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規律(諸葛亮推算法)
諸葛亮的治國藝術,為啥是審勢、攻心?
這副對聯,因為精辟地概括瞭諸葛亮治蜀的經驗,自有以來,使每一個到那裡遊覽的有識之士為之深思,為之嘆賞,為之共鳴。
確實,能明審形勢,制定對應的正確方針政策,能針對各種人的社會心理,乘勢利導,對癥不藥,調動各種積極因素,消除不利因素,這是諸葛亮的特長也是諸葛亮作為歷史上一個名相的治國藝術的精髓所在。諸葛亮的審勢本領,在他出山以前的兩件事上就得到瞭充分的顯露。
第一件事是擇主。
諸葛亮隱居隆中,躬耕隴畝,正所謂群雄割據,各方招納人才的時刻。他那個時候既不投奔近處的荊州刺史劉表,也不受聘於已經傢底強盛的曹操、孫權,而偏願意接受劉備的邀請,“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和劉備一起自手起傢創業,這本身就顯示瞭他非同尋常的膽識。
由於劉表雖號稱“八俊”之一,實質徒有虛名。曹操有英雄的一面,很有智謀,很會打仗,而且也有愛才的名聲。這幾個諸葛亮瞭解得十分清楚。但曹操還有奸雄的一面,這一點就與諸葛亮很難同調。而且他性格多疑多忌,愛才用才也有一定限度。在他手下,一代名醫華陀無辜被殺,文武兼資的神童周不疑因不願做他的女婿而喪生,就是忠心耿耿為他出謀劃策並立下大功的荀或叔侄,最終也難善終。像這種人,諸葛亮與他共事,當然無異於伴虎同臥。孫權既得地利,又得人和,也不失為一個賢明君主。但他識見氣度也有限,加上他的前朝老臣許多,已經形成一種集團,因此諸葛亮要是投奔他,能以其才,是不成問題的,但不能盡其才,也是必然的。
劉備則不同。他固然那個時候兵微將寡,身無立錐之地,但有兩大突出的優點:
一是,“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這在那個時候的社會心理來說,很有號召力;
二是,“思賢若渴”,待人至誠,為請諸葛亮,不惜以皇叔的身份親自三顧茅廬,這作為一個領袖,在那個時候是難能可貴的品格。從本質和發展的眼光看,隻要有經天緯地的英才輔佐,仍然有輝煌的前景。
因此,諸葛亮此時出山相助劉備,不管從劉備論,還是從諸葛亮論,都是如魚得水。後來的事實也證明,諸葛亮的這種選擇十分明智。他與劉備後來成瞭歷史上公眾承認的君臣相得的典范。劉備生前,處處像對待老師一樣對待諸葛亮,臨終時,還遺囑劉禪兄弟“父事丞相,令卿與丞相共事而已”。這就為諸葛亮畢生充分施展本人的抱負和才能,建立“功蓋三分國”的絕世殊勛創造瞭最有利的社會條件。
第二件事就是著名的“隆中對”。
待天下有變,荊州、益州兩路出兵,北圖中原,復興漢室,也並不是不能實現的夢幻。諸葛亮的審勢、攻心的本領,在蜀漢政權的建立和鞏固過程中得到瞭淋漓盡致的發揮。這突出地表此刻他入蜀以後在、經濟、軍事、外交等各個方面所制定的一系列具體的方針措施上。
在上,諸葛亮依據蜀中那個時候的積弊,確定瞭嚴刑峻法的方針。為此,那個時候的制作方法大臣之一法正曾與他有過一場辯論。這一場辯論,實質上展現瞭兩種立法思想的分歧。諸葛亮和法正都註重和重視歷史經驗,但他更註意和提防將歷史經驗與那個時候的客觀情勢,特別是人的普遍心理規律結合在一直。諸葛亮的嚴刑峻法方針,在具體執行時還有以下一些特點:一是賞罰一律平等。
他曾要求劉禪“官中府中,俱為體,陟罰臧否,不適宜異同”。他對自己則更是嚴格要求。隻要是做瞭能夠起到好作用的蜀漢政權的好事,即便過去是仇人,也一定給以獎賞;假如違法亂制,做瞭不利於蜀漢政權的錯事、壞事,就是貴人、親人,乃至自己,也一定給以懲罰。
二是賞罰合情合理。
他一方面賞罰分明,另一方面又賞罰得當,做到“法行於不可不用,刑加乎自犯之罪”,決不濫賞濫罰。
三是處罰輕重參考犯錯誤人的態度。
他對犯瞭錯誤但能認真服罪,有真心悔改表現的人,給以從輕處理,使他們有將功補過的機會。對那些犯瞭法又拒不認罪,還要巧言詭辯的人,則一定加重處理,以作為外人的警戒。
四是輔以一定思想工作。
他嚴刑峻法,目的是為瞭使下屬百姓知禮法規矩,懂法制,去自覺地遵守。因此,他每次獎賞都一定說明道理;每次處罰也一定說明為啥,曉以大義,動以人情,對本人甚至傢屬做思想工作。這幾個,也都展現瞭諸葛亮順應人的心理規律,實行攻心的原則。
歷史是公正的。諸葛亮制定的這一嚴刑峻法方針因為能切中時弊,切合人的普遍心理規律,因此迅速收到瞭成效。不但豪族不敢再任意胡作非為,新生的蜀漢政權和諸葛亮本人也很快獲得瞭百姓的真心擁戴。其令人嘆服的是,即便受諸葛亮親自處罰過的人,也都對他心服口服,而且尊敬、信任有加。一個法制的推行能得到這種效果,應該說在歷史上是不是很常見的。
在經濟上,諸葛亮采取瞭因地制宜,發揮特長的方針。灌縣的水利工程都江堰,自秦蜀郡太守李冰修建以來,一直是蜀中農業的命根子。諸葛亮認為它是“國之所資”,因此首設堰官,責令每年率領一千二百名士兵專門從事修堰補堤,疏浚河道的工作,以盡可能發揮這一水利工程的灌溉功效。
成都平原沃野千裡,氣候溫和,適宜於種桑養蠶。蜀錦的質量,在東漢末年,就已馳名魏、吳。諸葛亮認為它是蜀國經濟收入的重要來源,所以鼓勵老百姓種桑養蠶,大力發展蜀錦生產。並首設錦官,對蜀錦生產實行專門管理。
四川地下礦產極為豐饒。早在秦漢時期,鹽鐵生產已經相當發達。至漢代,開始瞭火井(天然氣)的利用。諸葛亮又從富國強兵的戰略眼光出發,專門設置瞭鹽府校尉和司全中郎將,把這幾個關系著國計民生的鹽鐵開采和冶鐵、鑄錢等手工業的經營大權直接掌握在官府手中。他還親自到新津、仁壽等地指導采鐵、冶鐵、鑄劍,到臨邛視察火井煮鹽,直接促進這幾個生產的發展。
為瞭迅速提高生產力,以有限的人力,有限的國土,與那個時候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的魏、吳爭雄,諸葛亮還十分註重和重視科學技術的發展。他自己就是個出色的創造發明傢,有過不少重大的科技發明創造。例如,他依據漢代的鹿車改進創制的木牛流馬,機動靈活,一次可載一人一年的口糧,這就大大解決瞭蜀道狹窄山路險阻所造成的運輜困難,並且提高瞭運輸能力。
諸葛亮的這幾個措施都在現實需要出發,並尊重客觀規律,因勢利導,因而同樣取得瞭突出的作用。蜀國經諸葛亮治理以後,經濟很快繁榮瞭起來,農業和很多手工業的生產都達到瞭那個時候第一流的水平。特別是蜀錦生產,形成瞭成都的繁榮景象。成都後來稱為錦官城,得名也由此而來。
諸葛亮在軍事上,采用瞭“精兵”的方針。他一方面從國傢人力資源不足的實際出發,進行“減兵省將”,另一方面又積極提高將士的作戰素質,培養他們以一當十的氣概和本領,以補足與曹魏兵力過分懸殊的缺陷。他又實行定期輪換制,即便在戰爭頻繁的年月,也能保證國內有比較充足的勞力從事生產。他還實行屯田制,讓邊防前線的將士戰時打仗,閑時兼務農業。這樣既解決瞭戰爭年月後方運糧不繼的困難,也在一定程度上補充瞭因戰爭而致使的經濟上的某些虧損。據史書記錄載入,蜀國那個時候雖地小人少,但“兵出之日,天下震動,而人心不憂。”能有這種局面,無疑與諸葛亮采用的這幾個措施有關。
諸葛亮排八陣的內容
分類: 文化/藝術
問題描述:
Help me~~~
Thanks
解析:
三國時諸葛亮創設的一種陣法。相傳諸葛孔明禦敵時以亂石堆成石陣,按遁甲分成休、生、傷、杜、景、死、驚、開八門,變化萬端,可當十萬精兵。(見《三國演義》)
及至後代,精通此陣者已十分罕見,卻沒想到出此刻明代太湖山莊。太湖山莊莊主澹臺仲元化用此陣,訓練八人立於八門位置上,攻敵時進退自如,來去如潮,古怪厲害之極,並曾用此陣法困住大內八大身懷絕技的高手。(見梁羽生《萍蹤俠影》)
再如任天吾傢的假山樹木即按八陣圖古法佈置和佈局,一般人若不熟悉此陣,絕對走不出去。(見梁羽生《鳴鏑雲錄》)
據《三國志_蜀志_諸葛亮傳》載:“(亮)推演兵法作八陣圖。”後人考其遺跡繪成圖形,見《武備志》。據記錄載入,八陣圖遺跡有三處:《水經_沔水註》及《漢中府志》說在陜西沔縣(今勉縣)東南諸葛亮墓東;《寰宇記》說在四川夔州(今奉節縣)南江邊,《明一統志》說在四川新都縣北三十裡的牟彌鎮。
近日,河南省密縣發現一套我國最早的《風後八陣兵法圖》。該圖共分九幅,一幅為八陣正圖,其它八幅為八個陣式,即:天覆陣、地載陣、風揚陣、雲垂陣、龍飛陣、虎翼陣、鳥翔陣、蛇蟠陣。圖旁附有文字說明,詳盡解讀瞭每個陣式在特殊環境下進攻退守的戰術應用。據《史記》載,風後為軒轅黃帝的一員將帥。密縣雲巖官遺存的唐朝軍事傢、常州刺史獨孤及的《雲巖官風後八陣圖》碑,詳細記錄載入瞭黃帝和風後研創《八陣圖》的事跡。此圖的發現,把我國八陣兵法的歷史向前推進瞭兩千五百年。
《周易》·諸葛亮·“八陣圖”
諸葛亮崇拜法傢和黃老思想,同時精通易學。陳立夫先生曾為1994年舉行的全國第八次諸葛亮學術討論會題詞 “明易先知”,就明確指出瞭諸葛亮的“先知先覺”與其精通《周易》息息相關。
《周易》的精髓是將天、地、人看成是一個整體,把不同質、不同態的事物聯系在一起,以探討其運行的規律。諸葛亮治國、用兵時十分註重天、地、人的綜合考察。他在《將苑·智用》中寫道:“順天、因時、依人以立勝。”強調一個優秀的將領應“上知天文,中察人事,下識地理,四海之內,視如室傢” (《將苑·將器》)。“夫行兵之勢有三焉:一曰天,二曰地,三曰人。天勢者,日月清明,五星合度,慧星不殃,風氣調和。地勢者,城峻重崖,洪波千裡,石門幽洞,羊腸曲沃。人勢者,主聖將賢,三軍由禮,士卒用命,糧甲堅備。善將者,因天之時,就地之勢,依人之利,則所向者無敵,所擊者萬全矣。”(《將苑·兵勢》)這真是將《周易》天、地、人綜合一體的思想發揮得淋漓盡致瞭。
從傳世的諸葛亮的有關著作來看,其中不僅涉及《易》理,也透露出諸葛亮對卦象占筮的精通。如《陰符經註》雲:“天垂象,聖人則之,推甲之,畫八卦,考著龜,稽律歷,則鬼神之情,陰陽之理,昭著平象,無不盡矣。八卦之象,申而用之,六十甲子,轉而用之,神出鬼入,萬明一矣。”所謂“八卦之象,申而用之”,就是指《周易》的占筮方法。
今人感到頗為神秘的“八陣圖”是不是子虛烏有呢?諸葛亮是否真的創有“八卦陣”呢?《三國·蜀志·諸葛亮傳》記錄載入:“亮長於巧思,損益連弩,木牛流馬,皆出其意;推演丘法,作八陣圖,咸得其要雲。”作為古時候戰爭中一種戰鬥隊形及 *** 圖,諸葛亮的原“圖”今雖不見,然有傳說為諸葛亮練兵遺址的所謂“八陣圖壘”。酈道元《水經註·江水》雲,這種“圖壘”皆壘細石為之。共有三處:一在陜西沔縣;一在重慶奉節;一在四川新繁,尤其是以在奉節者最為著名。奉節原為古魚復縣,治所在今奉節東白帝城,三國時劉備改名永安,唐改稱奉節。諸葛亮“八陣圖壘”據傳就在永安宮南江灘上。依據唐代李鑒《太白陰經》、李靖《問對》等記錄載入,以及當代學者的推演(見《孫子學刊》1994年第9期封底),現將諸葛亮的“八陣圖”示意如下:
blog/user11/27472/upload/***********。gif
八陣圖分別以天、地、風、雲、龍、虎、鳥、蛇命名,加上中軍共是九個大陣。中軍由十六個小陣組成,周圍八陣則各以六個小陣組成,共計六十四個小陣。八陣中,天、地、風、雲為“四正”,龍(青龍)、虎(白虎)、鳥(朱雀)、蛇(螣蛇)為“四奇”。另外,尚有二十四陣佈於後方,以為機動之用。
八陣圖的特征,正如李靖《問對》所指出的,是“大陣包小陣,大營包小營,隅落鉤連,曲折相對”,“內圓外方”;而其構想,則與《周易》是分不開的。八陣的排列,實際是一幅“文王八卦方位圖”(即“後天八卦圖”)。八陣中的每一陣都由六小陣組成,取《周易》六爻之意。八陣加中軍的總共六十四個小陣,與《周易》別卦的六十四卦相合。至於八陣圖的奇正之法,即杜牧之《孫子註》所說的“奇亦為正之正,正亦為奇之奇,彼此相窮,循環無窮”,則更是《易》理在佈陣中的具體應用。(林花甲2005年2月)
“八陣圖村落”就座落在金壇儒林鎮東南的大魯墅和小魯墅村,因歷經數百年的滄桑巨變,“八陣圖村落”早已面目全非。
blog/user11/27472/upload/***********
諸葛亮究竟是怎麼“借”來的東風?
諸葛亮會一些占卜之術,而且他也是提前看出來那天的那個時刻有風而已,因此才有瞭借東風這個計謀。
草船借箭中,諸葛亮利用瞭哪些客觀規律
利用曹操多疑心理、天時的條件
1。神算,在周瑜的計策面前,就可以算出未來的天氣,並且能夠迅速定下計謀;
2。對人性的把握,對魯肅和曹操二個人的把握得當,通過魯肅弄到物資和人員,並且算準曹操在霧天不會出寨應敵,隻會放箭;
3。草船借箭,本身就已經非常有想法,借用敵人的制造水平,敵人的武器為我所用,節約時間;
4。同時還非常好的把握瞭事件發展的尺度,不能夠孫劉兩傢的翻臉;
諸葛亮攻略
趁著你此刻睡著瞭,給你寫下答應給你的攻略。sure,肯定從諸葛亮的被動講起咯。
諸葛亮被動,俗稱召喚小圈圈,如何召喚?很好看下圖
當諸葛亮的技能打到目標身上,就會產生類似於藍條標記。當諸葛亮周圍是這個樣子時候,下一次技能命中就會產生小圈圈瞭下圖
下面而言解下諸葛亮1技能
諸葛亮1技能有3個方向的法術球
現在註意和提防一個小細節與關鍵。
3條線路法球均有傷害,每條線路命中瞭目標都會多疊加一層被動,該技能最多一次性疊加3層被動。
該竅門適合使用於快速清理兵線
同時,貼臉釋放1技能是諸葛亮傷害最大化的理想狀態,團戰看的是機遇,所以
該竅門適合使用於清理兵線,和對面有兵線時候對剛時候。團戰1技能遠程消耗就好
諸葛亮2技能
俗稱小閃現
當然,這個技能也同時具備傷害的,理解如下
諸葛亮起點和終點會產生小藍色圈,小藍色圈以及周圍都會對敵人造成傷害,每個小藍圈對敵人(野怪,小兵,敵方英雄)會疊加一層被動,2個圈均造成傷害的話,疊2層。
這裡小竅門用於清理兵線
1技能貼臉打小兵,同時釋放一次2技能。
被動剛好3+2,恭喜你成功湊齊5個碎片可以召喚神龍瞭。
2技能對抗敵方英雄時候附帶效果
當2技能命中敵方英雄時,敵方英雄腳底會產生藍圈,現在假如敵方再受到諸葛亮2技能傷害時候,會對目標產生百分之九十的減速。
諸葛亮2技能位移距離小於閃現,可以 使用於翻越地形逃命
這種墻體不能越過,閃現可以
下面是最後一個3技能,諸葛亮核心收割技能瞭
大招范圍及廣,號稱殘血收割者
目標單位血量越低,傷害越高!
在釋放大招時候,應該使用2技能和閃現
當目標被諸葛亮3技能擊殺,會讓諸葛亮3技能cd減少到3秒,並且直接產生5層的一次被動
核心裝備
攻略就做到這裡,不理解的就再問我吧,多練習練習,熟練熟練。
看你睡著瞭,不忍心叫醒你,祝有個好夢。
晚安
諸葛亮簡單介紹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臥龍,瑯琊陽都(今山東省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我國古代傑出的傢、軍事傢、發明傢、文學傢。下面是我幫大傢整理的諸葛亮簡單介紹,希望能夠幫到你。
諸葛亮簡單介紹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瑯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傢、軍事傢、散文傢、書法傢、發明傢。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追謚忠武侯,東晉政權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於建興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寶雞岐山境內)逝世。
劉禪追謚其為忠武侯,故後世常以武侯、諸葛武侯尊稱諸葛亮。諸葛亮畢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我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
諸葛亮的主要著作
諸葛亮的著述,在《三國志》本傳中載有《諸葛氏集目錄》,共二十四篇,十萬四千一百一十二字。
後人所編,以清人張澍輯本《諸葛忠武侯文集》較為完備。
諸葛亮著名主要著作有:《前出師表》、《後出師表》(或雲後篇系後人托諸葛之名偽作,真偽存疑)、《誡子書》。
《請宣大行皇帝遺詔表》
伏惟大行皇帝邁仁樹德,覆燾無疆,昊天不吊,寢疾彌留,今月二十四日奄忽升遐,臣妾號啕,若喪考妣。乃顧遺詔,事惟太宗,動容損益;百寮發哀,滿三日除服,到葬期後如禮;其郡國太守、相、都尉、縣令長,三日便除服。臣亮親受敕戒,震畏神靈,不敢有違。臣請宣下奉行。○《三國志》卷三十二《蜀書 先主傳》。
《南征表》
初謂高定失其窟穴,獲其老婆,道窮計盡,當歸首以取生也。而邈蠻心異,乃更殺人為盟,糾合其類二千馀人,求欲死戰。○《北堂書鈔》卷一百五十八。
《出師表》
臣亮言: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適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適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適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後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也。
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以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陳和穆,優劣得所也。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從此以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亮死節之臣也,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指日而待也。
臣本佈衣,躬耕南陽,茍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馳驅。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邇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懼,恐付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北)〔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禕、允之任也。
願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則責攸之、禕、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雲。
——《蜀書》本傳
《誡子書》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就不可以勵精,險躁就不可以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拓展內容:諸葛亮的故事
躬耕隴畝
諸葛亮於漢靈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生長於瑯邪郡陽都縣的一個官吏之傢,諸葛氏是瑯邪的望族,先祖諸葛豐曾在西漢元帝時做過司隸校尉,諸葛亮父親諸葛圭東漢末年做過泰山郡丞;諸葛亮3歲母親章氏病逝,諸葛亮8歲喪父,與弟弟諸葛均一起跟隨由袁術任命為豫章太守的叔父諸葛玄到豫章赴任,東漢朝廷派朱皓取代瞭諸葛玄職務,諸葛玄就去投奔荊州劉表。
建安二年(197年),諸葛亮的叔父諸葛玄病逝;漢獻帝已從長安李傕手中逃出,遷到瞭曹操的許縣。諸葛亮此時已16歲,平日好念《梁父吟》,又常以管仲、樂毅比擬自己,那個時候的人對他都是不屑一顧,隻有好友徐庶、崔州平等好友相信他的才幹。
他與那個時候的襄陽名士司馬徽、龐德公、黃承彥等有結交。黃承彥曾對諸葛亮說:“聽到你要選妻,我傢裡有一醜女,頭發黃、皮膚黑,但才華可與你相配。”諸葛亮應許這頭親事,迎娶她。那個時候的人都以此作笑話取樂,鄉裡甚至作瞭句諺語:“莫作孔明擇婦,正得阿承醜女”,不過也有一種說法指黃月英本人極美,因此遭到鄉裡其他年輕女性的嫉妒而詆毀她的相貌。
隆中對策
三國志12的諸葛亮那個時候,劉備依附於劉表,屯兵於新野。後來司馬徽與劉備會面時,預示:“那些儒生都是見識淺陋的人,豈會瞭解當世的事務局勢?能知曉當世的事務局勢才是俊傑。此時隻有臥龍(諸葛亮)、鳳雛(龐統)。” 諸葛亮又受徐庶推薦,劉備希望徐庶引亮來見,但徐庶卻建議:“這人可以去見,不可以令他屈就到此。將軍宜屈尊以相訪。”
劉備便親自前往隆中拜訪,去瞭三次才見到諸葛亮(歷史稱為“三顧茅廬”)。與諸葛亮相見後,劉備便叫外人避免,對他提問:““現今漢室衰敗,奸臣假借皇命做事,皇上失去大權。我沒有衡量本人的德行與能力,想以大義重振天下,但智慧、謀略短小、不夠,所以時常失敗,直至今日。不過我志向仍未平抑,先生有還是沒有計謀可以幫助我?”
諸葛亮遂向他陳說瞭三分天下之計,分析瞭曹操不可取,孫權可作援的形勢;又詳述瞭荊、益二州的州牧懦弱,有機可乘,而且隻有擁有此二州才可爭勝天下;更向劉備講述瞭攻打中原的戰略。這篇論說後世叫作《隆中對》。劉備聽後大贊,力邀諸葛亮相助,於是諸葛亮便出山入幕。劉備往往和他議論,關系也日漸親密。關羽、張飛等大感不悅,劉備向他們解釋道:““我有瞭孔明,就好像魚得到水般,希望諸位不要再說瞭。””關羽、張飛等便不再抱怨。
諸葛亮所提出來的《隆中對》是從此以後數十年劉備和蜀漢的基本國策。
赤壁大戰
建安十三年,劉表之妻劉琦後母蔡氏屢進讒言,劉表對劉琦漸漸不悅。劉琦多次向諸葛亮請教自安之術,但諸葛亮每每推辭,劉琦便在一次飲宴時用上屋抽梯之計令諸葛亮說出解決辦法,諸葛亮便反問劉琦:“你不見到春秋時期申生在內而有危險,但重耳(指的是晉文公)在外卻可得安嗎?”那個時候黃祖被東吳殺死,劉琦便上薦為江夏太守外求自保。同年八月,劉表病逝,其二子劉琮繼位,聽到曹操南下的消息,遣使投降。劉備在樊城知道後,率軍隊和百姓南逃,曹軍在當陽長坂追上並大破劉軍。
桌遊《三國殺》中的諸葛亮(標準版)劉備敗走夏口,而孫權之前又派魯肅到來觀察情況,並向劉備建議向孫權求救,諸葛亮便自薦到柴桑作說客,與魯肅結為朋友。
到達柴桑後,諸葛亮面見孫權,先用二分法給孫權兩個選擇,“假如能以吳、越的軍力與中原之國抗衡,不如早和曹操斷交”;另一個選擇則是激將法,“假如認為不能抵擋,為啥呢不停止軍事行動,向北方稱臣呢!”孫權卻反問諸葛亮,劉備又何解不投降。諸葛亮便提高劉備身價,說劉備有氣節,絕不投降,以向孫權顯示劉備的決心。孫權大怒,誓言不會向曹操投降,但卻有所擔心,劉備還有多少兵力戰鬥。諸葛亮最後才分析兩軍的情況,先說出自軍散兵歸還和關羽水軍有萬人,加上劉琦凡江夏士兵亦不下萬人,再說出曹軍遠來疲弊,追劉備時,又用輕騎一日一夜行瞭三百多裡,正所謂“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而且北方人不習水戰,荊州百姓又是被逼服從曹操,不是心服;最後肯定地說曹操必定可打敗。孫權十分興高,後又受到魯肅、周瑜的遊說,決定聯劉抗曹,派周瑜、程普、魯肅等率三萬水軍,與曹操開戰。
足食足兵
赤壁之戰後,劉備於建安十三年十二月平定荊南四郡,任命諸葛亮為軍師中郎將,住於臨烝,督令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負責調整賦稅,充實軍資。
建安十六年(211年),益州牧劉璋派法正、孟達請劉備助攻張魯。諸葛亮便與關羽、
三國示意圖張飛、趙雲等鎮守荊州。至第二年十二月,劉備與劉璋決裂,還攻成都。諸葛亮便與張飛、趙雲等入蜀助陣,留關羽負責荊州防務,分兵平定各郡縣,與劉備一起圍成都。至建安十九年(214年),劉璋投降,劉備入主益州。
諸葛亮受金五百斤,銀千斤,錢五千萬,錦千匹,並受任為軍師將軍,署左將軍府事。
每當劉備出兵征伐,諸葛亮便負責鎮守成都,為劉備足食足兵,如漢中之戰就替劉備提供資援。
漢獻帝延康元年(220年),曹丕篡漢自立。魏黃初二年(221年),群臣聽到漢獻帝被害的消息,勸已成為漢中王的劉備登基為帝,劉備不答應,諸葛亮用耿純遊說劉秀登基的故事勸劉備。於是劉備才答應,任諸葛亮為丞相、錄尚書事,假節;同年張飛被害,諸葛亮領司隸校尉一職。
諸葛亮的簡單介紹
白帝城托孤
章武二年(222年)八月,劉備在東征奪回荊州的途中被打敗,撤退至永安,諸葛亮大嘆:“可惜法正故去,否則必能阻止劉備東征之舉。”
1994央視版《三國演義》白帝托孤至章武三年(223年)二月,劉備病重,召諸葛亮到永安,與李嚴一起托付後事,劉備對諸葛亮說:“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必定能夠安頓國傢,終可成就大事。假如嗣子(劉禪)可以輔助,便輔助他;假如他沒有才幹,你可以自行取度。”諸葛亮涕泣地說:“臣必定竭盡股肱的力量,報效忠貞的節氣,直到死為止!”劉備又要劉禪視諸葛亮為父。
延至四月,劉備逝世,劉禪繼位,封諸葛亮為武鄉侯,開設官府辦公。不久,再領益州牧,政事上的大小事務,劉禪都依賴於諸葛亮,由諸葛亮決定。本來南中地區因劉備逝世而乘機叛亂,諸葛亮因國傢剛逝去君主,先不發兵,而派鄧芝及陳震赴東吳修好。
南征北戰
南征
建興三年(225年)春天,諸葛亮率軍南征,臨行前劉禪賜諸葛亮金鈇鉞一具,曲蓋一個,前後羽葆鼓吹各一部,虎賁六十人。後諸葛亮深入不毛之地討伐雍闓、孟獲,諸葛亮采取參軍馬謖的意見,以攻心為主,先打敗雍闓軍,再七擒七縱孟獲,至秋天平定所有亂事。蜀漢在南中安定並獲得大量的資源,並且組建瞭無當飛軍這支勁旅。經過長期積累,有瞭北伐的基礎。
北伐
建興六年(228年)春,諸葛亮事先揚聲走斜谷道取郿,讓趙雲、鄧芝設疑兵招引曹真重兵,自己率大軍攻祁山(。隴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反魏附蜀,關中震響。魏明帝西鎮長安,命張郃率領步騎五萬人前往,大破馬謖於街亭。而同時趙雲寡不敵眾,失利於箕谷。諸葛亮乃拔西縣千餘傢返回漢中。第一次北伐失敗。
同年冬,諸葛亮趁魏兵東下,關中虛弱,趁機北伐,出兵散關(今陜西省寶雞市西南)圍陳倉(今陜西省寶雞市東),為魏將郝昭所拒,諸葛亮勸降不成,而又糧草不繼,不得已退還漢中。魏將王雙來追,被斬。
諸葛亮建興七年(229年)春,諸葛亮遣陳式攻武都(今甘肅省成縣周邊)、陰平(今甘肅省文縣周邊)二郡。雍州刺史郭淮引兵救之,亮自出至建威(今甘肅省西和縣西),郭淮退,遂得二郡。
建興八年(230年)秋,魏軍三路進攻漢中,司馬懿走西城(今陜西省安康市西北),張郃走子午谷,曹真走斜谷。諸葛亮駐軍於城固(今陜西省城固縣東)、赤坂(今陜西省洋縣東二十裡)。時大雨三十餘天,魏軍撤退。同年,諸葛亮使魏延、吳懿西入羌中,大破魏後將軍費曜(瑤)、雍州刺史郭淮於陽溪(南安郡內,當在今甘肅省武山西南一帶)。
建興九年(231年)二月,諸葛亮率大軍攻祁山,始以木牛運。時曹真病重,司馬懿都督關中諸將出拒。諸葛亮割麥於上邽(今甘肅省天水縣)。司馬懿追亮至鹵城(今甘肅省天水市與甘谷之間),掘營自守,有“畏蜀如畏虎”之譏。據《漢晉春秋》記錄載入,同年五月,諸葛亮使魏延、高翔、吳班赴拒,大破司馬懿,漢軍獲甲首三千級,玄鎧五千領,角弩三千一百張,於是司馬懿退還保營。六月,李嚴因運糧不濟呼亮還。張郃追亮退兵至木門,中箭身亡——此乃二出祁山。
建興十二年(234年)二月,諸葛亮率大軍出斜谷道,據武功五丈原(今陜西省岐山南),屯田於渭濱,與司馬懿對於渭南,並約吳國共同發兵。期間諸葛亮既屢屢遣使者下戰書,又致巾幗婦人之飾,以激怒宣王司馬懿,但司馬懿忍辱據守不出,並以“千裡請戰”的妙計平息將怒。諸葛亮乃分兵屯田,在魏國境內與魏國百姓共同種糧自給自足,打算長期駐紮下去,但諸葛亮卻因過於勞累而病重。
病逝五丈原
八月,諸葛亮病故於五丈原(寶雞境內)享年五十四歲。楊儀等率軍還,薑維等遵照諸葛亮遺囑,秘不發喪,緩緩退軍。司馬懿率軍追擊,見蜀軍帥旗飄揚,孔明羽扇綸巾坐在車裡。司馬懿懷疑是孔明用計誘敵,趕緊策馬收兵,於是便有“死諸葛嚇走活仲達”一事。
這六次用兵,出祁山隻有兩次;第四次是魏軍主動進攻,蜀軍防守,因為連日大雨,山洪暴發,沖毀棧道,蜀魏並未交戰。
諸葛亮遺言命令部下將自己葬在漢中定軍山,依山勢修建墳墓,墓穴僅能容納下棺材,穿平時的衣服入殮,不必以其他器物殉葬。
諸葛亮歸葬定軍山勉縣的武侯墓。諸葛亮曾經上表指出自己沒有多餘財產,隻有800株桑樹和15頃土地,而自己穿的都是朝廷賜封,就算兒子都是自給自足,自己沒有一點多餘的財產。果然,諸葛亮直至死時也是這樣,甚至在臨死前,也吩咐瞭他下葬時僅需要挖洞一個,棺木能夠放進去便足夠,自己則穿著平常的服裝即可,不須要其他配葬物。諸葛亮死後30年,他的長子諸葛瞻和長孫諸葛尚一起在綿竹之戰中戰死沙場。
諸葛亮的主要成就簡單介紹
諸葛亮作為蜀國的丞相,安撫百姓、遵守禮制、管束官員、慎用權利,對人開誠佈公、胸懷坦誠。為國盡忠效力的即便是本人的仇人也加以賞賜,玩忽職守犯法的`即使是他的親信也給予處罰,隻要誠心認罪伏法就是再重的罪也給予寬大處理,巧言令色逃避責任就是再輕的過錯也要從嚴治理,再小的善良和功勞都給予褒獎,再小過錯都予以處罰。他處理事務簡練實際,能從本質上解決問題,不計較虛名而註重和重視實際,貪慕虛榮的事他都不做;終於使蜀國上下的人都害怕卻敬仰他,使用嚴刑峻法卻沒有人有怨言,這是由於他用心端正坦誠而對人的勸戒又十分明確正當的原因。可以說他是治理國傢的優秀人才,其才能可以與管仲、蕭何相媲美。
經濟
諸葛亮在漢中休士勸農期間,利用瞭漢中的經濟條件,因地制宜地采取瞭一系列發展生產的得力措施,使北伐軍資基本上就地得到瞭解決,諸葛亮死後,蜀軍撤退,魏軍還在蜀營中“獲其圖書、糧谷甚眾”。這正說明瞭諸葛亮休士勸農,實行軍屯耕戰的作用。當地人民生活好瞭,就能夠招來更加的多的人口,使地廣人稀的漢中重新得到發展,逐步到達人多、糧多的良性循環,使百姓“安其居,樂其業”。
經諸葛亮“踵跡增築”的“山河堰”等水利工程至今還是漢中地區灌溉面積最大的水利工程。據李儀祉先生考察而知,“山河堰尚灌褒城田八千餘畝,灌南鄭縣田三萬零六百餘畝,灌酒縣七千餘畝,共四萬六千餘畝。”漢中市的六大名池,至今仍被利用。據考古調查統計,全區至今尚保留有漢以來的古堰七十多處,一些堰渠經歷代使用維修,一直延用至今。同時各地在繼承和學習古時候開發利用水利資源經驗的基礎上,又不斷增修瞭大批塘、庫、陂池等水利設施。僅勉縣就增修瞭能蓄十萬立方水的水庫三十七個;塘與陂池達三百多個;冬水田至今仍有五萬多畝。
上述實事說明,漢中盆地古時候農田水利設施至今所產生的實際效用和不斷改進利用,與諸葛亮當年在漢中休上勸農時,開拓農田、興修水利、發展生產的豐功偉績是分不開的。
軍事
八陣圖諸葛亮作為軍事傢在歷代兵傢也得到瞭較高的認可。司馬懿在諸葛亮死後,看到諸葛亮的營壘,稱贊其為“天下奇才”。唐太宗與李靖在《唐太宗李衛公問對》中數次提到諸葛亮的治軍之法與八陣圖,給予瞭極高的評價,並且表明陳壽在《三國志》中對諸葛亮的評價是“史官鮮克知兵,不能紀其實也就是說跡焉”。唐朝時亦將諸葛亮評選為武廟十哲之一,與張良、韓信、白起等九位歷代兵傢享同等地位。諸葛亮亦作諸多軍事著述,如《南征》,《北伐》,《北出》等,對中國軍事界有一定的貢獻。諸葛亮在技術發明上亦有靈巧的表現,如改良連弩。諸葛亮亦推演瞭兵法,作八陣圖,直至唐代將領李靖仍然十分推崇。
文學
《前出師表》(傳為嶽飛所書)《前出師表》,是中國三國時代蜀漢丞相諸葛亮寫給後主的一篇表。那個時候為建興五年,蜀漢已從劉備殂亡的震蕩中恢復過來,外結孫吳,內定南中,勵清吏政,兵精糧足;諸葛亮認為已有能力北伐中原,實現劉備匡復漢室。表文表達瞭作者審慎勤懇、以伐魏興漢為己任的忠貞之志和誨誡後主不忘先帝遺願的孜孜之意,情感感情真摯,文筆酣暢,是古時候散文中的傑出作品。
《後出師表》,是三國時蜀漢建興六年(公元228年)十一月諸葛亮二次伐魏前給蜀後主上的表章,為瞭與建興五年春第一次北伐前所上表疏區別,後人題曰《後出師表》,此表始見於《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裴松之註引習鑿齒《漢晉春秋》,習氏謂“此表,亮集所無,出張儼默記”,於是,自清代始,出現瞭關於此表真偽問題的爭辯,至今莫訣。
《誡子書》是諸葛亮臨終前寫給8歲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傢書,成為後世歷代學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它真的可以看作是諸葛亮對其畢生的匯總。諸葛亮也是一位品格高潔才學淵博的父親,對兒子的殷殷教誨與無限期望盡在言中。通過這幾個智慧理性、簡練謹嚴的文字,將普天下為人父者的愛子之情表達得如此深切。後人留存有多篇《誡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