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五行學說的缺陷(中醫上的陰陽五行學說)
淺論中醫的陰陽五行和天人感應
上次不自量力,自己一身中醫基礎都不夠深,就妄圖解讀《黃帝內經》。但是既然開瞭一個頭,還是try下去,就當是另一個角度來看吧。
陰陽五行學說,天人感應,是中醫重要的論理基礎之一。從大致上來說,我認為是對的,符合辯證法的思想;至於細節與關鍵,是否人體365個穴位對應365天,十二經脈對應十二個月啥的,細節與關鍵問題上是否如某些人說的,有牽強附會之處,本人認識不深,不敢妄發謬論。
歸根結底,陰陽五行講的一個相生相克、變化,這個是對的,正如水可滅火,金可伐木,又如水可生木、火可煉金,這是符合自然科學規律的。唯中國古代人們敘事,重意不重形,加上與現代表述的差別,故有許多東西不能完全照搬字面意思,而需要進行翻譯解釋。這裡就不詳述瞭。
天人感應個人感覺領悟深一些,因此講一說。所謂天人感應,最簡單如下雨天人普遍煩悶,天晴則神清氣爽;天冷加衣,天熱降溫,這就叫做順應天時。再進一步,如沿海地區飲食普遍清淡,中部幾個地區普遍嗜辣,飲食習慣此亦為由氣候決定的,也可以認為是天人感應的一種。又如各地習俗習慣,大多也與地理環境有關,也屬於一種。唯中醫把人體各式表現與天時聯系起來,普通人或許不能理解。不過中醫事實上是一種大量實踐匯總出來的經驗科學,亦有本人的一套論證方法,普遍性的現象大體上不會錯,這是一種樸素的大數據。至於有些人說中醫為啥不搞雙盲,以此來攻擊中醫,這叫無知者無畏。雙盲本身也屬於一種驗證的手段,它有它的適應性和缺陷,中醫本身就是經過大量實踐檢驗的,硬要去搞雙盲那叫削足適履。
再從西方的角度而言一講天人感應。西方此刻有許多理論方面的東西也逐漸走向我國古代的一些思路,這是認識發展的一個過程,說明中國古代人們的的確確是走在前面,畢竟 歷史 都久瞭那樣多。具體舉例來說,釀酒界的就知道,西方興起瞭一種天人感應的方式方法來種植釀酒葡萄的,就是依循(或者說符合)瞭中醫“順應天時”的思想。至於給植物聽音樂,給動物運動 娛樂 啥的,也屢見不鮮。至於原理,我認為可以 使用進化論來解釋:小到各式生物,大到天體宇宙,都處在自己一身的一個環境中,所以所有的進化(演化)都是遵循著這個大環境的作用與影響的。打比方說人體,各功能器官,就是為瞭適應生存環境(天)而進化來的,故與天(環境)相感應,其實也就是說是再順其自然但是的事情。
陰陽五行學說的有限性
陰陽五行與八卦學說
(1)陰陽五行和八卦學說的產生、概論與相互之關聯聯系研究
陰陽五行和八卦追溯於中國古代,具有自發的、樸素的辯證法看法,對俺國科學技術的發展有著重要的貢獻。例如,陰陽五行是中醫學的基礎理論之一;又如八卦以正反兩方面的對立矛盾來反映宇宙萬物的發展和變化,被用於天文、養生、數學、軍事等諸多范疇,16世紀傳入歐洲後,曾給國外科學的發展以啟迪,時到現在日,仍有不少國內和國外學者在研究它,拓寬其應用范疇,以取得更大的效益。誠然,因為歷史條件的有限性,陰陽五行和八卦學說也滲有唯心主義思想,甚至是封建的,如占卜問卦、預測推算吉兇等等。
1。陰陽:相傳天地形成之前,宇宙一片渾沌,盤古開天辟地,將渾沌一分為二,天為陽,地為陰,由此有瞭陰陽的概念。後來古代人們依據生產、生活實踐和對自然現象長期觀察的事實,一步步把太陽、男性、力量、光亮、熱等帶有向上的、運動積極、肯定的、善意的、熱情的屬性歸為陽,把月亮、女性、軟弱、黑暗、冷等帶有下沉的、靜止的、消極的、否定的、惡意的、冷淡的屬性歸為陰,並由此匯總出一套陰陽相互作用的學說以解析說明世上萬事萬物的產生和發展。把它應用到自然界、人類及生老病死就有瞭之後的陰陽五行學說、陰陽八卦學說和古老的中醫理論。
2。五行:指木、火、土、水、金五種物質和它們的運動。五行的概念早在戰國時代就已出現,它是陰陽相互作用的產物。木、火和金、水分列於土地上下,前兩者屬陽,後兩者屬陰,火比木更活躍屬至陽,水比金位置更下,屬至陰,土地處中間屬於中性,因水為樹木生長所必需,故水又與木相互依存,如此便構成瞭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五行循環,稱為“五行相生”。順著這種循環物質就相生,違背瞭它就會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稱為“五行相克”。不過,事物的發展變化存在著反常現象,這就有瞭“相乘”和“相侮”。相乘就是過度的相克,其次序與相克是一致的,打比方說,木氣偏亢,太過的木便去乘土,使土氣虛弱。相侮又叫反克,即原本是自己可以克勝的一方,卻反而被它克勝,其次序正好和相克相反。打比方說,正常的相克關系是木克土,然而木氣偏亢,土就會反過來侮木。中國古代哲學傢把自然界一切事物的性質,分別列入這五大類的范圍,並以此說明世界萬物的源頭。
<黃帝內經>巧妙地把五行和陰陽結合到一塊,形成瞭比較完整的中醫五行理論,並以此指導醫學實踐和疾病防治。古代人們認為五行在天上對應金木水火土五星,在地上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在人就是仁義禮智信五種德性,這五類物質在天、地、人之間形成串聯,假如天上的木星發生瞭變化,地上的木類和人的仁心都隨之產生變異。古時候就是以這種天、地、人三界相互作用與影響和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來推算人的命數的。
3。八卦:它最早見載於<周易>,相傳為伏羲所創,八卦的產生,正如周易·系辭所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吉兇成大業”寓意講的是,天地未形成之前的宇宙處於一種無邊無際的元氣狀態(即太極),世間萬物都是由它演化而來的,太極的演化是元氣的分離,清陽者上升為天,濁重者下沉為地,天為陽,地為陰,陰陽(即兩儀)分成四象,四象是指在兩儀一奇一偶的基礎上復生一奇一偶,四象之上再生一奇一偶就產生第3爻,以陰陽三爻錯綜排列得八種卦形,叫做八卦。八卦相重生出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多,人們以此可斷吉兇,趨吉避兇就能夠成就偉大的事業。八卦在創作之初就與天文歷法有著緊密的聯系,八卦的四象預示四季。春夏秋冬分別以少陽、老陽、少陰、老陰代之。歷史上曾有把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用以紀日的記錄載入,八卦本身也可以進行排序,並組成八卦圖,用來預示方位,預測推算過去和未來的吉兇禍福。
八卦和神秘性在於它有著富饒的數學內涵和哲學淵源,八卦的每一卦形象征或代表瞭某種自然物或社會現象,如乾為天,坤為地,坎為水,離為火,震為雷,艮為山,巽為風,兌為澤(沼澤),這被稱為卦象,卦象可以象征一切事物,以之象動物,則乾為馬,坤為牛, 坎為豕,離為雉,震為龍,艮為狗,巽為雞,兌為羊,以之象人體,則乾為首,坤為腹,坎為耳,離為目,震為足,艮為手,巽為股,兌為口,由此觸類旁通,到萬物,就是各式自然現象和人事現象。
(2)淺淡陰陽五行八卦在遊戲中的合理設計
一口氣向大傢介紹完瞭陰陽五行八卦的知識,接下來由我想對其在遊戲中的運籌使用和設計談談本人的設想。
一、陰陽:最適宜作為角色職業的總體屬性。網遊天驕和劍網中都是把五行作為角色職業的總體屬性,同時作為技能與防禦屬性,個人以為不妥,遊戲說起來不外乎是正邪兩派之分,以陽象正,陰象邪,正好合適。角色以陰陽區分屬性明瞭簡潔,假如用五行區分因為會產生職業間的相生相克,而容易致使遊戲的失衡。
二、五行:用五行對應力量、體質、敏捷、智慧、怒氣五種屬性,這一設想基於中醫五行理論把五行對應人體五大器官-心臟、腎臟、肺、肝、膽等,可把力體敏智氣一一與之對應,設計出五行裝備和物品,當然這種五行裝備和物品不是加五行攻擊或防禦,而是強化力體敏智氣這五種屬性的。
三、八卦:以乾為天,坤為地,坎為水,離為火,震為雷,艮為風,巽為風,兌為澤的內涵,可設計出遊戲技能與防禦屬性,不過不是設計八種,而是把天與雷歸為一類,地與山歸為一類,水與澤歸為一類,火與風,從而設計出雷電系、土系、水系、火系(風為加強火系的輔助技能,歸為火系),另加普通攻擊或防禦,從而設計五種的技能和防禦系別。
以上的設想或許可以使遊戲更趨於合理,避開繁瑣、失衡的狀況發生,並且也能使國產遊戲發散著濃鬱的中國文化特色,歡迎大傢來討論
科學工作者應該怎麼樣面對“陰陽五行”理論呢?
科學工作者應該這樣面對陰陽五行理論,陰陽五行是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物質存在和運行變化的自然現象,就象數學裡的三角形,三個角的和等於180度一樣,這是定律。科學工作者隻能利用這幾個定律,即陰陽五行,但不能發明創造陰陽五行。
陰陽五行在天為氣,在地為質。春天木氣萬物生發,夏天火氣萬物生長,秋天金氣萬物已成,冬天水氣萬物收藏,土氣隨四行之氣而行。這是自然氣候運行規律,就象刮風下雨雷鳴電閃一樣,這不是科學工作者所能更改瞭的,亦不是科學工作者們所鉆石的對象,人類隻能利用這幾個自然氣候現象,才能非常好的生存。
在地為質,大地就是由這五種物質組成的,金就是金,木就是木,水就是水,火就是火,土就是土。這是天地生成之始時而自然形成的,那為啥是由這五種物質組成的,這不是科學工作者鉆石的對象,人類隻能利用這五種物質,但不能創造新的物質。就象人有男女,動物有公母一樣,這是定律,是不能更改的定律。
至於五行相生相克,這同樣也是物質生成之始時的自然本性,人們隻能利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屬性去生存。科學工作者隻能是單個去研究某一種物質的性質,而能更好的為人類生存服務。打比方說科學工作者們研究金的性質,就能夠造出飛機,輪船,汽車,火車等等。但為啥火能克金,金能克木,土能生金,金能生水,這不是科學工作者鉆石的對象,由於這是定律,不需要研究,隻能應用。
中醫是一門科學,它的論理源泉就是陰陽五行,是利用陰陽五行這個定律建立起來的體系,由於人凜五氣之全,天人合一,所以它要把陰陽五行全部考慮在內。其它范疇的科學工作者,隻是去研究五行中的一行足夠瞭。
也就是說,陰陽五行不是科學工作者們鉆石的對象。科學工作者面對陰陽五行,隻能應用,利用它們的屬性。
淺層漫談陰陽五行理論對中醫發展的利弊
五行和陰陽學說是中國古代的哲學理論,概括瞭古代人們對自然界發展變化規律的認識,為原始的樸素唯物觀與歸納辨證法。陰陽學說認為,任何事物均能用陰陽來劃分,凡是運動著的、外向的、上升的、溫熱的、明亮的都屬於陽;相對靜止的、內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屬於陰。自然界任何事物或現象都蘊含著既相互對立,又互根互用的陰陽兩個方面。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行學說認為五行是構成宇宙的基本物質元素,宇宙間各式物質都可以依照這五種基本物質的屬性來歸類,五行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系。2千年前,我國古代醫傢借用哲學中的陰陽五行理論來闡釋醫學的一些現象而形成瞭一套完整的中醫陰陽與五行理論,陰陽與五行理論對中醫學的形成與發展產生瞭巨大而深遠的作用與影響。筆者接下來就陰陽五行理論對中醫發展的利弊做一簡要剖析,以期拋磚引玉,促進中醫基礎理論的探索與發展。
一、陰陽五行理論對中醫學理論的形成與發展起到瞭巨大無比的推動作用。
1。陰陽五行理論對中醫學理論的形成起瞭提綱挈領的效果。
中醫學界往往提「取類比象」,而研究古時候哲學的學者常常說「取象比類」,「取類比象」 與「取象比類」是一個概念的兩種表述呢?還是有關聯的兩個概念呢?我本人認為五行學說與陰陽學說的形成采用瞭取象比類的方式方法,五行學說與陰陽學說在中醫學上的應用屬於取類比象。《系辭傳》雲:「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八卦、五行、陰陽理論都是古代人們觀察物象進行歸納比類形成的。打比方說,經過「觀物取象」與「歸納比類」,把宇宙的所有物質分為木、火、土、金、水五類,就成為瞭五行學說的雛形,再加五行生克等演繹,一步步形成完整的五行學說,是 「取象比類」。而中醫學借用五行理論的基本原理對五臟、五腑(無三焦)、五味、五官、五色、五體、五輸穴等生理病理藥理進行闡釋,是 「取類比象」。因此講,「取象比類」 就是把自然界中相關聯的事物都盡最大力量多的羅列出來,緊接著通過各式剖析研究方法來找出他們之間的共性,是從「形而下」到「形而上」,是從目到綱,從子系到母系,屬於歸納推理。「取類比象」是通過這幾個已知的共性來推演出其他未知事物的性質,是從「形而上」到「形而下」,是從綱到目,從母系到子系,屬於分解推理。
除陰陽五行理論外,中醫藥學還普遍應用瞭類比推定方法,打比方說,因為花朵多生於植物的頂端,所以它的藥用功能是多治腦部疾患,所以有「諸花皆升」之說;籐類植物,因其枝幹運送水分營養的功能強大,故能治療肢體、關節疾病。
2千年前,不管是東方醫學,還是西方醫學,受到那個時候歷史比較落後的科技水平的制約,以那個時候粗淺的解剖與生理病理知識是沒有可能構建像現代西醫那樣比較精細比較科學的醫學體系的。(誠然,再過2千年看如今的西醫也是不夠科學的,科學是螺旋式遞進發展的。)古代人們在生活與醫療實踐中得到瞭大量的碎片化的醫藥知識,急需一根線一以貫之,那麼哲學中的陰陽五行理論正好充當瞭這根線的效果。可以說,沒有陰陽五行理論,中醫理論就會像一盤散沙無法聚焦收攏,因此講,陰陽五行理論對中醫學理論的形成起瞭提綱挈領的效果。
2。陰陽五行理論對中醫學的初期發展起瞭巨大無比的推動作用。
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包括陰陽對立、陰陽互根、陰陽消長和陰陽轉化四個方面,在中醫學理論體系中,陰陽學說被用來說明人體的組織結構,生理功能及病理變化,並用於指導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中醫學很自然地將五臟與哲學中的五行學說聯系在一起,形成瞭中醫五行理論的核心,緊接著,有瞭五腑、五體、五官、五華、五色、五音、五味 、五輸穴等配套理論。中醫陰陽五行理論幾乎涉足瞭中醫藥學的所有范疇,對中醫藥學的初期發展起瞭巨大無比的推動作用。
中醫陰陽五行理論屬於類比推理的論理領域,從邏輯學上來說,類比推理這一個辦法總結出的經驗結論偶爾靠譜,偶爾不依靠譜,那麼,中醫陰陽五行理論指導臨床實踐是否靠譜呢?中醫陰陽五行理論不但包含一定的辯證法思想,同時由於中醫十分註重從臨床中來,再到臨床中去,所以,中醫陰陽五行理論是在中醫臨床實踐中不斷修正、不斷進化的,指導經驗富饒的中醫師的臨床實踐時,大都是比較靠譜的。
二、陰陽五行理論日益成為當代中醫學發展的巨大阻力。
在古時候科學不發達的歷史條件下,中醫陰陽五行理論對中醫學的形成與發展做出瞭歷史性的貢獻;並且,從從現代醫學角度看,人體生理病理等確實存在與中醫陰陽理論相符的「陰陽」現象:交感神經興奮則心跳加快而表現速脈、副交感神經興奮則心跳減慢而表現緩脈,則二者可分別隸屬於陽和陰;彌漫性血管內凝固時體內的凝血系統與纖溶系統也可分別屬於陰陽。而大腦皮質經常處於興奮與抑制的兩種不一樣狀態,興奮屬陽,抑制屬陰,當二者事物正常交替平衡時,則出現失眠,焦慮煩躁等現象,這與中醫理論中水火不交,或心腎不交是一樣的。cGMP和cAMP在生理上有拮抗作用。如肝細胞中,cAMP↑,促進糖原分解,cGMP則促進糖原合成;平滑肌中,cAMP↑致使細胞松弛,cGMP↑,細胞收縮。cAMP對細胞增殖起負調控作用,cGMP對細胞增殖起正調控作用。 老子說,「有生於無」(看得見摸得著的物質是由看不到摸不著的物質產生或組成的),這是睿智的領悟,它真的可以指引後人不斷深入地向微觀世界進發,但永久不能替代人類探索微觀(分子、原子、誇克及誇克層級以下)世界的具體努力。同理,陰陽學說可以指引或啟發中醫的研究,而不能替代醫學的具體研究。
陰陽學說與矛盾論都具有辯證法思想,陰陽與矛盾代表事物的正反兩面。但矛盾無屬性,普遍地存在於一切事物之中;陰 *** 有屬性,應該說,陰陽是矛盾的子系;母系的外延大,子系的外延小,屬於子系的就一定屬於母系,屬於母系的,不一定屬於子系,所以,陰陽不是存在於一切事物之中。 左與右是一對矛盾,左與右能分陰陽呢?左具有運動著的、外向的、上升的、溫熱的、明亮的等屬於陽的特性嗎?右有靜止的、內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等屬於陰的特性嗎?左與右不具有陰陽屬性,因而不能分陰陽。所以,中醫界普遍認為陰陽無處不在是錯誤的,並且,已經造成瞭一定的混亂。打比方說,傳統認為,左為陽右為陰;但張景嶽著《質疑錄》明確提出:「左腎主真陰,右腎主真陽。」 著《景嶽全書》說「左歸丸,治腎虛腰痛,真陰不足,壯水之主,以培左腎之元陰,而經血自充。」「右歸丸,治腎虛腰痛,真陽不足,益火之原,以培右腎之元陽,而神氣自強矣。」可見,古代人們對究竟是「左為陽右為陰」還是「左為陽右為陰」並沒有定論;並且,如果說「左肺為陽右肺為陰」,那麼,左肺的左半邊為是否陽,左肺的右半邊是否為陰呢?以此類推,就會產生十分荒謬的結論。所以,不管是「左腎主真陰」,還是「右腎主真陰」,抑或是左腎與右腎不分陰陽,不能憑陰陽學說的推理下結論,隻能靠具體的研究來總結出結論。
中醫陰陽理論采用的是類比推理邏輯,其推理結論多數是或然正確,不是必然正確;所以,隻有臨床經驗富饒的中醫師應用時才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有時也易出錯,至於無臨床經驗中醫學徒則更難把握。如今的中醫院校教材中的中醫陰陽理論與古時候相比,無多大的發展變化,中醫陰陽理論是中醫基礎理論,涉及中醫的各個范疇,以類別推理為基礎的中醫陰陽理論,無疑對現代中醫的發展會起到巨大無比的阻礙作用。
中國古代人們將世界本源歸為5種看得見、摸得著的具體事物,表明那個時候人們對於世界的認識還處在初級階段,但提出五行生克關系,表明五行學說進入具有辯證思維的哲學領域。大自然確實存在著相生相克的關系,人體內也存在著相生相克的關系,但相生相克的關系隻是有時候會按五行生克規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發生,更加的多的相生相克的現象不是按五行生克的規律發生的,所以,五行學說存在明顯的先天不足。將五行學說引入中醫學,把五臟、五腑、五官、五華、五色、五音、五味 、五輸穴等強行套用五行生克規律,必然與人體的生理病理及藥理規律不符。基於五行學說存在巨大有限性,如今還將它納入教材向學生講授,是對學生的不負責任,是對中醫發展的不負責任,是對科學的不敬。
現代科技發展蒸蒸日上,西醫借助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而發展迅速,已進入分子、基因水平,中醫也應與時俱進,陰陽五行理論不能適應現代中醫發展的需要,其先天不足的弊端顯露無疑,中醫陰陽五行理論日益成為當代中醫發展的阻礙。(程鐵兵)
怎樣看待陰陽,五行,八卦對當今社會的作用與影響
八卦、五行、陰陽等來自於到傢學說,三者著重是指:
1。陰陽,有一門陰陽學說,可將宇宙間的萬物分為陰和陽。最簡單容易的劃分是將動、強、旺分為陽,靜、弱、衰分為陽。但陰陽之間會轉變。
2。五行,亦有一門五行學說。可把萬物分為五行。五行一般是指:木、火、土、金和水,而五行又可分為陰陽。在中醫學中並且也將五臟六腑分作五行。
3。八卦,是陰陽、五行的延續,也或將萬物分作為八卦。八卦是:乾、坎、艮、震、巽、離、坤和兌。八卦通常運用在方位、測卦、風水等科目上。而最能將八卦發揮得淋漓盡致是梅花易數這學科。
八卦、陰陽、五行三者間的大體關系:五行八卦中可分陰陽,八卦中可分五行。但一般沒有五行分八卦,陰陽分五行或八卦之說。
道傢的這幾個理論著重是古代人們對天地萬物的探索而總結出的,它反映瞭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一切客觀規律(固然在此刻看來大都是唯心的)。在那個時候社會生產力十分落後,人們對宇宙各式現象無法解釋時,便產生瞭巫術,後又結合瞭巫術的一些思想,形成瞭以上一系列學說。
怎樣評價《內經》中的陰陽五行學說
自西醫學傳入我國,陰陽學說作為方法論在近現代對中醫學是否還具有意義,在學術界就有爭議。五十年代,在中醫科學化的背景下,這一問題更發展壯大成為一場較大規模的爭論。“文革”中,有關教材對陰陽學說大多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樸素唯物主義和自發的辯證法給予定位。“文革”後,隨著新的文化“啟蒙”運動,國外自然科學界的最新觀念被迅速介紹,在中醫界這一事件被作為重新認識中醫的契機。以多學科(如高能物理、模糊數學、系統論、信息論、控制論、耗散結構理論、混沌理論等)研究中醫為名義,對陰陽學說的意義有趨於積極方向的評價。至九十年代,工作仍在繼續。
作為生理、病理、診療模式的陰陽學說研究:陰陽的對立統一模式,在中醫臟象、生理、病理、診斷、治療、預後等方面均有明確的運籌使用。“人生有形,先別陰陽。”“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陰陽的對立消長,依存互根,相互轉化規律在以前易被看作隻不過是一種思辯理論。陰陽模式的現代研究開展較多的是從cAMP/cGAP來研究其物質基礎。1973年,國外學者Goldbeigfirst of all提出人體信息傳遞的第2信使系統cAMP/cGAP兩種環核苷酸之間存在著類似陰陽的關系,多數以cAMP為陽,cGAP為陰。上海內分泌研究所鄺安坤1978年在《中華內科雜志》上發表“陽虛病人內分泌,免疫和環核苷酸變化的初步觀察”,經20多種疾病的研究,證實瞭這一學說,從而引起對陰陽學說關系模式的重新肯定。1979年上海第2醫學院夏宗勤在《中醫雜志》發表“中醫‘虛證’理論的初步探討(陰虛和陽虛病人血漿環核苷酸含量變化的比較)”一文,指出陰虛時,cAMP含量明顯增高,cAMP/cGAP比值無明顯降低;而陽虛病人,cGAP含量明顯增高,cAMP/cGAP比值明顯降低。1980年陳奇在江西中醫藥雜志上發表“cAMP、cGAP與中醫陰陽學說”的文章。隨後在各類證候如陰陽虛證,氣血虛證,寒熱證等開展瞭與cAMP/cGAP變化的相關研究。在對臨床辨證為陰虛、陽虛的病人所作大量工作表明,陰虛時主要為cAMP升高;陽虛時主要為cAMP/cGAP的比值降低。
作為有特定生理、病理、診療含義的陰陽學說的研究:即一般稱為陰氣、陽氣的研究。這一方面又有整體的陰氣陽氣和具體臟腑的陰氣陽氣的不同,後者可參見證候研究部分。二者的根本是一致的,從具體的研究內容看,整體的陰氣陽氣和具體臟腑的陰氣陽氣之分常常隻是見仁見智之別。此外,寒熱的研究與陰陽學說研究亦有密切關系,可參照。
五行學說是古時候漢族人民樸素的辨證唯物的哲學思想。將古時候哲學理論中以木、火、土、金、水五類特性及其生克制化規律來認識、解釋自然的系統結構和方法論運用到中醫學而建立的中醫基本理論,用來解釋人體內臟之間的相互之關聯聯系、臟腑組織器官的屬性、運動變化及人體與外界環境的關系。“五行”與“五臟”、“五志”之間存在著相互資生相互制約的密切關系。當五行不能維持相生相克生理平衡狀態時,生克關系即轉為乘(乘虛侵襲,克制太過)侮(被克強勢,反欺侮主)關系,產生對應的關聯性病變。將“五行學說”運用於心身疾病的治療,通過調理情志、巧妙配伍用藥,可促進心身疾病的康復。
五行學說的研究著重是著眼於其方法論意義,而作為生理、病理、診療模式和有特定生理、病理、診療含義的五行學說的研究較少。其發展歷程與陰陽學說同步。五、六十年代對五行學說的研究主要也在於闡述其哲學意義,但已有從控制論角度論述五行學說的論文,如那個時候的《中醫——世界科學史上的奇跡》一文在八十年代有較大作用與影響。在“文革”後的多學科中醫研究中,有關控制論原理與五行學說原理的研究是這一熱潮的肇基,也是其重點。1978年劉冠軍在浙江中醫學院學報上發表“從控制論看中醫五行學說”,這一鉆石的結果之一是顯現瞭對計算機中醫診療系統的大量研究。並形成瞭如宋瑞玉的《控制中醫學》等系統性著作。吉林省中醫中藥研究院王慶文90年代運用計算機控制論原理探討五行學說的科學內涵及在辨證論治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