。他羽化登天之後,往往以“藥方”度人成為神仙,因此得到人們的信仰和崇祀。1915年,道士梁仁庵等人從廣東西樵山普慶祖壇奉接赤松仙子寶[盂香亭]盂香亭像來港。最初,他在灣仔開壇闡教,奉拜赤松仙子。1921年,他們經過仙人指點,選擇瞭九龍獅山下竹園村的龍翔。。。
的祠
祠是最出名的廟宇之一,在本港及海外享負盛名。據傳說,也叫作赤松仙子,以行醫濟世為懷而廣為人知。相傳祠內所供奉的是「有求必應」的,他的簽文十分靈驗。此外,該祠是唯一一所可以舉行道教婚禮的道教廟宇。
在每一年的農歷年底及正月初一至十五日,有大量善信前往該祠,為過去一年酬謝神恩及為未來一年求神庇佑。每一年的農歷八月二十三日是師寶誕,所有的弟子會於正午時分聚集於祠內的主殿參與祭祀活動。
在20世紀初,道士梁仁庵等人從廣東西樵山普慶祖壇奉接赤松仙子寶像來港。最初,他 在灣仔開壇闡教,奉拜赤松仙子。1921年,他們經過仙人指點,選擇瞭九龍獅山下的龍翔道建祠。後來,信眾漸多,香火日漸鼎盛,成為港九著名廟宇之一。據說「有求必應」,簽文尤其靈驗。每年,不少善信爭相在農歷新年大年初一上「頭柱香」,成為一年一度的城中農歷賀歲佳話。
祠的建築雄偉,金碧輝煌,極盡中國古典廟宇的特色。廟宇占地18,000多平方米,除主殿大雄寶殿外、還有三聖堂、從心苑等。其中以牌坊建築最具特色,充分表現我國傳統文化。
祠外的一個大牌坊,上著「赤松祠」的大字。經過解簽檔、算命看相攤等,便看見另一個內牌「第一洞天」,再拾級而上,有另一個牌坊,上面寫著「金華分述」,每個牌坊皆有其宏偉的建築特色和意義。
祠內的九龍壁仿照北京九龍壁而建,壁上刻有中國佛教協會做主的人的題詩,增加黃大祠的我國傳統特色。
大雄寶殿輝煌宏偉,雕刻精細。在香煙彌漫下,善信頂膜禮拜,祈求福至。殿內有碑文一則,簡單介紹黃初平成為神仙的經過。
除瞭大雄寶殿外,祠內其它建築也充滿傳統特色,如三聖堂奉祀呂祖(呂洞賓)、觀音和關帝,並掛有萬世師表孔子的畫像。祠內又珍藏不少道教、佛教和儒傢的典籍,可謂集儒、釋、道三傢於一身。祠贈醫施藥,也參與不少社會活動。近年,更獲批準在祠內舉行婚禮,為新人辦理註冊事宜。
關於的問題
黃初平(約328—約386),後世稱為,著名道教神仙,出生於浙江省金華蘭溪黃湓村,一說出生於浙江省金華義烏赤岸。原是當地的一名放羊的牧童,在金華山中修煉得道升仙。宋代敕封為“養素凈正真人”。在港澳臺,東南亞流傳甚廣。今得到升仙地建有浙江金華祖宮,廣州和等地建有祠。亦有為紀念他設立的區。
在哪個區
在九龍,是九龍東區的區名來源,前身為九龍十三鄉之一的竹園⓵,泛指今日從慈雲山的南邊、九龍城寨及新蒲崗的北邊、橫頭磡的東邊及牛池灣的西邊一帶,包括有舊日的竹園和鄰近的多個公共屋苑,例如:鳳凰新村、天馬苑等。依據區議會的選區分界,大體上包括瞭區的龍趣、龍上、龍下、鳳凰、天強、竹園北、竹園南、翠竹及鵬程數個選區的范疇。由於在區內有一座赤松祠,香火鼎盛、善信眾多,故名。
四周以公共屋邨為主,私人傢宅大都建於東北面,並建有港鐵站。區內學校包括保良局第一張永慶中學及協和中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