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支歷計算天幹甲子推算(幹支日歷年表)
一:幹支歷是如何推算年份的?
年份天幹按公元紀年末尾數字來精密推算。
公元前:0為辛,1為庚,2為己,3為戊,4為丁,5為丙,6為乙,7為甲,8為癸,9為壬。公元後:0為庚,1為辛,2為壬,3為癸,4為甲,5為乙,6為丙,7為丁,8為戊,9為己。
地支之精密推算地支可分為奇數組和偶數組。(公元後奇數公元紀年配偶數組,偶數公元紀年配奇數組。公元前則相反。)
奇數組:偶數組:123456123456子寅辰午申戌醜卯巳未酉亥計算地支時,用6去除公元紀年去掉末尾數的數字(如:2009年則用6除2009)。除以6所得的餘數就可總結出地支。不過,因為末尾數字的差別,所得地支也就不同。
更多閱讀:
幹支紀年
幹支紀年以天幹和地支組成共60個幹支紀年,以此往復,60年為一個循環。幹支紀年萌芽於西漢,始行於王莽,通行於東漢後期。漢章帝元和二年(85年),朝廷下令在全國推行幹支紀年。
幹支紀年一個周期的第1年為“甲子”(如黃巾起義口號為“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第2年為“乙醜”,依此類推,60年一個周期;一個周期完瞭重復使用,循環往復。(60是10。12的最小公倍數,所以每60年為一周期)。
如1644年大約為甲申年,60年後的1704年同為甲申年,300年後的1944年仍是甲申年。註意和提防以上隻是大約對應,因公歷和幹支歷是不一樣的歷法,年份起點不同。
參考資料來源:知識混裝大無極—幹支紀年
二:幹支歷的天幹地支換算
公元精密推算幹支方法:註意和提防,此處的公元年的天幹地支,僅預示此公元年立春(2月4日左右)至下一個公元年立春(2月4日左右)之間的回歸年幹支。例如2023年的乙未年預示(2023年2月4日——2023年2月4日) 天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序數123456789101112地支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醜年幹支精密推算
①年幹公式:年幹=年份個位數- 3 (適用任何公元年,個位數小於3,借10)
②年支公式:年支=(年份+7)÷12餘數 (整除餘0,即餘12=醜)
③年支簡化:
(西元年末二位數-1)-12*N=年支(適合使用於20世紀,即1900—1999年)
(西元年末二位數+3)-12*N=年支(適合使用於21世紀,即2000—2099年)
例:求2023年幹支?
解:2023年幹=5-3=2,2=乙,故2023年天幹為乙
2023年支=15+3-12=18-12=6,6=未,故2023年地支為未
綜上,2023年幹支為乙未
例:求公元189年幹支?
解:189年幹=9-3=6=己,189年支=(189+7)/12餘4=巳,189年幹支為己巳
月幹支精密推算
①月幹公式:月幹=年幹x2+月支 (和取個位數)
例:已知2023年為乙未年,求解2023年申月天幹?
解:2023年乙未年,天幹為乙,乙=2,申=7
申月幹=乙x2+申=2*2+7=11,個位=1,1=甲,故申月天幹為甲
例:求2012年壬辰年,亥月天幹?
解:亥月幹=壬x2+亥=9*2+10=18+10=28,個位=8,8=辛,故2012年壬辰年亥月天幹為辛
例:求解戊子年,子月天幹?
解:子月幹=戊x2+子=5*2+11=21,個位=1,1=甲,故戊子年子月天幹為甲
日元支精密推算
幹支紀日,民間常常采取元旦幹支精密推算法,進而推定陽歷某天幹支,因為閏年都是在申子辰年,366天,平年都是365天,天數固定,每月天數也固定,因此隻要曉得元旦的天幹地支,就能精密推算出該年各天幹支,距離元旦多少天,減去60倍天數,就能精密推算出某日元支。
日元支還不錯用來下這個公式計算:X=(公歷年份-1984)*5+(公歷年份-1984)/4的整數部分+30*n+日期+m,X÷10的餘數是日元,X÷12的餘數是年支。說明:這個公式是以1984年2月29日,癸巳日為基礎來推導1900年到2100年的日元支的(由於2100年不是閏年,過瞭二月28日,再用這個公式會就多算一天;假如在1984年之前,(公歷年份-1984)÷4的整數部分需要保證餘數為正值),其中n,奇數月取1,偶數月取0,m為從三月開始的已過去的大月個數,每一年的元月和二月算上一年的十三月和十四月。
例:求解2023年11月9日的天幹地支。
解:2023-1984=31 31*5+31÷4(取整數部分)+30*1+9+5=206
206÷10餘6 206÷12餘2 故為己醜日。
時幹支精密推算 天幹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序數-101234567891011地支晨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夜子註意和提防:晨子=-1,夜子=11,因子時、醜時是每日的前兩個時辰,順序置前,地支序數也應置前,故將子醜置前:子=-1,醜=0,寅=1,卯=2…子=1一、子時為日期分界線,一分為二,今日0點—1點,屬於晨子,子=-1;今日23點—二十四點,屬於夜子,子=1一、四柱中,今日23點-二十四點之前,不可換日元支,仍用今日元支。以八字命例應驗來看,今夜23點-二十四點,用今日元支,較為準確。
①時支公式:時支=小時÷2-1(小時為偶數),時支=(小時+1)÷2-1(小時為奇數)
②時幹公式:時幹=日元×2+時支 (晨子=-1,夜子=11)
例:求1:45,23:43,18:58,0:38時支?
解:(1+1)/2-1=0=醜,(23+1)/2-1=11=子,18/2-1=8=酉,0/2-1=-1=子
例:求乙卯日17:30的天幹地支?
解:時支=(17+1)/2-1=8=酉,時幹=乙*2+酉=2*2+8=12,個位為2,2=乙,故17:30幹支為乙酉
例:求戊午日0:50、10:50、22:05。23:49幹支?
解:
0:50——時支=0/2-1=-1=子,時幹=戊*2+子=5*2-1=9=壬
10:50——時支=10/2-1=4=巳,時幹=戊*2+巳=10+4=14,4=丁
22:05——時支=22/2-1=10=亥,時幹=戊*2+亥=10+10=20,0=癸
23:49——時支=(23+1)/2-1=11=子,時幹=戊*2+子=5*2+11=11,1=甲(23:49不到二十四點,23點至二十四點,屬於夜子時,還是今天,仍用今天戊幹,子=11)
例:求甲子日0:20和23:20幹支?(晨子與夜子的不同)
解:0:20——時支=0/2-1=-1=子,時幹=甲*2+子=1*2-1=1=甲
23:20——時支=(23+1)/2-1=11=子,時幹=甲*2+子=1*2+11=13,個位=3=丙
精密推算公元前年幹,公元前年支:
①公元前年幹公式:公元前年幹=8-公元前年個位數 (個位為9,8-9=-1,加10,-1+10=9=壬)
②公元前年支公式:公元前a年支=12*N-a+8
例:求公元前22年和公元前155年幹支?
解:前22年幹=8-2=6=己,前22年支=12*2-22+8=10=亥,前22年為己亥年
前155年幹=8-5=3=丙,前155年支=12*13-155+8=1+8=9=戌,前155年為丙戌年 日元支可Yi經過公式計算,也可Yi經過查看日元支精密推算表總結出。日元支精密推算表,又稱日柱精密推算表,一張表,能推出表上幾百年的每天幹支,十分快捷,便攜袖珍,是名符其實的一紙萬年歷。
年數表(1950年—1999年) 19年 數 19年 數 19年 數 19年 數 19年 數 50 31 60 二十四 70 16 80 9 90 1 51 36 61 29 71 21 81 14 91 6 52 42 62 34 72 27 82 19 92 12 53 47 63 39 73 32 83 二十四 93 17 54 52 64 45 74 37 84 30 94 22 55 57 65 50 75 42 85 35 95 27 56 3 66 55 76 48 86 40 96 33 57 8 67 0 77 53 87 45 97 38 58 13 68 6 78 58 88 51 98 43 59 18 69 11 79 3 89 56 99 48 年數表(兩千年-2049年) 20年 數 20年 數 20年 數 20年 數 20年 數 00 54 10 46 20 39 30 31 40 二十四 01 59 11 51 21 44 31 36 41 29 02 4 12 57 22 49 32 42 42 34 03 9 13 2 23 54 33 47 43 39 04 15 14 7 二十四 0 34 52 44 45 05 20 15 12 25 5 35 57 45 50 06 25 16 18 26 10 36 3 46 55 07 30 17 23 27 15 37 8 47 0 08 36 18 28 28 21 38 13 48 6 09 41 19 33 29 26 39 18 49 11 月數表(月數表萬年通用,最好背熟) 月份 月數 月份 月數 3月 0 4月 31 5月 1 6月 32 7月 2 8月 33 9月 4 10月 34 11月 5 12月 35 下年1月 6 下年2月 37 日柱公式:日元支序數=年數+月數+日期(和大於60,則減60。1月、2月各天用上一年的年數)
例:求1987年12月31日、2023年11月14日、2023年1月1日元支?
解:查表得知
1987年12月31日=1987年數+12月數+31日=45+35+31=111-60=51=甲寅
2023年11月14日=2023年數+11月數+14日=12+5+14=31=甲午
2023年1月1日=年數+1月數+1日=7+6+1=14=丁醜
(註:1月和2月各天要用上一年的年數,2023年1月1日,不到3月,要用年數)
三:幹支歷法換算
幹支歷法換算一般指幹支紀年與公歷紀年間的換算。
幹支是天幹和地支之組合。天幹有十個,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個,即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幹和地支從“甲子”開始,按順序逐一相配,各用到最後一個時,再從第1個開始繼續相配,就形成瞭六十個幹支,也稱“六十花甲子”。
幹支紀日,60日大體合2個月一個周期;一個周期完瞭重復使用,循環往復,循環下去。確定的文獻指出幹支紀日始於魯隱公三年夏歷二月己巳日(公元前720年2月10日)。
由於儒略歷的平年有365日,而每4年一次,公元年能被4整除,閏年有366日,平均一年365、25日,所以4年1461日和一甲子的60日,最小公倍數是29220日,合80年。這便是說,每80年,幹支紀日相應的儒略歷月日日期會反復一次循環。
由於公歷的平年有365日,而每4年一次,公元年能被100但非400整除,閏年有366日。
這便是說,每80年,幹支紀日相應的公歷月日日期要是沒有遇見能被100但非400整除的公元年,會反復一次循環,但整體來講,假設未來從不改公歷,每八千年,幹支紀日相應的公歷月日日期才會反復一次完整的循環。1912年(中華民國元年)2月18日,合陰歷壬子年正月初一,以及1992年2月18日,都是“甲子日”。
四:天幹地支如何算
天幹地支,簡稱為幹支,是我國古代觀測天象後形成的講法,天幹有十,地支有十二,天幹與地支,共同組成瞭古時候紀年歷法。十天幹與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組成60個基本單位,兩兩按固定的順序配合,組成瞭幹支紀元法,配合著數字來計算年歲。 天幹一共有十個,分別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一共有十二個,分別有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幹支還有陰陽之分,甲、丙、戊、庚、壬為陽幹,乙、丁、己、辛、癸為陰幹。子、寅、辰、午、申、戌為陽支,醜、卯、巳、未、酉、亥為陰支,一個天幹和一個地支相配,排列起來,天幹在前,地支在後,天幹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陽幹配陽支,陰幹配陰支,共有六十個組合。古代人們就用這60個組合循環起來紀年,紀月,紀日,紀時。
紀年,中國古代人們用60個組合依次紀年,一年一個組合,,幹支紀年,一個周期的第1年為甲子,第2年為乙醜,依次類推,60年一個循環,每一個新年開始於正月初一的正子時。
紀月,幹支紀月,采用每個地支對應二十四節氣自某節氣至下一個節氣,以交結時間決定起始的一個月期間。幹支紀月是幹支歷的一部分,主要用於風水術術等范疇,這使得幹支歷一直在官方和民間都流傳不衰。
紀日,紀日是幹支的最早用法,一個晝夜是一天,用60個組合來依次紀日,打比方說今日是甲子日,明天就是乙醜日,60天一個輪回,新的一天從正子午開始,中國明確可查的天幹地支紀日,是春秋魯隱公三年(公元前720年),距今已經有2七百多年瞭,這是迄今為止是全地球最早的記日法。
紀時,一天有12個時辰,五天總共60個時辰,分別用60個組合來預示,叫做五日一候。一個周期完瞭重復使用,循環往復循環下去,而一個時辰又被拆分為二,子時從0時到1時為早子時,從23時到二十四時為晚子時,因 此,遇見甲或己之日,0時到1時是甲子時,23時到二十四時是丙子時,晚子時又叫子夜或夜子。
天幹地支,除瞭運用於歷法范疇之外,在序數、評級、分類以及理學、醫學、風水學等各個范疇都被普遍運用,天幹地支這樣一些符號被付與瞭神秘的文化內容,是瞭解古代人們思維習慣與生活方式的重要材料。
五:公歷年換算成幹支年的方式方法
【列表對照法】
天幹:取年份尾數
地支:取年份除以12的餘數
緊接著對照下面的列表找到對應天幹和地支進行組合就總結出該年的天幹地支紀年
比如:公元184年
年號尾數為4,對照天幹表可知天幹為甲,184/12=15餘4,對照地支表可知地支為子,因 此,組合起來,公元184年為甲子年。故公元184年黃巾起義,領導者以起義該年創作瞭一個口號【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甲子”指的是起義該年公元184年甲子年。
02
【數學計算法】
天幹:(年份-3)/10餘數是天幹 順序數
地支:(年份-3)/12餘數是地支
假如哪位朋友不熟悉天幹地支順序,可以參照下面的表格
例子:隋大業元年,公元605年
605-3=602,602/10=60餘2,排在第2位對應天幹為乙
605-3=602,602/12=50餘2,排在第2位對應地支為醜
因 此,公元605年為乙醜年
03
【數學計算法2】
天幹:年份除以10的餘數,餘數-3的差為正,則差即為天幹順序數;餘數-3的差為零或負,則差減1即為天幹倒數順序數
地支:年份除以12的餘數,餘數-3的差為正,則差為地支順序數;餘數-3的差為零或負,則差減1為地支倒數順序數
例子:唐貞觀元年,公元627年
627/10=62餘7,7-3=4,天幹排列第4位的是丁
627/12=52餘3,3-3=0,0-1=-1,地支排列倒數第1位的是亥
所以貞觀元年627年為丁亥年
假如哪位朋友不熟悉天幹地支順序,可以參照下面的表格
04
【數學計算法3】
天幹:年份除以10的餘數,餘數-3的差為正,則差即為天幹順序數;餘數-3的差為零或負,則加上10為天幹順序數,若餘數是3,則為天幹之最後一位,即癸
地支:年份除以12的餘數,餘數-3的差為正,則差為地支順序數;餘數-3的差為零或負,則加上12為地支順序數,若餘數是3,則為地支之最後一位,即亥
例子:唐永徽元年,公元650年
650/10=65餘0 ,0-3=-3, -3+10=7,天幹排列第七的是庚
650/12=54餘2, 2-3=-1 ,-1-1=-2,地支排列倒數第2的是戌
所以唐永徽元年,即公元650年為庚戌年
六:如何用公歷年換算出陰歷天幹地支
中國古代是用天幹地支來紀年的,當今社會已很少使用。一來現今社會已經離不開國際化,沿用老的歷法業已不現實;二來天幹地支在老百姓中多用於算命測字,帶用濃烈厚重的色彩,實在與科技當今社會格格不入。但一個出色的民族是不會拋棄她的歷史和文化的。歷史事件、詩詞、字畫等中,又出現大量天幹地支紀年法,對他的瞭解、熟悉還是有必要的。以下,使俺們稍微瞭解下: 一。天幹地支的由來 天幹地支簡稱為“幹支” 天幹地支等同於樹幹和樹葉。它們是一個相互依存,相互配合的整體。我國古代以天為“主”,以地為“從”。“天”和“幹”互聯叫做“天幹”;“地”和“支”互聯叫做“地支”,合起來就是“天幹地支”。 天幹有十個字, 總稱為“十天幹”。 地支有十二個字, 總稱為“十二地支”。 天幹地支原始意義,有如此有意思的說法: 1。天幹 (甲)象草林破土而萌,陽在內而被陰包裹。又有認為,甲者鎧甲也,把萬物突破其甲而突出瞭。 (乙)草木初生,枝葉柔軟屈曲伸長。乙者軋也。 (丙)丙,炳也,如赫赫太陽,炎炎火光,萬物皆炳然著見而明。 (丁)壯也,草木成長壯實,好比人的成丁。 (戊)茂也,象征大地草木茂盛。 (己)起也,紀也,萬物仰屈而起,有形可紀。 (庚)更也,秋收而待來春。 (辛)金味辛,物成而後有味。又有認為,辛者新也,萬物肅然更改,秀實新成。 (壬)妊也,陽氣潛伏地中,萬物懷妊。 (癸)揆也,萬物閉藏,懷妊地下,揆然明芽。 2。地支 (子)孽也,草木生子,吸土中水分而出,為一陽萌的開始。 (醜)紐也,草木在土中出芽,屈曲著將要冒出地面。 (寅)演也,津也,寒土中屈曲的草木,迎著春陽從地面伸展。 (卯)茂也,日照東方,萬物滋茂。 (辰)震也,伸也,萬物震起而生,陽氣生發已經過半。 (巳)起也,萬物盛長而起,陰氣消盡,純陽無陰。 (午)仵也,萬物豐滿長大,陽起充盛,陰起開始萌生。 (未)味也,果實成熟而有滋味。 (申)身也,物體都已長成。 (酉)老也,猶也,萬物到這時都猶縮收斂。 (戌)滅也,草木凋零,生氣滅絕。 (亥)劾也,陰氣劾殺萬物,到此已達極點。 天幹地支據說其發明者是四5000年前上古時期的大撓氏。例如唐代劉恕在《通鑒外紀》中就引古書說:“(黃帝)其師大撓。。。。。。始作甲子。”大撓作甲子雖是傳說,但從殷商的帝王名字叫天乙(即成湯),外丙,仲壬,太甲等來看,幹支的由來必早於殷代,即在三千五百年之前便已顯現瞭。 起先,咱們祖宗僅是用天幹來記日,由於每月天數是以日進位的;用地支來記月,由於一年十位個月,正好用十位地支來相配。可是隨之不久,人們感到單用天幹記日,每一個月裡依然會有三天同一幹,因 此,便用一個天幹和一個地支分別依次搭配起來的辦法來記日期,如《尚書。顧命》就有“惟四月哉生魄。王不擇。甲子,王乃洮頌水,相被冕服,憑玉幾”的記錄載入,寓意講的是,四月初,王的身體很不舒服。甲子這一天,王才沐發洗臉,太仆為王穿上禮服,王依在玉幾上坐著。之後的日子,幹支記日的辦法就被漸漸引進瞭記年,記月和記時瞭。 六十花甲子 中國陰歷采取天幹地支作為計算年,月,日,時的方式方法,就是把每一個天幹和地支依照一定的順序而不重復地搭配起來,用以作為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的代號。把“天幹”中的一個字擺放在前面,後面配上“地支”中的一個字,如此便構成一對幹支。假如“天幹”以“甲”字開始,“地支”以“子”字開始順序組合,就能夠得到: 1、甲子 2、乙醜 3、丙寅 4、丁卯 5、 戊辰 6、已巳 7、庚午 8、辛未 9、壬申 10、癸酉 11、 甲戍 12、乙亥 13、丙子 14、丁醜 15、戊寅 16、已卯 17、庚辰 18、辛巳 19、壬午 20。癸未 21、甲申 22、乙酉 23、丙戍 二十四。丁亥 25、戊子 26、已醜 27、庚寅 28、辛卯 29、壬辰 30。癸巳 31、甲午 32、乙未 33、丙申 34、丁酉 35、戊戌 36、已亥 37、庚子 38、辛醜 39、壬寅 40。癸卯 41、甲辰 42、乙巳 43、丙午 44、丁未 45、戊申 46、已酉 47、庚戍 48、辛亥 49、壬子 50。癸醜 51、甲寅 52、乙卯 53、丙辰 54、丁巳 55、戊午 56、已未 57、庚申 58、辛酉 59、壬戍 60。癸亥 這六十對幹支,天幹經六個循環,地支經五個循環恰巧是六十,就叫做“六十幹支”。依照如此的順序每一年用一對幹支預示,六十年一循環,叫做“六十花甲子”。如1989年是已巳年,1990是庚午年;從1984年的甲子年,到2044年又是甲子年。這種紀年方法就叫做“幹支紀年法”,一直沿用到今天。 二。換算 (一)公元紀年與幹支紀年的換算: first of all,將天幹、地支編號如下: 天幹: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4 5 6 7 8 9 10 1 2 3 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如要將公元紀年換算成幹支紀年,以公元年的尾數在天幹中找出相對應。緊接著,將公元紀年除以12,用餘數在地支中找出所相應的地支。這樣,公元紀年就換算成瞭幹支紀年。 如:公元1995年 用該年尾數5找出相應的天幹為“乙”。 緊接著,用1995除以12得餘數是三、 用餘數3找出相相應的地支為“亥”。 可是,公元1995年則為陰歷乙亥年。 再如:公元1861年 用尾數1查天幹為“辛”,用1861除以12得餘數是1,再用餘數1查找地支為“酉”。可是,公元1861年則為陰歷辛酉年。 假如某一年的尾數為0或者用該年除以12的餘數是0,則取天幹中的第一0位“庚”和地支中的第一2位“申”。 如:公元120年 尾數0則取天幹中的“庚”;除以12餘數是0,則取地支中的第一2位“申”。 可是,公元120年則為庚申年。 另外,假如公元紀年是單個數字,就用該數字在天幹、地支中查找即可。如:公元6年,則在天幹、地支中找出6相相應的“丙”和“寅”,那麼該年則為丙寅年。公元8年則為戊辰年。 公元11年,則取尾數1相應的天幹中的“辛”和11相應的地支中的“未”。可是,該年則為辛未年。 公元12年則為壬申年。 (二)公元前紀年與幹支紀年的換算: 將天幹、地支編號如下: 天幹: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7 6 5 4 3 2 1 10 9 8 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9 8 7 6 5 4 3 2 1 12 11 10 具體換算方法同一 如:公元前155年 用尾數5取天幹中的“丙”; 155除以12得餘數11,對應地支中的“戌”。可是,該年則為丙戌年。 公元前8年則為癸醜年 此刻大傢應該可以算出2010年陰歷是什麼年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