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怎麼講有興趣易經風水天文(怎樣鉆研周易)
一:對易經非常有興趣,也很好奇,看不懂,請高人指點。
簡說易經與佛教
近來在知道裡發現許多人想學易經與佛教,但又無從入題,本人把自己經驗簡單容易的說說。 first of all說說易經,其實也就是說何謂易經呢?即是易,簡單易學也,最簡單易懂的就是易經,而最簡單易懂的是什麼呢?那麼這樣就是人生最要緊的,例:什麼時間吃飯,穿多少衣服,天黑睡覺,天亮起床,而說玄一點的就要基本懂,天文地理醫學人性等,而何謂天文呢?天圓地方也,何謂地理呢?東西南北,何謂醫學呢?金木水火土,而何謂人性呢?笑怒。就是這幾個,就是這幾個而已。為啥要學易經呢?學來幹嗎?學來治病嗎?學來看風水嗎?學來看自己或別人的命數嗎?這幾個都很簡單,簡單但是瞭,以上種種即是易經瞭。而學易經後能如何去用呢?哈哈,學習必須能“學以至用”,而學瞭後卻不會用的話那麼這樣就不必去學瞭,傢傳萬卷書,不及一句話也。(你曉得何謂萬卷書嗎?告知你,其實也就是說一卷書有可能用一幢十萬平米的房屋去裝都裝不下的。)我個人覺得學好易經最要緊的是能“隨時隨地起卦”,天不欺(騙)人也,例如有一部分人去看中醫生,就算再高明的太夫亦有辨證錯誤的時刻,但假如能配合卦相來辨證就一本萬利瞭,再如有一個人隔你十萬八千公裡外,他不說一句話,你如何去處理呢,哈哈,起卦則知一切也。懂瞭嗎,清楚明白瞭嗎?再簡單容易的說說佛教,佛教是什麼呢?就是說要明事理,何謂事理呢?就要好好的去學瞭,由於真理常常掌控於很少很少一部份人心裡,許多人知道的不過呢是皮毛甚至歪理,不想說多,就論何謂真理呢?真理就是聽你聽未到的聲音,看你看不到的東西,知你不曉得的事情,一切都有法呀。能真實不虛能學好一門經是在跟神對話,緣份呀。匯總,其實也就是說一切的所有的都是互相貫通,一通百通的,也是大道之簡的。
二:《易經》講的究竟是什麼?
易經》是我國一部最古老而深厚的經典,聽聞是由伏羲的言論加以匯總與修改概括而來(同時產生瞭易經八卦圖),是華夏5000年智慧與文化的結晶,被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在古時候是帝王之學,傢、軍事傢、商傢的必修之術。 假如從根本上而言,《易經》是一本關於“卜筮”之書。“卜筮”就是對未來事態的發展進行預測推算,而《易經》便是匯總這幾個預測推算的規律理論的書。
麻煩采納,謝謝!
三:我們對易經如何看?
1。易經乃中國人民之文化精華。
2。也是我國古代的一門預測推算學。
3。64卦說的也是古時候的一個傳奇故事。
4。它是將人體感應與預測推算有機結合。
5。易經有先天八卦與後天八卦。
6。易經64卦融合天地萬物屬性,乃樸素唯物主義。
7。後人將易經與陰陽五行,天幹地支結合,以發揚光大。
8。現在的人以易經為唯心主義,我以為易經亦有很重科學成份。
9。老馬說: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運動的,運動是有規律的,易經預測推算就是提示人之行動軌道軌跡,也即人生運動之規律。
四:我為啥對《易經》感興趣?
一提到武義俞源太極星象村,假如你去過瞭這地,你就應該瞭解此地還有很多不解之謎,自為俞源改溪設太極河之後,600餘年來未發生過一次洪災;“商坐樓”邊有口井稱“氣象井”,天晴水清見底,井水變渾濁定要下雨;“聲遠堂”沿口桁條上九條木雕鯉魚會隨氣候變化而變色;每一年的農歷六月二十六是“圓夢節”,這天心降喜雨,即便大旱年頭也不例外……
中國人普通的觀念,講到《易經》就想到八卦,想到八卦就和唱京劇拿鵝毛扇穿八卦道袍的連瞭起來。似乎學瞭《易經》以後便可天上知一半、地下全知的模樣。
事實上八卦代表著最高的智力。故有人說“《易經》是經典中之經典,哲學中之哲學,智慧中之智慧,這是我們自己站在我們中國本位文化的立場來推崇《易經》的觀點。
此刻先說古代人們對《易經》的觀點。《禮記》的《五經解》中,提到《易經》這門學問時說:“潔靜精微,易教也。”據說這是孔子整理《易經》以後所作的結論,對《易經》的評語。
“潔靜精微”這四個字,看似很簡單,但它之寓意卻是很廣。“潔靜”包括瞭的、哲學之寓意,總之學瞭《易經》,他的心理、思想、情緒不管在任何情況下,都則非常寧靜,澄潔。“精微”兩字那麼是科學的,是非常的細密精確,所以學《易》的人,要腦袋非常冷靜。
南懷瑾先生往往告知他的學生:“晚上不要讀《易經》。”……由於南懷瑾先生最初也很喜歡夜裡讀《易經》。可是一讀,就完瞭。以後他也就不敢讀瞭,由於夜間一讀《易經》。一夜都不能睡覺,一個問題找到瞭答案,並且還會發生另一個新的問題,這樣不斷發現問題,不斷尋找答案,不斷發現新的道理,越研究越沒完,不知不覺,就到天亮瞭。所的南邊先生深深體會到古代人們的“閑坐小窗讀《周易》,不知春去已多時”。
為啥時間過去瞭都不曉得?由於研究《易經》需要一個非常冷靜的腦袋,非常精密的想,所以《易》之教,是“潔靜精微”,這是孔子對於《易經》的評價,有這樣之嚴重
不過在《五經解》中,對《易經》亦有反面的批評,咋樣說呢?它說《易經》的流弊是:“其失也,賊”字。學瞭《易經》的人,如不走正路,旁門左道,就賊頭賊腦,把上知文、下知地理那一套拿起鵝毛扇,鬼頭鬼腦地扇動別人來zao~fan。這是我們自己文化中對《易經》最有利的評論,一個“賊”字的斷語下得非常妙。
歷史上漢朝的王鳳、唐代的虞世南(唐太宗的宰相)推崇《易經》說:“不讀《易》不可為將相。”不學《易經》的人,不能作一個非常好的宰相,亦不能作個非常好的大將,推崇《易經》有這樣的重要。
大傢都清楚瞭這幾個以後,再不濟也能鼓勵自己,對於先人留下來的這部書,到底畫的是些什麼名堂?非要弄個清楚不可。如有人認為房子對面有一個什麼煞,就到街上買一個八卦回來,在門口一掛,似乎就能夠保險瞭,這中間到底有什麼作用?有還是沒有這種作用?
也就是說,神秘而又神奇,自然能夠讓人感興趣!!!
五:傅佩榮和李光地易經誰講解的好
傅佩榮講解得好。
傅佩榮(1950年12月16日—),漢族,祖籍上海,教授。
輔仁大學哲學系畢業,大學哲學研究所研究生,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師從餘英時),專攻哲學。曾任比利時魯汶大學和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大學哲學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長,現任大學哲學系、所教授。曾在央視《百傢講壇》主講《孟子的智力》,鳳凰衛視主講《國學的天空》,東方衛視主講《老莊的智力》,山東衛視“新杏壇”任首席主講人。
李光地(1642年9月29日—1718年6月26日),字晉卿,號厚庵,別號榕村,福建泉州府安溪縣人。清代康熙朝大臣,理學名臣。
康熙九年(1670年)中進士,歷任翰林院編修、翰林學士、兵部右侍郎、直隸巡撫,協助平定“三藩之亂”、“統一”,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拜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因疝疾速發,卒於任所,享年七十七歲,謚號“文貞”。雍正元年(1723年),加贈太子太傅,入祀賢良祠。著有《歷像要義》《四書解》《性理精義》《朱子全書》等書。
六:易經64卦講解書最有利的是
依據有關素材顯示,講解最有利的為我國著名易經研究學傢凱迪所著《易經64卦詳細解讀》最為詳細。故而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