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風水命理

陰陽五行外來的(陰陽五行學說是科學嗎)

风水大全 風水命理 01-27

一:“陰陽”、“五行”最早出自哪裡

”。《周易》中的八種基本圖形,用“一”和“--”符號,每卦由三爻組成;以“一”為陽,以“--”為陰。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八卦。(註:因條件限制,不能完成名稱符號)《易經》六十四卦皆由八卦兩兩相重組成。八卦追溯於原始的占卜。《易傳》作者認為八卦主要象征天、地、雷、風、水、火、山、澤八種自然現象,每封又象征多種事物,並認為“乾”、“坤”兩卦在“八卦”中占很重要的地位,是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一切現象的最初根源。

八卦圖最早出自伏羲所創的先天八卦(大約起始於5千多年前)其用陰爻和陽爻的組合來闡述天地中八種最原始的物質。後世道教將伏羲供奉為神。後天八卦出自周文王,其後天八卦隻是和伏羲的先天八卦位置不同。其含義不變。直至孔子創立儒傢,將周文王的易經收錄為儒傢經典(也就是儒傢教科書)。漢朝時道傢更由易經中的陰陽、八卦、五行等創出瞭無數的術數。--《周易》中用的八種基本圖形,也叫八卦,用“-”和“--”符號組成。名稱是:

乾 (qián)乾為天卦像:上乾下乾純陽卦;

乾卦陽剛,剛健,自強不息。乾六爻皆盈滴,故肥園,圓滿、亭通,成功、重大。但剛多易折,含欠安之像。人物預示為上級、領導、當官的,執法者,有錢而富貴者,司機。

坤(kūn)坤為地卦像:上坤下坤純陰卦;

坤卦明柔,地道賢生;厚載萬物,運行不息而前進無疆,有順暢之像。坤六爻皆虛,斷有破裂之像,明暗、陷害、靜止,測出行不走,行人不歸。人物預示小人(由天大地小而取)。

震(zhèn)震為雷卦像:上震下震八純卦;

震卦重雷交疊,相與往來,震而動起出。震動,震驚鳴叫,驚惕,再三思考,好動。建功立業,聲名大振。森林,樹林。八純卦,吉順而有波折,肝旺易怒,驚恐,肝病,抽筋,傷脾胃。

巽(xùn)巽為風卦像:上巽下巽八純卦;

巽卦“柔而又柔,前風往而後風復興,相隨不息,柔和如春風,隨風而順。”巽順,順從,進入而下伏。重巽申令,氣功,雙床雙桌相並連,作生意可獲三倍之利,頭發稀少,草木叢生。活躍,坐不住,靜不下來,測事比和吉。肝膽疾病,坐骨神經痛,股部疼痛,風濕中風,脾胃欠佳。

坎(kǎn)坎為水卦像:重坎八純卦;

坎卦為二坎相重,陽陷陰中,險陷之意,險上加險,重重險難,天險,地險。險陽失道,淵深不測,水道彎曲,生命經歷曲折坎坷。絕顛聰明,“心誠行有功”。比和卦,謀事順暢可成,但內中有波折。腎,泌尿系統疾病,血病,婦科病,視力差,心臟病。

離(lí)離為火卦像:重離八純卦;

離卦離明兩重,光明絢麗,火性炎上,依附團結。離散,離開,分離。凡八純卦互為依托幫助,但又具同性相斥之性。雖比和,但內有沖突,謀事可成,卻有周折,目疾,心臟疾病,高血壓,肺虛癥。

艮(gèn)艮為山卦像:上艮下艮八純卦;

艮卦山外有山,山相連。不動,靜止,停止,克制,沉穩、穩定,止其所欲,重擔。兩桌、兩床相連,上下鋪位,床上、桌下。測外出,不能出行,行人不歸。癌癥,青春痘,痧菲子,腫瘤,瘡塊,脾胃病,腎病,結石癥。

兌(duì)兌為澤卦像:上兌下兌八純卦;

兌卦喜悅可見,快樂照臨人,口若懸河,善言喜說,興高,沼澤地,洞穴,廢穴,敗壁破宅,坑窪地,縱橫溝渠。測事如意悅心。口疾,氣管疾病,肺疾,麻臉,肝膽疾癥,股疼,血光災,作手術。

象征天、地、雷、風、水、火、山、澤八種自然現象,以推測自然和社會的變化。認為陰、陽兩種的相互作用是產生萬物的源泉,乾、坤兩卦則在“八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太極和八卦組合成瞭太極八卦圖,它又為以後的道教所利用。道傢認為,太極八卦意為神通廣大,鎮懾邪惡。

二:關於陰陽五行觀念的源頭有哪些說法?古時候文獻中有哪些記錄載入

陰陽五行思想肇始於齊文化。齊地八神崇尚為我們提供瞭關於陰陽五行思想起源的重要線索。陰陽說和五行說的原始質素在八神崇尚中已有所展現,這為後來陰陽五行思想在齊地的發展奠定瞭基礎。

陰陽與五行之說,原來是兩派,都是從觀察自然現象而來。這種思想的萌芽,皆有樸素唯物主義的因素。但發展起來以後,就變為唯心主義的思想。陰是雲覆日,陽是日出,引申瞭就是暗和明,寒和暖,日,陽是日出,引申瞭就是暗和明,寒和暖,北和南,表和裡,是一切對立和相反的事物。因此在自然,天為陽,地為陰。在人類,男為陽,女為陰。在性情,剛為陽,柔為陰。後來抽象化瞭,把陰陽看作是推動宇宙生成變化的兩種基本元氣,因而便支配著一切的事物,也就神秘化瞭。陰陽之說起源甚早。《周易》是以陰陽解說社會現象的專書,不是一時一人之作,最後成書或在戰國中期以後,尚難斷定。

五行說的源頭,沒有確切的文獻可征。在春秋前,可能已有一種極樸素的五元素說,就是以水火金木土為構成宇宙方物的五種基本元素。春秋時有人把水火金木土谷六種人民平時生活所必不可缺少的財用,稱為“六府”。如晉卻缺說:“六府三事,謂之九功。水火金木土谷,謂之六府;正德、利用、厚生,謂之三事。”後來又有五行的名稱。《左傳》昭公二十九年,記蔡墨的話說:“有五行之官,是謂五官……。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日玄冥,土正曰後土。”《尚書·洪范》托名箕子對武王的話解說五行:“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日木,四曰金,五日土,……”。《荀子·非十二子》說子思、孟子是五行的創始者。陰陽五行的合流大概在鄒衍稍前。《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說鄒衍“深觀陰陽消息”。《史記·封禪書》說,“鄒子之徒論著終始五德之運。”鄒衍已是個陰陽五行學派的代表著。

鄒衍的生平與著述

鄒衍,亦作騶衍,齊國人,活動年代比孟子稍晚,因為文獻缺略,鄒衍的生平行事,隻能從《史記》的《孟子荀卿列傳》、《平原君列傳》、《封禪書》,《呂氏春秋》,劉向《別錄》等書的引述中去探尋。鄒衍在齊國稷下住過,到過魏、趙、燕等國,受到各國諸侯的禮遇。特別在燕國,燕王為他築碣石宮,以師禮待之。他曾在趙國批駁過公孫龍的“白馬非馬”論,使公孫龍被絀。因陰陽五行學說具有神秘因素,而關於鄒衍的記錄載入,也塗上瞭一些神話色彩,讓人難於置信。如《後漢書·劉瑜傳》“鄒衍匹夫,……有霜隕之異”。李賢註說:“《淮南子》曰,鄒衍事燕惠王盡忠,左右譖之,王系之,(衍)仰天而哭,五月為之下霜。”《列子·湯問》載,“鄒子吹律。”張湛註說:“北方有地,美而寒,不生五谷。鄒子吹律暖之,而禾黍滋也。”

鄒衍的著作許多,皆已散佚。《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說鄒衍著有“十餘萬言”。《漢書·藝文志》陰陽傢著錄《鄒子》四十九篇,《鄒子終始》五十六篇,也都亡佚。

鄒衍的學說

鄒衍跟儒傢的關系密切。《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說“然要其歸,必止乎仁義節儉,君臣上下六親之施,始也濫耳。”這幾個是符合儒傢宗旨的。《鹽鐵論·論儒》引禦史的話說:“鄒子以儒術幹世主,不用,即以變化始終之論,率以顯名。”這是說,他先是儒傢,以後成為陰陽五行傢的。他的五德終始說,也或許是由儒傢思孟學派的五行說進一步演化而來。

鄒衍的學說體系“閎大不經”,包括天論、地理學說和歷史觀。

鄒衍的天論,是“稱引天地剖判以來”的自然、歷史的變化發展,一直往上推到天地沒有產生以前的不可考究的混沌狀態。他的天論在那個時候很著名,被稱頌為“談天衍”。

鄒衍的地理學說,認為儒者所說的“中國”,不過是天下的八十分之一。中國,他名為“赤縣神州”。赤縣神州內自有九州,就是《禹貢》中所說的九州。相當於赤縣神州大小的州,還有八個,就是大九州。每一大州的四周,有裨海環繞。大九州的四周有瀛海環繞。再往外就是天地的邊際。

鄒衍大九州說的產生,可能跟齊國商業交通的發達,特別是便於海上交通的條件有關系。這一學說,反映瞭我國戰國時代人們對世界地理的推測,認為中國隻是世界的一小部分。這一學說擴大瞭人們的眼界,在人類地理認識史上也是一個進步。當然,他隻是猜測、想象,並不是科學的。

在歷史觀方面,鄒衍有《主運》一書。“主運”的意義和“五行”相當。《史記·封禪書》說:“鄒衍以陰陽主運顯於諸侯”。《史記集解》引如淳的話說:“今其書有主運,五行相次轉用事,隨方面為服”。鄒衍的基本思想是五德終始論。這是他“深觀陰陽消息”有得的論理,也是他顯名於那個時候的主張。五行說有相生和相勝的兩種說法。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呂氏春秋》、《禮記·月令》,用五行來配四時:春木,夏火,秋金,冬水。由於土沒有地方安置,便把它放在季夏。這種五行相生說是用來解釋自然現象的,到瞭鄒衍把相生說改為相勝說,把用來解釋自然現象的五行,附會到社會現象上,稱之為“五德”(德是屬性之義),用來解釋歷史上的政權興衰,“遞興廢,勝者用事。就是五德終始說。所謂五行柏勝,就是:木克上,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土克水。鄒衍的五德終始說,在《呂氏春秋·應同》中還保存有比較完整的一段:

凡帝王者之將興也,天必先見祥乎下民。黃帝之時,天先見大螾(蚯蚓)大螻(螻蛄)。黃帝曰:“土氣勝!”土氣勝,故其色尚黃,其事則土。及禹之時,天先見草木秋冬不殺。禹曰:“木氣勝!”木氣勝,故其色尚青,其事則木。及湯之時,天先見金刃生於水。湯曰:“金氣勝!”金氣勝,故其色尚白,其事則金。及文王之時,天先見火,赤烏銜丹書集於周社。文王曰:“火氣勝!”火氣勝,故其色尚赤,其事則火。代火者必將水,天且先見水氣勝。水氣勝,故其色尚黑,其事則水。

鄒衍的五德終始,即五行相勝說,是按照土、木、金、火、水順序,“終始”循環“轉移”。他從五行相克出發,說明歷史是依五行運轉而有王者代興。為瞭適應五行的運轉和天的機樣,就必須定出對應的制度,所謂“載其?祥制度”。他說的制度是指其色尚黃(或青、白、赤、黑),其事則土(或木、金、火、水)等等。《史記·封禪書》載,“及秦帝而齊人奏之,故始皇采用之。”《史記·秦始皇本紀》載:“始皇推終始五德之傳,以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從所不勝。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賀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節旗皆上黑。數以六為紀,符、法冠皆六寸,而輿六尺,六尺為步,乘六馬。更名河曰德水,以為水德之始。”這是依五行的配列,規定政令、服色、符法、冠輿等制度,這是五行學說作用與影響的具體表現。這也是《中庸》所說“國之將興必有禎祥”的具體表述。

鄒衍的學說,從方法上考察,正如《史記·孟子荀卿列傳》所指出的,“必先驗小物,推而大之,至於無垠。”乃僅憑臆測推想立說,他的論理根據是“天人合一”“天人感應”的天命論。依五德終始說,歷史是變化的,不是停止不動的,但變化過程不是發展,而是循環。把歷史變化的緣故說成是因為五行相勝,是唯心主義的。五德終始說在一定程度上符合那個時候歷史趨向大統一的客觀形勢,適應瞭新興地主階級建立新的統一封建政權的需要。按五德互相代替的學說,認為歷代王朝不是萬世一系,而是必然的改換,這對打破世襲制度有著一定作用,他的學說到兩漢演變為讖緯之學,專講五行災異,圖讖符瑞,成為統治者爭權奪利,欺騙人民的工具,並為中國2000多年來的淵藪。

陰陽學說

陰陽是我國古代哲學的一對領域。陰陽的最初涵義是很樸素的,預示陽光的向背,向日為陽,背日為陰,後來引申為氣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內外,運動狀態的躁動和寧靜等。我國古代的哲學傢們進而體會到自然界中的一切現象都存在著相互對立而又相互作用的關系,就用陰陽這個概念來解釋自然界兩種對立和相互消長的物質,並認為陰陽的對立和消長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進而認為陰陽的對立和消長是宇宙的基本規律。

陰陽學說認為,世界是物質性的整體,大自然的任何事物都包括著陰和陽相互對立的兩個方面,而對立的雙方又是相互統一的。陰陽的對立統一運動,是自然界一切事物發生、發展、變化及消亡的本質原因。正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所以說,陰陽的矛盾對立統一運動規律是自然界一切事物運動變化固有的規律,世界本身就是陰陽二氣對立統一運動的結果。

陰和陽,既可以預示相互對立的事物,又可用來分析一個事物內部所存在著的相互對立的兩個方面。一般而講,凡是劇烈運動著的、外向的、上升的、溫熱的、明亮的,都屬於陽;相對靜止著的、內守的、下降的、寒冷、晦暗的,都屬於陰。以天地來講,天氣輕清為陽,地氣重濁為陰;以水火來講,水性寒而潤下屬陰,火性熱而炎上屬陽。

任何事物均能陰陽的屬性來劃分,但必須是針對相互關聯的一對事物,或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這種劃分才有實際意義。假如被分析的兩個事物互不關聯,或不是統一體的兩個對立方面,就不能用陰陽來區分其相對屬性及其相互之關聯聯系。

事物的陰陽屬性,而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這種相對性,一方面表現為在一定的條件下,陰和陽之間可以發生相互轉化,即陰可以轉化為陽,陽也可以轉化為陰。另一邊,展現於事物的無限可分性。

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包括陰陽對立、陰陽互根、陰陽消長和陰陽轉化四個方面。

在中醫學理論體系中,到處展現著陰陽學說的思想。陰陽學說被用以說明人體的組織結構、生理功能及病理變化,並用於指導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五行學說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的運動。我國古代人民在長期的活法和生產實踐中認識到木、火、土、金、水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質,並由此引申為世間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這五種基本物質之間的運動變化生成的,這五種物質之間,存在著既相互資生又相互制約的關系,在不斷的相生相克運動中維持著動態的平衡,這便是五行學說的基本涵義。

依據五行學說,“木曰曲直”,凡是具有生長、升發、條達舒暢等作用或性質的事物,均歸屬於木;“火曰炎上”,凡具有溫熱、升騰作用的事物,均歸屬於火;“土爰稼穡”,凡具有生化、承載、受納作用的事物,均歸屬於土;“金曰從革”,凡具有清潔、肅降、收斂等作用的事物則歸屬於金;“水曰潤下”,凡具有寒涼、滋潤、向下運動的事物則歸屬於水。

五行學說以五行的特性對事物進行歸類,將大自然的各種事物和現象的性質及作用與五行的特性相類比後,將其分別歸屬於在五行中。

五行學說認為,五行之間存在著生、克、乘、侮的關系。五行的相生相克關系可以解釋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系,而五行的相乘相侮那麼可以用來預示事物之間平衡被打破後的相互作用與影響。

中醫學應用五行學說以解釋人體的生理功能,說明機體病理變化,用於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陰陽與五行的關系

陰陽學說主要說明事物對立雙方的互相依存、互相消長和互相轉化的關系;五行學說是用事物屬性的五行歸類及生克乘侮規律,以說明事物的屬性和事物之間的相互之關聯聯系。在中醫學裡,二者皆以臟腑、經絡、氣血津液等為其物質基礎;都是從宏觀自然現象(包括)人體的變化規律,用取象比類的方式方法,來分析、研究、解釋人體的生理活動和病理變化及人體內外的各種關系,並指導臨床辨證與治療。

五行學說認為宇宙萬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物質的運行(運動)和變化所構成。它強調整體概念,刻畫瞭事物的結構關系和運動形式。假如說陰陽是一種古時候的對立統一學說,則五行可謂是一種原始的普通系統論。

我國西周末年,已經有瞭一種樸素唯物主義看法的“五材說”。從《國語·鄭語》“以土與金、木、水、火雜,以成萬物”和《左傳》“天生五材,民並用之,廢一不可”到《尚書·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墻;潤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墻作甘”的記錄載入,開始把五行屬性抽象出來,推演到其他事物,構成一個固定的組合形式。在戰國晚期提出瞭五行相勝(克)相生的思想,且已把勝(克)、生的次序固定下來,形成瞭事物之間相互關聯的模式,自發地展現瞭事物內部的結構關系及其整體把握的思想。就在這個時期,《內經》把五行學說使用於醫學,這對研究和整理古時候人民積累的大量臨床經驗,形成中醫專有的理論體系,起瞭重要的推動作用。

古時候勞動人民通過長期的接觸和觀察,認識到五行中的每一行皆有不同的性能。“木曰曲直”,意思是木具有生長、升發的特性;“火曰炎上”,是火具有發熱、向上的特性;“土爰稼墻”,是指土具有種植莊稼,生化萬物的特性;“金曰從革”,是金具有肅殺、變革的特性;“水曰潤下”,是水具有滋潤、向下的特性。古代人們基於這種認識,把宇宙間各種事物分別歸屬於五行,所以在概念上,已經不是木、火、土、金、水本身,而是一大類在特性上可相比擬的各種事物、現象所共有的抽象性能。差距事物五行歸屬見下表:

自 然 界 五行 人 體

方位 氣候 發展過程 五色 五味 時令 臟 腑 五官 形體 情志

東 風 生 青 酸 春 木 肝 膽 目 筋 怒

南 暑 長 赤 苦 夏 火 心 小腸 舌 血脈 喜

西 濕 化 黃 甘 長爰 土 脾 胃 口 肌肉 思

北 燥 收 白 辛 秋 金 肺 大腸 鼻 皮 悲

中 寒 藏 黑 咸 冬 水 腎 膀胱 耳 骨 恐

五行的相生相克

五行學說,以相生相克的規律來說明事物之間的相互之關聯聯系,形成一個事物內部結構的模式。

相生,有相互滋生、促進、助長之義。相克,有相互制約、抑制、克服之義。

五行相生的規律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以次孳生,循環無盡。

五行相克的規律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五行相克也是往復無窮的。

在相生的關系中,任何一行,皆有“生我”“我生”兩個方面。在相克的兩個方面,任何一行,皆有“克我”和“我克”兩個方面。

在五行系統中,各個部分不是孤立而是息息相關的,每一部分的變化,必然作用與影響其他所有部分的狀態,並且也受五行整體的統一制約。在其任何二“行”之間,因為存在相生或相克的關系,所以總是處於不平衡的運動之中。然而從五行整體來看,生和克在總和中展現出相對的平衡。五行學說,剛開始就著眼於事物的運動和變化。大自然的運動如四時晝夜的交替,日月星辰的運行,動植物的生長壯老已,都在直觀形式上大量呈現周期循環。古代人們認識到“循環”是自然界普遍金科玉律,把事物內部結構“五行”之間的相生相克關系,也看成循環性運動,綜合模擬成一個(如圖)循環式動態平衡規律。

五行的相生和相克是相互為用的兩個方面。沒有生,就沒有事物的運動和變化,沒有克,就不能維持事物正常平衡協調下的生長和發展。因此必須生中有克,克中有生。這種生克相互為用的關系,稱為“制化”關系。它推動和維持著事物正常的生長、發展、變化過程。

五行之間的生克關系,假如失去協調,便會引起事物的反常狀態。相克的反常包括“相乘”和“相侮”兩種。相生的反常稱為“子母相及(子母相犯)”,包括“母及子”,和“子及母”兩種。

相乘屬於過度的相克,有乘虛侵犯之義。相侮屬於反方向的克制,有恃強凌弱之義,是反過來克制“克我者”。子及母也與相生的方向相反。

三:陰陽五行學說最早能夠追溯到哪一時期呢?

陰陽五行可謂是我國古典哲學的核心,是中國古代的樸素的唯物哲學。陰陽五行可以分為“陰陽”和“五行”,兩者看似是分開的,但是又是不可分離相輔相成的,五行閉合是陰陽,陰陽也是兼並五行的。陰陽五行學說最早應該是追溯於中國古代的夏朝。而且我們從《易經》裡面也是能夠看見對於陰陽五行作出的一些解釋和運用。

陰陽五行是中國古代哲學的基礎,並且是我國古典哲學的一個源流,我國唯物主義的最早起源也是於此。在唯物辯證法中的對立統一這一個看法其實也就是說和陰陽學說是非常一致的,並且被運用到瞭人們的平時生活當中。五行和陰陽兩者是形式和內容的關系。陰陽是通過金木水火土五行體現出來的,而無形則是陰陽內容裡面的存在形式。所以兩者的關系是不可分離的。

陰陽學說在夏朝的時刻就已經形成瞭,那個時候的人們認為陰陽代表著世間萬物的根源,陰陽相合從而使得萬物相生,自然界不管是氣候的變換還是四季的交替,最終都是陰陽結合的一個結果。任何事情都是能夠一分為二,也就是分為陰陽兩面。這實質上是對於宇宙萬物的一種抽象概念,將宇宙的一切進行瞭對立統一,從而形成瞭樸素的唯物主義觀。所以陰陽學說可以說得上是中國古代哲學的源流,至今依舊在作用與影響著我們的平時生活和生產。

陰陽五行的概念此刻已經溶入到瞭我國的中醫還有歷法當中,從中醫的許多典籍裡面我們是能夠看出陰陽五行的看法,而且中醫是非常註重對於陰陽五行的運籌使用的。對於歷法,我們通過陰陽學說來掌握氣候的變化規律,從而能夠更好地進行作物的種植。

四:五行和陰陽有啥關系

兩者內容和形式的關系。打比方說說,陰陽分四種情況:少陽,老陽,少陰,老陰,而少陽事實上就是木,老陽是火,少陰是金,老陰是水,陰陽相雜就是土。

五:第二章 陰陽五行學說1

陰陽五行是中國古代哲學傢認識和解釋宇宙萬物變化的論理工具,這一學說包含著樸素的唯物辯證法思想。《內經》中,陰陽五行學說被普遍運用,作為解釋生命活動及自然衍化、天人相關規律的基本金科玉律。

      陰陽,是事物與現象既對立又統一的兩個方面,《周易。系辭》雲:一陰一陽之謂道。”張景嶽《類經》又說:“陰陽者,一分為二也。”任何事物無不處在陰陽的對立統一之中,於是《內經》把陰陽推廣到一切范疇,打比方說天與地,則“積陽為天,積陰為地”;動與靜,則“陰靜、陽躁”;形與氣,則“陽化氣,陰成形”;氣與味,則“氣為陽,味為陰”;寒與熱,則“陰主寒,陽主熱”;水與火,則“水為陰,火為陽”;男與女,則男為陽,女為陰;臟與腑,則“臟者為陰,腑者為陽”;晝與夜,則晝為陽,夜為陰;春夏與秋冬,則春夏為陽,秋冬為陰。所以《素問。陰陽離合論》說:“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萬之大不可勝數,然其要一也。”陰陽是事物對立雙方的概括,所以它既可代表事物所固有的兩種相互對立屬性的統一體,也可代表同一事物內部相互對立的兩個方面。用“一分為二”的方式方法進行推演,便可以由十到百,由百到千,由千到萬,以至無窮無盡。然合而論之,就是陰陽一氣,即陰陽對立統一的關系。五行,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為代表,說明一切事物的屬性以及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它屬於古時候樸素的系統論。如以五季合五行,則春屬木,夏屬火,長夏屬土,秋屬金,冬屬水。五方合五行,則東方屬木,南方屬火,中间位置屬土,西方屬金,北方屬水。五臟分屬五行,則肝屬木,心屬火,脾屬土,肺屬金,腎屬水。餘如風、熱、濕、燥、寒五氣,青、赤、黃、白、黑五色,酸、苦、甘、辛、咸五味,均可用五行歸類,並用五行加以聯系,加以說明。因為五行之間既相互資生,又相互制約,古代人們便運用五行相生相克的規律來認識和說明一切事物的內外聯系,進而闡明各種不一樣事物在其發展過程中的動態平衡關系。因此張景嶽說:“造化之機,不可無生,亦不可無制。無生則發育無由,無制則亢而為害。生克循環,運行不息,而天地之道,斯無窮已。”《類經圖翼。五行統論》)陰陽與五行,二者緊密結合,相互為用,陰陽中蘊含五行,五行中展現陰陽。張景嶽謂“五行即陰陽之質,陰陽即五行之氣,氣非質不立,質非氣不行”《類經圖翼》)。《內經》運用陰陽五行的論理概括和說明瞭人體生理功能、病理變化、診斷綱領、治療金科玉律,以及人與自然的關系等基本內容。陰陽五行理論,貫穿在《內經》的各個篇章之中,確已成為祖國醫學理論的核心思想。

一、陰陽的總綱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雲:“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其所謂道,即金科玉律;綱紀,即綱領;父母,即本源;本始,即根本、原始;神明之府,即事物運動變化的所在。原文指出,陰陽是自然界運動變化的本質金科玉律,是分析和歸納萬事萬物的綱領,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源泉,是事物產生與消亡的本質,是事物運動變化的所在。治療疾病務必要推求陰陽變化這個根本的金科玉律。《內經》認為,陰陽是大自然的普遍規律,是萬物發生、發展、變化的本源。人類也和自然界一樣,“人生有形,不離陰陽”(《素問。寶命全形論》;“生之本,本於陰陽”《素問。生氣通天論》。人體一切組織結構,人的整個生命活動,都必然建立在陰陽對立統一規律的基礎之上。於是,《內經》把辨別陰陽作為診斷疾病的基本綱領,把調整陰陽作為治療疾病的基本金科玉律,明確指出“治病必求於本”。如張志聰所釋:“本者,本於陰陽也。人之臟腑氣血,表裡上下,皆本乎陰陽。而外淫之風寒暑濕,四時五行,亦總屬陰陽之二氣。至於治病之氣味、用針之左右,診別脈色,引越高下,皆不出乎陰陽之理,故日治病必求於本。’

二、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

    陰陽作為自然界運動變化的客觀規律,用來概括和說明自然界相互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以及這兩個方面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相互消長、相互轉化的關系。歸納起來,它的基本內容約可列為3個方面。

1、對立與互根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雲;“故積陽為天,積陰為地。陰靜陽躁,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陽化氣,陰成形。”積陽為天,積陰為地,天與地是陰陽相對的,又是相互交泰的。陰靜陽躁,是陰陽動靜相對,而動與靜則是事物變化的兩種表現。陽生陰長,是指陰陽的生長功能;陽殺陰藏,是指陰陽的殺藏作用。一年之中,春天主生,夏天主長,秋天主收(殺),冬天主藏。有生長才有殺藏,有殺藏也才有生長,生長與殺藏既是相互對立的,又是互為其根的。陽化氣,陰成形,是以形氣分陰陽,形主物質,氣主功能,物質產生功能,功能化生形體,形之與氣既相對立又互為其根。《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又雲:“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陰陽者,血氣之男女也;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水火者,陰陽之預兆也;陰陽者,萬物之能(胎)始也。故日: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它指出,天地覆載萬物,陰陽化生男女。左升右降是陰陽循行的道路,水與火則是陰陽的明顯象征。而這一些都是相互對立而又互為其根的。可見陰陽變化是一切事物生成的原始。具體到人身,則“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人體內為陰,外為陽,精微物質守藏在內,功能活動表此刻外,而陰精守藏於內作為陽氣的物質基礎,又必須依靠陽氣的固護;陽氣運使於外作為陰精的功能表現,又必須賴於陰精的固守。可見陰陽內外既是相互對立的,又是互為其根的。石壽棠《醫原》說得好;“陽不能自立,必得陰而後立,故陽以陰為基,而陰為陽之母;陰不能自見,必待陽而後見,故陰以陽為統,而陽為陰之父。根陰、根陽,天人一理也。”

2、消長與轉化

       《素問。脈要精微論》論述瞭一年四時陰陽的消長與轉化:“冬至四十五日,陽氣微上,陰氣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陰氣微上,陽氣微下。”冬至四十五日其實就是立春節,此時大地陽氣微上,陰氣微下,氣候逐漸由寒轉暖。夏至四十五日其實就是立秋節,此時大地陰氣微上,陽氣微下,氣候逐漸由熱轉涼。四時陰陽的消長變化可以直接作用與影響人體及其疾病的轉歸,特別是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是自然界也是人體陰陽之氣消長變化較為顯著的時候,對疾病的機轉產生著巨大作用與影響。江之蘭《醫津一筏》說:“二分二至,病之輕者,可望其愈;病之重者,須防其篤。此陰陽互換,人氣隨之也。”《靈樞。論疾診尺》篇還進一步明確瞭四季陰陽寒熱相互轉化的規律,“四時之變,寒暑之勝,重陰必陽,重陽必陰。故陰主寒,陽主熱。故寒甚則熱,熱甚則寒。故日:寒生熱,熱生寒,此陰陽之變也”。就是說,春夏秋冬四時氣候的變化,寒暑的交替往來,都是陰陽運動變化的結果。陰進展到瞭極度,必然向陽的方面轉化;陽進展到瞭極度,必然向陰的方面轉化。陰陽與寒熱,彼此是相互相應的,所以說,陰主寒,陽主熱,寒到極點就可轉化為熱,熱到極點就可轉化為寒。四時寒暑的交替,是陰陽相互轉化的結果。

3、升降與出入

        升降出入是陰陽運動的主要表現形式。升降出人運動是陰陽的運動變化過程。升降,是升清陽,降濁陰;出人,是陽主外出,陰主內人。升降出人在自然界則表現為陰陽氣交運動,《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雲:“故清陽為天,濁陰為地,地氣上為雲,天氣下為雨,雨出地氣,雲出天氣。”天地雲雨的變化是陰陽之氣升降運動的結果。《素問。六微旨大論》又雲:氣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升已而降,降者謂天;降已而升,升者謂“走地。天氣下降,氣流於地;地氣上升,氣騰於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變作矣。”就是說,氣的升降,是天地陰陽之氣的相互作用。由上升而下降,這是天氣的效果;由下降而上升,這是地氣的效果。天氣下降,氣就下流於大地;地氣上升,氣就蒸騰於天空。因為天地上下交相呼應,升降互為因果,所以能夠產生變化。這說明升降是因為陰陽互根的原因。升降如此,出人亦如此,有升才有降,有降才有升;有出才有人,有人才有出。《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雲:“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藏;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腑。”它指出,人體的呼吸、發聲、聽、嗅、視、味覺等功能從上竅發出,大小便從下竅排出;衛陽之氣外發於腠理,精血津液等精微物質內入於五臟;清陽之氣外達於四肢,飲食水谷內人於六腑。以此表明瞭人體清陽之氣向上向外升發,而濁陰之氣向下向內沉降的升降出人規律。由此可見,陰陽的升降出人,既是大自然的運動形式,也是維持人體內外環境動態平衡的保證。故《素問。六微旨大論》說:“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故非出人則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

六:陰陽五行是什麼?

陰陽五行是中國古代先哲在長期的活法生產實踐中,通過對生活環境的觀察、匯總、思辨中,抽象出來的一個思想體系;是中國古代哲學的源流和基礎。

唯物辯證法中的對立統一看法,與陰陽學說相一致。陰陽學說原理普遍應用於社會生活的每個范疇,人們在不知不覺中應用。

古代人們“仰觀於天文,俯察於地理”,中又結合人事,逐漸地,創造出陰陽五行的一套學說,可分為“陰陽”與“五行”,陰陽,指全地球一切事物中都擁有的兩種既互相對立又互相聯系的力量,正是“孤陽不長、獨陰不生”陰陽作為事物的兩面,既矛盾又互為依存;五行即由“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物質的運動形態,它強調整體概念,五行蘊含相生相克的各種關系。

五種基本物質運動的形態,加上陰陽的元素,立即就演化出許很多多復雜的模式。形成瞭古代人們看待事物的一個模式,或者說思維方法。

中國自然哲學傢在解釋現象時,常常求助這種自然哲學,例如:電被解釋為,“陰陽相激為電”;地震被看作是“陽伏而不能出,陰迫而不能蒸”。於是經驗主義和神秘主義的極端形式,貫穿整個古時候中國科學理論體系。

很多學者認為我國古代自然觀尤其是陰陽五行學說妨礙科學的進步,甚至無原由斥之為“”。然而它不僅沒隨歲月的流逝和科學的突飛猛進淡出人們的視線。無數國人,為研究陰陽五行的精髓不惜付出一生精力,力求弄清楚明白裡面的一些思維原理和推論。很多智力高超才大如海的著名人士也都在陰陽五行這幾個學說裡面吸取養分,民間一些故弄玄虛的人也往往利用這幾個學說“準確預測推算一些事情”。

與其將陰陽五行歸入“封建”,不如以其理論來指導我們的科學實踐和社會生活。就是現代科技的一些發展,也受到陰陽五行學說的啟示。打比方說計算機的發明者馮。諾依曼,起初長期冥思苦想,想不出處理這幾個數據的方式方法,直到後來看見中國傳統的八卦圖形,裡面的用“陰爻”與“陽爻”來畫出一些圖形(卦),推導出卦象,表達一些意思。由此,馮。諾依曼發明瞭二進制,計算機就采用二進制來處理各個數據。

所以,無論怎麼樣,陰陽五行的論理早已經深入人心,植根於國人的記憶中,從廟堂之高到江湖之遠,總可以看見這幾個思辨方式。所以,她不曾被人們完全理解的深奧哲理,隨著認識的升華愈來愈彰顯在我們面前,讓我們意識到,陰陽五行非但不是簡單容易的,還是思維哲學的大成。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