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支年月日時的精密推算天幹推算甲子(年月日的幹支算法)
一:天幹地支年月日時巧妙算法
精密推算年幹支口訣訣竅
掌上精密推算年幹支,支子花甲起根源。
陽支都是旬開始,天幹為甲尾四年。
隔位逆推十年正,順推年尾五零三。
逐支加減六十數,掌上精密推算千萬年
精密推算月、時幹支口訣訣竅
天幹五合前為主,月時幹序一至五。
年幹隔數配寅月,日元配時本數身。
或
年天幹:用年號最後一位數字減3或加7,所得結果即天幹序數
年地支:年號除以12,所得餘數減或加9,則為地支序數,假如所得餘數加9大於12,用所加餘數減12為地支序數
二:生下來時辰怎樣對照天幹地支,出生年月日時如何用天幹地支來算?_百度知 。。。
提起生下來時辰怎樣對照天幹地支,眾所周知,有人問時辰的幹支怎樣精密推算,另外,還有人想知道四柱中的時辰相應的天幹如何看?你曉得這是什麼情況?其實也就是說時辰天幹地支對應表,接下來就一起來瞧一瞧出生年月日時如何用天幹地支來算?希望可以對大傢有所幫助!!!
生下來時辰怎樣對照天幹地支
我國古代的一種紀年法。即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為十幹,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為十二支,把幹、支順序配合。如甲子、乙醜等,經過六十年又回到甲子。循環往復,循環不已。我國陰歷現仍沿用幹支紀年。
幹支紀年萌芽於西漢,始行於王莽,通行於東漢後期。漢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朝廷下令在全國推行幹支紀年。有人認為中國在漢武帝以前用幹支紀年。那麼,這便是太歲紀年,用太歲所在紀年,幹支預示十二辰(把黃道附一周天分為十二等分)。木星11、年繞天一周,所以太歲約86年多走過一辰,這叫做“超辰”。在顓頊歷上,西漢武帝太初元年(前年)是太歲在丙子,太初歷用超辰法改變為丁醜。漢成帝末年,由劉歆重新編訂的三統歷又把太初元年改變為丙子,把太始二年(前95年)從乙酉改變為丙戌。還東漢的歷學者沒用超辰法。所以太歲紀年和幹支紀年從太始二年表面一樣。不過用天幹和地支搭配紀年的表現方式相傳自黃帝時期就會開始瞭,在殷墟商古發現過60甲子表的殘片。
1.幹和支之寓意:幹支是天幹,地支之合稱。
幹指天幹,共有10個號:二十四時相應的天幹地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如何確定時辰的幹支。
支指地支,共有12個號:時辰天幹地支速查表。
時辰幹支對應表 如何看。
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時辰天幹如何確定。
2.幹和支組合後用於紀年。即:將十天幹和十二地支按順序搭配組合成幹支,用於紀年。按此排法,當日幹10個號排瞭六輪與地支12個號排瞭五輪以後,可構成60幹支。續排下去又將恢復原狀,循環往復,即如所說“六十年轉甲子”。
[編輯本段]六十年甲子(幹支表)
甲子乙醜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生日時辰對照天幹地支。
甲戌乙亥丙子丁醜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醜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醜壬寅癸卯
天幹與時辰怎麼配。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醜天幹地支月和日。
12時辰對應天幹地支。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十大好時柱。
[編輯本段]結合實際瞭解“十二地支”甲寅大溪水命最佳婚配。
1.用十二種動物分別與十二地支相配成為“12生肖年”。(見下圖)如凡是含有“子”的天幹地支年,就是“鼠年”,此一年裡出生人都是屬“鼠”;凡是含有“醜”的天幹地支年就是“牛年”,此一年進而出生人都是屬“牛”。以此類推。(如下表)年月日生辰八字對應表。
12生肖年
子鼠醜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十二時辰甲子對應表。
2.以十二地支來預示十二時辰。
一日有24小時,而中國傳統則以十二個時辰來預示,即一時辰是二小時。(如下表)出生日期轉換生辰八字對應表。
24小時和十二時辰對應表
子醜寅卯辰巳
23-01:01-03:03-05:05-07:07-09:09-11時間天幹地支。
午未申酉戌亥
11-13:13-15:15-17:17-19:19-21:21-23
[編輯本段]公元紀年和幹支紀年的轉換
1、天幹之確認
天幹按公元紀年末尾數字確認。一天二十四小時的幹支。
公元前:如何推算時辰的天幹地支。
0為辛,1為庚,2為己,3為戊,4為丁,5為丙,6為乙,7為甲,8為癸,9為壬。生辰八字自動計算器。
公元後:
0為庚,1為辛,2為壬,3為癸,4為甲,5為乙,6為丙,7為丁,8為戊,9為己。
2、地支之精密推算
地支可分為奇數組和偶數組。(公元後奇數公元紀年配偶數組,偶數公元紀年配奇數組。公元前則相反。)60甲子年齡精密推算口訣訣竅。
奇數組:偶數組:
子寅辰午申戌醜卯巳未酉亥
時辰天幹地支對應表
計算地支時,用6去除公元紀年去掉末尾數的數字(如:年則用6除)。除以6所得的餘數就可總結出地支。癸醜時柱看子女。
不過,因為末尾數字的差別,所得地支也就不同。如此可總結出:
公元前:生貴子的時柱。
末位數字是0,1的,餘0為第五個,餘1為第六個,餘2為第一個,餘3為第二個,餘4為第三個,餘5為第四個。
末位數字是2,3的,餘0為第四個,餘1為第五個,餘2為第六個,餘3為第一個,餘4為第二個,餘5為第三個。
末位數字是4,5的,餘0為第三個,餘1為第四個,餘2為第五個,餘3為第六個,餘4為第一個,餘5為第二個。出生日期天幹地支查詢。
生下來時辰怎樣對照天幹地支:時辰的幹支怎樣精密推算
末位數字是6,7的,餘0為第二個,餘1為第三個,餘2為第四個,餘3為第五個,餘4為第六個,餘5為第一個。
末位數字是8,9的,餘0為第一個,餘1為第二個,餘2為第三個,餘3為第四個,餘4為第五個,餘5為第六個。
公元後:生下來時辰的天幹地支怎麼查。
末位數字是0,1的,餘0為第五個,餘1為第四個,餘2為第三個,餘3為第二個,餘4為第一個,餘5為第六個。天幹地支二十四小時對應表。
末位數字是2,3的,餘0為第六個,餘1為第五個,餘2為第四個,餘3為第三個,餘4為第二個,餘5為第一個。
末位數字是4,5的,餘0為第一個,餘1為第六個,餘2為第五個,餘3為第四個,餘4為第三個,餘5為第二個。
末位數字是6,7的,餘0為第二個,餘1為第一個,餘2為第六個,餘3為第五個,餘4為第四個,餘5為第三個。
末位數字是8,9的,餘0為第三個,餘1為第二個,餘2為第一個,餘3為第六個,餘4為第五個,餘5為第四個。
口訣訣竅:公元後:05-26-41-62-83,意為末位數字0或1的餘0為第五個,末位數字2或3的餘0為第六個,末位數字4或5的餘0為第一個,末位數字6或7的餘0為第二個,末位數字8或9的餘0為第三個。
公元前:05-二十四-43-62-81,意思如上。
如此就能夠精密推算出年份。
打比方說公元後年,天幹9為己,再用÷6=33……2,公元後末尾為9又餘2的是第1個,偶數組第1個是醜,算出地支。組合起來為己醜年。
答案:年為己醜年。
[編輯本段]速查幹支陰歷紀月法
自商代歷法開始,將每一年的第1個月的地支定為寅,稱為“正月建寅”,以後各月按地支順序類推。正月天幹之計算方法為: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為戊寅;遇上丙或辛之年,正月為庚寅;遇上丁或壬之年,正月為壬寅;遇上戊或癸之年,正月為甲寅。按照正月之幹支,其餘月份按幹支精密推算即可。
比如:年為丙戌年,其正月為庚寅,二月為辛卯,三月為壬辰,餘類推。
[編輯本段]速查幹支紀日法
從已知日期計算幹支紀日的公式為:
G=4C+[C/4]+5y+[y/4]+[3(M+1)/5]+d-3
Z=8C+[C/4]+5y+[y/4]+[3(M+1)/5]+d+7+i
其中C是世紀數減一,y是年份後兩位,M是月份,d是日數。1月和2月按上一年的13月和14月來算。奇數月i=0,偶數月i=六、G除以10的餘數為天幹,Z除以12的餘數為地支。
計算時帶[]的數預示取整。
比如:查年4月1日的天幹地支日。將數值代入計算公式。
G=420+[20/4]+506+[06/4]+[3(4+1)/5]+1-3=
除以10餘數是7,天幹之第7位是‘庚’。
Z=820+[20/4]+506+[06/4]+[3(4+1)/5]+1+7+6=
除以12餘數是9,地支之第9位是‘申’。
答案是:年4月1日的天幹地支日是庚申日。
比較簡單容易的公元紀年法及公元前紀年法
甲子乙醜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戌乙亥丙子丁醜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醜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醜壬寅癸卯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醜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時辰所指時間天幹地支
子時夜半23-1鼠甲4子4
醜時雞鳴1-3牛乙5醜5
寅時昧旦3-5虎丙6寅6
卯時日出5-7兔丁7卯7
辰時食時7-9龍戊8辰8
巳時隅時9-11蛇己9巳9
午時日中11-13馬庚0午10
未時日昳13-15羊辛1未11
申時晡時15-17猴壬2申12
酉時日入17-19雞癸3酉1
戌時黃昏19-21狗亥人定21-23豬公元幹支紀年法:
如:年(庚辰)紅色部分為天幹即:庚0地支:用除以12等於餘8即:辰8
公元前紀年法:
如:公元前年(庚申)天幹:11-1=10即:庚0地支:除以12等於65餘-1=12即:申12
公元前年(丁未)天幹:11-4=7即:丁7地支:除以12等於26餘2即:13-2=11即:未11
公元前57年(甲子)天幹:11-7=4(甲)地支:57除以12等於4餘-9=4(子)
公元前1年(庚申)天幹:11-1=10(庚)地支:13-1=12(申)
上面便是與出生年月日時如何用天幹地支來算?有關的內容,是關於時辰的幹支怎樣精密推算的共享。看完生下來時辰怎樣對照天幹地支後,希望這幫助到大傢!!!
三:年月日時的幹支算法
幹支紀法
幹支就字面意義來說,就等同於樹幹和枝葉。中國古代以天為主,以地為從,天和幹相連叫天幹,地和支相連叫地支,合起來叫天幹地支,簡稱幹支。
天幹有十個,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個,依次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古代人們把它們依照一定的順序而不重復地搭配起來,從甲子到癸亥共六十對,叫做60甲子。
我國古代人們用這六十對幹支來預示年、月、日、時的序號,循環往復,循環不斷,這便是幹支紀法。
傳說黃帝時代的大臣大撓“深五行之情,占年綱所建,於是作甲乙以名日,謂之幹;作子醜以名日,謂之枝,幹支相配以成六旬。”這隻不過是一個傳說,幹支究竟是誰最先創立的,此刻還沒有證實,但是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已有預示幹支的象形文字,說明早在殷代已經使用幹支紀法瞭。
四:十二地支詳細解讀:年月日元支快速精密推算口訣訣竅
1。精密推算年幹支口訣訣竅
掌上精密推算年幹支,支子花甲起根源。
陽支都是旬開始,天幹為甲尾四年。
隔位逆推十年正,順推年尾五零三。
逐支加減六十數,掌上精密推算千萬年。
精密推算方法:“掌上精密推算年幹支,支子花甲起根源。”此法是將地支排列在掌中,手掌上精密推算年幹支的方式方法。first of all,在掌上將地支定位(圖一),緊接著以地支子位為花甲子的開始,可定為1864,19二十四,也可定為1984年,其年都是甲子年。“陽支都是旬開始,天幹為甲尾四年。”地支中的子,寅,辰,午,申,戌都是陽支,而且也是每旬的開始,天幹都為甲,即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這幾個年的公歷尾數均為四。“隔位逆推十年正,順推年尾五零三。”天幹十數,地支十二數,天幹與地支組合天幹每循環一次,地支總與下二支(旬空)。
其中餘下的第1支便是下旬的開始。我們從地支子位開始,隔一位逆推,即從子位逆推隔亥到戌,恰是甲戌旬的開始,再逆推隔一位酉至申為甲申旬開始,年尾數都為四,年間隔都是十年。在確定旬開始以後,以該年尾數四為起點,從下支開始挨位順推,其公歷年尾數分別為5,6,8,9,0,1,2,3,而後又是下旬的開始。“逐支加減六十數,掌上精密推算千萬年”掌握此法精密推算,假如將甲子年定為1984年,按口訣訣竅可知1994年為甲戌,2004年為甲申,年為甲午等。確定每旬開始的公歷年數後,可依據需要順推任何一年的天幹地支,雖意性很大,可推千年萬年的天幹地支。
2。精密推算月、時幹支口訣訣竅
天幹五合前為主,月時幹序一至五。
年幹隔數配寅月,日元配時本數身。
古往今來,年上起月,日上起時,是按天幹五合的方式方法,分成五種情況,即甲、己之年(日)定月(時)的方式方法相同。我們也采用這一個方法,並以前一天幹為主,即甲、己以甲為主,乙、庚以乙為主,配上序數甲為1,乙為2,丙為3,丁為4,戊為5,成為精密推算月、時的固定序數。“年幹隔位配寅月”,精密推算某年的月幹,先看該年幹與何幹相合,緊接著按“天幹五合前為主”的方式方法,查出該幹的序數,並設此幹為零,按序數隔幹確定寅月的天幹。如98年是戊寅,戊癸幹合,戊年與癸年的天幹相同,屬於同一種定寅月天幹法。
五的序數尾5,從5開始,隔己、庚、辛、壬、癸五天幹到甲,就能夠算出98年寅月的天幹是甲,其他月的天幹就好精密推算瞭。“日元配時本身數”,此句精密推算方法與年幹定寅月天幹發大致相同,隻是在確定日元合幹以後,從合之幹的前幹本身算起,按序數查,到何幹,便是該日子時的天幹。如己日,己與甲同一類型,以甲幹為主,甲的序數為“1”以本身配子時,該日子時的天幹為甲,即甲子時。同樣,癸日子時吧的天幹,因戊癸合幹,以五為主,序數為5,從5開始數到壬,癸日子時為壬子時。
五:出生年月的幹支是如何算的?
1。月幹公式:月幹=年幹*2+月支(和超過10,直接取個位數),與幹支紀年始於立春相對應,幹支紀月法采用每個地支對應24節氣自某節氣(非中氣)至下一個節氣,以交節時間決定起始的一個月期間,不是陰歷某月初一至月底。。幹支紀月圖表:
2。地支紀月時相應的節氣時間段、中氣、近似陰歷月份、近似陽歷月份、以及年天幹和月地支構成的月幹支:
幹支紀月是幹支歷的一部分,主要用於風水、術數等范疇中,這使得幹支歷一直在官方和民間都流行不衰。而實際上”正月建寅”是與北鬥七星在地球上所觀察的周年運動有關,與地球環繞太陽一周期的時間相同。
更多閱讀:
天幹地支用於歷法紀時:
天幹地支在咱們國傢古時候主要用於紀日,此外還曾用以紀月、紀年、紀時等。春秋戰國時代又采用十二辰(地支)紀月,而十二辰紀時制度至遲西漢時已被采用。
西漢末始又用幹支來紀年。唐以後,五代歷書月名開始註以幹支,北宋時又將十幹十二辰配合以紀時,至此年月日時分別全以幹支註記,這便是幹支歷(甲子歷),它是一種陽歷。
此外,幹支註記時間的方式起碼還從殷歷開始,附加在各個朝代到現在所制定的陰陽歷中,兩種歷法同時並用。
代表的時間:
【子時】夜半,也叫作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1個時辰。(北京時間23時至01時)。
【醜時】雞鳴,也叫作荒雞:十二時辰的第2個時辰。(北京時間01時至03時)。
【寅時】平旦,也叫作黎明、早晨、日旦等: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北京時間03時至05時)。
【卯時】日出,也叫作日始、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升的那段時間。(北京時間05時至07時)。
【辰時】食時,也叫作早食等:古時候中華民族“朝食”之時亦即吃早飯時間,(北京時間07時至09時)。
【巳時】隅中,也叫作日禺等:接近中午的時刻稱為隅中。(北京時間09時至11時)。
【午時】日中,也叫作日正、中午等:(北京時間11時至13時)。
【未時】日_,也叫作日跌、日央等:太陽偏西為日跌。(北京時間13時至15時)。
【申時】哺時,也叫作日鋪、夕食等:(北京時間15時至17時)。
【酉時】日入,也叫作日落、日沉、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刻。(北京時間17時至19時)。
【戌時】黃昏,也叫作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北京時間19時至21時)。
【亥時】人定,也叫作定昏等:此時夜色已深,人們也業已停止活動,安歇睡眠瞭。人定亦即人靜。(北京時間21時至23時)。
參考資料來源:知識混裝大無極——天幹地支
六:年月日時的幹支算法
幹支紀法
幹支就字面意義來說,就等同於樹幹和枝葉。中國古代以天為主,以地為從,天和幹相連叫天幹,地和支相連叫地支,合起來叫天幹地支,簡稱幹支。
天幹有十個,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個,依次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古代人們把它們依照一定的順序而不重復地搭配起來,從甲子到癸亥共六十對,叫做60甲子。
我國古代人們用這六十對幹支來預示年、月、日、時的序號,循環往復,循環不斷,這便是幹支紀法。
傳說黃帝時代的大臣大撓“深五行之情,占年綱所建,於是作甲乙以名日,謂之幹;作子醜以名日,謂之枝,幹支相配以成六旬。”這隻不過是一個傳說,幹支究竟是誰最先創立的,此刻還沒有證實,但是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已有預示幹支的象形文字,說明早在殷代已經使用幹支紀法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