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知天命還是六十知天命(五十知天命還是六十知天命)
一: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隨心所欲,不逾矩。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隨心所欲,不逾矩”之義是:50歲明 白瞭天命;60歲能正確對待各式言論,不覺得不順;70歲能隨心所欲而不越出規矩。
二: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是什麼呢
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欲,不逾矩……”。於是聽過或讀過聖人言的四十歲左右的男人都自詡到瞭“不惑之年”。所謂不惑,不外乎是說把功名利祿、是是非非、恩恩怨怨看淡泊瞭,看透徹瞭,大徹大悟瞭。借用莊周的話說就是“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悠然而已”。不惑不是 說什麼追求也沒有瞭,無所謂瞭,與世無爭瞭,而是說追求開始趨向自我完美的境界。譬如品行、德性、節操等等……。
但就嚴格意義來講,不是所有到瞭四十歲左右的男人都達到瞭“不惑”的狀態,孔聖人是在說自己,本人的人生軌跡。而大都的人的人生軌跡好像更合乎《禮記·曲禮上》的描述。《禮記·曲禮上》雲:“人生十年曰幼,學;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壯,有室;四十曰強,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傳……”。在這兒,人生階段劃分的內涵與孔聖人的劃分內涵大相徑庭瞭。孔子說:四十不惑,禮記則說:四十而壯——當官的年齡;孔子說:五十而知天命——有自知之明瞭,禮記則說:五十服官政——到瞭理應掌握權利的年齡瞭;孔子說:六十而耳順——善意的分析別人的話,有道理的就要接受瞭;禮記則說:六十而指使——到瞭該有資格命令別人的年齡瞭。。。。。
三: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是什麼?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順。
全句是,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意思是我十五歲就立志學習,30歲就能立足於世,40歲遇見事情不再感到困惑,50歲就知道哪些是不能為人力支配的事情而樂知天命,60歲時能聽得進各式不同的建議,70歲可以隨心所欲、收放自如,卻又不超出規矩。
簡單介紹
出自孔子的論語十二章,孔子所說的三十而立中的立,不是指成傢立業,而是在對社會和自己皆有比較明確的認識和理解的基礎上的一種自覺或者相對覺解的意識,是一種自我認知的覺醒。
人過四十,應不再會被外界輕易誘惑。若仍惑於外物,請告知自己,不惑之年,應穩重、重根基、擁有正確的價值觀。
50歲的人生,應徹底瞭解自己瞭,做一個“放過自己”、也不再怨天尤人、而是從容自得地活在眼下的人。
六十而耳順,多少人能夠做到,多少人又能夠從難聽的話中聽出道理。耳順,是一層更高的境界。
70歲明 白瞭隨心而為之,卻斷然不會違反社會規則,因已感悟法、律、道、德,並 不是是管束,而是對你本人的保護。
四: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
此句話之義是:到30歲,知書識理,可以做事合於禮;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八十、九十白發蒼蒼;一百萬壽無疆。
1。出處
源出中國春秋時期一部語錄體散文集《論語·為政》。
2。原文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3。釋讀解義
我十五歲開始有志於學問,到30歲,知書識理,可以做事合於禮,到40歲,對本人的言行學說無庸置疑,到50歲,明 白世事發展的自然規律,到60歲,已能理解和泰然地對待學到的一切,到70歲,可以從心到身自由運作,而又不越出應有的規矩。
更多閱讀:
1。創作背景
在本章裡,孔子自述瞭他學習和修養的過程。這一過程,是一個隨著年紀的增長,思想境界一步步提高的過程。
2。賞析
十五歲到40歲是學習領會的階段;五十、60歲是安心立命的階段,亦即不受環境左右的階段;70歲是主觀意識和做人的規則融合為一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中,道德修養達到瞭最高的境界。
孔子的道德修養過程,有合理因素:第1,他看見瞭人的道德修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擊,要經過長久的學習和鍛煉,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第2,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覺地遵守道德規范,並不是勉強去做。這兩點對每個人都是適用的。
3。作者簡單介紹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即農歷八月廿七~ 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即農歷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漢族,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市南辛鎮)人,先祖為宋國(今河南商丘)貴族。春秋末期的思想傢和教育傢、傢,儒傢思想的創始人。
五: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隨心所欲,不逾矩。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隨心所欲,不逾矩”之義是:50歲明 白瞭天命;60歲能正確對待各式言論,不覺得不順;70歲能隨心所欲而不越出規矩。
六:30而立,40而不惑,50而知天命,60而耳順。
此句話之義是:30歲明 白瞭禮,言行都很得當;40歲可以成為知者,無所迷惑;50歲明 白瞭天道物理的本質規律。
出處:孔子《論語·第2章·為政篇》
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釋讀解義:
孔子說:“我十五歲開始有志於做學問,30歲能單獨做某一件事情 ,40歲(遇事)能不迷惑,50歲知道哪些是不能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60歲能聽得進不同的建議,到70歲才做事才能隨心所欲,不會超過規矩。”
拓展資料: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栗邑(今河南夏邑),我國古代思想傢、教育傢,儒傢學派創始人。
孔子開創瞭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他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三年,晚年修訂《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孔子是那個時候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
該書被奉為儒傢經典。 孔子在世時就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更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皆有深遠的作用與影響,其人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隨著孔子作用與影響力的擴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為和中國祖先神祭祀同等級別的“大祀”。
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網頁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