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奇緣的人物性格(冰雪奇緣安娜的品德性格特征)
冰雪奇緣人物有哪些
《冰雪奇緣》人物有:
1。安娜
是迪士尼動畫電影《冰雪奇緣》中的女主角,阿倫戴爾的小公主,她生性活潑開朗,有點熱情一根筋,但實際細膩體貼,對傢人與朋友極其註重和重視。
2。艾莎
是迪士尼3D動畫電影《冰雪奇緣》的女主角之一,安娜的姐姐,阿倫黛爾王國的長公主,其人物原型為安徒生童話《冰雪女王》中的冰雪女王。她外表高貴優雅、冷若冰霜,她天生擁有呼風喚雪的神奇魔力,因無法控制作方法力差點害死妹妹安娜,從此封閉自己。
3。克斯托夫
是一個野外生存者,他居住在雪山的山頂,以采集冰塊銷售給阿倫黛爾王國為生。克斯托夫不修邊幅,強壯而威嚴,有著本人的生活原則。
4。漢斯
是一位來自鄰國的英俊王子,來阿倫黛爾參加艾莎的加冕禮。漢斯聰明、善解人意且文質彬彬。(其實也就是說為瞭奪取阿倫戴爾的王位,好使自己當上國王)。
5。雪寶
他叫奧洛夫在電影中主要角色艾莎的童年時期裡首次出現,後在艾莎躲進雪山時,無意中創造瞭雪寶並付與其生命,性格善良,熱情,富有幽默感。
冰雪奇緣簡單介紹50字以內
《冰雪奇緣》(Frozen),2013年迪士尼3D動畫電影,迪士尼成立90周年紀念作品,改編自安徒生童話《白雪皇後》。影片講述自幼擁有冰雪魔力的王後艾莎由於一次意外令本人的王國——阿倫黛爾永久地被冰天雪地覆蓋,為瞭尋回夏天,艾莎的妹妹——小公主安娜和山民克裡斯托夫以及他的馴鹿搭檔組隊出發,為展開一段拯救王國的歷險。
望采納
十二星座在冰雪奇緣裡各是誰?
射手座,艾莎。金牛座,克裡斯托弗。安娜,雙子座。威斯頓公爵,處女座。漢斯,摩羯座。雪寶,雙魚座。
冰雪奇緣喜歡艾莎,不喜歡安娜,感覺安娜性格很招人煩?
由於更加的多小朋友更喜歡艾莎,冰雪女王還有魔法,安娜相比之下不如艾莎漂亮也沒有魔法
電影《冰雪奇緣》裡的主角好像是安娜,可為啥艾爾莎卻更受歡迎?_百度。。。
由於大傢更喜歡艾莎的姐姐啊,她保護著大傢,所以大傢喜歡她。
迪斯尼《冰雪奇緣》“Let it Go" 分析
(此文含劇透。請先去觀賞《冰雪奇緣》之後再閱讀)
迪斯尼的最新電影“Frozen”好評如潮,其中歌曲 “ Let It Go ” 是影片一大亮點。不信的話—— 維基 看看,一如往常那是種簡單背景搜尋的好地方。我還在和自己辯論:Elsa是還是不是我最愛的心愛的迪斯尼角色,以及 “Let It Go” 是還是不是我最愛的士尼歌曲——時間會證明一切,但目前我的答案都傾向“是”。在我的Google搜索歷史中,有著諸如 “Let it go太棒瞭” 和 “Frozen Let it go分析” 的搜尋記錄,但目前仍無滿意的結果。於是我決定自己來寫這一篇。
有關於 “Let It Go” 的書寫已經有許多,並已形成一種典型的建議:認為這首歌曲是關於“解放”或“培力”,是關於Elsa找到名符其實的自我,而且那是從充滿恐懼與束縛的活法中解脫以後的歡騰慶祝。盡管大體上這所有的都是對,但要是分析停留在那,就會錯過瞭歌曲名符其實的深度和幽微之處。是的,這首歌是關於培力,但也是蘊含瞭悲劇,憤怒,痛苦,以及自我欺騙在其中,而且那樣的成分更加的多。那而不是Elsa在標榜著她的自我認同和魔力——正好相反,在歌曲的結尾部分,她處於瀕臨失去自我的極大危險中。這首歌的確帶她走出低谷,但也卻把她推上瞭一個有濕滑斜坡的高聳絕壁,她處在掉入 絕望谷底 ,以及滑出 道德邊界 的危險。這首歌的潛力不隻在於它怎樣正面地鼓舞人心,而是它怎樣完美地貼合整體敘事,以及在多大程度上發展出Elsa深具魅力,使人產生共鳴(compelling, relatable)的人物性格
(在此,附上相關 視頻 和 歌詞 ——後文將會經常引用)
first of all,來思索這首歌被安置在電影裡的具體位置。Elsa剛從本人的加冕晚宴中脫逃,並且也剛讓Arendelle陷入永恒的冬天。這首歌曲本身標識著 第1幕 的結束。可這故事才剛要開展,因此這不或許是Elsa角色發展的終點——事實上它隻是開頭部分的結束(the end of the beginning),而且這首歌的主要功能是在奠定Elsa必須經歷的沖突——在故事結束前她要面對的心魔。實際上,接著下面的故事發展,相當大的程度地是在否定反轉她歌裡最得意的那幾句歌詞。想一想接著下面這幾段:
Elsa唱瞭好幾次,“Let the storm rage on”(就讓風暴肆虐吧),這是指她內心的風暴(在整首歌的過程中,天氣可說大體穩定)。她也唱到,她此刻自由瞭。她試圖說服自己可以和內心的漩渦共處。可是,就在下一幕 “ For The First Time In Forever (Reprise) ” 裡頭,Elsa終於面對她為Arendelle帶來的問題,那進一步把她逼向絕望,並唱出 “Oh, I'm such a fool, I can't be free / 非也 escape from this storm inside of me”(噢,我以為的自由原是愚不可及/無法從這內心風暴中逃離)。因此才不過一幕,她就收回瞭曾說過的話。她,實際上,還未得到自由,而且也沒能和她心中的狂亂風暴和平共處。
在 “Let It Go” 裡,接在“Let the storm rage on”後面的是"The cold never bothered me anyway"(反正寒冷從來奈何不瞭我)——這句歌詞很多人記得住,由於它被唱瞭兩次,而且是以截然不同的形式,加上還是整首歌的最後一句。當然,從字面上來看,身為冰雪女王的Elsa實在不受低溫困擾。但若從另一層意義來體會 “寒冷”的話,她還是相當畏懼的。無法控制的魔法施放仍然是故事裡一大問題,況且在完成冰宮以後,她也一直要到影片的最後,才終於再次能夠快樂地施展魔法。 (譯註:作者此處的寒冷可能指的是魔法)
最要緊的是,與眾人隔離的“寒冷”,其實也就是說一直是她心中最深處的困擾。請回想她在歌曲終結時的行為,在唱完最後一句 "The cold never bothered me anyway" 之後:她轉身猛地關上瞭新城堡的大門,一如她在Arendelle所作所為。她仍然用著加冕儀式前的方式方法來處理問題:她以為隻要把在別人排除在外——要是那還不足夠的話,隻要她保持的距離夠遠夠絕夠孤獨——那她就會沒事。但這其實也就是說與電影的中心思想截然相反——她真正需要的是被愛的溫暖擁抱,而非被孤寂的寒冷困擾。因此在她真正丟棄這詭詐,且幽微的歌詞/主張以前,影片是不能完結的,她也隻在結束前的高潮才做到瞭這點。在那以前,Elsa一直在自我欺騙。
歌曲中的另一個自我欺騙,是當她說 “You'll never see me cry”(你永久不會看見我哭泣)的時刻。不管是這句還是 “the cold never bothered me anyway”,皆是一堆人們在試圖自我安慰時候才會說的話,真正做得到的人常常沒必要特別說出口。理所當然,我們在影片的最後看到Elsa抱著Anna哭泣,那是Elsa愛她的最佳見證。再一次,透過否定這句歌詞和撲簌的眼淚,她終於變成瞭想要成為的自己。是透過在片末高潮拒絕,而非擁抱“Let It Go”裡頭那些歌詞的訊息,Elsa才終於找到瞭認同並且接納瞭自我。
其他別的例子俯拾其實就是。Elsa唱瞭 “here I stand, and here I'll stay”(我在此立足,並從此停留),以及 “I'm never going back”(我頭也不回)。不過當然,她還是回去Arendelle瞭。最後她離棄瞭那座冰宮(但維持瞭新裝和發型)。她唱到:“That perfect girl is gone”(那完美女孩已不復返),但在影片最後,她確實在地變成瞭自己內心期盼的完美女孩——能夠全面控制魔力,同時又受到妹妹和人民的愛戴。她唱到 “the past is in the past”(過去已成過往),可是她的最終救贖是透過與妹妹的關系而來,而那是源自Elsa最深沉的過去。
歌詞的部分最後再說幾句,試想想歌名本身,不斷重復的 “Let It Go”(放開手),她究竟放開瞭什麼?first of all也是最明顯的,是指Elsa放開她對自己一身力量的限制,去“see what [she] can do / to test the limits and breaking through”(看看【她】可以做什麼/去測試和突破極限)。這是歌曲中的正面元素,但不幸也是絕大都聽眾緊抓住,甚至排除瞭當中其他元素的部分。自我培力明顯是件好事。你若仔細留意Elsa演唱時的表情,就會發現隻有圍繞這段歌詞的幾十秒她是真心地快樂。自我培力,雖說是好事,不過也不無危險,就好像緊接的歌詞所所揭示:“非也 right, no wrong, no rules for me"(沒有是非,不問原則)。
說真的,說出這種話以後沒成為壞蛋的角色有多少?就歌曲敘事意義來講,或許這是最淺顯的歌詞瞭。而那正所謂她“放開”的第2件事:她的是非觀,壓在她釋放魔法之上,那個當個 “好女孩” 的規則與限制。目前看來很清楚,過去她受制於一些壓抑和妨礙她的規則,但須知那也是為瞭外人的安全著想。她是要放得多開?隻有某些特別規定的規則嗎?還是全部?一切良善的價值觀?我們不會曉得,但她唱的那 “非也 right, no wrong, no rules for me” 應該敲響瞭觀眾腦中的警鈴。“Let it Go”原初的設定為一首 反派之歌 ,迪斯尼試圖在觀眾的心目中保留Elsa可以是反派的可能性。演來這裡,我們應當要為Elsa的靈魂感到擔憂,而她的接著下面的角色發展,正所謂關於她怎樣從這危機危難中獲得救贖。
Elsa還 “放開” 瞭與人為伴的期盼與欲求。這是 “Let It Go” 的第3層含義。假如上述 “Let It Go” 的第2層含義表達出Elsa的良善遭受侵蝕,那麼這第3層意義就是希望受到瞭侵蝕。第2層含義將Elsa推向邪惡,而第3層含義將她推向絕望。第2層含義可能致使惡行,第3層含義可能致使悲劇。她已經打算要遠離一切所愛,並且try說服自己那樣也很好。
再看一次Elsa唱著 “Let It Go” 時的臉部表情吧,尤其是我上述已經提過的那些歌詞部分。打開視頻,用高清觀看,然後在關鍵時刻將播放速度降到0。25。或是參考我的 Let It Go:Elsa臉部表情研究 。註意和提防她臉上表情幾乎是逐格在迅速變化。她快速的在疏離、痛苦、幸福、真誠的微笑、被痛苦壓垮的雙眉、憤怒、決絕,以及各種這幾個情緒的混合中變換。當中某些最負面的情緒是出此刻Elsa唱出那些幾句最得意歌詞的時刻。動畫師,詞曲作者和歌手非常出色地將上述這幾個濃縮在這精雕細琢、細膩繁復的歌曲中——隻可惜很多人隻簡單地將之看成是一首正面的,帶來力量的歌曲。
“Let It Go” 在告訴觀眾Elsa極有可能陷入邪惡與絕望的同時,也讓她維持一個被充分同情的角色。她的自我培力,固然一方面是好事,不過同時也處於成為惡人或是陷入絕望的邊緣。這使得觀眾既能夠感受到她的心情,可同時我們也對她產生警惕並她感到擔憂。誰沒試過那種隻要拋開他人和道德束縛,就能變得更加強大的念頭呢?誰沒感受過那種明知自己一身實力,卻又無能為力的處境呢?而誰又沒由於上述想法而感覺自己一身靈魂搖搖欲墜呢?由於以上種種原因,盡管隻不過是一個擁有超凡能力的人類,Elsa是《冰雪奇緣》中最真實,最能使人產生共鳴的角色。
在通過 “Let It Go” 設定瞭這絕佳角色以後,接著下面的影片就是關於Elsa怎樣避免這幾個人格崩壞的危機危難而最終成為一個好心的人,並當之無愧地成為作為迪斯尼最有利的電影之一的女主角。有好幾次她在危機危難邊緣——她在驅逐訪客和入侵者時,差點成瞭壞人。她以為Anna已死的時刻,曾一度陷入絕望。但還好透過Anna的深情和外人的幫忙,她最終獲得瞭屬於本人的幸福結局。
我覺得,假如你隻單純地把 “Let It Go” 當成是一首激勵人心的歌曲,那無疑奪走瞭Elsa復雜描繪的絕多數。你把她糟蹋成為一個扁平的角色。假如歌曲是完全積極正面,假如她的靈魂在歌曲終結時不是處在崩壞邊緣,那她的角色就會失去發展的能動性。她就隻會是一個善良,強大,對周圍環境做反應的人。那她就不會在影片最後,徹底地成為一個和影片中段完全不相同的人。要成為一個有血有肉的角色,Elsa的自我培力必須並且也帶來危機危難。
由於從實際生活正所謂如此。我們早已聽說 “能力越強,責任越大”。我們早已聽說 “誰皆能在逆境中挺得直,但你想要測試一自個的性格,就給他權力”。我們都懂 “權力會腐化”。不幸的是,我不常在很多近日得到培力的組織中感受到這種情感感情。總是有很多人侃侃而談,個人培力是多麼的積極正面而且帶來進步。可是卻沒多少人對這幾個人說,能力而不是正義或特權,而一種神聖的力(sacred charge),當用來行善與為善。
感謝主讓我們有瞭Elsa這個完美地上述論點,而且深具魅力的人物。也感謝你迪斯尼,為俺們帶過來瞭為俺們帶瞭瞭美滿的歌曲,無以倫比的角色,以及一部絕佳的影片。
----------------------------------------------------------------------
/01/20註:我寫瞭一個短暫的替代結局來說明Elsa離荒涼和滅亡有多近。她就真的隻差毫秒之遙。你可以 在此 閱讀。請當心——這是個黑暗,悲慘並搭配瞭圖的故事。
/02/03註:此外,請看我的 Let It Go:Elsa臉部表情研究 。有很多Elsa的圖哦!
/02/21註:這是一篇 詞曲作者的訪談 ,當中提及“Let It Go”是Elsa的危機危難時刻,她正與內心的黑暗搏鬥。他們的念頭與我的相當一致。
---------------------------------------------------------------------
原作:NaClhv 翻譯:陽冰
來源網址: An analysis of "Let It Go" in Disney's "Frozen"
*本文為個人憑興趣翻譯共享。若轉載請告訴並保留原網址和譯者署名。
*對翻譯內容有意見前輩朋友,歡迎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