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象物候的方式方法天文太陽物候(星象和星相)
一:觀察星象物候在哪個朝代
觀察星象物候在夏朝
我國先民發明星象物候
在夏朝發明此刻是星象學。
二:怎樣觀測天象
對氣候的季節變化,最初人們不是依據對天象的觀察,而是依據自然界生物和非生物對氣候變化的反應去捕捉氣候變化的信息。自然界草木的榮枯,鳥獸的出沒,冰霜的凝消,等等,是與氣候的變化相互呼應的。“天氣變於上,人物應於下矣”(《論衡·變動》),這便是所謂“物候”⓵。以物候為從事農事活動的根據,這是人類掌握農時的時最初手段。在咱們國傢一些近世多多少少保留原始農業成分的少數民族中,差不多皆有以物候指示農時的成套經驗,有的甚至形成瞭物候計時體系——物候歷。⓶這幾個民族應用物候指時早於應用天象指時。我國中原地區遠古時代也應經歷過這樣一個階段。相傳黃帝時代的少皞氏“以鳥名官”:玄鳥氏司分(春分、秋分),趙伯氏司至(夏至、冬至),青鳥氏司啟(立春、立夏),丹鳥氏司閉(立秋、立冬)。玄鳥是燕子,大抵春分來秋分去,趙伯是伯勞,大抵夏至來冬至去,青鳥是鸧鴳,大抵立春鳴立夏止,丹鳥是鷩雉,大抵立秋來立冬去。⓷以它們分別命名掌管分、至、啟、閉的官員,說明遠古時代確有以候鳥的來去鳴止作為季節轉換標志的經驗。甲骨文中的“禾”字作“”,從禾從人,是人負禾的形象,而禾則表現瞭谷穗下垂的粟的植株,故《說文》講“谷熟為年”。這和古時候藏族“以麥熟為歲首”(《舊唐書·吐蕃傳》),黎族“以薯蕷之熟,以占天文之歲”(《太平寰宇記》)如出一轍,都是物候指時時代所留下的痕跡。據一些學者的考證,甲骨文中的“夏”字是蟬的形象 ⓸,而“秋”字那麼是類似蟋蟀一類動物的形象⓹。可見,我國自古就把蟬和蟋蟀視作夏天和秋天標志的物候動物;由於它們的鳴叫象征著夏天或秋天到來。同時這也說明我們的祖先最初的的確確是以物候指時的。又據近人研究,楚帛書中保留瞭以肖形動物為標志的物候月歷名。⓺
物候指時的經驗與習慣延續至後世,《夏小正》、《禮記·月令》等皆有每月物候的詳細記錄載入,以後還將談到。又如《詩經·七月》就記錄瞭每一個月的物候與農事,類似後世的“十二月生產調”,茲列表如下:
以菖蒲的出生為始耕期的標志,聽聞是黃帝時代的經驗;這雖是一種傳說,但也表明這套物候指時的經驗是十分古老的。《任地》在介紹瞭這套經驗後,又作瞭以下的概括:
五時,見生而樹生,見死而獲死。
含義是,在一年之中,可以視草的發生和死匿來定種稼和收獲之時。⓾這是物候指時的重要原則之一。
二 天象指時的開始——星象指時
物候指時雖能比較準確反映氣候的實際變化,但常常年無定時,“月”無定日,同一物候現象在不同地區不同年份出現早晚不一,作為較大范圍適用的記時體系,顯得過於粗放和不穩定。於是人們又繼而求助於天象的觀察。中國古代對天象的觀察很早就開始瞭,傳說黃帝“迎日推策(策)”(《史記·五帝本紀》)⑪,“考定星歷,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閏餘”(《史記·歷書》),已帶有根據天象精密推算歷法的意味瞭。具體情況怎樣,此刻已難考其詳。但考古發掘已發現不少反映原始人類從事天文觀測的實物資料,表明我國先民很早就進行天文觀測。例如河南鄭州大河村仰韶文化遺址有不少刻劃在陶器中的太陽紋圖象,浙江餘姚河姆渡文化遺址牙骨雕板中有日紋四鳥圖等。近年在河南濮陽西水坡出土一組距今6400年的與人同葬的蚌塑龍虎,有的研究者認為是我國古代天文學四象說中東龍西虎的實證,是全地球最早的天文圖 ⑫。假如這一論斷能夠成立的話,那個時候的天文觀察已經達到很高的水平。
那個時候測天活動是很普遍的,原始人皆能掌握不少觀測星星出沒的知識,世代相傳延至三代,故《尚書·洪范》有“庶民惟星,星有好風,星有好雨”[13]之說。《周易》中則有天氣諺語的記錄載入。[14]明代著名學者顧炎武說:
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農夫之辭也;“三星在天”,婦人
之語也;“月離於畢”,戍卒之作也;“龍尾伏辰”,兒童之謠也。後世文人學士
有問之而茫然不知者矣。(《日知錄》卷30“天文”)[15]
《國語·周語中》載:“夫辰角見而雨畢,天根見而水涸,本見而草木節解,駟見而隕霜,火見而清風戒寒。”此亦為反映瞭以星象紀時的古老經驗。[16]《呂氏春秋·貴因》:“夫審天者,察列星而知四時,因也。”
人們在長期的觀察中發現,某些恒星在天空中出現的區別時間、不同方位和不同形態,與氣候的季節變化規律相吻合。如終年可見的北鬥星座,“鬥柄東向,天下皆春;鬥柄南向,天下皆夏;鬥柄西向,天下皆秋;鬥柄北向,天下皆冬”(《《鶡冠子·環流》),儼然一個天然大時鐘。[17]《夏小正》也是利用北鬥星座鬥柄的指向來指時的。如“正月鬥柄縣在下”,“六月,初昏,鬥柄正在上”,“七月,鬥柄縣在下則旦”。
星象指時經驗的發展,在一定條件下,也會形成自己獨一無二的歷法。中國遠古時代就實行過以“大火”星(心宿二)紀時的“火歷”。相傳顓頊氏時代“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屬民”(《國語·楚語》);這位“火正”就是負責觀察“大火”的出沒和方位以指點人民從事生產的。《左傳》襄公九年晉士弱說;
古之火正,或食於心,或食於咮,以出入火。是故咮為鶉火,心為大火。陶唐
氏之火正閼伯居商丘,祀大火,而火紀時焉。相土因之,故商主大火。
“火歷”的基本特點是用肉眼直接觀察昏時(日落後三刻或二刻半)“大火”的出、中、流、伏、內等不同位置,借以確定歲首和耕作收獲等農時。[18]茲把先秦古籍中所記錄載入的部分大火星星象及其指時意義列為下表:
表5 先秦古籍所載“大火”星的出沒及其指時意義
星象
指時意義
出處
火見而清風戒寒
周代大火星初見於陰歷十月,見到它象征著涼風將至,要作好禦寒過冬的準備
《國語·周語中》
火出而畢賦(冰)
春秋時陰歷三四月黃昏時大火星出現於東方地平線上,這時天氣轉暖,公室要頒冰供食物保鮮之用
《左傳》昭公四年
日永星火,以正仲夏
夏至時大火星黃昏見於南方的中天。
《尚書·堯典》
火中,寒暑乃退
季冬十二月平旦大火星正中在南方,大寒退;季夏六月黃昏,大火重新正中在南方,大暑退。
《左傳》昭公三年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大火黃昏中天後,開始西斜而行,其時睹暑氣漸消,天氣轉冷
《豳風·七月》
八月……辰(大火星)則伏
大火星在黃昏時沒入開放地平線下
《夏小正》
九月,內火。……辰系於日
大火星與太陽一起出入,所以大火星在夜空中消失
《夏小正》
三 陰陽合歷與標準時體系
歷象日月星辰
恒星紀時可以使用於較大范圍,但依然是比較粗疏的;恒星方位的變化要在較長的時期中才能顯示出來,對於較短時段的標識則無能為力,因而也就難以形成精確的計時系統。較短時段紀時的標志,莫若月相的變化明顯。於是又逐漸形成回歸年與朔望月相結合的陰陽合歷。但回歸年與朔望月和日之間都不成整數的倍數,故需要有大小月和置閏來協調;置閏遂成為我國傳統陰陽合歷的重要特點之一。《尚書·堯典》載:
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歷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
以閏月定四時以成歲。
“羲”與“和”是不一樣部落首領之名字 [19]。“歷”是精密推算,“象”是觀察。[20]過去以恒星指時,如“火歷”,隻須肉眼觀察即可,此刻要依據日月星辰 [21]精密推算出年、月、日、四時以至閏月來,就非“歷象”不可瞭。[22]堯舜時是否已經有瞭陰陽合歷,學術界尚有不同的觀點,但殷代已經有瞭陰陽合歷那麼是無可懷疑的事實。從甲骨文的資料看,商代的歷法把一年分為十二個月,月有大小,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年有平閏之分,平年十二個月,閏年十三個月;閏年最初置於年終,稱為十三月,後來改置年中。[23]春秋時顯現瞭四分歷。《左傳》僖公五年和昭公二十年記錄載入瞭兩次“日南至”(冬至),間隔133年,其間記錄瞭閏月48次,失閏1次,共計有閏月49,平均為19年7閏。這表明春秋時代已在實踐中摸索出十九年七閏的金科玉律。因為十九年七閏采取的回歸年長度為365又1/4天,故被叫作四分歷。這是那個時候全地球最先進的歷法。
陰陽合歷中的標準時體系
朔望月便於計時,卻難以反映氣候的變化。為瞭解決這個矛盾,就需要依據太陽的視運動確定幾個能反映季節變化的時點,建立一個標準時的體系。相傳堯命令羲和制歷時,已經在進行這一方面的努力。
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暘谷。寅賓出日,平秩東作。日中星鳥,以殷仲春。厥
民析,鳥獸孳尾。申命羲叔,宅南交,平秩南訛(為),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仲
夏。厥民因,鳥獸希革。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餞納日,平秩西成。宵中星
虛,以殷仲秋。厥民夷,鳥獸毛毨。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日短
星昴,以正仲冬。厥民隩,鳥獸氄毛。
這一記錄載入的大體含義是,分別命令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在東、南、西、北四方的某個地方,恭敬地迎候太陽的出入(事實上是觀察太陽的視運動),以確定農事活動的次序(“東作”“南訛”、“西成”、“朔易”均指耕種收藏的農事活動。“平秩”,偽孔傳訓為平均次序)。分別以“鳥”、“火”、“虛”、“昴”四星在初昏時刻的出現作為“日中”、“日永”、“宵中”、“日短”(“日中”、“日永”、“宵中”、“日短”,歷代註傢多訓為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標志,並以此確定春、夏、秋、冬四季之“中”。與一年四季相適應,老百姓和鳥獸都發生不同的動態變化。[二十四]
《堯典》以四方配四時,甲骨文和《山海經》中則有對應的四方風、四方神的記錄載入:
東方曰析,鳳(風)曰;南方曰因,鳳(風)曰(微);西方曰,鳳
(風)曰彝;□□□(北方曰),鳳(風)曰役。(合集14294)
有人[25]名曰折丹,東方曰折(折同析),來風曰俊,處東極以出入風。(《大
荒東經》)
有神名曰因【因】乎,南方曰因【乎】,誇(來)風曰【乎】民,處南極以出
入風。[26]
有人名曰石夷,西方曰夷 [27],來風曰韋,西北隅處以司日月長短。(《大荒西
經》)
有人名曰(鵷),方曰(鵷)來【之】風曰,是處東極隅以止日月,使
無相間出沒,司其短長。(《大荒東經》)
研究者認為其中折同析,、彝同夷,、鵷、同隩,與《堯典》所載相互對應。並從而論定殷代有司分、至(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四方之神,而由分、至組成的“四節”,構成那個時候陰陽合歷中的標準時體系。[28]
表6 《堯典》、甲骨文、《山海經》“四方”名稱
方位
《堯典》所載 人民四季動態
四方神
四方風
甲骨文
山海經
甲骨文
山海經
東
析
析
折,折
俊
南
因
因
因,因乎
(微)
民
西
夷
夷,石夷
彝
韋
北
隩
(鵷)
役
以上記錄載入還不錯從考古發現中獲得某種印證。如山東莒縣陵陽河大汶口文化遺址出土陶尊上刻劃的圖象文字中,有作“”,是太陽在雲氣簇托下升起於群山之巔的形象,當地到現在仍然能夠在每一年春分時節觀察到這種景象,它正所謂我國東夷先民觀天測時的實錄 [29]。論者或謂與《堯典》所載羲仲受命在東方暘谷觀測日出的傳說有關。還有的學者認為,河姆渡遺址出土文物中有雕刻在骨板上的一日雙鳥圖象,它反映瞭二分(春分,秋分)日時太陽分主東西兩方的古老觀念。[30]
《堯典》以太陽出沒方位(主要與日影觀測相聯系)和四中星的昏見作為“日中”、“日永”、“宵中”、“日短”的標志,它們等同於之後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概念,但不肯定有後世那麼精確。那個時候大約已有日影的觀測,但或許是以自然物(如山峰)或人體為標志的。[31]而後世準確的“分”“至”點的是建立在的用圭表對日影進行實測的基礎之上的。圭表測日起於何時還不瞭解,但周代已有用“土圭”測日影的明確記錄載入,如《周禮·大司徒》雲:
以土圭之法測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日南則景短,多暑;日北則景長,多寒;
日東則景夕,多風;日西則景朝,多陰。
這固然是講怎樣“求地中”以便建都的,但這一個方法無疑會運用到測“時”上,從而能更準確地確定分、至和四時,更準確地測定一個回歸年的長度。《周禮》中有“馮相氏”,“掌十有二歲,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之位。辨其敘事,以會天位。冬夏至日,春秋至月,以辨四時之敘。”這是一個專門掌管天象歷法的官員。然而,《周禮》中除四時外,未見其它節氣。
但不晚於春秋,已形成由分、至、啟(立春、立夏)、閉(立秋、立冬)所組成的“八節”[32],並形成一定的制度和禮儀。且看《左傳》以下的記錄載入;
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公既視朔,遂登臺以望,而書,禮也。凡分至啟
閉,必書雲物,為備故也。[33]
閏月不告朔,非禮也。閏以正時,時以作事,事以厚生,生民之道,於是乎在
矣。不告朔閏,棄時政也,何以為民?[34]
於是閏三月,非禮也。先王之正時也,履端於始,舉正於中,歸餘於終。履端
於始,序則不衍,舉正於中,民則不惑,歸餘於中,事則不悖。[35]
上面談到,歷法的發展是先有物候歷,後有天文歷。在天文歷發展的階段,最初人們觀察星象以定季節,繼之又觀察月相以定月。以月的圓缺周期為一月,重點是確定每月開始的一日,即所謂朔。故每一年秋冬之際,天子頒歷謂班朔,而列國諸侯每月朔日則有告朔、視朔之禮。[36]以月之盈虧定月雖利於記時,但並不能反映氣候的季節變化。後者是由地球繞太陽公轉決定的。因而朔望月還需與太陽年相結合。但朔望月和太陽年並不成整數倍數的關系,於是,在實行朔望月的條件下就產生瞭“正時”的問題。“正時”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確定標準時體系。即所謂“履端於始,舉正於中”:“履端於始”指“步歷以冬至為始”(江永《群經補義》),“舉正於中”指“歷象日景(影)中星,以記分至在四仲月也”(沈彤《小疏》)。即以分至為基準時以補朔望月之不逮。唯獨這樣,才能正確把握氣候季節變化的時序,“序則不衍”“民則不惑”是也。《左傳》僖公五年所載“八節”觀象之禮應由此出。以分至定標準時還形成瞭某種儀式。如《國語·魯語下》“大采朝日”(春分)、“少采夕月”(秋分)、“日中考證”等。
二是置閏。置閏是為瞭調整朔望月與太陽年之間的聯系。由於一個太陽年包括十二個朔望月,另多出若幹天;經若幹年後,把多餘的天數匯積成月,放在年終,即所謂“歸餘於終”。這是一種很古老的辦法。據卜辭,武丁至祖甲,歲終置閏,名曰十三月。至春秋時,置閏已不一定在歲終,使月的順序更符合季節的變化。
四 24節氣與三十時節
24節氣的形成
戰國時期,人們對天象的觀測和標準時的確定進入瞭一個新的階段。《孟子·離婁下》雲:“天之高也,星辰之遠也,茍求其故(按,宜作“規律”解),千歲之日至,可坐來定也。”在標準時體系的繼續發展中,為瞭更具體地指導農業生產,人們又try把一個太陽年劃分為若幹較小的時段,這種探索的結果致使24節氣的產生。它是以土圭測日晷[37]為根據一步步形成的。以“分、至、啟、閉”為八個基點,每兩點間再均勻地劃分三段,分別以對應的氣象、物候或某種農事活動命名,這便是24節氣。24節氣的系統記錄載入始見於戰國時期成書的《逸周書·時則訓》[38]。《逸周書·時則訓》關於24節氣和七十二候的系統見下文表1一、保存瞭很多先秦史料的《周髀算經》[39],對24節氣作瞭以下的解釋:
二至者,寒暑之極,二分者,陰陽之和,四立者,生長收藏之始,是為八節;
節三氣,三而八之,故為24。
《周髀算經》還對每個節氣的日影長度作瞭比較粗疏的計算。[40]
24節氣準確地反映瞭地球公轉形成的日地關系,與黃河流域一年中冷暖幹濕的氣候變化和農事活動的節奏十分切合。有人將24節氣與黃河流域中下遊地區近代氣象加以比較,發現大暑小暑正所謂一年中氣溫最高的時期,小寒大寒是一年中最冷季節,雨水節與平均初雨日期比較吻合,小雪節與平均初雪日期很一致。驚蟄與10厘米地溫通過溫度5℃的日期相近,預示著春耕季節的到來。谷雨有“雨生百谷”之意,這時氣溫已上升到12℃以上,是北方春播的黃金季節。小滿、芒種是黃河中下遊大麥、小麥的灌漿期和成熟期。霜降節接近平均初霜日期,是一年中生長季節的結束。[41]可見24節氣剛開始就是為農業生產服務的,是在天時觀測與農業實踐的密切結合中形成的。它是我國傳統歷法的中心內容之一,我國傳統的陰陽合歷通過它而具有指導農業生產的效果。直到今天,依然沒有失去它的意義。
先秦時代,24節氣好像已經使用於對農業生產的指導。例如《管子·臣乘馬》說:
日至六十日而陽凍釋,七十[五]日而陰凍釋,陰凍釋而藝稷,百日不藝稷,故
春事二十五日之內耳。
日至即冬至,冬至後六十日,等同於先秦時期的驚蟄節,冬至後七十五日,等同於先秦時期的雨水節。按十五天為單位計算,十五天恰巧是一個節氣。這裡非常可能已經用24節氣來計算農時和指導生產瞭。[42]
三十時節
除瞭24節氣外,還有過三十時節,見於《管子》一書中的《幼官》和《幼官圖》[43]。這是以12天為一節,把一年360天分為30節的節氣安排。它的四季是以“地氣發”、“小郢”、“期風至”、“始寒”為起點,等同於24節氣的“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44],而以“清明”、“大暑至”、“始前”、“寒至”為中點,等同於24節氣中的“二分二至”(春分、夏至、秋分、冬至)[45]。中點以前的四個時節,一般兩兩相偶,表現為二氣交替上升(如“小郢”、“絕氣下”與“中郢”、“中絕”;“始寒”、“小榆”與“中寒”、“中榆”),中點以後的時節,假如是三個,則這三個時節自為一組(如“三卵”、“三酉”),假如是兩個,則這兩個時節連同中點自成一組(如“三暑”“三寒”)。時節的命名主要根據各式“氣”的陰陽消長,不同於24節氣名稱多預示某種物候或農時。
參考資料:課本
三:我國先民發明觀察星象物候的方式方法是在哪個朝代
我認為這個應該有很早,由於像一些日歷方面的東西,產生的時間特別早,最早的或許應該是到傳說中的夏朝就有那個時候的歷法,由於我認為這個的時間應該無比的早,或許是到瞭國傢產生之前就依然出現,畢竟這個和農業文明密切相關,亦即由於這一個方法的出現,農業文明才能更好地發展。
四:節氣與物候計算方法?
這個問題往前一個月還真解答不瞭你。
近日自己沒事用excel做瞭一個擇日系統,牽扯到節氣、閏月等等方面。發現西方的人根本不懂咱們國傢的陰歷。excel是流程的基礎,裡邊 的代碼換算陰歷誤差特別大,更不用提逢節換月以及閏月問題瞭。
最後還是舍棄瞭代碼,花瞭半月時間統計瞭近200年的節氣時間才算將誤差解決。
網上的萬年歷都是用代碼做的,各式版本皆有,編萬年歷的人什麼水平皆有,大都都是懂歷法的不懂代碼,懂代碼的不懂歷法,最終形成的軟件出現誤差就難以避開瞭。
我還遇見楊公十三忌被閏月搞得誤差一個月的軟件呢!!!並且不少。
初候永久從進入節氣當日開始算,不用懷疑。
工具是人做的,工具會出錯,文化不會出錯。
五:何謂我國現存最早的星象物候歷
《夏小正》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星象物候歷。《夏小正》是中國古代傳承下來的一部古老的文獻典籍,是中國現存最早的星象物候歷。今本《夏小正》全文十二章,共四百多字,每章標題的月份從正月到十二月,共有118條簡明扼要的政策。體例分經、傳兩部分,按照各月次序,每條先列經文於前,再附傳文於後。經文記錄載入每月的天象、物候、民事等,內容關系到自然現象、生產活動和社會活動等,尤其是生產方面的大事,如農耕、漁獵、蠶桑、養殖等。書中文辭質樸,古奧難懂,故前人有文句簡奧,實為三代之書之嘆。
六:我國現存最早的星象物候歷
我國現存最早的星象物候歷,,正確答案選C。這是2023年教師資格證考試的真題,完整題目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星象物候歷是,A夏小正,B天官書,C三統歷,D太初歷,正確答案選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