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幹地支紀年法查詢表(幹支紀年查詢表)
天幹地支怎麼排年份
天幹地支簡稱幹支,是夏歷中用來編排年號和日期用的。
天幹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稱天幹;地支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也稱十二地支。幹支還是陰陽之分:甲、丙、戊、庚、壬為陽幹,乙、丁、己、辛、癸為陰幹;子、寅、辰、午、申、戌為陽支,醜、卯、巳、未、酉、亥為陰支。以一個天幹和一個地支相配,排列起來,天幹在前,地支在後,天幹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陽幹配陽支,陰幹配陰支(陽幹不配陰支,陰幹不配陽支),共有六十個組合,稱為“六十甲子”。我國人民過去就是以六十甲子循環起來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的。
1、甲子 2、乙醜 3、丙寅 4、丁卯 5、戊辰 6、己巳 7、庚午 8、辛未
9、壬申 10、癸酉 11、甲戌 12、乙亥 13、丙子 14、丁醜 15、戊寅 16、己卯
17、庚辰 18、辛巳 19、壬午 20。癸未 21、甲申 22、乙酉 23、丙戌 二十四。丁亥
25、戊子 26、己醜 27、庚寅 28、辛卯 29、壬辰 30。癸巳 31、甲午 32、乙未
33、丙申 34、丁酉 35、戊戌 36、己亥 37、庚子 38、辛醜 39、任寅 40。癸卯
41、甲辰 42、乙巳 43、丙午 44、丁未 45、戊申 46、己酉 47、庚戌 48、辛亥
49、壬子 50。癸醜 51、甲寅 52、乙卯 53、丙辰 54、丁己 55、戊午 56、己未
57、庚申 58、辛酉 59、壬戌 60。癸亥
幹支紀年法
如甲子為第1年,乙醜為第2年,丙寅為第3年……六十年為一周。一周完瞭,再由甲子年起,周而始,循環下去。例如1929年是農歷己巳年,1930年是農歷庚午年……到1989年又是農歷己巳年。我們在日歷上看見的己巳年、庚午年,就是按幹支紀年這一個方法排列下來的。陽歷年份除以60的餘數減3便得該年農歷幹支序號數,再查上面的幹支便是幹支年紀。假如序號數小於、等於零則於支序號數加60。例如,求1991年幹支;1991÷60=33餘11,年幹支序號數=11-3=8。查幹支表知該年為辛未年。又如求1983年幹支:1983÷60=33餘3,幹支序號=3-3=0,加上60,查幹支表知該年為癸亥。
幹支紀月法
幹支紀月法未普遍實行,主要為星相傢推算八字用。其方法為: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為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為甲寅。正月之幹支知道瞭,其餘月可按六十甲子的序推知。
幹支紀日法
甲炎瞭第1日,乙醜為第2日,丙寅為第3日……60日為一周。一周完瞭再由甲子日起,循環往復,循環下去。例如農歷己巳年(1989年)正月初一是丁酉日,初二是戊戌日……到三月初七恰巧是60天,因此三月初二又是丁酉日。
幹支紀時法
一天中時辰的地支也是確定的,所以24小時配十二地支,由夜間十一點至一點為子時,一點至三點為醜時,其餘照推。時的天由該日所對天幹推求,其歌戾如下:
甲己還生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從戊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發,壬子是真途。
即若該日是甲或己的,在子時上配上甲為甲子;日是乙或庚的,在子時上配上丙為丙子;丙辛日子時配上戊為戊子;丁任日為庚子;戊癸日為壬子。知道瞭子時的幹支,便可推知其餘。
年份與天幹地支對應表
1977年月份與天幹地支對應表 1977年假如在立春前是丙辰年,立春後是丁巳年
12生肖與天幹地支一一相呼應之關系,還有怎樣計算是什麼年份?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10天幹
子 醜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12地支以地支來代之生肖:子(鼠) 醜(牛) 寅(虎) 卯 (兔)辰(龍) 巳 (蛇)午(馬) 未(羊) 申 (猴)酉(雞) 戌(狗) 亥(豬)依次對應。 天幹地支紀年: 1 ~10 甲子 乙醜 礎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11~20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醜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21~30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醜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31~40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醜 壬寅 癸卯 41~50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醜 51 ~60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用六十甲子依次紀年,六十年一個循環。幹支紀年法的新一年由立春開始。公元紀年的一年以立春為界前後分屬不同的幹支紀年。
要是到是什麼年,可以看紀年法倆字後面的地支是什麼字,如是“子”便是鼠年 以此類推。
天幹地支之時間換算 公元推算幹支方法:註意和提防,此處的西元年的幹支,僅預示此西元年立春(2月4日左右)至下一個西元年立春(2月4日左右)之間的回歸年幹支。例如2023年的乙未年預示(2023年2月4日――2023年2月4日) 天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序數123456789101112地支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醜天幹序數按:1(甲),2(乙),3(丙),4(丁),5(戊),6(己),7(庚),8(辛),9(壬),10(癸)地支序數按:1(寅),2(卯),3(辰),4(巳),5(午),6(未),7(申),8(酉),9(戌),10(亥),11(子),12(醜)年幹支推算:①年幹公式:年幹=年份個位數- 3 (適合使用於任何西元年,個位數小於3,借10)②年支公式:年支=(年份+7)÷12餘數(整除餘0,即餘12=醜)③年支簡化:(西元年末二位數-1)-12*N=年支(適合使用於20世紀,即1900―1999年)(西元年末二位數+3)-12*N=年支(適合使用於21世紀,即2000―2099年)例:求2023年幹支?解:2023年幹=5-3=2,2=乙,故2023年天幹為乙2023年支=15+3-12=18-12=6,6=未,故2023年地支為未綜上,2023年幹支為乙未例:求公元189年幹支?解:189年幹=9-3=6=己,189年支=(189+7)/12餘4=巳,189年幹支為己巳月幹支推算:①月幹公式:月幹=年幹x2+月支 (和超過10,直接取個位數)②簡化公式:(和取個位)亥月幹=年幹x2子月幹=年幹x2+1=寅月幹醜月幹=年幹x2+2=卯月幹例:已知2023年為乙未年,求2023年申月天幹?解:2023年乙未年,天幹為乙,乙=2,申=7申月幹=乙x2+申=2*2+7=11,個位=1,1=甲,故申月天幹為甲例:求2012年壬辰年,亥月天幹?解:亥月幹=壬x2+亥=9*2+10=18+10=28,個位=8,8=辛,故2012年壬辰年亥月天幹為辛(註:亥月天幹公式,可直接簡化為:亥月幹=年幹x2)例:求戊子年,子月天幹?解:子月幹=戊x2+子=5*2+11=21,個位=1=甲,故戊子年子月天幹為甲木日元支推算:幹支紀日,民間常常采取元旦幹支推算法,進而推定陽歷某天幹支,因為閏年都是在申子辰年,366天,平年都是365天,天數固定,每月天數也都固定,因此隻要知道元旦的幹支,就能推算出該年各天幹支,距離元旦多少天,減去60倍天數,就能推算出某日幹支。時幹支推算: 天幹(晨子)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夜子)序數-101234567891011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註意和提防:晨子=-1,夜子=11。因子時、醜時是每日的前兩個時辰,順序置前,地支序數也應置前,故將子醜置前:子=-1,醜=0,寅=1,卯=2…子=11。因為子時作為日期分界線,被一分為二,分為晨子和夜子兩個鐘頭,晨子(0點-1點),子=-1。夜子(23點-二十四點),子=11。四柱中,夜子時(23點-二十四點),仍屬於今天,仍用今天日幹。①時支公式:時支=小時÷2-1(小時為偶數),時支=(小時+1)÷2-1(小時為奇數)②時幹公式:時幹=日幹×2+時支 (晨子=-1,夜子=11)例:求1:45,23:43,18:58,0:38時支?解:時支:(1+1)/2-1=0=醜,(23+1)/2-1=11=子,18/2-1=8=酉,0/2-1=-1=子(註:四柱中,生下來時間宜依據出生地所在時區,采用真太陽時。推算時柱幹支,分鐘可以忽視不計,隻用整小時推算)例:求乙卯日17:。。。。。。>>
天幹地支所相應的一天的時間 子23點-1點,,,,醜1-3,,,寅3-5,,,卯5-7,,,辰7-9,,,巳9-11,,,午11-13,,, 未13-15,,,申15-17,,,酉17-19,,,戍19-21,,,亥21-23
怎樣通過年月日時計算對應各自年月日時的天幹地支?舉例說明為啥?如農歷2023年1月21日 直接查萬年歷就好瞭啊,假如您真的要算按60甲子去排啊
如何用天幹地支預示年月日 天幹地支是早在公元前二千六百九十七年,於中華始祖黃帝建國時,命大撓氏窺探天地之氣機,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幹,及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為紀歷之符號。
我國歷法以月球繞地球一周的時間(29、5306天)為一月,以地球繞太陽一周的時間( 365、二十四19 天)為一年,為使一年的平均天數與回歸年的天數相符,設置閏月。據記錄載入,西元前六世紀中國開始采用十九年七閏月法協調陰歷和陽歷。
天幹地支,是過去人建歷法時,為瞭方便做60進位而設出的符號。對古時候的中國人來講,天幹地支之存在,就好像 *** 數字般的單純,而且後來更開始把這幾個符號運用在地圖、方位及時間(時間軸與空間軸)上,因此這些數字被賦於之義就愈來愈多瞭。
古代人們(一說黃帝)觀測朔望月,發現兩個朔望月約是59天的概念。12個朔望月大致上是354天多(與一個回歸年的長度相近似),古代人們所以就獲得瞭一年有12個月的概念。在搭配日記法(十天幹),產生陰陽合歷,發展出如今的天幹地支;較為成熟時應該是在夏商周這些朝代。
天幹地支簡稱幹支,是夏歷中用來編排年號和日期用的。
歷法用天幹、地支編排年號和日期,天幹共十個字,因此又稱為「十幹」,其排列順序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十二個字,排列順序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甲、丙、戊、庚、壬為陽幹,乙、丁、己、辛、癸為陰幹。子、寅、辰、午、申、戌為陽支,醜、卯、巳、未、酉、亥為陰支。
以一個幹和一個地支相配,排列起來,天幹在前,地支在後,天幹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陽幹對陽支,陰幹對陰支(陽幹不配陰支,陰幹不配陽支)得到六十年一周期的甲子回圈。稱為“六十甲子”或”花甲子”。我國人民過去就是以六十甲子循環來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的。
天幹地支這共二十二個的符號錯綜有序,充滿圓融性與規律性。它顯示瞭大自然運行的規律,即時(時間)空(方位)互動,和「陰」與「陽」的效果結果。中國歷法蘊含瞭陰陽五行的思想和自然回圈運化的規律。
年:每個幹支為一年,六十個幹後,又從頭算起,循環往復,循環不息。由甲子開始,滿六十年稱做一甲子或一花甲子。稱為幹支紀年法。
月:正月是由寅開始,每一個月的地支永恒不變,緊接著依次與天幹組合;由第1年的正月丙寅月、二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從甲子月到癸亥月,共六十甲子,剛好五年。
日:由甲子日開始,按順序先後排列,六十日剛好是一個幹支的周期。
時:由甲子時開始,但記時的地支永恒不變,每一天十二個時辰。
1、甲子2、乙醜3、丙寅4、丁卯5、戊辰6、己巳7、庚午8、辛未
9、壬申10、癸酉11、甲戌12、乙亥13、丙子14、丁醜15、戊寅16、己卯
17、庚辰18、辛巳19、壬午20。癸未21、甲申22、乙酉23、丙戌二十四。丁亥
25、戊子26、己醜27、庚寅28、辛卯29、壬辰30。癸巳31、甲午32、乙未
33、丙申34、丁酉35、戊戌36、己亥37、庚子38、辛醜39、任寅40。癸卯
41、甲辰42、乙骸43、丙午44、丁未45、戊申46、己酉47、庚戌48、辛亥
49、壬子50。癸醜51、甲寅52、乙卯53、丙辰54、丁己55、戊午56、己未
57、庚申58、辛酉59、壬戌60。癸亥。。。>>
天幹地支裡對應此刻是什麼時候 子23點-1點,,,,醜1-3,,,寅3-5,,,卯5-7,,,辰7-9,,,巳9-11,,,午11-13,,, 未13-15,,,申15-17,,,酉17-19,,,戍19-21,,,亥21-23
十二幹支時間分別為?
12天幹地支相應的十二時辰:
子時 晚上十一點——凌晨一點
醜時 凌晨一點——凌晨三點
寅時 凌晨三點——早上五點
卯時 早上五點——早晨七點
辰時 早晨七點——上午九點
巳時 上午九點——上午十一點
午時 上午十一點——下午一點
未時 下午一點——下午三點
申時 下午三點——下午五點
酉時 下午五點——夜晚七點
戌時 夜晚七點——夜晚九點
亥時 夜晚九點——夜晚十一點
天幹地支紀年法-換算
第1種算法:
不同的資料算法有所差別,有的會給出公式,但根本上是一回事。這裡介紹一種簡易直觀的算法。first of all給每個天幹、地支一個編號,從頭以4開始依照順序排下去,天幹10後接1,地支12後接1。
以公元年的尾數在天幹中找出對應該尾數的天幹,再將公元紀年除以12,用除不盡的餘數在地支中查出對應該餘數的地支,如此便獲得瞭公元紀年的幹支紀年。如2003年,其尾數為3,相應的天幹為“癸”;以12除2003得166,餘數是11,相應的地支為未。
第2種算法:
1。天幹算法:用公元紀年數減3,除以10(無論商數)所得餘數,就是天幹所相應的位數
2。地支算法:用公元紀年數減3,除以12(無論商數)所得餘數,就是地支所相應的位數
天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我國古代天幹地支紀年法?
幹支(天幹地支)紀年,是指中國紀年歷法,自上古以來就一直使用的紀年方法。幹支是天幹和地支之總稱。把幹支順序相配正好六十為一周,循環往復,循環記錄,這便是俗稱的“幹支表”。幹支紀年以每年以立春進入下一年。
註意和提防:不是以春節為進入下一年,也不是以每年的陽歷一月一號進入下一年的,而是以立春進入下一年。
天幹共十個字,因此又稱為“十幹”,其排列順序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十二個字,因此又稱“十二地支”,其排列順序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甲、丙、戊、庚、壬為陽幹,乙、丁、己、辛、癸為陰幹。子、寅、辰、午、申、戌為陽支,醜、卯、巳、未、酉、亥為陰支。
以一個天幹和一個地支相配,排列起來,天幹在前,地支在後,天幹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陽幹對陽支,陰幹對陰支(陽幹不配陰支,陰幹不配陽支)得到六十年一周期的甲子回圈。稱為“六十甲子”或”花甲子”。我國人民過去就是以六十甲子循環來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的。
年:每個幹支為一年,六十個幹支後,又從頭算起,循環往復,循環不息。由甲子開始,滿六十年稱做一甲子或一花甲子。稱為幹支紀年法。
天幹地支紀年法的順序是什麼?
天幹地支紀年法是中國一種守舊的紀年方法。六十年為一個循環。
其中天幹是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共計十個;地支是指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共12個(與屬相相配合最好記憶)。
天幹地支紀年法從天幹之第1個和地支之第1個開始,其所有順序如下:
1、 甲子 2、乙醜 3、丙寅 4、丁卯 5、戊辰 6、己巳 7、庚午 8、辛未 9、壬申10、癸酉
11、甲戌 12、乙亥 13、丙子 14、丁醜 15、戊寅 16、己卯 17、庚辰 18、辛巳 19、壬午 20。癸未
21、甲申 22、乙酉 23、丙戌 二十四。丁亥 25、戊子 26、己醜 27、庚寅 28、辛卯 29、壬辰 30。癸巳
31、甲午 32、乙未 33、丙申 34、丁酉 35、戊戌 36、己亥 37、庚子 38、辛醜 39、壬寅 40。癸卯
41、甲辰 42、乙巳 43、丙午 44、丁未 45、戊申 46、己酉 47、庚戌 48、辛亥 49、壬子 50。癸醜
51、甲寅 52、乙卯 53、丙辰 54、丁巳 55、戊午 56、己未 57、庚申 58、辛酉 59、壬戌 60。癸亥
此刻這個紀年法在日歷中還和陰歷結合使用。
天幹地支怎麼排年份
天幹地支簡稱幹支,是夏歷中用來編排年號和日期用的。
天幹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稱天幹;地支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也稱十二地支。幹支還是陰陽之分:甲、丙、戊、庚、壬為陽幹,乙、丁、己、辛、癸為陰幹;子、寅、辰、午、申、戌為陽支,醜、卯、巳、未、酉、亥為陰支。以一個天幹和一個地支相配,排列起來,天幹在前,地支在後,天幹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陽幹配陽支,陰幹配陰支(陽幹不配陰支,陰幹不配陽支),共有六十個組合,稱為“六十甲子”。我國人民過去就是以六十甲子循環起來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的。
1、甲子 2、乙醜 3、丙寅 4、丁卯 5、戊辰 6、己巳 7、庚午 8、辛未
9、壬申 10、癸酉 11、甲戌 12、乙亥 13、丙子 14、丁醜 15、戊寅 16、己卯
17、庚辰 18、辛巳 19、壬午 20。癸未 21、甲申 22、乙酉 23、丙戌 二十四。丁亥
25、戊子 26、己醜 27、庚寅 28、辛卯 29、壬辰 30。癸巳 31、甲午 32、乙未
33、丙申 34、丁酉 35、戊戌 36、己亥 37、庚子 38、辛醜 39、任寅 40。癸卯
41、甲辰 42、乙巳 43、丙午 44、丁未 45、戊申 46、己酉 47、庚戌 48、辛亥
49、壬子 50。癸醜 51、甲寅 52、乙卯 53、丙辰 54、丁己 55、戊午 56、己未
57、庚申 58、辛酉 59、壬戌 60。癸亥
幹支紀年法
如甲子為第1年,乙醜為第2年,丙寅為第3年……六十年為一周。一周完瞭,再由甲子年起,周而始,循環下去。例如1929年是農歷己巳年,1930年是農歷庚午年……到1989年又是農歷己巳年。我們在日歷上看見的己巳年、庚午年,就是按幹支紀年這一個方法排列下來的。陽歷年份除以60的餘數減3便得該年農歷幹支序號數,再查上面的幹支便是幹支年紀。假如序號數小於、等於零則於支序號數加60。例如,求1991年幹支;1991÷60=33餘11,年幹支序號數=11-3=8。查幹支表知該年為辛未年。又如求1983年幹支:1983÷60=33餘3,幹支序號=3-3=0,加上60,查幹支表知該年為癸亥。
幹支紀月法
幹支紀月法未普遍實行,主要為星相傢推算八字用。其方法為: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為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為甲寅。正月之幹支知道瞭,其餘月可按六十甲子的序推知。
幹支紀日法
甲炎瞭第1日,乙醜為第2日,丙寅為第3日……60日為一周。一周完瞭再由甲子日起,循環往復,循環下去。例如農歷己巳年(1989年)正月初一是丁酉日,初二是戊戌日……到三月初七恰巧是60天,因此三月初二又是丁酉日。
幹支紀時法
一天中時辰的地支也是確定的,所以24小時配十二地支,由夜間十一點至一點為子時,一點至三點為醜時,其餘照推。時的天由該日所對天幹推求,其歌戾如下:
甲己還生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從戊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發,壬子是真途。
即若該日是甲或己的,在子時上配上甲為甲子;日是乙或庚的,在子時上配上丙為丙子;丙辛日子時配上戊為戊子;丁任日為庚子;戊癸日為壬子。知道瞭子時的幹支,便可推知其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