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支歷是陽歷還是陰歷(幹支歷是陽歷嗎)
一:幹支歷的與公歷、農歷
三歷對比:
公歷:是國際通用的歷法,又稱格列歷,在中國又叫國歷、新歷。它與地球環繞太陽運動有關,是一種陽歷。公歷以1 月1日為一年之開始。
示例:2013年1 月4日,星期五。(後面兩個示例都以這天為準,地區還用民國紀年,即民國102年)
農歷:標準名稱為夏歷,是依據月相的周期變化,並結合24節氣(即春夏秋冬四季的變化)來制定的歷法。這是一種陰陽歷。農歷以正月初一日為一年之開始。
示例:壬辰年 十一月 廿三日。(註意和提防漢代至清朝時用皇帝年號紀年,古時與幹支紀年並用的其中一個長處是不易錯亂。有的萬年歷為避開與幹支歷混淆,便註明為“農歷年”。)
幹支歷:以立春建寅月之日為歲首。
示例:壬辰年 壬子月 庚午日。
幹支歷與公歷的關系:
幹支歷與通常的陽歷(如公歷)不同,後者一個月的時間長度是由人為規定而與天象無關。所以幹支歷是有中國特色的陽歷,它能反映季節氣候的變化。
每年,幹支歷皆能和公歷的日期基本對應——由於二者都屬於陽歷,這是農歷所做不到的。打比方說:每年公歷2月4號或5號都是立春,也就是寅月的開始;每年4月4號或5號都是清明,也就是辰月的開始。
且幹支歷和公歷每年的總天數都為365或366天,相當固定。
幹支歷與農歷的關系:
大傢都知道,農歷是陰陽合歷,也就是既蘊含陰歷不分,也包括陽歷部分。它的陰歷部分定朔日為初一,望為十五,主要用來紀日,(因為古時候計時器不發達,而月亮是各地皆能看見並且圓缺每一天都變,所以人們依照月相的變化來紀日。)而幹支歷(核心為節氣)正所謂農歷中的陽歷部分,首要功能是用來指導農時。大傢可參看農歷的百度百科。
農歷固然兼顧瞭陰陽歷的長處,並且也有不可回避的缺陷——月份的天數不固定,每月的大小盡不查日歷誰也不知道;平年和閏年相差整整一個月等。
所以,幹支歷(節氣歷)其實也就是說是農歷的一部分。因為社會和科技的發展以及一百多年的實踐,中國當今社會已不須要經過觀察月相來紀日。這樣完全可以以農歷中的陽歷部分為主,並加以改革,創造出一部適合現代國人的我們本人的歷法。
二:幹支紀年法是用來記哪個日歷?
我們講的陰歷便是農歷
三:為啥說我國古代的幹支歷是一種陽歷呢?
太陽歷又稱為陽歷,是以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運動周期為基礎而制定的歷法。太陽歷的歷年近似等於回歸年,一年12個月,這個“月”,事實上與朔望月無關。
陽歷的月份、日期都與太陽在黃道上的具體位置較好地符合,依據陽歷的日期,在一年中可以明顯看出四季寒暖變化的情形;但在每一個月份中,看不出月亮的朔、望、兩弦。
如今世界通行的公歷就是一種陽歷,平年365天,閏年366天,每四年一閏,每滿百年少閏一次,到第四百年再閏,即每四百年中有97個閏年。公歷的歷年平均長度與回歸年隻有26秒之差,要累積3300年才差一日。
更多閱讀:
中華農歷是陰陽合歷,月亮歷(陰歷)論初一十五,天幹地支是論太陽與地球關系,是陽歷,24節氣和十二月建是基本內容。
幹支歷的形成有一個過程,它由紀日開始。幹支紀日早在商代的時刻就依然出現,春秋戰國時代已采用十二辰紀月,而十二辰加時制度至遲西漢時已被采用。
西漢末至今,一直用幹支來紀年。唐以後,五代歷書月名開始註以幹支,北宋時又將十幹十二辰配合以紀時,至此年月日時分別全以幹支註記,幹支歷日趨完整。兩千年來中國幹支紀時與歷法數序紀時既互相配合又各自成系統。事實上中歷幹支紀時系統是中國專有的陽歷歷法體系。
四:天幹地支究竟是按陽歷算還是陰歷算
天幹地支究竟是按陰歷
五:中國農歷是什麼歷
中國農歷是一種陰陽歷法。
農歷是我國傳統歷法,它依據月相的變化周期,每一次月相朔望變化為一個月,並把一個太陽回歸年劃分為24段,形成24節氣。通過參考太陽回歸年,設置閏月使其平均歷年與回歸年相適應,農歷融合陰歷與陽歷形成為一種陰陽合歷歷法。
農歷又有夏歷、陰歷、舊歷、華歷、中歷等稱,因使用夏正,舊時多稱為夏歷。1970年之後夏歷改稱為農歷,農歷屬於陰陽合歷,其年份分為平年和閏年。平年為十二個月,閏年為十三個月,月份分為大月和小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其平均歷月等於一個朔望月。
幹支歷介紹
幹支歷,又稱星辰歷、甲子歷等,是一種用60組均不相同的天幹地支標記年月日時的古老歷法。幹支歷法由來已久、深奧莫測,包含瞭深奧的宇宙星象密碼。幹支歷主要由幹支紀年、幹支紀月、幹支紀日、幹支紀時四部分組成,從立春至下一立春為一歲,它以立春為歲首,交節日為月首。
十天幹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形成六十循環的紀元法,十二月建和24節氣是其基本內容。幹支歷法將一歲劃分為十二月建(十二月令),建代表北鬥七星鬥柄頂端的指向,24節氣與十二月建是幹支歷的基本內容。
上面的內容參考:百度百科—農歷
六:為啥說我國古代的幹支歷是一種陽歷呢?
太陽歷又稱為陽歷,是以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運動周期為基礎而制定的歷法。太陽歷的歷年近似等於回歸年,一年12個月,這個“月”,事實上與朔望月無關。
陽歷的月份、日期都與太陽在黃道上的具體位置較好地符合,依據陽歷的日期,在一年中可以明顯看出四季寒暖變化的情形;但在每一個月份中,看不出月亮的朔、望、兩弦。
如今世界通行的公歷就是一種陽歷,平年365天,閏年366天,每四年一閏,每滿百年少閏一次,到第四百年再閏,即每四百年中有97個閏年。公歷的歷年平均長度與回歸年隻有26秒之差,要累積3300年才差一日。
更多閱讀:
中華農歷是陰陽合歷,月亮歷(陰歷)論初一十五,天幹地支是論太陽與地球關系,是陽歷,24節氣和十二月建是基本內容。
幹支歷的形成有一個過程,它由紀日開始。幹支紀日早在商代的時刻就依然出現,春秋戰國時代已采用十二辰紀月,而十二辰加時制度至遲西漢時已被采用。
西漢末至今,一直用幹支來紀年。唐以後,五代歷書月名開始註以幹支,北宋時又將十幹十二辰配合以紀時,至此年月日時分別全以幹支註記,幹支歷日趨完整。兩千年來中國幹支紀時與歷法數序紀時既互相配合又各自成系統。事實上中歷幹支紀時系統是中國專有的陽歷歷法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