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所说的道有什么含义(这是妄念易经)
道的涵义是什么?
道的原始涵义
道的原始涵义指道路、坦途,以后逐渐发展为道理,用来表达事物的规律性。这一变化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过程。《易经》中有“复自道,何其咎”(《小畜》),“履道坦坦”(《履》),“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复》),都为道路的意思。
《尚书·洪范》中说:“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此处的道,已经有正确的政令、规范和法度之义,说明“道”的概念已向抽象化发展。
春秋时,《左传》曾有“臣闻小之能敌大也,小道大淫。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和“王禄尽矣,盈而荡,天之道也”之说。此处的道带有规律性之义,表明道的概念已一步步上升为哲学领域。
老子论道
到了春秋后期,老子最先把道看作是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规律,成为道家的创始人。在老子以前,人们对生成万物的源泉只推论到天,至于天还有还是没有根源,其实没有触及到。到了老子,开始推求天的来历起源,提出了道。他觉得,世间万物都由道而生。他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单独而不改,周行而不殆,能够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老子》二十五章)。
对于老子所说的道,历来解说不一。有的认为,道是精神性的本体,是脱离物质实体而独自存在的最高原理,主张老子的道论是客观唯心主义。有的则认为,道是宇宙处在原始状态中的混沌未分的统一体,主张老子的道论是唯物主义。老子认为道生成世间万物的过程是“道生一,毕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四十二章)。道生成万物以后,又作为世间万物存在的依据而蕴涵于世间万物自己一身之中,道是普遍存在的,无间不入,无所不包。道虽存在于世间万物之中,但它不同于可感觉的具体事物,它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是构成世间万物共同本质的东西。因 此,不能靠感觉器官去体认,也不容易以用普通字词去预示,只能用比喻和描述来说明它的存在。
对于世界的统一性,老子作了天才的推测和描述。老子的道论,对于后世有极为深远的作用与影响。
何谓道?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4十五节
此刻first of all要解释“自然”的问题。目前新兴的“比较学”或称“哲学”,把全地球各地的,如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等等,每一的哲学理论与实况综合起来研究,互相比较,寻求其中异同和彼此间的关系,已经发现了不少有意思的问题,值得更进一步去深入探讨。我们若以比较的态度,抛开那些粗浅的情绪心理,把眼光放在一般教人怎样行善做好事的普通伦理层面上,那也个个满好,满合于同一的水平。至于再进一步,要透彻各个实际内涵程度的深浅,则问题重重,就不能颟顸笼统,值得仔细研究、体会。
长期以来,有不少佛家的著作,批评道家是“自然外道”。由于他们看见老子讲“道法自然”,便顺其自然地将二者联想在一起。其实也就是说,印度释迦牟尼佛在世时,与佛教对立的几十种哲学思想,尤其那个时候同释迦牟尼佛作用与影响一样大的几个大学派之一,专讲“唯物思想”的“自然外道”,和中国老子所说“道法自然”的自然,并不相关。二者并未结为姊妹道,或者兄弟道什么的,并无彼此互通声气之嫌。
印度那个时候的自然外道,属自然学派,其经常提到的“自然”,完全从物理看法而说。不过老子的思想绝非如此。近代中国翻译西方典籍,把物理、化学等科目,统一叫作自然科学,这是借用老子的名词,我们不能因此便认为老子说的“自然”,就等同物理领域的自然。将老子的思想硬往上套,这是指鹿为马,栽赃前人,非常没有道理的。
固然老子并未给予直接的定义,但老子的“自然”到底是啥意思?我们却也不可以如法庭上的法官们,审判一个案件,可以采用了“自由心证”,随便判决学术思想的归化,乱下断语,硬是认定老子所说的“自然”亦即印度的“自然外道”;不分青红皂白地将老子一竿打入“唯物哲学”的案日,这是千错万错,大错特错的误解。这样的状况,如借用佛学名称来说,就是“众生颠倒”,“颠倒众生”,这所谓“颠倒”,是指我们在见地观念上和思想上的错误,因此而形成见惑、思惑。因为我们一直被这见惑、思惑两种认识上的不清所障碍,因此不能成道,无法彻见宇宙天地间的真谛。
那么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个“自然”的确实含义又是怎样呢?答案很简单,“自然”二字,从中国文字学的组合来解释,便要分开而言,“自”便是自在的本身,“然”是当然如此。老子所说的“自然”,是指道的本身就是绝对性的,道是“自然”如此,“自然”便是道,它根本不需要效法谁,道是本来如是,原来如此,所以谓之“自然”。
我们假如将大乘佛学彻底贯通了,必然不会对于宇宙本体和现象的哲学问题,感到左右为难。佛家有一个名词“法尔如是”,它是说明诸法本身一直就是这个样子。人生来怎么会成那个样子?人就是那个样子。你怎么会是这个样子?俺就是这个样子。一切一直就是如此,一切法便是一切法的理由,更没有啥其他原因不原因的,如此便叫“法尔如是”。从“法尔如是”来看“道法自然”,最清楚但是了。“道法自然”,而“自然”自己本身原来就是如此这般,没有别的规范可寻,再也找未到一个东西可以另为之主,“道”就是“自然”,“顺其自然”,就是“法尔如是”,古代人们翻译佛经,怕与老子的“自然”混合了名词,只好另创一词,便叫“法尔如是”。
讲来这里,我曾经一再强调,我们后世之人读古代人们的著作,往往拿着自己当代的思想观念,或者现代语言文字的习性,一知半解地对古代人们下了偏差的注解解读,诬蔑了古代人们,这是何等的罪过。读什么时代的书,first of all自己要能退回到原来那个时代的实际状况里去,体会那个时候社会的文物习俗,了解那个时候朝野各阶层的活法心态,以及那个时候的语言习惯,如此掌握了一个时代文化思想创造的动源,看清这个历史文化的背景所在,这才能避开曲解那个时候的哲学思想和文艺创作,并给予正确合理的评价。
打比方说,我们研究释迦牟尼佛的经典,也要退回到二千多年前的古印度的农业社会,设身处地替那个时候的人民想一想。那时的印度是一个贫富差距极大,极不平等,到处充满愚昧和痛苦的world世界。倘若你读历史,真能“人溺己溺,人饥己饥”地将自己整个投入,身历其境,于那种痛苦如同亲尝,那么方能真切地获悉到释迦牟尼佛何以会提倡“众生平等”,何以会呼吁人人要有济度一切众生的行愿,才能体会到那个时候的佛陀真真正正伟大之处。假如天下太平,世界本来就好好的,大家生活无忧无虑,啥都不虞缺乏,汽车、洋房、冷暖气,样样俱足,日子过得满舒服的;即便比这样的状况差一点,那也还甘之如饴,又何必期待你去救度个什么?帮助个什么呢?
念天地之悠悠
话说回来,老子说“人法地”。人怎样效法地呢?人要跟大地学习非常难。且看大地驮载万物,替我们承担了一切,我们生命的成长,全赖大地来维持,吃的是大地长的,穿的是大地生的,所有一切日用所需,无一不得之于大地。那么,我们回报它的是什么?不过呢是死后一把又脏又臭的腐烂掉的脓血和败坏了的朽骨头罢了。
人活着时,无论三七二十一,将所有不要的东西,大便、小便、口水等等杂乱无章地丢给大地,而大地竟无怨言,不仅生生不息滋长了万物,而且还承载了一切万物的罪过。我们人生在世,岂不应当效法大地这种大公无私、无所不包的伟大精神吗?其实也就是说我国传统文化,一直相当强调此一精神。《易经》的“坤卦”,形容大地的伟大为“直”、为“方”、为“大”,指出大地永久顺道而行、直道而行。包容一切,不改其德。佛家对此的观点也是一样,后来翻译《华严经》,冠以“大方广佛”为经题,也可谓是受“坤卦”卦辞作用与影响的关系。
再者,我们效法大地,除了上述的道理之外,并且 还要明白大地自久远以来运动不止的意义。地球永久在转动。地球一天不转动,甚至只消一分一秒停止,我们人类和别的万有的生命,都要完结。
地球的转动,人们以为是近代科学知识,其实也就是说中国上古早已知之,只是我们自己不加详察而已。又有人依据中国若干书籍上说的“天圆地方”,便一口咬定古代人们的观念认为地球是方的。这种不明究里人云亦云的讲法,非常错误,孔子的弟子曾子,就曾讲过地是圆的,不是方的,而且一直在旋转,正是:“天道左转,地道有旋”的观念,早已由来悠久。我们人欲效法大地,就应该如《易经》卦辞所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行健”,是天地的运行转动,永久是健在地前进,所以人要效法它的勇往直前的精神,一分一秒绝不偷懒,时时刻刻向前开创,永久生机蓬勃,永久灵明活泼,这才是合乎大地所拥有的“德行”。
不过,宇宙间日月星辰与地球,到底是谁使它在转动呢?由哪个作主呢?是上帝吗?是神吗?是佛吗?老子却不采用这几个具有人神造作化的名词,他只是依据上古传统文化之中固有的名称,无以名之,仍然叫作“道”,称为“自然”,最恰当但是了。所以便说“天法道,道法自然”。抽象来讲,道是自然地具备无究尽的功能,拥有匪夷所思的“生灭”力量。这股力量,在佛学来讲,便叫它做“业力”,业力并不一定不好,有好有坏,坏的叫“恶业”,好的叫“善业”。其实也就是说,天地本身这股力量在运转,本无善恶,所谓善恶,都是人类自己附加上去的价值判断而已。
道的力量,生生不息,源源而来,生天生地,神鬼神帝,都是由道的自然功能所分化。不过,它又为啥要生长了这几个万有的存在呢?有时我们不得意时,实在很抱怨这个道,为啥它要生生不已,而又转化不已呢?道不转化便不会生成你和我,不生你和我,又何来这几个纠扯不清的恩恩怨怨、痛苦烦恼!!!这个道,何必跟我们如此过不去呢?生了大地,又生了我们的父亲母亲,再生下我们,以及后代的子子孙孙,紧接着为了一个小问题,都痛苦得不得了,一下成功,一下失败,时而悲伤,时而喜乐,究竟这个道、这个上帝、这个主宰,在开我们什么玩笑呢?假如亘古“不生不灭”,我们能够平平静静、安安详详地休息,那该多好啊!!!
像这一类的疑问,不消说我们普通的凡夫俗子弄不清答案的真相,就是千古以来,很多人穷尽一生精力,追究此问题的哲学家、思想家,也都困在这个穷求“第1因”的谜题里,东奔西窜,寻不着出路,愈陷愈深,不能自拔。如今的科学工作者们,也正为如此问题向前直冲。
老子呢?他说道就是道,自不然就是自然,此外再也没有一个由来,既没有为啥,亦不是为了啥,一直就是这样,原封未动;无始无终,无前无后,不生不灭;而由这个不生不灭中,本然而创造了宇宙天地和万有生命的生生灭灭的现象,产生了时间、空间前前后后的无意识的意识。我们研究道家思想,“自然”这个名词,是一大关键。而佛家的终究处也是“法尔如是”,这两者值得互相参究。一般修炼道术的学道者,若无法直识本来,看透这层“法尔如是”的事实,即使是在静坐禅定的工夫上怎样了得,那还似依旧仆仆风尘,流浪生死,有家归不得的游子,前途一片茫茫。不信,你去问老子试试看。
2、
修持
怎样修证佛法
南怀瑾先生著
第十四讲
内容提要
不二法门与自然外道
真空顽空
真有假有
一切唯心和身心
说洞山
易卦和五位君臣
三种渗漏
说曹山
如来禅与祖师禅
五代的人才
座中李文同学提出一个问题,李文(比利时人)前几年,曾跟一位荷兰籍的大师学过,他自己修证了好些年,这位大师教他“不二法门”,认为一切无我,一切唯心,把所有不是俺的都看清楚,好好体会,所以对所有的都不加理会。欧美的东西也须留意,欧美有些相当高的哲学,也几近于禅,我们不应轻视,不要闭门造车,只认为东方第1。这位荷兰籍老师教他,不管是生理的、心理的问题,当它们来时,都要冷眼观察,不要拒绝它,看它自生自灭,这便是经常提到的“不二法门”。
他的不二法门的修持方法,是什么功夫都不做,只是保持一个平静,将心慢慢地打开,等若干年后,这几个情绪、思想不跑了,啥都没有了,只剩下一个本来在那里观看的那个东西,那个是不变的,此时,啥都像闪电一样,顿悟了。这位大师教的就是这个路线。
李同学认为,多数的修持者,一 生一无所成,就是由于没有做到这一点。不过好像一味无论也不对,躲避他也不对,调息的功夫是否也属于一种躲避呢?又,这位大师教的方式方法是止而后观呢?还是观而后止?假如方法不对,他愿意丢弃错误的路线。
最近几年以来的西方文化,在哲学方面,进步得许多,有意到西方宏法者,要趁早打基础。
这位荷兰大师讲的不离谱,不过也有问题。后来这位大师因病入院开刀,应该觉得很伤心,但是他无关紧要,换句话说,他把身体也看成不是俺的,因此很安详,医生们也很奇怪。他不主张打坐,认为打坐是人为意识所造就的,违反“不二法门”的道理。
这一类的大师,世界各地皆有。有位大师在德国很轰动,皈依他的科学工作者、大学教授等皆有。这位大师的爸妈是开悟了的,有神通。这位大师三岁就晓得前生,也开悟了,二十几岁就当大师,此刻还未到三十五岁,长得如佛相。这几个大师皆有相当的修养功夫,反而我们中国人,不管在佛教方面,或做功夫上,儒释道三教的修养,都不如人,所以决不要闭户称王。
那位荷兰大师告知李文的方式方法没有错,不过 也许他讲的不够详细,或许学的人没有搞得很清楚,因此此处面忘了一点:一切唯心没有错,这个身体也是唯心的,假如只认为心理状况属于一切唯心,这个身体还是转不了,这是第1点。真的认为包括身心的一切唯心,此身没有转不了的道理。
第2,咱们国家的西藏,在唐朝以后的密宗,有大手印法门,相传同于禅宗。又传说大手印法门,是达摩祖师离开中国以后,转到西藏所传授的。大手印的修持要点:如“最初令心坦然住,不擒不纵离妄念”。开始入手时,如李文同学所说坦然而住,不做功夫,也不修定,坐在那里就坐着,很坦然,妄念来,“不擒”看住它,不过 也不放纵,当体空,离开了妄念。这是大手印最初步的方式方法,不要止观,更不要参话头、做功夫,这是密宗大手印最高办法之一。
宋朝理学家程明道作定性书,讲怎样修定:“不将迎、无内外”。“将”在这时是“送”之义,亦即“拒”之义。一个念头来,不欢迎,也不拒绝,既不在外,也不在内。这是佛法的高度修心方法,若说这便是“不二法门”,这是不对的。由于不二法门是真妄不二,真的就是妄的,妄的亦即真的。程明道所说的,只可以算是进入不二法门的一个方法。而那位荷兰大师的方式方法也是这样,接近禅,也接近大手印。
不过有一个问题,就是此身也是唯心中间的重要东西,此身既不能转,这一种修养最后还是靠不住,由于这一种境界纵然高,却落于自然外道,因为它一切自然而然。自然而然的人,不能叫做“了”了生死。因任它生自来,任它死自去,生怎么来,何必问!!!它已经来了嘛!!!将来怎么死,何必问!!!到死的时刻就死了嘛!!!这其实没有彻底的明心见性。
此刻告知大家,为啥呢需要打坐修定。打坐盘腿修定,与明心见性没有多大关系。真的明心见性,不一定是靠打坐的,但又有绝对的关系。若想回到本来清净面目,进一步转换这个色身,就非靠打坐不可。除了这些以外,无第2条路可走,而且非经修持功夫不可。为啥?明知那个是自然的东西,不过这个自然的东西,被无始以来的尘埃涂蒙得太多,非清理不可。因此修各式功夫的意图,亦即先清理之后,才能见本来。禅宗、大手印,乃至这位大师所教的都对,先见本来,慢慢再谈清理。不过这种人,会产生一种毛病,就是常常落于自然外道,只求自然,不做功夫了。
此问题可参考楞严经卷六,文殊菩萨对二十五圆通说的偈子:
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
第1句话觉海性澄圆,是由形而上的本体,说到我们如今的人生,一切众生觉海的本性,本来清净圆明,这是不二法门。不过如何找到觉海呢?圆澄觉无妙,倒过来,先要把功夫做到圆满、清净,紧接着悟到了这个本来觉性,原是元明奥妙的。怎样达到“圆澄”境界呢?那位荷兰大师所教的方式方法有点近似,但要修正一下,把它扩大,一切妄念来不要管它,等于大人看小孩一样,不理它,待小孩跑累了,就休息了。可是做未到,你越看住妄念,妄念越来,这是什么道理?由于元明照生所的原因。
俺们这个元明的功能,有照的力量,照到一切妄念,但照久了以后,它也变成妄念了。这是阳极阴生的道理。这个电力太强了,照得很厉害,功能用完了以后,啥都看不到了。有照有用,妄念就如此产生了。所以元明照生所,看住那个,就是照。照生所,就是能照的本身,生出妄念来。等妄读起来了,所立,就照性亡了。大的妄念一起,形成以后,那个能照的就给盖住了,反过来盖住了本觉。因 此,我们有时侯情绪来、烦恼来,或者是用功过度,妄念也越增添,都是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的道理。
于是,第2重的world世界形成了: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
采用楞严经中这段话的意图,是要李同学注意和提防,走原来的功夫路线,常常产生一个偏差,就是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再看楞严经卷五:
真性有为空,缘生故如幻,无为无起灭,不实如空华。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犹非真非真,云何见所见,中间无实性,是故若交芦。
自性本空,既然本空,为啥称之为有为空呢?性空缘起,由于空才能缘生万有。假如空不能缘生万有,就是“顽空”了,但有为万法,缘生性空(强名叫它真如)。
“缘生”,一切万有起来的时刻,就是因缘所生,如梦幻,佛经上说如梦如幻,并不是说绝对没有,有啊!!!但是这个有是偶然的、暂时的存在,是假有,一切“生”在过此个“有”的阶段就空了。缘生故如幻,我们一看见如梦如幻,就赶紧把念头放到空里头去了,如梦如幻是假有、妙有。小乘认为是假有;菩萨认为是妙有,“有”也是很妙的。
妄念起、情绪来,是缘起而幻有,因此不要管它,但无为无起灭,不实如空华,本体自性本来无为,为而不为。固然起一个妄念,但它停留不住,由于第2个妄念又起了。因此也不生、也不灭。我们的想法,永久如海潮般,一个浪潮,再接一个浪潮,那是不实在的,好比揉揉眼睛,眼前看见的一些亮光,那个时候不可以说没有,过后自不然就没有了。
言妄显诸真,此刻我们讲一切心理、情绪称之为妄想,为啥叫作妄想?这是一个对立的教导法,要我们认清非妄想那一面的那个是真如。事实上,佛说的很清楚明白:妄真同二妄,这个妄念情绪虽然是假的,那个真如有个清净、空的world世界,也是假的。因此你照住它,看住它的那个,也是大妄念。由大妄念来管小妄念,小妄念睡觉了,那个大妄念坐在那里,大妄念就是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了。因 此,妄也不取,真也不立才行。
犹非真非真,功夫达到了空,你觉得这是自性,这是道,可是它并不是真的自性,真的道。所以佛经翻译得特别好,叫真如,意思是差不多像个真的,姑且叫它真如。
云何见所见,真有个明心见性,可以 使用眼见到,或用心意识体会的,都错了。那个见不是眼或意识可见,所以夹山禅师说:“目前无法,意在目前,不是目前法,非耳目之所到。”楞严经上也告知我们: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
所以荷兰大师指定的修持方法没有大错,只要扩大到无量无边就对了。由于你此刻照他的方式方法,看住本人的妄念,在看的那个是大妄念,懂不懂?清楚明白了这个理,修持的方式方法还是要从基础来,转回来先作止息的功夫。止息是我们心在造作,这个造作是为转这个身体,肉体四大全部转了以后,才能见到那个名符其实的: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
所以后世一般禅宗,像刚才说的,用放任自然这一个办法,以及密宗大手印的方式方法,最后充其量只转心理状况。真到要死的时刻,身体痛得哎哟、哎哟叫,鼻孔上了氧气罩时,空不了啦,那个能照的东西,意识所造的没有了,还是黑茫茫的过去了。
禅宗有个禅师叫天王悟,是马祖的弟子,没有悟道以前,修持功夫、定力都不错。有次,一个节使看他号召力特别大,认为他妖言惑众,便把他丢到江里去,结果江里冒出一朵莲花,天王悟禅师在莲花上面打坐。节使一看,知道他有道,便把他救起,自己皈依做了弟子。这时天王悟还没有悟道,本事就这么大,等到后来悟道了,没有莲花来了,后来临死时,痛得躺在那里叫哎哟,苦啊!!!当家的沙弥请求他说:师父,你轻声点吧!!!当年你没有悟道时,被人丢到江里,莲花浮上来,那个名声多大,此刻都说你有道了,你临死还那么痛苦地叫喊,传到外面去,我们不好做人啊!!!请你轻一点叫。天王悟一听,有道理,便问他:你知道我此刻很伤心,在这痛当中,有一个不痛的,你知不晓得?徒弟说不晓得,天王悟就朝着他说道:“啊哟啊哟,这个是不痛的,你懂不懂?”徒弟说不懂,不懂就算了,两腿一盘,死了。
说他有本领,他痛得叫不停;说他没本事,请他不叫就不叫。这又是一个话头。
严格地讲,天王悟禅师只转了第6识与第七识,前五识和第八识没有转。充其量得了法身,而报、化二身其实没有转,所以学唯识要晓得,六祖也讲过:六七因上转,五八果上圆。六七识容易转,念头一空,三际托空,第6识转成现量的清明境界;功夫再进步,第七识也可以空掉,这容易,是在因位上转的。许多修持的人,充其量到了因位菩萨,果上就难了。前五识眼耳鼻舌身,包括了这个肉体;第八阿赖耶识除了包括肉体外,也包括了整个物质世界。五八要果上圆,要证到了果位才能转,谈何容易!!!要修就修个全的,修一半只好来生再来,假如能赶上,最好今生完成了它。
上面答复了李文同学的问题,要特别注意和提防。
上次讲到洞山禅师的悟道偈子,再重复讲一次:“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渠今正所谓我,我今不是渠。应须恁么会,方得契如如。”
一般修道的,都是从“他”找。他包括了心理、身体。尤其什么任督二脉,什么境界光明,都是他,清净境界也是他,假如一直在“他”上面下功夫,一直在妄心上追求,越修就越远了。
我们参究洞山师祖悟道的偈子时,不要忘记一件事,那是当年,他由于过溪水,太阳照着,溪水把他的影子照出来,他看了本人的影子因而悟了。这个境界要把握住,在这一时刻“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到处都碰见他,“渠今正所谓我”,他此刻正所谓我,俺们这个身体是他,他变成我了。“我今不是渠”,事实上,我们那个本性,固然并不是这个身心,可也其实没有离开身心。要把宾主两个合拢来,“应须恁么会,方得契如如”。并不是说已见道了,是近于道了,可以入道了。
洞山怎样参访、行脚,因时间关系,这里不讲了,此刻来看洞山说法。
指月录卷十六:
洞山上堂问:“向时作么生?奉时作么生?功时作么生?共功时作么生?功功时作么生?”
这个叫语录,那个时候讲话的记录,是白话的。
“向”时,向这个道时,功夫快要到了。“奉”,等于捧着一个东西,抓到了,把握住了。何谓“向”?将来开悟未开悟时,等于拿楞严经的“色阴区宇”来作比方,色阴区宇快要打破时,天快要亮了,似光明非光明,似清楚明白非清楚明白。“奉”是指正式到了,不过悟了时还要用功,所以“功”时作么生?共功、功功,都是修证的流程。
一共有五个流程,所以曹洞宗叫五位君臣,由用功、开悟、一直到成功,分五个步骤。
“僧问怎样是向?师曰:吃饭时作么生?”
这么一说,这个沙弥就懂了,不问第2句。接着问:“怎样是奉?师曰:背时作么生?”
意思是转过来时怎么样?
“怎样是功?师曰:放下钁头时作么生?”
做某一件事情 做得很累,一旦轻松下来时怎样?那真是一切放下了。
“怎样是共功?师曰:不得色。”
这并 不是不好色,四大身体属色,一切光明清净也是色,等等。
“怎样是功功?师曰:不共。”
不共法,洞山怕大家不懂,便作了诗偈,这几个诗偈是曹洞宗告知我们,心地法门一步一步的功夫,是用功的方式方法,如当文学看,就错了。
向:
圣主由来法帝尧 御人以礼曲龙腰
有时闹市头边过 到处文明贺圣朝
这是向,到达这一步,悟了道,动中也是,静中也是,皆在这个境界,始终不变,就差不多了,这是向。
奉:
净洗浓妆为阿谁 子规声里劝人归
百花落尽啼无尽 更向乱峰深处啼
功:
枯木花开劫外春 倒骑玉象趁麒麟
而今高隐千峰外 月皎风清好日辰
共功:
众生诸佛不相侵 山自高兮水自深
万别千差明底事 鹧鸪啼处百花新
功功:
头角才生已不堪 拟心求佛好羞惭
迢迢空劫没有人识 肯向南询五十三
一步一步都是功夫,都是修行的流程。现代年轻人看不懂这几个谈禅的诗,禅宗是该变个方法了。
曹洞宗的禅,在五代以后,作用与影响宋代的道家、理学,特别是易经的学问。道家所谓坎离交等等,都是曹洞宗来的。
“洞山因曹山辞,遂嘱曰:吾在云岩先师处,亲印宝镜三昧,事穷的要,今付于汝。词曰:如是之法,佛祖密付,汝今得之,宜善保护。银碗盛雪,明月藏鹭,类之弗齐。”
这是洞山对他最得意的弟子曹山讲的,是非常重要的传法话。银盘装了雪,都是白的,明月中的鹭鸶也是白的,看来都是白,可是不同。学禅的要顶门上别具双眼,看清楚啊!!!
“混则知处,意不在言,来机亦赴,动成窠臼,差落顾伫,背触俱非。”
不相同的东西,把它混合成一样,才晓得一点入门的的方式方法。文字言语不足以代表那个东西,机会缘分撞到了,就悟了。一有动作,稍稍表达一下,或者讲一句“心其实就是佛”,反而就变成一个窠臼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所以凡夫境界肯定不是它,顺着这个境界亦不是它。
“如大火聚,但行文,即属染污。”
如大火聚此句话,出自大般若经,经中大意说:大智慧的人,如大火聚,一盆大火在那里烧,好的、坏的,一股脑丢进来。外道魔道越丢进来,火越大,燃料越多,智慧越高,所以大般若如大火聚。
但行文,即属染污,一落言语文字,已经同本性不相干了。
“夜半正明,天晓不露。”
这是正式的功夫。黑夜时,这东西更清楚明白;天亮了,就看不到了。这是什么道理?当年袁老师就是参这个话头,懂了这个,学佛学道就差不多了。此刻露一点秘密给你们:六根都不动,啥都不晓得,自性显露了。像我们此刻坐这里,眼睛等着看,耳朵等着听秘密,六根多亮啊!!!被无明障住了。夜半正明,天晓不露。无梦无想时主人公何在?自己参参看。
“为物作则,用拔诸苦。”
洞山嘱曹山:你将来出去,要救世、救众生,度一切在苦难中的人。
“虽非有为,不是无语,如临宝镜,形影相睹,汝不是渠,渠正所谓汝,如世婴儿,五相完具,不去不来,不起不住,婆婆和和,有句无句,终不得物,语未正故,重离六爻。”
用易经的方式方法讲修持、做功夫,特别取用坎离二卦,以离卦为主,这是曹洞宗的五位君臣。
“偏正回互,叠而为三。”
易经讲三爻之变,“变近成五”。易经的六爻卦中,以第3爻、第5爻最要紧。
“如荎草味,如金刚杵,正中妙挟,敲唱双举,通宗通涂。”
功夫到了,宗也通,一切经教都通达了。
“挟带挟路,错然则吉。”此亦为用易经的理。
曹洞宗的五位君臣,是配和易经的论理,诠释修持用功。
“不可犯忤,天真而妙,不属迷悟,因缘时节,寂然昭著,细入无间,大绝方所,毫忽之差,不应律吕,今有顿渐,缘立
道有什么含义深度解析
道的深度解析:
道,出自老子所著《道德经·开篇》王弼版本:“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帛书版本:“道,可道,非恒道也,名,可名,非恒名也”,于《道德经·第2十五章 ⓶ 》解释为:“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单独而不改,周行而不殆,能够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万物之道是《道德经·第4十二章 ⓵ 》的解释:“道生一,毕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是老子的宇宙生成论。
《道德经》有关的内容:
“道可道,非常道”整句话之义是:万事万物其真理是可以探索并道说总结出来的,但这几个真理并 不是是永恒的,天道轮转,没有固定不变的真理。
“道可道,非常道”中的“非常道”,这个“道”并 不是永久不变的。
理解分三种:
(一)圣人之道是可以行走的,但并 不是是不变的;名符其实的名声是可以去求得的,但并 不是普通人一直追求的名声。
(二)道是可以被说出来的,说出来的却不是永恒的道,万物是可以去命名的,但却不是万物永恒的名。
(三)道本身也是遵循着一定的“道”,但这个“道”并不是平时可以观测到的最根本的道,固然对这个“道”也确实存在着,但不是以现有的道的维度所能解释的。
两种解释差距甚大,只愿家人们能求同存异,开诚布公求同存异一起探讨最实用最合乎情理的道。《道德经》和《易经》是人类智慧的顶峰,愿家人们皆能纳百家之言,不要盖棺定论。
道有什么含义
道是过程。这是道的第1层含义。道不但是对万事万物的系统性、整体性的概括,并且是对万事万物发展过程的高度抽象和概括。道不是一种静态的形而上实体,而是一个过程。道的过程性表现为道生万物的过程,即老子说的“道生一,毕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说,道转化为一,一转化为二,二转化为三,三转化为万物。在这一过程中,道周而复始,“周行而不殆”,它的运动周期是“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它逐渐的离开,离开得愈来愈远,远到一定程度又返回来。万物又复归于道。道的过程性是由只能用混沌理论说明的各式关系构成的,因此,道也是关系。
道是本原。这是道的第2层含义。道是世间万物之母,无和有都来自道,是道的区别角度的名称。这是最为奥妙和深奥的。道是万物的本体和来源。世间万物都是由道演化而来。道作为本原,是混然一体的东西。老子指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就是说,道是天下万物的本原,这里“始”、“母”、“根”、“门”等等都含有本原之义,不过,它们有层次的不同。作为本原,它具有唯一性,它无前无后,无上无下,“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它象是在天帝的前边,然而在它之前却没有啥存在。“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在没有天地之前,它就存在了。作为本原,它是物质的东西,“道之为物,惟恍惟忽,其中有物,其中有精,”
道是规律。这是道的第3层含义。道是物质运动的规律,道是世间万物变化的终极原因。老子指出,“道者万物之奥”,就是说,道是万事万物运动的规律。道是普遍存在的,“大道泛兮”,道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贯穿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万物从道起源,又回归于道,“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复命曰常”,返回本性是事物发展的永恒规律。作为规律的道,是看不到,听不着,摸之不得的。所谓“夷、希、微”,它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不过所有的都受到它的支配和制约。道的规律是不可抗拒的,不能违反的。只有遵循道的规律,坚持“无为”的原则,才能把事情办好。要不然,“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违背了规律要受到规律的惩罚,下场是极为可悲的。
道是金科玉律。这是道的第4层含义。老子把道看成是必须遵循的金科玉律,他说,“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他要求人们要坚持,遵循道的金科玉律。又说,“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意思是要遵循古时候的金科玉律,驾驭现实的实有,以认识历史的规律,这便是遵循道的金科玉律的具体表现。废弃了这一原则,有了仁义,“大道废,有仁义”老子主张“唯道是从”,“贵食母”,其实就是要坚持道的金科玉律,按道的金科玉律做事。道也是观察事物的永恒金科玉律。“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就是说老子自己就是用道的金科玉律观察万事万物的,给人们作出了榜样。老子认为,人们对道的金科玉律的态度是有区别的。“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上等人能够坚持道的原则,而且身体力行。至于外人,当然是相形见绌了。“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坚持道的原则的人,才能把自己有余的奉献给社会。是否按道的原则办事,结果是不同的。“天下有道,却走马亦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坚持道的原则,天下和平安定,丢弃道的原则,则会陷于兵荒马乱之中。按道的金科玉律去作,道会成全你的,“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最后,道的原那么是最高原则,而且有相当高的价值,“天之道,利而不害”。
隋广义先生说《易经》有四道,是哪四道?
隋广义先生说《易经》有四道:天道酬勤、地道酬德、人道酬信、商道酬谋。
易经中道与器的关系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与哲学术语无关
现有关资料普遍都将《周易·系辞上》中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此句话提出来独立翻译,认为“形而上与形而下”是我国古代哲学术语;认为金科玉律是无形的,称为形而上;器用之物是有形的,称为形而下。
解读古文最为忌断章取义,这句系词是《系词上》最后一大段文章中的一句,并且前面有“是故”二字,一看就是与上文成因果关系,前因是“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后果是“圣人立象以尽意,”进一步才是“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实际此处的“形”古通“型”。既“模型;楷模;典型”;
“上”亦非上下之上,乃是“崇拜,提倡”之意;
“道”古文中亦作“导”。是“引导”之意;
“下”亦非上下之下,乃为“发表,宣告”之意;
“器”是“器重,注重和重视”之意。(详见注释。)
连起来大意是说:因为一种专著没有可能将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全部记录载入下来,因此作者决定用典型去阐述他所要表达的内容,所以典型能受到崇拜是由于这几个典型能起到引导作用,典型可以在《经》文中发表是由于对这几个典型注重和重视。
由此可以看出:《易经·系词上》中的“形而上、形而下”与现代的哲学术语根本没有半点关系。
现将这段系词简要翻译如下:
【原文】子曰:“书⑴不尽⑵言⑶,言不尽意⑷。”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⑸象⑹以⑺尽⑻意,设⑼卦⑽以尽情⑾伪⑿,系辞焉以尽其言。……是故形⒀而⒁上⒂者谓⒃之⒄道⒅,形而下⒆者谓之器⒇,……。
【译文】老师说:“某一种专著没有可能将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全部记录载入下来,因此记录载入下来的也没有可能是作者所要表达的全部内容。”既然如此编纂《易经》的圣人所要表达的内容莫非就不至于完全看见了吗?老师说:“编纂《易经》的圣人决定用典型去最大限度地阐述他所要表达的内容,创立了占测用的一套预定符号用以最大限度地展现事情经过变化,与占测符号联缀在一起的文辞用以最大限度地体现他的主张。……所以典型能受到崇拜是由于这几个典型能起到引导作用,典型可以在《经》文中发表是由于对这几个典型注重和重视。……。
注释:⑴“书”特指某一种专著,如占兆书、历书等。《尚书·金縢》:“乃卜三龟,一习吉。启籥见书,乃并是吉。”
⑵“尽”统括某个范围的全部,等同于“都”。《尚书·盘庚上》:“重我民,无尽刘。”
⑶“言”记录载入。《左传·隐公元年》:“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
⑷“意”《知识混装大无极》意思,文字、言行等所表达的内容。《易‧系辞上》:“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红楼梦》第2回:“子兴道:'依你说,“成则公侯败则贼”了?’雨村道:'正所谓这意。’”
⑸“立”确定;决定。《后汉书·郎顗传》:“恭陵火灾,主名未立。”
⑹“象”典型。《易经·系词上》:“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形:通“型”。模型;楷模;典型。)
⑺“以”连词。预示目的关系,等同于“去”“用以”“目的在于”等。《韩非子·五蠹》:“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
⑻“尽”力求达到最大限度。《礼记·曲礼上》:“虚坐尽后,食坐尽前。”
⑼“设”创立,建立,开创。《公羊传·桓公十一年》:“权之所设。”注:“设,施也。”
⑽“卦”占测用的一套预定符号。《说文》卦,筮也。按,所以筮也。
⑾“情”实情,情况(指事情经过)。《史记·高祖本纪》:“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故有天下者何?”
⑿“伪”通“讹”。改变;变化。《楚辞·刘向〈九叹·怨思〉》:“若青蝇之伪质兮, 晋骊姬之反情。”
⒀“形”《汉语大字典》通“型”。模型;楷模;典型。《汉书·王莽传上》:“仪形虞、周之盛。” 《潜夫论·德化》:“仪形文王,万邦作孚。”型:楷模;典型。《诗经·大雅·荡》:“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型。”
⒁“而”能,能够。《尚书·周书·吕刑》:“狱成而孚,输而孚。”
⒂“上”崇拜,提倡。《诗经·魏风·陟岵》:“上慎旃哉!!!”《史记·秦始皇本纪》:“上农除末,黔首是富。”
⒃“谓”通“为”。由于。《列子》:“亦不以众人之观易其情貌,亦不谓众人之不观不易其情貌。”
⒄“之”指示代词。等同于:此,这,这个,如此的,这种。《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⒅“道”后作“导”。引导。《论语·为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⒆“下”发表,宣告。《战国策·齐策》:“令初下。”例:下命令;下指示。
⒇“器”注重和重视。《三国志·诸葛亮传》:“先主器之。”《后汉书》:“朝廷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