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風水命理

十二種傳統占卜吉兇之法(12個很靈驗的民俗占卜)

风水大全 風水命理 02-17

古時候怎樣占卜

龜甲占卜

占卜時,用火灼烤龜甲時會發出噼啪之聲,這種聲音常常被理解為,是神在傳達旨意。刻錄卜辭內容時另一個重要的根據,是與龜甲之聲同時出現的龜甲裂縫,在占卜者看來它充滿無窮的奧妙。這種占卜方式被稱為龜甲灼卜。刻錄在甲骨上的字痕,行之疏密,字之結構回環照應。郭沫若曾經感嘆:其契之精而字之美,令吾輩,千載後人神往。

甲骨文是龜甲、獸骨文字的簡稱,全稱“龜甲獸骨文字”,也稱“龜甲文”、“卜辭”、“占卜文字”、“契文”、“殷契”等。是青銅時代(約公元前1339-1281年)殷商刻在龜甲、獸骨、人骨上記錄載入占卜、祭祀等系列活動的文字,是目前發現最早的成熟文字。十九世紀末,出土於河南省安陽小屯,歷史稱為“殷墟”。甲骨文已具備瞭中國書法用筆、結字、章法三個基本要素,形成瞭莊重、肅穆的書風,是一種最古而造極的書體。用灼燒龜甲來占卜吉兇,是商代巫師們占卜的主要方式。這一發現說明,那個時候中原文化已傳播到合肥地區。

殷王武丁占卜用的龜腹甲)因為商王幾乎每事必卜,故甲骨文內容涉及商代社會的各個范疇。從甲骨文中有關商代階級和國傢的資料可知,商代的奴隸和平民由眾、芻、羌、仆、奚、妾、僛等不同身份的人組成,奴隸主和貴族有先公先王與他們的配偶如高妣某、妣某、母某及子如子某、多子等,各級官吏則有臣、尹、史、犬、亞、馬、射和侯、伯等;軍隊有師、旅等;刑罰有儨、刖、劓、伐、俢等,並設置瞭監獄"墳"。甲骨文中也記錄載入瞭商代人殉人祭的狀況,對於解決商代社會性質有直接關系。商王朝經常對外發動戰爭,被征服的方國對商王朝稱臣納貢,甲骨文中常見氏(致)來、入馬牛羊象龜等記錄載入

中國占卜術有哪些

中國占卜術有:

有“易經”和“術數”兩大流脈。其下又產生有若幹的“占卜術”。這兩大流脈實際具有共通的性質,由於她們所遵循的基礎都是一樣的。於是,許多時候,“易經”或“術數”被分別獨立用來代表咱們國傢的所有占卜術。我們把她們區分開來,能夠起到好作用的更好的研究咱們國傢的各類占卜。易經以八卦為運算單位,產生於遠古時候的龜甲占卜。據《周禮》記錄載入,有《周易》、《連山》、《歸藏》三種,但後二種已經失傳。現代所發掘出的甲骨文,其實就是占卜後對預測推算和結果的記錄。其下“占卜術”的代表有:象數易、梅花易數、外應等。

術數以天幹地支為運算單位,產生於我國古代天文學,她的內容有意無意的符合和模仿瞭易經的思想觀。據史載和考古,術數的產生年代晚於“易經”。其下“占卜術”的代表有:大六壬、四柱八字、紫薇鬥數、鐵板神數、七政四餘、演禽、擇日等。

更加的多的“占卜術”則橫跨瞭這兩大流脈,如六爻、太乙、奇門遁甲、風水等。

中國占卜術遠遠不止上述種類。並且上述占卜術中,有的其內又分有多種流派,像中國武術門派一樣。林林總總,不勝繁舉。到現在也隻有《四庫全書》中《子部》的《術數類》,對裡邊 的一些進行過歸納。

中國有啥占卜方法

在中國,占卜可以有下列方法:

·相術,指對人的神態,氣質,面目,身體部位等的觀察來預測推算禍福吉兇,以致其他別的各種事務。

·占星,占星在中國被稱為七政四餘,著重是可以昭示國傢及君主的禍福,治理與否。早期與天文聯系緊密,後來逐漸分離。

·卜筮,指用龜甲,筮草等工具預測推算某些問題與事項,不同的時代使用的方式方法有不同,歷代也有創新,打比方說據傳東方朔的《靈棋經》就是用特制的棋子和特殊的口訣訣竅來預測推算。

·星命,用生辰八字地理方位等與自然相象進行比擬預測推算。

·占夢,根據夢裡的情形,借用自然或其他別的人事進行類比,總結出一些預測推算結果。

·占氣,利用天空等展現出來的色彩等情形狀況,主要用來預測推算戰爭的情形,在古時候的軍事著作中,如此的章目必不可少。

·音律,利用聲音等的表現來預測推算或說明人間事務。

·符瑞,依據不同尋常的事物來預測推算吉兇和國傢禍福,通常會被人利用,打比方說陳勝吳廣起義等。

·童謠,漢代,童謠被看作可以預測推算吉兇禍福,因此在三國演義中會有不少如此的預測推算事例。一般被歸入讖緯中的讖言一類。

全地球的占卜方法有哪幾種?

1,夢占。古代人們相信夢能占卜吉兇。

2,筮占。以周易為基礎,使用筮草作為占卜工具。

3,銅錢演卦。同樣以易經為基礎,使用銅錢為工具。

4,占星。來自西方的占卜,最流行。

5,面占。以面色占卜,江湖騙子多用。

6,掌紋占卜。和面占相似。

7,生辰占卜。是指用生辰八字作為占卜根據。

8,字占。用拆字等方法進行占卜。

9,簽占。用抽簽的中上下以及號碼來占卜。寺廟多見。

10,姓名占卜。以五行,生辰八字為基礎,斷定一自個的禍浮榮辱。

11,茶葉占卜。以豎起的茶梗為吉利,日本流行。

12,咖啡渣占卜。以喝完的咖啡的形狀進行占卜,產於英國。

13,旗幟占卜。戰營中旗幟被風吹倒,則不利行軍。多見於戰場。

14,龜甲占。以龜甲的紋路判斷吉兇。產於商代。

15,塔羅牌

周易占卜民俗,剛剛站在住宅的院子內,一隻燕子飛來落在頭頂上方的紗簾上,盤旋。。。

吉,燕子是吉祥的鳥,

民風民俗

春節是中國民間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傳統性節日,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又叫陰歷年,俗稱“過年”。但在老百姓中,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24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在春節期間,咱們國的漢族和許多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幾個活動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豐富多彩,帶有濃鬱的民族特色。

春節到瞭,象征著春天將要來臨,萬象復蘇草木更新,新一輪播種和收獲季節又要開始。人們剛剛度過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著春暖花開的日子,當新春到來之際,自然要充滿喜悅載歌載舞地迎接這個節日。

春節是漢族最要緊的節日,不過滿、蒙古,瑤、壯、白、高山、赫哲、哈尼、達斡爾、侗、黎等十幾個少數民族也有過春節的習俗,隻是過節的形式更有本人的民族特色,更蘊味無窮。

國傢非常註重和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春節”民俗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1批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春節由來】

“年”的甲骨文寫法為上面部分為“禾”字,下面部分為“人”字。金文的“年”字也與甲骨文相同也從禾、從人。小篆的“年”寫作“上禾下千”,《說文解字·禾部》:“年,谷熟也。從禾,從千聲。”小篆將“人”字訛變為“千”瞭,因而許慎用瞭此說,而“千”字本為有飾的人,此解也並不矛盾。“禾”是谷物的總稱,不能錯解僅為“小麥”。年成的好賴,主要由“禾”的生長和收成情況來決定,不過現在已發掘出來的甲骨文中的“禾”字,幾乎都是看上去沉甸甸地被壓彎瞭腰,可見它意味著取得谷物生產的大豐收。“年”字下面的“人”字又作什麼解讀呢?從甲骨文看,“年”字好象是人頭上頂著沉甸甸的谷子的模樣。

辛亥剪掉鞭子推翻帝制,孫中山從上海到南京就職前一天,南京參議院決定改用陽歷,並以中華民國紀年。但陰歷相沿已久,並有利於安排農事,於是,民間仍偏重陰歷。

【春節習俗】

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是民間祭灶的日子。民謠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其實就是每一年臘月二十三或24日的祭灶,有所謂"官三民四船傢五"的講法,亦即官府在臘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傢在24日,水上人傢則為二十五日舉行祭灶。

祭灶,是一項在我國民間作用與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舊時,差不多傢傢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人們稱這尊神為“司命菩薩”或“灶君司命”,傳說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傢的灶火,被作為一傢的保護神而受到崇尚。灶王龕大多數設在灶房的北面或東面,中間供上灶王爺的神像。沒有灶王龕的人傢,也有將神像直接貼在墻上的。有的神像隻畫灶王爺一人,有的則有男女兩人,女神被稱為“灶王奶奶”。這大約是模仿人間夫婦的形象。灶王爺像上大多數還印有此一年的日歷,上書“東廚司命主”、“人間監察神”、“一傢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兩旁貼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以保佑整個傢老小的平安。

灶王爺自上一年的除夕以來就一直留在傢裡,以保護和監察一傢;到瞭臘月二十三日灶王爺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匯報這一傢人的善行或惡行,送灶神的儀式稱為“送灶”或“辭灶”。玉皇大帝依據灶王爺的匯報,再將這一傢在新的一年中應該得到的吉兇禍福的命數交於灶王爺之手。於是,對一傢人來說,灶王爺的匯報實在具有重大利害關系。

送灶,多在黃昏入夜之時舉行。一傢人先到灶房,擺上桌子,向設在灶壁神龕中的灶王爺敬香,並供上用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緊接著將竹篾紮成的紙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飴糖供奉灶王爺,是讓他老人傢甜甜嘴。有一些地方,還將糖塗在灶王爺嘴的四周,邊塗邊說:“好話多說,不好話別說。”這是用糖塞住灶王爺的嘴,讓他別說壞話。在唐代著作《輦下歲時記》中,間有“以酒糟塗於灶上使司命(灶王爺)醉酒”的記錄載入。人們用糖塗完灶王爺的嘴後,便將神像揭下,和紙與煙一起升天瞭。有一些地方則是晚上在住宅的院子內堆上芝麻秸和松樹枝,再將供瞭一年的灶君像請出神龕,連同紙馬和草料,點火焚燒。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時一傢人圍著火叩頭,邊燒邊禱告: 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壯馬,有草料,一路順風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請對玉皇進好言。

送灶君時,有一些地方尚有叫化子數名,喬裝打扮,挨傢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為“送灶神”,以此換取食物。

送灶習俗在我國南北各地極其普遍,魯迅先生曾寫有《庚子送灶即事》詩: 隻雞膠牙糖,典衣供瓣香。傢裡無長物,豈獨少黃羊。

他在《送灶日漫筆》一文中說:"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還賣著一種糖,有柑子那麼大小,在我們那裡也有這東西,然而扁的,像一個厚厚的小烙餅。那麼這樣就是所謂'膠牙餳'瞭。本意是在請灶君吃瞭,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調嘴學舌,對玉帝說壞話。"魯迅詩中提到"黃羊"的典故,出於《後漢書·陰識傳》:"宣帝時,陰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臘日晨炊,而灶神形見,子方再拜受慶;傢有黃羊,因以祀之。自是巳後,暴至巨富。至識三世,而遂繁昌,故後常以臘日祀灶而薦黃羊焉。"陰子方看到灶神,殺黃羊祭祀,後來交瞭好運。從此,殺黃羊祭灶的風俗就傳承下來瞭。

唐宋時祭灶的供品是非常的豐富的。宋代詩人范成大的《祭灶詞》對那個時候民間祭灶作瞭極為生動的描寫:古傳臘月24,灶君朝天欲言事。雲車風馬小留連,傢有杯盤豐典祀。豬頭爛熟雙魚鮮,豆沙甘松米餌圓。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灶君喜。婢子鬥爭君莫聞,貓犬觸穢君莫嗔。送君醉飽登天門,勺長勺短勿復雲,乞取利市歸來分。

臘月二十三日的祭灶與過年有著親密的關系。由於,在一周後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爺便帶著一傢人應該得到的吉兇禍福,和其它諸神一同來到人間。灶王爺被看作是為天上諸神引路的。其他諸神在過完年後再度升天,隻有灶王爺會長時間地留在人傢的廚房內。迎接諸神的儀式稱為"接神",對灶王爺來說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儀式要簡單得多,到時隻要換上新灶燈,在灶龕前燃香就算完事瞭。

俚語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講法 。有一些地方,女人是不祭灶的,據說,灶王爺長得像個小白臉,怕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對於灶王爺的由來,說起來源遠流長。在咱們國傢的民間諸神中,灶神的資格算是很年邁的。早在夏代,他業已是民間所尊奉的一位大神瞭。據古籍《禮記·禮器》孔穎達疏:"顓頊氏有子日黎,為祝融,祀為灶神。"《莊子·達生》記錄載入:"灶有髻。"司馬彪註釋說:"髻,灶神,著赤衣,狀如美女。"《抱樸子·微旨》中又記錄載入:"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狀。"這幾個記錄載入,大約是祭灶神的來歷起源吧。還有,或說灶神是鉆木取火的"燧人氏";或說是神農氏的"火官";或說是"黃帝作灶"的"蘇吉利";或說灶神姓張,名單,字子郭;眾說不一。

祭灶節,民間講究吃餃子,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山區多吃糕和蕎面。晉東南地區,流行吃炒玉米的習俗,民諺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鍋倒”的講法。人們喜歡將炒玉米用麥芽糖粘結起來,冰凍成大塊,吃起來酥脆甜蜜。

臘月二十三以後,傢傢戶戶都要寫春聯。民間講究有神必貼,每門必貼,每物必貼,所以春節的對聯數量最多,內容最全。神靈前的對聯特別講究,多為敬仰和祈福之言。常見的有天地神聯:“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聯:“土中生白玉,地內出黃金”;財神聯:“天上財源主,人間福祿神”;井神聯:“井能通四海,傢可達三江”。面糧倉、畜圈等處的春聯,則都是預示熱烈的慶賀與希望。如“ 五谷豐登 ,六畜興盛”;“米面如山厚,油鹽似海深”;“ 牛似南山虎 、馬如北海龍”;“大羊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另外還有一些單聯,如每個室內都貼“抬頭見喜”,門子對面貼“出門見喜”,旺火上貼“旺氣沖天”,院內貼“滿院生金”,樹上貼“根深葉茂”,石磨上貼“白虎大吉”等等。大門上的對聯,是一傢的門面,特別註重和重視,或抒情,或寫景,內容豐富,妙語聯珠。

舉行過灶祭後,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每一年從農歷臘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國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亦稱“掃塵日”。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在春節前掃塵,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

“臘月24,撣塵掃房子”的風俗 ,歷史悠久。據《呂氏春秋》記錄載入,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講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佈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 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托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三屍神”道教稱在人體內作崇的“神”。據《太上三屍中經》說:“上屍名彭倨,在人頭中;中屍名彭質,在人腹中;下屍名彭矯,在人足中。”又說每逢庚申那天,他們便上天去向天帝陳說人的罪惡;但隻要人們在這天晚上通宵不眠,便可避開,叫做“守庚申”。

灶糖是一種麥芽糖,粘性很大,把它抽為長條型的糖棍稱為"關東糖",拉制成扁圓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由於天氣嚴寒,糖瓜凝固得堅實而裡邊又有些微小的氣泡,吃起來脆甜香酥,別有風味。真關東糖堅硬無比,摔不能碎,吃時必須用菜刀劈開,質料很重很細。口味微酸,中間絕沒有蜂窩,每塊重一兩、二兩、四兩,價格也較貴一些。糖瓜分有芝麻的和沒芝麻的兩種,用糖做成甜瓜形或北瓜形,中心是空的,皮厚不及五分,雖大小不同,但成交仍以分量計算,大的糖瓜有重一二斤的,但是用作幌子,買的人很少。

漢族的春節習俗

春節又稱元日、元旦、無正、元辰、元朔、歲旦、歲首、歲朝、新正、首祚、三元或年、過年,為夏歷新年的第1天。因為歷法不同,各代歲首之日不盡一致:夏代為正月初一,商代為十二月初一,周代為十一月初一,秦代為十月初一,漢武帝時又恢復到正月初一,並延續到現在。

“春節”,各代所指也有區別。漢代指立春這一天,南北朝指整個春季,到瞭近代才指正月初一。它是我國歷史最悠久、活動內容最豐富、禮儀最隆重、場景最壯觀、食品最精致的一個傳統性節日,

春節食俗

※東漢時期,祭祖是春節的重要活動和習俗。據崔提《四民月令》稱:“正月之朔,是為正日。躬率妻孥,潔祀祖禰。及祀日,進酒降神畢,乃傢室尊卑,無大無小,以次列於先祖之前,子婦曾孫,各上椒酒於傢長,稱觴舉壽,欣欣如也。”

※南朝時期,春節闔傢互相拜賀、飲宴,並開展娛樂活動。據粱人宗懍《荊楚歲時記》記錄載入:“正月一日,…長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賀。進椒柏酒,欽桃湯。進屠蘇酒、膠牙餳,下五辛盤。”還有畫雞、燃爆竹、懸索、乞如願等遊戲。

※唐宋元明清時期春節食俗中的禮儀成分逐漸加重。據南宋吳自收《夢梁錄》記錄載入:“土大夫皆交相賀,細民男女亦皆鮮衣,往來拜節”;《梵天廬叢錄》記錄載入:“男女依次拜長輩,主者牽幼出謁親友,或止遣子弟代賀,謂之拜年”;《清波雜志》載:“宋元佑年間,新年賀年,常常使用傭仆持名刺代往”。親朋拜年,主傢必須設宴款待,酒肉異常豐盛。

據《嘉泰會稽志》記錄載入:“元旦男女夙興,傢主設酒果以奠,男女序拜,竣乃盛服,詣親屬賀,設酒食相款,日歲假,凡五日而畢。”至清代,《帝京歲時紀勝》雲:“士民之傢,添衣冠,肅佩帶,祀神祀祖;焚楮帛畢,味爽闔傢團拜,獻椒盤,斟柏酒,扶蒸糕,呷粉羹。出門迎喜,參藥廟,謁影堂,具柬賀節。路遇親友,則降輿長揖,而祝之日新禧納福”,對於前來拜年春,“縱非親厚,亦必奉節酒三杯。若至戚忘情,何妨爛醉!俗說謂新正拜節,走千傢不如坐一傢。而車馬喧闐,追歡竟日,可謂極一時之勝也矣”。

春節各地食俗

漢族的春節食俗,多數以吃年糕、餃子、糍粑、湯圓、荷包蛋、大肉九、全魚、美酒、福橘、蘋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肴饌為主;並伴有撣揚塵、洗被褥、備年貨、貼春聯、貼年畫、貼剪紙、貼福字、點蠟燭、點旺火、放鞭炮、守歲、給壓歲錢、拜年、走親戚、上祖墳、逛花市、鬧社火等眾多活動,極盡天倫之樂。 如年夜飯,尤為講究:一是整個傢務必聚齊,因故未回者必須留一座位和一套餐具,展現團圓之意;二是飯食豐盛,註重和重視“口彩”,把年糕叫“步步高”、餃子叫”萬萬順”,酒水叫“長流水”,雞蛋叫“大元寶”,金魚叫“年年有餘”;這條魚準看不準吃,名為“看餘”,必須留待初一食用.北方無魚的地區,多是刻條木頭魚替代;三是座次有序,多為祖輩居上。孫輩居中,父輩居下,不分男女老幼,都要喝酒。吃飯時關門閉戶,熱鬧盡興而止。

除夕的傢宴菜肴各地都有著自己的特色。舊時北京、天津普通人傢做大米幹飯,燉豬肉、牛羊肉、燉雞,再做幾個炒菜。陜西傢宴一般為四大盤、八大碗,四大盤為炒菜和涼菜,八大碗以燴菜、燒菜為主。安徽南部僅肉類菜肴就有紅燒肉、虎皮肉、肉圓子、木須肉、粉蒸肉、燉肉及豬肝、豬心、豬肚制品,另外還有各種炒肉片、炒肉絲等。湖北東部地區為“三蒸”、“三糕、“三丸”。

“三蒸”為蒸全魚、蒸全鴨、蒸全雞;

“三糕”是魚糕、肉糕、羊糕;

“三丸”是魚丸、肉丸、藕丸。

哈爾濱一帶普通人傢炒8個、10個或12。16個菜不等,其主料不外乎是雞鴨魚肉和蔬菜。贛南的年夜飯一般為12 道菜。浙江有些地方一般為“十大碗”,討“十全十福”之彩,以雞鴨魚肉及各種蔬菜為主。江西南昌地區一般十多道菜,講究四冷、四熱、八大菜、兩個湯。

各地除夕傢宴上皆有一種或幾種必備的菜,而這幾個菜常常具有某種吉利寓意。打比方說蘇州一帶,飯桌上必有青菜(則安樂菜)、黃豆芽(如意菜)、芹菜(辛辛苦苦)。湘中南地區必有一條一公斤左右的鯉魚,稱“團年魚”,必有一個3公斤左右的豬肘子,稱“團年肘子”。皖中、皖南飯桌上有兩條魚,一條完整的鯉魚,隻可以看卻不許吃,既敬祖又預示年年有餘,另一條是鰱魚,可以吃,象征連子連孫,人丁興盛。祁門傢宴的第1碗萊是“中和”,用豆腐、香菇、冬筍、蝦米、鮮肉等制成,含義為“和氣生財”。

合肥的餐桌上有一碗“雞抓豆”,意思是”抓錢發財”。管傢人要吃一隻雞腿,名為“抓錢爪”,象征著明年招財財進寶。安慶的當傢人要在飯前先吃一碗面條,叫“錢串子”。南昌地區必食年糕、紅燒魚、炒米粉、八寶飯、煮糊羹,其含義依次是年年高升、年年有魚、糧食豐收、稻米成串、八寶進財、年年富裕。

北方地區春節喜吃餃子,其寓意團結,預示吉利和辭舊迎新。為瞭增添節日的氣氛和樂趣,歷代人們在餃子餡上下瞭很多功夫,人們在餃子裡包上錢,誰吃到來年會發大財;在餃子裡包上蜜糖,誰吃到象征著來年生活香甜等等。

『臘月二十五』

舊俗認為灶神上天後,天帝玉皇於農歷十二月二十五日親自下界,查察人間善惡,並定來年禍福,所以傢傢祭之以祈福,稱為“接玉皇”。這一天起居、言語都要謹慎,爭取好表現,以博取玉皇歡心,降福來年。

趕亂歲

送灶神上天後至除夕才迎回,其間人間無神管轄,百無忌諱與禁忌,民間多嫁娶,被稱為“趕亂歲”。亂歲是民眾給自己設計的調節社會生活的特定時段。歲末年終,人們有瞭閑暇與積蓄,對於平時難得有精力操辦大事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好時機。於是,人們依據實際生活需要,發明瞭這殊的時間民俗。可見,在傳統社會裡,民眾生活秩序是依賴著民俗進行調節的。

照田蠶

亦稱“燒田蠶”、“照田蠶”、“燒田財”,是流行於江南一帶的民間祈年習俗。臘月二十五這一天將綁縛火炬的長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來占卜新年,火焰旺則征兆來年豐收。有些地方在年三十舉行這一活動。

『臘月二十六』

老話說“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說的是這一天主要籌備過年的肉食。殺豬,肯定是殺自傢養的豬;割肉,是指沒養豬的人傢到集市上去買過年吃的肉。

將“割年肉”放入年謠,是由於農耕社會經濟不發達,人們常常在年節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稱為“年肉”。

『臘月二十七』

民諺稱“臘月二十七,宰雞趕大集”。這一天,傢傢戶戶不僅僅要宰殺自傢的傢禽,還要趕集上店、集中采購。與平日以購缺賣餘為主要目的的趕集相比,臘月二十七趕集著重是買賣年節物品,比如:鞭炮、春聯、神馬、香燭、燒紙、牛羊肉、饋贈小孩子的各種玩具禮品、女孩子的各種頭花飾物等等。這一天,各地的集市都十分紅火熱鬧。

傳統民俗中在這兩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氣,準備迎接來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諺語。臘月二十六洗浴為“洗福祿”。

『臘月二十八』

年謠雲:“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

所謂貼花花,就是張貼年畫、春聯、窗花和各種神碼。其中貼春聯的習俗源於古時候的“桃符”。古代人們以桃木為辟邪之木,《典術》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壓伏邪氣者也。”

臘月二十八把面發,準備主食,發面,在過去沒有速效發教粉,普通面它不容易擱, 發面不愛壞, 於是二十八這天就發面 ,準備正月初一到十五的主食,也有二十七把面發出來瞭,二十八這天開始蒸棗花就是蒸帶棗的,這幾個帶餡的。按著老理兒說,從初剛開始到初五不能動火蒸饅頭和炒菜,所以老北京人習慣在大年二十八、二十九這兩天做主食。因為春節期間忌做蒸、炒、炸、烙等炊事,而蒸與爭諧音、炒與吵諧音、炸與炸(四聲)諧音、烙與落諧音,均屬不吉利,所以老北京人在年前都要蒸出夠整個傢吃上一個星期左右的饅頭,這叫隔年吃。

年菜中的蒸食除瞭饅頭外,還有另外一些面食。金世宗後裔完顏佐賢在《康熙遺俗軼事飾物考》中列出的滿族年菜中的蒸食就有:蒸饅頭、蒸喜、蒸花卷、蒸棗泥方圃、蒸豆沙圓包、蒸子孫饅頭、蒸如意卷等等。春節時候的饅頭,上面都要用胭脂點上紅點,以示吉慶。此刻因為沒有那麼多的忌諱與禁忌,春節期間想要吃饅頭,隨時可以買到。

人們祈盼在新的一年裡傢庭和和美美,順順利利,由此就特意將那些聽起來諧音不和諧的事給一一避免。雖說這發面蒸饅頭的事有點麻煩,不過還有很多人仍然願意堅守這老輩傳下來的年文化。

回答者: 癲道士 - 初入江湖 二級 10-2 21:48

春節是中國民間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傳統性節日,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又叫陰歷年,俗稱“過年”。但在老百姓中,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24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在春節期間,咱們國的漢族和許多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幾個活動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豐富多彩,帶有濃鬱的民族特色。

春節到瞭,象征著春天將要來臨,萬象復蘇草木更新,新一輪播種和收獲季節又要開始。人們剛剛度過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著春暖花開的日子,當新春到來之際,自然要充滿喜悅載歌載舞地迎接這個節日。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