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五行源出什麼(陰陽五行的源頭與發展)
五行的源頭
五行是我國古代道教哲學的一種系統觀,廣泛用於中醫、堪輿、命理、相術和占卜等方面。五行的意義包涵借著陰陽演變過程的五種基本動態:水(代表潤下)、火(代表炎上)、金(代表收斂)、木(代表伸展)、土(代表中和)。我國古代哲學傢用五行理論來說明世界萬物的形成及其相互之關聯聯系。它強調整體,旨在描述事物的運動形式以及轉化關系。陰陽是古時候的對立統一學說,五行是原始的系統論。
五行來源
陰陽本於易經,而五行出於八卦,都基於河圖數理
先天八卦反映物理基本能量態勢的分類(天幹,如動能):打比方說乾為自旋(庚)、兌為向心(癸)運轉(辛),坎為頻率(壬)、離為波長(丁),震為電勢(甲)電流(丙),巽為電場(乙)波幅,艮為磁球物質(戊),坤為駐波力場(己)。其中甲電與戊磁、辛金運動(動能)與乙振動(勢能)互為鏡像。
而後。天八卦反映能態所相應的物質狀態(地支,如動量),河圖就是物質四象的分野工具:少陰、少陽,太陰、太陽四象為八卦構成之物質基礎,與五行物質四象未辰醜戌一一對應。後世把四象附為金木水火,實非五行本義之所在。
故八卦是自然物理量的分類(經),而陰陽五行歸納各物理量間的數理關系(緯)。五行合化可直譯為物理方程,概括宇宙的本質運行規則。一個自然平衡、自我修復的系統,必然八卦齊備、五行運化——如同人體(洛書全息)。
陰陽五行是怎麼樣來的?
中醫的陰陽五行學說,大體上展現瞭古時候自發的樸素的唯物辯證法思想。陰陽學說認為世界是由“氣”組成的,氣又化為精而構成各種有形的物體,因此萬物都蘊含著陰精和陽氣兩個方面,而陰陽的矛盾運動則是一切事物運動變化、產生和滅亡的本質原因。因此講,陰陽學說就是以對立統一規律認識宇宙一切事物運動變化的樸素自發的古時候唯物辯證法。五行學說認為世界是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的運動變化所構成的,五者之間又相互資生和相互制約,周而復始地運動變化,由此產生物質世界的統一性、多樣性和復雜性。因此講,五行學說就是以事物在相互作用中運動變化的看法來認識物質世界的原始樸素的辯證唯物論。
古時候的陰陽五行學說,曾經使用於各個方面,有些確實已進展到唯心主義方向去瞭,例如算卦、相面和看風水的陰陽先生就是如此,這在人們心目中造成一種錯覺,好像陰陽五行是神秘莫測的或唯心的,好象不應該學習。其實也就是說對中醫的陰陽五行來說,這是一種誤解。
在中醫學理論體系中,陰陽五行學說大體上是沿著辯證唯物主義的道路發展的。一方面做為一種哲學思想,它是中醫理論體系的思想方法和指導思想,另一邊,它又是中醫學術范疇中,具有本學科特點的具體的學術理論。歷代醫傢運用這一科學的思維方法匯總瞭富饒的臨床經驗,把這一學說與人體的生理和病理現象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建立瞭很多概念,上升為醫學理論,成為中醫理論體系的一個綱領。於是,不first of all學好它,中醫學的各種理論都不易理解和掌握。可以說陰陽五行學說是中醫學最基礎的內容。
古時候樸素的唯物辯證法是正確的思想體系,它反映瞭一定的客觀真理。當然它和現代的唯物辯證法相比,尚有一些差距,但是科學是有繼承性的,二者隻能是互相印證,並不互相排斥。更不必說中醫學的陰陽五行學說已經不單是哲學思想,而是中醫理論的有機的組成部分,貫穿於臟腑經絡、病因病機、診法治則等全部醫學理論之中。
天幹: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五行:金木水火土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子鼠 醜牛 寅虎 卯兔 辰龍 巳蛇 午馬 未羊 申猴 酉雞 戌狗 亥豬
zi3子 chou3醜 yin2寅 mao3卯 chen2辰 si4巳 wu3午 wei4未 shen1申 you3酉 xu1戌 hai4亥
23-1 1—3 3—5 5—7 7—9 9-11 11-13 13-15 15-17 17-19 19-21 21-23點
“陰陽五行說”是誰提出的?
按說陰陽、五行都來自於對自然規律的匯總。陰陽觀念容易理解,這是絕對規律,就好比白天黑夜,男人女人,主要講個對立與統一。五行這個觀念怎麼匯總出來的?為什麼不是四行吶,這不有個春夏秋冬四季剛好麼、在易經道德經論語裡也沒看見五行的概念啊。。。
先點題,最早五行記錄載入的是《尚書、洪范》,那麼五行終始學說始春秋時期陰陽傢鄒子提出的吧。
鄒衍(約公元前3二十四年~公元前250年)
戰國末期齊國人
陰陽傢代表人物
五行學說創始人
他主觀臆想出“天子五德行”,所以不能是“四行、六行”。在他新陰陽五行學說中,最為重要的便是五德終始說,他認為天子應該得到五行中的一德,並且上天顯示與這一德對應的符瑞假如天子的德運衰瞭,就必然會有五行中,勝過這一德的另外一德取而代之,依照五行的次序運轉下去,便有瞭歷史上的改朝換,這隻是鄒衍的所謂“新歷史觀”,毫無意義的唯心主義形而上學觀,卻用其“新”蒙蔽齊人,是反對儒學五德“仁義禮智信”的邪說。
鄒衍將天下分為五方,企圖用五行相克的原理,妄議歷史朝代更迭的規律,開瞭將五行納入范疇之先河,按鄒子的論理
黃帝土德
夏為木德
商為金德
周為火德
秦為水德
五德相克
改朝換代
一派胡言
五行,是一個符號體系,其實也就是說有許多含義。
最常用之寓意,就是代表事物之間的相互之關聯聯系,亦即陰陽的生克變化。這五種關系是:生我,我生,克我,我克和比肩(我本身)。你假如結合矛盾論的思想,就能夠比較容易理解這個符號體系瞭,古代人們充其量是用瞭金木水火土作為表征符號而已,俺要是換成abcde你是還是不是就更加適應一點?
五行體系的第2個常用含義,就是代表陰陽的演化,這便是我們常說的四象五行。大傢都清楚,太極生兩儀,亦即從一元生出陰陽兩儀(不要問一元為啥生出陰陽兩儀,這是公理,就和歐式幾何的五大假設一樣),兩儀生四象,就是從陰陽生出太陽(火)、太陰(水)、少陽(木)、少陰(金),這四象加上衍生一切的太極(太極居中為土)本身,也恰巧是五個。
先有陰陽後有五行,五行從陰陽中推導而來,五行說白瞭就是陰陽的五種狀態,從太極八卦圖中看得出來,有極陰,極陽,陰盛陽衰,陽盛陰衰,陰陽平衡。後來通過古代人們觀察簡化為水,火,金,木,土五行瞭。補充一點,世間萬物都是陰陽的演化,當你清楚明白五行是陰陽的五種狀態之後,而不但單純的代表物質,人的情緒心理性格都可以 使用陰陽來理解,自然也能找到相應的五行。應該對五行有更進一步的認識瞭。陰陽隻有這五種狀態,五行更可完美預示萬物。比國外的什麼元素先進多瞭。
關於此問題,古籍當中早已給出瞭答案。
現摘錄《淵海子平》“論五行之始”原文如下:
蓋聞天地未判,其名混沌;乾坤未分。在上則無雨露、無風雪。在下則無山川,無禽獸。是時一氣盤中結,於是太易生水(未有氣曰太易),太初生火(有氣未有體曰太初),太始生木(有形未有質曰太始), 太素生金(有質未有體曰太素),太極生土(形體已具乃曰太極)、所以,水數一,火數二,木數三,金數四,土數五。
另有很多別傢之言,但究其源頭,此言論為陰陽學說之根基。
陰陽五行追溯於什麼時間?
求陰陽五行的起源就象追求長江的起源一樣。長江的起源始於一滴水,而中醫的形成始於遠古代人們類的活法實踐。陰陽五行理論就象長江的堤岸,規范和形成瞭偉大的中醫學說。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更好的論理來代替這個理論,我們隻好無可耐何的來接受它並象用現代化手段改造長江堤岸一樣來改造它。一味追求它的起源,對於醫療實踐是沒有意義的,那是哲學傢的事情。
陰陽五行追溯於什麼時間?
求陰陽五行的起源就象追求長江的起源一樣。長江的起源始於一滴水,而中醫的形成始於遠古代人們類的活法實踐。陰陽五行理論就象長江的堤岸,規范和形成瞭偉大的中醫學說。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更好的論理來代替這個理論,我們隻好無可耐何的來接受它並象用現代化手段改造長江堤岸一樣來改造它。一味追求它的起源,對於醫療實踐是沒有意義的,那是哲學傢的事情。
關於陰陽五行觀念的源頭有哪些說法?古時候文獻中有哪些記錄載入
陰陽五行思想肇始於齊文化。齊地八神崇尚為俺們提供瞭關於陰陽五行思想起源的重要線索。陰陽說和五行說的原始質素在八神崇尚中已有所展現,這為後來陰陽五行思想在齊地的發展奠定瞭基礎。
陰陽與五行之說,原來是兩派,都是從觀察自然現象而來。這種思想的萌芽,皆有樸素唯物主義的因素。但發展起來以後,就變為唯心主義的思想。陰是雲覆日,陽是日出,引申瞭就是暗和明,寒和暖,日,陽是日出,引申瞭就是暗和明,寒和暖,北和南,表和裡,是一切對立和相反的事物。因此在自然,天為陽,地為陰。在人類,男為陽,女為陰。在性情,剛為陽,柔為陰。後來抽象化瞭,把陰陽看作是推動宇宙生成變化的兩種基本元氣,因而便支配著一切的事物,也就神秘化瞭。陰陽之說起源甚早。《周易》是以陰陽解說社會現象的專書,不是一時一人之作,最後成書或在戰國中期以後,尚難斷定。
五行說的源頭,沒有確切的文獻可征。在春秋前,可能已有一種極樸素的五元素說,就是以水火金木土為構成宇宙方物的五種基本元素。春秋時有人把水火金木土谷六種人民平時生活所必不可缺少的財用,稱為“六府”。如晉卻缺說:“六府三事,謂之九功。水火金木土谷,謂之六府;正德、利用、厚生,謂之三事。”後來又有五行的名稱。《左傳》昭公二十九年,記蔡墨的話說:“有五行之官,是謂五官……。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日玄冥,土正曰後土。”《尚書·洪范》托名箕子對武王的話解說五行:“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日木,四曰金,五日土,……”。《荀子·非十二子》說子思、孟子是五行的創始者。陰陽五行的合流大概在鄒衍稍前。《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說鄒衍“深觀陰陽消息”。《史記·封禪書》說,“鄒子之徒論著終始五德之運。”鄒衍已是個陰陽五行學派的代表著。
鄒衍的生平與著述
鄒衍,亦作騶衍,齊國人,活動年代比孟子稍晚,因為文獻缺略,鄒衍的生平行事,隻能從《史記》的《孟子荀卿列傳》、《平原君列傳》、《封禪書》,《呂氏春秋》,劉向《別錄》等書的引述中去探尋。鄒衍在齊國稷下住過,到過魏、趙、燕等國,受到各國諸侯的禮遇。特別在燕國,燕王為他築碣石宮,以師禮待之。他曾在趙國批駁過公孫龍的“白馬非馬”論,使公孫龍被絀。因陰陽五行學說具有神秘因素,而關於鄒衍的記錄載入,也塗上瞭一些神話色彩,讓人難於置信。如《後漢書·劉瑜傳》“鄒衍匹夫,……有霜隕之異”。李賢註說:“《淮南子》曰,鄒衍事燕惠王盡忠,左右譖之,王系之,(衍)仰天而哭,五月為之下霜。”《列子·湯問》載,“鄒子吹律。”張湛註說:“北方有地,美而寒,不生五谷。鄒子吹律暖之,而禾黍滋也。”
鄒衍的著作許多,皆已散佚。《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說鄒衍著有“十餘萬言”。《漢書·藝文志》陰陽傢著錄《鄒子》四十九篇,《鄒子終始》五十六篇,也都亡佚。
鄒衍的學說
鄒衍跟儒傢的關系密切。《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說“然要其歸,必止乎仁義節儉,君臣上下六親之施,始也濫耳。”這幾個是符合儒傢宗旨的。《鹽鐵論·論儒》引禦史的話說:“鄒子以儒術幹世主,不用,即以變化始終之論,率以顯名。”這是說,他先是儒傢,以後成為陰陽五行傢的。他的五德終始說,也或許是由儒傢思孟學派的五行說進一步演化而來。
鄒衍的學說體系“閎大不經”,包括天論、地理學說和歷史觀。
鄒衍的天論,是“稱引天地剖判以來”的自然、歷史的變化發展,一直往上推到天地沒有產生以前的不可考究的混沌狀態。他的天論在那個時候很著名,被稱頌為“談天衍”。
鄒衍的地理學說,認為儒者所說的“中國”,不過是天下的八十分之一。中國,他名為“赤縣神州”。赤縣神州內自有九州,就是《禹貢》中所說的九州。相當於赤縣神州大小的州,還有八個,就是大九州。每一大州的四周,有裨海環繞。大九州的四周有瀛海環繞。再往外就是天地的邊際。
鄒衍大九州說的產生,可能跟齊國商業交通的發達,特別是便於海上交通的條件有關系。這一學說,反映瞭我國戰國時代人們對世界地理的推測,認為中國隻是世界的一小部分。這一學說擴大瞭人們的眼界,在人類地理認識史上也是一個進步。當然,他隻是猜測、想象,並不是科學的。
在歷史觀方面,鄒衍有《主運》一書。“主運”的意義和“五行”相當。《史記·封禪書》說:“鄒衍以陰陽主運顯於諸侯”。《史記集解》引如淳的話說:“今其書有主運,五行相次轉用事,隨方面為服”。鄒衍的基本思想是五德終始論。這是他“深觀陰陽消息”有得的論理,也是他顯名於那個時候的主張。五行說有相生和相勝的兩種說法。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呂氏春秋》、《禮記·月令》,用五行來配四時:春木,夏火,秋金,冬水。由於土沒有地方安置,便把它放在季夏。這種五行相生說是用來解釋自然現象的,到瞭鄒衍把相生說改為相勝說,把用來解釋自然現象的五行,附會到社會現象上,稱之為“五德”(德是屬性之義),用來解釋歷史上的政權興衰,“遞興廢,勝者用事。就是五德終始說。所謂五行柏勝,就是:木克上,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土克水。鄒衍的五德終始說,在《呂氏春秋·應同》中還保存有比較完整的一段:
凡帝王者之將興也,天必先見祥乎下民。黃帝之時,天先見大螾(蚯蚓)大螻(螻蛄)。黃帝曰:“土氣勝!”土氣勝,故其色尚黃,其事則土。及禹之時,天先見草木秋冬不殺。禹曰:“木氣勝!”木氣勝,故其色尚青,其事則木。及湯之時,天先見金刃生於水。湯曰:“金氣勝!”金氣勝,故其色尚白,其事則金。及文王之時,天先見火,赤烏銜丹書集於周社。文王曰:“火氣勝!”火氣勝,故其色尚赤,其事則火。代火者必將水,天且先見水氣勝。水氣勝,故其色尚黑,其事則水。
鄒衍的五德終始,即五行相勝說,是按照土、木、金、火、水順序,“終始”循環“轉移”。他從五行相克出發,說明歷史是依五行運轉而有王者代興。為瞭適應五行的運轉和天的機樣,就必須定出對應的制度,所謂“載其?祥制度”。他說的制度是指其色尚黃(或青、白、赤、黑),其事則土(或木、金、火、水)等等。《史記·封禪書》載,“及秦帝而齊人奏之,故始皇采用之。”《史記·秦始皇本紀》載:“始皇推終始五德之傳,以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從所不勝。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賀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節旗皆上黑。數以六為紀,符、法冠皆六寸,而輿六尺,六尺為步,乘六馬。更名河曰德水,以為水德之始。”這是依五行的配列,規定政令、服色、符法、冠輿等制度,這是五行學說作用與影響的具體表現。這也是《中庸》所說“國之將興必有禎祥”的具體表述。
鄒衍的學說,從方法上考察,正如《史記·孟子荀卿列傳》所指出的,“必先驗小物,推而大之,至於無垠。”乃僅憑臆測推想立說,他的論理根據是“天人合一”“天人感應”的天命論。依五德終始說,歷史是變化的,不是停止不動的,但變化過程不是發展,而是循環。把歷史變化的緣故說成是因為五行相勝,是唯心主義的。五德終始說在一定程度上符合那個時候歷史趨向大統一的客觀形勢,適應瞭新興地主階級建立新的統一封建政權的需要。按五德互相代替的學說,認為歷代王朝不是萬世一系,而是必然的改換,這對打破世襲制度有著一定作用,他的學說到兩漢演變為讖緯之學,專講五行災異,圖讖符瑞,成為統治者爭權奪利,欺騙人民的工具,並為中國2000多年來的淵藪。
陰陽學說
陰陽是我國古代哲學的一對領域。陰陽的最初涵義是很樸素的,預示陽光的向背,向日為陽,背日為陰,後來引申為氣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內外,運動狀態的躁動和寧靜等。我國古代的哲學傢們進而體會到自然界中的一切現象都存在著相互對立而又相互作用的關系,就用陰陽這個概念來解釋自然界兩種對立和相互消長的物質,並認為陰陽的對立和消長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進而認為陰陽的對立和消長是宇宙的基本規律。
陰陽學說認為,世界是物質性的整體,大自然的任何事物都包括著陰和陽相互對立的兩個方面,而對立的雙方又是相互統一的。陰陽的對立統一運動,是自然界一切事物發生、發展、變化及消亡的本質原因。正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爸媽,生殺之本始”。因此講,陰陽的矛盾對立統一運動規律是自然界一切事物運動變化固有的規律,世界本身就是陰陽二氣對立統一運動的結果。
陰和陽,既可以預示相互對立的事物,又可用來分析一個事物內部所存在著的相互對立的兩個方面。一般而講,凡是劇烈運動著的、外向的、上升的、溫熱的、明亮的,都屬於陽;相對靜止著的、內守的、下降的、寒冷、晦暗的,都屬於陰。以天地來講,天氣輕清為陽,地氣重濁為陰;以水火來講,水性寒而潤下屬陰,火性熱而炎上屬陽。
任何事物均能陰陽的屬性來劃分,但必須是針對相互關聯的一對事物,或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這種劃分才有實際意義。假如被分析的兩個事物互不關聯,或不是統一體的兩個對立方面,就不能用陰陽來區分其相對屬性及其相互之關聯聯系。
事物的陰陽屬性,而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這種相對性,一方面表現為在一定的條件下,陰和陽之間可以發生相互轉化,即陰可以轉化為陽,陽也可以轉化為陰。另一邊,展現於事物的無限可分性。
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包括陰陽對立、陰陽互根、陰陽消長和陰陽轉化四個方面。
在中醫學理論體系中,到處展現著陰陽學說的思想。陰陽學說被用以說明人體的組織結構、生理功能及病理變化,並用於指導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五行學說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的運動。我國古代人民在長期的活法和生產實踐中認識到木、火、土、金、水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質,並由此引申為世間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這五種基本物質之間的運動變化生成的,這五種物質之間,存在著既相互資生又相互制約的關系,在不斷的相生相克運動中維持著動態的平衡,這便是五行學說的基本涵義。
依據五行學說,“木曰曲直”,凡是具有生長、升發、條達舒暢等作用或性質的事物,均歸屬於木;“火曰炎上”,凡具有溫熱、升騰作用的事物,均歸屬於火;“土爰稼穡”,凡具有生化、承載、受納作用的事物,均歸屬於土;“金曰從革”,凡具有清潔、肅降、收斂等作用的事物則歸屬於金;“水曰潤下”,凡具有寒涼、滋潤、向下運動的事物則歸屬於水。
五行學說以五行的特性對事物進行歸類,將大自然的各種事物和現象的性質及作用與五行的特性相類比後,將其分別歸屬於在五行中。
五行學說認為,五行之間存在著生、克、乘、侮的關系。五行的相生相克關系可以解釋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系,而五行的相乘相侮那麼可以用來預示事物之間平衡被打破後的相互作用與影響。
中醫學應用五行學說以解釋人體的生理功能,說明機體病理變化,用於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陰陽與五行的關系
陰陽學說主要說明事物對立雙方的互相依存、互相消長和互相轉化的關系;五行學說是用事物屬性的五行歸類及生克乘侮規律,以說明事物的屬性和事物之間的相互之關聯聯系。在中醫學裡,二者皆以臟腑、經絡、氣血津液等為其物質基礎;都是從宏觀自然現象(包括)人體的變化規律,用取象比類的方式方法,來分析、研究、解釋人體的生理活動和病理變化及人體內外的各種關系,並指導臨床辨證與治療。
五行學說認為宇宙萬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物質的運行(運動)和變化所構成。它強調整體概念,刻畫瞭事物的結構關系和運動形式。假如說陰陽是一種古時候的對立統一學說,則五行可謂是一種原始的普通系統論。
我國西周末年,已經有瞭一種樸素唯物主義看法的“五材說”。從《國語·鄭語》“以土與金、木、水、火雜,以成萬物”和《左傳》“天生五材,民並用之,廢一不可”到《尚書·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墻;潤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墻作甘”的記錄載入,開始把五行屬性抽象出來,推演到其他事物,構成一個固定的組合形式。在戰國晚期提出瞭五行相勝(克)相生的思想,且已把勝(克)、生的次序固定下來,形成瞭事物之間相互關聯的模式,自發地展現瞭事物內部的結構關系及其整體把握的思想。就在這個時期,《內經》把五行學說使用於醫學,這對研究和整理古時候人民積累的大量臨床經驗,形成中醫專有的理論體系,起瞭重要的推動作用。
古時候勞動人民通過長期的接觸和觀察,認識到五行中的每一行皆有不同的性能。“木曰曲直”,意思是木具有生長、升發的特性;“火曰炎上”,是火具有發熱、向上的特性;“土爰稼墻”,是指土具有種植莊稼,生化萬物的特性;“金曰從革”,是金具有肅殺、變革的特性;“水曰潤下”,是水具有滋潤、向下的特性。古代人們基於這種認識,把宇宙間各種事物分別歸屬於五行,所以在概念上,已經不是木、火、土、金、水本身,而是一大類在特性上可相比擬的各種事物、現象所共有的抽象性能。差距事物五行歸屬見下表:
自 然 界 五行 人 體
方位 氣候 發展過程 五色 五味 時令 臟 腑 五官 形體 情志
東 風 生 青 酸 春 木 肝 膽 目 筋 怒
南 暑 長 赤 苦 夏 火 心 小腸 舌 血脈 喜
西 濕 化 黃 甘 長爰 土 脾 胃 口 肌肉 思
北 燥 收 白 辛 秋 金 肺 大腸 鼻 皮 悲
中 寒 藏 黑 咸 冬 水 腎 膀胱 耳 骨 恐
五行的相生相克
五行學說,以相生相克的規律來說明事物之間的相互之關聯聯系,形成一個事物內部結構的模式。
相生,有相互滋生、促進、助長之義。相克,有相互制約、抑制、克服之義。
五行相生的規律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以次孳生,循環無盡。
五行相克的規律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五行相克也是往復無窮的。
在相生的關系中,任何一行,皆有“生我”“我生”兩個方面。在相克的兩個方面,任何一行,皆有“克我”和“我克”兩個方面。
在五行系統中,各個部分不是孤立而是息息相關的,每一部分的變化,必然作用與影響其他所有部分的狀態,並且也受五行整體的統一制約。在其任何二“行”之間,因為存在相生或相克的關系,所以總是處於不平衡的運動之中。然而從五行整體來看,生和克在總和中展現出相對的平衡。五行學說,剛開始就著眼於事物的運動和變化。大自然的運動如四時晝夜的交替,日月星辰的運行,動植物的生長壯老已,都在直觀形式上大量呈現周期循環。古代人們認識到“循環”是自然界普遍金科玉律,把事物內部結構“五行”之間的相生相克關系,也看成循環性運動,綜合模擬成一個(如圖)循環式動態平衡規律。
五行的相生和相克是相互為用的兩個方面。沒有生,就沒有事物的運動和變化,沒有克,就不能維持事物正常平衡協調下的生長和發展。因此必須生中有克,克中有生。這種生克相互為用的關系,稱為“制化”關系。它推動和維持著事物正常的生長、發展、變化過程。
五行之間的生克關系,假如失去協調,便會引起事物的反常狀態。相克的反常包括“相乘”和“相侮”兩種。相生的反常稱為“子母相及(子母相犯)”,包括“母及子”,和“子及母”兩種。
相乘屬於過度的相克,有乘虛侵犯之義。相侮屬於反方向的克制,有恃強凌弱之義,是反過來克制“克我者”。子及母也與相生的方向相反。