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能起名

五行與疾病的課件五行癸水丁火(五行代表的疾病)

五行 智能起名 04-14

“上工”必修課:從五行傳變看病機

在臨床診療中,first of all辯病,其次辯癥,最後辯證。其中貫穿整體過程,由理論連向實際的最要緊的紐帶是“病機”。瞭解病機,才能理解整個疾病的發生、發展、轉歸,其有固定的病理基礎,有其演變規律。對病機的瞭解從五行傳變切入較為容易,是中醫人的必修課之一。

提到五行,不得不提一下國醫大師郝萬山的關於氣的看法,他覺得:五行指氣的五種運行趨勢,或是氣的五種運行狀態。所以五行亦稱五氣、五運、五常。而不是指五種材料或物質。

內經認為,五行為指氣的升降出入。《素問·六微旨大論》說:“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此句話之義是說升降出入是生長收藏的源泉,而《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的講法,其意在說四時五行為萬物生長收藏的源泉。於是,五行即生長收藏,結合內經關於“氣”的論理(不明白這個理論,學中醫到老也隻是小小白),五行其實就是氣的升降出入。

理解瞭“五行為指氣的升降出入”我們即可引入下一個點,五行的相克相生。

由於太陽光熱輻射的恒定與地球自轉公轉的穩定,使得五行能保持穩態。而古代人們並不曉得地球的公轉和自轉,他們認為是五行金木水火土之間具有互相養助和互相制約的關系,才有生克的思考。

五行相生,可以簡單容易的理解為相鄰的季節相生,相隔的季節相克。例如木為春,火為夏,木生火,春後則為夏,土則為長夏(土性濡濕)。

可以從氣的運動趨勢來解釋五行的相克作用,如“相克者,制其太過也。木性發散,斂之以金氣,則木但是散;火性升炎,伏之以水氣,則火但是炎;土性濡濕,疏之以木氣,則土但是濕;金氣收斂,溫之以火氣,則金但是收;水性降潤,摻之以土氣,則水但是潤。皆氣化自然之妙也”所言。

五行相克相生,使五行之氣交替運動,構成瞭繁華的world世界。

下面,結合病機而言講五行生克及傳變。

看一看這個圖:

1。相生失常

1。母病及子

指母行相生太過或不及引起的子行病變。

母強則子強,如因土太旺,致使金太過,脾土痰濕過盛,傳至肺金致咳嗽、咳痰,如“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所雲。

母行過弱,不能生助子行,母弱致子弱,例如,肺金不足肺氣虛損,引發腎不納氣,可生咳喘、氣促,腰膝酸軟、耳鳴等。

2。子病犯母

兩種形式,子過強則母強和子虛令母虛。

子過強則母強,如過食肥甘厚膩致使脾土太過,則會致使心火癥狀“心氣喘滿”。

子虛令母虛,如肺金系統功能不行,肺氣虛弱則“氣短、自汗”會累及脾土不行,出現食少、納呆、肌肉瘦削等癥狀。又如《素問·玉機真臟論篇》言:“肝受氣於心,傳之於脾,氣舍於腎,至肺而死。”心火病則盜瀉肝木從而致使肝病,肝病就不可以制約脾土,脾土為病,若腎水仍有能力生助肝木則病氣留止於腎水,要不然就是腎水被脾土克傷,此時水、木、火三者均病,水病無以通關,火弱無法制金,最後肺金克盡虛弱的肝木,讓人病亡。

2。相克失常

1。相乘發病

指某行被所不勝之行過度制約而發病(舉個例子:妻子本克制丈夫,平時還好。有一天,妻子心情很鬱悶,就打瞭丈夫,丈夫就受傷瞭,就發病瞭)。如《素問·玉機真臟論篇》有“五藏相通, 移都有次,五藏有病,則各傳其所勝”的描述。如風寒邪氣侵襲人體,first of all犯肺,出現咳嗽氣逆等癥,假如治療不當肝木被肺金所乘,則出現脅痛等癥,脾土被木乘克繼出現腹中熱、出黃等癥。

2。相侮發病

是指五行中某行制約所不勝之行的一種反常的相克現象,不過其有所前提,某行比其所不勝之行強盛許多,如風熱之邪致肝木旺盛,則可反侮肺金出現“木火刑金”,見脅痛( 肝膽經所過與肺金相爭) ,咳嗽( 肺氣上逆) ,痰中帶血( 心火傷肺絡) ,煩躁易怒( 心肝火旺) 等癥。

3。勝復鬱發

本是用以描述自然界五運和六氣之太過、不及所引發的亢害承制的反饋調控,不過也適合使用於人體。“勝復” , 指五行學說中的勝氣與復氣。

凡五行中一行亢盛之氣, 對“己所勝”的克制(即克我者), 稱為勝氣; 而對勝氣進行報復之氣, 稱為復氣。所謂五行勝復, 是指在五行系統中因為勝氣出現, 必然遭到其所不勝之氣的報復壓抑, 從而使五行金木水火土之間生克歸復協調的動態過程。

因為在這一過程中存在著復氣之母受到勝氣所害, 而復氣是其母之子又為母復仇將勝氣壓抑下去, 因而又將五行勝復稱為“子復母仇”。

隻要存在勝氣, 必有復氣以報復其勝, 由於五行是單數, 任一行出現勝氣, 必有其復氣制約。打比方說木氣不及, 則受到金氣克 伐, 稱木虛金乘, 此時木可以生火, 火氣來復以制約金氣, 實現子復母仇。如下:

再如木氣太過, 作為勝氣而克 制土氣, 此時土氣之子金氣來復以制約木氣, 實現子復母仇。現示意如下:

舉個例子:素體肝木不及,則肺金勝之、乘之,可見“中清,胸脅痛,少腹痛”等癥,這在一定時間內是固定的狀態和癥狀,由於木之子火或許也是虛弱的狀態。若木之子火來復母仇,那麼是發生變癥的情形,可見“寒熱瘡瘍、疿疹、癰痤”等火亢之征,這時病況事實上是減輕瞭,由於人體五行對其進行瞭有益的調控。

下面再結合病機講講五行傳變所致證候

任何一種疾病,都是臟腑經絡之陰陽五行的失衡所致,而五行金木水火土之間的相互之關聯聯系是簡單、有限的,又是復雜多變的。如五臟中“木”為起病,其隻會與“我生的火行、生俺的水行、我勝的土行、勝俺的金行”發生關系從而令病況進展。以下以肝木為例子進行講解。

1。木旺自病 五行中任意一行出現病變不會馬上引起整個系統的失衡,其存在一個閾值,當達到或超過閾值時才會對其他五行造成作用與影響。木旺自病指木的強度在閾值以下,隻會造成肝膽系統的病變,如目紅幹澀(肝開竅於目),爪甲幹癟( 其華在爪) 等,證型多為肝血虛,肝陰虛等癥。

2。木旺及火 木旺到一定程度,傳變到子則生火。木氣本性溫,又感受熱邪使其氣旺,傳變於心,更易傷經耗液。

3。木旺乘土 臨床中發現,木旺極易乘土,例如肝氣過旺的常出現脾土癥狀,如泄瀉、腹痛等,前者屬於肝氣乘脾,後者屬於肝氣犯胃。用藥常以瀉肝實脾或者疏肝理氣為主。

4。木旺侮金 木系統功能過於健旺就會作用與影響到金系統。不但有木旺自病的癥狀,還會產生金系統肺和大腸的咳嗽、腸鳴、肛門灼熱、下齒痛( 大腸經為齒脈,且入下齒) 等癥。

5。木旺及水 “子能令母實,母能令子虛”,是說子行旺則不耗母行能量,母行變強。因 此,木旺則水盛,造成肝腎陰虧,出現眼幹(肝主目),耳輪幹癟( 腎開竅於耳) 、頭發幹枯( 腎華在發) 等癥。

6。木弱自病 閾值不到,隻會引起自己一身系統病變,如肝氣鬱結。

7。木弱及火 母弱子弱。閾值達到,下損及子,木弱不能生火,可見心虛膽怯(膽主決斷),驚悸(心藏神),舌淡暗( 心開竅於舌) 等癥。

8。木弱土侮 木弱不能乘土,受土所侮,例如溏泄就是由肝木之氣升發不及,木虛土侮所致。證型如肝膽濕熱證,就是脾土反侮肝膽出現身目發黃( 目主肝,黃為土色) ,腹脹厭食( 脾土壅滯) 等癥。

9。木弱金乘 木弱不能制衡金,受其所乘,木虛金乘,可見中清(清燥邪犯) ,胠脅痛( 肝膽經所過) ,少腹痛( 肝經所過) 等癥。

10。木弱及水 “實則瀉其子”,木弱令水虛,如“肝木不能生腎中之水,則腎水日寒,必有腰脊難於俯仰之證”。臨床見此情況較少。

以上10種隻是舉例說明,臨床實際則有更加的多證型,望醫者細細揣摩。瞭解五行傳變即瞭解病機,對疾病的轉歸及預後瞭然於胸,是為“上工也”。

五行易患疾病

1。火太弱或死絕:易患心臟病,敗血病,關節炎, 腳氣,眼疾等疾病, 年紀輕或正值壯年,主腸胃不好。

2。木太弱或死絕:多有頭暈, 目眩,氣血不調, 兩鬢消疏而發稀,神經痛的現象,假如嚴重的話,多有肝膽疾病, 腿足損傷等。

3。金太弱或死絕:應多註意和提防氣虛,咳嗽, 皮膚幹燥,骨節疼痛,大腸泄痢便血,並常有呼吸不暢,常受感冒之患,假如嚴重的話,有得肺病的可能。

4。土太弱或死絕:時有面黃, 減食,肢體怠惰,喜臥嗜睡,多思足慮,不喜動作的現象,並常有浮腫,腳氣,口臭,齒痛的毛病, 假如嚴重一點的話, 有患消化系統,皮膚病的可能。

5。水太弱或死絕:易患腎臟炎,腦溢血,近視,泌尿系統之疾病。

6。木火相生而太旺:易患火氣上升,目赤,偏頭痛,耳鳴,眩暈,註意和提防散漫,心臟有壓抑的感覺,呼吸急迫等癥狀,此外有便秘,下肢麻木,風濕等。

7。火土相生而太旺:常覺癥狀有胃部脹滿, 食量雖不異常但稍進食即感飽滿或重壓,咯氣,惡心等。

8。金水相生而太旺:應多註意和提防氣滯,哮喘,咳嗽,鼻塞, 微覺煩躁不安,常常自覺胸下有創傷,並有呼吸急迫,口渴的現象。

9。水木相生而太旺:應多註意和提防胃虛,惡心,口臭,咯氣,並有食欲減退,身體衰弱, 脈沉弱,腹部軟弱無力,顏面缺乏血色等疾病。

10。土金相生而太旺:氣常多虛,常有腹滿,便秘,口渴等癥狀。

2。八字五行看病災口訣訣竅!!!

失衡之處即為病,病在年柱為頭疼。

病在月柱病在胸,病在日柱腹部疼。

病在時柱為下肢,五行所示各自明。

木主頭發和肝膽,肢體也屬木五行。

火主眼目和血液,還主系統為神經。

土為皮面和腰肌,脾胃臟器也應承。

金為牙齒和喉嚨,還主骨骼與肺胸。

水主膀胱和腎臟,生殖泌尿等系統。

命局過旺必有病,過弱也主病來生。

虛浮無根又受克,過弱五行就是病。

無克無泄旺五行,歲運旺之憋成病。

受旺五行所克者,必然也是病五行。

木多金缺金有病,土多金埋金不行。

火多木焚木遭殃,五行生克仔細評。

還可表面看病根,被沖五行可查病。

被合被化也看病,寒暖燥濕病查清。

土旺無泄脾胃漲,戌辰相沖胃受傷。

水多土蕩胃出血,土弱火旺胃潰瘍。

火旺土旺金水弱,中老年後血要稠。

四柱無水火土厚,血管受阻壁增厚。

地支水旺幹克火,心臟不好心中憂。

土多金埋火又旺,辛弱定把肺炎生。

金旺金弱妻管嚴,水多濕重肺氣腫。

酉被沖克有肺病,金被火克咳潄重。

日主衰弱食傷重,頭昏腦脹神經痛。

甲乙無根肩周炎,甲木火多精神病。

金木相戰神經損,夏木沒有火關節痛。

金火相戰早土盛,金脆水枯糖尿病。

火旺土焦庚出幹,三火病已成。

柱中水多子卯刑,乙不透幹必肝病。

卯木被酉沖克重,無救定有肝膽病。

丙火若是遭水克,眼睛昏暗必患病。

丙辛相合防近視,陽刃重重防耳聾。

辛加卯上易唇缺,卯辰相加必有刑。

刃逢戌未犯支刑,四肢有病是一定。

三丁兩丙克到金,口舌生瘡鬧心疼。

中醫中五行,相應的病患是什麼。

在中醫的角度而言五行對應著五臟。五行是:金、木、水、火、土。五臟為:心、肝、脾、肺、腎。在中醫的角度而言,肝屬木、脾屬土、肺屬金、心屬火、腎屬水。若煩躁易怒或抑鬱悲傷便是肝顯現瞭問題,對應於五行中的木。若咳嗽痰多、咽幹咽痛、鼻塞鼻癢、皮膚炎癥都是肺顯現瞭問題,對應於五行中的金。若消化不良、氣短胸悶、畏寒怕冷、手腳冰涼便是脾顯現瞭問題,對應於五行中的土。若耳鳴耳聾、腰酸背痛、陽痿早泄便是腎顯現瞭問題,對應於五行中的水。若心慌氣短、心悸失眠、心力衰竭、厭世便是心顯現瞭問題,對應於五行中的火。以上便是我對您所提出來的問題作出的回答,謝謝。

由八字五行旺衰看疾病

1。面板病

  1. 四柱中火盛土衰或水多土虛,面板易過敏。
  2. 四柱中濕土多,命主易患濕毒型面板炎,如濕疹、水泡、面板發癢,過敏性面板炎等。例如四柱中有辰、戌、醜、未,同時旁邊又有屬水的天幹地支,就是濕土多,濕土一多就容易得濕疹、水泡。
  3. 四柱中火炎土燥之人,面板易幹裂,由於四柱中沒有水。
2。心臟病
  1. 四柱中丁火遇強水,火被重克,命主易患心臟病或高血壓。
  2. 四柱中木多火滯,如木有三個,火就一個,火弱極,命主易患心肌梗塞。
  3. 四柱中丁火健旺,土氣弱極,命主易患低血壓,容易有氣喘。
3。腎病
  1. 四柱中水旺木漂,或水弱土盛者,命主易得膀胱、腎臟方面的疾病。
  2. 四柱中壬水弱極,遇強土來克,命主易患膀胱結石。
  3. 女命四柱中癸水與丁火兩弱,月事遲遲來。
  4. 女命四柱中癸水入庫或逢刑沖穿絕,再逢旺火蒸熏,大多子宮、卵巢機能衰弱,腰酸背痛,手足麻痹,偶爾手腳麻。
  5. 男命四柱中癸水入庫又逢刑沖穿絕,再逢旺火蒸熏,腎水不足。
  6. 男命冬月生,水氣己凍結,四柱再不見木來疏水,或不見火來融冰,常常易患陽痿、早泄等癥。

五行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

五行學說不但能用於醫學上面的研究,也是能用以研究一自個的性格的,是還是不是覺得五行學說是個很神奇的東西呢?我為各位收集整理瞭五行學說的知識,供大傢學習借鑒,希望能夠幫到你!

五行學說的基本內容及性格

木的特性:古代人們稱“木曰曲直”。“曲直”,實際是指樹木的生長形態,為枝幹曲直,向上向外周舒展。因而引申為具有生長、升發、條達舒暢等作用或性質的事物,均歸屬於木。八字中木旺的,仁慈、溫和、博愛、有惻隱之心,助人為樂,慷慨,身材修長、舉止瀟灑,頭發濃密光亮、活潑、積極、進取心強。八字中木太過為忌,則為固執、偏激、不及者懦弱、嬌妒、忘恩負義、冷酷。 火的特性:古代人們稱“火曰炎上”。“炎上”,是指火具有溫熱、上升的特性。因而引申為具有溫熱、升騰作用的事物,均歸屬於火。八字中火旺的,精神閃爍,積極上進,謙恭有禮,註重儀表,熱情豪邁,坦誠友好。八字中火太過為忌者,面紅聲燥,性情急躁,容易沖動,逞強好勝,易惹是非,不及者瘦尖額,妄言是非,奸詐嫉妒,有始無終。

土的特性:古代人們稱“土爰稼穡”,是指土有種植和收獲農作物的效果。因而引申為具有生化、承載、受納作用的事物,均歸屬於土。所以有“土載四行”和“土為萬物之母”之說。八字中土旺的,圓腰潤鼻,眉目如畫,口才聲重,為人忠誠老實,膽量寬厚,言必行,行必果,樂於奉獻兼收幷蓄。八字中土太過,為忌、性格內向,愚頑不化,性格執拗,不明事理,不及者,面偏鼻低,神色憂滯,言而不信,狠毒吝嗇,自私自利,蠻橫無理。

金的特性;古代人們稱“金曰從革”。“從革”是指“變革”之義。引申為具有清潔、肅降、收斂等作用的事物,均歸屬於金。八字中金旺的,面方而白骨骼清秀,體健神清,為人義氣,剛毅果斷,不畏 *** ,仗義疏財,嫉惡如仇,有自知之明,深知廉恥。四柱金太過為忌者,作事魯莽、有勇無謀,好鬥貪婪,不仁不義,不及者優柔寡斷,貪淫好殺,茍刻狠毒。

水的特性:古代人們稱“水曰潤下”。是指水具有滋潤和向下的特性。引申為具有寒涼、滋潤、向下執行的事物,均歸屬於水。八字中水旺的,面裡有神,腦袋靈活,多智多謀,才識過人,應變力強語言伶俐。八字中水太過為忌者,貪婪淫欲,詭計多端,言語激進,易惹是非,不及者身材矮小,面色黑暗,為人變幻多端,膽小無謀,心胸狹窄。

①說明五臟的生理活動特點,如肝喜條達,有疏泄的功能,木有生發的特性,故以肝屬“木”;心陽有溫煦的效果,火有陽熱的特性,故以心屬“火”;脾為生化之源,土有生化萬物的特性,故以脾屬“土”;肺氣主肅降,金有清肅、收斂的特性,故以肺屬“金”;腎有主水、藏精的功能,水有潤下的特性,故以腎屬“水”,

②說明人體臟腑組織之間生理功能的內在聯絡。如腎水之精以養肝,肝木藏血以濟心,心火之熱以溫脾,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肺金清肅下行以助腎水。這便是五臟互相資生的關系。肺金氣清肅下降,可以抑制肝陽的上亢;肝木的條達,可以疏泄脾土的壅鬱;脾土的運化,可以制止腎水的泛濫;腎水的滋潤,可以防止心火的亢烈;心火的陽熱,可以制約肺金清肅的太過,這便是五臟互相制約的關系。

③說明人體與外界環境四時五氣以及飲食五味等的關系。也就是說,五行學說使用於生理,就在於說明人體臟腑組織之間,以及人體與外在環境之間互相聯絡的統一性。

五行學說在疾病治療上的運籌使用

①控制五臟疾病的傳變。如肝病能傳脾木乘土,預先予以補脾,防其傳變。“見肝之病,則知肝當傳之於脾,故先實其脾氣”。

②確定治療原則。概括為“補母瀉子”法,即“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補母,是針對具有母子關系的虛證而治療的,如肝虛補腎,由於腎為肝之母,所以補腎水能夠生肝木。瀉子,是針對具有母子關系的實證而治療的,如肝實瀉心,由於心為肝之子,所以瀉心火有用且助於瀉肝木。依據相克關系來核實確定治療原則,可以概括為“抑強膚弱”法,即瀉其克者之強,補其被克者之弱。如肝木太過而乘脾土,肝木太過為強,必須瀉之,脾土為弱,必須補之。

③制定治療方法 藥物治療方面,如滋水涵木法,是用滋補腎陰以涵養肝陰的方式方法,適合使用於腎陰虧損而肝陰不足的病證。又如培土生金法,是用健脾益肺的方式方法,適合使用於脾失健運而肺氣虛弱的病證。又如扶土抑木法是用疏肝健脾藥治療肝旺脾虛的一種方法。

此外,在針灸和精神療法方面,皆可以利用五行的克制作用以選穴和調節情志。如悲可以勝怒,是由於悲為肺志屬金,怒為肝志屬木的原因。

""的人還:

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點:五行學說簡述

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點:五行學說簡述

五行學說是古時候漢族人民樸素的辨證唯物的哲學思想。將古時候哲學理論中以木、火、土、金、水五類特性及其生克制化規律來認識、解釋自然的系統結構和方法論運用到中醫學而建立的中醫基本理論,用來解釋人體內臟之間的相互之關聯聯系、臟腑組織器官的屬性、運動變化及人體與外界環境的關系。“五行”與“五臟”、“五志”之間存在著互相資生互相制約的密切關系。當五行不能維持相克相生生理平衡狀態時,生克關系即轉為乘(乘虛侵襲,克制太過)侮(被克強勢,反欺侮主)關系,產生對應的關聯性病變。將“五行學說”運用於心身疾病的治療,通過調理情志、巧妙配伍用藥,可促進心身疾病的康復。

五行學說對世界本原的認識也從屬於氣一元論,不但具有自然觀的特點,更具有樸素的普遍系統論性質。五行學說對宇宙本原的認識側重於世界的物質構成,認為木、火、土、金、水是構成世界萬物的物質元素,與氣一元論主要說明世界的物質本原不同。五行學說用五行的生克制化、乘侮勝復規律,來說明自然界萬事萬物整體動態平衡性,視五行是宇宙的普遍規律,以五行是基礎闡述事物之間生克制化、乘侮勝復的相互之關聯聯系。由氣而生成的世間萬物,是由木、火、土、金、水五行結構系統所組成的整體,賴五行結構系統之間的生克制化、乘侮勝復機制,維持大自然的整體動態平衡。人體是一個以五臟為中心的五行結構系統所組成的有機整體。人與環境也是一個有機整體。中醫學應用五行學說,從系統結構看法剖析瞭人體局部與局部、局部與整體之間的有機聯系,以及人體與外界的統一,論證瞭人體是一個統一整體的整體觀念。五行生克乘侮勝復的調節機制,是人體臟腑經絡結構系統保持相對穩定和動態平衡的緣故。故曰:“造化之機,不可無生,亦不可無制。無生則發育無由,無制則亢而為害”(《類經圖翼·運氣》),必須生中有制,制中有生,才能運行不息,相反相成。“氣有餘,則制己所勝而侮所不勝。其不及,則己所不勝,侮而乘之;己所勝,輕而侮之”(《素問·五運行大論》)。“有勝之氣,其必來復也”(《素問·至真要大論》)。“微者復微,甚者復甚,氣之常也”(《素問·五常政大論》)。氣有陰陽,陰陽合而生五行,陰陽和五行結合而化生萬物。五行系統結構的矛盾運動是宇宙的普遍規律,也是生命運動的`普遍規律。陰陽五行的矛盾運動是人體之氣運動的具體表現,是人體臟腑經絡的運動形式,是生命運動的普遍規律。

也就是說,氣一元論與陰陽五行學說相比較,更具“本體論”性質,旨在說明世間萬物的物質統一性,人之生死,全在乎氣。陰陽五行學說更具方法論特征。

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相比較,陰陽學說旨在說明一切生命現象都蘊含著陰陽兩個矛盾方面。就人體來講,“人生有形,不離陰陽”(《素問·寶命全形論》),“生之本,本於陰陽”(《素問·生氣通天論》),“陰陽者,一分為二也”(《類經·陰陽類》),從而揭示瞭生命運動的動因、源泉和最一般最普遍的聯系和形式。而五行學說則具體地說明瞭人體臟腑經絡的結構關系及其調節方式,即人體整體動態平衡的特殊規律。因 此,中醫學言臟腑必及陰陽而寓五行,論臟腑的生克制化又必賅陰陽。健康的根本是機體內部,以及機體與外界環境的動態平衡,而平衡的破壞則致使疾病。調節陰陽,以獲得機體整體平衡是中醫治療疾病的本質原則,所謂“治病必求其本”,“本者,本於陰陽也”。而五行相生相勝的多路調節那麼是調節陰陽的具體化。

陰陽言氣的矛盾對立,五行說明氣有生克,兩者互相滲透,互相包涵,“舉陰陽則賅五行,陰陽各具五行也;舉五行即賅陰陽,五行各具陰陽也”(戴震《孟子字義疏證·天道》)。“五行,即陰陽之質;陰陽,即五行之氣。氣非質不立,質非氣不行。行也者,所以引陰陽之氣也”(《類經圖翼·運氣》)。氣化流行,生生不息。氣化是一個自然過程,氣運動變化的本質原因,在於其自己一身內部的陰陽五行的矛盾運動。陰陽有動靜,五行有生克,於是形成瞭氣的運動變化。

也就是說,中醫學按著氣——陰陽——五行的邏輯結構,從氣——陰陽——五行的矛盾運動,闡述瞭生命運動的基本規律,構築瞭中醫學的論理體系。

氣一元論、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是我國古代樸素的自然觀和方法論。中醫學在哲學與自然科學尚未徹底分開的古時候,把那個時候先進的氣一元論、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與醫學理論熔鑄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用哲學概念說明醫學中的問題,並且還在醫學理論的基礎上,豐富和發展瞭哲學思想。哲學幫助瞭醫學,,醫學豐富瞭哲學,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不過,在氣一元論、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基礎上的中醫學理論也沒有可能從本質上超出樸素直觀的水平。

於是,我們應當站在當今社會最先進的認識水平,從現代科學和哲學的最新成就中去尋找與中醫學有聯系的東西,從中發現可以使中醫學迅速走向現代化的最特別適合的方式方法與工具,讓中醫學在當今社會開出更鮮艷的花朵,結出更豐碩的果實。 ;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