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五行學說名詞解釋五行陰陽木生火(什麼是陰陽五行學說)
何謂五行學說?何謂陰陽學說?
五行,其實就是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的運動。
五行學說認為全地球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物質之間的運動變化而生成的。並 且,還以五行金木水火土之間的生、克關系來闡釋事物之間的互相聯系,認為任何事物皆不是孤立的、靜止的,而是在不斷的相生、相克的運動之中維持著協調平衡。這其實就是五行學說的基本涵義。
這種看法中是建國以後,老中醫為瞭表明中醫思想具有唯物主義特征而註釋的。
[第2種看法]
指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運動方式。中國古代思想傢用五行金木水火土理論來說明世界萬物的形成及其相互之關聯聯系。中醫用五行來解釋生理病理上的種種現象。預測推算未來的人用五行相克相生來精密推算人的命數。在這一看法中,“行”被理解成運動。
陰陽五行學說是中國古代樸素的辨證唯物的哲學思想。於是,古時候醫學傢借用陰陽五行學說來解釋人體生理、病理的各式現象,並用來指導匯總醫學知識和臨床經驗,這就逐漸形成瞭以陰陽五行學說為基礎的祖國醫學理論體系。
陰陽學說是以自然界運動變化的現象和規律來探討人體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的變化,從而說明人體的機能活動、組織結構及其相互之關聯聯系的學說。
任何事物均能陰陽來劃分,凡是運動著的、外向的、上升的、溫熱的、明亮的都屬於陽。相對靜止的、內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屬於陰。我們把對於人體具有推進、溫煦、興奮等作用的物質和功能統歸於陽,對於人體具有凝結聚集、滋潤、抑制等作用的物質和功能歸於陰,陰陽是互相關聯的一種事物或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
陰陽學說認為:自然界任何事物或現象都蘊含著既互相對立,又互根互用的陰陽兩個方面。陰陽是對相關事物或現象相對屬性或同一事物內部對立雙方屬性的概括。陰陽學說認為:陰陽之間的對立制約、互根互用,並不是處於靜止和不變的狀態,而是始終處於不斷的運動變化之中。“陰陽者,有名而無形”――《靈樞·陰陽系日月》。“一陰一陽之謂道”――《易傳·系辭》 道:指“道理”、“規律”“陰陽者,天地之道,萬物之納紀,變化之爸媽,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何謂中醫的陰陽五行說?
陰陽五行學說是我國古代樸素的唯物論和自發的辯證法思想。它認為世界是物質的,物質世界是在陰陽二氣作用的推動下孳生、發展和變化;並認為木、火、土、金、水五種最根本的物質是構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這五種物質互相資生、互相制約,處於不斷的運動變化之中。這種學說對後來古時候唯物主義哲學有著深遠的作用與影響。人們在長期醫療實踐的基礎上,將陰陽五行學說廣泛地運用於醫學范疇,用來說明人類生命起源,生理現象,病理變化,指導著臨床的診斷和防治。陰陽五行學成為中醫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起著極其深刻的作用與影響。
陰陽
傳說天地形成之前,宇宙一片混沌,盤古開天辟地,將混沌一分為二,天為陽,地為陰。後來古代人們根據生產、生活實踐和對自然現象的長期觀察,逐漸把太陽、男性、力量、光亮、熱等帶有向上的、運動的、積極的、肯定的、善意的、熱情的屬性歸為陽,把月亮、女性、軟弱、黑暗、冷等帶有下沉的、靜止的、消極的、否定的、惡意的、冷淡的屬性歸為陰,並由此歸納出一套陰陽互相作用的論理,來解析說明世上萬事萬物的產生和發展。把它應用到自然界、人類和生老病死便有瞭後來的陰陽五行學說、陰陽八卦學說和古老的中醫學理論。
五行
古代人們以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種基本元素組成的,而且更進一步地認為,這五種元素相互轉化、相互制約,從而形成瞭世間萬物千姿百態的架構和取向。對於五行轉化的規律,可分為相生和相克兩種。
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陰陽與五行的關系陰陽屬於陰陽五行學說立論的基礎。陰陽與五行屬於形式與內容的關系。就是指不管陰的內部或陽的內部包括陰陽之間都具備著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象表達的類型生克利害的基本關系。換句話來說,即陰陽的內容是通過木火土金水物象體現出來的,五行屬於陰陽內容的存在形式。如:宇宙固然無邊無際,但在地球這個視角其互相對立的兩個方面就是天地,天地的空間就是通過東南中西北顯示出來的。
何謂陰陽五行學說?
陰陽五行學說是中國古代樸素的唯物論和自發的辯證法思想,它認為世界是物質的,物質世界是在陰陽二氣作用的推動下孳生、發展和變化;並認為木、火、土、金、水五種最根本的物質是構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這五種物質互相滋生、互相制約,處於不斷的運動變化之中。
陰陽五行學說具體指的什麼?
陰陽五行學說,是我國古代樸素的唯物論和自發的辯證法思想,它認為世界是物質的,物質世界是在陰陽二氣作用的推動下孳生、發展和變化;並認為木、火、土、金、水五種最根本的物質是構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這五種物質互相資生、互相制約,處於不斷的運動變化之中。這種學說對後來古時候唯物主義哲學有著深遠的作用與影響,如古時候的天文學、氣象學、化學、算學、音樂和醫學,都是在陰陽五行學說的協助下發展起來的。
中國古代醫學傢,在長期醫療實踐的基礎上,將陰陽五行學說廣泛地運用於醫學范疇,用來說明人類生命起源,生理現象,病理變化,指導著臨床的診斷和防治,成為中醫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起著極其深刻的作用與影響。
何謂陰陽五行
陰陽五行學說是我國古代樸素的唯物論和自發的辯證法思想,它認為世界是物質的,物質世界是在陰陽二氣作用的推動下孳生、發展和變化;並認為木、火、土、金、水五種最根本的物質是構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這五種物質互相資生、互相制約,處於不斷的運動變化之中。這種學說對後來古時候唯物主義哲學有著深遠的作用與影響,在長期醫療實踐的基礎上,將陰陽五行學說廣泛地運用於醫學范疇,用來說明人類生命起源,生理現象,病理變化,指導著臨床的診斷和防治,成為中醫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
陰陽,任何事情皆可以一分為二,這便是陰陽。
五行相生、相克: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陰陽五行說”的內容是什麼?
中國古代的天文歷法,就是在陰陽五行學說的協助下發展起來的。中國古代有許多與“氣”有關的概念,如節氣、氣候、氣化、氣勢、氣質、運氣等。假如仔細剖析這幾個概念就會發現,氣是有屬性的,在宇宙間沒有無屬性的中性的氣存在。
氣由陽氣和陰氣組成。後世將陰陽作為哲學概念應用得十分廣泛,但追本求源,陰陽的觀念最早隻是追溯於歷法和季節的變化。
古代人們以為,氣候的變化是因為陰陽二氣的效果,陽氣代表熱,陰氣代表冷。宇宙間陰陽二氣互相作用,發生交替的變化,便反映在春夏秋冬四季的變化上。
夏季較熾熱時,屬於純陽。冬季較寒冷時,屬於純陰。陽氣和陰氣互為消長,春季陽氣則增長,而陰氣則衰弱。
當陽氣達到極盛時就是夏至,由此發生逆轉,陰氣漸升,陽氣下降;當陰氣達到極盛時就是冬至,這時再次發生逆轉,陽氣上升,陰氣下降,完成瞭一個周期的交替變化。五行為指木、火、土、金、水5種物質。在中國古代,人們對於五行的觀點與後世哲學上的五行幾乎截然不同。古代人們認為,五行就是一年或一個收獲季節中的5個時節。這種論調在上古文獻中記錄載入更直接。
例如,《呂氏春秋》就把五行直接稱為五氣,亦即將一年分為5個時節的意思。又如,《左傳。昭公元年》記錄載入:年“分為四時,序為五節。”而《管子。五行篇》則說:“作立五行,以正天時,五官以正人位。”可見上古均是將五行解釋成時節或節氣。
古代人們用直觀的5種物質的名稱給5種太陽行度命名,就如以12生肖給日期命名一樣,符合古代人們樸素的思想觀念。五行金木水火土之間的生克制化,同樣具有天文學意義。五行相生,又叫“生數序五行”,其意思為後一個行是由前一個行生出來的,以至於逐個相生,形成一個輪回系列,循環往復。五行相生是五行觀念中使用最普遍,發展最成熟的一種排列方式。
依照《春秋繁露。五行的意思》的講法,木是五行的開始,水是五行的終瞭,土是五行的中間。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又生木。木行居東方而主春氣,火居南方而主夏氣,金居西方而主秋氣,水居北方而主冬氣。因此木主生而金主殺,火主熱而水主寒。
這是上古各類文獻中,有關生數五行定義的通常來講說法,可見古代人們設立五行,開始時並不是為瞭解決哲學問題,而是借助5種物質的名稱來作為一年中5個季節的名稱。
木行就是一年中開始的第1個季節,等同於春季;火行為第2個季節,等同於夏季;土行為第3季,介於夏秋之間;金行為第4個季節,等同於秋季;水行為第5個季節,等同於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