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帛书周易原本周易易经太阳(周易马王堆帛书版)
周易的历史①
《周易》这本书
开始之前,先看看我们的研究对象。诚然,假如你手头上有一本就更佳了。
只要一本简简单单的《周易》就好。翻开它——诚然,你需须留意的是,它跟以前的《周易》是有区别滴。
过去的《周易》是啥样的?
下面你看见的,就是一个2000多年前版本的《周易》。
这个版本的《周易》,于1973年12月在长沙的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墓主人是汉初长沙丞相轪侯利苍的儿子,据专业人士判断,此卷抄写的时间约在西汉文帝初年(约公元前180年至170年间)。因为是抄写在帛上的书,因此叫做“帛书周易”,简称“帛书易”或“帛易”。
除了抄写在布帛上,《周易》还有抄写在竹简上的。
1977年,安徽省阜阳市双古堆1号汉墓出土了抄在竹简上的《周易》。因为墓主是西汉第2代汝阴侯夏侯灶,卒于汉文帝十五年(公元前165年),因此可以确定,这部《周易》的年纪至少和马王堆的帛书《周易》不相上下,可是不晓得这什么,这竹简却比帛还脆弱,烂成了一堆小片片,专业人士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终于把它的残片七拼八凑的,勉强看出这上面原来抄的是《周易》,真不容易呀!!!
前面这两部《周易》,都业已是2000多年前西汉时代的版本了,不过还不是最古老的版本。
1994年,上海博物馆从文物市场上购藏了一批战国楚竹书,是为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从这批竹简中,整理出了目前所见最早的一种《周易》版本,其年代为战国晚期。(据说,2008年7月,清华大学通过校友的捐赠,自抢救收藏的2388枚战国竹简中亦有与《周易》相关内容,因为专业人士们在研究完竹简之前是不肯把所有照片公布的,因 此,据鄙人观察,目前流出的清华简照片中尚未发现《周易》文本。于是,目前为止,俺们是可以放心地说,上海博物馆藏的《周易》,是俺们是可以看见的最早版本的《周易》了。)
下图便是上海博物馆藏的楚简版《周易》
此刻,有了上述三个版本的《周易》,我们经过努力已经可以放心大胆地说,我们站在了一个相当高的起点上。为啥捏?由于这三个版本都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才问世的,在此之前的众多易学大师和专业人士们,根本连看见它们的机会都没有。从唐代到现在,大家看见的《周易》版本,都是公布的正式版本,总之,我们目前市场上可以买到的《周易》,除去排版、注释和繁简字体的不同外,跟1000多年前的唐代读书人手中的教科书是一模相同的。
话说唐朝初年,印刷术未发达,读书人想找本标准教科书很不容易,为了便于大众学习,唐文宗太和四年(公元830年),在郑覃、唐玄度的意见下,皇帝派人花了七年时间,把12部经典在了石头上,这便是有名的“开成石经”。12部经典中,第1部刻在石头上的就是《周易》。
下图是“开成石经”版的《周易》拓本:
可是,“开成石经”上的《周易》,究竟又是从什么位置抄来的呢?原来,唐朝初年,为了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整顿混乱的学术界和教导界,朝廷决定出面撰修并颁布统一经义的教科书。 唐太宗下令,由国子祭酒孔颖达召集那个时候一些著名的学者,共同撰修《五经正义》。经常提到的五经,就是《周易》、《尚书》、《诗经》、《礼》和《春秋》。因为孔颖达精通魏时《王氏易》(王弼曾注《周易》),由此就将王弼注本中的《周易》经文选为《五经正义》的版本。贞观十六年(642年),《五经正义》撰成,王弼所注的《周易》版本从此成为正式版本。“开成石经”上所刻的《周易》,其实也就是说亦即王弼版本的《周易》,亦即我们目前市场上所有通行版本的最初面目。
可是,王弼(公元226-二十四9年)版的《周易》,又跟汉代的周易又有啥不同呢?
目前我们能够找到的汉代版本的《周易》,除了前面提到的马王堆帛书版和阜阳竹简版外,还有一个“熹平石经”版。熹平石经刻于东汉熹平年间(172-178年),由东汉著名书法家蔡邕亲自书丹,将《周易》等经典刻于石碑,立于太学。熹平石经是最早的刻于石碑上的教科书,比唐代的开成石经要早了好几百年。固然石碑自汉末以来屡经劫难,如今已经残存不堪,不过经过屈万里等学者的精心搜集,我们仍然能找到一部分石经残石上的《周易》。
下图就是熹平石经的《周易》残片拓本:
经过比对,我们发现,东汉熹平石经版的《周易》和唐代开成石经版的《周易》,固然同是教科书,不过个别字的写法上还是有差别的。诚然,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两者最大的区别,展现在排版上面。
熹平石经中,《周易》的经文本来是与易传分开刻的——所谓易传,就是对《周易》的阐解了,包括《彖》、《象》、《系辞》、《文言》等一系列作品。我们看见,在唐代的开成石经中,这几个《彖》呀《象》呀的阐解,已经全部混在经文里面了(据说最早这么干的人是东汉的著名经学大师郑玄,他认为这样有用且助于大家理解)。因此我们今天打开《周易》时,往往会看见经文里掺杂着什么“《象》曰”、“《彖》曰”、“文言曰”的话,请暂时不要理会它们,由于这不是《周易》原本的内容,固然读了它们有用且助于我们了解古代人们们是如何看待《周易》这本书的,但目前为止,我们完全可以抛开别人的阐解,无论他是古时候某著名圣人或是现代某知名大师,用本人的眼光来看一看《周易》。
说到此,我们手上已经拥有了五个版本的《周易》,依年代分别为:
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版(战国后期)
西汉马王堆帛书版(公元前180-前170年)
西汉阜阳竹简版(公元前165年以前)
东汉熹平石经版(公元175年)
唐开成石经版(公元830年)
通过对这五个版本的比较,专业人士们总结出的结论是:这几个《周易》的经文(除去传文后)大体上是完全一致的。总之,最早的版本(上海博物馆版)与当前的通行本,基本未经过任何删节和改动。唯一不同的是字的写法:前一种是用战国时的楚国文字抄写,而我们手里的通行本子上是简化字。
其他证据也表明,至少在战国时代,《周易》的经文内容就已经定型了。据《晋史》载,西晋武帝时(约公元280年左右),一个伟大的盗墓贼在汲郡(今河南汲县)的一座战国古墓中,发现了一大批竹简古书(即著名的“汲冢古文”),这里边就有古本《周易》。
这个伟大的考古发现被得知,并派出荀勗、和峤、卫恒、束皙等学者对这几个古籍进行整理。因为这批古书都是用战国文字书写,西晋时人业已不易辨认,所以颇花了好些年功夫,之后的日子,据《晋书 束皙传》载,专业人士组整理出“《易经》二篇,与《周易》上下经同”。固然专业人士们还在争论汲冢的墓主人到底是魏安厘王(公元前二十四3年卒)还是魏襄王(公元前296年卒),不过俺们已经可以肯定,战国后期的《周易》在内容上已经和我们今天看见的没有啥两样,除了它是用一种蝌蚪样的文字抄写下来的。
因 此,丢开易传等注释后,我们就获得了原汁原味的《周易》,一部至少从战国晚期就完完整整地流传到了今天的古书。假如你觉得看专业人士大师们的解释不够过瘾,你也可以直接找到这部书2000多年前的最原始版本,自己来读它。
有人会觉得,啊呀,这太难了,蝌蚪文写的,如何看得懂啊?
不要紧,由于实际上,古文字专业人士们读起这个原始版本的《周易》时也是头疼无比,他们时常拿着如今的版本跟那一堆发黄的竹片对比半天后,恍然大悟地说:“啊,原来古代这个字以前是这样子写的呀!!!”而多数的易学大师们,相信我,他们在阅读蝌蚪文方面的能力并不比我们强多少。
有人又会问:既然所有版本的内容其实也就是说没有变化跟,为啥不直接看通行本呢?
原因很简单:由于不同版本的文字写法差别太大了。
举个简单容易的例子,乾坤的“坤”字,在东汉时熹平石经上的写法竟然是“巛”,而“乾”字在西汉时马王堆帛书上的写法竟然是“键”!!!假如你仔细比对过以上五个版本的《周易》,就会发现百分之八十的字都显现了不同的写法!!!
以马王堆帛书版为例,下图中很小块文字中就显现了八个与今天写法不同的字:
有人会问:为啥会这么混乱啊?难怪要把标准版的经文刻碑了。
没错,这种文字混乱的现象,学名叫做“通假字”。因 此,身为一个对国学感兴趣又不想被忽悠的人,first of all第1件要记住的事情,就是:
……古时候所有的错别字都是通假字,是合理而且合法的。
马王堆帛书周易与战国楚简周易哪个更早
肯定是郭店楚墓竹简本啦
楚墓竹简本成书时间大概为:战国中期
马王堆帛书本成书时间大概为:汉高祖~汉文帝时期
马王堆帛书周易的马王堆帛易经传原文集图
说明:固然马王堆一些文献出版几十年了,固然词条创立者几十年前早就粗粗阅览过邓球柏帛书易经专著(应该没有附录易传),固然许多年来经常地地对马王堆易传诸篇瞬间出现兴趣,固然多年来不时想读读它,可惜,只看见某些研究文里的断句引文,没看见过其中某文的全篇,数次在网上搜索总是不得。这次机会缘分好,未到一小时,竟然找到了经传两系的文献,并且是全篇并且是诸文,经过操作几个软件,几次转换,获得了帛易经传文集,作为附录吧,以享爱好者。兴趣更高的容易找到相关书籍。
1。帛易经文(续修四库全书版)图集:
2-1帛易《二三子》篇图集:
2-2帛易《系辞》篇图集:
2-3帛易《易的意思》篇图集:
2-4帛易《要》篇图集:
2-5帛易《缪和》篇图集:
2-6帛易《昭力》篇图集:
篇名依主流名。
周易是写在什么介质上?
周易是周文王之后才开始称为周易的,那时候有竹简了。周易最原始之名字叫易经;
易经最初只是八个符号,后人叫作“八卦”;之后经过不断的发展显现了六十四卦,就是八个卦相互重叠所组成。
易经最开始是刻在乌龟壳,亦即甲骨上,所以最初的文字叫作甲骨文。
在出土的甲骨文的同时代出土了青铜器,总之用青铜工具刻字应该不成问题。
http://hi。悟 真 网014/schoolmaster
学习周易要看什么书,有啥书才能正确引路入门
1。《易学入门》张延生,团结出版社
2。《易经的奥妙秘诀》曾仕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易经杂说》南怀谨 复旦大学出版社
4。《梅花易数》邵雍
5。《周易(全文注释本)》 马恒君 华夏出版社
6。《周易注译》赵辉贤
7。《图解易经:一本终于可以读明白的易经》 祖行
8。《周易折衷》[清]李光第 刘大钧
9。《解读易经》傅佩荣
10。《周易 细说易经六十四卦》黄芹庭
11。《易学通论》来裕恂
12。《细说易经六十四卦》 徐芹庭 中国书店出版社
13。《周易六十四卦浅解》汪忠长
古典原著first of all要通读,最经典的一定是最深刻的。
易经中的爻位怎样解释?
《周易》六十四卦第1卦,乾卦,这是全部《周易》系统的重中之重。只要多花些心思搞懂乾卦的内容,再多了解下坤卦,整个六十四卦就能够举一反3。触类旁通。古时候专业人士们常说乾、坤两卦是整个《周易》的门户,因 此,俺就重点而言讲乾卦和坤卦。两个三爻卦构成一个六爻卦,两个八卦系统中的乾卦构成一个六十四卦系统中的乾卦。这是一个规矩:两个乾卦一摞,还叫乾卦;两个坤卦一摞,也还叫坤卦;其他八卦里的六个卦的变化也是同理。
《周易》乾、坤两卦之下的文字比其他各卦都多,也正说明了这两卦的重要。乾卦内容如下:
乾: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彖》曰:……(原文太长了,省略)
我们先要分清楚,从“乾:元,亨,利,贞”到“用九:见群龙无首,吉”,这是《易经》部分,后面的《彖》、《象》、《文言》那么长的大段落都属于《易传》。
《易经》这部分是还是不是觉得眼熟?什么“潜龙勿用”、“亢龙有悔”、“飞龙在天”,这不都是降龙十八掌的招数么?不错,降龙十八掌就是从这儿来的。
对于这部分内容,我先保持缄默,大家先看看一些历代专业人士的一些解释。我随机拿来几套古书,按朝代顺序展示一下,实在由于《周易》这个东西2000多年来说法不一、莫衷一是,大家先对这点有个体会较好。
这乾卦还算是分歧小的,俺就拿这几个专业人士讲解乾卦的内容出来吧。主要讲讲乾卦的卦辞,乾卦的卦辞很简单,一共就只有四个字:“元,亨,利,贞”,可历代专业人士们围绕着这四个字的解释却汗牛充栋。
马王堆帛书周易经传释文》 廖名春释文 影印写本
这便是著名的《马王堆帛书周易》,是出土的古物,和通行本《周易》内容上有不少的出入,打比方说大名鼎鼎的乾卦和坤卦在这个本子里却写作“键”和“川”。评书里的英雄制止坏蛋恶行的时刻常有一段套话:“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你竟敢私闯民宅,调戏良家妇女,该当何罪!!!”假如按帛书版本把两个重要文字换一下,此句话改成:“光天化日,朗朗键川,你竟敢私闯民宅,调戏良家妇女,该当何罪!!!”——这是还是不是感觉怪怪的?英雄可能自己说着就没底气了,没准儿还能把坏蛋给逗乐了。
我们仔细看看这个《马王堆帛书周易》:凡是“乾”的地方都写作“键”,今本《周易》的“君子终日乾乾”到它那里竟然成了“君子终日键键”,真使人理解不了。还有,坤卦假如是“川”,那象征的就或许应该是大河而不是大地了。这个怀疑不无道理,要晓得,《易经》的卦爻辞里许多处皆有“利涉大川”的话,寓意讲的是算到这卦或这爻,预示你能顺利渡过大河。
假如当真如此,就又产生一个问题:《尚书·武成》固然被认定为假冒伪劣,但毕竟在历史上也产生过不小的作用与影响,里边出了个成语叫“名山大川”,现在的人用这个成语都是泛指,可联系《尚书·武成》的上下文,再看看一些古代人们的阐解,你会发现所谓“名山”非常可能就是特指华山,所谓“大川”非常可能就是特指黄河。可是,《易经》里的“大川”莫非就没有可能是实指吗?莫非就不是《易经》的作者家乡附近的一条大江吗?也许就是黄河呢?也许就是长江呢?
这也很符合逻辑,由于,只有交通发达了,人的活动范围广了,见的山山水水多了,才很有必要取名字区分这山和那山,这河和那河,可远古时候,恐怕许多人一 生都一直面对着那山、那河、那人、那狗。
诚然,我们尽可以大胆假设,但未必就有能力去小心求证,那么这样就存疑好了。《周易新讲义》 [宋]龚原撰 影印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日本文化五年活字印佚存丛书本-1《周易新讲义》 [宋]龚原撰 影印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日本文化五年活字印佚存丛书本-2
这是宋朝龚原的《周易新讲义》,看看,“讲义”这个词可不是什么新词,至少在宋朝就有了。
龚原说:易的大道分为“形而上”和“形而下”两部分,“形而上”的是阴阳,“形而下”的是乾坤。假如单从形而上的角度来说,那么阴阳就是道的物质展现。(这句原文是“阴阳者道之物也”,这几个虚头八脑的概念非常难翻译。)因此讲阴和阳一起使劲,这就形成了天。假如单从形而下的角度来说,那么乾坤就是阴阳的物质展现,因此讲乾是阳物,坤是阴物。天地又是乾坤的物质展现,乾为天,坤为地。易之道在于阴阳,阴阳之道展现在乾坤之中,阴阳一起使劲于是有了刚柔之体和九六之数,爻分为奇数和偶数,爻的具体位置分为上下高低贵贱。乾是阳物,因此用奇数爻来预示;坤是阴物,因此用偶数爻来预示。三根爻构成一卦,这三爻代表着三才;两个三爻卦摞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六爻卦。
乾为天道,象征物是天,也意味着圣人的行事;坤为地道,象征物是地,也意味着贤者的行事。……
龚原的讲解是典型的“天人合一”风格,很有表现性。有人也许会想:宋朝人就已经清楚知道人是自然界的一分子,人要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了?其实也就是说不是,“天人合一”这个概念的环保意义是被现在的人付与的,这便是古代人们常用的一招,叫“托古改制”,其实也就是说古代人们哪有多高的环保意识啊!!!古代人们是发现了人和天好像有种神秘的联系,不是吗,你看宇宙分为天和地,人也分为男和女,数字也分奇和偶……龚原在下文还讲:一年有春夏秋冬,人亦有仁义礼智。这不是很奇妙吗?
“天人合一”观念最早的明确表述大约是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天也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简单来说,人就是宇宙的一个微缩模型,人和天可以相互感应,俺们是可以靠观察天来了解人。打比方说天上出现个臭氧空洞了,这就论明我们的皇帝太缺心眼了;首都刮起沙尘暴了,这就论明有人要谋反了;首都一带经常下毛毛雨,一阵一阵的,一两分钟就停,你要是有心计,就趁这时候抓紧向皇帝贡上些人参、鹿茸——为啥呢?理论根据是:毛毛雨预示老天爷尿频量少,肾亏,可是,既然“天人合一”,所以咱们万岁爷当然也是这样。
“天人合一”在古时候还有其他意思,这里就不多讲了。咱们看看龚原是怎么理解乾卦的卦辞的。乾卦的卦辞很简单,一共只有四个字:“乾:元,亨,利,贞。”可这四个字究竟是啥意思,还真不容易使人清楚明白。
龚原说:乾是道,元亨利贞是德。
一个道,一个德,合在一起就是道德。但须留意哦,古时候的道德和我们此刻经常提到的道德并不一样,以前道和德是独立的词:道是指真理、原理、宇宙最基本的真理;德是指属性,即为你在电脑上用鼠标点中一个文件,紧接着单击鼠标右键,在右键的弹出菜单里最下边的那个“属性(R)”。
龚原接着就要“天人合一”了。他说:元亨利贞在天上的展现就是春夏秋冬,在人事上的展现就是仁义礼智。
这书的下文缺了不少字,所以“亨,利,贞”就解释不清了,但是也没关系,咱们先记住一点:乾是道,元亨利贞是德,因 此,元亨利贞也被叫做“四德”,这个说法是相当主流的。而这个“四德”之说,最早是《易传·文言》里说的,后边会说到。
《易经训解》 [宋]熊禾训解 影印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明崇祯十六年刻本
宋人熊禾解释“元亨利贞”,说元是指大,这好理解,我们说“元首”,直译过来就是“大头脑”,国家元首就是一个国家的大头脑,头脑指挥身体,让抬胳膊就抬胳膊,让踢腿就踢腿。
亨之义是通畅、通顺,中医说“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看来一自个的身体里血管呀、神经呀、消化道啊,这几个都通畅了,身体感觉就是舒服的。另外,记得我刚学会吸烟的时刻常买的一个牌子就叫“亨通”,把这两个字连起来用,一口烟吸进去,进口腔、走气管、进肺页和支气管,再从口腔或者鼻腔里喷出来,果然很亨通。
利之义是适宜、适合。
贞之义是坚贞、坚定。
熊禾认为,皇帝假如效法乾卦,就能够百事通、万事达,可以“大亨”——这个词本来不是大富豪之义,而是说“大大的畅通无阻”。
《周易通义》 [元]黄超然撰 影印上海图书馆藏明抄本
这是元朝人的解说了。
黄超然老师说:“乾就是健。”
健这个字俺们是可以照字面理解,健康,精力充沛,活力十足。黄老师说:“乾就是健,两个三爻的乾卦组成一个六爻的乾卦,这便是——”
应该不错猜吧?一个健已经很健了,再加一个健,这便是“健之至也”,健康到家了,比健康更健康,比精力充沛更精力充沛。
那“元亨利贞”又如何解呢?黄老师说:这四个字是周文王用天道来阐明乾卦的深刻涵义的。黄超然对这四个字的具体解释和熊禾一样,最后还说,你要是算卦总结出了这个乾卦,那么这样就象征着你会事事顺遂,稳稳当当。
《周易订疑》[元]董养性撰 影印南京图书馆藏清正谊堂刻本
元人董养性这书的讲法渊源于程子之学,说我们抬头看到的天是天的形体,而乾是天的性情。天是精力非常充沛的,怎么都不会累,因此我们说它很“健”,这便是乾卦的特性。
《周易》 [元]董中行撰 影印国家图书馆分馆藏清孔氏岳雪楼抄本
元人董中行说:乾卦的六爻都是奇数爻,都是阳爻,在所有的六十四卦里,只有这个乾卦纯粹都是阳爻,这就叫“阳之纯,健之至”,因此才叫乾。周文王认为国家领路人人的才能和道德品质都是最拔尖的,所以政令才会畅行无阻,做事圆融无碍,这便是所谓“元亨”,而领路人人仅有一直端正思想态度,全心全意做好事,不要腐化堕落了,“元亨”才能保持下去。总之,领路人人假如心术不“贞”,也就做事不“利”,也就达未到“元亨”之境。
换句话说,“元亨”是外,是说王道畅行四海;“利贞”是内,是说心里正直无私。
——这个解释很儒家吧?我们假如换用儒家术语来说,“元亨”就是“外王”,“利贞”就是“内圣”。这是儒家2000多年的一贯主张:领路人人first of all或许应该是道德品质十全十美的圣人。这种传统让中国人普遍认为最高领路人人除了是我们的伟大领袖之外,并且 还是我们的伟大导师,我们在接受他的伟大领路人的并且 还要积极学习他的伟大思想。在我引的这几本古书里依然出现两次周文王了,这位周文王不仅听闻是《易经》的作者,而且还正所谓内圣外王的一位模范,是儒家知识分子最爱树的典型。这一点是和西方文化大相径庭的,我在《孟子他说》里介绍过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人家first of all就要把guanyuan当作和普通老百姓相同的人,认为它们的道德品质并不比我们更高,也和我们一样满脑子小算盘和一肚子花花肠子,因 此,要靠制度的完善设计来制约和规范guanyuan的行为。
实际上,这种思想在西方出现得非常早,但中国从来不是。西方传统是“依法治国”,我国传统是“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
“依法治国”的意义在于,处于宪法之下,权力受到宪法的限制,而“以法治国”别看只差了一个字,意思却完全相反,它的涵义是位于宪法之上,法律只是统治者统治国民的工具,而不具备丝毫的对统治者自己的管束力。这总之,法律是随他玩的,统治者拥有对所有法律的最终解释权。——这很可怕是吧?有人也许会问:“如此的统治者又怎么能有正当性呢?”
答案是:这要结合“以德治国”来看,最高领路人人就是道德品质最高的圣人,是全国人民的伟大导师,他的智力与道德既然没有人可及,可是,大家把本人的命运交托给他岂不是比自己掌握本人的命运更加能迎来美满的明天么?
《八卦余生》 [明]邓梦文撰 影印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清乾隆四十二年文会堂刻本
这是明朝人讲《周易》了。邓老师说:“六十四卦里的这个乾卦蕴涵着所有的天之大德。我心里觉得,元亨是阳德,利贞是阴德,乾卦里这不就阴阳全有了么,把坤卦之义也包括进去了。别的卦的卦辞亦有这个‘元亨利贞’,不过俺觉得那些个‘元亨利贞’和乾卦的‘元亨利贞’没法比,由于那些‘元亨利贞’都不过呢是就一时一事来讲,而乾卦的‘元亨利贞’却是至高无上、包罗一切的。”
我们注意和提防一下邓老师这话里蕴涵的一条重要信息:“元亨利贞”不是乾卦的专利,其他卦的卦辞亦有的,而且并不少呢。这点我们后文再论。
《生生篇》 [明]苏浚撰 影印浙江省图书馆藏明万历二十五年刻本
苏老师说:“乾是天德,天就是一股气,这一股气生长万物、养育万物,所以分为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也同样,天有春夏秋冬,人有仁义礼智。天以四德付与人,人以四德效法天,天人合一之妙全在乾卦里展现着呢。”
苏老师这里明确提出了“天人合一”这四个字,看看,和环保没关系吧?
《易筌》 [明]焦竑撰 影印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明万历四十年刻本
焦老师说:“乾卦蕴涵了‘元亨利贞’这四德,大约是由于这一卦全是阳爻,是纯阳之体,只有老天和圣人才配得上这一卦,因 此,固然别的卦里多数都会有些劝诫之辞,打比方说让你留心小人陷害什么的,可这个乾卦却只说了‘元亨利贞’而没有任何劝诫的话,这大约是由于这卦实在太牛了,算出这卦就会无往而不利,百无忌讳与禁忌,所以没啥可劝诫的吧。
“元之义是至善;亨字通‘享’,是指大party上的好吃好喝;利之义是顺利,好比镰刀割麦子,很顺便;贞就好比大树的树干,坚定挺拔。”
这里须留意的是,焦老师对“亨”的解释跟别人不大一样。但是他这样的解释其实也就是说也很主流。
《新刻易测》 [明]曾朝节撰 影印南京图书馆藏明万历刻本
曾老师说:“阳气在刚开始的时刻,动静不大,一点一点的、很温和的模样,所以它的属性是‘元’,意思是‘一开始’;之后,阳气促动生机盎然,兴旺发达,因此叫‘亨’;之后,阳气略微收敛了,万物也都成熟了,人就又收食粮又摘果子的,大大获利,因此这就是‘利’;之后,阳气就不动了,这便是‘贞’;之后,阳气又蠢蠢欲动了,又开始‘元’了,紧接着又‘亨’了,又‘利’了,又‘贞’了,如此周而复始,永不停止。因 此,‘元亨利贞’展现在季节上就是‘春夏秋冬’,展现在万物的孕育上就是‘生长收藏’。”
此亦为一种有表现性的解释,“元亨利贞”又被付与了新的意义。
《周易禅解》 [明]释智旭撰 影印上海图书馆藏清初刻本及释通瑞刻本
冯友兰曾经对《周易》有过一个相当有意思的评价,大意是:“《周易》是个筐,什么都往你装。”此刻看看,沙弥也而言《周易》了,书名叫得响亮,叫《周易禅解》,看来那么早的时刻就有跨学科研究了。
古代有一种三教合一的风潮,是说儒家、佛家、道家其实也就是说讲的都是一回事,学者也爱好作个通家——我们来看宋人的半阕《行香子》:“野叟长年。一室萧然。都齐收、万轴牙签。只留三件,三教都全。时看《周易》,读《庄子》,诵《楞严》。”说老头最后就看三部书:《周易》,这是儒家经典;《庄子》,这是道家经典;《楞严经》,这是佛家经典,三教一网打尽。
因 此,儒者谈佛、道士读孔孟、沙弥解《周易》,这也没啥太稀奇的。
这位释智旭大师把佛门观念引入了《周易》,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周易》的新的读法,他倒是也说乾就是健,但他接着说:“健于上品十恶的人一定会下地狱。”
所谓“上品十恶”就是最坏的十种行为,可是,全句就能够解释为“刻苦不懈地去做最坏的十类坏事的家伙一定会下地狱”。他接着说:“刻苦不懈地去做中等坏的十类坏事的家伙一定会堕入畜牲界,刻苦不懈地去做不太坏的十类坏事的家伙会堕入鬼界,刻苦不懈地去做十类区区善事的人会进修罗界,刻苦不懈地去做十类中等善事的人会投生人界,刻苦不懈地去做十类上等善事的人会升到天界。”——你以为这就完了吧?不是,还有好多呢:“刻苦不懈地去做十类上等善事并且 还修持禅定的人一定会转生于色无色界,刻苦不懈地去做十类上等善事并且 还修持四谛十二因缘的人一定会得到二乘果证……”俺就不再多讲了,反正举一反三即可,后边还一大堆佛门专业术语呢,对于“元亨利贞”也完全是佛教化的解释。
如此多的版本,似乎谁说的皆有道理哦。看来《周易》首当其冲的这个乾卦卦辞“乾:元,亨,利,贞”蕴涵着如此富饶的内容,包容宇宙,囊括万象啊!!!
这几个专业人士们的讲解都很优秀,不过,就这“元亨利贞”四个字,我们还是再回过头来,看看最早的解释版本——《易传》。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先解释一下《彖》。不好意思,至今才解释这个家伙。“彖”读“团”的四声,大意是“判断”,“从卦像判断吉凶”。《彖》是《易传》中的一传,原本是单独成章的,后来被汉朝人把它和《易经》的卦爻辞混排了。
再来解释几个词。
“品物流形”是说万物变化,生长成形,文天祥《正气歌》里有一句“杂然赋流形”就是出自这里。
“大明”是指太阳,此刻有家大明眼镜店很有名,看,别以为这个名字俗,其实也就是说大有来头呢。
“时乘六龙以御天”,是说按时驾着由六条龙拉的车子在天空驰骋。——依照古时候礼制规定,天子的座驾由六匹马拉,诸侯以下等而下之,拉车的马愈来愈少。所以“礼仪之邦”和讲文明、懂礼貌关系不大,而是很严格的官本位的社会,够什么级别才能坐什么车,不能乱了。这种六匹马拉的车考古发现还真出土过,看来文献记录载入不差。
“性命”,这么简单一个词其实也就是说亦有些个讲头,有谁较过真没有,这个“性”字在这里当什么讲啊?——答案是:这个“性”即是“生”,所以“性命”亦即“生命”。不少版本把“性”解释成性质、属性、特性,恐怕不确。
“大和”,这和日本没关系,“大和”就是“太和”,故宫的中心建筑太和殿,就是俗称的金銮宝殿,名字就是从这儿来的。“太和”究竟是啥意思,有的人讲是阴阳调和,有的人讲是冲和之气,有的人讲是最最和谐的境界,还有的人讲……你本人挑吧。
“万国”,假如按现代标准,一万个国家那得什么规模啊!!!可远古时候并非这样,那时候一个经常提到的“国”或许也就有此刻一个村子大,小部落而已。
好了,整段翻译一下:
啊!!!乾元之气太酷了!!!它萌生了万物,主宰着宇宙。它行云降雨,生养无数。太阳东升西落,循环往复;于是确立了上下前后左右六个方位,按时驾着由六条龙拉的车子在天空驰骋。天道变化,给万物以生命,保持阴阳和谐,使万物走上正轨。元气稍稍一动,万物便蓬勃生长,万国人民皆有好运的日子过。
这是已知最早的对“乾:元,亨,利,贞”的阐释。由于《易传》和《易经》都被混编在一起了,所以很多人总以为它们都是一个东西,我一再提醒大家,千万得把《易经》和《易传》分清楚。此刻这个解释不过呢是《易传》里边《彖》的看法,它固然从时代上距离《易经》近日,可它当真就是对《易经》卦爻辞的一五一十的解说吗?不要轻信哦。
《彖》后边是《象》,内容是阐释爻辞的,先略过不表,直接看下边的《文言》。
《文言》是《易传》当中专门阐释乾、坤两卦的,文字许多,我们先只看它有关“元亨利贞”的部分:
“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这里就已经把“元亨利贞”称作“四德”了。咱们前边看过的历代专业人士对“四德”的阐述都是源自这一段的。翻译一下:
“元”,是善的首位;“亨”,是美的集合;“利”,是义的平稳安定;“贞”,是事的主干。君子履行仁德就足以作领路人,集合美善就足以合乎礼,施利于万物就足以合乎义,坚守正道就足以治事。君子能够履行这四种美德,因此讲:“乾:元,亨,利,贞”。
这一段主要在“‘亨’者,嘉之会也”一句上之后的专业人士们有些分歧,前边焦竑的《易筌》不就认为“亨”字即是“享”么,因 此,“嘉之会”应该就指大party了。古代人们的大party是很正式的,前文讲过的竖牛陷害孟丙的故事里,不就是在一个大party上搞的么?在这种正式而隆重的场合,会摆满许多好吃好喝好东西,非常可能所谓“嘉之会”说的就是这个呢。
“乾:元,亨,利,贞”,就这么几个字,我们从《易传》到历代专业人士的解说看了这么半天了,你是还是不是很想了解,到底哪个解释才是正解呢?
想一想啊,他们任何人都把“元亨利贞”解释得那么精,那么涵义深刻,那么饱含古老东方的神秘智慧,但惟一的遗憾是:这几个解释全是错的。
是的,我郑重地告知大家:以上这几个解释全是错的。
近现代在安阳殷墟的考古发掘使我们得到了大量的商代占卜用过的乌龟壳,专业人士们从这里破译出了不少的甲骨文,对甲骨占卜的语言有了不少的了解。咱们从前边那几个案例也看得出了,《周易》算卦和甲骨占卜是很有渊源的,因 此,近现代的甲骨文研究成果使大家对《周易》也多了几分了解。
几乎确凿无疑的解释是:“元亨利贞”的那个“贞”字即是“占卜”的“占”——单之一字的新解就把从《易传》以来历代的“四德”说全给击破了。“元亨利贞”根本就没那样深刻的涵义,其实也就是说就等同于:“吉星高照,你求的这根签是根上上签!!!”这便是说,假如你算卦算出的结果是乾卦,那么这四个字的卦辞就会告知你:“这是个好卦,吉星高照!!!”
你再读《周易》的时刻就须留意了,我不是一再提醒要把书里的《易经》和《易传》分清楚吗,这个“贞”字在《易经》里全当“占”讲,而在《易传》里却当“坚定”讲。看看,《易传》的作者没弄清《易经》的字句,依据本人的理解,把一句“吉星高照”阐发成了无比深刻的哲学道理。
《易传》的作者真的误读了《易经》了吗?——这事还有后文,暂且按下不表。
“乾:元亨利贞”,这句是乾卦的卦辞,我们可算是看完了,下面再看看乾卦六爻的爻辞:
初九:潜龙,勿用。
“初九”,这是坐标。“初”,预示这根爻是初爻,亦即从下数起的第1爻;“九”预示这根爻的属性——阳爻。
假如你算了一卦,最后总结出的是一个乾卦,在六根阳爻中只有初九爻是老阳,那你晓得该怎么判断吉凶吗?
——前边从方法到案例已经讲过好多遍了,这时候就该以这根初九爻的爻辞,亦即这句“潜龙,勿用”来推测断定吉凶。
有人可能案例看得仔细,这时候就会产生一个疑问:“假如乾卦在六根阳爻中只有初九爻是老阳,那应该把这根阳爻变成阴爻,再和上边五根阳爻组成一个新卦,嗯,这个新卦是姤卦,因 此,这次算卦结果应该就叫‘乾之姤’,紧接着用乾卦初九爻的爻辞而定吉凶,莫非不是吗?”
——假如你真能问出此问题,那俺会相当欣慰的。不错,你说的一点儿都很好,前边的所有案例在算法上都是这么讲的。
不过,莫非你一直就没有发觉有啥可疑之处吗?
疑点之一:
请再仔细看一遍此句话:“假如乾卦在六根阳爻中只有初九爻是老阳,那应该把这根阳爻变成阴爻,再和上边五根阳爻组成一个新卦,嗯,这个新卦是姤卦,因 此,这次算卦结果应该就叫‘乾之姤’,紧接着用乾卦初九爻的爻辞而定吉凶。”
紧接着,请再仔细看一遍此句话:“假如乾卦在六根阳爻中只有初九爻是老阳,那么这样就该以这根初九爻的爻辞而定吉凶。”
这两个方法,一个复杂,一个简单,可结果莫非不是相同的吗?
疑点之二:
《周易》爻辞里不是皆有什么“初九”、“九三”、“六二”的吗,可前文那几个《左传》案例里为啥完全不见这几个名词呢?
——这和“疑点一”是有关联的:假如用“乾卦初九爻”就足来表示送达清楚,为啥要说什么“乾之姤”呢?这不是舍近求远吗?
疑点之三:
前文讲过朱熹和蔡元定归纳出来的占断的“七种情况”,讲到有一根变爻如何办,有两根变爻如何办,一直到六根爻全是变爻的时刻如何办,那么,从《左传》的这几个案例来看,除了有次是看卦辞定吉凶之外,为啥一向都是仅有一个变爻的情形呢?
假如你早就产生了这种怀疑,那你可实在太聪明了。
先说“疑点一”和“疑点二”。通观《左传》所有算卦的记录载入,没有一处出现过“初九”、“九三”、“六二”之类的讲法,而全是“某卦之某卦”,最典型的例子是,有次晋国绛城的郊区显现了龙,魏献子就龙的问题请教蔡墨,蔡墨的解释当中引用了不少乾卦的爻辞:“《周易》有之,在乾之姤,曰:‘潜龙勿用。’其同人曰:‘见龙在田。’其大有曰:‘飞龙在天。’其夬曰:‘亢龙有悔。’其坤曰:‘见群龙无首,吉。’坤之剥曰:‘龙战于野。’若不朝夕见,谁能物之?”
这段记录载入我在《孟子他说》第3册详尽解读过,那个时候我讲的关键是龙,此刻我讲的关键是卦。蔡墨这里可不是算卦,而是直接引用爻辞,向魏献子说明在以前的时代里龙是相当常常见到的,要不怎么《周易》乾卦的爻辞里全是用龙来打比方呢,还把龙的活法习性讲得这么活灵活现的?——在我们看来,蔡墨假如要举乾卦爻辞作例子,直接说“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这不就完了么,为啥还非要自找麻烦地去用那种“乾之姤”、“乾之同人”、“乾之大有”的讲法呢?表达之义不都是相同的么?
因 此,最合乎逻辑的解释就是:“初九”、“九三”、“六二”之类的讲法都是后来才有的,至少在春秋时代还没有,由这一点推测,历代流传到今天的这部《周易》恐怕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