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風水命理

六壬掌最準確掌中訣詳細解讀(小六壬速斷最簡單容易的方法)

风水大全 風水命理 02-24

一:中六壬天罡掌中訣的《諸葛天罡馬前六壬時課》天罡掌中訣

天罡訣法少人知,貴人專用六壬時。

胸中有術真堪羨,掌上藏機盡出奇。

登明神後兼大吉,須將此位以為期。

若逢子午並卯酉,便是神仙覆射期。

霍斐然解說:“天罡”者,北鬥七星鬥杓也。居辰宮,辰為天罡。巳為太乙,午為勝光,未為小吉,申為傳送,酉為從魁,戌為河魁,亥為登明,子為神後,醜為大吉。這是天罡掌中訣所采用的十二神將中的大將神。十二神還有寅為功曹,卯為太沖兩將神未采用。大六壬采用的是十二將神,天罡掌中訣隻采用十大將,又以最後三將即登明神後大吉誰先逢子午卯酉上,即作為判斷依據,登明遇上子午卯酉為天罡加孟,神後遇上子午卯酉為天罡加仲,大吉遇上子午卯酉為加季。而子午卯酉本辰屬四仲,因而天罡掌中訣屬“六壬”類,可以名之曰:“中六壬”。

二:大六壬掐指口訣訣竅

大六壬掐指口訣訣竅如下:

鬼谷仙師在上蒼,虔誠叩請下凡堂;

掌上日月透,宮裡乾坤妙數藏。

善男信女求點化,扶持弟子解災殃;

今日今時開一掌,吉兇禍福辯吉祥。

學會大六壬,來人不用問。

運用六壬金口訣訣竅的人,是鬼谷子的徒弟孫臏,孫臏和龐涓都是鬼谷子的徒弟,為啥最後孫臏用計,龐涓會上當,原因是龐涓學的是軍事用兵,而孫臏除瞭學習軍事外,還學習瞭預測推算算卦。這就論明多學一招,就會高人一頭,甚至保命,所以願大傢多學習一點東西,超級實用。

鬼谷子是歷史中神秘而又傳奇的人物,著名的鬼谷十四篇隻有十二篇流傳,第十三篇《轉丸》第十四篇《卻亂》已經遺失,這兩篇也或許是沒有外傳,內容顛覆人們的認知或運用特殊手段,比較殘忍方法,不能廣為流傳。

流傳寬廣的有鬼谷十二篇,鬼谷七十二術,本經陰符七術等,據傳說鬼谷子有通天徹地的本領,涉及天下,文化,軍事,天文,地理,預測推算算卦等。

三:大六壬金口訣訣竅

《六壬神課金口訣訣竅》,又稱《大六壬金口訣訣竅》,簡稱金口訣訣竅,是六壬古籍中的經典版本。

“大六壬金口訣訣竅”是易學的重要分支,屬於高層預測推算學。又稱“六壬神課金口訣訣竅”“孫臏預測推算學”“大金口”“袖中金”,簡稱“金口訣訣竅”。當代著名金口訣訣竅專業人士薑智元稱其為“金口預言”。

據《史記》記錄載入,“臏生阿、鄄之間”。1991年山東省鄄城縣孫老傢村發現《孫氏族譜》、“孫氏廟碑”和“孫臏畫像”,經史學傢考證,孫臏系山東鄄城孫老傢人,是兵聖孫武的五代孫,戰國時代齊國的軍師。

他曾指揮過“桂陵之戰”、“馬陵之戰”,著有《孫臏兵法》,是中國人民古時候戰爭史上一位偉大的軍事傢。相傳孫臏天資聰明,從師鬼谷子學藝,不但精通兵法,還精通術數、日月星象,占往察來,盡在掌中。

可見孫臏也是一位預測推算學傢,到現在在老百姓中留傳著孫臏測算如神的故事。不久前,筆者看見一部叫《大六壬金口訣訣竅》的書,此書不見典籍收錄,隻在老百姓中小范圍內流傳。

在我國西北地區叫作“袖中金”,在華北地區叫作“金口訣訣竅”,在東北地區叫作“大金口”。該書是上海廣益書局刊印的木刻本。

四:小六壬基礎知識詳細解讀

1、 小六壬學基礎知識

小六壬學基礎知識 1、 誰會小六壬求簡單教程

【推算方法】小六壬預測推算方法十分簡單,預測推算時隻須提取那個時候的月、日、時信息,用左拇指在六個掌中訣位上按順時針方向依次掐算即知結果。

其法以大安起正月,月上起日,日上起時下面詳細解讀推算方法。一、變通取數法以上用月、日、時取數推算為正統方法。

從數的角度理解,月、日、時但是是三個數字而已。俺們是可以以其他方法任意取三個數字代替月、日、時進行預測推算,效果是相同的。

取數的方式方法千變萬化,可以不拘任何形式。如任意寫(報)三個數字,或寫三個漢字(需一筆一劃用正規筆畫數),或隨機抽三張撲克牌,等等。

也就是說,隻要能化成數,方法可任意設計,想到什麼就用什麼。月、日、時取數法實踐運用時有很大的有限性,如同一時辰多人同時求卦,月、日、時取數法就無能為力。

如同一時變通取數法可解決這一問題,取數更為靈活方便。經大量實踐,效果奇佳。

二、隨機取數法隨機取數法的取數個數可以不受任何限制。 取1 個、2 個、3 個、10 個、20 個等都可以。

無論對方寫多少個數字或多少個漢字,都可以按月、日、時取數法和變通取數法進行推算。隨機取數的方式方法千變萬化,隻要能夠變成數的方式方法都可以來用。

如提取電話號碼、座位號、房間號、生肖、年齡數、門牌號、書本頁碼、抽撲克牌、抓東西等,想用什麼就用什麼,隨心所欲。 隨機取數法運用自如的重點在於求測時信息提取的靈動性,強調首要印象,第1念頭的重要程度,腦袋中不能有先入為主,特意的思維和猶豫不定的心理,不然會作用與影響預測推算的準確性。

假如大傢領悟瞭這個規律,隨機取數就能做到運用自如。

2、 本人想學習小六壬,但沒有這一方面的資料,誰能幫忙傳一下啊

①大安

身不動時,五行屬木,顏色青色,方位東方。臨青龍,謀事主一、五、七。有靜止、心安。吉祥的寓意。

訣曰:大安事事昌,求謀在東方,失物去不遠,宅舍保安康。行人身未動,病者主無妨。將軍回田野,仔細好推詳。

②留連

人未歸時,五行屬水,顏色黑色,方位北方,臨玄武,凡謀事主二、八、十。有喑味不明,延遲。糾纏。拖延、漫長的寓意。

訣曰:留連事難成,求謀日未明。官事隻宜緩,去者來回程,失物南方去,急尋方心明。更需防口舌,人事且平平。

③速喜

人即至時,五行屬火,顏色紅色方位南方,臨朱雀,謀事主三,六,九。有快速、喜慶,吉利的寓意。指時機已到。

訣曰:速喜喜來臨,求財向南行。失物申未午,逢人要打聽。官事有福德,病者無須恐。田宅六畜吉,行人音信明。

④赤口

官事兇時,五行屬金,顏色白色,方位西方,臨白虎,謀事主四、七,十。有不吉、驚恐,兇險、口舌是非的寓意。

訣曰:赤口主口舌,官非切要防。失物急去尋,行人有驚慌。雞犬多作怪,病者出西方。更須防咀咒,恐怕染瘟殃。

⑤小吉

人來喜時,五行屬木,臨,凡謀事主一、五、七有和合、吉利的寓意。

訣曰:小吉最吉昌,路上好商量。陰人來報喜,失物在坤方。行人立便

⑥空亡。

音信稀時,五行屬土,顏色黃色,方位中间位置;臨勾陳。謀事主三、六、九。有不吉、無結果、憂慮的寓意。

訣曰:空亡事不禪,陰人多乖張。求財無利益,行人有災殃。失物尋不見,官事有刑傷。病人逢暗鬼,析解可安康。

3、 請傳授小六壬真傳資料,本人上網搜索到的東西感覺總不是那麼回事

小六壬,民間流傳較多,大都不是真本。

小六壬有的通書稱為諸葛孔明馬前課,《玉匣記》中有兩種小六壬起法,一是李淳風六壬時課;二是六兀輪經,隻是起法和名稱不同。無論是小六壬、諸葛孔明馬前課、李淳風六壬時課和六兀輪經,其實也就是說皆大同小異,皆為後人穿鑿附會。

個人認為稱為小六壬亦有不妥。小六壬術民間傳得神而又神,斷事最快的預測推算方法,當即立斷,一針見血,一語中的。

非奇門、太乙和大六壬非常繁雜,凡大道至簡,大智若愚。而奇門、太乙和大六壬皆遵循審大致、顧大局來對事物來進行推斷,力求面面俱到。

分清主次很難,斷事很難迅速。凡事皆有捷徑,簡便之法,小六壬便是捷徑之法,它是單刀直入,直接抓住主要矛盾,進行剖析迅速推測辨別。

故個人特別喜歡這一個方法,時常研究,從中樂趣無窮。而真本流傳甚少,包括個人也未有福見過。

小六壬廣為人知為六神名稱為:大安(青龍)-留連(玄武)-速喜(朱雀)-赤口(白虎)-小吉()-空亡(勾陳),排列順序固定。具體起法使用不言而喻瞭,網上一搜多的是。

起課方法許多,也很簡單,重點是斷課。民間所流傳小六壬的歌訣斷辭很少隻有八句,網上亦有人透露真本小六壬,詩句完整。

個人隻見一斑,未見全部,說是真本,未親眼看見全部也不足以相信,準確率尚待考證。假如那位造福之人,能將真本公佈於眾,可以說是功德無量。

個人對小六壬研究中發現民間小六壬的六個神煞排列有誤,所以造成占斷很難準確。正確的排法是:赤口(白虎)-小吉()-留連(玄武)-速喜(朱雀)-空亡(勾陳)-大安(青龍),根據陰陽和十二地支相合相沖原理排列所得。

發出來大傢共同研究,以互相提高。不知原六神排列是否古代人們為隱藏真法,故錯排六神順序,以防其他人竊取,即便得到真的使用方法和口訣訣竅,其六神順序排錯之密,沒有說出,誰人能知呀?原六神排列順序有可懷疑,尚待吾輩研究。

五:孟仲季有什麼含義

“孟仲季”和“伯仲叔季”都可以拿來預示排行,但“孟仲季”還不錯預示季節。

1。兄弟三人,則稱“孟、仲、季”或者“伯、仲、季”。

2。兄弟四人,稱“伯、仲、叔、季”。

3。假如是有五個兄弟就用:“伯、仲、叔、季、少”稱呼。

古時候常用伯(孟)、仲、叔、季來預示長幼之序,如伯夷、叔齊,再如孔子字仲尼,是因他排行第2,故字中有“仲”。 孟者,《說文》:“孟,長也。”即孟在排行中指最年長的。仲,《說文》:“仲,中也。”仲,在排行中指居中的。”季,《說文》:“季者,少稱也。”如季叔,後引申為最後、末尾,如季軍。後孟、仲、季引申預示每季月份的順序,古代人們按陰歷(即農歷)分一年為四季,每季三個月,總共十二個月,把孟仲季與每一季中的三個月相配,“凡四時成歲,有春夏秋冬,各有孟仲季,以名十有二月”(《逸周書·周月》)。在預示月份時,孟預示每一季的第1個月,仲預示第2個月,季預示最後一個月即第3個月,誠然,它們都是就陰歷即農歷來講的。下面分別對孟仲季及其四季的表達作以簡要論述。

四季中的第1個季節——春,《爾雅·釋天》解釋為“春為青陽”、春為發生”,意為春季時萬物復蘇,開始生長。《說文》曰:“春者,為言蠢也,萬物蠢然而生。”春也叫“三春”、“九春”,如:“三春之季,孟夏之處”(漢·班固《終南山賦》),有時也稱“青春”、“芳春”、“陽春”等。“三春”並且也是孟春、仲春、季春的合稱,其中孟春為春季的第1個月,即陰歷正月。如文獻所載:

陽春孟春月,朝光散流霞。(南朝宋·鮑照《代堂上歌行》)

古者天子,孟春論吏之德行。(漢·戴德《大戴禮記》)

孟春也叫“孟陽、孟陬、上春、初春、開春、發春、獻春、首春、首歲、初歲、開歲、發歲、獻歲、肇歲、芳歲、華歲”(《初開始學記》)。稱為“孟陬”是由於古代人們認為此時“日月會於陬訾”,《禮記》孔穎達《疏》曰:“陬訾是亥次之號,月半雨水之時,日在營室十四度,營室號陬訾。”且“孟春之時,日在營室。”故也叫“陬月”。因為孟春是一年的開始之月,故又有“初月”、“開歲”、“早春”之稱,如南朝·梁元帝《四時纂要》曰:“孟春曰早春”。另外還有“柳月”、“春孟”(猶孟春)、“端月”之稱(避秦始皇諱而改“正”為“端”,也叫“端春”)。

仲春,春季的第2個月,即陰歷二月。比如:

仲春之月,天子獻羔開冰。(《禮記·月令》)

民離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東遷。(《楚辭·九章·哀郢》)

“二月仲春,亦曰仲陽。”(《初開始學記》)仲春又稱“杏春”,緣於二月杏花怒放,有紅杏鬧春之說。在一些典籍中仲春又稱“花月”、“如月”等,“二月為如”(《爾雅·釋天》),清·郝懿行《疏》: “如者,隨從的意思。萬物相隨而出,如如然也。”

季春,春季的最後一個月,即陰歷三月。如:

惟季春兮華阜,麥含英兮方秀。( 漢·梁鴻《適吳詩》)

季春三月,豐隆乃出,將其雨也。(漢·淮南王劉安《淮南子》)

後人依據三月桃花盛開的季節特點,也稱其為“桃月”,如:“昭陽桃花月,羅綺自相親。”(唐·李白《宮中行樂詞》)。此外,季春又稱“晚春、暮春、末春”(梁元帝《纂要》),如:

暮春時節,落英繽紛。(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於是迎夏之首,末春之垂。(漢·崔駰《大將軍臨洛觀賦》)

夏,一年中的第2個季節,《初開始學記》曰:“夏為朱明,亦為長嬴、朱夏、炎夏、三夏、九夏。”詩人在作詩時常用這幾個別稱來代替“夏季”,如曹植《槐賦》:“在季春以初茂,踐朱夏而乃繁。”孟夏為夏季的第1個月,即陰歷四月,如:

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晉·陶淵明《讀山海經·其一》)

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楚辭·九章·懷沙》)

孟夏又稱“首夏”、“維夏”(梁元帝《纂要》),如《詩經·豳風·七月》“四月維夏”。 同時還有“夏首”、“初夏”、“槐月”、“梅月”、“梅夏”、“麥月”、“清和”等稱,如詩“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謝靈運《遊赤石進帆海》)。稱麥月是因該月麥子成熟,據《禮記·月令》載:“孟夏之月,麥秋至。”所以又叫“麥秋”、“麥候”。有時也稱“乏月”,是因此月“冬谷既盡,宿麥未登”(《太平禦覽》),有困乏之意。

仲夏,夏季之中,即陰歷五月。如:

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尚書·堯典》)

山虞以仲夏斬陰木。(《周禮·地官·山虞》)

五月也稱“蒲月”,是因五月端午時,古代人們為辟邪,在門口掛菖蒲。又因該月榴花盛開,故稱“榴月”,如“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韓愈《題張十一旅舍三詠》)。此外,仲夏還有“中夏”、“午月”(夏歷是以寅月為歲首,按地支順序排列,五月逢午,故五月也叫“午月”)、“小刑”、“惡月” 等稱。稱“惡月”是因古代人們認為此月毒蟲滋生,瘟疫流行,易生病災,故“惡月”又稱“毒月”,且此月有很多忌諱與禁忌,故也叫“忌月”。

季夏,夏季的最後一個月,即陰歷六月。揚雄《反離騷》:“遭季夏之凝霜兮,慶夭悴而喪榮”。“季夏亦曰徂暑”( 梁元帝《纂要》),因熾熱的夏季即將過去而稱。後人又稱季夏為“暮夏”、“晚夏”。此外,一些典籍中有“暑月”(據《禮記·月令》載:“季夏之月土潤溽暑,大雨時行”,故稱。)、“荷月”、“荔紅”、“伏月”(因夏三伏的時間主要在六月,故稱。)、“且月”(《爾雅·釋天》曰:“六月為且。”)等別稱。

秋天是豐收的季節,故《爾雅·釋天》稱秋為“收成”、“白藏”。此外,還有“三秋”、“九秋”、“高商”(人們歷來將五音與四季相配,秋季與商配。)、“素商”、“素秋”(按五行秋為白色)等稱。如:

晞三春之溢露,溯九秋之鳴飆。(晉·張協《七命》)

我來夏雲初,素節今已屆。(宋·歐陽修《水谷夜行寄子美聖俞》)

秋季的第1個月為孟秋,即陰歷七月,又稱“首秋”,如“首秋雲物善,晝暑旦猶清。”(南朝·梁·王增孺《秋日愁居答孔主簿》),並 且,還有“上秋”,如“又言自二月以來,令各具精甲壯馬,將以上秋南寇。”(《資治通鑒·後晉高祖天福六年》),胡三省音註:“上秋,謂七月。”;“肇秋”,如“在肇秋之嘉月,將曜師而西旗。”(曹植《離思賦》);“蘭秋”、“蘭月”(此時蘭花盛開);“瓜月”、“瓜時”(《詩經·豳風·七月》:“七月食瓜”)等稱謂。此外,因為民間有七夕時婦女向織女星乞巧之說,所以又叫“巧月”。

秋季的第2個月——仲秋,即陰歷八月,如“蕭瑟仲秋日,飈戾風雲高。”(孫綽《秋日》),《初開始學記》稱:“仲秋亦曰仲商”,又有“桂月”、“桂秋”(因該月桂花飄香而名)、“中秋”、“正秋”、“壯月”(壯,大。此月陰氣漸盛,故稱“壯月”)、“獲月”(如《詩經·豳風·七月》:“八月其獲”)等稱謂,這幾個得名皆與花期、節氣有關。

季秋,秋季的最後一個月,即陰歷九月。古時候小說中常有秋後問斬,秋後即季秋,如“蕭何草律,季秋論囚”(《後漢書·陳寵傳》)。季秋亦曰“暮秋、末秋、暮商、季商、杪秋(杪,一年或一季的最後),亦曰授衣(此月天氣轉涼,婦女準備縫織冬衣)、亦曰玄月(梁元帝《纂要》:“九月季秋……亦曰玄月”)、朽月”等(《藝文類聚》),如“九月不虛為朽月,今年賴得是豐年”(宋·黃仁傑《夔州苦雨》)。又因九月菊花盛開,故後人又以“菊月”為其別稱,如魯迅《高老夫子》:“中華民國十三年夏歷菊月吉旦”。

冬季萬物凋落,大地一片寧靜、安詳,故《爾雅·釋天》曰:“冬為安寧”,“冬為玄英”。梁元帝《纂要》載:“亦曰三冬、玄冬、九冬。”此外也稱“嚴節”、“元冬”、“歲馀”、“青冬”、“冬辰”、“窮冬”、“元序”等。孟冬,冬季的第1個月即陰歷十月。如古詩所載:

孟冬寒氣至,北風何慘栗。(《古詩十九首》之十七)

孟冬十月,北風徘徊。(魏·曹操《步出夏門行·冬十月》)

孟冬又稱“上冬”、“陽月”,如“協以上冬月,晨遊肆所喜。”(南朝·宋·謝靈運《遊嶺門山》)。據《詩經·小雅·采薇》:“曰歸曰歸,歲亦陽止。”《箋》雲:“十月為陽。”孔穎達《疏》釋曰:“時坤用事,嫌於無陽,故稱陽月。”此外,還有“露月”、“小陽春”(因初冬時天氣暖和,與春季相似)之稱。

仲冬是冬季的第2個月,即陰歷的十一月。如:“仲冬景氣肅,碧草猶萋萋。”(宋·葉夢得《懷西山》)又如:“此時是仲冬將近,葉落草枯,星光下看總結出路徑。”(明·施耐庵《水滸傳》)《初開始學記》也叫仲冬為“冬月、中冬、暢月。”《禮記·月令》孔穎達《疏》雲:“此月為充實之月,當使萬物充實,不外泄。”暢有充實之意。

季冬是冬季的最後一個月,即陰歷十二月,如“季冬之月,冰壯之時”(《宋書·志第5·禮二》)。《初開始學記》曰:“十二季冬亦曰暮冬、杪冬、除月、暮節、暮歲、窮稔(稔,本意為谷物成熟,因谷物一年一熟,所以有“年”意,窮稔即一年之末)、窮紀(紀,年)。”如:

杪冬正三五,日月遙相望。(唐·崔曙《早發交崖山還太室作》)

歲月易遠,便迫暮冬。(《魏書·獻文六王下·彭城王元勰傳》

此外,大傢常講的“臘月”也是指這一月,因古時候稱農歷十二月合祭眾神為“臘”,即臘祭,故稱該月為“臘月”,這一習俗在西北的一些地方仍有保留,如每一年的臘月三十,一傢子人全部掃墓祭奠祖先及鬼神。又因為他是一年中最冷的一個月故也叫“冰月”、“嚴冬”、“嚴月”等,如《晏子春秋·諫下·景公為履而飾以金玉晏子諫第十三》載:“古聖人制衣服也,冬輕而暖,夏輕而清,今金玉之履,冰月服之,是重寒也。”

除上文所說的孟、仲、季與四季的一些表達外,還有用音律的十二律,十二地支或以天幹和地支相配的六十甲子(即幹支紀月)來命名十二個月,如《呂氏春秋·季夏紀第6·音律》把“太簇”、“夾鐘”、“姑洗”、“仲呂”、“蕤賓”、“林鐘”、“夷則”、“南呂”、“無射”、“應鐘”、“黃鐘”、“大呂”這十二律分別與十二個月相配,故後人又以十二律為十二個月的別稱。再如用十二地支來命名十二個月: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建巳”、五月“建午”、六月“建未”、七月“建申”、八月“建酉”、九月“建戌”、十月“建亥”、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醜”。如 “荒村建子月,獨樹老夫傢”(杜甫《草堂即事》),建子月即農歷十一月。亦有用六十甲子的名稱來預示每月,如庚辰月、辛巳月。

六:孟仲季相應的是什麼月什麼花(孟仲季相應的是什麼月)

1。孟仲季相應的是什麼月什麼花。

2。孟仲季相應的是什麼月。

3。孟仲季分別預示什麼月。

4。仲季孟的月份。

5。孟仲季是幾月。

6。孟季有什麼含義。

1、“孟仲季”分別對應瞭四季中的前、中、後三個月,以孟春、仲春、季春為例,這三個時間分別相應的就是一月、二月、三月。

2、“孟仲季”還不錯用以區別兄弟之間的長幼,打比方說仲謀、季佐等等。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