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能起名

生辰纲是哪来的(生辰水浒传梁山)

生辰 智能起名 04-14

简述生辰纲的由来 一共多少

生辰纲指成批运送的生日礼物。纲,成批运输货物的组织,如茶纲、盐纲、花石纲。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纲”的第二条释读解义:唐、宋时成批运输的货物的组织。如“盐纲”、“茶纲”、“花石纲”等。

如《水浒传·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话说那个时候公孙胜正在阁儿里对晁盖说这蔡京的生辰纲乃是不义之财,取之何碍?

梁中书给他的岳父蔡京送的生日礼物,价值十的金珠宝贝。

智取生辰纲的起因,经过,结果

起因!!!蔡京生日下属搜刮民脂民膏送礼

晁盖等人在哪里夺取的生辰纲

黄泥岗

生辰纲是的钱是哪来的?晁盖劫取后会对百姓有啥作用与影响?

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的故事,固然不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不过对于水浒迷来说,也相当有名气。由于这个故事算是一种开端,引出了晁盖、宋江等人。

事情经过,是如此的。

梁中书每一年都会给蔡京蔡太师的送礼物,这个礼物,由于是打着庆贺太师生日的幌子,因此叫做生辰纲,纲着重是指运输大型货物,打比方说花石纲。

由于梁中书是蔡京的女婿,他做官也是靠蔡京的提拔,因此他每一年才会变相地贿赂这个老丈人。

生辰纲价值十,若是再加上梁中书妻子,亦即蔡京女儿送的礼物,那么还会更加的多。十的金珠宝贝,即使按时每贯仅有一两算,亦有一万两。

如此多钱,都是靠梁中书的工资里来吗?显然没有可能。宋代guanyuan固然工资高,不过 也没那么高。说白了,都是贪污来的,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

晁盖等人劫了生辰纲之后,其实没有劫富济贫,也没有拿这几个钱来帮助老百姓,或者帮助其他穷苦的人。

于是所以许多人批评晁盖,说他不应该劫取生辰纲。说如此的话,梁中书只能再去搜刮老百姓的钱送给老丈人,这等于害了老百姓。

事实上,此说法是没有道理的。我本人认为,这还是在蹭水浒的热度,也可以这样说是在变相抹黑梁山好汉。

first of all,梁中书每一年只送一次礼

梁中书之所以让杨志去押送生辰纲,是由于去年吃过亏。去年押送的生辰纲,也是被人劫走了,而且一点线索都没有。

尽管如此,去年梁中书却没有送第2次礼物。

假如梁中书再去贪污搜刮,给老丈人送礼,非常可能激起民愤民怨,事情闹大了对谁都不佳。因 此,最有利的办法就是丢了就丢了,哑巴吃黄连。于是,即使晁盖劫走了生辰纲,梁中书断然不会再去搜刮百姓。

相反,这种做法其实也就是说很受到民间百姓的喜爱,由于晁盖是从贪官污吏手中抢钱,属于壮举。许多人说,钱应该发给老百姓等等,水浒又不是说侠盗,再说了,分给老百姓,不就暴露了吗?说不定还会连累老百姓。

其次,类似的事儿并不只有晁盖做过。

《说唐全传》中,亦有类似“劫取生辰纲”的事儿。

程咬金和尤俊达两人劫道,巧了,碰到押送王杠的罗芳。第1次,程咬金一斧头劈断罗芳的qiang,劫走了王杠。由于这事儿,还连累了秦琼,差点害死秦琼。

后来程咬金主动交代,于是众好汉决定zao~fan。

丢了王杠后,杨林为了饷银,再次起了十六万的王杠,并且亲自押送。之后的日子,程咬金再次来劫,但由于武艺不敌,被杨林活捉。

程咬金被捉后,秦琼等人救了他,后来大家一起反出山东,由此拉开了隋末天下大乱,十ba路反王逐鹿的帷幕。

程咬金劫的王杠送给老百姓了吗?没有,这几个钱都用以zao~fan,招兵买马了。可是为啥没人说程咬金此举是害了老百姓呢?

其实也就是说,作者之所以安排这几个情节,一来是增添故事,招引读者;二来是表现好汉们的勇气和反抗之心;三来,也是为后文做铺垫。这个铺垫,不但仅是引出故事和人物,还在于需要用到这笔钱。

小说不是历史,却也不能太脱离历史。zao~fan就需要兵马,兵马都需要粮草,没有钱怎么zao~fan?程咬金劫王杠就是为zao~fan埋下的伏笔;晁盖劫取生辰纲,也是后来上山招兵买马的基础。没有钱,万万做不了这几个事。

吴用智取生辰纲简单介绍

下面是《智取生辰纲》的简单介绍以及详细内容:

【简单介绍】

北宋末年, 大名府留守梁中书为讨好其岳父权臣蔡京,特差杨志负责带领押送十万生辰纲前去祝寿。三都捕快何涛受委任护送生辰纲顺利通过配州。消息传入绿林好汉耳中,刘唐遂向晁盖、吴用、提出截下这笔不义之财,随后公孙胜、阮氏三兄弟、白胜亦伙同加入。杨志为保生辰纲顺利押送,一路急行,防范甚严,致使随行押送人员苦不堪言。在路经黄泥岗时路遇一批贩枣客人,后又有一人贩酒而来,贩枣客买一桶酒,在付钱时发生纠纷,又有人偷喝了另一桶是的半瓢,再有人偷喝未成被贩酒人擒住。杨志见属下口渴难耐就容许他们买下了剩下的酒,喝下后却发现蒙汗药发作都倒地了。原来这是这群贩枣客就是晁盖、吴用等人假扮的,贩酒客那么是白胜所扮。这条智取生辰纲的计策是吴用提出来的,原先两桶酒皆为好酒,他们先喝一通引诱杨志等人。后来第1贩枣客人偷喝是为了让杨志麻痹,第2人偷喝时则乘机在瓢中放了药,因偷喝未果所以蒙汗药进入了剩下的酒中。所以杨志等人喝时就中了蒙汗药倒地,尽失生辰纲。

【详细内容】

杨志,三代将门之后,五俊杨令公之孙曾应试过武举,做过殿司制使官。因皇帝要造万岁山,他被差派押送花石纲,没想到在黄河船翻,失陷了花石纲,不能回原复命,只得逃往他处避难。后听说皇帝赦免罪犯,他便准备了一担钱物,回京活动,以图复职。路过梁山泊(时首领王伦),留其入伙,不肯落草。回到东京(开封)买上求下钱财使尽非但没能恢复原先官职,反遭高大尉逐出殿帅府。在穷困潦倒、生活无着之际,他不得不出卖祖传宝刀,不意又杀害了破落户泼皮牛二,被发配大名府。受到大名府留守梁中书的欣赏,为服众人,经过比武,他被任做管军提辖使。时逢端午,梁中书与蔡夫人在后堂家宴,议计于蔡京(梁中书之岳父时为大师。)六月十五日生辰之时,将十金珠宝贝,送往东京庆寿。鉴于上年送寿礼未到半路被强人劫去的教训,决定选派武艺高强,又是心腹之人的杨志负责押送生辰纲。而且许愿:"你若与我送得生辰纲去,我自有抬举你处。"杨志对梁中书的信任,十分感激。他主动剖析了"今岁盗贼又多""沿途强人出没"的情形,不同意梁中书的"公开武力押送方案",提出了伪装客商、掩人耳目、暗地偷运的对策,颇得梁中书赞赏。节选的这篇课文,就是从这里讲下去的。

话说那个时候公孙胜正在阁儿里对晁盖说这北京生辰纲是不义之财,取之何碍。只见一个人从外面抢将入来,揪住公孙胜道:“你好大胆!却才商议的事,我都知了也。”那人却是智多星吴学究。晁盖笑道:“教授休慌,且请相见。”两个叙礼罢,吴用道:“社会上久闻人说入云龙公孙胜一清大名,不期今日此处得会!!!”晁盖道:“这位秀才先生,便是智多星吴学究。”公孙胜道:“吾闻社会上多人曾说加亮先生大名,岂知缘法却在保正庄上得会。只是保正疏财仗义,以此天下豪杰,都投门下。”晁盖道:“再有多少个相识在里面,一发请进后堂深处相见。”

三个人入到里面,就与刘唐、三阮都相见了。正所谓:

金帛多藏祸有基,英雄聚会本无期。

一时豪侠欺黄屋,七宿光芒动紫薇。

众人道:“今日此一会,应非偶然,须请保正哥哥正面而坐。”晁盖道:“量小子是个穷主人,怎敢占上!!!”吴用道:“保正哥哥年长,依着小生,且请坐了。”晁盖只得坐了第1位,吴用坐了第2位,公孙胜坐了第3位,刘唐坐了第4位,阮小二坐了第5位,阮小五坐第6位,阮小七坐第七位。却才聚义喝酒,重整杯盘,再备酒肴,众人饮酌。吴用道:“保正梦到北斗七星坠在屋脊上,今日我等七人聚义举事,岂不应天垂象!此一套富贵,唾手而取。前日所说央刘兄去探听路程从那里来,今日天晚,来早便请登程。”公孙胜道:“这一事不须去了。贫道已打听,知他来的路数了,只是黄泥冈大路上来。”晁盖道:“黄泥冈东十里路,地名安乐村,有一个闲汉,叫做白日鼠白胜,也曾来投奔我,我曾赍助他盘缠。”吴用道:“北斗上白光,莫不是应在这人?自有用他处。”刘唐道:“此处黄泥冈较远,何处可以容身?”吴用道:“只这个白胜家便是我们安身处,亦还要用了白胜。”晁盖道:“吴先生,我等还是软取,却是硬取?”吴用笑道:“我已安排定了圈套,只看他来的光景,力则力取,智则智取。我有一条计策,不知中你们意否?如此,

如此……”晁盖听了大喜,�着脚道:“好妙计!不枉了称你做智多星!果然赛过诸葛亮!好计策!!!”吴用道:“休得再提,俗话说得好:‘隔墙须有耳,窗外岂没有人。’只可你知我知。”晁盖便道:“阮家三兄且请回归,至期来小庄聚会;吴先生依旧自去教学;公孙先生并刘唐,只在敝庄权住。”当天喝酒至晚,各自去客房里歇息。

次日五更起来,安排早饭吃了,晁盖取出三十两花银,送与阮家三兄弟道:“权表薄意,切不要推却。”三阮那里肯受。吴用道:“朋友之意,不可相阻。”三阮方才受了银两。一齐送出庄外来,吴用附耳低言道:“这般这般,至期不可有误。”三阮相别了,自回石碣村去。晁盖留住公孙胜、刘唐在庄上,吴学究常来议事。正所谓:

取非其有官皆盗,损彼盈余盗是公。

计就只须安稳待,笑他宝担去匆匆。

话休絮繁,却说北京大名府梁中书收买了十庆贺生辰礼物完备,选日差人起程,当下一日在后堂坐下,只见蔡夫人问道:“相公,生辰纲几时起程?”梁中书道:“礼物都已完备,明后日便用起身。只不过是一件事,在此踌躇未决。”蔡夫人道:“有甚事踌躇未决?”梁中书道:“上年费了十收买金珠宝贝,送上东京去,只因用人不着,半路被贼人劫将去了,到现在无获。今年帐前眼见得又没个了事的人送去,在此踌躇未决。”蔡夫人指着阶下道:“你常说这个人十分了得,何不着他,委纸领状,送去走一遭,不致失误。”

梁中书看阶下那人时,却是青面兽杨志。梁中书大喜,随即唤杨志上厅说道:“我正忘了你,你若与我送得生辰纲去,我自有抬举你处。”杨志叉手向前禀道:“恩相差遣,不敢不依!只不知怎地打点?几时起身?”梁中书道:“着落大名府差十辆太平车子,帐前拨十个厢禁军监押着车,每辆上各插一把黄旗,上写着:‘献贺太师生辰纲’。每辆车子再使个军健跟着,三日内便要起身去。”杨志道:“非是小人推托,其实也就是说去不得,乞钧旨别差英雄精细的人去。”梁中书道:“我有心要抬举你,这献生辰纲的札子内,另修一封书在中间,太师跟前重重保你受道敕命回来,怎样倒生支调,推辞不去?”杨志道:“恩相在上,小人也曾听得上年已被贼人劫去了,到现在未获。今岁途中盗贼又多,此去东京,又无水路,都是旱路。经过的是紫金山、二龙山、桃花山、伞盖山、黄泥冈、白沙坞、野云渡、赤松林,这几处都是强人出没的去处。更兼单身客人亦不敢独自经过,他知道是金银宝物,怎样不来抢劫?枉结果了性命,以此去不得。”梁中书道:“恁地时,多着军校防护送去便了。”杨志道:“恩相便差五百人去,也不济事。这厮们一声听得强人来时,

都是先走了的。”梁中书道:“你这般地说时,生辰纲不要送去了?”杨志又禀道:“若依小人一件事,便敢送去。”梁中书道:“我既委在你的身上,怎样不依你说?”杨志道:“若依小人说时,并不要车子,把礼物都装做十余条担子,只做客人的打扮行货。也点十个壮健的厢禁军,却装做脚夫挑着。只消一个人和小人去,却打扮做客人,愉愉连夜上东京交付,恁地时方好。”梁中书道:“你甚说的是。我写书呈重重保你受道诰命回来。”杨志道:“深谢恩相抬举。”当天便叫杨志一面打拴担脚,一面选拣军人。

次日,叫杨志来厅前伺候,梁中书出厅来问道:“杨志,你几时起身?”杨志禀道:“告复恩相,只在明早准行,就委领状。”梁中书道:“夫人亦有一担礼物,另送与府中宝眷,也要你领。怕你不知头路,特地再教奶公谢都管,并两个虞候,和你一同去。”杨志告道:“恩相,杨志去不得了。”梁中书说道:“礼物都已拴缚完备,怎样又去不得?”杨志禀道:“此十担礼物皆在小人身上,和他众人,都由杨志,要早行,便早行,要晚行,便晚行,要住,便住,要歇,便歇,亦依杨志提调。如今又叫老都管并虞候和小人去,他是夫人行的人,又是太师府门下奶公,倘或路上与小人别拗起来,杨志怎样敢和他争执得?若误了大事时,杨志那其间怎样分说?”梁中书道:“这个并且容易,我叫他三个都听你提调便了。”杨志答道:“若是如此禀过,小人情愿便委领状。倘有疏失,甘当重罪。”梁中书大喜道:“俺也不枉了抬举你,真个有见识!!!”随即唤老谢都管并两个虞候出来,当厅分付道:“杨志提辖情愿委了一纸领状,监押生辰纲,十一担金珠宝贝,赴京太师府交割,这干系皆在他身上。你三人和他做伴去,一路上早起,晚行,住歇,都要听他言语,不可和他别拗。夫人处分付的勾当,你三人自理会,小心在意,早去早回,休教有失。”老都管一一都应了。

当天杨志领了,次日早起五更,在府里把担仗都摆放在厅前,老都管和两个虞候又将一小担财帛,共十一担,拣了十一个壮健的厢禁军,都做脚夫打扮。杨志戴上凉笠儿,穿着青纱衫子,系了缠带行履麻鞋,跨口腰刀,提条朴刀;老都管也打扮做个客人模样;两个虞候假装做跟的伴当。各人都拿了条朴刀,又带几根藤条。梁中书赋予了札付书呈,一行人都吃得饱了,在厅上拜辞了梁中书。看那军人担仗起程。杨志和谢都管、两个虞候监押着,一行共是十五人,离了梁府,出得北京城门,取大路投东京进发。

此时正所谓五月半天气,虽是晴明得好,只是酷暑炎热难行。昔日吴七郡王有八句诗道:

玉屏四下朱阑绕,簇簇游鱼戏萍藻。

簟铺八尺白虾须,头枕一枚红玛瑙。

六龙惧热不敢行,海水煎沸蓬莱岛。

公子犹嫌扇力微,行人正在红尘道。

这八句诗单题着炎天暑月,那公子王孙在凉亭上水阁中浸着浮瓜沉李,调冰雪藕避暑,尚兀自嫌热;怎知客人为些微名薄利,又无枷锁拘缚,三伏内,只得在那途路中行。今日杨志这一行人要取六月十五日生辰,只得在路途上行。自离了这北京五七日,端的只是起五更,趁早凉便行,日中热时便歇。

五七日后,人家渐少,行路又稀,一站站都是山路。杨志却要辰牌起身,申时便歇。那十一个厢禁军,担子又重,无有一个稍轻,天气热了行不得,见着林子,便要去歇息,杨志赶着催促要行。如若停住,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逼赶要行。两个虞候虽只背些包裹行李,也气喘了行不上。杨志也嗔道:“你两个好不晓事!这干系须是我的,你们不替洒家打这夫子,却在背后也慢慢地挨,这路上不是耍处!!!”那虞候道:“不是我两个要慢走,其实也就是说热了行不动,因此落后。前日只是趁早凉走,如今怎地正热里要行,正所谓好赖不均衡。”杨志道:“你这般说话,却似放屁!前日行的须是好地面,如今正所谓尴尬去处,若不日里赶过去,谁敢五更半夜走?”两个虞候口里不道,肚中寻思:“这厮不直得便骂人。”杨志提了朴刀,拿着藤条,自去赶那担子。

两个虞候坐在柳阴树下,等得老都管来,两个虞候告知道:“杨家那厮,强杀只是我相公门下一个提辖,直这般会做大老!!!”都管道:“须是相公当面分付道休要和他别拗,所以我不做声,这两日也看他不得,权且耐他。”两个虞候道:“相公也只是人情话儿,都管自做个主便了。”老都管又道:“且耐他一耐。”

当天行到申牌时分,寻得一个客店里歇了。那十个厢禁军雨汗通流,都叹气吹嘘,对老都管说道:“我们不幸,做了军健,情知道被差出来,这般火似热的天气,又挑着重担,这两日又不拣早凉行,动不动老大藤条打来,都是一般爸妈皮肉,我们直恁地苦!!!”老都管道:“你们不要怨怅,巴到东京时,我自赏你。”众军汉道:“若是似都管看待我们时,并不敢怨怅。”

又经过一夜,次日天色未明,众人起来,都要趁凉起身去。杨志跳起来喝道:“那里去!且睡了,却理会。”众军汉道:“趁早不走,日里热时走不得,却打我们。”杨志大骂道:“你们省得甚么?”拿了藤条要打,众军忍气吞声,只得睡了。当天直到辰牌时分,慢慢地打火,吃了饭走,一路上赶打着,不许投凉处歇。那十一个厢禁军口里喃喃讷讷地怨怅,两个虞候在老都管面前絮絮聒聒地搬口,老都管听了,也不着意,心内自恼他。

话休絮繁,似此行了十四五日,那十四个人没一个不怨怅杨志。当天客店里辰牌时分慢慢地打火,吃了早饭行,正所谓六月初四日时节,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日,没半点云,其日十分大热。古代人们有八句诗道:

祝融南来鞭火龙,火旗焰焰烧天红。

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红炉中。

五岳翠干云灭,阳侯海底愁波竭。

何当一夕金风起,为我扫除天下热。

当天行的路,都是山僻崎岖小径,南山北岭,却监着那十一个军汉,约行了二十余里路程。那军人们思量要去柳阴树下歇凉,被杨志拿着藤条打将来,喝道:“快走!教你早歇!!!”众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其时那热不可当。但见:

热气蒸人,嚣尘扑面。万里乾坤如甑,一轮火伞当日。四野无云,风寂寂树焚溪坼;千山灼焰,�剥剥石裂灰飞。空中鸟雀命将休,倒入树林深处;水底鱼龙鳞角脱,直钻入泥土窖中。直教石虎喘无休,便是铁人须汗落。那个时候杨志催促一行人在山中僻路里行,看看日色当午,那石头上热了,脚疼走不得。众军汉道:“这般天气热,兀的不晒杀人!!!”杨志喝着军汉道:“快走,赶过前面冈子去,却再理会。”正行之间,前面迎着那土冈子。众人看这冈子时,但见:

顶上万株绿树,根头一派黄沙。嵯峨浑似老龙形,险峻但闻风雨响。山边茅草,乱丝丝攒遍地刀qiang;满地石头,碜可可睡两行虎豹。休道西川蜀道险,须知此是太行山。

那个时候一行十五人奔上冈子来,歇下担仗,那十四人都去松阴树下睡倒了。杨志说道:“苦也!这里是甚么去处,你们却在这儿歇凉?起来快走!!!”众军汉道:“你便剁做我七八段,其实也就是说去不得了!!!”杨志拿起藤条,劈头劈脑打去,打得这个起来,那个睡倒,杨志无可奈何。

只见两个虞候和老都管气喘急急,也巴到冈子上松树下坐了喘气。看这杨志打那军健,老都管见了说道:“提辖,端的热了走不得,休见他罪过。”杨志道:“都管,你不知这里正所谓强人出没的去处,地名叫做黄泥冈。闲常太平时节,白日里兀自出来劫人,休道是这般光景,谁敢在这儿停脚!!!”两个虞候听杨志说了,便道:“我见你说好几遍了,只管把这话来惊吓人!!!”老都管道:“权且教他们众人歇一歇,略过日中行怎样?”杨志道:“你也没分晓了!怎样使得?这里下冈子去,兀自有七八里没人家,甚么去处,敢在此歇凉!!!”老都管道:“我自坐一坐了走,你自去赶他众人先走。”

杨志拿着藤条喝道:“一个不走的,吃俺二十棍。”众军汉一齐叫将起来,数内一个分说道:“提辖,我们挑着百十斤担子,须不比你空手走的,你端的不把人当人!便是留守相公自来监押时,也容我们说一句,你好不知疼痒,只顾逞辩!!!”杨志骂道:“这畜生不怄死俺!只是打便了。”拿起藤条,劈脸便打去。老都管喝道:“杨提辖,且住!你听我说:我在东京太师府里做奶公时,门下官军,见了无千无万,都向着我喏喏连声。不是我口栈,量你是个遭死的军人,相公可怜抬举你做个提辖,比得芥菜子大小的官职,直得恁地逞能!休说我是相公家都管,便是村庄一个老的,也合依我劝一劝;只顾把他们打,是何看待?”杨志道:“都管,你须是城市里人,生长在相府里,那里知道途路上千难万难。”老都管道:“四川、两广也曾去来,不曾见你这般卖弄。”杨志道:“如今须不比太平时节。”都管道:“你说这话,该剜口割舌,今日天下恁地不太平?”

杨志却待再要回言,只见对面松林里影着一个人,在那里舒头探脑价望,杨志道:“俺说甚么?兀的不是歹人来了!!!”撇下藤条,拿了朴刀,赶入松林里来喝一声道:“你这厮好大胆,怎敢看我的行货!!!”正所谓:说鬼便招鬼,说贼便招贼。却是一家人,对面不能识。杨志赶来看时,只见松林里一字儿摆着七辆江州车儿,七个人脱得赤条条的在那里乘凉,一个鬓边老大一搭朱砂记,拿着一条朴刀,望杨志跟前来,七个人齐叫一声:“呵也!!!”都跳起来。杨志喝道:“你等是甚么人?”那七人道:“你是甚么人?”杨志又问道:“你等莫不是歹人?”那七人道:“你颠倒问,我等是小本经纪,那嘎达钱与你?”杨志道:“你等小本经纪人,偏俺有大本钱!!!”那七人问道:“你端的是甚么人?”杨志道:“你等且说那里来的人?”那七人道:“我等弟兄七人是濠州人,贩枣子上东京去,路途打从这里经过,听得多人说这里黄泥冈上时常有贼打劫客商。我等一面走,一头自说道:‘我七个只有些枣子,别无甚财赋。’只顾过冈子来。上得冈子,当但是这热,权且在这林子里歇一歇,待晚凉了行。只听得有人上冈子来,我们只怕是歹人,因此使这个兄弟出来看一看。”杨志道:“原来如此,也是普通的客人。却才见你们窥望,惟恐是歹人,因此赶来看一看。”那七个人道:“客官请几个枣子了去。”杨志道:“不必。”提了朴刀,再回担边来。老都管道:“既是有贼,我们去休。”杨志说道:“俺只道是歹人,原来是几个贩枣子的客人。”老都管道:“似你方才说时,他们都是没命的!!!”杨志道:“不必相闹,只要没事便好。你们且歇了,等凉些走。”众军汉都笑了。杨志也把朴刀插在地上,自去一边树下坐了歇凉。

没半碗饭时,只见远远地一个汉子挑着一副担桶,唱上冈子来,唱道:“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那汉子口里唱着,走上冈子来,松林里头歇下担桶,坐地乘凉。众军看到了,便问那汉子道:“你桶里是甚么东西?”那汉子应道:“是白酒。”众军道:“挑往那里去?”那汉子道:“挑出村里卖。”众军道:“多少money一桶?”那汉子道:“五贯足钱。”众军商量道:“我们又热又渴,何不买些吃,也解暑气。”正在那里凑钱,杨志见了,喝道:“你们又做甚么?”众军道:“买碗酒吃。”杨志调过朴刀杆便打,骂道:“你们不得洒家言语,胡乱便要买酒吃,好大胆!!!”众军道:“没事又来鸟乱!我们自凑钱买酒吃,干你甚事?也来打人!!!”杨志道:“你这村鸟,理会的甚么!到来只顾吃嘴!全不知道路途上的勾当艰难,多少好汉,被蒙汗药麻翻了!!!”那挑酒的汉子看着杨志冷笑道:“你这客官好不晓事!早是我不卖与你吃,却说出这般没气力的话来!!!”

正在松树边闹动争说,只见对面松林里那伙贩枣子的客人都提着朴刀,走出来问道:“你们做甚么闹?”那挑酒的汉子道:“我自挑这酒过冈子村里卖,热了,在此歇凉,他众人要问我买些吃,我又不曾卖与他。这个客官道我酒里有甚么蒙汗药,你道好笑么?说出这般话来!!!”那七个客人说道:“我只道有歹人出来,原来是如此,说一声也不打紧。我们正想酒来解渴,既是他们疑心,且卖一桶与我们吃。”那挑酒的道:“不卖!不卖!!!”这七个客人道:“你这鸟汉子也不晓事,我们须不曾说你。你左右将到村里去卖,一般还你钱,便卖些与我们,打甚么不紧?看你不道得舍施了茶汤,便又救了我们热渴。”那挑酒的汉子便道:“卖一桶与你,不争,只是被他们说的不好,又没碗瓢舀吃。”那七人道:“你这汉子忒认真!便说了一声,打甚么不紧?我们自有椰瓢在这儿。”只见两个客人去车子前取出两个椰瓢来,一个捧出一大捧枣子来,七个人立在桶边,开了桶盖,轮替换着舀那酒吃,把枣子过口。无一时,一桶酒都吃尽了。七个客人道:“正不曾问得你多少价钱?”那汉道:“我一了不说价,五贯足钱一桶,十贯一担。”七个客人道:“五贯便依你五贯,只饶我们一瓢吃。”那汉道:“饶不的,做定的价钱。”一个客人将钱还他,一个客人便去揭开桶盖,兜了一瓢,拿上便吃,那汉去夺时,这客人手拿半瓢酒,望松林里便走,那汉赶将去。只见这边一个客人从松林里走将出来,手中拿一个瓢,便来桶里舀了一瓢酒,那汉看到,抢来劈手夺住,望桶里一倾,便盖了桶盖,将瓢望地下一丢,口里说道:“你这客人好不君子相!戴头识脸的,也这般罗唣!!!”

那对过众军汉见了,心内痒起来,都待要吃,数中一个看着老都管道:“老爷爷与我们说一声,那卖枣子的客人买他一桶吃了,我们胡乱也买他这桶吃,润一润喉也好。其实也就是说热渴了,没奈何。这里冈子上又没讨水吃处,老爷方便。”老都管见众军所说,自心里也要吃得些,竟来对杨志说:“那贩枣子客人已买了他一桶酒吃,只有这一桶,胡乱教他们买吃些避暑气,冈子上端的没处讨水吃。”杨志寻思道:“俺在远远处望这厮们都买他的酒吃了,那桶里当面也见吃了半瓢,想是好的。打了他们半日,胡乱容他买碗吃罢。”杨志道:“既然老都管说了,教这厮们买吃了,便起身。”

众军健听了这话,凑了五贯足钱,来买酒吃。那卖酒的汉子道:“不卖了!不卖了!这酒里有蒙汗药在里头!!!”众军陪着笑说道:“大哥直得便还言语!!!”那汉道:“不卖了!休缠!!!”这贩枣子的客人劝道:“你这个鸟汉子,他也说得差了,你也忒认真!连累我们也吃你说了几声。须不关他众人之事,胡乱卖与他众人吃些。”那汉道:“没事讨别人疑心做甚么?”这贩枣子客人把那卖酒的汉子推开一边,只顾将这桶酒提与众军去吃。那军汉开了桶盖,无甚舀吃,陪个小心,问客人借这椰瓢用一用。众客人道:“就送这些枣子与你们过酒。”众军谢道:“甚么道理。”客人道:“休要相谢,都是一般客人,何争在这百十个枣子上。”众军谢了,先兜两瓢,叫老都管吃一瓢,杨提辖吃一瓢,杨志那里肯吃。老都管自先吃了一瓢,两个虞候各吃一瓢。众军汉一发上,那桶酒登时吃尽了。杨志见众人吃了无事,自本不吃,一者天气甚热,二乃口渴难熬,拿起来只吃了一半,枣子分几个吃了。那卖酒的汉子说道:“这桶酒被那客人饶一瓢吃了,少了你些酒,我今饶了你众人半贯钱罢。”众军汉凑出钱来还他。那汉子收了钱,挑了空桶,依然唱着山歌,自下冈子去了。

那七个贩枣子的客人,立在松树傍边,指着这一十五人说道:“倒也!倒也!!!”只见这十五个人头重脚轻,一个个面面厮觑,都软倒了。那七个客人从松树林里推出这七辆江州车儿,把车子上枣子丢在地上,将这十一担金珠宝贝都装在车子内,遮盖好了,叫声:“聒噪!!!”一直望黄泥冈下推了去。正所谓:

诛求膏血庆生辰,不顾民生与死邻。

始信从来招劫盗,亏心必定有缘因。

杨志口里只是叫苦,软了身体,挣扎不起;十五人眼睁睁地看着那七个人都把这宝装了去,只是起不来、挣不动、说不的。我且问你,这七人端的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正所谓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三阮这七个。却才那个挑酒的汉子,便是白日鼠白胜。却怎地用药?原来挑上冈子时,两桶都是好酒。七个人先吃了一桶,刘唐揭起桶盖,又兜了半瓢吃,故意要他们看着,只是叫人死心搭地。次后吴用去松林里取出药来,抖在瓢里,只做走来饶他酒吃,把瓢去兜时,药已搅在酒里,假心兜半瓢吃,那白胜劈手夺来,倾在桶里,这个便是计策。那计较都是吴用主张,这个唤做智取生辰纲。

原来杨志吃的酒少,便醒得快,爬将起来,兀自捉脚不住。看那十四个人时,口角流涎,都动不得,正应俚语道:“饶你奸似鬼,吃了洗脚水。”杨志愤闷道:“不争你把了生辰纲去,教俺怎样回去见得梁中书?这纸领状须缴不得,就扯破了。

如今闪得俺有家难奔,有国难投,待走那里去?不如就这冈子上寻个死处。”撩衣破步,望着黄泥冈下便跳。正所谓:断送落花三月雨,摧残杨柳九秋霜。

水浒 智取生辰纲有关资料

1。整体把握

本文节选自中国古典名著《水浒》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与此相关的章节分别为第十二回“梁山泊林冲落草汴京城杨志卖刀”、第十三回“青面兽北京斗武急先锋东郭争功”、第十四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第十五回“赤发鬼醉卧灵官殿晁天王认义东溪村”、第十七回“花沙弥单打二龙山青面兽双夺宝珠寺”。前面说到“三代将门之后”的杨志“指望把一身本事,边庭上一刀一qiang,博个封妻荫子,也与祖宗争口气”,不想命运多舛,先是失陷了“花石纲”,又在盛气之下杀了无赖牛二,吃了官司,被发配充军。后得梁中书抬举,收在门下,“早晚殷勤听候使唤”,并把押运生辰纲的任务交托给他。谁知生辰纲还未启运,风声早已传出,由刘唐开始,串珠子一般牵出晁盖、吴用等七条好汉,欲同心协力夺取这批珍贵的财宝,并由吴用定了一条智取之策。至于是什么计策,作者留下一个悬念,并不着墨,而是宕开一笔,写杨志怎样接受任务,怎样押送等情状。杨志久在江湖,知道此行的凶险,他数次推托,推辞不掉时,才做了精心的安排:first of all要求扮做一般的行商客人,愉愉赶路,避开大张旗鼓,引人注意和提防;后又要求梁中书为自己提调众人的权力,防止内部不和,被“贼人”钻了空子。这也“特写出杨志英雄精细”,事实也证明他的顾虑和准备都是必要的。课文所选的这一部分就是从杨志上路开始写起的,此亦为整个故事的高潮部分。固然是节选,但有相对单独的故事情节,富有戏剧性。

课文可以分为两部分。

前一部分主要写杨志与老都管、虞候及众军士的矛盾,为以后生辰纲的被劫埋下了伏笔。

杨志为了应付不测可谓是处处小心,事事留意。开始还是趁凉行路,后来到了“人家渐少,行客又稀”的山路地带,为安全起见,改为天正热时赶路。这本是顺应地势的防范之策,怎耐天气酷暑炎热、担子沉重、山路难行,他又不讲究方式方法,“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军汉们“雨汗通流”,苦不堪言,怨声载道。他与兵士矛盾的激化构成了杨志失败的一个关键原因。假如说军汉们只是些小人物,尚惧怕他的权威,不敢公开反抗,可是,他不注意和提防协调好与老都管、虞候的关系,使得本来就对他心存鄙视的老都管公开抵制,这一矛盾的激化就是致命的了。它直接致使了军汉们不听杨志的打骂(有人撑腰嘛),坚持在强人出没的黄泥岗松林里休息。这样,杨志一行丧失了天时、地利、人和,终于不免失败。

后一部分是全文的高潮,主要写杨志与晁盖等人的斗智斗勇。

吴用利用酷暑炎热难耐的天气,知道赶了半天路的杨志一行会口渴,于是设计在酒中下蒙汗药。当杨志一行在松林里歇息时,晁盖等人显现了,但他们扮做行商的客人,first of all让自己处在了暗处,同时为后面证明酒中无药作铺垫。紧接着,由白胜挑着满桶迷人的白酒(此时尚是好酒)走上了山岗。果然,军汉们垂涎欲滴,但当即受到杨志的阻拦,怀疑里面有蒙汗药。白胜欲擒故纵,立刻预示不卖了。紧接着由晁盖等人过来先吃掉一桶,一则表明此酒无药,让杨志放松警惕,二则借舀酒作掩护,前一瓢装做要占人家的便宜,后一瓢下药。而白胜追这个,夺那个,竟和平常小贩卖酒一样,毫不露破绽。这样一做戏,杨志也不由得有点相信这是好酒了,于是同意买。但白胜又一次欲擒故纵,一个劲儿不卖,这就彻底麻痹了杨志的警惕心理,终于全被蒙汗药麻倒,眼睁睁看着生辰纲被劫走。

在这一段文字中,杨志和晁盖等人的斗智斗勇始终在紧张地进行中,但并不是明刀明qiang,自始至终也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由于我们无从知道那几个贩枣子的客人就是晁盖等人,而他们之间的斗争也被表面上的“兵士买酒”和“杨志阻止饮酒”的争斗所遮盖。杨志处在不听话的想饮酒的军汉们和一心想引诱他们饮酒的晁盖等人中间,固然小心翼翼,却也是疲于应付。更加的重要的是,晁盖等人“计”高一筹,不管杨志怎么猜测,怎么提防,他们都似乎全然了解杨志的心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虚虚实实,真真假假,而且事事走在了前边。

2。问题探究

1.这篇小说在结构安排上有何特点?

课文题为“智取生辰纲”,但怎样智取、晁盖等人做了哪些准备,作者都没有点明,而是着力描写杨志与众军汉怎样闹别扭、怎样鞭打众军汉,老都管怎样掣肘,虞候怎样进谗言,以及军汉们怎样抱怨,读者的目光完全被作者引向杨志一行的矛盾上。杨志千方百计提防别人暗算,固然有内部不和,因为他的小心翼翼,好像万无一失了,但吴用的妙计却一直在按计划实施着;等杨志一行被蒙汗药麻翻在地,眼睁睁看着生辰纲被推走,读者也如坠五云雾里,弄不理解究竟在哪一步酒里被下了蒙汗药。最后作者才补叙出里边 的种种情状。这样一边明写杨志怎样防范和保护,一边抢夺的计划却在读者的眼皮底下偷偷实施着,最后全盘端出,造成一种意外的作用,使读者不得不佩服吴用“果然赛过诸葛亮”。假如这个故事换一种写法,把晁盖等人的用计和行动明写出来,把他们的行动和面貌直接展示在观众面前,那故事就淡而无味了。可见,同一个故事,从不同的叙事角度而言,效果会大不一样。

2.这篇小说是怎样描绘人物的?

从以上剖析俺们是可以看出,课文不管是对杨志精明、谨慎、蛮横的品德性格特征的描绘,还是对晁盖等七人多智多谋、见机行事、团结应战的群体描写,都是把他们放在故事情节中,通过他们的语言和行动来体现的。这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个特色,这与注重和重视心理描写的现代小说有很大不同。在咱们国家古典小说史上,从最初重故事叙述,轻视人物描写,到后来人物和故事并重,这是一个重大进步,《水浒》是这一方面的代表。《水浒》里,每一个英雄逼上梁山的过程,皆有生动曲折的故事,而这情节又恰恰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不同的情节安排又与不同的品德性格描绘相适应。“三代将门之后”的杨志一心希望凭借全身本领“博个封妻荫子”,所以一抓到机会就想拼命表现,由此就有点急功近利,再加上暴躁的品德性格,终于致使自己与众军士矛盾的激化,饶是聪明多能,却也不由自己,最终不免失败。而集中笔墨描写杨志的精明,不但增添了这个人物身上的悲剧色,并且也反衬了吴用等人的智力。

3.杨志有啥样的品德性格特征?

生辰纲最终被夺,这是否说明杨志是个很愚蠢的人?其实也就是说结合《水浒》中其他描写杨志的章节,俺们是可以看出,杨志是一个聪明多能的人。杨志久在江湖,知道押运生辰纲的凶险,刚一接受任务,就数次推托,推辞不掉时,才做了精心的安排:first of all要求扮做一般的行商客人,愉愉赶路,避开大张旗鼓,引人注意和提防;后又要求梁中书为自己提调众人的权力,防止内部不和,被“贼人”钻了空子。后来在路上,也是依据不同的地形,更改行路的时间。开始是趁凉行路,后来到了“人家渐少,行客又稀”的山路地带,为安全起见,改为“辰牌起身,申时便歇”,天正热时赶路,并且不允许大家在黄泥岗的松林里休息。后来兵士要买酒喝,他又千方百计阻拦。这都展现了杨志的精明。

可是,既然杨志如此小心,为啥最终还是失败了?这方面虽然是要突出吴用计策的高妙和无懈可击,但最主要的缘故却是他性格的另一面:急功近利、粗暴蛮横。正所谓这种性格,使得他对手下的兵士“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这就激化了运送队伍的内部矛盾。“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有了内讧,失败也就不可避开了。

从《水浒》对杨志的整体描写来看,杨志的品德性格经历了“失意——得志——幻灭”的发展历程。杨志本是“三代将门之后”,原“指望把一身本事,边庭上一刀一qiang,博个封妻荫子,也与祖宗争口气”,应该说最初也是满怀抱负。不想命运多舛,先是失陷了“花石纲”,又在盛气之下杀了无赖牛二,吃了官司,被发配充军。这是其人生的一个失意时期。但岂料却因祸得福,得到梁中书赏识,收在门下,“早晚殷勤听候使唤”,并把押运生辰纲的重要任务交托给他。只要他完成这个任务,前途就会星光灿烂,他的命数也好像是“柳暗花明了”,离志得意满的日子也不远了。可是“福兮祸之所伏”,他太在乎这趟任务了,唯恐辜负了梁中书的厚爱(这亦有点“士为知己者死”的心理),所以处处小心,时时在意,所以就有点急功近利,有点急躁。而且太过小心时,脑筋就死板了,他一心怀疑蒙汗药已经下在酒里了,所以一直等到别人先喝过才允许兵士买,却忘了酒里可能本来就没有蒙汗药,而别的人虽能证明酒里没药,却未必清白。所以丢掉了生辰纲,本人的幻想也最终幻灭,不得不上梁山落草。

4.这篇小说是否存在两条线索?

守旧的剖析认为这篇小说存在一条明线和一条暗线,明写杨志一行的矛盾冲突,暗写吴用等人智取的经过。那么事实究竟是否如此呢?一位老师在一篇文章中认为该小说不存在暗线(滕伟明《〈智取生辰纲〉不存在暗线》,发表于《语文学习》1983年第六期)。他觉得:

假如说杨志一行在明处活动,吴用等人在暗处活动,因此线索亦有明暗之分,那么这样就把情节和结构混为一谈了。假如说“智取”一节并未写明吴用等人的姓名,因此算暗线,那么暗线与补叙的运筹使用也就没有区别。……“不出场”“不交手”和“暗示意义”,是暗线的主要特征。使俺们检查一下《智取生辰纲》。

①吴用等人没有出场吗?否。他们在黄泥冈出场了,作品作了正面描写,并且是详写。

②吴用等人没有同杨志一行交手吗?否。他们与杨志一行进行了复杂的“斗智”,正所谓这个“斗智”过程构成了故事的高潮。

③小说的主题,即歌颂聚义英雄的大智大勇,是通过“暗示法”表现的吗?否。聚义英雄“智取”的胜利,精明强干的杨志押送的失败,直接表现了这一主题,无须去“悟”。

于是,说吴用等人智取生辰纲的这条线索,在黄泥冈上是暗线,是站不住脚的。

我们同意这种看法。由于明线和暗线指的是结构的安排。杨志一行在明处活动,吴用等人在暗处活动,这只是叙述者所描述的情节显现的模样,但从结构上看,杨志和晁盖等人的斗智斗勇始终在正面进行着,其实没有拉到暗处展示。假如大家对比鲁迅的《药》,我们就能很明显的看出本课文并不存在暗线。鲁迅的《药》存在两条线索,明线是华老栓为医治儿子的病,去刑场取血馒头,暗线是剪掉鞭子者夏瑜的死。这一线索存在以下特征:夏瑜始终没有出场,至少在表面上与华老栓为代表的愚昧民众没有冲突;小说所表现的剪掉鞭子者的无畏和民众的愚昧都隐含在小说的情节中,并不直接表现。这才是一条名符其实的暗线。

练习说明

1。从课文中找出描写杨志言行的语句,并据此剖析一下杨志的品德性格特征。课外阅读《水浒》中有关杨志的其他章节,进一步谈谈你对这个人物的观点。

此题意在让学生了解《水浒》描绘人物的手法,课外阅读有关章节,理清杨志“失意——得志——幻灭”的品德性格发展历程,并对人物发表本人的见解。

《水浒》中比较集中写杨志的章节分别为:第十一回“梁山泊林冲落草汴京城杨志卖刀”、第十二回“青面兽北京斗武急先锋东郭争功”、第十五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第十六回“花沙弥单打二龙山青面兽双夺宝珠寺”。

杨志的品德性格特征:聪明多能、粗暴蛮横。有关语句如:

五七日后,人家渐少,行客又稀,一站站都是山路。杨志却要辰牌起身,申时便歇。

杨志赶着催促要行,如若停住,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逼赶要行。

杨志也嗔道:“你两个好不晓事!这干系须是我的!你们不替洒家打这夫子,却在背后也慢慢地挨。这路上不是耍处!”

杨志道:“你这般说话,却似放屁!前日行的须是好地面;如今正所谓尴尬去处,若不日里赶过去,谁敢五更半夜走?”

杨志跳起来喝道:“那里去!且睡了,却理会!”

杨志大骂道:“你们省得甚么!”拿了藤条要打。

……

2。这篇课文用的是元、明间的白话,还掺杂着一些方言,其中有的词语,字面上跟现代汉语完全一样,但意思却不同。如“计较”等。试从课文中把这类词语找出来,同现代汉语加以对照辨析。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认识词义的古今差别,认识到语言是发展变化的。固然白话文很早就显现了,但明清时期的白话和此刻我们常用的还是有差距的。因此阅读时,不必以今义套古文,以免造成误读。

如此的词语许多,打比方说:

杨志这一行人要取六月十五日生辰。古:赶。今:动词,拿,拿走。

这厮不值得便骂人。古:很有必要。今:作某事有意义。

这里正所谓强人出没的去处。强人——古:强盗。今:能独当一面,坚忍不拔,有所成就的人,如女强人。去处——古:地方。今:去的地方,亦有地方之义。

只见对面松林里影着一个人。古:遮蔽,躲藏。今:影子,名词。

你理会得甚么!古:懂,知道。今:理睬。

你左右将到村里去卖,一般还你钱,便卖些与我们,打甚么不紧?还——古:付给。今:借了钱归还别人。

五贯便依你五贯,只饶我们一瓢吃。古:(买卖场合)多给,使人占点便宜。今:宽恕,饶恕。

我们胡乱也买他这桶吃。古:索性,干脆。今:任意;马虎、随便。

连累我们也吃你说了几声。古:被。今:吃食物。

那计较都是吴用主张。古:计策。今:计算比较;争论;算计、筹划。

3。这篇课文是从杨志等人的角度来叙述故事的,课文标题却是“智取生辰纲”,试从晁盖等人的视角来改写这个故事。

此题意在让学生体会不同叙述角度的区别表达效果。

答案略。

教学建议

1。本文是节选,很有必要对小说相关的情节进行必要的交待,这样有用且助于了解杨志“失意——得志——幻灭”的品德性格发展历程。可安排学生课下阅读有关章节,在课堂上复述有关内容。

2。注意和提防从剖析情节入手,通过人物的行动和语言以及情节的结构安排把握人物性格,了解《水浒》描绘人物的窍门。

3。可以依据学生学过的内容,选取自己印象比较深刻的人物,比较他们与杨志性格的区别以及逼上梁山道路的区别。

有关资料

1。《水浒》评介(章培恒、骆玉明)

1.施耐庵与《水浒传》

《水浒传》的故事源于北宋末年的宋江起义。其事在《宋史》之《徽宗本纪》《侯蒙传》《张叔夜传》以及其他一些史料中有简略的记录载入,大体可以知道:以宋江为首的这支武装有首领三十六人,一度“横行齐魏”,“转略十郡,官军莫敢撄其锋”,后在海州被张叔夜伏击而降。

宋江等人的事迹很快演变为民间传说。宋末元初人龚开作《宋江三十六赞》记录载入了三十六人的姓名和绰号,并在序中说:“宋江事见于街谈巷语,不足采著。”因此而知,一则那个时候关于宋江事迹的民间传闻已经很盛,二则龚开所录三十六人,未必与历史上头有的人物相符。又据同为宋末元初人罗烨的《醉翁谈录》记录载入,那个时候已有“石头孙立”“青面兽”“花沙弥”“武行者”等说话名目,显然是一些分别单独的水浒故事。《宣和遗事》亦有一部分内容涉及水浒故事,从杨志等押解花石纲、杨志卖刀,依次述及晁盖等智劫生辰纲、宋江私放晁盖、宋江杀阎婆惜、宋江九天玄女庙受天书、三十六将共反、张叔夜招降、宋江平方腊封节度使等情节,固然像是简要的提纲,却已有了一种系统的面目,像是《水浒传》的雏形。而元杂剧中亦有相当数量的水浒戏,今存剧目就有三十三种,剧本全存的有六种,它们于水浒故事有所发展,其中李逵、宋江、燕青的形象已相当生动了。概要来讲,自宋元之际始,水浒故事以说话、戏剧为主要形式,在老百姓中愈演愈盛,它显然投合了老百姓的心理与爱好。这几个故事固然分别单独,而互相之间却有内在的联系。《水浒传》的作者,就是在如此的基础上,创作出了一部杰出的长篇小说。

但《水浒传》究竟为啥呢人所作,却有不同的讲法。此书最早见于著录,是明嘉靖时人高儒的《百川书志》,云:“《忠义水浒传》一百卷,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同时人郎瑛《七修类稿》云:“《三国》《宋江》二书,乃杭人罗贯中所编。予意旧必有本,故曰编。《宋江》又曰钱塘施耐庵的本。”二者的讲法其实也就是说相近。稍后的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和王圻《稗史汇编》都记为罗贯中作。明万历时人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则说是武林(杭州)施耐庵所作。据这几个记录载入大体可以判断:此书当是先由罗贯中将说话、戏剧中的水浒故事综合、加工而成,故曰“编次”;后由施耐庵对这种本子加以发展、提高。对罗氏原本进行再加工的本子当不止一个,而以施耐庵的本子最好,故称为“的本”。至于胡应麟说罗贯中是施耐庵的门人(见《少室山房笔丛》),当是由于见到刻本是施氏列名在前面产生的推测。

施耐庵生平不详,仅知他是元末明初人,曾在钱塘(今浙江杭州)生活。自本世纪20年代以来,江苏兴化地区陆续发现了一些有关施氏的资料,对其生平有较详细的讲法,然可疑之处颇多。《水浒传》“施耐庵的本”的完成,大概比《三国演义》要迟2。三十年。

《水浒传》的版本很复杂。大体可以分为简本和繁本两个系统:简本文字简略,描写细节与关键少;繁本刻画细致生动,文学性较强。这两个系统的先后问题,研究者有不同观点,但此刻认为繁本在先的占大部分,我们也持这种意见。换言之,所谓“简本”,其实也就是说是节本。在繁本系统中,此刻所知的最早版本是《忠义水浒传》一百卷(当即一百回)。另有明嘉靖年间武定侯郭勋所刻行的一百回本,也是较早的刻本,但已经过修改……上述百回本在梁山大聚义后,只有平辽和平方腊故事,没有平田虎、王庆的故事。繁本中还有一种一百二十回本,是袁无涯依据杨定见所提供的本子刻行的,但增入了一般繁本系统所没有而只有简本系统才有的平田虎、王庆故事,并作了增饰。书名因此称为《忠义水浒全传》。……明末金圣叹将繁本的《水浒传》砍去梁山大聚义以后的部分,又把第1回改为楔子,成为七十回本,诈称是一种“古本”。由于它保存了原书最精的部分,文字亦有所改进,遂成为最流行的版本。简本系统的《水浒传》亦有很多种,此刻只作为研究资料来使用,现知较早的本子有明万历年间余象斗的《水浒志传评林》。

2.《水浒传》的思想倾向

《水浒传》通常来讲被评价为一部正面反映和歌颂农民起义的小说。诚然,小说中描写的梁山泊的某些基本宗旨确与历史上农民起义所提出来的要求有一样的地方,但另一边也须留意到:《水浒传》中的人物和故事,大体上都是出于艺术虚构,可以说,除了“宋江”这个人名和反武装活动的大框架外,它与历史上宋江起义的事件没有多少关系。这部小说的基础,着重是市井文艺“说话”,它在流行过程中,first of all受到市民阶层趣味的制约。而小说的作者罗贯中、施耐庵,也都曾在元后期东南最繁华的城市杭州生活,他们的加工,并未改变水浒故事原有的市井性质。因 此,梁山英雄的成分,有“帝子神孙,富豪将吏,并三教九流,乃至猎户渔人,屠儿刽子”,却几乎没有名符其实的农民;梁山英雄的性 格,更加的多地反映着市民阶层的一生向往。这几个基本特点,是first of all应该注意和提防到的。

用封建统治者的眼光来衡量,梁山上的人们当然只可以算是“盗贼流寇”之流。小说要公开歌颂如此的“盗贼流寇”,并为社会所接受乃至喜爱,first of all必须为他们的行为提出一种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合乎社会传统观念的解释(哪怕这种解释没有可能圆满和充分),付与这几个英雄好汉以一种为社会所普遍认可的道德品格,在这种总的前提之下,来刻画他们的反抗斗争。梁山泊一杆杏黄旗上写着的“替天行道”的口号,和梁山议事大厅的匾额所标榜的“忠义”这一准则,就是作者为梁山事业所设立的道德前提。

在一般情况下,“天”这一居于人间权力之上的最高意志,总是被解释为佑护朝廷的;“道”作为合理的原则与道德原则的抽象总和,也是为统治阶级所专有。但另一边,在咱们国家文化传统中向来也承认:当一个时代的情况发生严重问题时,政权本身的行为也或许是“违天逆道”的。在这样的状况下,由另一种力量出来“替天行道”,至少在表面的论理上可以说得通。而《水浒传》正所谓通过大量揭露北宋末的普遍性的黑暗现象,印证了梁山好汉“替天行道”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忠义”是梁山好汉行事的基本道德准则,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它是传统道德的范围。尤其“忠”,first of all和主要地表现为对皇帝与朝廷的忠诚,甚至梁山义军的武装反抗,攻城掠地,也被解释为“忠”的表现——“酷吏赃官都杀尽,忠心报答赵官家”。其实也就是说,梁山上不主张“忠”的也大有人在,像黑旋风李逵便动辄大喊“杀去东京,夺了鸟位”。只是这一种力量始终处在以宋江为代表的主“忠”力量的抑制下,而最终把梁山大军引到了投降朝廷的道路。“忠”的道德信条既是作者无法翻越的界限,却也是这部小说在封建时代能够成立和流传的保障。

“替天行道”和“忠义”的前提,为《水浒传》蒙上一层社会所能够接受的道德正义色。在这种前提下,确实蕴含了很多与正统观念相一致的东西,不但是对朝廷对皇帝的“忠”,诸如对清明的要求,以及对“奸夫淫妇”的仇恨,也莫不如此。但《水浒传》并不因此而失去它的光。它的前提其实也就是说是相当浮廓的、有时真有时假的,在这几个前提下,并且也蕴含了很多与正统观念完全不一致的东西。小说不但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而且反映了民间、特别是市井社会生气勃勃的一生理想。

这部的北边宋末年社会为历史背景的小说所揭露的社会黑暗现象,实际在封建专制时代具有普遍意义。小说中第1个正式登场的人物是高俅,这个因善踢球而得到皇帝宠信的市井泼皮,竟然未到半年就升到殿帅府太尉的高位,从此连同他的“衙内”倚势逞强,无恶不作。在全书正文的开端,这样写寓有“乱自上作”的意味。不但如此,作为社会全景式的描述,在政权的上层,有高俅、蔡京、童贯、杨戬等一群祸国殃民的gaoguan;在政权的中层,有受前者保护的梁世杰、蔡九知府、慕容知府、高廉、贺太守等一大批贪残暴虐的地方官;在此之下,又有郑屠、西门庆、蒋门神、毛太公一类胡作非为、欺压良善的地方恶霸。如此宽广的对于社会黑暗面的揭露,是随着长篇小说的诞生而第1次出现。

在“替天行道”的堂皇大旗下,作者热烈地肯定和赞美了被压迫者的反抗和复仇行为。梁山好汉们并不是出于纯粹的主持正义的意图而“替天行道”的,他们大多本身是社会“无道”的受害者。武松欲为兄伸冤,却状告无门,于是拔刃雪仇,继而在受张都监陷害后,血溅鸳鸯楼;林冲遇祸一再谦让,被逼到绝境,终于复仇山神庙,雪夜上梁山;解珍、解宝为了索回一只他们射杀的老虎,被恶霸毛太公送进死牢,而引发了顾大嫂众人劫狱反出登州……。李逵固然不断被他的宋江“哥哥”所斥责,但作者毕竟还是让他再三发出彻底推翻朝廷的吼声。可以说,人民的反抗与复仇权力,从未像在《水浒传》中那样得到有力的伸张。

《水浒传》的全称是《忠义水浒传》,另有一个别名叫《英雄谱》(与《三国演义》合刻)。对一般读者来说,小说中的英雄气质才是最能够招引他们的东西。日常的活法到 底是平庸的,在强大的恶面前,受欺凌而谦让,见不平而回避,是一般人的抉择。但人们的内心却不甘于此。梁山好汉却是另一种人物,是传奇式的理想化的人物。他们或勇武过人,或智谋超群,或身具异能,而胸襟豁达、品行端正、敢作敢为,那么是他们共有的特征。像鲁智深好打抱不平,“禅杖打开危险路,戒刀杀尽不平人”;武松宣称:“我从来只要打天下硬汉不明道德的人,我若路见不平,真乃拔刀相助,我便死了也不怕!”确是豪气干云,令人激奋。就是像黑旋风斗浪里白条、花沙弥倒拔垂杨柳、武松景阳岗打虎一类与社会矛盾无关的情节,同样因为主人公的性 格、力量、情感感情的奔放,而给人以生命力舒张的快感。在污秽而艰难的现实世界中,这几个传奇式的英雄,给读者以很大的心理满足。

《水浒传》在标榜“忠义”的并 且,肯定了金钱的力量,赞美一种以充分的物质享受为基础的无拘无束的活法理想,展现出浓厚的市井意识。小说中晁盖、宋江、卢俊义、柴进这一类具有凝结聚集力、号召力的人物,其主要的凭借就是有钱而又能“仗义疏财”。在儒家守旧的“崇义黜利”的信条中,“义”和“利”常被看成相对立的存在;而在梁山好汉那里,“义”却是要通过“财”来实现,倘无财可疏,宋江等人在集团中的聚合力也就无法存在。在“义”的背后,作者有意无意地写出了物质所拥有的力量。很多好汉上梁山的动机,也和物质享乐有关。如吴用劝阮氏三兄弟入伙zao~fan,为的是“大家图个一世快活”,而“大块吃肉大碗饮酒,大盘分金银”,几乎是梁山好汉的口头禅。诚然,这不能仅仅理解为口腹之欲的满足,但作者无疑认识到一种自由快乐的活法first of all直接表现于对物质的充分占有。

《水浒传》对梁山这一虚构的小社会的描述,也流露出比较明显的市民意识。梁山大聚义排座次后,作者热情赞颂道:

八方共域,异姓一家。天地显罡煞之精,人境合杰灵之美。千里面朝夕相见,一寸心死生可同。相貌语言,南北东西虽各别;心情肝胆,忠诚信义并无差。其人则有帝子神孙,富豪将吏,并三教九流,乃至猎户渔人,屠儿刽子,都一般儿哥弟称呼,不分贵贱;且又有同胞手足,捉对夫妇,与叔侄郎舅,以及跟随主仆,争斗冤仇,皆相同的酒筵欢乐,无问亲疏。或精灵,或粗卤,或村朴,或风流,何尝相碍,果然识性同居;或笔舌,或奔驰,或偷骗,各有偏长,真是随才器使。

这种带有空想性质的社会图景,和农民的社会理想、农民起义的组织,有着明显的不同。这里人员成分复杂,从事的职业五花八门,甚至偷骗也可以作为谋生技艺,社会具有开放的特征,因而充满着活力;这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