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風水命理

吉禮指的是什麼五行之禮祭祀(吉禮兇禮軍禮嘉禮賓禮是指的是什麼)

五行 風水命理 03-26

吉禮有什麼含義

(1)、古五禮之一。指祭祀之禮。清 阮元《小滄浪筆談·曲阜》:“乾隆 五十九年,予按試至 曲阜,適逢孟冬上丁,時 衍聖公 憲培 初薨,予以吉禮主祭。”

(2)、指婚禮。亦指舉辦婚禮時所需之物。唐 李復言《續玄怪錄·竇玉妻》:“今夕甚佳,又有牢饌,親戚中配屬,何必廣招賓客,吉禮既具,便取今夕。”

吉禮內容:我國古代宇宙觀最根本的三要素為天、地、人,《禮記·禮運》稱:「夫禮,必本於天,肴於地,列於鬼神」。吉禮為五禮之冠,即祭祀之禮。《周禮·春官·宗伯》記錄載入:「以吉禮祀邦國之鬼、神、示(祇qí)。」為敬奉神與鬼的典禮。

古時候五禮分別指的是什麼

五禮,古時候漢族禮儀總稱。以祭祀之事為吉禮,喪葬之事為兇禮,軍旅之事為軍禮,賓客之事為賓禮,冠婚之事為嘉禮,合稱五禮。

1。吉禮:吉禮是五禮之冠,著重是對天神、地祗、人鬼的祭祀典禮。

2。嘉禮:嘉禮是和合人際關系、溝通、增進感情的禮儀。嘉禮主要內容有:飲食之禮;婚、冠之禮;賓射之禮;饗燕之禮;脤膰之禮;賀慶之禮。

3。賓禮:賓禮是接待賓客之禮。

4。軍禮:軍禮是師旅操演、征伐之禮。

5。兇禮:兇禮是哀憫吊唁憂患之禮。兇禮的內容有:以喪禮哀死亡;以荒禮哀兇札;以吊禮哀禍災;以禬禮哀圍敗;以恤禮哀寇亂。

吉禮的基本內容

吉禮是五禮之冠,著重是對天神、地祇、人鬼的祭祀典禮。即祭祀天神、地祇、人鬼等的禮儀活動。如郊天、大雩、大享明堂、祭日月、大蠟、祭社稷、祭山川、籍田、先蠶、祭天子宗廟、袼禘、功臣配享、上陵、釋奠、祀先代帝王、祀孔子、巡狩封禪、祭高禖等。歷代興革不一,但極其統治階級所註重和重視。《周禮。春官。大宗伯》:“大宗伯之職,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祇之禮,以佐王建保邦國,以吉禮事邦國之鬼神祇。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實柴祀日月星辰。。。。。。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嶽,以貍沉祭山林川澤。。。。。。以祠春享先生,以嘗秋享先王,以烝冬享先王。”《通典。禮六六》:“大唐開元年之制五禮,其儀百五十有二。一曰吉禮,其儀五十有五:一,冬至祀昊天於圓丘;二,正月上辛祈谷於圓丘;三,孟夏雩祀於圓丘;四,季秋大享於明堂;五,立春祀青帝於東郊。。。。。。五十五,王公以下拜掃、寒食拜掃。”

主要內容有:

(一)祀天神:昊天上帝;祀日月星辰;祀司中、司命、雨師。

(二)祭地祇:祭社稷、五帝、五嶽;祭山林川澤;祭四方百物,即諸小神。

(三)祭人鬼:祭先王、先祖;禘祭先王、先祖;春祠、秋嘗、享祭先王、先祖。

吉 禮

我國古代宇宙觀最根本的三要素為天、地、人,《禮記·禮運》稱:「夫禮,必本於天,肴於地,列於鬼神」。吉禮為五禮之冠,即祭祀之禮。《周禮·春官·宗伯》記錄載入:「以吉禮祀邦國之鬼、神、示(祇qí)。」為敬奉神與鬼的典禮,祭祀對象分為人鬼、天神、地示等三類。主要有祭天地、祭日月星辰、祭先王、祭先祖、祭社稷、祭宗廟等禮儀活動。

天神

祀天神時,隻能由天子來祭祀,受祀的天神不但多,而且有尊卑之別,第1等為昊天上帝,或稱天皇大帝、百神之君等。天子選擇在冬至這天,陰盡陽生之日,在國都南郊圜丘圓形的祭天之壇(陰陽五行中南方為陽位),祀昊天上帝。第2等為祀日月星辰。日月為天之明,星辰指「五緯」(金、木、水、火、土五行)以及十二辰和二十八星宿,即與民生關系最為親密的天體;第3等祀除第2等之外,凡是職所有司、有功於民的列星,如司中、司命、風師、雨師等。

此外還有祈谷於天的雩(yú)祭。雩祭分為「常雩」和「因旱而雩」兩種。常雩為固定的祭祀,即便沒有水旱之災,都會在固定的時間進行祭祀。常雩的時間,《左傳》曰「龍見而雩」。所謂「龍見」,是指蒼龍七宿在建巳之月(夏歷四月)昏時出此刻東方,此時萬物始盛,急需雨水,故每一年此時有雩祭。「因旱而雩」是指因旱災而臨時增添的雩祭,多在夏、秋兩季,雩祭的對象,除上天外,還有「山川百源」即地面上所有的水源。

祀天神的各式儀式與祭祀用品都經過精心設計,一名一物,無不含著深意和敬意,在祭天儀式中,通過虔誠地祈福,希望天地平安、五谷豐登、國泰民安。

地示

“示”通“祇”。地祇,地神。【《周禮·春官·大宗伯》:“掌建邦國天神、人鬼、地示之禮。” 《經典釋文》“示,或本作祇。”鄭玄註亦作隻。《說文·示部》:“祇,地祇,提出萬物者也。”】此乃地祇之本字。

遠古時已有對土地的崇尚,大地生長五谷,養育萬物,猶如慈愛的媽媽,於是,古時候有「父天而母地」的講法。祭地示時,也按照尊卑分為三等。第1等為社稷、五祀、五嶽。社為土地,稷為百谷之主;五祀在此乃五行之神;五嶽為東嶽泰山、南嶽衡山、西嶽華山、北嶽恒山、中嶽嵩山,此五山被看作是天下五方的鎮山。第2等為山林、川澤。此類祭祀的對象還包括社稷、城隍、四方山川、五祀、六宗等,主要祭祀四方的大河、大山;第3等是四方百物。所謂四方百物指的是,掌管四方百物的各式小神,包括戶、灶、霤(liù)、門、行等五祀。《禮記·月令》說,春祀戶,夏祀灶,中间位置祀中霤,秋祀門,冬祀行。此五者與人們的活法息息相關,厚於民生,故要祭五者之神。

人鬼

祭祀人鬼,著重是對祖先的祭祀。祭必於廟,《禮記·王制》記錄載入:「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合而為七。諸侯五廟,二昭二穆,與太祖之廟合而為五。大夫三廟,一昭一穆,與太祖之廟合而為三。士一廟。庶人祭於寢。」昭、穆是指宗廟的排列次序,各個廟都向南,昭廟在左,穆廟在右,依次排列。

《詩·小雅·天保》雲:「禴(yuè)祠嘗烝,於公先王。」禴、祠、嘗、烝分別為春夏秋冬四時的祭名,所謂四時祭,就是每逢歲時之首,用時令蔬果祭祖。對父祖的祭祀還大量集中於喪禮中,有奠、虞、卒哭、袱、小祥、大祥、禫(dàn)等名目,甚為復雜,並包括歷代帝王、先聖先師、賢臣、先農、先蠶、先火、先炊、先醫、先卜等。

關於先聖先師的祭祀,我國古代註重和重視禮教,對於在倫理教化上有突出表現者,即所謂「禮樂讀書」之官,國傢將其納入祭奠「先聖先師」的祀典。最初的祭奠沒有特別規定的對象,至漢代,先聖定為周公,孔子定為先師。到唐太宗時期,從國學角度出發,尊孔子為先聖。從此以後,孔子在國學祭祀中的獨尊地位再也沒有變化。配享先師的人,後來漸漸增添到四配、十哲。四配為顏回、曾參、子思、孟軻,十哲指顏回、閔子騫、冉伯牛、仲弓、宰予、子貢、冉有、季裡、子遊、子夏(後來顏回升為配享後,升顓孫師為十哲之一)。他們都是孔門弟子中非常出色的人。到清代,增添有若和朱熹為十二哲。此外,在孔廟中還有那麼一些受祭者,他們的級別不夠於四配、十二哲,被叫作先賢(仍為孔門弟子)、先儒(歷代儒傢傑出學者)。祭祀這幾個先聖先師的地點在學宮孔廟,每一年春秋行祭祀大禮。

古時候五禮分別指的是什麼

古時候五禮分別指吉禮、嘉禮、賓禮、軍禮、兇禮。

1。吉禮

吉禮是五禮之冠,著重是對天神、地祗、人鬼的祭祀典禮。主要內容如下:

1。祀天。主要包括:圜丘祀天;祈谷,大雩,名堂;祭祀五帝;祭祀日月星辰。

2。祀地。主要包括:方丘祭地,四望山川;封禪;祭祀社稷之神。

3。宗廟祭祀

4。其他祭祀。主要有祭祀帶帝先王;祭祀先聖先師;籍田與享祀先農之禮,親桑和享祀先蠶之禮;享祀先醫,高禖(祈子之禮);臘祭等。

2。嘉禮

嘉禮是和合人際關系,溝通、增進感情的禮儀。《周禮》說,嘉禮是用來親萬民的,主要內容有,飲食之禮,婚冠之禮,賓射之禮,饗燕之禮,脤(社稷祭肉)膰(宗廟祭肉)之禮,慶賀之禮。

3。賓禮

賓禮是接待賓客的禮儀。《周禮、春官、大宗伯》說:以賓禮親邦國,這裡講天子與諸侯以及諸侯國之間交際之禮。賓禮包括:

春見曰朝,夏見曰親,秋見月覲,東見曰遇,時見(有事而會)曰會,殷見(諸侯同聚)曰同,時聘(有事而派遣使者存問看望)曰問,殷覜(多國使者同時聘問)曰視。

具體來講,大體包括:朝覲之禮,會同(會盟)之禮,諸侯聘於天子之禮,諸侯遣使交聘之禮,相見禮。

4。軍禮

軍禮是師旅操濱、征伐之禮。《周禮、春官、大宗伯》說:以軍禮同邦國,這裡講的是對那些叛逆不馴的諸侯要用軍禮使其服從和同。《周禮》所說的軍禮包括以下內容:

1。大師之禮,用眾也,指軍隊的征伐行動;

2。大鈞之禮,恤眾也,指均土地、征收賦稅;

3。大田之禮。簡眾也,指定其狩獵;

4。大役之禮,任眾也,指營造、修造土木工程;

5。大封之禮,合眾也,指勘定封疆,樹立界標。

5。兇禮

兇禮是哀憫吊研憂患之禮。《周禮、春官、大宗伯》說:以兇禮哀邦國之憂。兇禮的內容主要包括:以喪禮哀死亡,以荒禮哀兇札,以吊禮哀禍災,恤禮哀寇亂。

古時候禮儀文化,“五禮”是哪五禮?

古時候五禮指的是:祭祀為吉禮,喪葬之事為兇禮,冠婚之事為嘉禮,賓客之事為賓禮,軍旅之事為軍禮。

國學經典之五禮

國學經典之五禮

中國,從古至今就是禮儀之邦。《論語》中也說到:“不學禮,無以立”,可見文明禮儀對俺們文化的重要程度。講文明、重禮儀,是我們的優良傳統、是做人的基本品質。那麼,你曉得禮儀的起源是怎樣的嗎?凡事都要遵循從無到有的過程,禮儀文化也不例外。古時候的禮分兩種:一是指典章制度,打比方說夏禮、周禮等;二是指人們的行為規范、禮節。春秋之後,古時候的禮儀基本被廢棄,禮傢整理之後,並加以系統匯總,歸納為五大類以吉、兇、賓、軍、嘉為類目名稱,總稱為“五禮”。以下是我為各位帶來的關於五禮的知識,歡迎閱讀。

五禮之吉禮

吉禮是五禮之首。古代人們祭禮為求吉祥,故稱吉禮,著重是對天神、地祗、人鬼的祭祀典禮。

《周禮春官大宗伯》雲“以吉禮事邦國之鬼神示(祇)”,將祭禮對象分為天神、地祗、人鬼三類,每類之下又細分若幹等。

祀天神:主要包括祭昊天上帝、日月星辰、司中、司命、雨師等。

註意和提防:古時候隻有天子可以祭天。

祭地祗:主要包括祭社稷、五帝、五嶽;祭山林川澤;祭四方百物,即諸小神。

祭人鬼:主要包括祭先王、先祖,祭祀必須在宗廟之中。

五禮之兇禮

兇禮,是用於吊慰的禮儀活動。

兇禮主要包括:

喪葬禮:對死者預示哀痛與哀悼之情的禮儀。

荒禮:遇見饑荒年或瘟疫流行時,統治階層表達體察災情、與民同苦之意的禮儀。

吊禮:當他國或他人遭受自然災害後,統治階層派人慰問的禮儀。

恤禮:鄰國遭亂時,統治者派人慰問的'禮儀。

袷禮:當他國遭敵人襲擊而殘破後,同盟諸侯籌集財物予以援助的禮儀。

兇禮多指喪葬、持服、謚號等禮儀,現多指不吉利的事發生後所用禮儀。

五禮之賓禮

賓禮,具體而言,是諸侯朝見天子及諸侯間互相拜訪時的禮儀。

《周禮春官大宗伯》雲:“以賓禮親邦。”

天子受諸侯朝覲、天子受諸侯遣使來聘、天子遣使迎勞諸侯、天子受諸侯國朝貢或宴請諸侯(使者)等。

因為賓禮以天子為主,視諸侯為賓,因來賓身份、時間、目的的區別而又各有稱呼,如朝、覲、宗、遇、會、同、問、視等。

古時候賓禮的主要意義是維護邦交,而隨著“邦國”的不復存在,賓禮的意義亦有所改變。

後世則將皇帝遣使藩邦,外來使者朝貢、覲見及相見之禮亦納入賓禮領域。

G20峰會時期,所奏演的《呦呦鹿鳴》也是屬於賓禮的一種。現今,早已飛入尋常百姓傢瞭。

五禮之軍禮

軍禮,是指軍隊操練征伐之禮,與戰事相關。

《周禮春官大宗伯》雲:“以軍禮同邦國。”

《周禮》所說的軍禮包括:

大師之禮:召集和整頓軍隊。

大均之禮:校正戶口,調節賦征。

大田之禮:檢閱車馬人眾,親行田獵。

大役之禮:因建築城邑征集徒役。

大封之禮:整修疆界、道路、溝渠。

此外,如校閱、刑賞、獻俘、凱旋、馬政等也都屬於軍禮之列。

五禮之嘉禮

嘉禮,是指和諧人際關系、溝通、增進感情的禮儀。

《周禮春官大宗伯》雲:“以嘉禮親萬民。”

嘉禮主要內容有:

飲食之禮:宗族內部通過聚酒飲食以加深聯絡和感情。

婚、冠之禮:古時候男女成人後的加冠、加笄及婚禮。

賓射之禮:射擊比賽的禮儀。

饗燕之禮:國君宴飲及設宴款待賓客的隆重禮儀。

賀慶之禮:對有愛情婚姻甥舅關系的異姓之國,在其有喜慶之時,致送禮物,以示祝賀。

五禮是我國古代禮儀的總稱,其可謂之中國禮儀的起源,後世在此基礎上衍變出來瞭很多其他別的禮儀。

時到現在日,因為各式原因,丟失瞭許多可以承載中國人民人文品格和精神氣度的傳統。儀禮就是其中的一個。

禮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要素,是一種寓教於美的文明教化方式,有著民族專有的人文傳統。

如今時代不同,對古代人們追求的禮儀不需要完全生搬硬套,然而依照“禮”的內涵,恭敬而恰如其分地發揚,對中華傳統文化來講便是一種可貴的傳承。

;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