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神童吠陀占星(吠陀占星入門)
一:何謂古印度的吠陀占星術
印度(吠陀)占星學還不錯被稱為“周諦士”,或“光的科學”。就好像天文學利用行星的光線來研究他們的方位和特性一樣,印度(吠陀)占星學試圖通過宇宙之光來理解自然界及人類本身的因果關系。
二:吠陀占星學
「」(VedicAstrology),或稱「古印度占星學」(AncientHinduAstrology),是指印度民族的傳統占星學。
所謂「」(VedicAstrology),或稱「古印度占星學」(AncientHinduAstrology),是指印度民族的傳統占星學。“吠陀星學
三:印度最早的宗教聖典《吠陀》神聖地位始終未變的緣故是什麼?
作為印度最早的宗教聖典,《吠陀》保留瞭很多印度宗教的原初形態,例如多神崇尚、自然崇尚、祖先崇尚等等。因為它使用詩化的語言,讓人印象深刻,易於詠頌,而且還給後人留下瞭理解和詮釋的充分空間。所以歷經百年,固然世事變化無常,但《吠陀》的神聖地位始終未變,還在此基礎上形成瞭一整套文獻體系。
四:吠陀在印度教指什麼?
吠陀(Veda)吠陀是印度最古老的聖典,也是哲學宗教的源頭。吠陀是[知識]之義,婆羅門教認為這是古聖人(Rsi)受神的啟示(Sruti)而寫出來的。吠陀共有四種,即梨俱吠陀(Rgveda),夜柔吠陀(Yajurveda),沙磨吠陀(Samaveda),阿闥婆吠陀(Atharvaveda),合稱四吠陀。四吠陀中最原始的是梨俱吠陀(Rgveda),其多數是居住在東迦佈爾的五河地方的印度雅利安詩人,寫出的歌誦天然的詩句,是全地球最古老的詩篇。梨俱吠陀(Rgveda)是勸請者所用的聖典。沙磨吠陀(Samaveda)是由蘇摩祭時詠歌者(Udgatr)所用的贊歌加以編輯而成的,是一種儀式書。夜柔吠陀(Yajurveda)和沙磨吠陀(Samaveda)一樣,是祭祀所用的聖典,兩者之間不同之處在於夜柔吠陀(Yajurveda)有很多梨俱吠陀(Rgveda)所沒有的獨創祭詞。阿闥婆吠陀(Atharvaveda)的性質與前三個吠陀不同,前三個吠陀是公眾承認的聖典,而阿闥婆吠陀(Atharvaveda)是以招福禳災之咒法為主。因為他的性質和其他吠陀不同,所以很晚才被並入四吠陀之名。
吠陀之神話吠陀神界的構成要素,大體上可謂是吠陀諸神乃是天然現象之神格化。梨俱吠陀(Rgveda)中主要的神隻如婆樓那(Veruna 司法神),因陀羅(Indra 雷霆神),阿耆尼(Agni 火神)都是天然現象的某部分。西元前五世紀時,耶斯卡(Yaska)所著的尼錄多(Nirukta)一書中,有對諸神詳細的分類。依諸神的性質,可分為支配天空地三界,即天位(Dyuathana),空位(Antriksasthana),地位(Prthivisthana)三位。宇宙是諸神活動的舞臺,總共分為三界,即天界(Div),空界(Antariksa),地界(Prthivi)。天界是光明的world世界,即天國,在人的肉眼所看不到的地,也叫作大虛(Vyomon),也叫作光明(Rocana)。天界分為三部分:頂上(Sanu),高處(Vistap),背部(Prstha),合稱三光明界(Trirocana)天界底下就是空界,即人肉眼可見的天空,由於空界界於天界和地界之間,所以又叫為中間界,天界和空界交界處有一天棚,稱為穹窿(Naka)。空界分為兩部分,靠進天界的部分稱為天分(Divya),靠近地界的部分稱為地分(Parthiva)地界與天界距離很遠,飛行要千日才能到,又稱為Bhuni,Ksaim,Ksa,Gma。地界分為前方(Purastat 即東方),後方(Pascat 即西方),上方(Uttarat 即北方),下方(Adharat 即南方),因此地界又稱四極界(Caturbhrsti)。梨俱吠陀(Rgveda)中所定的諸神等第第1位 因陀羅(Indra 雷霆神) 阿耆尼(Agni 火神) 蘇摩(Soma 酒神)第2位 阿須雲(Asvin 耦生神) 馬爾殊(Maruts 風神) 婆樓那(Veruna 司法神)第3位 烏舍(Usas 曉神) 沙維特利(Saviitr 陽神) 勿裡阿婆波底(Brhaspati 祈禱主)第4位 漥尤(Vayu 風神) 特耶瓦佈替維(天地) 維西魯(日神) 魯特羅(Rudra 荒神)第5位 耶摩(Yama 焰摩死王) 巴爾加魯耶(Parjanya 雨神)
天界之神格一,特尤斯(Dyaus)和希臘的宙斯(Zeus),羅馬的朱比特(Jupiter)為同一神格。Dyaus之名字來自發光Dyu,是由光明神格化而來的神隻。烏舍(Usas 曉神),阿須雲(Asvin 耦生神),蘇利耶(Surya),阿迭多(Aditya),馬爾殊(Maruts 風神)等皆為他的子女。二,婆樓那(Veruna)吠陀神界最有力量的神,與希臘的烏拉諾斯(Uranos)及拜火教的Ahuramazdah性質類似。Veruna之名字來自包容Var,是由天空神格化而來。他穿著金色衣服,時常乘著馬車在天空中巡視,是全知之神。他是規律的保護者(Rtasyagopa),在自然界支持天空第3界,掌管四季晝夜的運行。三,米特拿(Mitra)此神與拜火教之Mithra相當,神力和智慧與婆樓那(Veruna)相當,有宇宙之王(Samraj)及規律之主(Rtasya gopa)等尊號。後來此神格與婆樓那(Veruna)同化。四,蘇利耶(Surya)相當於拜火教的Hvare,希臘的海利澳斯(Helios),是由太陽本身神格化而來。其能力為使用天之眼監視下界眾生的行動,以其光明除去夜的黑暗。他乘著由七匹馬牽引的車,從東邊出來,由西邊下去。他是曉之女神烏舍(Usas)之子。五,沙維特利(Saviitr)由太陽的活動神格化而來,其名字是[鼓舞者]之意。他的外形全部都是金色的,頭發是金色,舌頭手腕眼睛手臂都是金色的。他乘著金色的車,由兩匹發著光的馬牽引,來往於上下界之間,主要的工作是舉起他金色的史手腕,使人們從睡眠中起而活動,到瞭傍晚再使他們睡著。他的神力能夠讓神和人不死,可以驅除惡鬼魔物,驅逐人的惡夢,引導死者的靈魂升天,他的力量就連因陀羅(Indra)和婆樓那(Veruna)也無法抵抗。六,佈咸(Pusan)佈咸(Pusan)即[營養者]之意,是太陽滋養萬物的神格化。他是畜牧的保護神(Psaupa),手中拿著金槍和刺鉻,乘著由羊牽引的車,能為旅行者驅逐猛獸和盜賊,也能引導死者的靈魂到達天國。在日本稱為[道祖神]。七,毘濕奴(Visnu)毘濕奴(Visnu)在印度教中與濕婆(Siva)同為中心神格,不過在梨俱吠陀(Rgveda)的地位頗低,後來在阿闥婆吠陀(Atharvaveda)及夜柔吠陀(Yajurveda)中才慢慢提高地位,到瞭梵書中才確定其主神的地位。八,阿迭多(Aditya)阿迭多(Aditya)為[無限無縛]之意,為太空神格化而來。這是一位女神,其神力在於能給予人自由。九,烏舍(Usas)烏舍(Usas)之名字來自發光vas,為曉之女神。相當於希臘的海澳斯(Heos),羅馬的阿烏諾拿(Aurora),在吠陀當中被贊譽為諸神當中最美的女神,擅長文學,為天父特尤斯(Dyaus)之女,夜之女神拿德利(Ratri)之妹,日神蘇利耶(Surya)之母。她穿著灰色如舞姬般的衣服,年齡固然很老,但是每一天都會重生,外貌永如少女一般。她的工作是打開天的門戶,除去夜的黑幕,驅逐惡魔與黑暗。十,阿須雲(Asvin)為耦生神,頭戴蓮花冠,吠陀隻說他外貌美麗,並無其他描述。
空界之神格一,因陀羅(Indra)由雷霆神格化而來,是吠陀神界中最要緊的神,為喜見城(Sudarsana)之主。他渾身都是茶褐色的,手中常拿著金剛杵(vajra)作為武器,駕著由兩匹茶褐色的馬牽引的馬車。風神馬爾殊(Maruts)和漥尤(Vayu)都是他的隨從。其有名的事跡為降服惡龍烏裡特那(Vrtra),烏裡特那(Vrtra)由於阻斷河流,又妨礙降雨,因而惹怒瞭因陀羅(Indra),於是因陀羅(Indra)用金剛杵討伐之,最後烏裡特那(Vrtra)戰敗,像大樹一樣倒在地上,天地因 此震動。這個傳說的來歷是由於降雨時雷電交加,因此認為是因陀羅(Indra)和烏裡特那(Vrtra)在打鬥。他也曾經征服有九十九隻手和三頭六眼的怪物拿拉(Urana)。因陀羅(Indra)不單是雷霆之神,也是印度民族中武士族之軍神。二,魯特羅(Rudra)他在梨俱吠陀(Rgveda)中並沒有顯著的地位,後來在阿闥婆吠陀(Atharvaveda)和夜柔吠陀(Yajurveda)當中才慢慢演變成之後的濕婆(Siva)。他手持弓矢為武器,之後的吠陀中說他有千眼,有黑色的腹部和紅色的背部,脖子是青色的。當他發怒時會用其武器,即霹靂之矢殺死人畜,損傷草木,可說是破壞神。但其並非全然的惡神,他又會治人畜之病而被尊為Jalasa-bhesaja(治療者之意)。三,馬爾殊(Maruts)由暴風神格化而來,魯特羅(Rudra)是他的爸爸,雲(Prsni)是他的媽媽。他渾身都是紅色的,身周的光芒像火一樣,肩上背著槍,胸前有金色的飾物,穿著金色的盔甲,乘坐金色的車,行動時如狂暴的猛獸。四,漥尤(Vayu)漥尤(Vayu)之名字由Va(吹)而來,由風神格化而來。漥尤(Vayu)是諸神當中速度最快的。有一說認為他是吠陀三神之一:天-蘇利耶(Surya),地-阿耆尼(Agni),空-因陀羅(Indra)或是漥尤(Vayu)。所以他在吠陀中也具有不可忽略的地位。其能力在於替人治病以及使人長生。五,巴爾加魯耶(Parjanya)由雨雲神格化而來,是降雨之神,他用桶(Kosa)或水囊(Drti)降雨於地界,灌溉草木。六,其他空界的小神1、德利陀。阿佈德耶(Trita aptya)其性格可稱為小因陀羅,是驅退惡魔之神,住在瓦羅城(Vala)。後來其神格被因陀羅合並而成為伴神。2、水之子(Apam napat)身上有光,為水靈七,馬德裡須溫(Matarisvan)與希臘的普羅米休斯(Promeus)類似,是由天上把火傳到地上的神,是阿耆尼(Agni)的異名。
地界之神格一,阿耆尼(Agni)阿耆尼(Agni)是由火神格化而來,在吠陀中地位頗高。阿耆尼(Agni)主要的能力在於破除黑暗。二,勿裡阿婆波底(Brhaspati)祈禱主,為地上之祭壇之神,有一說認為他是阿耆尼(Agni)的祭官,手持鐵斧,立於規律之車上。三,蘇摩(Soma)蘇摩(Soma)為酒神,也是祭壇中重要的神,主要工作是制作諸神飲用的飲料。梨俱吠陀(Rgveda)中記錄載入他是月神,並與太陽女神蘇利耶(Surya)出嫁。四,薩羅婆縛底(Sarasvati)是地界三大神之外最有名的女神,是河川之神。到瞭梵書中她又兼為語(Vau)之神,為智慧之保護神。此神格後來發展壯大成梵天之妻吉祥天女(Laksmi)。魔神一,阿修羅(Asura)阿修羅(Asura)與拜火教的最高神阿訶羅(Ahura)為同一神格,但在吠陀中阿修羅(Asura)逐漸成為惡神,擅長變化。後來到奧義書中演變為蘇羅(Sura)為天,阿修羅(Asura)為非天之說。二,羅剎(Raksas)羅剎(Raksas)始於梨俱吠陀(Rgveda),到瞭阿闥婆吠陀(Atharvaveda)描述愈來愈多,是惡鬼的一種。阿修羅(Asura)與天界為敵,羅剎(Raksas)則與人類為敵,擅長畫作各種形象危害人類,常作犬形或是禿鷹,或是梟,或是其他鳥類,有時又會化作兄弟或是愛人或是老公的外形,喜食人肉,馬肉。三,畢舍遮(Pisaca)畢舍遮(Pisaca)又稱為食屍者(Kravyad),可看成是沒有人祭祀之幽魂,又稱餓鬼。次級神這幾個神不像魔神會害人,也不像主神會保護人,因此稱為次級神一,梨佈斯(Rbhus)又稱為利巴瓦斯(Rbhavas),擅長工藝,所造之車沒有馬也能行走,也能使老人返老還童。他本來不是神,後來因諸神寵愛而得來神位。為人類祖先摩努(Manu)之子孫,這也預示人類在某條件之下也能成為神。二,乾闥婆(Gandharva)與拜火教的乾闥列瓦(Gandharewa)為同一神格。外貌為卷發,手持發光的武器,身穿有香味的衣服。乾闥婆(Gandharva)和巴爾加魯耶(Parjanya)曾經撫養蘇摩(Soma)。有傳說乾闥婆(Gandharva)頗好色,除瞭戀人阿佈沙羅斯(Apsaras)之外,也和人類的婦女有來往。三,阿佈沙羅斯(Apsaras)在梨俱吠陀(Rgveda)中還沒有很明顯的描述,後來經過夜柔吠陀(Yajurveda),阿闥婆吠陀(Atharvaveda)和梵書,阿佈沙羅斯(Apsaras)已經成為重要的天女,其名字為[動於水中]之意,與希臘的水之仙女(Nymph)為同一神格。她住在河邊,喜歡在榕樹(Nyagrodha)及菩提樹(Asvattha)等樹下吹笛,唱歌,舞蹈和遊戲。又喜歡而能保佑者有好運。阿佈沙羅斯(Apsaras)是乾闥婆(Gandharva)之妻。四,小守護神吠陀諸神中,有很多有Pati(主)知名,最初隻是對於神的能力的尊稱,後來則單獨為單一神格 1、住傢主(Vastospati) 為去病及給人幸福之神,也有一說認為他是蓋新屋必須祭祀的神 2、地主(Ksetrasyapati) 地之神,給予人類傢畜,使水及植物有甜味的神。有一說認為他是墾地時必須祭祀的神 3、西陀(Sita) 為谷物之守護神
五:占星術 有什麼含義,佛學怎樣解釋
佛學大詞典 對“占星術”解釋如下:
【占星術】 英語 Astrology。為藉星辰占卜吉兇之術。即根據行星與星宿之位置及形態,以占卜個人與國傢命運吉兇之術。亦為一種判斷善惡之術。自古各國均有此術。在印度,最早始於梨俱吠陀時代,有關之記錄載入散見於吠陀文獻。阿闥婆吠陀即載有多種關於現實之咒法,同時開始出現二十八宿(梵as!t!a^vim!s/ati -naks!atra^n!I )之名。至印度教聖典富蘭那(Pura^n!a)之時代,有一種最具印度風格之占星術出現。據估計,印度之二十八宿乃傳自西方;復有去牛宿(梵Abhijit ,織女星)而成二十七宿之說,為印度占星術之特色。維拉哈米拉(梵Vara^hamihira, 505~587)為占星術者的表征,精於西方天文學,著普利赫特桑希達(梵Br!hat -sam!hita^ )、普利赫迦達卡(梵Br!hajja^taka )二書,為古時候占星術與判斷吉兇之集大成者。夏爾都拉卡如那瓦達那(梵S/a^rdu^lakarn!a^vada^na )一經,在西元三世紀時被譯為中文,先後有摩登伽經(竺律炎、支謙共譯)、舍頭諫太子二十八宿經(竺法護譯)等譯名,此經即有關那個時候印度天文學及占星術,其內詳述二十八宿之名稱、數量、形相、行程、神座等,並說明生長於某星宿下者之命運、性格、職業之選擇、平時生活之吉兇等事。西元六世紀之大集經及其他佛教經典亦有關於占星術之說。又有關於各種天文、占星之悉檀多(梵Siddha^nta )一書之問世,西方十二宮(梵ra^s/I )亦於此時出現。由二十八宿、七曜、十二宮組成之占星術,即為今日流行於我國、日本的占星術之源流,不空(705~774)所譯之宿曜經為其代表作。佛陀反對在其教義中援用占星術以及占卜吉兇。然於佛陀入滅後,因為密教之發展,占星術遂發展為重要之一環。在我國、印度都有許多占星法。以供養星為目的之陀羅尼(梵dha^ran!I ),促成眾多之宗教儀式發達。其中以一行(683~727)所作之‘北鬥七星護摩法’為最著。北鬥七星之信仰系緣自我國之五行說,佛教亦采用之。在日本,透過漢譯經典,傳入許多印度之占星法,尤為密教之僧侶所用,占星術遂儀式化,至今仍頗為流傳。[大方等大集經卷二十‘三昧神足品’、卷四十一星宿品、佛母大孔雀明王經卷下、大智度論卷八、大日經疏卷四](參閱‘佛教天文學’2671)
六:關於宋代的占卜
1。規定:沒查到
2。{{{預測推算及預測推算學}}} “最原始,最笨拙,不過也最持久不衰的方式方法是對一系列奇怪事件的記錄。”(1976年:236)中國古史總是記錄下那些古怪事情的發生過程,自然變化和其他別的信息,我國古代機構就依此來預測推算遠期的戰略問題。現代科學也有許多就是從這幾個“占卜”中來的。Joseph Needham的研究認定如此。
{{{抽簽}}} 這可以 使用木棍、骨頭、石頭、豆子等東西來制作。現代的類遊戲就是從這幾個“占卜”發展而來。
探礦(用棍子占卜)。古時候羅馬時期的伊特魯裡亞文明中使用祭牲剖肛占卜術(實際是一種Extispicy),僧侶要檢驗獻祭的肉類是否新鮮。
自由派占卜 沒有特定方法的占卜方式,事實上是其他占卜方法的衍生。啟示來自於占卜者偶然看見和學到的東西。一些基督徒和其他一些宗教使用《聖經》卦來占卜,他們問一個問題,搶奪聖書,或者用來啟示去未知的地方。其他別的打比方說說望氣和新世紀的風水,像直覺和道符。
最為普遍的還是占星術,一般分為吠陀星占(Jyotish),西方占星術和中國占星術,除瞭這三個派系,很多文明還有他們本人的占星法。
更加的多資料:
[摘要]宋代卜者人數增多、占卜書籍增多、占卜方式增多,占卜被社會各階層廣泛地運用於社會生活各范疇,各種還將占卜作為鬥爭的工具。宋代占卜盛行,具體原因雖多,但重點在於那個時候社會流動的趨勢加大。
[關鍵詞]宋代;占卜;科舉;愛情婚姻;鬥爭;社會流動
占卜是一種極其古老的形式,源於神靈崇尚,早已成為習俗。在文明程度相當有限的古時候社會,出於對天災人禍的恐懼心理和對趨吉避兇的急切企盼,人們采用多種手段,推斷吉兇禍福。這幾個手段統稱前兆,又稱占卜。占卜作為人們的普遍行為,廣泛而深刻地作用與影響到包括宋代在內的古時候社會生活乃至生活的方方面面,並前後有所變化。然而對於宋代的占卜,據我所知,迄今尚無專文論述。有鑒於此,本文擬對宋代占卜的盛行及其作用與影響和成因作一初步探討,以期從一個側面反映宋代社會的面貌以及唐宋之際的社會變遷。
一、占卜的盛行
關於宋代的占卜,王曾瑜先生曾扼要指出:“宋朝是那個時候全地球文明程度最高的國傢,其巫卜的盛行,絕不比周邊國傢遜色。”⓵(第二55頁)豈止橫向比較遼、夏、金,即便縱向比較唐、五代,宋代占卜的盛行程度也有過之而無不及。下列三個“增多”,其實就是其明證。
其一,卜者人數增多。王安石在《汴說》一文中說:卜者“抵今為尤蕃。舉天下而籍之,以是自名者,蓋數萬不啻,而汴不與焉;舉汴而籍之,蓋亦以萬計。”⓶( 卷32)開封這個百萬人口的城市,卜者竟“以萬計”,所占比例之高實屬驚人。那個時候,巫、卜不分。宋仁宗時,豫章(即今江西南昌)巫者“一千九百餘傢”;⓷(卷2)宋神宗時,虔州(即今江西贛州)巫者“三千七百傢”。⓸(卷334《劉彝傳》)可見,外地的專職或兼職卜者為數也不少。《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匯編·藝術典》辟有“卜筮部名流列傳”、“星命部名流列傳”、“相術部名流列傳”、“術數部名流列傳”,唐代入傳者僅20人,宋代則多達39人。這也可作為宋代卜者比唐代增多的佐證。
其二,占卜書籍增多。宋代的卜者並不都是江湖術士,特別在其所謂“名流”當中,不乏文人雅士。陳摶、種放等著名隱士、錢若水、司馬光等朝廷重臣、邵雍、蔡元定等理學名傢均精於所謂“占卜之學”。這幾個文化程度極高的上層人士參與其中,促成宋代占卜書籍明顯增多。《舊唐書·經籍志》、《新唐書·藝文志》、《宋史·藝文志》“易類”、“天文類”、“歷算類”、“五行類”中均著錄瞭不少占卜書籍。稍加比較,即可發現,宋代這類書籍多於唐代。為適應占卜書籍增多的需要,《宋史·藝文志》新開辟瞭“蓍龜類”,專門著錄占卜書籍35部。宋代的占卜書籍傳世者較多,諸如張行成《冀玄》、司馬光《潛虛》、邵雍《皇極經世》、祝泌《六壬大占》、徐子平《三命消息賦註》、楊維德《遁甲符應經》之類,不勝其舉。尤其
是至今仍盡人皆知的《麻衣相書》,相傳其實就是北宋麻衣道者所授,或陳摶所著。據記錄載入,後來官至同知樞密院事的錢若水青年時代擬跟隨陳摶學道。陳摶“初謂若水有仙風道骨,意未決”,乃請麻衣道者“觀之”。麻衣道者斷言:“做不得”,但又說:“急流中勇退人也。”錢若水於是“不復留”,但後來果然“年才四十致仕”,“急流中勇退去”。⓹(卷2)可見,有關《麻衣相書》作者的傳說,並非向壁虛構。
其三,占卜方式增多。據黃正建先生在《唐五代占卜略論》一文中歸納,唐、五代的占卜方式大概有占星、相術、祿命、卜筮、易占、占夢、測字等12種。⓺其中,占夢在北宋仍盛行,但因為其辦法過於簡單、直觀,到南宋被淘汰。南宋人洪邁稱:“今人不復留意此卜,雖市井妄術,所在如林,亦無一個以占夢自名者,其學殆絕矣。”⓻ (續筆卷15《古代人們占夢》)除占夢而外,其它各種占卜方式,宋代一概沿用並有所發展。如三命術,其鼻祖據說是唐人李虛中,而宋人徐子平則加以發展,將推算年、月、日演變為年、月、日、時同時測算,既神秘又易於普及,很快風行於天下。此術因完成於徐子平之手,又稱“子平術”,俗稱“合八字”。宋人還創行瞭一些新的占卜方式,主要有三種。一是星禽,相傳系北宋初司天監王處訥所創。他曾用此術為僧贊寧推命,斷定“其命孤薄不佳”。⓼(卷下)《宋史·藝文志五》五行類著錄有《七曜氣神星禽經》等書。此術以五行二十八宿與各種禽獸相配,附會人事,以占吉兇。二是揣骨,相傳系宋太宗時一瞎眼相士所創。它通過揣摸人的骨骼高低、廣狹、長短等,以推斷人的貧富、智愚、貴賤、壽夭,又稱“摸骨相”。據記錄載入:瞎眼相士為官員王繼忠摸骨相,斷言:“此人可訝,半生食漢祿,半生食胡祿。”⓽(卷4)王繼忠後來被遼軍俘獲後,果然出任gaoguan。此事顯然出自後人附會。三是卦影,相傳為宋仁宗時成都費孝先所創。據記錄載入,“自至和、嘉佑已來,費孝先以術名天下,士大夫無不作卦影,而應者甚多。”⓾(卷11)此術“取人生年、月、日、時成卦,系之以詩,言人之休咎”,“又畫人物、鳥獸,以寓吉兇。”⑪(三鈔卷12)值得註意和提防的是,宋代的占卜更加平民化。如“乾道中,浮梁村落間,有術士方大年,精於禽課,邑人稱為方星禽。”⑫(支庚卷2《方大年星禽》)這名鄉村卜者甚至用星禽術推測盜賊藏身之處,直至破案。豈止星禽而已,上述種種占卜方式均在老百姓中廣為流行。
二、占卜與社會
宋代同前代相比,占卜被社會各階層更加廣泛地運用於社會生活各范疇。與唐宋之際的社會變遷相適應,宋代的占卜又有其不同於前代的特征。前代,人們集中地為選擇所謂“黃道吉日”而運用占卜;宋代,人們更加的多地為預測推算本人的前程與命運而求助占卜。理學傢程頤對此早已發覺,他靈敏而明確地指出:“古者卜筮,將以決疑也。今之卜筮則不然,計其命之窮通,校其身之達否而已矣。”[13]( 《河南程氏遺書》卷25)。占卜從註重“決疑”到側重“計命”,足以反映唐宋之際的社會變遷。這一變化突出地表此刻宋代社會生活的以下三個范疇。
其一、科舉。與唐代相比,宋代科舉的地位又有提高,成為朝廷選拔官員最主要的途徑。司馬光說:“國傢用人之法,非進士及第者不得美官。”[14]( 卷5《貢院乞逐路取人狀》)人們特別看重科舉,科場競爭角逐格外激烈。宋神宗時,尚書左丞蒲宗孟指出:“舉天下而計之,三年之間,率大部分十萬人而取三四百也。”[15]( 136《用人》)依此計算,科舉錄取率低至千分之一左右。那個時候,不但“世人獲甲科者絕少”,[16](卷12)而且偶然性極大,飽學之士名落孫山的事時有發生。參與科場競爭角逐的士人在感嘆“功名富貴真難致”⑫(支丁卷6《南陵仙隱客》)之餘,隻得求助於所謂撋窳閿以及占卜。因此,名山大剎“每當科舉歲,士人禱祈,赴之如織。”⑫( 支丁卷8《陳堯咨夢》)同時,“京師賣卜者,唯利舉場時。”[17](卷73《卜者》)如熙寧九年(公元1076年)適逢省試,開封“相國寺一相士,以技顯,其肆如市,大抵多舉子詢扣得失。”⑫( 支丁卷7《丁湜科名》) 卜者每遇這一發財良機, “舉人占得失,取之各有術”。他們斂財的方式不外兩種,一是一概說是,可貪近財:“有求目下之利者,凡有人問,皆曰必得,士人樂得所聞,競往問之”;二是一律說不,可圖遠利:“有邀以後之利者,凡有人問,悉曰不得,下第者常過十分之七。皆以謂術精來講直,後舉獲倍,有因此著名,終身享利者。” [17](卷73《卜者》) 真可謂左右逢源,說是說不,皆能騙錢。不少卜者趁機大敲竹杠。如紹興五年(公元1135年),臨安一相士斷言汪應辰狀元,但開下天價:“吾言不妄,當與我五萬錢。” ⑫(支戊卷10《李汪二公卜相》)一言以蔽之,宋代的科舉考試之年正所謂占卜之風最盛之時。
其二、愛情婚姻。古代人們將愛情婚姻看成是“人倫之首”、作為撝丈澩笫聰,占卜早已運用於愛情婚姻。其主要用途有兩種,一是預測推算男女雙方的屬相是否相克,二是選擇吉日,確定婚期。除上述兩種而外,占卜在宋代普遍被人們運用於預測推算男女雙方,尤其是男方的未來前程,以便選擇配偶,特別是女婿。相傳,仁宗初期的宰相晏殊挑選仁宗後期的宰相富弼做女婿,靠的是會看相的王青。他一看就料定,還是個窮書生的富弼“須做宰相,明年狀元及第。”[18](卷上)而仁宗前期的宰相呂夷簡青年時代被知福州馬亮招為女婿,則是因為馬亮本人“善相人”。[18](卷下)據說,南宋中期的儒將趙方早年窮愁潦倒,且撈嫘喂琶玻�塾寫笮 �但卜者認為是副貴人相:“一眼大,一眼小,大者觀於地,小者視四表。”嶽陽(今屬湖南)富人胡氏聽信卜者之言,不顧老婆反對,以女“妻之”。[19](前集卷2《趙方異相》)而南宋末年的宰相陳宜中被一位生意人選為女婿,則是因為這位生意人本人會占卜。他“推其生時,以為當大貴,以女妻之。”⓸(卷418《陳宜中傳》)宋代占卜選擇女婿成風表明,與前代不同,人們選擇女婿,尤其註重男方自己的未來前程,不再特別看重男方傢庭的現實狀況。而這正所謂宋代“愛情婚姻不問閥閱”的具體表現之一,其根本原因則在於典型的官僚已取代嚴格的門閥。[20]
其三、仕途。假如說魏晉乃至隋唐是格外崇拜閥閱的時代,那麼宋代則是特別崇拜官職的社會。士人跑官成風,他們“日有奔趨,聞風即至,未嘗暫息。”人們給跑官者取下瞭“望火馬”、“日遊神”等綽號。[21](卷2)宋代雖以冗官著稱,其實也就是說名額不限,全國官員最高額“凡四萬二千有奇”。[22](卷47《宋內外官員數》)北宋中期以後又員多闕少,有員無闕、有官無權者為數不少。何況官場爭奪激烈,官員權位常常難保,以致有“朝士今日不知明日事”之說。[23](卷20《雜事》)因為仕途未知因素太多,官員們居然相信“人生都有定分,不容少有僥幸。”[二十四](續集卷上《范元章夢》)因此,“士大夫無不作卦影”,卜者“出入將相權貴之門”。[25](卷5)而官員聚集之地其實就是卜者發財之處。如開封相國寺、臨安中瓦等“士大夫必遊之地,天下術士皆聚焉。凡挾術者,易得厚獲之來。”[26](卷下)相國寺一術士“一命必得千”,鄭紳、鄭居中叔侄不惜重金,“同往議命”。據說,術士料定兩人之命同為“異姓真王”,[26](卷中)後來果然不錯。然而“以命術聞於京師”的僧化成卻把蔡京的命算錯。他一再斷言:“此武官大使臣命,他時衣食不缺而已,餘不可望也。”蔡京因此“大病”。[27](卷下)這實不足以為怪,奇怪的倒是政和、宣和年間,朝廷“除擢侍從以上,皆先命日者推步其五行休咎,緊接著出命。”難怪卜者公然炫耀:“士大夫窮達,在我可否之間。”[28](卷3《日者談休咎》)朝廷居然如此愚昧,卜者的地位竟如此之高。
三、占卜與
在宋代,占卜不但運用於社會,而且從屬於。各種幾乎無不利用占卜,作為鬥爭的工具。這幾個主要有以下三種。
其一、歷代帝王。宋太祖當年創立北宋,便利用占卜。軍校苗訓“號知天文”,他誑稱:“見日下復有一日,黑光久相磨蕩。”並斷言:“此天命也。”[29](卷1)這其實就是發動陳橋兵變的主要借口之一。太宗在做晉王時,卜者馬韶根據所謂“星命”,料定:“明日乃晉王利見之辰也。” ⓸(卷461《馬韶傳》)太宗次日果然即位,馬韶因此入仕為官,官至太常博士。真宗在做壽王時,太宗擬立為太子,因陳摶“善相人”,令他前去相面。陳摶“及門亟還”,聲稱:“王門廝役皆將相也,何必見王?”因此,“建儲之議遂定”。[30](卷7)徽宗登基前夕,更是利用占卜大造輿論。據說,哲宗曾就皇嗣問題,詢問有“神翁”之稱的卜者徐守真。徐“大書‘吉人’而二字上之,一時莫曉。”[25](卷1)過後方知,徽宗名佶,拆開其實就是“吉人”二字。而相國寺相士陳彥早已將徽宗的命定為“大橫之兆”即“天子之命”,[28](卷6《賣卦陳》)他以後因此官至節度使。不必再舉例,所有這幾個不外乎是帝王利用占卜,將其一傢一姓一人的統治神化為所謂“天意”。
其二、農民起義。北宋初期,李順即將占卜作為發動起義的工具。據記錄載入,一相士對李順說:“汝有異相,當為百日偏霸之主”;[31](卷9)一卜者“析順字,謂:‘居川之傍一百八日。’”最終,“較其即位、授冊之日,不差毫發。”[32](卷2)這雖然也可看成是統治者對農民起義的解釋。另據記錄載入,北宋中期的王則“習圖讖諸書”;[29](卷161)北宋末年的方臘撏兇蟮酪曰籩跀;⓸(卷468《童貫傳附方臘傳》)南宋初年的鐘相“挾左道以惑眾”[33](兵10之32)。這幾個雖屬誣蔑之語,但從中可以推測,王則等人也非常可能利用占卜。在那個時候的歷史條件下,農民起義將占卜作為鬥爭的手段,自在情理之中。
其三、反叛。其中最突出的事例,莫過於宋神宗時的趙世居案和宋寧宗時的吳曦之叛。趙世居是宋太祖的玄孫,與李世寧、李逢等人過從甚密。他們擅長“言人休咎”,⓾(卷5)宣稱“世居當受天命”,[34](卷16)企圖利用占卜,擁立趙世居,結果被處死。[35]吳曦名將吳璘之孫、四川安撫副使,擁兵自重,早有反叛朝廷之心。據說,他夜觀星相,發現“月中有一人”,“與己惟肖”,即宣稱:“我當貴”,[32](卷8)並起兵。很清楚,吳曦不外乎是假托神奇以自欺並欺人。而一卜者則對吳曦之叛作解釋,他“拆曦字,謂:‘三十八日,我乃被戈。’”[32](卷2)認為吳曦雖必反無疑,但38天即覆滅。古代人們常常不是用歷史解釋,而是用解釋歷史,這又是其證。此外,如宋徽宗時的趙諗、張懷素等均利用占卜謀反。趙諗出身進士,官至太常博士,據說他“夢神人授以詩”:“冕旒端拱披龍袞,天子今年二十三。由此有猖狂之念。”[36](後錄卷7) 趙諗自稱天子,並改元隆興。張懷素則是個撘哉擠縊��鷶的流民,自號“落拓野人”。相傳他撗勻誦菥唐難?群小從之如市。敳⑸�茡金陵有王氣,欲謀非常,分遣其徒,遊說士大夫之有名望者。擺36](後錄卷8)與吳曦不同,趙、張二人均無任何實力,一被揭發,即被處死。但由此也可看出,占卜確屬宋代一切必用無疑的工具。
四、占卜盛行的緣故
宋人徐度早已指出:“所謂命術者,類不值得信,其有合者,皆偶中也。”[27](卷下)莫說一般江湖卜者,就連被朱熹看成是“老友”、著有多種占卜書籍的理學傢蔡元定,固然號稱“通術數”,但“其間吉兇不能皆驗”。他被斥為“妖人”,貶死道州(即今湖南道縣)後,仍有人著詩,予以出言不遜:“掘盡人傢好隴丘,冤魂欲訴更無由。先生若有堯夫(即邵雍)術,何不先言去道州。”[37]行文至此,人們或許會問:占卜分明是,宋代科技進步,朝廷又嚴格禁止,何以占卜如此盛行?宋代的科技確有進步,然而豈止宋代,直到近代,科技的進步都不足以改變人們神靈崇尚的觀念,扭轉歷史悠久的占卜習俗。
至於說宋代嚴格禁止占卜,固然事出有因,但並不完全是事實。的確,從北宋初年開始,朝廷即屢降禁止占卜之詔。諸如宋太宗於太平興國二年(公元977年)十月降《禁天文相術六壬遁甲三命及它陰陽書詔》,[29](卷18)宋真宗於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正月降《禁習天文星算相術圖讖詔》,[38](卷198)又於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四月降《禁天文兵書詔》,[38] (卷199)宋神宗於熙寧八年(公元1075年)四月降《禁私有圖讖及私傳習者詔》[29](卷18)之類,簡直舉不勝舉。詔令斥責卜者“所習皆懵昧,無所取。蓋矯言禍福,誑耀流俗,以取貲耳”,[29](卷18)實屬言之鑿鑿。對於違犯者,處分也很重。如宋太宗在太平興國元年(公元976年)十一月,“令諸州大索明知天文術數者,傳送闕下,敢匿藏者棄市,募告者賞錢30萬。” [29](卷17)然而有三點值得註意和提防,一是上述詔令的發佈大體均有其背景。如宋太宗嚴懲卜者是在其利用占卜登上皇位10餘天之後,而宋神宗申嚴占卜之禁則是在趙世居案發之初。二是詔令並不一概禁止占卜。如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十月所下詔令,明確規定“除二宅及易筮外”,即將相宅、相墓、易占、卜筮排除在禁止范圍之外。所有詔令禁止的重點都在於利用占卜謀反。三是詔令並未嚴格執行,否則無須不厭其煩,一再重申。
其實也就是說,與前代相比,宋代對占卜的管理反而較為寬松。唐、五代設有管理占卜的專門機構—太卜署,凡屬官府管理的占卜活動即所謂“卜筮正術”,一概不許民間參與,民間不得收藏和傳習有關書籍。宋代撤消瞭太卜署,所謂“卜筮正術”得以在老百姓中流行。那個時候雖無太卜署,但通過司天監(元豐官制改革以後稱太史局)培植包括卜者在內的方技之士。北宋初期的楚芝蘭,其實就是一例。他“自言遇有道之士,教以符天、六壬、遁甲之術。屬朝廷博求方技,詣闕自薦,得(司天監)錄為學生。以占候有據,擢為翰林天文。”⓸(卷461《楚芝蘭傳》)何況歷代帝王無不利用占卜,並對精通所謂“占卜之學”的人士禮遇有加。如陳摶“來朝,太宗待之甚厚。”⓸(卷457《陳摶傳》)“真宗優禮種放,近世少比。”[39](卷5)假如說陳摶、種放總歸是著名隱士,那麼陳彥不外乎是個江湖卜者,宋徽宗竟將他封為節度使。最高統治者諸如此類的作為,對占卜的盛行實屬推波助瀾。
宋代占卜盛行,具體原因雖多,但重點在於那個時候社會流動的趨勢加大。[40]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土地作為商品更加的多地投入市場,土地所有權的轉換頻率明顯加快。用宋人的話來說,其實就是:“如今土地一年一換傢。”[41](卷1《田蛙歌》)於是,在經濟上由貧而富者有之,由富而貧者也有之。“今之富民鮮有三世之久者”,[42](《上邱憲宗卿書》)正所謂那個時候的社會現實。即便富豪也不免懼怕:“今日萬鐘,明日棄之;今日富貴,明日饑餓。”[43](卷7)與此相適應,在上隨著門閥制度的崩潰, “朝廷無世臣”, [13](《河南程氏遺書》卷17) “無百年之傢”[13](《河南程氏遺書》卷15) 顯現瞭“略觀貴途,良鮮舊族”;[44]“顯人魁士,皆出寒俊”[45](卷1)的局面,由賤而貴或由貴而賤的事均較為常見。加之那個時候政局反復、宦海沉浮,官員休想隻升不降,甚至很難終身為官。難怪他們“常若逆旅人、將行者”,[46]( 卷4《志尚》)隨時準備丟官還鄉。因為不可預料的因素增多,未來前途的未知數加大,人們出於對由貧變富、由賤變貴的企盼和對由富而貧、由貴而賤的恐懼,難免更加的多地求助於占卜。在宋代,那些據說“能推人命貴賤”的卜者,“其肆如市”,“其門如織”,並“出入將相權貴之門”,完全可以理解。
還應當指出,土地所有權的轉換頻率的加快使土地集中的過程提速,這樣的結果是大量農民失去土地,社會上的無業遊民增多。他們急需尋找生計,做個可望“其肆如市”,“其門如織”的卜者,無疑是一條較好的出路。難怪那個時候不少江湖卜者出身無業流民。前面講到的張懷素,其實就是一例。此外,如號稱“道人吉兇雅有驗”的劉快活“不知何地人”。而“時時言事多中”[25](卷5)的風僧哥、劉跛子等人均不時遊蕩於街頭巷尾。在江湖卜者中,因賣卜而大發橫財,由窮變富者大有人在。如貧苦無告、“遊術江左”的蔣堅適逢“戊子科舉,士人登其門如織,幾獲錢百五千,從此小康。”⑫(支甲卷10《蔣堅食牛》)有的豈止小康,實屬暴富。王安石對此有所描述:“汴之術士若挾奇而以動人者,大祀、宮廬、服輿、食飲之華,封君不如也。”⓶( 卷32《汴說》)也就是說,宋代買卜者與賣卜者的增多在相當大的程度上都是社會流動趨勢加大的結果。
參考文獻
⓵朱瑞熙等。遼宋西夏金社會生活史[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⓶王安石。王文公文集[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點校,1974、
⓷曾敏行。獨醒雜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點校,1986、
⓸脫脫等。宋史[m]。北京:中華書局點校,1977、
⓹朱熹。五朝名臣言行錄[m]。四部叢刊初編[z]。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
⓺黃正建。唐五代占卜略論[j]。國際中國學研究(漢城),1999,(2)。
⓻洪邁。容齋隨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點校,1978、
⓼文瑩。湘山野錄[m]。北京:中華書局點校,1984、
⓽文瑩。玉壺清話[m]。北京:中華書局點校,1984、
⓾魏泰。東軒筆錄[m]。北京:中華書局點校,1985、
⑪俞樾。茶香室叢鈔[m]。筆記小說大觀[z]。上海:進步書局,1936、
⑫洪邁。夷堅志[m]。北京:中華書局點校,1981、
[13]程顥等。二程集[m]。北京:中華書局點校,1981、
[14]司馬光。司馬溫公文集[m]。北京:中華書局點校,1985、
[15]黃淮等。歷代名臣奏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89、
[16]吳曾。能改齋漫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點校,1979、
[17]江少虞。宋朝事實類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點校,1981、
[18]孫升。孫公談圃[m]。北京:中華書局點校,1991、
[19]不著撰人。湖海新聞夷堅志[m]。北京:中華書局點校,1986、
[20]張邦煒。試論宋代摶橐霾晃史г臄[j]。歷史研究(北京),1985,(6)。
[21]吳處厚。青箱雜記[m]。北京:中華書局點校,1985、
[22]馬端臨。文獻通考[m]。北京:中華書局影印,1986、
[23]丁傳靖。宋人軼事匯編[m]。北京:中華書局點校,1981、
[二十四]周密。癸辛雜識[m]。北京:中華書局點校,1988、
[25]蔡 。鐵圍山叢談[m]。北京:中華書局點校,1983、
[26]張端義。貴耳集[m]。文淵閣四庫全書[z]。臺北,商務印書館,1983、
[27]徐度。卻掃編[m]。文淵閣四庫全書[z]。臺北,商務印書館,1983、
[28]周 。清波雜志[m]。北京:中華書局校註,1994、
[29]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m]。北京:中華書局點校,1979、
[30]邵伯溫。邵氏聞見錄[m]。北京:中華書局點校,1983、
[31]陸遊。老學庵筆記[m]。北京:中華書局點校,1979、
[32]嶽珂。 史。 [m]。北京:中華書局點校,1981、
[33]徐松。宋會要輯稿[m]。北京:中華書局影印,1957、
[34]司馬光。涑水紀聞[m]。北京:中華書局點校,1989、
[35]李裕民。宋神宗制造的一椿大冤案――趙世居案剖析[a]。慶祝鄧廣銘教授九十華誕論文集[c]。石傢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36]王明清。揮麈錄[m]。上海:前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點校,1961、
[37]龐元英。談藪[m]。陶宗儀。說郛[c]。北京:中國書店影印,1986、
[38]不著撰人。宋大詔令集[m]。北京:中華書局點校,1962、
[39]王辟之。澠水燕談錄[m]。北京:中華書局點校,1981、
[40]張邦煒。兩宋時期的社會流動(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成都),1989,(2)。
[41]羅椅。澗谷遺集[m]。豫章叢書[z]。南昌: 豫章叢書編刻局,1926、
[42]呂皓。雲溪稿[m]。續金華叢書[z]。金華:胡氏夢選樓,19二十四。
[43]朱熹。近思錄[m]。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社影印,1990。
[44]彭汝礪。上哲宗乞詳定袒免親愛情婚姻條貫[a]。趙汝愚。宋朝諸臣奏議[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點校,1999、
[45]趙彥衛。雲麓漫鈔[m]。文淵閣四庫全書[z]。臺北,商務印書館,1983、
[46]潘永因。宋稗類鈔[m]。北京:書日文獻出版社點校,1985、
3。此刻占卜在某些地區(通常是規模很小的村落,或者是文化比較蒙昧的地區)很盛行,但在大城市幾乎絕跡,由於捕头就喜歡抓這個。網上的占卜,包括某些心理測試(最出名的象“你適合娶怎樣的妻子”)在網上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