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知天命(年紀知天命)
一:盡人事知天命 萬事隨緣
漫漫人生路,何處是歸程?都說緣聚緣散緣如水,可誰願意背負這萬丈紅塵?隻由於那短暫的相逢,我們在一天又一天苦等,等霧散,等天明。
終於清楚明白,經常提到的真實,不過是千帆過盡後,無限的空寂;經常提到的團聚,不過是我們彼此站成瞭兩岸;經常提到的人生,不過是一場幽幽的夢境。
人生如夢,亦假亦真;生活若茶,亦苦亦甜。一縷清風送葉飛,半窗雪色迎冬來。
陌上冬漸深,心中詩意濃,挽一縷陽光,看塵世滄桑;裁一縷詩意,捻指數流年。
一寸光陰,一寸恩賜。許多時候,活著就是幸福,其他皆是身外之物。
一寸山河,一寸詩意。許多時候,清歡其實就是快樂,功名利祿皆是虛妄。
名利皆是過煙雲煙,何必太執念?貴賤在於內心,何必與人攀比?富貧皆無紮根,何苦為難自己?人生煩惱三千,一舍解千愁。
千帆過盡,方知生活非易事;
青絲漸白,才知歲月不饒人;
年少輕狂,孜孜逐夢紅塵中;
年近知命,嗟嘆萬事不由人;
李廣有射虎之威,到老無封;
馮唐有乘龍之才,畢生未遇;
太公八十,渭水垂釣待天時;
甘羅十二,位列上卿天下知。
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小財靠勤,中財靠德,大財靠命。萬般都有命,半點不由人。緣由天定,天命不可違,人間萬事,盡人事,知天命;天地萬物,隨緣來,隨緣去。
人間多少事,掩藏於歲月的風煙;心中多少夢,凋零於人生的風雨;眉間多少情,散落於秋冬的霜雪。
花開花落又一年,日出日落又一天,每一個人都在人生的道路上跋涉,為生活而奔波,為夢想而努力。
不管人生多麼不易,隻要我們有a good心態,就能安之若素;不管生活多麼辛酸,隻要我們笑對人生,就能淡然釋懷。
二:年近知天命,天命何為,我仍不敢說盡知有什麼含義
年近知天命,天命何為,我仍不敢說盡知意思是一個人已經快到瞭50歲,天命究竟是什麼,我仍然不敢說充分理解。
央視《一堂好課》中康輝對於自己身上的“少年感”笑稱,“年近知天命,天命何為,我仍不敢說盡知。唯一已瞭然的,就是天道酬勤,這個世界從沒有不勞而獲”。
古代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
三:五十知天命,吾其達此生之義
五十知天命,吾其達此生之義是想到周圍朋友逐漸接近知天命的年紀,頓時心生感慨,人到五十歲時就理解瞭自然的規律。出自唐朝詩人張說的《嶽州夜坐》。
原文:炎洲苦三伏,永日臥孤城。賴此閑庭夜,蕭條夜月明。獨歌還太息,幽感見馀聲。江近鶴時叫,山深猿屢鳴。息心觀有欲,棄知返無名。五十知天命,吾其達此生。
譯文:炎洲的三伏天苦於悶熱,整天躺在這座孤城裡面。依賴在悠閑的庭院夜裡,淒涼的夜裡月亮明亮。孤獨的歌聲還來深深的嘆息聲,聽到這種聲音有種深深的感動。靠近江邊仙鶴鳴叫的時刻,深山裡的猿猴也屢屢發出鳴叫的聲音。感嘆道的內心看清如今的欲望,舍棄本人的感覺回到默默無名的時刻。想到周圍朋友逐漸接近知天命的年紀,頓時心生感慨。人到五十歲時就理解瞭自然的規律。
創作背景:這首詩是作者被貶嶽州時,感慨已逾知天命之年,人生的無常、生命的短暫。
四:五十知天命究竟是啥意思?
50就臨終瞭?知天命,也叫作知天命之年,知天命之義是懂得天命,多指學有所成。今用知天命或知天命之年指人到瞭五十歲的年齡。
語出自《論語·為政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矩。”
上文可譯作:孔子說,我十五歲時開始立志學習;三十歲能自立於世(學有所成);四十歲時遇見事就不會迷惑;五十歲時懂得天命;六十歲能聽得進不同的建議(清楚理解聽到的話);到瞭七十歲能達到順著心願做事,而不會超越社會所認同的規矩。
五:“知天命”的年齡是多少?
五十而知天命
子曰:“吾十有(1)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2),四十而不惑(3),五十而知天命(4),六十而耳順(5)。”
“我十五歲立志於學習;三十歲能夠自立;四十歲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歲懂得瞭天命;六十歲能正確對待各種言論,不覺得不順;七十歲能隨心所欲而不越出規矩。”
三十而立——人在三十歲時就應該確定本人的人生目標與走勢與走向。
四十不惑——人到瞭四十歲就沒有什麼可以顧慮、疑惑的瞭。(有一種沒有選擇和後退的心理)
五十知命——五十歲就不得不認命瞭,已經無法抗拒瞭。
六十花甲——六十在陰歷來算,已經天支地幹一個循環瞭,要認老瞭。
七十古稀——七十就已經是糟老頭瞭,人生快到頭瞭。
六:20歲知天命的年齡有什麼含義
常識性的錯誤,50歲才是知天命的年齡。
古代人們經常會用知天命來指代本人的年齡,知天命指的是五十歲。
知天命,不是說聽天由命、無所作為,而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努力作為卻不再在意結局。五十而知天命,意思是50歲之後,知道想要實現理想非常艱難,所以做某一件事情 不再追求結果。五十歲之前,做某一件事情 全力以赴,希望有所成就,而到50歲之後,固然依舊勤奮努力,但對個人榮辱已經非常淡然。
五十歲是人生的重大轉折時期,人的身體漸漸衰老,傢庭責任和社會責任早就壓滿肩頭。我們要有a good心態,去走以後的路。其實也就是說,知天命表達的更加的多的是無惑,四十不惑,五十而無惑。
具體年齡對應稱謂及其來源和含義:
0歲:初度——指小兒初生之時。
赤子、襁褓——未滿周歲的嬰兒。
1歲:牙牙——嬰兒學語的聲音。
周晬——指嬰兒周歲。
2歲:孩提——指初知發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兒。(2-3歲的兒童)
8歲:總角——古時候兒童將垂發紮成兩個發髻,形狀似羊角,(“總”為聚焦收攏之義)故稱“總角”。
童齔——通常指人的兒童少年時期。
始齔、髫年——女孩七歲。
始齔、齠年——男孩八歲。
10歲:幼學——由於古時候文字無標點,人們就截取“幼學”二字作為十歲代稱。
13歲:豆蔻——指女子十三歲,豆蔻是一種初夏開花的植物,初夏還不是盛夏,比喻人還未成年,故以豆蔻來指代女子13歲。
15歲:及笄——指女子成年,笄,指古時候束發用的簪子,古時候女子一般到15歲後,就將頭發用簪子綰住,預示已經成年。
束發——指男子成童之年,要把之前的總角解散紮成一束。
16歲:二八——二八為兩個八歲相加為十六歲。
破瓜、碧玉年華——古時候將瓜拆分成兩個八來紀年,破瓜即為兩個八,相加為十六歲。
20歲:弱冠——古時候男子20歲行加冠禮,預示已經成年。但體型尤未壯,故稱弱冠。
桃李年華——指女子二十歲。
30歲:而立——指男子三十歲。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
40歲:不惑——指男子四十歲。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
50歲:天命——指男子五十歲。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
艾——艾稱年老的。
半百——一百的一般為五十。
60歲:耳順——指男子六十歲。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
花甲——天幹地支紀年法,從甲子開始,六十年為一周。通常叫做“六十花甲子”,因此六十歲稱作花甲。
70歲:從心——指男子七十歲。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
古稀——古代人們很少有人活到七十歲。杜甫有詩曰:“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後人就依次稱七十歲為古稀之年。
77歲:喜壽——指77歲,草書的囍字似七十七,故代指七十七歲。
80歲:耄耋——指八十歲。《爾雅·釋言》註:“八十為耋。”耄耋泛指晚年,常代表八九十歲的老人。
88歲:米壽——米字拆開為八十八,故代指八十八歲,還可預示年事雖高但任食欲旺盛。
90歲:上壽——指九十歲。
鮐背——鮐是一種魚,背上的褶皺如同老人的皮膚,故借此指代九十歲。
凍梨——年事較高的老人會有老年斑,如同凍梨上的斑紋,九十歲的老人也稱凍梨。
99歲:白壽——九十九歲比百歲差一歲,百字去掉一為白,故稱白壽。
100歲:期頤——是一百歲的特稱。《禮記·曲禮上》:“百年曰期頤”。鄭玄註:“期,猶要也;頤,養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盡養道而已。”意思是:人到一百歲,吃飯穿衣都要孝子來照顧。故稱一百歲為期頤之年。
108歲:茶壽——茶字上面為廿(二十),下面為八十八,兩者加和為108歲。
140歲:雙稀、雙慶——七十歲為古稀之年,140歲為兩個七十歲,即為雙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