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挂名与卦象的关系(五行取名易经)
周易卦象对取名重要吗
我国传统的许多取名方法已经确定被时间掩去了,此刻许多人给孩子取名,大体上是自己查阅典籍,找出有寓意的字组合在一起。
周易八卦图最早出自伏羲人氏造设的《河图洛书》所创 。先天八卦用阴爻和阳爻的组合来阐述天地中八种最原始的物质。后天八卦出自周文王,其后天八卦只是和伏羲的先天八卦位置不同。其含义不变。直至孔子创立儒家,将周文王的易经收录为儒家经典(亦即儒家教科书)。汉朝时道家更由易经中的阴阳、八卦、五行等创出了无数的术数。
周易主讲的大都是人生哲学和天人合一的关系,天人关系固然是《周易》哲学的主题,但《周易》探讨天人关系目的还是待人接物建立原则,《周易》认为,人之处世,第 一要义是要找到自己应处的具体位置, “守正”这是《周易》推崇的为人 处世的第1法宝。依照《周易》的看法,世间万物各有其位,人不例外。任何人都应在全地球找准 自己应处的具体位置,如若这样,世界就是有序的了,就不可能有祸乱产生了。一个家、一个企业、一个团体也是这样。
为啥《易经》上经有三十卦?下经有三十四挂?
《易经》体系看,卦与卦之间的联系亦不是乱七八糟的,64卦的排列顺序展现了阴阳对应,通常是互为综卦排在前后位置。唐代易学家孔颖达将卦序的系统规律性汇总为“二二相耦,非覆即变”。就是说每一组卦的两卦之关系不是覆(两卦卦画相颠倒),如屯与蒙,困与井;就是变(两卦卦画完全相反),如坎与离,中孚与小过。易卦的这种内在联系还表此刻卦名之寓意上,如乾与坤、泰与否、剥与复、损与益、革与鼎、既济与未济其实就是,它们之间都是阴阳的协调与和谐,相反相成。不但如此,64卦也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上经始于乾坤,终于坎离。“乾、坤者,阴阳之本始,万物之祖宗,故为上篇之始而尊之也。离为日,坎为月,日月之道,阴阳之经,所以始终万物,故以《坎》《离》为上篇之终也。”《序卦传》给我们描述了万物生于天地,经过蒙昧时期的成长,最后活生生地体现出来;下经34卦从咸恒开始,咸为交感,喻指男女婚配交感;恒为恒久,喻男女白头到老。“有天地紧接着有万物,有万物紧接着有男女”(《序卦传》),从人到家庭、社会渐次展开,充满矛盾、纷繁复杂,既济与未济预示事物相对完成又没有终止,无穷无尽。思维的平稳安定性、系统性在这儿得以清晰展现。
易经和八卦有啥关系?
八卦与易经究竟是个啥关系?在传统命理中,八卦的地位十分显赫,显赫到几乎成了易经的同义语。何谓易经?易经不就是八卦吗?一般人如是说,一些易学专业人士也如是说。钻研周易就得研究八卦,研究八卦就是钻研周易,持这种看法的人比较普遍。事情莫非真的是这样吗?就使俺们溯本求源,不厌其烦,来研究一下易经与八卦的关系吧。先说一下何谓易经。易经包括卦符、卦名、卦辞、爻辞、爻题、爻序、卦序等一些内容。打比方说说乾卦,六个长划自下而上排列,这便是卦符;“乾”是卦名;“元亨,利贞”是卦辞;下面一划为“初九”,“九”为爻题,预示这个爻为阳,“初”为爻序,预示这个爻为第1;“潜龙,勿用”为爻辞,其它爻类推。再打比方说坤卦,六个断开的划自下而上排列,这便是卦符;“坤”是卦名;“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是卦辞;下面断开的划为“初六”,“六”是爻题,预示这个爻为阴,“初”为爻序,预示这个爻为第1;“履霜,坚冰至”为爻辞,其它类推。又通行本乾排第1,坤排第2,其它类推,这便是卦序。以上对易经基本构成的解释,是大都易学家认可的。再说何谓八卦。在传统易学上,八卦亦称经卦、单卦、三爻卦,小成之卦,由阴爻与阳爻排列而成,每三个爻组成一卦,其名称则为乾、坤、震、巽、坎、离、艮、兑。那么到底八卦与易经是个啥关系呢?此问题说起来就太复杂了。依照普通的说法,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重卦说”,亦即六爻卦是三爻卦两两重合的最终,换句话说,八卦亦即易经的来历起源;二是八卦定性, 三是八卦取象; 四是八卦定位;五是八卦与天干、地支结合; 六是八卦与五行结合。如此等等,这几个内容,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八卦学说”。以上几点可以看做是八卦的主要用途,当然也可以视为八卦在易经中的地位与作用。试想假如没有八卦的两两重合,也就没有六爻卦,没有八卦的取象、定位和与天干、地支、五行等等的结合,也就不明 白易经的机理,当然也不能正确解释卦辞与爻辞,八卦是学易的基础、入门。
周易皆有哪些卦,各个卦象的关系是什么
八卦变成六十四卦。分金木水火土。学卦中没有太多的关系。应用中关系就大了。只要先记住六十四卦就行。主要还是记住五行相克相生;这是个大原理。永久离不开他。
卦象有什么含义
下面是卦象之义:
卦象,就是卦整体的代表象征,易经分为象数理占四门学科,而里边 的象,就是看卦象之义。看卦象需要有非常强的想象力,要不拘一格地考虑问题,不要墨守成规,思维守旧之人看卦象就会觉得没有想法。
《周易》有六十四卦,每个卦皆有卦名。
乾卦三阳爻,纯阳刚健,故为天,大致圆运动不息,故为圆。天生万物,如君王管理万民,如爸爸主管一家一样,故为君,为父。
纯阳爻刚强坚固之象,所以象金、象玉,象冰。阳盛则色极红,故为火红,大赤色。刚健为马,树上的果实圆形,故为木果。因此而知,凡是积极的、向上的、刚健有力的、权威的、圆形的、男性长辈、贵重的、富有的、寒冷的、坚硬易碎的,在上的等等事物都归于乾卦。
《周易》说卦传中言:“乾为天、为圆、为君、为父、为玉、为金、为寒、为冰、为大赤、为良马……为木果。”
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巽代表风、震代表雷、坎代表水、离代表火、艮代表山、兑代表泽。
八卦是易学体系的基础,先秦易学着重是“三易”即夏代的连山(连山易)、商代的归藏、周代的周易,后世人们熟悉的是周易,它分为易经和易传。
读《易》,画象,怎样看懂卦象?
《 读易,到底何谓象 》中已经介绍过广义的象和狭义的卦象,本文就重点解读狭义的卦象。
1。狭义的卦象也是一幅画,但看这幅画不是用眼睛,而是用脑子,是在脑海中想象这幅画。
2。狭义的卦象就是将六爻卦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面的三爻卦称为下卦、内卦、来卦,上面的三爻卦称为上卦、外卦、往卦。紧接着依据上下卦的卦象进行组合剖析。
3。以“颐”卦举例,通常来讲我们在看卦象的时刻,一方面将卦象和卦名连在一起,山雷颐,上山下雷的颐卦,也可称作山下有雷,山下雷响等等,这时候读者已经在构思合理的卦象解释了;另一边,读者就要在脑袋中绘制出卦象的图景,并寻找对应的意象和启示,打比方说山下雷响并 不是放炮开矿的图景,而是我们的嘴巴在一张一合、咀嚼食物。读者也许会觉得这种思维的翻越太大了,这种图景意象的转移,需要适当地结合卦画、卦名、卦辞来通读,从而找到几方面的共性。过了一段时间的自我练习,还是不难掌握的。但是话说回来,象的思维要动态活跃,绝不可僵化死板,山下雷响可不可以就是放炮开矿、开山通隧道呢?与时俱进,未尝不可。于人来讲,养生的要诀在于“度”,古代人们要我们看住嘴;于地球环境来讲,可持续发展的要诀依旧是“度”,我们莫非不应该管住人类向大自然索取的“大嘴”吗?
3。八纯卦的卦画就是卦象,他们是乾、坤、坎、离、震、艮、巽、兑。
1。通行本《易传》又称为十翼,是十篇学习《易》的心得体会,意思就是给《易》装上十个翅膀,你看连名字都是一幅图像。
2。其中《系辞》上、下两篇是解读《易》最权威的教辅资料。《系辞》是第1个完整阐述易学原理的重要文献,秦汉以后的易学研究,绝大都都是《系辞》的研究和发展。《系辞》中就保留了许多怎样观象、解象的思路、方法和结果。帛书易传出土后,只有《系辞》和通行本一致,说明秦汉之际,解易存在多个流派,但《系辞》得到了普遍的认可。
3。《彖》上、下两篇,是对卦名、卦辞的解读。这里边可以说既有直接用文字解读、亦有用卦画卦象解读,还有用卦位解读,是我们初开始学《易经》时的重要参考。
4。《象》上下两篇,其中包括大象和小象两部分,大象是运用卦象对卦名、卦辞的解读,小象是对爻辞的解读。
5。《文言》一篇,是独立对乾、坤两卦的重点解读。
6。《说卦》一篇、《序卦》一篇、《杂卦》一篇,此三篇内容涉及卦象、卦德、卦义、卦序和杂象等内容,可做参考阅读,不过 也不必过于当真。自宋代开始,就有看法认为这三篇非圣人之学。
总的来说,在研读卦象的时刻,《系辞》、《彖》、《象》、《文言》七篇文章是重点学习资料,其中又以《彖》、《象》更为直接。
1973年马王堆出土的帛书《易经》和通行本差别很小,但帛书《易传》则和通行本差别极大,这说明先秦存在多种流派,都以孔子为尊,传承不同看法的易学。其中《系辞》差异不大,可以通行本为主;《二三子》、《易的意思》、《要》、《缪和》、《昭力》等篇虽不完整,但看法新颖朴实,反而比通行本易传更易于理解。因此尽管帛书《易传》尚未获得学术界的一致认可,但的确是我们学习卦象特别好的辅助材料。
毕竟古文阅读,对多数人来讲皆有很大的难度,况且《彖》、《象》流传久远,传承过程中出现讹误,在所难免。所以当大家依托《彖》、《象》学习卦象的时刻,发现看不懂、不明白的时刻,不要着急。问题可能不完全在你,我们不需要经典,《彖》、《象》出错亦有可能。
前文中,一直强调《易》是形象思维的游戏,恰恰是言不能尽意,所以圣人立象以尽意。我们务必要坚持使用形象思维来学习易理,假如文字可以完整准确地传达消息,圣人还创造64个卦象干什么?所以读易,务必要学习《易传》,不过 也务必要学会扔掉《易传》,单独理解《易经》。具体建议如下:
1。相信本人的直觉。“毋自欺,必慎独”,这是《大学》中讲诚意正心的要诀。看懂就是看懂,看到就是看到,不懂就是不懂,没看到就是没看到,这便是“毋自欺”。照本宣科、人云亦云,缺乏单独思考和判断能力,这是学易的大忌,这就要求“必慎独”。
2。虚心请教。借助参考书,借助网络,多向同道中人请教。不懂就不懂,务必要弄懂弄透,此亦为“天行健”的一种展现。
3。揣摩《象》中解读的合理性。修身之道,就是在心头磨,找到“度”、找到“真”、找到“善”、找到“美”。所以反复揣摩品味《彖》、《象》文字背后中的意蕴,其实就是学习卦象,也是修身的一种知行合一。
4。《 易画卦象 》是我专门针对卦象的解读,写的一个文集。如您在学习卦象的时刻遇见问题,不妨参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