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幹地支如何記年(天幹地支紀年法如何用)
一:天幹地支怎麼排年份
天幹地支之配合,制造出一個以六十年為一周的運行周期,並不斷地有序地反復循環,形成穩定的周期律。因為天幹地支配合產生的周期以天幹“甲”與地支“子”為開始,因此人們又將這個以六十為一個過程的周期稱為“甲子”。具體排列如下:
從甲子開始,繼為乙醜、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戍、乙亥、丙子、丁醜、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戍、丁亥、戊子、己醜、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為前三十數。
再從甲午開始、乙未、丙申、丁酉、戊戍、己亥、庚子、辛醜、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戍、辛亥、壬子、癸醜、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戍,到癸亥為止,為後三十數,共合為六十數,之後再從甲子開始循環。
例如:公元1984年是甲子年,1985年為乙醜年,一直到2043年為癸亥年,這60年是一個甲子輪回。接著下面2044年有時甲子年,如此循環。
更多閱讀
中國人民很早以前就運用天幹地支它來記錄載入時間瞭,年有幹支,月有幹支,日有幹支,時有幹支,從考古的發現中,我們的祖先至少在商朝,就有以幹支來記時間的記錄載入,從挖掘出來的大量商朝甲骨文卜辭中顯示,以天幹地支來記錄載入時間在那個時候已經非常普遍。
而這種記時的方法直到今天,在中國人民中還在普遍地使用著,以天幹地支記錄時間的做法,如今的農歷中仍然存在,並沒有由於科學的進步而被拋棄,固然也有人認為它們是“封建”的糟粕,是一種非常落後的東西,在當今社會社會中沒有瞭存在的必要,但它始終沒有消失。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網-天幹地支五行解讀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天幹地支
二:天幹地支是什麼年如何看
十天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0和12的最小公倍數是60,用天幹地支記年,60年一循環。
天幹:公歷年份減3,除以10,無論商,隻管餘數,看餘數,餘數假如為0,就是天幹之最後一個,地支:公歷年份減3,除以12,無論商,隻管餘數,看餘數,餘數假如為0,就是地支最後一個。
例如:2011年
1。2011-3=2008,2008除以10,餘數是8,就是天幹第8個,即為辛。
2。2011-3=2008,2008除以12,餘數是4,就是地支第4個,即為卯。
更多閱讀:
天幹地支,簡稱為幹支,源自遠古時代對天象的觀測。天幹地支在我國古代主要用於紀日,此外還曾用來紀月、紀年、紀時等。而用幹支來紀年月日時的歷法叫做幹支歷。
十天幹、十二地支。幹,就是天幹;支,就是地支。天幹和地支合起來,稱為幹支。幹、支是上古時期就依然出現的一種計數、計時符號,就好像我們此刻所使用的阿拉伯數字一樣。
幹支的取義,源自於樹木的“幹”和“枝”。幹,就是樹幹。支,就是樹枝,就是樹幹的分支。總之,地支是從天幹中分出來的支。幹和支是這麼一個關系。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天幹地支
三:天幹地支怎麼計算年份
十天幹與十二地支相應的序號分別如下:
十天幹: 1甲、2乙、3丙、4丁、5戊、6己、7庚、8辛、9壬、10癸;
十二地支:1子、2醜、3寅、4卯、5辰、6巳、7午、8未、9申、10酉、11戌、12亥。
用天幹地支推算某一年的年份,記住一個口訣訣竅就行瞭:
所需年份的天幹=( 公元年數-3 )÷10的餘數。
所需年份的地支=( 公元年數-3 )÷12的餘數。
餘數就等同於我們以上講到的天幹地支相應的序號,緊接著再用餘數 ,去循環查找相應的天幹地支之次序就能夠瞭。
以2010年為例,給各位舉一個例子:
2010年的年份的天幹=( 2010-3 )÷10的餘數是7,對應上文天幹之次序,則2010年的年份的天幹為庚;
2010年的年份的地支=( 2010-3 )÷12的餘數是3,對應上文地支之次序,則2010年的年份的天幹為寅。所以2010年對應天幹地支為庚寅。
四:如何用天幹地支計算年份?
計算某一年份的天幹地支是比較簡單,方法步驟如下:
第一步:先將天幹進行編碼: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 癸
4。 5。 6。 7。 8。 9。 0、 1 、 2。 3
凡是公元後某年的最後一位數字(個位數)是“4”,那麼該年的天幹就是“甲”;“5”就是“乙”;餘類推。如2010年的天幹就是“庚”。記住這一編碼很實用,固然不能用幹支紀年來直接推算公元紀年,但可以給我們一點提示,凡是天幹為“甲”的公元紀年數最後一位數必為“4”;“辛”為“1”;餘類推。如辛酉政變(1861)、辛醜條約(1901)、辛亥剪掉鞭子(1911)發生年代的最後一位數字都是“1”,而“1”剛好對應天幹中的辛。
第二步:將地支進行編碼:
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4。 5。 6 、7。 8。 9。10。11。 0、 1。 2。3
把公元某年的數字除以12,餘數是“4”,那麼該年的地支就是“子”;餘數是“5”就是“醜”;餘類推。心算地支可將年份數減去12的倍數,如1800、1860、1920、1980等,再算就容易得多瞭。
第三步:將天幹、地支合在一起,就是公元某年的幹支紀年。
如1861年,最後一位數字是“1”,天幹為“辛”,將1861除以12(或1861減去1860),餘數是“1”,地支為“酉”,那麼公元1861年就是辛酉年。
需要註意和提防:某一年幹支的都是以中國24節氣之立春交節時刻開始的.例如: 1989年之立春交節時刻是:公歷 1989-02-04 04:27:09.過此個時間點,此年的幹支就是己巳.假如沒過這個時刻點年份幹支就屬於1989年的前一個戊辰年.
五:幹支紀年法怎麼組合 天幹地支紀年法的順序是什麼
幹支是天幹和地支之總稱,幹支紀年法是中國歷法上從古至今就一直使用的紀年方法。幹支紀年法的組合方式是天幹在前地支在後,以十天幹和十二地支循環配合,每個組合代表一年,60年為一個輪回。
天幹之計算方法是:年份減3,除以10所得的餘數。地支之計算方法是:年份減3,除以12所得的餘數。以2012年為例:天幹為:(2012-3)➗10=200······9。地支為:(2012-3)➗12=167······5。對照天幹地支表得出,2012年為壬辰年。
六:天幹地支怎麼計算年份
十天幹與十二地支相應的序號分別如下:
十天幹: 1甲、2乙、3丙、4丁、5戊、6己、7庚、8辛、9壬、10癸;
十二地支:1子、2醜、3寅、4卯、5辰、6巳、7午、8未、9申、10酉、11戌、12亥。
用天幹地支推算某一年的年份,記住一個口訣訣竅就行瞭:
所需年份的天幹=( 公元年數-3 )÷10的餘數。
所需年份的地支=( 公元年數-3 )÷12的餘數。
餘數就等同於我們以上講到的天幹地支相應的序號,緊接著再用餘數 ,去循環查找相應的天幹地支之次序就能夠瞭。
以2010年為例,給各位舉一個例子:
2010年的年份的天幹=( 2010-3 )÷10的餘數是7,對應上文天幹之次序,則2010年的年份的天幹為庚;
2010年的年份的地支=( 2010-3 )÷12的餘數是3,對應上文地支之次序,則2010年的年份的天幹為寅。所以2010年對應天幹地支為庚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