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辟邪方法有哪些忌諱與禁忌(道教辟邪手訣)
一:道教有哪些忌諱與禁忌
忌諱與禁忌起源甚古。距今約一萬八千年前的山頂洞人,在死者身撒紅色鐵礦粉粒,反映瞭我國原始人群的忌諱與禁忌行為。到瞭殷代,甲骨卜辭中往往有為瞭征伐、狩獵、祭祀而占卜的記錄載入,其中所說某事不吉就是忌諱與禁忌的一種。《周易》裡也有關於忌諱與禁忌方面的記錄載入,其中小畜上九爻辭就論:“月幾望,君子征兇。”《禮記·禮義》中說:“君子有終身之喪,忌日之謂也。忌日不用,非不祥也。”這便是說,忌日是親屬的死日,這天不做其他事,不是由於以死為不祥而避。所以忌諱與禁忌並不一定就是否定其事,而隻是規定忌日不做超越規定的事。道教忌諱與禁忌繼承和發展瞭漢代以前有關忌諱與禁忌的,並把它貫穿於道教信仰者的平時生活中。道徒的行住坐臥、飲食起居以及各種儀式皆有忌諱與禁忌,諸如暮莫遠行,臥莫燃燭,勿居崇奉六天及事山川魔神者之室,供水忌汲井泉,須於夜半子時取河水,或特忌斬衰孝子、新婚婦人、月信未斷及疥瘡廢疾者升齋堂庭壇。但就其涉及的問題,大體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原始的自然崇尚。道教禁止北向便溺、北向剪發、北向唾罵、北向解脫衣裳,或仰視三光,怒視日月星辰。道教有《五鬥經》,特別註重和重視北鬥,認為北鬥“為造化之樞機,作人神之主宰,……有回死註生之功,有消滅度厄之力。”說明道教禁止北向做污穢事是出於對北鬥的崇奉神化。其實也就是說,在我國,崇尚日月星辰之神起源很古,殷墟卜辭就是“賓日”、“出日”、“入日”等的記錄,這可能源於殷人對日神有朝夕迎送的禮拜儀式。成書於春秋或戰國時代的《尚書·舜典》有:“肆類於上帝,於六宗,望於山川,遍於群神”的記錄載入。所謂類、望是指對不同神靈的區別祭法。“六宗”是被祭的對象,包括“天宗”三:日、月、星,“地宗”三:河、海、岱(泰山)。原始的動物或圖騰崇尚。道教禁止食父母本命獸肉與自己一身本命獸肉。認為牛有功,犬有義,雁有序,鯉鱔朝北鬥,故不得食用。《上清黃庭內景經》梁丘子註釋敘說:“忌食六畜及魚臊肉,忌五辛。”所謂六畜,即牛、馬、豬、羊、雞、犬。魚臊即生臊。五辛,即生蔥、蒜、薤、韭、葫、荽。但是,道教禁葷辛的限制並不十分嚴格,這體現出:禁食父母本命獸肉是原始圖騰崇尚與祖先崇尚思想的融合。道教飲酒食肉有一個發展過程。早期道教提倡禁酒,但認為飛禽走獸“能立治病”,“飛鳥步(按:當作走)獸,水中生亦然,使民得用奉祠及自食”,《廣弘明集》卷十二也說張陵時“殺牛祭祀二十四所”。可見早期道教並不禁食葷辛。南朝劉宋陸修靜的《道門科略》才有三會日(正月七日、七月七日、十月五日)“不得飲酒食肉”的規定。道教忌諱與禁忌與藥物學、養生學有關,其中有精華,也有糟粕。《雲笈七簽》、《雜戒忌禳災祈善》和《忌諱與禁忌篇》認為:“性調乎食,命延乎藥”,提倡養性為主,輔以藥物、飲食。在他們看來,人年四十以下,陽氣尚盛,不適宜全食補食,與中醫對不同年齡的人用藥不同的看法一致。同時還提出一些治病防病措施,諸如“沖熱汗出,不適宜洗身”;“冬夏不適宜枕冷物鐵石”;“久忍小便脈冷兼成冷痹”;“凡新哭泣訖便食即成氣病”;“凡欲見死屍,皆須先飲酒及咬蒜辟毒氣”;“凡大汗勿脫衣,不慎,多患偏風半身不遂”;“長生之要,其在房中”,即要註意和提防節制xingyu,反對遠行歸還、大疲勞及醉酒、患病行房事,以上這幾個規定皆有合理的因素。值得註意和提防的是:道教忌諱與禁忌反映瞭道教學者註重和重視量變,力求不破壞身體各部分運動平衡的思想。《雲笈七簽·忌諱與禁忌篇)主張“行不疾步,耳不極聽,目不極視,坐不至疲,臥不至極”,“不欲極饑而食,不欲極渴而飲,食不過多”,“冬不欲極溫,夏不欲極涼”,“五味不欲偏多”,做到“不欲甚勞,不欲甚逸”,反對久視、久臥、久立、久行、久坐。在一般多數情況下,這肯定是能夠起到好作用的心身健全的。總的看來,道教忌諱與禁忌嚴防“病由口入”,一方面十分註意和提防公區衛生,規定:洗菜要三次易水;汲水要先洗手,並視水中有蟲無蟲,而且水須過濾方用;做飯時爪甲不準帶垢;掃地當先灑水,不得揚塵,不得聚灰土於門扇後。另一方面又忌食大量食物,作用與影響身體吸取營養。例如,舊歷正月禁食生蔥;二月三月禁辛,勿食蒜子、蓼子、肝、肺,宜食麻子、巨勝子、李子;四月勿食大蒜;五月禁咸味,勿食薤、心、腎;六月禁酸,勿食茱萸;十月勿食椒;十一、二月勿食鮮鱗甲之物。四季勿食脾、肝、羊血。道教忌諱與禁忌滲透瞭佛教儀規。早期道教沒有對吃飯時辰做過規定,但全真道卻規定“過午不食,菜禁兼味”。這說明道教在進餐時間上因為受到佛教的作用與影響,也對道教徒有所管束。據說,早期佛教本來是:見相(能看見手紋)吃早飯,還有中、晚餐。因為一比丘至一俗傢化緣,施主孕婦開門,恰逢雷電交加,被驚嚇流產。後來,釋迦牟尼知道此事,遂禁止晚餐。當然還有純屬於神學方面的一些忌諱與禁忌。諸如夜臥留燈令魂六神不安,舉足向火對灶則召禍;豎膝坐而交臂膝上,頭發覆面,皆不祥;夜作惡夢,早起含水向東異之即無咎;衣服有光振動三次,並說殃去殃去則無害;龜蛇靈異不可殺,……等等。由上述可知:道教忌諱與禁忌的目的,一是神化崇奉對象,嚴格教規教儀;二是逆反人們的正常心理,強制培育道徒的情緒。同時,因為道教忌諱與禁忌與藥物學有關,有的忌諱與禁忌之法後來還變成瞭民間風俗傳承下來。如端午喝雄黃酒就是一例。
二:七種道傢辟邪物品,驅鬼辟邪有方法
4)桃人。亦名“桃梗”、“桃偶”,用桃樹梗刻成的厭勝物。狀如人形,大小隨意。使用方式是夏歷除夕或正旦時,立於門側,以辟兇邪。從《莊子》、《戰國策》等書的記述中可知,此俗在戰國時已流行。有些地區的民間建宅習俗中,也派桃人的用處,方式是在門墻上或梁柱間開個小洞,放個小批人過去,再封住,認為可辟兇鬼,保傢宅院的安定。
5)桃核。截取桃樹上的枝杈,毋需加工,就是現成的鎮鬼物。《莊子》上說,在傢門口插上挑枝,兒童進門不害怕,鬼卻所以生畏卻步。此外,古代人們還用桃枝洗澡,以為可避邪佞之氣。
6)桃弓。也叫作“桃弧”,用桃木制成弓形厭勝物,和棘制的箭形慶勝物配套使用。《左傳·昭公四年》記有“桃弧棘矢,以除其災”的儀式,“災”的寓意,似比鬼的概念還要寬泛些。
7)桃□。用桃木棍和禾穗復合制成的法寶,狀如答帚。《左傳》、《禮記》和《周禮》等書上,均有用桃熱拔除不祥的記錄載入。桃前的使用場合,致有臨喪吊唁和殺牲取血兩大類。古代人們認為死人的事總是與鬼魂之類相關聯的,憑吊死人前,須用鎮物,方可確保活人不受侵害,而桃前便有這種鎮鬼的威力。殺牲取血為盟誓用,然而也怕有不祥,桃前起到被除的效果。古代,手執桃前做拔除工作的,多為巫視等官員,但後來挑前漸漸變成瞭道土的法器,也就是拂塵的前身瞭。
8)桃木劍。這個應該是大傢最熟的用途瞭用桃木削制的“捉鬼”或“斬鬼”的法寶,和“桃印符”、葦索等配套使用,這已是“牛鼻道人”之類手中的物事瞭,但取義源於古代人們篤信桃木有鎮鬼的神力。
9)桃湯。《荊楚歲時記》裡有正月初一飲桃場以避邪佞之氣的描寫,到底是用桃子抑或桃膠、桃木熬場,今已無考。此外,民間巫祝之禁劾方術中,還有用桃場洗澡以解鬼迷的辦法。
第三:小豆
古代人們稱豆為寂,但是據《廣雅》、《博雅》等書的進一步辨析,還有大豆稱寂而小豆名答的不同,凡黑豆、黃豆、青豆等,都屬大豆,如赤豆、綠豆、白豆、豌豆等,就屬小豆。在中國民間傳統風俗裡被認為有神通有靈驗的豆,都是小豆。
此外,本土佛教信仰和習俗內,也有用黃豆作“舍緣豆”派用處的。小豆的神通first of all在於辟瘟避疫。
如《雜五行書》雲;“常以正月旦,亦以辟疫病甚靈驗。正月七日,七月七,男吞赤小豆七顆,女吞十四枚,經無病,令疫病不相染。”顯然,這種有時講究、男女區分等條件的小豆施術,而不是藥物上的觀念。再如《歲廣記》曰:“立秋日,以秋水吞赤小豆十粒,止赤白痢疾”,其理相同。還有接指認赤小豆就是厭鬼物的講法,《歲時雜記》雲:“共工氏有不才子,冬至**為疫鬼,畏赤豆,故是日作豆粥厭之。”此前我們已知,服赤豆限於冬至,凡正旦、元宵、七夕、立秋均有眼之辟疫的靈驗,原來它正所謂“疫鬼”最害怕的東西。
這個傳說不僅在中國很流行,並且在流傳到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即便在今時今日,在那裡的民俗中也廣有“撒豆驅鬼”的行為,隻是所驅的鬼各有不同而已。
第四:雞頭狗血雞狗都是傢養禽畜,但是在古代人們觀念中,它們的由來非尋常動物可比。緯書《春秋運鬥樞》稱“玉衡星散為雞”,《春秋考異集》則謂“狗,鬥精之所生也”。如此秉賦,是與人們將它們身上的某些部份作為法寶用有直接聯系的。
狗血作為辟惡破妖的法寶,《史記》中已有記錄載入。秦始皇殺狗課四門以禦兇災便是一例。從此以後,殺狗塗血於門戶上,一直是民間辟除不祥或抵禦邪惡的基本方式的一種。俗信又以為狗血雞頭是破解妖氣的最簡便辦法,尤其是雄雞頭,黑狗血更具功效。
倘遇上“妖人”使用法術,如剪紙為馬、撒豆成兵時,也可將狗血潑去,破其妖術。民俗中雞血與狗血共同使用以厭妖邪的現象也很普遍。
三:道教有哪些忌諱與禁忌
道教與中華本土 文化 緊密相連,深深紮根於中華沃土之中,並對中華文化的各個層面產生瞭深遠作用與影響。那麼道教有哪些忌諱與禁忌?以下是由我整理關於道教的忌諱與禁忌,希望大傢喜歡!
道教的忌諱與禁忌
道教忌諱與禁忌是在我國古代民間忌諱與禁忌和原始道教信仰的基礎上逐漸形成的。不管參訪道門,或是旅遊觀光,均應註意和提防道門禮儀和其中的忌諱與禁忌。本文將對一些道門忌諱與禁忌略作介紹。
道教的活動,又稱為“齋醮”,是道教信仰的表現形式。道教進行活動的醮壇,是神靈降至之所,既神聖又莊嚴。因此,圍繞醮壇的法器和活動等,自然也十分聖潔,並由此產生瞭諸多忌諱與禁忌。壇場忌諱與禁忌,總的精神就是:諸多穢不可入壇。總之,道教在舉行迎真祈福道場時,切記不能有吊喪、問病、畜產等不潔之物進入道場。親臨醮壇之人,著重是道士,也不能不有諸多忌諱與禁忌。據《醮三洞真文五法正一盟威成儀?醮後諸忌第十三》,齋醮諸忌略有七條,即勿飲酒;勿食五辛;勿與別人同坐;勿視死看生;勿嗔怒;勿悲哀;勿見血。此外,醮壇中人尤應忌食牛肉。
道教在舉行活動時,不但要有清靜的醮壇,而且道士本身也應保持清凈之身。在行儀式之前,道士通常要齋戒沐浴,潔凈身心。道士沐浴時忌俗人見浴。所以沐浴須在密室中進行,而且忌用不潔之水。
道教祀神時常用香、花、燈、水、果五種祭品奉獻於神壇之上,稱為齋供。對於齋供中的五種供品,各有規定和忌諱與禁忌。香是道士及信徒通感神靈之物。道士要上香,信眾求神也要上香,上香時,持香者要手指幹凈,切忌“信手拈香,觸以腥穢”;現代供神之花,常以梅、蘭、菊、竹四季之花為上品,次為水仙、牡丹、蓮花。敬神所用鮮花,首重清香芬芳,全無芳香者,或香味強烈、令人生厭者,忌用於敬神;醮壇所用之燈,須用一色芝麻油燃點,忌用六畜脂膏之油,不然會觸穢神靈;道門稱奉獻齋壇之水為七寶漿。此水忌用生水及不潔之水;道教所用的供果必須是“時新果實,切宜精潔”,忌用石榴、甘蔗之類及穢泥之物。除瞭這些以外,食過之物、冬瓜、蕃石榴、芭樂、李子、單碗菜也都不能用於祭神。
燒香敬神是道教的一種信仰行為。所謂敬香者不可不誠,其禁當然就不可不忌。道教燒香忌諱與禁忌主要有:忌戊日燒香;忌雙香祀神,道教祭神一般多以三柱香為準;忌用右手捻香,須左手持香,右手護香;忌以口嚙香,也就是不能用嘴叼香;燒香忌回顧,要心神專一;忌用灶中火燃香。
道門內部具有濃鬱的神聖氛圍和色彩,衣有衣的要求,食有食的講究,都不至於隨心所欲,我行我素。道教服飾忌諱與禁忌內容許多,主要包括:忌穢褻法服;忌法服不潔、形儀慢黷;忌衣服雜色;忌衣飾華美、與俗無別;忌法服借人等等。在飲食方面,道教養生長壽之道的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就是飲食忌諱與禁忌。道教特別強調對於酒、肉及五辛之菜等的禁絕。現今,道教兩派之中,全真恪守古訓,苦心厲志,不立傢室,禁絕葷辛;而正一則允許成傢,除齋醮活動期間,一般不禁絕葷辛飲酒,但求心凈而已。
參訪宮觀時也有一些禮儀應該註意和提防。一是和道士“招呼”的禮儀。同道士打招呼,不能用佛教的“合十”禮儀,而是要用“拱手”禮儀。拱手就是兩手抱拳。二是見瞭道士不得問壽。即不得問道士的年齡。三是燒香的禮儀。各地道觀習俗不同。有的地區,可以在神壇前燃燭燒香和焚化紙制“元寶”等。有的地區,隻能在道觀指定的蠟臺、香爐和焚爐中燃燭、燒香、焚紙。有的地區,則隻允許燒香祀神,而沒有燃燭等其他習俗。四是叩首的禮儀。重大的道教醮儀,主祭道士都用我國傳統的三跪九叩儀。假如入門問禁,入鄉隨俗,可以在神壇前行鞠躬禮。
道教宮觀是道士生活、修道和舉行各種道教活動的重要場所,不管道內道外,都要保持道觀的清靜、整潔和莊嚴,切忌有任何不合禁戒的言行。打比方說說,進入道觀,應當衣冠整齊,註重形儀,不可光身赤腳,也不可高聲喧嘩。尤其是全真道士茹素吃齋,入全真道觀決不能夾帶葷菜。正一道士平日可以吃葷,惟逢齋必須吃素,因此,在香期內入正一道觀,也不能帶放葷菜。
道教的概況
道教,是發源於古時候本土中國春秋戰國的方仙道,是一個崇尚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形式,主要宗旨是追求長生不死、得道成為神仙、濟世救人。在古中國 傳統文化 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當今社會世界的也積極發展。道傢固然從戰國時期即為諸子百傢之一,道教把原為道德哲學傢神化瞭。直到漢朝後期才有教團產生,益州(今四川)的天師道奉老子為太上老君。至南北朝時道教形式逐漸完善。老子李耳(太上老君)是唐室先祖,唐代尊封老子為大道元闕聖祖太上玄元皇帝。
道教以“道”為最高信仰,認為“道”是化生萬物的本原。在中華傳統文化之中,道教是與儒學和佛教一起的一種占據著主導地位的論理學說和尋求有關實踐練成神仙的 方法 。
此刻學術界所說的道教,是指在我國古代信仰的基礎上,承襲瞭方仙道、黃老道和民間天神信仰等多數觀念和修持方法,一步步形成的以“道”作為最高信仰。著重是奉太上老君為教主,並以老子的《道德經》等為修仙境界經典非修真主要經典,追求修煉成仙的一種咱們國傢的,道教成為神仙或成神的主要方法大體可以歸納為五種,服食仙藥,外丹等,煉氣與導引,內丹修煉,並借由道教科儀與本身法術修為等儀式來功德成為神仙,常見後來的神仙多為內丹修煉和功德成神者與道術的修練者。
道教的發端起源
道教教祖老子把“道”作為宇宙本體、萬物規律,是超越時空的神秘存在,以“道”為基點建立道教的神學理論體系;老莊的神秘主義和養生思想所形成的得道成為神仙思想為道教的核心信仰。註重修煉養生,老子、莊子提出來的清靜無為、見素抱樸、坐忘守一等修道方法,被教徒所繼承發揚。
戰國中期的齊國興旺起瞭尊崇黃帝和老子的黃老道教,西漢前期的統治者推崇無為而治的黃老之學,造就瞭“文景之治”的盛世。漢武帝後,黃老學說走向民間,與方仙道合流成黃老道,由信仰轉變為團體。孔孟的儒傢思想被道教所兼容,構成倫理道德的主體;墨傢尊天明鬼、兼愛互助和科技方術等思想與內容,被道教涵蓋;《易經》是道士的基本經典,易學理論滲透到神學哲學、符籙丹道和齋醮科儀各方面;先秦道士鄒衍的陰陽五行學說,也為道教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兩漢黃老道教的《太平經》宣揚氣化天地、天人合一、天道承負、樂生好善,以“太平世道”為目標。東漢丹鼎道派魏伯陽的《周易參同契》將易學、黃老、火候三者參合, 匯總 發展瞭道教的養生煉丹術。
西漢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陜西咸陽道士茅盈及其弟茅固、茅衷於句曲山采藥煉丹,濟世救民,百姓感其功德,遂改山名為“茅山”,茅氏三兄弟被稱為茅山道教祖師。三茅真君得道於茅山,開茅山道派。早於五鬥米道的創立近300年。漢末軍閥張魯偽稱其祖張陵於東漢順帝年間,在蜀地鶴鳴山自稱老君“授以正法,命為天師”,炮制其祖孫三張立教說以惑眾。事實上是由被張魯殺死的張修建立五鬥米道(天師道),尊老子為教祖,奉《道德經》為基本經典,修行符籙咒祝、三官手書。後篡教成功的張魯在漢中建立瞭地方割據的短暫政權。靈帝時期,黃老道教徒張角在中原地區創立太平道,以《太平經》為主要經典,在疾疫流行時用符水咒說為人治病,發展瞭幾十萬信徒並建立三十六方來管理。張角在184年領導發動瞭黃巾起義,遭受統治者的鎮壓而失敗,太平道銷聲匿跡。
四:道教有哪些驅邪鎮鬼法
道教驅邪的方法許多,正常的用符來制化,有老君驅邪符,五雷符,金母驅邪符,有馿蹄子,嗮幹瞭,是最厲害的。雷擊木做成寶劍鎮鬼魂。女人的例假褲頭帶血的,制化鬼魂。
五:七種道傢辟邪物品,驅鬼辟邪有方法
4)桃人。亦名“桃梗”、“桃偶”,用桃樹梗刻成的厭勝物。狀如人形,大小隨意。使用方式是夏歷除夕或正旦時,立於門側,以辟兇邪。從《莊子》、《戰國策》等書的記述中可知,此俗在戰國時已流行。有些地區的民間建宅習俗中,也派桃人的用處,方式是在門墻上或梁柱間開個小洞,放個小批人過去,再封住,認為可辟兇鬼,保傢宅院的安定。
5)桃核。截取桃樹上的枝杈,毋需加工,就是現成的鎮鬼物。《莊子》上說,在傢門口插上挑枝,兒童進門不害怕,鬼卻所以生畏卻步。此外,古代人們還用桃枝洗澡,以為可避邪佞之氣。
6)桃弓。也叫作“桃弧”,用桃木制成弓形厭勝物,和棘制的箭形慶勝物配套使用。《左傳·昭公四年》記有“桃弧棘矢,以除其災”的儀式,“災”的寓意,似比鬼的概念還要寬泛些。
7)桃□。用桃木棍和禾穗復合制成的法寶,狀如答帚。《左傳》、《禮記》和《周禮》等書上,均有用桃熱拔除不祥的記錄載入。桃前的使用場合,致有臨喪吊唁和殺牲取血兩大類。古代人們認為死人的事總是與鬼魂之類相關聯的,憑吊死人前,須用鎮物,方可確保活人不受侵害,而桃前便有這種鎮鬼的威力。殺牲取血為盟誓用,然而也怕有不祥,桃前起到被除的效果。古代,手執桃前做拔除工作的,多為巫視等官員,但後來挑前漸漸變成瞭道土的法器,也就是拂塵的前身瞭。
8)桃木劍。這個應該是大傢最熟的用途瞭用桃木削制的“捉鬼”或“斬鬼”的法寶,和“桃印符”、葦索等配套使用,這已是“牛鼻道人”之類手中的物事瞭,但取義源於古代人們篤信桃木有鎮鬼的神力。
9)桃湯。《荊楚歲時記》裡有正月初一飲桃場以避邪佞之氣的描寫,到底是用桃子抑或桃膠、桃木熬場,今已無考。此外,民間巫祝之禁劾方術中,還有用桃場洗澡以解鬼迷的辦法。
第三:小豆
古代人們稱豆為寂,但是據《廣雅》、《博雅》等書的進一步辨析,還有大豆稱寂而小豆名答的不同,凡黑豆、黃豆、青豆等,都屬大豆,如赤豆、綠豆、白豆、豌豆等,就屬小豆。在中國民間傳統風俗裡被認為有神通有靈驗的豆,都是小豆。
此外,本土佛教信仰和習俗內,也有用黃豆作“舍緣豆”派用處的。小豆的神通first of all在於辟瘟避疫。
如《雜五行書》雲;“常以正月旦,亦以辟疫病甚靈驗。正月七日,七月七,男吞赤小豆七顆,女吞十四枚,經無病,令疫病不相染。”顯然,這種有時講究、男女區分等條件的小豆施術,而不是藥物上的觀念。再如《歲廣記》曰:“立秋日,以秋水吞赤小豆十粒,止赤白痢疾”,其理相同。還有接指認赤小豆就是厭鬼物的講法,《歲時雜記》雲:“共工氏有不才子,冬至**為疫鬼,畏赤豆,故是日作豆粥厭之。”此前我們已知,服赤豆限於冬至,凡正旦、元宵、七夕、立秋均有眼之辟疫的靈驗,原來它正所謂“疫鬼”最害怕的東西。
這個傳說不僅在中國很流行,並且在流傳到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即便在今時今日,在那裡的民俗中也廣有“撒豆驅鬼”的行為,隻是所驅的鬼各有不同而已。
第四:雞頭狗血雞狗都是傢養禽畜,但是在古代人們觀念中,它們的由來非尋常動物可比。緯書《春秋運鬥樞》稱“玉衡星散為雞”,《春秋考異集》則謂“狗,鬥精之所生也”。如此秉賦,是與人們將它們身上的某些部份作為法寶用有直接聯系的。
狗血作為辟惡破妖的法寶,《史記》中已有記錄載入。秦始皇殺狗課四門以禦兇災便是一例。從此以後,殺狗塗血於門戶上,一直是民間辟除不祥或抵禦邪惡的基本方式的一種。俗信又以為狗血雞頭是破解妖氣的最簡便辦法,尤其是雄雞頭,黑狗血更具功效。
倘遇上“妖人”使用法術,如剪紙為馬、撒豆成兵時,也可將狗血潑去,破其妖術。民俗中雞血與狗血共同使用以厭妖邪的現象也很普遍。
六:道教有什麼辟邪的口訣訣竅?
凈天地神咒 天地自然,穢炁分散。洞中玄虛,晃朗太元。八方威神,使我自然。靈寶符命,普告九天;乾羅答那,洞罡太玄;斬妖縛邪,度鬼萬千。中山神咒,元始玉文,持誦一遍,卻病延年;按行五嶽,八海知聞;魔王束首,侍衛我軒;兇穢消散,道炁常存。急急如律令。 道教的經文都可以辟邪的,沒有什麼特定的 仙道貴生,無量度人 福生無量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