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八字算命

易经之卦辞是为啥杂乱无章的周易易经测算(卦辞是什么)

周易 八字算命 04-01

传统《易经》晦涩难懂的缘故

阴阳,对中国人来讲既熟悉又遥远。熟悉,是由于传世的阴阳概念的“比喻—类比”的表述方式,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能让中国人感到亲切和易于接受。遥远,是由于《易》事实上是演绎法思维的产物,作为《易》的基础的阴阳,它的"理性的、坚持原则不调和的“表述方式,不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让中国人更加的多时候感到隔膜和难以理解,尤其是在使用归纳法的方法去解读、学习、研究《易》及其相关的知识时,总会遇见这样那样的阻碍,令人在感到晦涩难懂的并 且,还会生出一种难以接近的挫败感。

人类天生拥有各式思维。在一定的环境下,重复使用某种思维,导致某种思维的作用与影响力持续增添,这种思维就会成为这自个的主导思维。打比方说中国人使用的汉字是象形文字,形象思维就是中国人的本质性思维,当象形文字经由“比喻—类比”的方式组成一系列有形象思维特征的主观逻辑性词语,而这几个词语在平时生活中被不断地重复使用,形象思维对人的作用与影响就不断地得到加强,最终成为中国人的主导思维。

主导思维的存在,并不会使非主导思维消失,事实上非主导思维一直跟主导思维一起在推动事物的发展,打比方说本义是思想的“思”字,在组成“思想”、“思念”、“思虑”、“思忖”等一系列与内心活动有关的词语的过程中,非主导思维的直觉思维、逻辑思维是与主导思维的形象思维一起共同推动的:由”思“字萌发”可以组一系列的词语“的想法,这是顿悟的最终,是直觉思维在起作用;打算要组出”与内心活动有关的“一系列词语,需如果想象力的鼓励,这是形象思维在起作用;遵从决定,以终为始,选择适合的字通过“比喻—类比”的方式跟”思“一起组成一系列”与内心活动有关的“词语,推演主导完成的整体过程,这是(主观)逻辑思维在起作用。由于以”思“字为核心的一系列与内心活动有关的词语是通过“比喻—类比”的方式组成的,使用时,在汉语汉字的语境里,更加的多的是形象思维这个主导思维在施展作用与影响力,直觉思维、逻辑思维这两个非主导思维的作用与影响力很弱,几乎可以不计,因 此,我们察觉不出甚至意识未到我们所使用的词语,非主导思维是有贡献的。

每一种思维都会对人产生作用与影响。主导思维对人的作用与影响是长期的,非主导思维对人的作用与影响是有时间限制的。不论是主导思维还是非主导思维,对人的作用与影响也许会给人带来好的最终,也也许会带给人坏的结果。打比方说某个人在主导思维的语境中显得很平庸,不过被非主导思维刺激后可能变总结出类拔萃。因 此,我们没必要纠结主导思维更好,还是非主导思维更好,由于他们共同作用于我们的活法。大家需要做的是:一,提升自主思考能力;二,不要自我设限。

提升自主思考能力  简单地说就是时刻提醒自己遇事先考虑,不要非本能的接受或跟从他人看法、说法和提示,通过思考、剖析、衡量结果的可能性,找出达到完成自己目标的路径;

不要自我设限  就是在心理上不要画地为牢:不要在本人的心里面默认一个“长宽高”,自己限制本人的心理环境,甚至压抑本人的思维,要勇于接受新的事物、新的挑战,为自己的思维更加的多的(信息、经验)养分,叫它们经常性地处在舒展的状态,这样做,在你人生的关键节点上,它们会给你出乎意料的鼓励和引导,让你的一生变得更精,此亦为积极的心态的根本。

阴阳,在地球上给人最直观的就是太阳和月亮的东升西落,以及白天黑夜的交替出现。我们的先祖在观察、记录和研究它们的过程中,在形象思维和汉字汉语语境的双重作用与影响下,通过“比喻/类比—归纳/剖析”的方式发展出了最早的阴阳的概念,并通过引申意义的方式将阴阳概念应用在对自然界中存在的很多对立又相连的现象的解读与解释上,这是很自然的事,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一种习惯。因 此,我们看见《易》的象辞、爻辞、卦辞等文字内容的类比的写法,感到很熟悉,很自然的就用类比的方式方法去解读,可是读进去了却发现不是想象的那样容易理解,而是十分的晦涩难懂。为啥会这样?会不会传世的对《易》的解读和认知事实上是错的?

我需要证据确认我对传统易学的怀疑是对是错,在挑选收集相关证明证据的着手点的过程中,我发现六十四象怎么来、怎么排序,传统易学一直没有定论。孔子是史书记录载入第1个解《易》的人,不过史料却没有“孔子说象”或“孔子解《易》用象”等说法的记录载入(反而有孔子不懂装懂解易说易的记录载入),说明孔子也不了解六十四象怎么来、怎么排序。俺当时想:《易》有象有文,象有六十四象及象名,文有六十四象象名、象辞、爻辞、卦辞。六十四象一定有它排序,而这个排序肯定有它形成的方式方法。可是传统易学里面没有,战国时代的后天易象的由来和宋朝邵雍的先天易象的由来都没有说服力,假如能够找到六十四象怎么来、怎么排序的方式方法,那么这样就可以确认我对传统易学的怀疑的对错,也能确认周文王被拘羑里演易的真实性。于是我从一九九七年开始有针对性的寻找“六十四象怎么来、怎么排序”的证据。二零零三年十一月三日我发现了排演阴阳衍变的方式方法,我排演阴阳衍变,看见了八象、六十四象从一阴一阳两个符号出发、在不断地“溢出—平衡—溢出”中陆续成型,证实了我对传统易学的怀疑是对的。并且,透过阴阳衍变的认识可以知道,传统易学不是认识不算很全面的问题,而是从本质上就错了。

我在从一阴一阳出发,持续的、不间断的演成八象、六十四象后,陆续获得了两个根本性认识。第1个根本性认识是: 六十四象是《易》的基础,没有六十四象就没有依附在六十四象上的象辞、卦辞、爻辞等文字说明内容。如果想读通读明白《易》,first of all务 必要知道六十四象怎么来、怎么排序。 随着钻石的深入又增添了一点: 还要晓得象与象之间是如何一种关联关系 。

第2个根本性认识花了相当的时间才得到。排演阴阳衍变first of all得到的认识是:六十四象是通过推演阴阳衍变的方式方法得到的。可是看象辞、爻辞、卦辞等文字说明内容,撰写的方式方法分明是类比、比喻的方式方法,推演阴阳衍变的方式方法属于演绎法,类比、比喻的方式方法属于归纳法,莫非《易》的撰写同时使用(归纳法和演绎法)两种思维思考方式?此问题使俺困惑了四年多的时间,直到2007年12月中旬的某一天,我在草稿里看见“六十四象是《易》的撰写基础”这一句,困惑才消失,同时获得了第2个根本性认识: 演绎法的思维思考方式才是贯穿《易》 一书的思维思考方式。

综上认知,我本人认为传统易学晦涩难懂的缘故大体有以下三个:

第1个原因  传统易学受“《易》是占筮之书”的传言的作用与影响还算大,以为《易》的象辞、爻辞、卦辞等文字说明内容记录载入了老祖宗的思想,是精华所在,而六十四象是占筮的工具,着重是在占筮时使用,所以在解读和研究《易》时重辞理而轻易象,甚至舍象说辞理。象与理分离或重理轻象,致使象辞、爻辞、卦辞破译出来的内容就好像是无根的浮萍、无魂的文字,总是使人感觉无法把握。

第2个原因  跟中国人惯用的思维思考方式有关系。因为受形象思维和汉字汉语语境的双重作用与影响,再加上人本来的思维惰性,中国人更习惯于用归纳法的思维思考方式通过已知的数据或现象(即发生过的事情)汇总规律,以用于解决现阶段的问题,极少有人愿意盘根问底、探寻本质这种比较烧脑和费时费力的傻事。因为不论做啥都不深入,偶有深入探究的,也是局限在已知的数据或现象范围内,所以对许多事物的了解大多数一知半解。解读《易》研究《易》,不晓得六十四象怎么来、怎么排序,不晓得象与象之间有啥样的关联关系,不晓得《易》的象辞、爻辞、卦辞怎么撰写,当然更没有可能知道 “演绎法的思维思考方式才是贯穿《易》一书的思维思考方式” 。打比方说传统《易经》六十四象排在第1位的象、六个爻都是阳爻的“乾”象,事实上是阴阳衍变的最后一个成象,排在第6十四位,它的象名是“健”。传统易学自史书记录载入第1个解易的孔子开始,到现在已经2000多年,解读者、研究者汗牛充栋,不过无人知道或发现六十四象排序的错误,甚至连象名是什么也不了解,他们有了一点见解就收徒教授或著书立言,将自己一知半解的一己之见加以传播,以己昏昏让人昭昭,可能吗?!!!

第3个原因  《易》的作者的思维思考方式是演绎法的思维思考方式,传统易学的解读者、研究者的思维思考方式是归纳法的思维思考方式,而归纳法的思维思考方式和演绎法的思维思考方式是背道而驰的,用归纳法的思维思考方式去读使用演绎法的思维思考方式撰写的《易》的象辞、爻辞、卦辞等文字说明内容,不论如何来读,结果都只能是:既读不通,也读不懂。可以说,思维思考方式上的南辕北辙才是传统《易经》晦涩难懂的本质原因。

归纳法的特征是:只能对发生过的事实和存在的现象汇总规律,对没有发生的事情和不存在的现象无法汇总规律。用归纳法汇总出来的规律是过去式的、随机的,不存在可预见性,固然这种“过去的规律”可以给人处理现阶段的某些事物提供有一定价值的指引,但假如用以指导未来较长久的生活和工作,大体上就是在:用本人的人生赌“过去的规律”是正确的。正确了,就是幸运;不正确,就是运气衰。打比方说守旧的预测推算术,必须先算过去,从发生过的过去找出规律(这个“过去的规律”包括该次人事的,以及之前外人事的),紧接着将该次人事的“过去的规律”与从之前外人事获取的“过去的规律”做类比剖析,由此测算未来可能发生什么,假如不先算该次人事的过去和之前外人事的过去(即没有从发生过的事实中找出规律),就没有办法测算该次人事的“过去的规律”与之前外人事的“过去的规律”在该次人事的将来出现的几率,由于归纳法对没有发生的事情没有办法汇总出规律供测算将来使用,而实际上,该次人事的“过去的规律”与之前外人事的“过去的规律”并不一定会在该次人事的未来出现。

演绎法是对从发生过的事实和存在的现象中汇总出来的概念、定义、规律等,遵循一定的原则进行推演,推论出设定的结论。打比方说说实现销售额增长百分之三十,用归纳法,一般是从经验出发,通过比较卖场销售、现场促销活动、会议推销的销售额来决定各自的增长率及销售支持的投放力度,这样做看起来合情合理,事实上因为经验有限,推理和结论的关系十分牵强,许多时候无法达到完成目标。用演绎法,则从销售额的定义(销售额=流量×转化率×售价)出发,假设售价维持稳定,那么实现销售额增长百分之三十的方式方法就是在原有基础上,流量增添百分之二十五,转化率提高百分之四。细分目标量化后,一方面可Yi经过剖析卖场销售,现场促销活动,会议推销,展示,电话推销,客服日常解疑等引流方法的效率,将资源集中到效率高的引流方法上,实现流量的增添;另一边可Yi经过提升的设计水平,强化会议推销方案设计,丰富现场促销活动内容,丰富电话推销话术等方式提高转化率。总之,演绎法较之归纳法有更加的多的实现目标的方式方法可供选择使用,能有效地提高成功机会。

单靠归纳法推理是不能证明前提与结论有必然性联系的,实际上归纳法推理的前提和结论也是需要应用演绎推理加以论证的:归纳法推理的结论经过演绎法推理的论证,能成为归纳法推理的扎实的前提;经过演绎法推理论证的归纳法推理的前提,能增添推论出与前提有联系的结论的几率。不过人皆有惰性,对发生过的事实和存在的现象进行归纳剖析汇总已经费时费力了,再继续盘根问底、探寻本质,许多人就不乐意去做。总之,归纳推理的结论的验证假如用简单容易的演绎法推理可以完成的,那还会有人去做,假如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去做比较复杂的演绎法推理,那么这样就极少有人愿意去做了。务必要把前提与结论连在一起,而简单容易的演绎法推理又不能做到,中国人通常来讲会运用汉字汉语本身拥有的强大的联想能力,通过想象和联想把前提与结论连在一起。打比方说荀子《劝学》:“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把蚯蚓和螃蟹两者为了生存而本能展现出来的能力(前提)推论成是两种用心的差异(结论),如此的神逻辑神推理,对今天的我们来说,真是看了使人哭笑不得。

六十四象是《易》的撰写基础,它源自阴阳衍变,而阴阳衍变源自阴阳,不过这个“阴阳”不是由归纳法的思维思考方式推导出来的阴阳,而是经由演绎法的思维思考方式推演验证的阴阳。由归纳法的思维思考方式推导出来的阴阳是互相对立的(固然传统易学有阴阳统一的讲法,但事实上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经由演绎法的思维思考方式推演验证的阴阳不是对立的,而是一体的、不可分割的,一存俱存,一亡俱亡。由归纳法的思维思考方式推导出来的阴阳,主要通过寻找盟友方式(即将阴阳概念引申应用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很多对立又相连的现象上)来获取对阴阳这个概念的鼓励,因为其前提与结论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其变化不具有可预见性;经由演绎法的思维思考方式推演验证的阴阳,其变化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结论蕴含了前提,其变化具有可预见性。用演绎法的思维思考方式推演验证的阴阳只有在排演阴阳衍变的过程中才能体悟。因 此,学习《易》必须从排演阴阳衍变开始,舍此没有其他路可以走进《易》。

为啥周易中同一卦名却有不同解释,并且是截然相反的?

周易是辨证的,在于一“易”字。否卦未必不好,虽有阻隔,但却是一个新的开始;泰卦未必就好,阴爻和阳爻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不过 也意味着完美只不过是一瞬间的事,当前的美满状态很快被打破。而卦象反映在人事各方面也是不一样的,要具体问题具体剖析,打比方说雷泽归妹,问感情就是不可捉摸,疑惑不定的,但问事业的话,就很好,事业大有。因此在读易经的时刻,还是要读原文,读文言文,自己用心去体会时间万物的阴阳变化。

易经里面,就只有64卦的卦辞,爻辞之类的,真的有别人说的,包括了宇宙什么。。。

没有那么神秘。但悟性确实特别重要。悟性来自知识的积累。有渐悟与顿悟的不同。

《易经》没那么复杂,容我try用几句话说清楚

《易经》从源起上讲,本就是本无字天书。但因为他是群经之首,是中华文化之源流,是诸子百家之滥觞,并且还被用作卜筮之用,在解读的争论中,常常被披上神秘且玄幻的外衣。不过俺觉得,《易经》的核心思想是极简易的,简来讲之,它就是华夏民族最朴素的天人世界观。

    第1句话:何谓易经?

1。严格说来《易经》和《易传》构成了《周易》;而《周易》、《连山》、《归藏》又构成了《三易》。《连山》是夏代的易学,《归藏》是殷代的易学,《周易》是周代的易学。可惜,《连山》和《归藏》只是传说,现已失传。

2。《易经》又称本经,简称《易》。《易经》由卦辞及爻辞组成。共有六十四卦,每卦有六爻,共三百八十四爻。而《易传》有十翼即:彖上、彖下、象上、象下、文言、系辞上、系辞下、说卦、序卦、杂卦十篇。《易传》成书于春秋至战国中期,是对易经的阐解和发挥。

3。史学界认为《周易》为伏羲、文王、周公、孔子四圣合著,即伏羲画八卦,文王作卦辞,周公著爻辞,孔子撰《易传》。

  第2句话:易经的核心是什么?易经的核心就是著名的“三易说”,即:简易、变易、不易。

1。简易:是指全地球的事物再复杂再深奥,一旦以阴阳观之,就能够把它们转换成极易理解和处理的问题。

2。变易:是指全地球的万事万物每时每刻皆在变化发展着,没有固定不变的东西,假如离开这种变化,宇宙万物就难以维系。

3。不易:是指在宇宙间万物皆变的前提下,还有相对的不变存在,其实就是能变出万象之物的东西不变;也可以这样说是万物皆变的规律是固定不变的。

    所谓"不易",就是基本平衡;"变易"就是发展变化,就是不平衡;"简易"就是全地球所有复杂的事物皆可以用最简单容易的表述来概括。

    第3句话:易经的表达方式是什么?易经的表达方式是八卦,而八卦又延伸为六十四卦。

1。八卦是由: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八个单卦组成。知道了八卦就能够推出六十四卦。

乾:天;坤:地;兑:水;离:火;震:雷;坎:水;艮:山;巽:风。

2。在《易经》经文中,用"-"预示阳爻,用"--"预示阴爻。阴阳爻就组成了卦。

3。具体说,每一个卦有六个爻,或者是由三个阳爻或三个阴爻组成;或者是由一个阴爻与两个阳爻;或是由一个阳爻与两个阴爻组成。八卦就是八个单卦。再由八个单卦相互重合,组成六十四卦。

4。“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阴阳的变化由太极开始,由太极产生出两仪即阴阳。既有阴阳,使互相感应,阳育阴,阴含阳,于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所以阴阳二气,又分为四,名曰四象。四象一般是指少阳、老阳、少阴、老阴。

    第4句话:易经为啥呢又分为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

    先天八卦又称伏羲八卦,是按其数字排列运行为乾1。兑2。离3。震4。巽5。坎6。艮七、坤八,这便是先天八卦数。后天八卦传说为周文王所制,又称文王八卦。其排列次序为坎1。坤2。震3。巽4。中5。乾6。兑七、艮八、离九。先天八卦说的是宇宙形成时的状况,后天八卦说的是宇宙以内的变化和运行的金科玉律。此刻所用来后天八卦居多。

    第5句话:易经中难字的读音为啥呢?易经中难读的字有这么几个:爻、兑、夬、彖、贞、筮

爻:音 yáo ,2声。组成八卦中每一卦的长短横道:爻象。

兑:音 dui,4声。兑卦喜悦可见,快乐照临人。

夬:音 guai,4声。决也,刚决桑也。

彖:音 tuan,4声。本义为“猪跑脱”。篆为从彖声之字。

贞:即祯,贞为动词,卜问之义,祯为形容词,祥瑞的意思。

筮:音 shì。占吉凶,如筮短龟长。

    第6句话:易经的“易”字预示什么?“易”字代表着“日、月”。其实就是说“上日下月为易”、“易之为字,从月从日阴阳具矣。”

1。有人认为:“易”字是个象形字。在甲骨文中的形体,“易”就好像头朝上的一条[蜥蜴]。亦有人认为“易”字是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的形体,最开始是左边三点,中间一条长弧线,右是半个圆圈。或左边是半个圆圈,中间一条长弧线,右边三点。

2。日月即代表天地,也就是代表阴阳,认为此说法比较吻合易经八卦构成和排列的规律金科玉律及其内涵的核心思想。

3。不管哪种意见看法,都不能不能认[易]的[变化]的寓意。日月象数包含交替变化的意思。

  第七句话:易经的辨证金科玉律是什么?[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是《系辞》中说的,也是《易经》中的一个重要的辨证金科玉律:[通变致久]。

1。天道运行的规律:[唯变所适]。事物有变就有常,有常就有变。《易经》就在这种[变动不居]中显示了[恒常通久]的不变金科玉律,又在这种“恒常通久”中表现了“唯变所适”的可变规律。这种规律就是经常提到的[天行],即天道运行的规律。

2。事物变化遵循天道运行的规律。天地万物都是变化着的,只有天道规律本身不变,所以事物变化必须遵循天道运行的规律。

3。所以《易经》认为既然天地万物都是变化着的,只有天道规律本身不变,那么人就应该效法天道,不违天逆常,顺时适变,如此才可以保持长时间。

4。《易经》的两个指点人行为的概念,即[时]与[中]:[中]指中庸之道:在天地自然之道正中运行,既不太过,又不不及。[时]指与时势一致:总之活在当下,与目下和谐、与时俱进。

周易八卦如何算,周易八卦起卦方法

提起周易八卦如何算,众所周知,有人问周易八卦起卦方法,另外,还有人想知道周易八卦,你晓得这是什么情况?其实也就是说怎样用周易算卦,接下来就一起来瞧一瞧周易八卦起卦方法,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周易八卦如何算

1。周易八卦如何算:周易八卦起卦方法

年月日时起卦年月日为上卦。年月日加时总数为下卦。又以年月日时总数取爻。如子年一数,丑年二数,直至亥年十二数。月如正月一数,直至十二月亦作十二数。日初一一数,直至三十日为三十数。以上年月日共计几数,以八除之,以余数作卦。如子时一数直至亥时十二数,就将年月日数加时之数,总计几数,以八除之,余数作下卦;以六除,余数作动爻。物数占例

凡见有可数之物,即以此数起作上卦,以时数配作下卦。即以卦数并时数总除六取动爻。声音占例

凡闻声音,数得几数,起作上卦,加时数配作下卦。又以声音,如闻动物鸣叫之声,或闻人敲击之声,皆可作数起卦。字占

凡见字停匀,即平分一半为上卦,一半为下卦。如字数不匀,即少一字为上卦,取天轻清的意思,以多一字为下卦,取地重浊的意思。一字占至占

一字为太极未判。如草书,不明,不可得卦。如楷书,则取其字画,以左为阳画,右为阴画。居左者看几数,取为下卦。居右者看几数,取为下卦。又以一字之,全画取爻。“彳”、“/”,此乃左者;“一”、“乙”、“、”此乃右者。

二字为两仪平分。以一字为上卦,一字为下卦。六十四卦快速记忆口诀诀窍。

三字为三才。以一字为上卦,二字为下卦。

四字为四象。平分上下为卦。又四字以上,不必数画数,只以平仄声音调之。平声为一数,上声为二数,去声为三数,入声为四数。怎样算周易卦象。

五字为五行。以二字为上卦,三字为下卦。

为之集。平分上下为卦。

为齐七政。以三字为上卦,四字为下卦。是如何算卦的。

八字为八卦。平分上下为卦。

为九畴的意思。以四字为上卦,五字为下卦。

为成数。平分上下为卦。

十一字以上至于百字,皆可起卦。但十一字以上,又不用平仄声音调之,止用字数。如字数均平,则以半为上卦,半为下卦。又合二卦总数取爻。凡自己占,遇见问题想占卦时–可以以年月日时起卦。

2。周易八卦如何算:周易八卦

周易八卦:

乾为天,坎为水,艮为山,震为雷,巽为风,离为火,坤为地,兑为泽。

乾宫八卦:乾为天,天风姤,天山遁,天地否,风地观,山地剥,火地晋,火天大有。排盘。

坎宫八卦:坎为水,水泽节,水雷屯,水火既济,泽火革,雷火丰,地火明夷,地水师。

怎样用周易算卦

艮宫八卦:艮为山,山火贲,山天大畜,山泽损,火泽睽,天泽履,风泽中孚,风山渐。

震宫八卦:震为雷,雷地豫,雷水解,雷风恒,地风升,水风井,泽风大过,泽雷随。

巽宫八卦:巽为风,风天小畜,风火家人,风雷益,天雷无妄,火雷噬嗑,山雷颐,山风蛊。的数字卦到底如何算的。

离宫八卦:离为火,火山旅,火风鼎,火水未济,山水蒙,风水涣,天水讼,天火同人。周易八卦精密推算。

坤宫八卦:坤为地,复,地泽临,地天泰,雷天大壮,泽天夬,水天需,水地比。怎样使用八卦精密推算。

兑宫八卦:兑为泽,泽水困,泽地萃,泽山咸,水山蹇,地山谦,雷山小过,雷泽归妹。

上面便是与周易八卦起卦方关内容,是关于周易八卦起卦方法的共享。看完周易八卦如何算后,希望这帮助到大家!!!

《易》六十四卦是怎样出来的??

周易里的六十四卦,图像上是由两个八卦上下组合而成。 各卦的含意可参见:周易上经三十卦一览及周易下经三十四卦一览。

《易》中的八经卦,两两重复排列为六十四卦。

卦名是: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噬嗑、贲、剥、复、

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咸、恒、遁、大壮、晋、明夷、

家人、睽、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

震、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中孚、小过、

既济、未济。

乾为天、坤为地、水雷屯、山水蒙、水天需、天水讼、地水师、水地比、风天小畜、天泽履、地天泰、天地否、天火同人、火天大有、地山谦、雷地豫、泽雷随、山风蛊、地泽临、风地观、火雷噬嗑、山火贲、山地剥、地雷复、天雷旡妄、山天大畜、山雷颐、泽风大过、坎为水、离为火、泽山咸、雷风恒、天山遯、雷天大壮、火地晋、地火明夷、、风火家人、火泽睽、水山蹇、雷水解、山泽损、风雷益、泽天夬、天风姤、泽地萃、地风升、泽水困、水风井、泽火革、火风鼎、震为雷、艮为山、风山渐、雷泽归妹、雷火丰、火山旅、巽为风、兑为泽、风水涣、水泽节、风泽中孚、雷山小过、水火既济、火水未济

六十四卦卦名由来

乾上乾下。

达于上者谓之乾。凡上达者莫若气,天为积气,故乾为天。——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坤上坤下。

《说文解字》:“坤,地也,《易》之卦也。从土从申,土位在申。”坤为地(《说卦》《明夷·上六》),故卦名“坤”。

坎上震下。坎王则震胎。

屯,难也。《说文解字》:“屯,难也,象草木之初生屯然而难。”震为足(《说卦》《剥·初六》),坎为险(《坎·九二》《彖》),步入险境,其行难也,故曰“屯”。

艮上坎下。艮王则坎休。

马王堆汉墓帛书《缪和》:“夫蒙者,然少未又知也。”蒙:蒙昧无知。坎为知(《临·六五》),艮为弃(《离·九四》),弃知,故曰“蒙”。

坎上乾下。坎王则乾休。

需,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作“襦”,均应读作“濡”。濡,湿也。乾为天(《乾·九五》)、坎为雨(《小畜·上九》《鼎·九三》),下雨天,故曰“濡”。需,传本《归藏》作“溽”,濡与溽同义。

乾上坎下。乾王则坎相。

《周易音义》:“讼,才用反。争也,言之于公也。郑云:辩财曰讼。”坎为盗寇(《说卦》《需·九三》《蒙·上九》)、乾为金(《说卦》《鼎·六五》),盗金,必致讼,故曰“讼”。

坤上坎下。坤王则坎没。

《彖》曰:“师,众也。”《周易本义》:“师,兵众也。”《吕氏春秋·论威》:“凡兵,天下之凶器也。”坤为众(《说卦》《晋·六三》)、坎为寇(《蒙·上九》《需·九三》),众寇,故曰“师”。师,兵众也。

坎上坤下。坎王则坤囚。

《彖》曰:“比,辅也,下顺从也。”朱熹《周易本义》:“比,亲辅也。”《周易尚氏学》:“比,亲也,辅也。”

小畜

巽上乾下。巽王则乾死。

小,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作“少”,当以“少”为正文。《周易音义》:“畜,本又作蓄,同,敕六反,积也,聚也。”“小畜”意思即“少蓄”。乾为金(《说卦》《鼎·六五》《噬嗑·六五》)、巽为散(《涣》《中孚·九二》),金散,故曰“少蓄”。(参见《家人·六二》《大畜》)

乾上兑下。乾王则兑休。

《史记·殷本纪》:“汤曰‘吾甚武’,号曰武王。”兑为武(《履·六三》《巽·初六》)、乾为君(《说卦》《履·六三》),履卦有“武王”之象,而武王商汤名履,故命卦曰“履”。履卦得名于武王商汤之名!!!

坤上乾下。坤王则乾胎。

泰、否二卦说的正所谓君民之间的联系:乾为君、坤为众(《说卦》),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人君谦居民下,以民为上则“泰”;人君骄居民上,以民为下,则“否”。

乾上坤下。乾王则坤废。

《说文解字》:“否,不也,从口从不。方九切。”否之:否定之。《尚书·周书·无逸》:“民要不然厥心违怨,要不然其口诅祝。”

否、泰二卦卦名与卦辞均可对读:君居民上,民否之,危;君居民下,民载之,泰。不仁,不利君子贞;爱人,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小往大来。

同人

乾上离下。乾王则离囚。

《说文解字》:“同,合会也。”同人:会同众人。《尔雅·释地》:“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牧,牧外谓之野。”野,此处当专指商郊牧野。会同众人,陈师牧野,此之谓“同人于野”。“同人”应当与“于野”连读,该卦唯命曰“同人于野”才能尽显其兵伐其君之意。“同人”当为简称。

大有

离上乾下。离王则乾没。

《周易本义》:“大有,所有之大也。”《周易音义》:“大有,包容丰富之象。”乾为金、 为玉、为木果(《说卦》),离为大车(《大有·九二》《睽·六三》),载之以大车,故曰“大有”。

坤上艮下。坤王则艮死。

朱熹《周易本义》:“谦者,有而不居的意思。止乎内而顺乎外,谦之意也。山至高而地至卑,乃屈而止于其下,谦之象也。

坤为地(《说卦》)、艮为山(《说卦》《随·上六》),高山屈居卑地之下,故曰“谦” 。

震上坤下。震王则坤没。

《周易本义》:“豫,和乐也。”《序卦》:“有大而能谦必豫,故受之以豫;豫必有随,故受之以随;以喜随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蛊。”《序卦》以“喜”说豫。豫,喜也,乐也。

兑上震下。兑王则震死。

《周易本义》:“随,从也。” 《礼记·郊特牲》:“妇人,从人者也,幼从父兄,嫁从夫,夫死从子。夫也者,夫也。夫也者,以知帅人者也。”

艮上巽下。艮王则巽胎。

蛊:败坏。巽为信(《中孚》)、艮为弃(《离·九四》),弃信,其德败坏,故曰“蛊”。

坤上兑下。坤王则兑相。

马王堆汉墓帛书《易的意思》:“林(临)之卦,自唯不无瞿(惧)。”《易的意思》以“惧”说“临”。兑为惕(《乾·九三》《夬·九二》)、兑为忧(《临·六三》)、坤为众(《说卦》《晋·六三》),畏于民众,故曰“临”。临者,懔也,懔于民众也。此为治民之道。

巽上坤下。巽王则坤胎。

《说文解字》:“观,谛视也。”《尚书·商书·咸有一德》:“七世之庙,可以观德;万夫之长,可以观政。”《书经集传》:“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七。七庙亲尽则迁,必有德之主,则不祧毁,故曰‘七世之庙,可以观德’。天子居万民之上,必政教有以深服乎人,而后万民悦服,故曰‘万夫之长,可以观政’。”坤为众(《说卦》)、巽为信(《中孚》),众信,能获众信,其政教必大有可观,故曰“观”。

噬嗑

离上震下。离王则震废。

《彖》曰:“颐中有物,曰噬嗑。”朱熹《周易本义》:“噬,啮也;嗑,合也。物有间者,啮而合之也。为卦上下两阳而中虚,颐口之象,九四一阳间于其中,必啮之而后合,故曰噬嗑。”No。震为鼓(《离·九三》)、离为大腹(《说卦》),鼓其腹,饱食之象,故曰“噬嗑”。噬:啮。嗑:咬。

艮上离下。艮王则离没。

贲,文饰也。《周易音义》:“贲,傅氏云:贲,古斑字,文章貌。郑云:变也,文饰之貌。王肃云:有文饰,黄白色。”

艮上坤下。艮王则坤死。

剥,阜阳汉简《周易》作“仆”,传本《归藏》亦作“仆”,当以“仆”为正文。坤为臣仆(《损·上九》《遯·九三》)、艮为家(《家人·初九》《蒙·九二》),家里臣仆,故曰“仆”。

坤上震下。坤王则震囚。

复:返,归。震为林(《屯·六三》),震为莽(《同人·九三》),坤为地(《说卦》)。木,生则冒地而出,死则返归于土。坤上震下,入土之象,故曰“复”。

无妄

乾上震下。乾王则震没。

无妄,阜阳汉简《周易》作“无亡”,王家台秦墓竹简《归藏》作“毋亡”并有“安处”“安藏”之辞。《说文解字》:“亡,逃也。”震为足(《说卦》《剥·初六》),乾为牢(《大畜·六四》),足陷牢中,甭想逃亡,故曰“无亡”。“亡”与震象足动的意思合,故当以“亡”为正字。“无”“毋”同义通用。

大畜

上艮下乾,艮王则乾废。

乾为金(《噬嗑·六五》《鼎·六五》),艮为家(《蒙·九二》《家人·九五》《损·上九》),家里有金,故曰“大畜”。畜,蓄也。

艮上震下。艮王则震相。

《尔雅·释诂》:“颐,养也。”《释名·释形体》:“颐,养也。动于下,止于上,上下嚼物以养人也。”郑玄说:“颐,口车辅之名也。震动于下,艮止于上,口车动而上,因辅嚼物以养人,故谓之颐。颐,养也。

大过

兑上巽下。兑王则巽囚。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巽为信(《中孚》)、兑为毁折(《说卦》),毁信,大错,故曰“大过”。过,错也。

坎上坎下。

习:重。坎上坎下,重坎,故曰“习坎”。《彖》曰:“习坎,重险也。”

离上离下。

离,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作“罗”,王家台秦墓竹简《归藏》作“丽”,均应读作“俪”。俪,偶也。离主婚媾(《贲·六四》)。《说卦》:“相见乎离。”万物至此相俪成偶,繁衍生息,故离为娠(《震·上六》)、为大腹(《说卦》《明夷·六四》)。

兑上艮下。兑王则艮没。

咸,通“禁”。临卦初九之辞和九二之辞“咸临”,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均作“禁林”,由此可见“咸”与“禁”通假。兑为法(《蒙·初六》《丰·六二》)、艮为止(《说卦》),依法禁止,故曰禁。咸,亦可读作“缄”。缄:封,闭。

震上巽下。震王则巽相。

《说文解字》:“恒,常也。”震为动(《说卦》)、巽为信(《中孚》),其德有信,行为有常,故曰“恒”。

乾上艮下。乾王则艮胎。

《周易音义》:“遯,徒巽反。字又作□,又作遁。同。隐退也,匿迹避时奉身退隐之谓也。郑云:逃去之名。《序卦》云:遯者退也。”《周易本义》:“遯,退避也。”

大壮

震上乾下。震王则乾囚。

《象》曰:“雷在天上,大壮。”震为雷(《说卦》),雷震天上,故曰“大壮”。王家台秦墓竹简《归藏·大壮》卦辞中有“丰隆”一语,显然取意于震雷之声。

离上坤下。离王则坤相。

晋,进也。离为日、坤为地,日出地上,故曰“晋”。

明夷

坤上离下。坤王则离休。

夷,伤也。坤为地,离为日(《说卦》),日落地下,故曰“明夷”。

家人

巽上离下。巽王则离相。

家人一卦,王家台秦简《归藏》名“散”,传本《归藏》名“散家人”。家人,当读作“嫁人”。离为女、巽为散(《说卦》《涣》《中孚·九二》),女散嫁人,故曰“家(嫁)人”,故曰“散”,故曰“散家(嫁)人”。

离上兑下。离王则兑胎。

睽卦,王家台秦墓竹简《归藏》卦名字从目从瞿,即“瞿”。《说文解字》:“瞿,鹰隼之视也。”《礼记·玉藻》:“视容瞿瞿。”《礼记集说》:“瞿瞿,惊遽之貌。”《说文解字》:“睽,目不相听也。”听,从也。目不相听,当为受惊时两眼发呆之貌。睽,当为视容惊惧之貌。

坎上艮下。坎王则艮相。

《彖》曰:“蹇,难也。”坎为祸(《随·九四》)、坎为患(《比·初六》《大过·九四》《中孚·初九》)、艮为门(《同人·初九》《随·初九》),祸患临门,故曰“蹇”。

震上坎下。震王则坎废。

解:解脱。坎为险(《坎·九二》)、震为足(《剥·初六》)、震为出(《随·初九》),足出险外 ,故曰“解”。

艮上兑下。艮王则兑囚。

损,减也。马王堆汉墓帛书《要》:益之为卦也,春以授夏之时也,万物之所出也,长日之所至也,产之室也,故曰益。损者,秋以授冬之时也,万物之所老衰也,长夕之所至也,故曰产道穷焉而损道生焉。《易纬·通卦验》:兑主秋分,艮主立春。自秋分至立春,产道穷焉而损道生焉,故曰“损”。兑为成(《豫·六五》校)、艮为败(《复·上六》),成而败,故曰“损”。

巽上震下。巽王则震休。

益,增也。马王堆汉墓帛书《要》:益之为卦也,春以授夏之时也,万物之所出也,长日之所至也,产之室也,故曰益。损者,秋以授冬之时也,万物之所老衰也,长夕之所至也,故曰产道穷焉而损道生焉。《易纬·通卦验》:震主春分,巽主立夏。自春分至立夏,万物生长增益之时,故曰“益”。

兑上乾下。兑王则乾相。

夬,快也。快,锐也。夬字古文象以刀劈削木棍之形,故夬字有锐利的意思。

乾上巽下。乾王则巽死。

姤,马王堆汉墓帛书《易的意思》作“坸”或“句”,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周易》作“敂”,当以“敂”为正。《说文解字》:“敂,击也。从攴,句声,读若扣。”乾为金(《说卦》《鼎·六五》《姤·初六》),巽为木(《说卦》《大过》),金克木,故曰“敂”。敂,击也。(参见《姤·初六》)

兑上坤下。兑王则坤休。

萃,聚也(《彖》《序卦》《杂卦》)。坤为川、坤为河(《泰·九二》),兑为渊(《乾·九四》)、兑为泽(《说卦》),川入渊泽,故曰“萃”。坤为众(《晋·六三》),兑为归(《归妹》),众归,故曰“萃”。

坤上巽下,坤王则巽废。

《周易本义》:“升,进而上也。”升,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作“登”。《说文解字》:“登,上车也。”升与登同义。

兑上坎下。兑王则坎胎。

兑为法(《蒙·初六》《丰·六二》)、兑为律(《师·初六》)、坎为盗寇(《说卦》《需·九三》《屯·六二》),兑上坎下,盗寇伏法之象,故曰“困”。

坎上巽下。坎王则巽没。

巽为木(《说卦》《困·初六》《大过》),坎中有木,故曰“井”。古时候以木构架支护井壁,故“坎中有木”为井之象。

兑上离下。兑王则离废。

革,改也。兑为毁折(《说卦》《大过》《离·上九》)、离为戈兵(《说卦》《噬嗑·初九》),毁之以戈兵,故曰“革”。

离上巽下。离王则巽休。

《说文解字》:“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离为缶(《坎·六四》),离为瓮(《井·九二》)。离为容器、离为三(《晋》《讼·上九》《明夷·初九》)、巽为股(《说卦》《咸·九三》),器有三股,鼎之象也,故曰“鼎”。

震上震下。

震,动也。震主春分(《易纬·通卦验》)。春分之时,万物萌动,故震卦的基本含义为动。

艮上艮下。

艮,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作“根”。《广雅·释诂》:“根,始也。”《老子》:“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生芸芸,各复归其根。”根为始,根为终。《说卦》:“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终万物始万物者莫盛乎艮。”艮卦卦辞描述的正所谓其终万物始万物的特性。

巽上艮下。巽王则艮废。

渐,序也。艮为鸟(《小过》)、巽为信(《中孚》),鸟有信,候鸟也,故爻辞取象为“鸿”;鸿,飞成行,止成列,排列有序,故曰“渐”。《艮·六五》艮之渐曰“有序”,亦取义于此。

归妹

震上兑下。震王则兑死。

兑为归、震为女(《随》《震·上六》),故曰“归妹”。归妹:意思是把媳妇娶回家。兑与震为夫妇(《随》),兑男娶震女,故曰“归妹”。

震上离下。震王则离胎。

丰:大鼓。殷墟卜辞体现出丰和庸关系密切,“可以断定‘丰’本是一种鼓的名称”。即“庸是大钟,丰是大鼓,因此它们才会时常并提”。(裘锡圭:《甲骨文中的几种乐器名称》,载《古文字论集》,中华书局1992年版。)震为鼓(《离·九三》《中孚·上九》)、离为大腹(《说卦》《明夷·六四》),大腹之鼓,故曰“丰”。由丰卦卦象也可以反证“丰”本是一种大鼓。

离上艮下。离王则艮囚。

旅:羁旅,出行在外,作客寄居 。离为火、艮为屋(《萃·初六》《鼎·九四》),火焚其屋,失其居,无所容,故曰“旅”。

巽上巽下。

巽,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作“筭”。《说文解字》:“巽,具也。”“筭,长六寸,计历数者,从竹从弄,言常弄乃不误也。”“算,数也,从竹从具,读若筭。”段玉裁注算字云:“筭为算之器,算为筭之用,二字音同而义别。算从竹者,谓必用筭以计也。从具者,具数也。”桂馥曰:“从具者,本书‘十,数之具也。’《三苍》:‘算,选也。’选当为巽。本书‘巽,具也。’”

兑上兑下。

兑,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作“夺”。《篇海类编·通用类·大部》:“夺,强取也。”《广韵》:“敚,强取也。古夺字。”兑当为敚字之省。

巽上坎下。巽王则坎囚。

涣,散也。《说文解字》:“涣,流散也。”坎为鬼(《睽·上九》《既济·九三》《未济·九四》)、巽为散(《说卦》《中孚·九二》《小畜》《家人·六二》),鬼魂流散,故曰“涣”。

坎上兑下。坎王则兑废。

《说文解字》:“节,竹约也。”《孟子·离娄》:“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朱熹《集注》云:“符节,以玉为之,篆刻文字而中分之,彼此各藏其半,有故则左右相合以为信也。”

中孚

巽上兑下。巽王则兑没。

孚,信也。《说文解字》:“孚,卵孚也。从爪从子。一曰信也。徐锴曰:鸟之孚卵皆如其期不失信也。”《序卦》:“节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 《杂卦》:“中孚,信也。” 兑为节(《节》)、巽为信,节而信之,故曰“中孚”。

小过

震上艮下。震王则艮休。

小过,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作“少过”,当以“少过”为正文。艮为止、震为足(《说卦》),止步不出,故曰“少过”。过:出访,探望。

既济

坎上离下。坎王则离死。

既,已也,尽也。济,止也。《庄子·齐物论》:“厉风济则万窍虚。”注:“济,止也。”离为火,坎为水,火遇水,故曰“既济”。既济:已止。

未济

离上坎下。离王则坎死。

《尔雅·释言》:“济,渡也。”《史记·宋微子世家》:“襄公与楚成王战于泓。楚人未济,目夷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济击之。’公不听。已济未陈,又曰:‘可击。’公曰:‘待其已陈。’陈成,宋人击之。宋师大败,襄公伤股。国人皆怨公。公曰:‘君子不困人于厄,不鼓不成列。’”未济:未渡。

坎为水,离为舟筏(《泰·九二》),舟在水上,未成其渡,故曰“未济”。

参考资料:《三易通义》,齐鲁书社2006年11月版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