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变渐诸葛之以桃花天文(观变渐诸葛211)
诸葛亮识人七法?
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醉之以酒而观其性;临之以利而观其廉;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用是非之事来询问他,从而观察他的心智。 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和他辩论一个问题,把他辨的没话说而激怒他,从而观察他应变的能力和本身的气度。 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用计谋来咨询他,从而观察他的学识。 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把灾祸劫难告知他,从而观察他的勇气、胆识。 醉之以酒而观其性:用酒把他灌醉,从而观察他的品性。(酒后吐真言) 临之以利而观其廉:用利益来诱惑他,从而观察他的清廉程度。 期之以事而观其信:把事情交给他去办,从而观察他的信用程度。 1。“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第1条是指,向对方提出大是大非的问题,看他的志向、志趣有什么特点。人的很多行为都是观念的产物。古今中外具有深刻信仰的人,不管是家还是徒,也不管是科学巨子还是军事卧底,皆可以忍受奇耻大辱与不白之冤。从这个意义上说,要明白一个人是否值得你重用,first of all就得了解他的立场、观念、角度、位置。凡是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含混不清、摸棱两可的人,决不可委以重任。由于这样的人习惯于见风使舵,没有定性,最容易在关键场合、关键时刻损害国家、民族的最高利益。2。“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第2条是专门考察对方的机变或应变能力。自古用人的两大铁定金科玉律是:一看德;二看才。在官场上,除了有很多贪官之外,还有为数不少的庸官。贪官害国,庸官也误事。在诸葛亮看来,在诸多智能因素中,应变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像马谡那样的人,虽亦有一些作为(如建议“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之类,被诸葛亮采纳),但毕竟缺乏见机行事的能力。为官一任,理应造福一方;但若缺乏驾驭复杂问题的能力,这一切也只能是镜花水月一场空。3。“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第3条是考察对方的见识。向对方提出方方面面的问题,让他思考对应的计策,看他的谋略是否深远,看他的见识是否独一无二。古往今来,官场之上的争斗是异常激烈的,这种争斗不但包括小人之间的钩心斗角,也包括正邪、善恶之间的大冲突、大对决。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于是,处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中,那些毫无计谋、遇事便一筹莫展的guanyuan,即便有心向善,为上级解愁,为百姓排忧,也终究力不从心,无法左右大局。4。“告之以难而观其勇”第4条是考察对方的勇气。老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不过还有一句话,叫做“邪不胜正”。缺乏勇气的guanyuan,别说惩恶扬善,就连自己一身也不容易保,又怎能坦然面对乡亲父老的期盼眼神呢?诸葛亮在重用一个人之前,往往人为地创造一个逆境,观察对方是否具备足够的勇气战而胜之。悟 真 网006同志说过:“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无论怎么奋斗,都离不开一股闯劲、一股勇气。没有敢趟地雷险阵、敢跳万丈深渊的非凡勇气,所有的都无从谈起。5。“醉之以酒而观其性”第5条是向对方劝酒,待他醉后再观察他属于何种类型的人。咱们国家的酒文化源远流长,诸葛亮时代的文臣、武将常有因酒误事以致违法斩首的例子。另一边,酒后吐真言。要明白一个人,尤其是一个酒徒,最好就是等待他喝醉的时刻。名符其实的大老公,酒醉之后依然慷慨激昂,打比方说岳武穆“怒发冲冠”、“直捣黄龙”之类的神态言辞就是这样。而戴着面具的小人即便毕生挖空心思掩饰本人的内心世界,也常常在酒醉之后将卑鄙无耻的灵魂暴露无遗。6。“临之以利而观其廉”第6条是投其所好,以小恩小惠引诱对方,考察他是否清正廉明。从古至今,中国老百姓就希望自己遇见的是清宫、廉官,而非昏宫、贪官。看人既得看关键时刻,也得看平时,两者缺一不可。有些guanyuan不愿也不敢贪小钱,思想深处还是认为“不值得”。这种guanyuan事实上也很危险,一旦他人贿赂一点“大钱”,他就比较容易被拉下水了。事实证明,经受不住金钱诱惑的人,没有可能成为利国利民的清官,相反的会危害国家利益、损害威信、伤害百姓感情。七、“期之以事而观其信”第七条是与对方商定某事,看他能不能说到做到,是否讲究信用。中国人信奉一点,即“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就是说,一个人说话不算数,就不值得别人信赖了。这一条固然细小,事实上举一反三,也可以这样理解:关键要看一个人言行是否一致,说的是否想的,做的是否说的。诸葛亮的七条用人之道中,第1条就考察对方的观念、志向,最后一条则考察其行为、信用,这是大有深意的。由于人完全可能说假话,很多恶人、贪宫可能比谁都说得冠冕堂皇,事实上却狼心狗肺、无恶不作。因 此,还得考察其做得怎样。听其言,观其行,这才是高明之举。
诸葛亮用人七观
一是“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就是向他提出矛盾的看法,看他的辨别能力;
二是“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就是同他反复辩正一个问题,看他的辩才和机智应变的能力;
三是“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就是请他出谋划策,看他审时度势和剖析问题的能力;
四是“告之以难而观其勇”。就是把面临的危险告知他,看他的能力和牺牲精神;
五是“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就是开怀畅饮的场合,看他的自制能力和醉酒以后所显示的本色;
六是“临之以利而观其廉”。就是让他有利可图,看他是否廉洁奉公;
七是“期之以事而观其信”。就是同他约定某种事情看他的信用。
求赞美诸葛亮的所有古诗,要加上注释。
游诸葛武侯书台
沔阳道中草离离,卧龙往矣空遗祠。当年典午称滑贼,气丧不敢当王师。定军山前寒食路,到现在人祠丞相墓。松风想象梁父吟,尚忆幡然答三顾。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世上俗儒宁办此,高台当年读何书?
感昔
五丈原头秋色新,那个时候许国欲忘身。长安之西过万里,北斗的南边惟一人。往事以如辽海鹤,余年空羡葛天民。腰间白羽凋零尽,却照清溪整角巾。
筹笔驿
运筹陈迹故依然,想见旌旗驻道边。一等人间管城子,不堪谯叟作降牋。
书愤
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感秋
秋色关河外,秋声天地间。壮士感此时,朝镜凋朱颜。一身寄空谷,万里梦天山。噫鸣怒眦裂,愤激悲涕潸。古来真龙驹,未必置天闲。长松倒涧壑,委弃同蓁菅。得志未可测,淡笑济时艰。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
怀旧
狼烟不举羽书稀,幕府相从日打围。最忆定军山下路,乱飘红叶满戎衣。
诸葛书台
丞相名垂汗简青,书台犹在谁复登。隆中鱼水三分业,江上风云八阵腾。还向纶巾瞻气象,尚留祠庙傍邱陵。凭栏一啸吟梁父,铜雀高高未曾变。
弥牟八阵原上
汉中四百天所命,老贼方持太阿柄。小小梁益岂足支,不忍安坐观异姓。遗民亦知王室在,闰位那干天统正。公虽已没有神灵,犹假贼手诛钟邓。前年我过沔阳祠,再拜奠俎衰泪迸。洁齐请作送迎诗,精忠大义神其听。
谒汉昭烈惠陵及诸葛公祠宇
雨止风益豪,雪作云不动。凄凉汉陵庙,衰草卧翁仲。画妓空笙竽,土马阙羁鞚。壤沃黄犊耕,柏密幽鸟哢。尚想忠武公,身任社稷重。整整渭上营,气已无歧雍。少须天意定,破贼宁患众。兴亡信有数,星陨事可痛。陵边四五家,茅竹居接栋。手皲纸上箔,【居民皆以造纸为业。】醅熟酒鸣瓮。虽嗟生理微,亦足逭饥冻。刘葛固雄杰,阅世均一梦。论高常近迂,才大本难用。九原不可作,再拜临风恸!!!
思夔州
武侯八阵孙吴法,工部十诗韶頀音。遗碛故祠春草合,略没有人解两公心。
思蜀
白帝城边八阵碛,青城山下丈人祠。英雄不生仙又去,零落草间多折碑。
感旧
凛凛隆中相,临戎遂不还。尘埃出师表,草棘定军山。壮气河潼外,雄名管乐间。登堂拜遗像,千载愧吾颜。
排闷
老公结发志功名,大事真当以死争。我昔驻车筹笔驿,孔明千载尚如生。
读史有感
英雄自古埋秋草,世上儿童共笑狂。射贼曾飞白羽箭,闭门空枕绿沉qiang。隆中高卧人千载,易水悲歌泪数行。读尽青编窗日晚,一尊聊复吊兴亡
秋夜思南郑军中
五丈原头刁斗声,秋风又到亚夫营。昔如埋剑常思出,今作闲云不计程。盛事何由观北伐,后人谁可继西平。眼昏不奈陈编得,挑尽残灯不肯明。
景物的诗: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 贺知章《咏柳》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宋 志南沙弥《绝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没有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诸葛亮识人的方式方法。
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志在何方); 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谈判和反应能力); 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眼界学识怎样); 告之以祸难观其勇(是否英勇坚韧); 醉之以酒而观其性(能不能自制); 送之以利而观其廉(是否廉正); 期之以事而观其信(信用几何)。
诸葛亮知人七法皆有哪些?
一是要“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在是非曲直之间观察他的志向,看他是不是有一个远大理想;
二是要“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与他深入辩论来推测断定他的应变能力怎样,是临危不惧,还是惊慌失措;
三是要“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向他询问计谋,来了解他的谋略与见识,看他是运筹帷幄,还是胸无点墨;
四是要“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告知他大难临头,看看他的胆量,是威武不屈,还是束手就擒;
五是要“醉之以酒而观其性”,让他喝醉酒,看看他是还是不是酒后无德,小人得志;
六是“临之以利而观其廉”,用利禄去打动他,看看他是还是不是为利所动,利欲薰心;
七是“期之以事而观其信”,让他去完成一件事情,看看他是否能言行一致,讲究的是信义。
诸葛亮的选人标准
1.德才兼备、以德为主的用人标准
诸葛亮毕生尊重人才,爱惜人才,把选拔、使用人才放在治国的首位。他说:“治国之道,务在选贤”,“国之有辅,如屋之有柱,柱不可细,辅不可弱,柱细则害,辅弱则顺。”诸葛亮的人才标准是德才兼备,以德为主。
<1>。德才兼备。诸葛亮要求一个合格的将领必须德才兼备,他提出了十五条标准。“一曰虑,卧底明也;二曰洁,谇候谨也;三曰勇,敌众不挠也:四曰廉,见利思义也;五曰平,责罚均也;六曰忍,善含耻也;七曰宽,能容众也;八曰信,重然诺也;九曰敬,礼贤能也;十曰明,不纳谗也;十一曰谨,不违礼也;十二曰仁,善养士卒也;十三曰忠,以身殉国也;十四曰分,知止足也;十五曰谋,自料知他也。”
<2> 。以德为主。在德才关系上,诸葛亮主张以德为主,德才兼备,不是德、才半斤五两。他毕生痛恨那些不能忠贞不二,“奸伪悖德”的小人,信赖重用精忠报国,学有擅长的“直士”。建兴五年诸葛亮率军北伐中原之前,上书《出师表》给后主刘禅,希望他能重用郭攸之、董允等人,说他们都是“忠良死节之臣”要后主“亲之信之”。还针对后主的弱点,语重心长地劝诫“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从此以后汉所以倾颓也。”把在用人的问题上是否坚持以德为主,提到国家兴亡的高度;足见诸葛亮对“德”的注重和重视。
2.任人唯贤,量才任职的用人方针
<1>。任人唯贤。选贤任能是诸葛亮用人的本质原则。他任人唯贤,不计门第出身。蜀汉guanyuan是来自不同地区和不同的割据集团。既有荆楚人士又有刘表的部属;既有刘璋的旧部又有外部投靠之人。可谓五湖四海。用人不看出身门第,不分派别。用人不论资排辈,敢于破格提拔。太守李严属下的功曹杨洪,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时,曾急书成都发兵相助。诸葛亮问杨洪,杨洪回答说: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方今之事,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意?诸葛亮发现杨洪很有见识,让他当蜀郡太守。
<2>。量才任职。能职相称是诸葛亮用人的又一根本原则。诸葛亮将人才分为六个层次:“夫将之器大小不同,若能察其奸,伺其祸,为之众服,此十夫之将;夙兴夜寐,言词密察,此百夭之将;直而有虑,勇而能斗,此千夫之将;外貌恒恒,中请烈烈,知人勤劳,恤人饥寒,此万人之将;近贤进能,日慎一日,诚信宽大,闲于理乱,此十万人之将;仁爱洽于下,信义服邻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悉人事,四海之内看成是室家,此天下之将不可敌也。”能力不同的人要放在不同的职务上。
<3>。用人所长。在用人中,诸葛亮还做到以其所长,避其所短,让人尽其才。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才各有其特点。有的善于宏观控制,有的长于微观管理;有的人能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有的人能冲锋陷阵,擒敌首于须臾之间。善于用人就是让各得其所。诸葛亮深谙这一点,曾指出:“老子长于养性而不可以临危难。商鞅长于理法,不可以从教,苏张长于驰辞,不可以结盟誓。白起长于功取,不可以广众。于肾长于图敌,不可以谋身。尾出生在守信,不可以应变,王嘉长于遇名君,不可以事暗主。许子长于命臧否,不可以养人物,此任长之求者也。”他明确指出这是“任长之术”。
<4>。信赏必罚。赏和罚是人才激励的两种手段,这两个手段是相辅相成的。在此问题上诸葛亮始终坚持“信赏必罚”,“法令明,赏罚信的原则”,赏罚不避亲仇,一视同仁。他数次劝诫属僚,“吾心如称,不能为人作轻重。”依法量功定罪,执法严明。蜀人杨洪、何祗资历浅,没根基,但有才能有功绩,被提拔重用。马谡、李严、廖立皆是他喜爱的亲信。后马谡困失街亭被斩;李严、廖立因违法乱纪被罢官,流放到边远地区务农。刘封是刘备的养子,副军将军,骁勇刚猛,但为人自私狭隘,目空一切。在关羽出兵北上包围樊城襄阳之日,关羽传呼派兵增援,刘封却以“山郡初附”为借口而不是去增援,导致关羽被害。后又与孟达忿争不和,逼孟达投降了曹魏,诸葛亮劝先主除之,为蜀汉除了一害。蜀人张裔称赞他“赏不遗远,罚不阿近,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免”。
3.看本质,重实绩的识人之道
识人是用人的基础,假如不善识人,贤愚不辨、良莠不分,就谈不上正确的用人。古代人们云: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即指识人之难。诸葛亮在长期的生涯中,汇总出一套识他人才的方式方法。
一是听其言,观其行,识人重本质。听其言,观其行,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他说:“夫人之性最难观焉,美恶既殊,情貌不一。有温良而为诈者;有外恭而内欺者;有外勇而内怯者;有尽力而不忠者。”如何才能透过现象准确的抓住人的根本呢?他提出了辨才的七种方法:
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谋以观其识;四曰告之以难以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以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以观其廉;七日期之以事以观其信,。
诸葛亮认为,通过这一系列的观察考验,就能够比较全面的了解一自个的本质。
二是注重调查,注重实绩。诸葛亮认为:选人不会擅拿主意,个人说了算,应该派专门人员作调查、看其功绩、政绩、实绩,以实绩作为晋升的根据。他说:“良将之为政也,仗人择之,不自举;仗法量功,不自度。故能者不可蔽,不能者不可饰,妄誉者不能进也”,这便是说一个出色的将领在用人时,要委派官吏选拔人才,决不擅拿主意;依据制定的规定衡量其功劳,决不妄自揣度,主观主义。这样,有才干的人不能被压抑,无才干的人也无法伪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